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90°S
达到全年最大
2、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③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地区
90 ° N 90° S
23°26′ NP 0° 23°26 ′ S
达到全年最大 达到全年最小
④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地区
90 ° N 90° S
23°26′ N P0°
23°26 ′ S
达到全年最小 达到全年最大
日出日落时影子的方向:
太阳视运动路径及日影变化图 北极星
E
N
S
W
3.21-9.23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影西南——东南) 9.23-3.21 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影西北——东北) 两分日 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影西____东)
北极圈内极昼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 南极圈内极昼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
③楼距计算
30°
0°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0 ° 南回归线
夏至 春秋 冬至
90°
60°
30°
南极圈
0° 南极
4、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6、22最大,12、22最小。 赤道至北回归线:直射时最大,12、22最小。 赤道至南回归线:直射时最大,6、22最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6、22最大,12、22最小。
同一时间,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90 ° N
P 23°26′ N
0°
达到全年最大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23°26 ′ S
90° S
达到全年最小
90 ° N
23°26′ N
0°
达到全年最小
23°26 ′ S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 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对上图进行简化可得到下图:
180°W
90°W _
0°
90°E
+
180°E
180°W是地球上最晚的时刻, 180°E是地 球上最早的时刻,从180°W到180°E时间 是不断加,而从从180°E到180°W时间是 不断减。(东加西减)
2、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⑤赤道地区
90 ° N
23°26′ N
0° 23°26 ′ S
90° S
达到全年最小 P 达到全年最小
达到全年最大
同一地点,离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所处日期越近,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春秋分日: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冬至日: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两侧递减 2.两纬线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分布,则这两纬线正午太阳高度 相等
3.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 两地的纬度差
90°
60°
1、太阳高度角
h
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
12:0
2、正午太阳高度角 0
西
南
H
北
东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正午 太阳运动轨迹
头顶 傍晚
早晨
看图思考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N
A B
S
p
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呈同
心圆式向四周递减。 “中心点”的太阳高度为90 ° ,
B
最大圆圈的太阳高度是0 ° 。
12时 N
2、已知北京位于116°E,当北京地方时为1 2点时,某地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则该地 的经度为多少?
答案:103°E
请在导学案上表示下列要求的内容
1、绘图表示C地的地平面
2、绘图表示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3、绘制北半球夏至时光照侧视 图并注意C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
C N
A S N
C
S
一、认识太阳高度
90°
A
60 ° 30 °
0°
S
太阳视运动规律
二、总结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1)纬度度变化
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 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 (2)经度变化
某一时刻,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对称 轴向两侧递减 。
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间隔 (纬度差)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石柱中学 朱乾红
1.杆影的长度变化与什么有关?与它有什么样的关系?
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太阳高度大,杆影短;反之,则长。
2.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
正午
3.一天中杆影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长—短---长
太阳高度(角)
地面
h 太阳高度角( h )
60°S
②.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日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
影 长 短
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影子的方向与太阳光照射
来的向相反。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冬
至日最源自文库,夏至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夏至
最长,冬至最短。
不同纬度
正午日影
变化图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
方 (北极点除外);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 向 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
A. 满足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后面楼房底 层可见到太阳光
B.最小楼距L=h/tgH(h*ctgH)
太阳
h
αL C. 楼高相同条件下,全球楼距从赤道向南北两 极递增;纬度越高楼距越大。
牛刀小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
(同减异加)
例1、北京时间(120°E)为15点时,野三关时间(110° E)地方时是?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θ a
A H1
θ
a
A θ+a
θ+a H2
H1= ?90°-( θ-a )
H2 = ?90°-( θ+a )
正午太阳高度角(H)= 90°- 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日太阳高度的分布
以直射点为中心,以同心圆式 向四周递减,到晨昏线圈为0。
60°N
30°N M
O
Q
O
P
0°
N 30°S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对称递减。
90°
90°
66°34´ 60°
43°08 2´3°26´ 30°
A
B C
90° 66°34´
43°08´ 23°26´
0°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北半球夏至 二分日 北半球冬至
66°34´S
0°
90°´S
所求地和直射地 的纬度差
表示所求地的地理纬度 表示直射点的地理纬度
两地在同一半球取减号 两地在不同半球取加号
(同-异+ )
α
B H
φ β
太阳直射点
A
δ
12点
Bα H
φ βδ
A′
12 点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空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同时不同地)
⑵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同地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