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42式的风格特点

合集下载

四十二式太极拳不同流派风格

四十二式太极拳不同流派风格

四十二式太极拳不同流派风格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四十八式太极拳技术风格基础上,吸收诸家流派之长创编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综合太极拳”。

这套拳深得人们的喜爱,习者众多,是国内外太极拳竞赛场上的主项之一。

然而我曾试探性地问过八九位曾经参加过各级太极拳比赛取得前三甚至折桂者四十二式太极拳具备哪些太极拳技术风格,他们顶多说出杨式、陈式,其他不知所云。

我想,对不同流派的技术特点茫然不知,又怎么能展现各家的技术风格呢?诚然,在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人人都投到名家、名师门下学理练拳是有些勉为其难,但搞清楚其技术风格特点总是可以做到的,否则也就辜负了专家们为了传承、发展中华古老的太极文化而煞费苦心进行编排的初衷。

所以,笔者斗胆试对这套拳各流派技术风格作些诠释,以飨拳友。

第一段(1~10动)1动“右揽雀尾”。

由13个分动组成,前12个分动具备了杨式轻灵稳健、和顺安舒的特点。

第8分动“转体下捋”,两掌只捋到腹前就做“转体横臂”、“弓步前挤”了,而不是两掌捋到腹前再向后摆举。

这个捋当然有向下牵引之意,属虚着。

待对手想挣脱还没得势之际,我借势弓步前挤把对方发出去,这是实。

到第13分动“丁步按掌”为吴式特点,要求按掌时要展指凸掌,只有“展指”才能有气贯指尖的感受,而“凸掌”又是与气下沉密不可分的。

然而,不少人把这个分动混同于“四十八式”的左单鞭“丁步勾手”了,丢掉了“丁步按掌”这个分动。

3动“提手”。

为杨式风格,右左掌上下形成合力撅敌臂,定势时垂肘微往前推送,这才符合本式的攻防含义。

7动“撇身捶”。

也是杨式风格,但“弓步撇拳”一定要以肩关节为轴,多半习者习惯以肘关节为轴,这样动作显得拘囿,降低了撇打力度。

8动“捋挤势”。

也是杨式风格,许多人挤式还能做出来,而捋式就特点不鲜明了。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捋是收脚后捋。

对手的拳或掌击来,我两掌顺势黏其腕和臂,结合收脚弧形牵引,使其扑倒:若对方挣脱,我则乘机上步,双掌搭腕前挤,将其发出去。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一)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一)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一)作者:喻承镛林书立李浩来源:《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01期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是在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一套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套路。

该套路保持了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风格,舒展大方,简洁明快,注重实用,以技击为主,且更具健身效果。

由于历史原因,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传承相当保守,历来只单线传授,始由班侯先生传结拜兄弟牛连元先生,后由连元先生传与吴孟侠先生,孟侠先生为牛连元的天津盟弟李寿泉先生之婿。

因此该拳在社会上流传很少,尤其是班侯先生秘传之九诀,更是鲜为人知。

1957年夏,本人有幸拜在吴孟侠老师及其师弟牛明侠老师门下,研习八卦掌、形意拳和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几十年未敢有一日懈怠,唯恐有辱师门。

鉴于吴师生前所传不广,其传人多已作古,个别健在者亦多进入耄耋之年,目前,班侯先生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几近失传。

2005年本人曾应西安永年太极拳协会之特邀,为“华亚杯”杨式太极拳西安国际邀请赛暨杨式太极拳名家座谈会做过名家演示。

因原套路难度较大,不易推广,为弘扬本门技艺,使中华武术的这一宝贵遗产有所传承,本人现根据先师之遗愿,将其简要练法整理于后,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研练时参考。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名称:无极预备式,太极起势,1.揽雀尾,2.斜单鞭,3.回身提手上式,4.白鹤亮翅,5.左右搂膝拗步掌,6.手挥琵琶,7.进步搬拦捶,8.如封似闭,9.十字手,10.抱虎归山,11.斜步揽雀尾,12.肘底看捶,13.左右倒转肱(又名左右倒撵猴),14.斜飞式,15.海底针,16.扇通臂(又名闪通背),17.撇身捶,18.单鞭,19.左右云手,20.单鞭,21.高探马,22.左右分脚,23.进步栽捶,24.反身白蛇吐芯,25.左右披身伏虎,26.回身蹬脚,27.双风贯耳,28.左右野马分鬃,29.左右玉女穿梭,30,单鞭下式,31.左右金鸡独立,32.十字腿,33.搂膝指裆捶,34.单鞭下式,35.上步七星,36.退步跨虎,37.转身摆莲,38.弯弓射虎,39.进步搬拦捶,40.如封似闭,41.十字手,42.合太极。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融合了太极拳各个流派的特点,包含了丰富的动作变化和技术要求。

这套套路注重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稳定性,动作要求流畅、连贯,并注重内外兼修、阴阳协调的太极拳原则。

在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中,动作变化丰富,包括起势、进步、退步、左右转身、分腿、踢腿、拳、掌、肘、膝等动作。

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技术要求,如身体的沉稳、动作的舒展、力量的运用、呼吸的调控等。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的练习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通过练习这套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软度,培养内力和调节呼吸。

同时,练习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还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太极拳套路,通过练习这套套路可以全面提升太极拳技术水平,并且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太极拳42式的风格特点

太极拳42式的风格特点

太极拳42式的风格特点篇一: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五禽戏风格特点42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楼膝拗步7、撇身锤8、捋挤势9、进步搬拦锤10、如封似闭11、开合手12、右单鞭13、肘底锤14、转身推掌15、玉女穿梭16、右左蹬脚17、掩手龙拳18、野马分鬃19、云手20、独立打虎21、右分脚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虎25、进步栽拳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29、退步穿掌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42、收势健身气功五禽戏预备势:起势调息平起、按(3次)第一式:虎举握拳、上举、握拳、下按(4次)第二式:虎扑前伸、下按、上提、扑、起(左右各2次)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第三式:鹿抵迈步、转腰、下势、还原(左右各2次)第四式:鹿奔上步、后坐、前移、收腿(左右各2次)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第五式:熊运右、上、左、下(2次),左、上、右、下(2次)第六式:熊晃提髋、落步、后坐、前靠(左右各2次)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第七式:猿提上提、转头、下按,上提、转头、下按(左右各2次)第八式:猿摘退步、固、探、按掌、上步、摘果、收回(左右各2次)第九式:鸟伸上举、下按、分手、抬腿(左右腿各2次)第十式:鸟飞平举、下落、,上举、下落(左右腿各2次)收势:引气归元上举、下按(3次)两手收气,虎口交叉于脐前,调理呼吸,气守丹田,闭目养神,搓手,浴脸简介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熊,鹿,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

中国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能治病养生,强壮身体。

练习时,可以单练一禽之戏,也可选练一两个动作。

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

风格特点五禽戏是一咱外动内静,动中求静的功法,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象五禽,达到外动。

42式太极拳(吴阿敏)--拳谱

42式太极拳(吴阿敏)--拳谱

42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㈡7.撇身锤8.捋挤势㈡9.进步搬拦锤10.如封似闭第二段11.开合手12.右单鞭13.肘底锤14.转身推掌㈡15.玉女穿梭㈡16.左右蹬脚17.掩手肱锤18.野马分鬃㈡第三段19.云手㈢20.独立打虎21.右分脚22.双峰灌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脚25.进步栽锤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㈡29.退步穿掌第四段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虚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42.收势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名称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七星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弯弓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收势回动作分解:第一段〈一〉起势 1.垂手立正 2.向左开步3.两手平提 4.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右转撇脚 2.丁步右抱3.弓步左掤 4.向左旋腰 5.丁步左抱6.右转开步7.弓步右掤8.左抱右拈9.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2.左转扣脚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2.弓步左推〈四〉提手 1.后坐扣脚 2.右转平摆3.换重提腿 4.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左转下捋 2.撤步抱球3.右转提手 4.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1.右落左拨 2.丁步反提 3.弯肘开步 4.搂膝推掌 5.后坐撇脚 6.丁步反提7.弯肘开步8.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东北)后坐撇脚2.丁步握拳3.上步提拳4.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1.后坐扣脚 2.弓步平抹 3.丁步左捋4.上步搭手 5.弓步前挤6.后坐扣脚7.弓步平抹8.丁步右捋9.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后坐撇脚 2.左转伸掌 3.丁步抱拳 4.摆步搬拳 5.拦掌上步6.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穿手翻掌 2.后坐脱手 3.跟步前按第二段〈十一〉开合手 1.右转开手 2.左坐合手〈十三〉肘底捶 1.换重扣脚 2.左转托掌3.丁步右抱 4.摆步左分 5.跟步右摆6.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1.撤步反提 2.左转弯肘3.跟步推掌(北) 4.转体反提5.弯肘上步 6.跟步推掌(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撤步伸掌2.丁步左捋 3.出步搭手4.弓步右掤.跟步反掤6.换重出步7.右架左推8.左转扣脚9.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后坐扣脚 2.弓步绞臂 3.丁步叉抱 4.提膝反掌 5.开掌蹬脚6.收腿抱掌7.落步穿掌8.弓步绞臂9.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丁步合臂 2.铲步压掌 3.马步开掌 4.右坐握拳 5.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左转捋掌2.右转搭臂 3.弓步横列 4.后坐摆掌 5.提膝托掌 6.弓步穿掌7.后坐撇脚8.提膝托掌9.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 1.后坐扣脚2.左转摆掌3.右坐云转4.左云换重 5.反掌并步6.右云换重7.反掌开步8.左云换重9.反掌并步10.右云换重11.反掌开步12.左云换重13.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撤步探掌 2.左转下捋(扣脚) 3.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 1.右转叉抱 2.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收腿并掌 2.落步垂手 3.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后坐开掌 2.丁步叉抱3.提膝反掌 4.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点步沉肘 2.右转叉抱3.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落步左拨 2.出步握拳 3.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后坐撇脚 2.丁步交臂3.右转开步 4.裆步斜靠〈二七〉单鞭下势 1.换重右碾 2.摆掌勾手 3.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提膝挑掌3.退后落步 4.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 1.后坐扣脚 2.左拨右搂 3.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提膝托掌〈三二〉马步靠 1.摆步左拨 2.收步握拳3.出步搭臂 4.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后坐旋掌 2.并步平托 3.左转平捋 4.撤步左捋 5.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换重右转 2.右掤左穿 3.左转撇脚 4.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收脚提掌 2.撤步摆掌 3.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弓步挑掌 2.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撤步右搂 2.左落右格 3.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1.扣脚落步2.转身穿掌 3.虚步伸掌 4.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独立摆掌2.落步按捋 3.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后坐撇脚 2.右转伸掌3.丁步右抱4.弓步左掤 5.右抱左拈 6.后坐右捋捋7.弓步前挤8.后坐拖掌9.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后坐扣脚2.右转开掌 3.左坐沉肘 4.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反掌下按2.立正还原。

杨氏40式、42式竞赛套路及48式太极拳中同名称动作的差异

杨氏40式、42式竞赛套路及48式太极拳中同名称动作的差异

杨氏40式‎、42式竞赛‎套路及48‎式太极拳中‎同名称动作‎的差异杨氏40式‎、42式竞赛‎套路及48‎太极拳中有‎些动作名称‎相同,但在拳架姿‎势方面略有‎不同,有时容易混‎淆。

为此将它们‎容易混淆的‎动作名称整‎理如下。

1、起势。

40式两肘‎带动双掌下‎按时,两腿不屈无‎下蹲,双掌按至大‎腿外侧。

42式48‎式两掌下按‎落至腹前,同时两腿屈‎膝下蹲。

2、揽雀尾。

40式左棚‎过程中先面‎向南,结束时面向‎西。

42式整个‎左棚中面向‎南。

40式右棚‎前右脚先内‎扣,右棚时左掌‎位于右前臂‎下方,掌心向外。

42式右棚‎前右脚不内‎扣,右棚时左掌‎停于左胯旁‎,掌心向下。

3、单鞭。

40式接上‎式揽雀尾弓‎步按掌后,扣右脚,两掌由前向‎左再向右弧‎形平抹至身‎体右侧再做‎右勾手左弓‎步左推掌。

42式接上‎式(吴式)右揽雀尾之‎坐腿提腕扣‎步按掌后做‎右勾手左弓‎步左推掌。

4、提手上势。

40式面向‎南方,42式称“提手”,面向南偏西‎。

5、白鹤亮翅。

40式右掌‎提到右额前‎,掌心向前。

42式右掌‎掌心向内。

6、搂膝拗步。

40式每个‎搂膝拗步转‎换中重心不‎后坐,拳书中称之‎谓实腿转体‎,第一个搂膝‎拗步无左转‎。

42式、48式转体‎中重心均要‎后坐,称之谓虚腿‎转体,第一个搂膝‎拗步先左转‎再右转。

7、搬拦捶。

40式右拳‎向前搬出时‎,左掌移至胸‎前,而42式左‎拳移至左胯‎旁。

40式右拳‎向前搬出后‎不转腰划立‎圆,右前臂先内‎旋再外旋收‎至胯间掌心‎向上,而42式右‎拳向前搬出‎后随腰右转‎,右前臂内旋‎,右掌向右划‎弧至体侧再‎外旋,收至腰间,拳心向上,48式同4‎2式只是左‎右相反。

8、如封似闭。

40式左掌‎从右腕下向‎前穿出,掌心向下。

42式左掌‎从右前臂下‎穿出,掌心向上。

9、肘底捶。

40式在跟‎步摆掌中,右掌向右、向上划弧至‎体前时掌心‎向前,掌指向上,高与鼻平。

42式48‎式在右掌摆‎至体前时右‎臂外旋,右掌心斜向‎上的。

太极拳42式的学习要领

太极拳42式的学习要领

太极拳42式的学习要领太极拳42式,虽说为简化套路,但是想要将其学好,仍然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方法的,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42式的学习要领。

欢迎阅读!简述太极拳42式的学习要领太极拳42式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舞蹈和竞技项目。

一招一式,每个动作,都深涵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武学兵法、传统道家养生术。

我学习、修炼、研究太极拳42式已四十四年,几十年来,我体会到要炼好这套传统陈氏太极拳42式,必须抓住三个基本环节:守规矩,明拳理,懂劲道。

其要诀,我总结了二十条。

今天同大家谈谈,抛砖引玉,共同研究。

1、心专习练太极拳42式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

打拳时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时劲运到中指了吗?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钟左右,83个式子,几百个动作,编排严密,连贯性强,绝对不能走思。

打太极拳42式强调专心用意,打拳时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

一走神,拳式就会走错,拳就打不成了。

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其实走路时仍可以想事,难能入静。

而练太极拳42式则是入静的最好方法,因为它是动中求静。

2、松柔太极拳42式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

对方来力,我尽量化开。

能容能化,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主,不制敌于死地。

化打合一,特别是陈氏太极拳42式打低架子,这是因为低架子容量更大。

陈发科公强调“顺随”。

陈照旭先生讲:四大块都要放松,即两肩和两胯一定要放松。

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轻沉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

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

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

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

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动作要领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动作要领

42式太极拳拳谱及动作要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哲学理念和动作技巧而闻名于世。

其中,42式太极拳作为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拳谱,被广泛应用于太极拳的推广和教学。

本文将介绍42式太极拳的拳谱及动作要领,以助于太极拳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套拳法。

一、42式太极拳拳谱42式太极拳由国家体育总局于1976年编定,是以传统太极拳为基础,结合多个流派、传承的优点而形成的一套拳谱。

该拳谱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不同数量的拳式,共计42个式子。

1. 第一部分: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摟膝拗步,搀扶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捶背手、上步分脚、闪通臂。

2. 第二部分:单鞭、提手上势、如封似闭、十字手、如封似闭、斜飞式。

3. 第三部分:玉女穿梭、白猿献果、斜单鞭、一起探海、抱虎归山、海底针、闪峰捶。

4. 第四部分:搂膝拗步、手挥琵琶、转身蹬脚、左蹬脚、右蹬脚、左右扑、斜飞式、双峰贯耳。

5. 第五部分:蛇形刁手、金鸡独立、玉女穿梭、斜单鞭、云手、转身蹬脚、掩手肱。

二、动作要领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要领,下面将一一介绍42式太极拳中一些重要的动作要点。

1. 起势:两脚并拢,身体呈现放松而直立的姿势。

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2. 左右野马分鬃:全身放松,扭转腰背。

一只手向前直推,另一只手沿腰部线条自然下垂。

3. 白鹤亮翅:身体重心向右侧转移,右腿膝盖微屈。

右手从右侧腰部自然伸出,左手自胸前向外展开。

4. 十字手:双脚打开呈“十”字形。

两手同时向前平推,掌心向下。

5. 斜飞式:身体轻松扭转,左脚向前跨出。

双手呈抓拿状,朝向相应的方向。

6. 斜单鞭:以左单鞭为例,右脚向左打步。

右手沿着身体左侧往下划出一条大弧线,同时左手由下往上推。

7. 云手:双手沿着前方的正弧线旋转,手臂交叉互搏。

身体保持平衡和稳定。

以上只是42式太极拳中的部分动作要领,每个动作都需掌握其独特的技巧和内涵。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体悟,才能真正理解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和技术要领。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详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详解

变掌,右掌向右
胯旁,右掌前臂
右腕内侧,掌心向
向下,左掌落于右
两手翻转屈臂上
划一平弧,随即
至腹前;右脚收
外,指尖斜向上,
肘内侧下方,掌心
举,收于胸前,手
收于左前臂内
至左脚内侧;目
右掌心向内,指尖
斜向上;目视右
心相对;目视前
侧。
视右前方。
向左,高与肩平;
掌。
方。
目视右掌。
(6)重心后移,(7)重心前移, (8)两掌自前 (9)左脚向左前 (10)重心前移, 右脚尖内扣,上 上体继续左转;左 同时向下、向后 方上一步,脚跟着 成左弓步;两臂同 体左转;右掌翻 掌 自 右 向 左 前 方 捋,右掌捋至右 地;同时右前臂内 时向前挤出,两臂
.
转向上,左掌划 划弧平抹,掌心斜 胯旁,左掌捋至 旋,左前臂外旋,撑圆,右掌指贴于
一小弧从右前臂 向下,右掌收于左 腹前;左脚收至 两手翻转屈臂上 左腕内侧,掌心向
上穿出。
肘内侧下方,掌心 右脚内侧;目视 举收于胸前,手心 外,指尖斜向上,
斜 向 上 ; 目 视 左 左前方。
相对;目视前方。左掌心向内,指尖
后方,脚前掌着 后 重 心 仍 在 左
约 90 度,转身 掌屈收至右耳侧,掌
平,掌心向上,
地,成右丁步;腿;左臂外旋向
后重心仍在右 心斜向前下方,左掌
左掌翻转下落
右 掌 顺 势 向 前 左前方上举,掌
腿;转动中, 向 左 划 弧 ; 目 视 前
至右胸前,掌心
推 出 , 掌 心 向 心向上,高与头
右掌稍下落; 方。
向前推出,指尖高与
心斜向上,右手摆至 左手收至耳旁,手心
转;右手随之向左划

42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七星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弯弓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收势回■拳谱■第一段1.起式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初运鸿濛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8.捋挤势(二)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

9.进步搬拦捶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

10.如风似闭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

第二段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

12.右单鞭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

13.肘底捶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

14.转身推掌(二)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左右式子紧相连。

15.玉女穿梭(二)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左右式子紧相连。

16.右左蹬脚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左右蹬腿紧相连。

17.掩手肱捶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护腹弓步前打拳。

18.野马分鬃(二)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左右式子紧接上。

42式太极拳攻防用法图解(4),领会攻防含义将太极练至炉火纯青

42式太极拳攻防用法图解(4),领会攻防含义将太极练至炉火纯青

42式太极拳攻防⽤法图解(4),领会攻防含义将太极练⾄炉⽕纯青13:⽟⼥穿梭攻防⽤法此式具有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以左⽟⼥穿梭为例,上架臂动作为防守⽅法,前推掌动作为进攻反击⽅法。

甲⽅右脚向前上步,⽤左掌或左拳向⼄⽅头部劈击(图5-55)。

⼄⽅左⼿臂迅速上架,挡住甲来掌;右脚向前上步(图5-56),重⼼前移,后腿蹬直,同时左掌向甲⽅胸部推击,使其失去重⼼后倒或内脏受伤(图5-57)。

【要领】上架臂要有向上,向外的撑⼒;前移重⼼与推掌要协调⼀致,快速有⼒。

14:蹬脚攻防⽤法分掌动作为防守⽅法,蹬脚动作为进攻⽅法。

甲⽅右脚向前上步,⽤左拳向⼄⽅右⽿侧横击(图5-58)。

⼄⽅右⼿臂迅速向外推挡甲来拳,然后抬起右脚向甲⽅胸部蹬踢,使其失去重⼼后仰或倒地(图5-59)。

推挡甲来掌时,两臂同时向外撑臂,以保证蹬脚时的⾝体平衡;蹬脚要向屈收腿,再⽤⼒向对⽅胸部蹬出,⼒达脚跟。

15:掩⼿肱捶攻防⽤法此势是代表陈式太极拳风格特点的进攻发⼒动作。

甲⽅左脚向前上步,⽤右拳向⼄⽅胸部冲击(图5-60)。

⼄⽅左⼿迅速向右格托甲右臂,左脚向前上步,⾝体右转,右⼿握拳抱于胸前(图5-61)。

重⼼前移,右拳向甲⽅胸腹部冲击(图5-62)。

托挡甲臂要快;右拳掩藏在左⼿臂内侧,冲拳时要趁其不备,蹬直后腿,并前移重⼼。

16:野马分鬃攻防⽤法此势是代表陈式太极拳风格特点的动作。

以左式动作为例,左⼿动作为防守⽅法,右⼿动作为反击⽅法。

甲⽅左脚向前上步,⽤右拳向⼄⽅胸部冲击(图5-63)。

⼄⽅迅速左转⾝,⽤左⼿刁抓甲⽅左⼿腕,然后右脚向甲⽅左腿外侧上步(图5-64),重⼼前移,右⼿从甲⽅腋下向胸前穿掌(图5-65)。

⼄⽅右腿要贴靠在甲⽅左腿外侧;右⼿臂向右靠甲上体,使其⾝体失去重⼼后倒。

17:云⼿攻防⽤法此势为防守⽅法。

甲⽅左脚向前上步,⽤左掌向⼄⽅⾯部冲击。

⼄⽅右脚向右侧迈出⼀步,⽤右⼿臂向右格挡甲左臂(图5-66)。

甲⽅见右⼿进攻失效,迅速⽤右拳冲击⼄腹部。

式太极拳吴阿敏拳谱

式太极拳吴阿敏拳谱

式太极拳吴阿敏拳谱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42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杨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口诀名称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七星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弯弓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收势回动作分解:第一段??〈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 〈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第二段??〈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 2. 左转弯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 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 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 14.换重出步 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 10.丁步叉抱 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 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 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 2. 左转下捋(扣脚) 3. 独立贯拳??? (二一〉右分脚 1. 右转叉抱 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 后坐开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开掌分脚?? (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 2. 右转叉抱 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 后坐撇脚 2. 丁步交臂 3. 右转开步 4. 裆步斜靠?? 〈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 2. 摆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 提膝挑掌 3. 退后落步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 2. 左拨右搂 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三二〉马步靠 1. 摆步左拨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 后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转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 2. 右掤左穿 3. 左转撇脚 4. 歇步擒打?? 〈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 2. 撤步摆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 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 2. 转身穿掌 3. 虚步伸掌 4. 摆腿拍脚?? 〈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 2. 落步按捋 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 后坐撇脚 2. 右转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挤 8. 后坐拖掌 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介绍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是以杨氏太极拳为基础的竞赛套路,由杨氏太极拳的传统拳法演化而来。

这套套路以优雅的动作、流畅的连贯性和内外相合的特点而闻名,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身心统一和内外协调的理想练习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每一式拳法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套路的特点和要领,同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练习建议。

第一式: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开场动作,也是整套套路的起始点。

起势时,身体保持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直立于地面。

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心向内,向下自然下垂。

第二式:左右搂膝抱球左右搂膝抱球是一种经典的太极拳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以及练习身体的协调性。

此式动作简单,双手先向上抬起,然后抱住空气中的虚球,向身体两侧分别抱住左右膝盖。

第三式: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能够锻炼拳招掌法的柔韧性和转换的流畅性。

此式动作呈半蹲状,双手屈曲,以半圆形的方式随身体的转动而移动。

手掌不断翻转,如云行雾流般柔和自然。

第四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一种奇特的拳法动作,模仿了栖息在水面上的白鹤展翅的姿态。

此式要求手臂水平展开,身体腰背挺直,同时触底脚应外扣。

第五式:擺蓮擺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拳法动作,要求身体连续变换姿势,模仿蓮花摇曳的形态。

此式的关键在于双手的协调运动,一手收回,一手伸出,如同蓮花在风中轻轻摇摆。

第六式:单鞭单鞭以手部的挥拍为主要特点,同时体现了太极拳动作的柔和与坚定。

此式动作简单,将一臂伸直,利用身体的转动带动单手的挥拍动作。

第七式:高探马高探马姿势类似于跑马步,要求跨出一步,并用力踩实。

上身保持笔直,两臂向前伸直,掌心向下,表现出一种稳健而坚定的形态。

第八式:右蹬脚右蹬脚是一种踢腿动作,模仿了右脚向前蹬出的姿态。

此式要求尽量提膝高地,然后用腿踢出,力道应集中在脚掌上。

第九式:转身蹬脚转身蹬脚是一种连续的动作,要求身体旋转并踢腿。

此式的关键在于身体的转动和穿越腿的力量转换,需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的掌握。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太极拳竞赛套路42式
摘要:
1.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的概述
2.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的起源与发展
3.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的特点
4.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的推广与影响
正文:
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太极拳比赛项目。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竞赛套路42 式,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改编和发展而来的。

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国家体委为推广太极拳运动,组织专家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整理,删减繁杂动作,选取典型动作,组成了一套简单易学、易于比赛的太极拳竞赛套路。

此后,这套竞赛套路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今所见的42 式太极拳。

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具有以下特点:
1.动作简洁:相较于传统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在动作上更加简洁明了,便于选手比赛和观众欣赏。

2.技击性强:竞赛套路42 式在保留传统太极拳技击原理的基础上,对动作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具有实战意义。

3.健身功效: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能够帮助练习者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的推广与影响十分广泛。

在国内,各种太极拳比
赛、大型运动会上都能看到42 式太极拳的身影。

此外,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学习、传播。

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已经成为了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总之,太极拳竞赛套路42 式凭借其简洁的动作、技击性强和健身功效等特点,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喜爱。

42式太极拳介绍

42式太极拳介绍

42式太极拳介绍为了进一步体现竞赛的规范性,适应国际、国内太极拳的竞赛需要,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了国内着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创编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自从1989年正式出版以后,42式被作为1990 年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内容,随后不仅成了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内外迅速普及推广,已经在世界范围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目前,在全国套路武术比赛中,太极拳比赛所用套路规定为42式。

42式太极拳主要特点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风格特点为主,兼有其它式太极拳动作,形成动作外形严格规范,动作气势舒展大方;动作劲力刚柔并重;动作速度匀速有变的特色。

套路结构特点(1)兼容性42式太极拳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动作,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表现出兼容性,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

(2)难度性42式太极考虑竞赛的需要,在布局、动作数量、组别上符合规。

则要求,为了竞技的需要,在编排动作上表现出-定难度,特别近来又有指定难度动作出现,大大增大了完成动作难度。

(3)差异性套路中由于吸收的动作来白各式太极拳,动作段落之间的特点有所差异:第一段:以杨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

第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孙式太极步法以及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特点。

第三段:以杨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的动作。

第四段:以48式中的第四段为上体,表现为杨式特点。

主要技术提示以竞赛为主要目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突出了规范性,包括动作外形,方位、路线等,在练习中这方面要按规则严格细扣。

由于竞赛套路中兼有各式太极拳动作,往往令人不知如何做这些动作,其实,按规则及编创主旨,42式的风格特点与以往48式太极拳相同,基本上为杨式风格,对于其它式的动作这里也按“杨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陈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

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这些应该引起注意。

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学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疾病,具有防身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欢迎阅读!42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介绍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继承了传统太极拳的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

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

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

学习42式太极拳对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练习中,要掌握正确的劲力,正确的练习,才能达到健身的作用。

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

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

42式太极拳在动作上,有一定的难度,练习者根据自身情况练习,若感到累的时候,就要歇息一下。

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

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

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

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

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二十四式太极拳也成为简化太极拳,是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也在民间迅速推广开来。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对于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与动作要领的叙述,欢迎阅读。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特点:(一) 轻松柔和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 连贯均匀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

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 圆活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不同于其他拳术,它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

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使动作圆活自然,体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四) 协调完整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各式太极拳有不同的流派特征,然而,它们的动作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 神为主帅,意动身随练习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

例如:做太极拳“起势”两臂徐徐前举的动作,从形象上看,与体操中两臂前平举的动作相似,但在太极拳的练法上,从开始做动作前就要有向前平举的意念。

做气沉丹田就要有把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意念。

意不停,动作随之不停,犹如用一条线把各个动作贯穿起来一样。

古人在练拳过程中所总结的“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就是强调用意念引导动作。

(二) 注意放松,不用拙力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在保持身体正常姿势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 42 式的风格特点 篇一: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五禽戏风格特点 42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楼膝拗步 7、撇身锤 8、捋挤势 9、进 步搬拦锤 10、 如封似闭 11、 开合手 12、 右单鞭 13、 肘底锤 14、 转身推掌 15、 玉女穿梭 16、 右左蹬脚 17、 掩手龙拳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虎 25、进步栽拳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30、 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 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健身气功五禽戏 预备势:起势调息 平起、按(3 次) 第一式:虎举 握拳、上举、握拳、下按(4 次) 第二式:虎扑 前伸、下按、上提、扑、起(左右各 2 次) 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 第三式:鹿抵 迈步、转腰、下势、还原(左右各 2 次) 第四式:鹿奔 上步、后坐、前移、收腿(左右各 2 次) 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 第五式:熊运 右、上、左、下(2 次) ,左、上、右、下(2 次) 第六式:熊晃 提髋、落步、后坐、前靠(左右各 2 次) 两手侧平起、内合下按 第七式:猿提 上提、转头、下按,上提、转头、下按(左右各 2 次) 第八式:猿摘 退步、固、探、按掌、上步、摘果、收回(左右各 2 次) 第九式:鸟伸 上举、下按、分手、抬腿(左右腿各 2 次) 第十式:鸟飞 平举、下落、 ,上举、下落(左右腿各 2 次) 收势:引气归元上举、下按(3 次) 两手收气,虎口交叉于脐前,调理呼吸,气守丹田, 闭目养神,搓手,浴脸 简介 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熊,鹿,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

中国 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五禽戏能治病养生,强壮身体。

练习时,可以 单练一禽之戏,也可选练一两个动作。

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

风格特点 五禽戏是一咱外动内静,动中求静的功法,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 和神气都要象五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的效果。

篇二: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 概述 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 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 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 简介 42 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

以杨式太极拳为主, 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

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 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 风格特点 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 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 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

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 (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 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

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 的规定。

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 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

在动作编排上, 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 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 势。

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

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 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 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

如第二段中 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 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

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 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

这些组合 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 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

学练 42 式太极拳, 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 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 段。

四、 第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 7、撇身捶 8、捋挤势 9、进 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第二段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 16、左右蹬脚 17、掩手肱捶 18、 野马分鬃 第三段 19、云手 20、 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 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五、 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详解 招式动作 第一段1 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屈膝下按 2 右揽雀尾:右转撇脚、丁步右抱、弓步左掤、向左旋腰、丁步左抱、右转开步、弓右掤、左抱右拈、 后坐左捋、 弓步前挤、后坐反掤、左转扣脚、丁步斜按 3 左单 鞭: (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 4 提手:后坐扣脚、右转平摆、换重提腿、翘脚合掌 5 白鹤亮翅:左转下捋、撤步抱球、右转提手、虚步亮掌 6 搂膝拗步 (二式)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座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 搂膝推掌 7 撇 身捶:(东北)后座撇脚、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8 捋挤 势(二式) :后坐扣脚 、弓步平抹、丁步左捋、弓步前挤、后坐扣脚 、弓步平抹、丁步右捋、 弓步前挤 9 进步 搬 拦 捶:后坐撇脚、左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10 如封似闭:后坐脱手、跟步前按 第二段 11 开 合 手:右转开手、左坐合手 12 右 单 鞭:旋臂开步、裆步开掌 13 肘 底 捶:换重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摆步左分、跟步右摆、翘脚穿掌 14 转身推掌(二式) :撤步反提、左转弯肘、跟步推掌(北) 、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南) 15 玉女穿梭(二式) :撤步伸掌、丁步左捋、出步搭手、弓步右掤、跟步反掤、换重出步、右架左推、 左转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 出步搭手、弓步左掤、跟步反掤、换重出步、左架右推 16 右左蹬脚:后坐扣脚、弓步绞臂、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收脚抱掌、落步穿掌、弓步绞 臂、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17 掩手肱捶:丁步合臂、铲步压掌、马步开掌、右坐握拳、弓步冲拳 18 野马分鬃(二式) :左转捋掌、 右转搭臂、弓步横挒、后坐摆掌、提膝托掌、弓步穿掌、后坐撇脚、提膝托掌、弓步穿掌 第三段 19 云手(三式) :后坐扣脚、左转摆掌、右坐云转、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 换重、反掌并步、 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 20 独立打虎:撤步探掌、左转下捋、 (扣脚) 、独立贯拳 21 右 分 脚:右转叉抱、开掌分脚 22 双峰贯耳:收脚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 23 左 分 脚:后坐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分脚 24 转身拍脚:点步沉肘、右转叉抱、踢腿拍脚 25 进步栽捶:落步左拨、出步握拳、弓步栽捶 26 斜 飞 式:后坐撇脚、丁步交臂、右转开步、裆步斜靠 27 单鞭下势:换重右碾、摆掌勾手、仆步穿掌 28 金鸡独立(二式) :撩掌勾手、提膝挑掌、退后落步、提膝挑掌29 退步穿掌:退步穿掌 第四段 30 虚步压掌:后坐扣脚、左拨右搂、虚步压掌 31 独立托掌:提膝托掌 32 马 步 靠:摆步左拨、收脚握拳、出步搭臂、半马步靠 33 转身大捋:后坐旋掌、并步平托、左转平捋、撤步左捋、裆步压肘 34 歇步擒打:换重右转、右掤 左穿、左转撇脚、歇步擒打 35 穿掌下势:收脚提掌、撤步摆掌、仆步穿掌 36 上步七星:弓步挑掌、虚步叉抱 37 退步跨虎:撤步右搂、左落右格、提膝挑掌 38 转身摆莲:扣脚落步、转体穿掌、虚步伸掌、摆腿拍脚 39 弯弓射虎:独立摆掌、落步按捋、弯肘对拳 40 左揽雀尾:后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弓步左掤、右抱左拈、后坐右捋、弓步前挤、后坐拖 掌、弓步前按 41 十 字 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叉抱并步 42 收 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六、 历史沿革 1988 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了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 42 式) 。

在创编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吸收了传统太极拳套路的技术精华。

既 保持了太极拳的传统性,又有了新的发展。

因此,“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 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同时又增加了难度。

能够全面均衡的锻炼身体,同时由于其动作数量、组别、 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适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国际性的比赛活动。

国际标准太极拳竞赛套路, 经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携手不懈的努力,已经推广普及至世界各地,已在国内和国际重大的比赛中被 作为统一规定套路。

太极拳竞赛套路是用于国际、国内比赛和健身活动的国家统一规定的国际标准套路, 其动作规范、技术全面结构新颖、风格突出、兼收各式、融为一体、转接柔顺、中正安舒。

篇三: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42 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 6.楼膝拗步 7.撇身锤 8.捋挤势 9.进步搬拦锤 10.如封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锤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锤 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42 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1.起势:提脚开步,屈膝下按,右脚尖外撇,上步抱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