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合集下载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是有机化学中很重要的一类物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也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学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探究醇和酚的特性,为更深入地讨论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奠定基础。

实验简介: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三种醇(乙醇、甲醇和丙醇)和两种酚(间苯二酚和三苯甲酚)的性质。

实验首先使用色谱选择和测定每种试验物的称量,然后利用实验室仪器记录酚和醇挥发的情况、它们的可燃性和溶剂特性,最后比较醇和酚的性质。

实验流程:本实验按照正常实验流程进行:首先将称量准备好,然后用搅拌机将它们混合,再用色谱标定,最后用实验室仪器分析挥发度、可燃性和溶剂特性。

实验结果:
1. 实验表明,在与相同的溶剂组合中,三种醇的挥发率具有明显差异,乙醇的挥发率最高,丙醇的挥发率最低,甲醇处于中间位置。

2. 酚比醇具有更强的可燃性。

3. 酚和醇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不同,由实验可以看出,酚比醇更容易溶解在特定溶剂中。

结论:本实验证明,醇和酚具有明显的不同性质,如果要使用这两类物质,需要根据特定用途确定最佳的选择。

此外,实验中还发现,醇和酚的挥发性、可燃性和溶解度都会受到溶剂组合的影响,因此在实验之前需要对溶剂进行细致的准备,以获得更精准可靠的结果。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3篇)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3篇)

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分享3篇)第一篇:醇和酚的鉴定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了解仪器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及分析的原理(2)掌握样品、流动相的处理、仪器的维护等基本知识(3)学会简单样品的分析操作过程(4)掌握HPLC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2.基本原理高效液相色谱仪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并采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的主色谱分离技术,在基本理论方面与气相色谱没有显著不同,它们之间的重大差别在于作为流动相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性质差别。

与气相色谱相比,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的适用性强,不受分析对象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可以弥补气相色谱法的不足。

对于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先用固相小柱吸附水中酚类化合物,然后用溶剂洗脱,经氮吹气浓缩至一定体积后,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

在反相色谱柱上以甲醇/(水+乙酸)为流动相把经预处理的酚类化合物分离,用二极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测定各种酚的峰高或峰面积,以外标法定量。

3.仪器与试剂3.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可编程紫外检测器微量注射器:50μL、100μL色谱柱:C18或C8柱化学工作站尖底浓缩瓶:10ml 具刻度富集柱3.2试剂:流动相:甲醇/高纯水(需Φ0.22μm滤膜过滤)标准物:六种酚类混合物洗脱液:正己烷、四氢呋喃(需重蒸)硫酸冰醋酸无水亚硫酸钠4.所用仪器的主要组件(1) 高压输液泵主要部件之一,压力:150×105~350×105 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应具有压力平稳、脉冲小、流量稳定可调、耐腐蚀等特性。

(2) 梯度淋洗装置外梯度(高压梯度):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内梯度(低压梯度):一台高压泵,通过比例调节阀,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的比例抽入高压泵中混合。

(3) 进样装置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

醇和酚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性质实验报告醇和酚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醇和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醇和酚的性质,了解它们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行为。

实验一:醇和酚的溶解性比较首先,我们将分别取一小部分乙醇和苯酚,加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水。

随后,我们将观察它们的溶解性。

实验结果显示,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形成均匀的溶液。

而苯酚则只能部分溶解,形成悬浮液。

这是因为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OH),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增加了其溶解度。

而苯酚分子中的羟基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对较弱,溶解度较低。

实验二:醇和酚的酸碱性比较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取一小部分乙醇和苯酚,加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随后,我们将滴加稀盐酸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而苯酚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

这是因为苯酚具有酸性,能够与酚酞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的酚酞酸盐。

而乙醇则表现出较弱的酸性,无法与酚酞指示剂发生明显的反应。

实验三:醇和酚的氧化性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分别取一小部分乙醇和苯酚,加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随后,我们将观察溶液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溶液的颜色变为淡棕色,而苯酚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是因为乙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棕色的沉淀。

而苯酚则表现出较弱的氧化性,无法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明显的反应。

实验四:醇和酚的燃烧性比较最后,我们将分别取一小部分乙醇和苯酚,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不同的皿中,并点燃。

实验结果显示,乙醇燃烧时火焰较为明亮,且有蓝色火焰。

而苯酚燃烧时火焰较为黯淡,且有黑烟产生。

这是因为乙醇在燃烧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使火焰变得明亮。

而苯酚则在燃烧时热量不足,产生不完全燃烧,形成黑烟。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醇和酚的溶解性存在差异,醇的溶解度较高。

醇酚醛酮实验报告

醇酚醛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醇、酚、醛、酮的化学反应,深入体会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醇、酚、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学会鉴别它们。

3. 熟悉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1. 醇:醇类化合物含有羟基(-OH),具有中性或弱酸性,易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与卤化氢反应生成卤代烷。

在氧化剂作用下,伯醇可氧化成醛,仲醇可氧化成酮。

2. 酚:酚类化合物含有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具有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酚盐。

酚类化合物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如与FeCl3反应产生显色反应。

3. 醛:醛类化合物含有羰基(-CHO),具有还原性,能与 Tollens 试剂、Fehling 试剂等反应生成金属镜反应。

醛类化合物能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结晶。

4. 酮:酮类化合物含有羰基(-CO-),具有弱酸性,不易发生还原反应。

酮类化合物能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结晶。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镊子、试管架、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

2. 试剂:醇、酚、醛、酮标准样品;金属钠;NaOH溶液;FeCl3溶液;Tollens试剂;Fehling 试剂;2,4-二硝基苯肼;卤化氢(HCl、HBr、HI);无水乙醇等。

四、实验步骤1. 醇的性质实验(1)将少量醇加入试管中,加入金属钠,观察反应现象。

(2)将少量醇加入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将少量醇加入试管中,加入卤化氢,观察反应现象。

(4)将少量醇加入试管中,加入氧化剂,观察反应现象。

2. 酚的性质实验(1)将少量酚加入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将少量酚加入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 醛的性质实验(1)将少量醛加入试管中,加入Tollens 试剂,观察反应现象。

(2)将少量醛加入试管中,加入Fehling 试剂,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 醇、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 醇、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醇、酚的化学性质
醇和酚是具有许多相同及不同的化学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醇和酚,可以从它们的结构式上看出。

醇是由-OH键和羰基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具有室温下液体形态,比重低于水,有
着中等沸点和易燃性。

醇具有两种特殊性质:一是具有醇性,即-OH键可以与其它酸性物
质反应,从而形成盐;二是醇可以与乙醛形成正常醛,反映出它们的加成反应性。

酚是单羟基环烃化合物,由一个羰基基团和一个芳香环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酚
如乙酸乙酯,呈液体状态,比重大于水,沸点和熔点相对较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
用来储存溶剂或有机溶剂。

酚有一个共价键成酸性,可以与碱形成盐,表现出明显的酸性。

在实验中,我们以乙醇和乙酸乙酯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结构,并且测
量它们的比色法浓度。

实验表明,乙醇具有一种较低的重复节距,表明其结构为桥式结构,而乙酸乙酯的重复节距被发现比乙醇数量要大得多。

此外,对于乙醇而言,它的比色测量
值与理论值相当,说明它是一种清洁的乙醇,乙酸乙酯的比色测量值也符合理论值,表明
其也是一种清洁的溶液。

这个实验表明,醇和酚具有许多不同的性质,它们可以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程序。


醇可以用于火工应用,乙酸乙酯是有机溶剂的优良原料,用于各种日常用品的生产,如润
滑油、香水等。

此外,使用醇和酚的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实际经历,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

醇,酚的性质实验

醇,酚的性质实验

醇,酚的性质实验
1.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0.5ml乙醇再加
入一粒洁净的金属钠,观察反应放出的气体和试管是否发热,冷却后加入少量蒸馏水,再加入一滴酚酞试剂,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现象。

2.醇的氧化: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
各5滴,然后再3支试管中加入3mol/L硫酸,0.17mol/L 重铬酸钾溶液各2-3滴,震荡,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3.醇与卢卡斯试剂的反应:取试管3支,分别加入正丁醇,仲
丁醇和叔丁醇的3滴,再50℃-60℃水溶液中预热片刻。

然后同时向三支试管中加入1ml卢卡斯试剂,震荡,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4.甘油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取试管2支,各加入2.5mol/L氢
氧化钠溶液0.1ml和0.3mol/L硫酸铜溶液10滴,摇匀,观察现象,然后再一支试管中加入乙醇1ml,摇匀,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甘油1ml,震荡,摇匀,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5.酚的弱酸性:取一只试管,加入苯酚少许和1ml水,震荡,
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数滴,震荡,观察现象,接着再加入3mol/L硫酸至溶液呈酸性,震荡,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6.酚与溴水的反应:取一只试管,加入2滴0.2mol/L苯酚溶
液,再逐滴加入饱和溴水,震荡直至白色沉淀生成,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7.酚与三氧化铁的显色反应:取试管三支,分别加入
0.2mol/L苯酚溶液,0.2mol/L邻苯二酚溶液和0.2mol/L苯
甲醇溶液各数滴,再加入1滴0.06mol/L三氧化铁溶液,震荡,观察,记录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实验 醇和酚

实验 醇和酚

在①试管中加入5滴正丁醇;在②试管中加 ① 入5滴仲丁醇;在③试管中加入5滴叔丁醇, ② 再各加15滴卢卡斯试剂,塞好管口,静置, ③ 观察反应液是否混浊,并记录变混浊的时 间
(4)酯化反应:在干燥试管内装入2ml醋酸、2ml异戊醇及 0.5ml浓硫酸,然后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10分钟。然后将 试管内的生成物倒入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观察现象,注 意闻其气味。
2、酚的性质
(1)酚的酸性:放3滴液体苯酚与试管中,加1ml水充分振荡 得一乳浊液,然后慢慢滴入1mol· L-1NaOH溶液至苯酚完全溶 解为止。在此溶液中再加入3mol· L-1 H2SO4溶液呈现酸性, 观察实验现象。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试管中加入1ml苯酚溶液,慢慢滴入 1mol· -1NaOH溶液至苯酚恰好完全溶解 L 上述澄清液中再滴入3mol· -1H2SO4 L
操 作 步 骤 现 象
在干燥试管中加入2ml醋酸,2ml异戊醇及10滴浓 硫酸,然后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10分钟,然后 将试管内的生成物倒入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
O CH3—C—OH CH3 + HO—CH2—CH2—CH—CH3
现象
气味
浓H2SO4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H3 + H2 O 乙酸异戊酯
CH3—C—O —CH2—CH2—CH—CH3
取①②③④四支试管,分别加入①20g•L-1苯酚 溶液;②2g•L-1邻苯二酚溶液;③10g•L-1间苯二 酚溶液;④5g•L-1连苯三酚溶液。每支试管再各 加入10g•L-1 FeCl3溶液,摇匀,各试管的颜色
(3)溴代反应:取饱和溴水1ml置于试管中,然后再滴入 20g· L-1苯酚溶液2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自行设计实验(醇、酚、醛、酮、酸鉴别)

自行设计实验(醇、酚、醛、酮、酸鉴别)
自行设计实验(醇、酚、醛、酮、 酸鉴别)反应
一、实验目的

1. 全面复习醇、酚、醛、酮和羧酸的的主要化学性质。 2. 应用所学知识和操作技术,独立设计未知液的分析鉴 定实验方案。
二、实验原理

鉴别所依据的是各类有机化合物官能团典型的化学性质和 相应的特征实验现象。醇、酚、醛、酮和羧酸官能团典型 的化学性质和相应的特征实验现象参见有机化学教材。
部分鉴别反应
醛、酮的鉴别反应 (1) 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取四支试管,各加入5滴2,4-二硝基苯肼,然后 分别加入1~2滴HCHO、CH3CHO、CH3COCH3、C6H5CHO溶液,微微震荡,观察是否 有沉淀产生. (2) 与托伦试剂的反应: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3ml 5%AgNO3溶液及2滴 10%NaOH溶液,然后滴加浓NH3.H2O,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将上述溶液分置三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0滴CH3CHO,10滴CH3COCH3,1滴C6H5CHO,摇匀后放水浴上 加热,观察现象. (3) 与斐林试剂的反应: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5滴斐林试剂1和5滴斐林试 剂2,摇匀,得深蓝色透明的液体.然后加入10滴HCHO溶液,摇匀,置于沸水 浴中加热3min,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沉淀产生? (4) 碘仿反应: 取四支洁净的试管, 分别加入10滴C2H5OH 95%,CH3COCH3, (CH3)2CHOH ,CH3CHO溶液,再各加入6滴I2 液,然后边摇边逐滴加入5%NaOH 溶液至棕色刚好褪去,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置于水浴中 微热后,再观察有无沉淀生成,(归纳出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部分鉴别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是分子中比较活泼而容易发生 化学反应的部位,通过各种官能团所特有的反应现象,我 们能够验证各类官能团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各种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很多,但应用到有机分 析中的反应,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反应迅速; (2)反应要易于观察到其性质的变化,如颜色、溶解、沉 淀、气体逸出等; (3)灵敏度高; (4)专一性强(指试剂与官能团反应专一)。

醇和酚的性质的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的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的实验报告醇和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实验室中的性质也是我们经常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从实验的角度出发,探讨醇和酚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一些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醇和酚的基本性质。

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而酚则是一类含有苯环上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从结构上看,醇和酚都具有亲水性,因为羟基的极性使得它们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这也是为什么醇和酚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溶剂的原因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确定醇和酚的性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它们的酸碱性。

醇和酚都具有酸性,但酚的酸性要强于醇。

我们可以将醇或酚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如果颜色变为红色或橙色,则说明溶液为酸性;如果颜色变为蓝色或绿色,则说明溶液为碱性。

此外,醇和酚还具有氧化性。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与氧化剂反应的情况来判断其氧化性。

以醇为例,当醇与氧化剂反应时,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醛或酮。

我们可以将醇溶解在盛有氧化剂的试管中,加热后观察是否出现气泡或颜色的变化。

如果出现气泡或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则说明醇发生了氧化反应。

除了性质的研究,醇和酚在实验室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应用。

首先,它们可以用作溶剂。

由于醇和酚具有较强的溶解性,能够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因此常被用作溶剂来提取、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

其次,醇和酚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试剂。

例如,醇可以用作还原剂,将醛或酮还原为相应的醇;酚可以用作氧化剂,将醇氧化为醛或酮。

此外,醇和酚还可以用于制备醚和酯等有机化合物。

总结起来,醇和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具有一系列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醇和酚的酸碱性和氧化性,并利用它们的溶解性和反应性进行有机合成反应。

醇和酚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也为有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醇和酚》酚的提取与纯化

《醇和酚》酚的提取与纯化

《醇和酚》酚的提取与纯化在化学的领域中,酚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酚类物质在医药、化工、农业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要获得高纯度的酚类化合物并非易事,需要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提取与纯化步骤。

酚类化合物通常存在于植物、煤炭以及一些工业废料中。

从这些来源中提取酚类物质,首先要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

酚类具有弱酸性,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这一特性为其提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常见的酚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

这一方法利用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选择合适的溶剂至关重要,通常会选用一些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等。

以从植物中提取酚为例,首先将植物材料粉碎,然后用选定的溶剂进行浸泡或回流提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提取过程,酚类物质会溶解在溶剂中。

接下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去除不溶性的杂质。

然而,得到的提取液往往还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一步纯化。

蒸馏是常用的纯化手段之一。

根据酚类化合物与杂质的沸点差异,通过控制温度进行蒸馏,可以将酚类物质分离出来。

但蒸馏法对于沸点相近的杂质分离效果可能不佳。

另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是结晶。

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浓度等条件,使酚类物质结晶析出。

在结晶过程中,杂质通常会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但结晶法的效率可能受到酚类化合物溶解度和结晶条件控制的影响。

色谱法在酚类化合物的纯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柱色谱法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酚类物质与杂质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则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精度,能够对复杂的酚类混合物进行精细的分离和纯化。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应用于酚的提取与纯化。

例如,膜分离技术利用具有特定孔径的膜,实现酚类物质与杂质的分离。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但膜的成本和使用寿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酚的提取与纯化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至关重要。

比如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纯化方法的组合运用等,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来确定最佳方案。

酚醇性质实验报告

酚醇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酚和醇的基本性质及其化学行为。

2. 掌握酚和醇的鉴别方法。

3. 分析羟基和烃基对酚和醇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酚和醇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官能团。

酚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直接连接在芳香环上,而醇分子中的羟基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

这种结构差异导致了酚和醇在化学性质上的显著不同。

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酚盐。

酚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醇则不具有酸性,但醇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金属钠取代,放出氢气。

醇与卤化氢反应可以生成卤代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酚(苯酚)- 醇(乙醇、甲醇)-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金属钠- 碱性高锰酸钾溶液- 卢卡斯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 氢氧化铜悬浊液- 乙醇、甲醇、苯酚标准溶液仪器:- 试管- 烧杯- 滴管- 酒精灯- 移液管- pH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酚和醇的鉴别- 取少量酚和醇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 取少量酚和醇分别置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2. 酚的酸性- 取少量酚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酚的溶解情况。

- 取少量酚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值。

3. 醇的氧化- 取少量醇置于试管中,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 醇的卤代反应- 取少量醇置于试管中,加入卢卡斯试剂,观察现象。

5. 酚和醇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取少量酚和醇分别置于试管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光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酚和醇的鉴别- 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酚盐,溶解情况明显。

- 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 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明显。

- 醇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不明显。

2. 酚的酸性- 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酚盐,酚的溶解情况明显。

- 酚溶液的pH值约为4.5。

3. 醇的氧化- 醇与碱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

醇酚鉴定实验报告

醇酚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醇和酚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2. 掌握醇和酚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区分两者。

3.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有机化学中醇酚类化合物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醇和酚是两类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酚的官能团为羟基直接连接在芳香环上。

由于官能团的不同,醇和酚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观察现象,以鉴别醇和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棒、滴管、试管夹、蒸馏装置等。

2. 试剂:乙醇、苯酚、氯化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溴水、碘水、硫酸铜溶液、碘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醇和酚的分离(1)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

(2)收集馏出物,观察其沸点,并与已知醇的沸点进行对比,初步判断其为醇类化合物。

(3)将蒸馏后的残留物加入烧杯中,观察颜色,若为无色,则初步判断其为酚类化合物。

2. 醇和酚的鉴别(1)氯化锌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氯化锌试剂,观察现象。

-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2)氢氧化钠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3)氯化铁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 若出现紫色,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4)溴水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溴水,观察现象。

-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5)碘水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碘水,观察现象。

-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6)硫酸铜试验取少量未知样品,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 若出现蓝色沉淀,则判断为醇类化合物。

- 若无明显现象,则判断为酚类化合物。

《醇和酚》醇酚的鉴别方法

《醇和酚》醇酚的鉴别方法

《醇和酚》醇酚的鉴别方法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醇和酚是两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准确鉴别醇和酚对于理解和研究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醇酚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醇和酚的结构特点。

醇是羟基(OH)与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而酚则是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化合物。

化学方法是鉴别醇和酚的常用手段之一。

其中,最常用的试剂是三氯化铁溶液。

酚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产生各种颜色的配合物。

例如,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会呈现出紫色。

而醇则不会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另一种常用的化学鉴别方法是溴水。

酚能使溴水迅速褪色,生成白色沉淀。

这是因为酚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相比之下,醇与溴水的反应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在加热或其他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反应。

卢卡斯试剂也是鉴别醇的有效试剂。

卢卡斯试剂是浓盐酸与无水氯化锌的混合物。

不同结构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

一级醇(伯醇)在常温下与卢卡斯试剂作用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热后才会出现浑浊。

二级醇(仲醇)与卢卡斯试剂作用时,溶液会在数分钟内出现浑浊。

三级醇(叔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迅速,在室温下就能立即出现浑浊。

通过观察反应的快慢,我们可以鉴别不同级别的醇。

除了化学方法,物理性质也可以帮助我们鉴别醇和酚。

例如,酚类物质通常具有特殊的气味,而醇类的气味则相对较为温和。

此外,酚在常温下多为固体,而醇则多为液体。

从溶解性方面来看,醇一般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而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则相对较差。

这是因为酚分子中的苯环结构使得其分子极性相对较弱,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如醇那样强烈。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结合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方法来鉴别醇和酚。

在红外光谱中,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一般出现在 3600 3200 cm⁻¹之间,而酚的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则通常出现在3650 3200 cm⁻¹之间,且峰形较宽。

醇酚鉴别实验报告

醇酚鉴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醇和酚的基本性质。

2. 掌握醇和酚的鉴别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醇和酚是两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醇具有羟基(-OH),而酚具有苯环上的羟基。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观察反应现象,以鉴别醇和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乙醇- 苯酚- 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水浴加热装置- 试管- 滴管- 试管夹- 烧杯2. 实验仪器:- 酒精灯- 热水浴- 玻璃棒- 滴定管- 精密天平四、实验步骤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乙醇和苯酚。

2. 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硝酸,观察现象。

乙醇与硝酸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苯酚与硝酸混合后溶液呈黄色。

3. 分别向两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乙醇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紫色。

4. 分别向两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

5. 将两个试管放入热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乙醇在加热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苯酚在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硝酸与醇酚的反应现象,发现乙醇与硝酸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而苯酚与硝酸混合后溶液呈黄色,说明苯酚具有酚羟基。

2. 通过观察氯化铁与醇酚的反应现象,发现乙醇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而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紫色,进一步证明苯酚具有酚羟基。

3. 通过观察氢氧化钠与醇酚的反应现象,发现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而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苯酚具有酚羟基。

4. 通过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发现乙醇在加热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而苯酚在加热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苯酚具有酚羟基。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鉴别了醇和酚。

醇和酚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从而实现鉴别。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认识醇和酚的典型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操作,熟练掌握醇和酚的鉴别方法。

3、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醇是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决定,如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脱水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等。

酚是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化合物。

酚具有弱酸性,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酚还容易被氧化,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点滴板、pH 试纸、温度计。

药品:乙醇、苯酚、金属钠、氧化铜、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浓盐酸、酚酞试液、三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1、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 2ml 无水乙醇,再投入一小粒新切的金属钠,观察反应现象。

用小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点燃,检验生成的气体。

现象:金属钠沉入乙醇底部,缓慢反应,产生气泡。

收集的气体点燃时发出“噗”的声音,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2、醇的氧化反应在试管中加入 3ml 乙醇,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缓慢加入 2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逐渐褪去。

3、醇的脱水反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 20ml 乙醇和几块碎瓷片,加热至 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证明有乙烯气体生成。

4、酚的弱酸性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固体,再加入2ml 蒸馏水,振荡,观察现象。

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液浑浊。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澄清。

5、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在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几滴苯酚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成紫色。

6、酚的氧化反应在表面皿上放少量苯酚晶体,观察其颜色。

然后滴加几滴新制的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苯酚晶体为白色,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后变为棕色。

有机化学实验2011.4.22

有机化学实验2011.4.22

实验一醇酚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观察醇、酚的化学反应,深入体会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醇、酚主要化学性质会鉴别醇、酚。

3、熟悉滴管的使用。

4、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1、醇和酚一元醇是中性化合物,与碱不起作用,但醇羟基上的氢易被金属纳取代,放出氢气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伯醇可被氧化生成醛或在较高温度下进一步氧化生成羧酸。

仲醇可氧化生成酮。

醇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烷,其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性质和醇的结构有关。

通常用卢卡斯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来鉴别含有6个以下碳原子的伯、仲、叔醇。

具有两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使氢氧化铜沉淀消失形成深蓝色的溶液。

因此可用此反应鉴别含有相邻羟基的多元醇。

酚羟基上的氢能部分电离,故酚类具有弱酸性、能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酚盐,同时酚羟基是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可增加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泼性而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酚类或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能与三氯化铁发生各种特有的颜色反应,产生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生成复杂的配合物,但具有烯醇结构“-c=c-”的化合物都有这个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试管、烧杯、试管夹、钠、无水乙醇、正丁醇、酚酞、95%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仲丁醇、2%CuSO4、5%NaOH、甘油、3mol•L-1H2SO4、卢卡斯试剂、液体苯酚、2%苯酚、1%FeCl3、饱和溴水。

四、实验步骤五、思考题1、做乙醇与钠反应实验必须用无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用95%的就行了,为什么?2、鉴别伯、仲、叔醇可用什么试剂?3、试找出本实验中的显色反应?实验二醛酮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观察醛、酮的化学反应,深入体会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醛、酮主要化学性质会鉴别醛、酮。

3、熟悉滴管的使用。

4、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2、醛和酮醛和酮都含有羰基,因此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醇和酚的性质 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 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醇和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化合物,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醇和酚的性质,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一:溶解性实验首先,我们将取少量醇和酚分别加入到两个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水。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醇和酚的溶解性。

实验结果显示,醇在水中能够较好地溶解,而酚则不易溶解。

这是因为醇分子中含有极性羟基(-OH),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从而增加了醇的溶解性;而酚分子中的羟基则由于芳香性质,使得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强,难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酚的溶解性较差。

实验二:酸碱性实验接下来,我们将分别用醇和酚来测试其酸碱性。

首先,取少量醇和酚分别加入到两个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实验结果显示,醇溶液呈现中性,而酚溶液呈现酸性。

这是因为醇分子中的羟基对酚酞指示剂无明显影响,因此醇溶液呈现中性;而酚分子中的羟基由于其特殊结构,使得酚溶液呈现酸性。

实验三:氧化性实验醇和酚在氧化性上也存在差异。

我们将分别取少量醇和酚加入到两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结果显示,醇溶液无明显变化,而酚溶液发生了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酚分子中的羟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棕色的沉淀物;而醇分子中的羟基则氧化性较弱,无法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实验四:醇和酚的燃烧性最后,我们将分别点燃一小块醇和酚固体,观察其燃烧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醇燃烧时火焰较为明亮,产生大量的热和光;而酚燃烧时火焰较暗,并伴有明显的烟雾。

这是因为醇分子中的羟基能够提供氧气,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从而使得醇燃烧较为剧烈;而酚分子中的羟基则由于其芳香性质,使得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燃烧反应受到阻碍,因此酚燃烧较为缓慢。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醇在水中溶解性较好,而酚的溶解性较差;2. 醇呈现中性,而酚呈现酸性;3. 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醇的氧化性较弱;4. 醇燃烧时火焰较为明亮,而酚燃烧时火焰较暗。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DOC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DOC

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3.认识(NH4)2Ce(NO3)6+ROH———→(NH4)2Ce(OR)(NO3)5+HNO3c.铬酸是鉴别醇和醛、酮的一个重要试剂,反应在丙酮溶液中进行,可迅速获得明确的结果,铬酸试剂可氧化伯醇,仲醇及所有醛类,在5秒內产生明显的颜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绿色.而在试验条件下,叔醇和酮不起反应,因此,铬酸试验可使伯醇与叔醇区别开来.24H2CrO7+RCH2OH(或)R2CHOH———→Cr2(SO4)3+RCO2H+R2C=O d.不同类型的醇与氯化锌—盐酸(Lucas)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三级醇最快,二级醇次之,一级醇最慢,故可用来区别一、二、三级醇,含3—6个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锌—盐酸溶液中,反应后由于生成不Array应,若采用乙醇溶液则呈现正反应。

b.羟基的存在使苯环活性增加,酚类能使溴水褪色,形成溴代酚析出,如苯酚与溴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三溴酚: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并非酚的特有反应,一切含有易被溴取代的氢原子的化合物,以及一切易被溴水氧化的化合物,如芳胺与硫醇均有此2五.实验內容及步骤:1.醇的性质:(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向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0滴a甲醇b乙醇c丁醇d戊醇,振荡。

浊的快慢,观察反应进行的速度,用来区分三类醇。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活性次序为:苯甲醇/烯丙醇>叔醇>仲醇>伯醇<甲醇。

结论:利用卢卡斯(Lucas)试剂反应,可用来区别低级(6C以下)的伯、仲、叔三类醇。

由于所生成卤代烃不溶于水。

故溶液分层。

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

(2)、醇的氧化:A:1%KMnO45d+浓H2SO41d+样品样品:伯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现象:正丁醇最先被氧化,溶液由紫色变为棕色,最后显黑色沉淀。

仲2.酚的性质:(1)酚的弱酸性: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3.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2.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pH试纸化学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1%高锰酸钾异丙醇5%氢氧化钠10%硫酸铜乙二醇10%盐酸10%三氯化铁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硝基苯酚水杨酸苯甲酸溴水甘油四.实验原理: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但醇中的羟基与烃基相。

酚中羟基与芳环直接相连,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上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

1.醇的性质:a.醇和乙酰氯直接作用生成酯的反应可用于醇的定性试验:CH3COCl + ROH ———→CH3COOR + HCl低级醇的乙酰酯有香味,容易检出。

高级醇的乙酰酯因香味很淡或无香味而不适用。

b.含10个碳以下的醇和硝酸铈铵溶液作用可生成红色的络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橘黄色变成红色,此反应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羟基。

(NH4)2Ce(NO3)6+ROH———→(NH4)2Ce(OR)(NO3)5+HNO3c.铬酸是鉴别醇和醛、酮的一个重要试剂,反应在丙酮溶液中进行,可迅速获得明确的结果,铬酸试剂可氧化伯醇,仲醇及所有醛类,在5秒內产生明显的颜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绿色.而在试验条件下,叔醇和酮不起反应,因此,铬酸试验可使伯醇与叔醇区别开来.H2SO4H2CrO7+RCH2OH(或)R2CHOH———→Cr2(SO4)3+RCO2H+R2C=Od.不同类型的醇与氯化锌—盐酸(Lucas)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三级醇最快,二级醇次之,一级醇最慢,故可用来区别一、二、三级醇,含3—6个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锌—盐酸溶液中,反应后由于生成不溶于试剂的卤代烷,故会出现混浊或分层,利用各种醇出现混浊或分层的速度不同可加以区别;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而甲醇和乙醇由于生成相应卤代烷的挥发性,故此法也不适用。

ZnCl2ROH + HCl ——→RCl + H2Oe.醇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作用得到固体的酯,有固定的熔点,并且容易纯化,可作为衍生物来鉴定醇;f. 多元醇的氧化:用费林试剂氧化多元醇,多元醇能与新鲜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醇羟基数越多,反应越快。

2.酚的性质:酚类化合物具有弱酸性,与强碱作用生成酚盐而溶于水,酸化后可使酚游离出来。

a.大多数酚与三氯化铁有特殊的颜色,而且各种酚产生不同的颜色,多数酚呈现红、蓝、紫或绿色,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形成电离度很大的络合物。

C6H5OH + FeCl3 ——→3H++3HCl+[Fe(OC6H5)6]3-一般烯醇类化合物也能与三氯化铁起反应(多数为红紫色),大多数硝基酚类、间位和对位羟基苯甲酸不起颜色反应,某些酚如α—萘酚及β—萘酚等由于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它的水溶液与三氯化铁不产生颜色反应,若采用乙醇溶液则呈现正反应。

b.羟基的存在使苯环活性增加,酚类能使溴水褪色,形成溴代酚析出,如苯酚与溴水作用生成白色固体三溴酚: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并非酚的特有反应,一切含有易被溴取代的氢原子的化合物,以及一切易被溴水氧化的化合物,如芳胺与硫醇均有此反应。

五.实验內容及步骤:1.醇的性质:(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向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0滴a 甲醇b 乙醇c丁醇d戊醇,振荡。

如已溶解,则继续滴加10滴样品。

现象:甲醇,乙醇均溶于水,丁醇,戊醇出现分层。

且多加醇的分层更明显。

结论: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2)醇的卢卡斯(Lucas)试剂反应:在三支干燥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再分别加入1mL卢卡斯(Lucas)试剂,振摇,最好放在26-270C水浴中温热数分钟,静止,观察发生的变化,记下混合液混浊和出现分层所需时间。

现象:叔丁醇立即浑浊,仲丁醇溶液放置片刻浑浊,正丁醇溶液澄清无变化。

解释:醇分子中的羟基氧原子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因此碳氧键是极性共价键,容易断裂,使得羟基易被其他基团取代。

醇分子中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生成卤代烃,这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R-OH 和HCl反应时,碳氧键断裂而发生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的亲核取代反应,醇的活泼性顺序与醇和钠反应的活泼顺序相反:R3COH>R2CHOH>RCH2OH一般情况下,氢碘酸极氢溴酸能比较顺利地与醇反应,而盐酸,除叔醇、烯丙醇及苯甲醇外,其它伯醇和仲醇则需要使用无水氯化锌催化。

利用伯、仲、叔三类醇与盐酸作用的快慢,可以区别三类醇。

所用试剂为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配成,称为卢卡斯(Lucas)试剂。

低级醇可以溶解于这个溶液中,而生成的氯代烃则不溶解,使溶液浑浊,从出现混浊的快慢,观察反应进行的速度,用来区分三类醇。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活性次序为:苯甲醇/烯丙醇> 叔醇> 仲醇> 伯醇< 甲醇。

结论:利用卢卡斯(Lucas)试剂反应,可用来区别低级(6C以下)的伯、仲、叔三类醇。

由于所生成卤代烃不溶于水。

故溶液分层。

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

(2)、醇的氧化:A:1%KMnO45d + 浓H2SO4 1 d + 样品样品:伯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现象:正丁醇最先被氧化,溶液由紫色变为棕色,最后显黑色沉淀。

仲丁醇次之。

叔丁醇,无明显变化。

结论:氧化剂常温下能氧化伯醇和仲醇,但同样的条件下,叔醇不能被氧化,仲醇氧化速度较慢。

B:醇的硝酸铈铵试验:取2d样品于试管中,再加0.5mL硝酸铈铵试剂,摇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不溶于水的样品操作如下:将0.5mL硝酸铈铵溶液和1mL醋酸加入一个干净试管中(如有沉淀,加3-4滴水使沉淀溶解),再加5滴样品,振摇试管使之溶解,观察反应现象。

R2CHOH + 2Ce(IV) ——→R2C=O + 2Ce(III) + 2H+样品:甲醇,乙醇,甘油,正丁醇现象,4支试管均出现红色。

结论:含10个碳以下的醇与硝酸铈铵反应能形成红色络合物,以此可鉴别小分子醇类化合物。

(3)、多元醇与氢氧化铜的作用:3mL 5% NaOH + 5d 10% CuSO4于2支试管中,再分别加5滴样品。

样品:乙二醇,甘油现象:乙二醇溶液蓝色缓慢转化为绛蓝色,甘油溶液蓝色迅速变为绛蓝色。

结论:多元醇能与新鲜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醇羟基数越多,反应越快。

反应方程式:2.酚的性质:(1)酚的弱酸性: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

样品: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

现象:均为酸性。

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将少量苯酚晶体放在试管中,加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

用玻璃棒蘸一滴溶解,以广泛pH试纸检验酸碱性。

加热试管可见苯酚晶体全部溶解。

将溶液分装两支试管,冷却后两试管均出现混浊。

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几滴5%NaOH溶液,观察现象。

再加入10%盐酸,又有何变化?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NaHCO3溶液,观察混浊是否溶解?现象:微溶,溶液浑浊pH=5-6, 呈弱酸性溶液变澄清再次变混浊无变化解释:苯酚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在热水中溶解度大些。

故加入水后有部分溶解,而溶液则呈混浊状,加热可使苯酚全部溶解,冷却后又有析出,溶液再次变混浊。

苯酚呈弱酸性,可使pH试纸变微红。

由于苯酚具弱酸性,故其能与NaOH和Na2CO3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钠。

Na2CO3+ H2O ———→NaOH + NaHCO3C6H5OH + NaOH ———→C6H5ONa + H2O但加入盐酸后,苯酚又重新游离析出,溶液再次由清变浑浊。

C6H5ONa + HCl ———→C6H5OH + NaCl苯酚不与NaHCO3作用,也不溶于NaHCO3溶液中,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结论:苯酚呈弱酸性,具有一定的溶解度,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钠,但不与碳酸氢钠溶液作用。

(2)与FeCl3溶液作用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样品1%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水溶液,再各加入1%FeCl3水溶液1-2滴,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显示的颜色。

现象:(1)在装有苯酚晶体的试管中,溶液呈蓝紫色。

(2)在装有间苯二酚的试管中,溶液呈蓝紫色(3)在装有对苯二酚的试管中,暗绿色结晶。

解释:酚与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比较复杂,所呈现的颜色随加入的试剂、温度、反应出现颜色变化时间的长短以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的不同而改变。

主要生成络合物:6ArOH + FeCl3———→ 6 H++ 3Cl -+ [Fe(OAr)6]3- 呈现颜色结论:酚与FeCl3的特殊颜色反应,可用来检验酚和烯醇式结构的存在。

3.溴化:在试管中加入0.5mL 1%样品水溶液,逐渐加入Br2溶液,溴水不断褪色并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样品:苯酚,水杨酸,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

现象:(样品顺序为对应的试管1-6号)。

1号:加一滴溴水即出现白色沉淀,逐渐加入,沉淀增多,溴水褪色。

2号:逐滴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溴水褪色。

3号:溶液为黄色,且出现絮状物后有溶解。

4号:无沉淀出现,溶液为黄色。

5号:出现白色沉淀,溴水褪色。

6号:无沉淀出现,溶液为黄色。

结论:饱和溴水能与酚的邻位或对位氢发生取代,生成白色沉淀,含活化羟基的取代基的物质能使溴水迅速褪色。

反应方程式:与溴的作用将5滴苯酚稀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继续滴加饱和溴水至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

再将试管内混合物煮沸1-2分钟,以除去过量的溴,静置冷却,沉淀又析出。

滴加几滴1%碘化钾溶液和1毫升苯。

用力振荡试管,沉淀溶于苯中,析出的碘使苯层呈紫色。

记录观察到得现象,并解释之。

解释:苯酚与溴水作用,立即生成2,4,6 –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2,4,6 –三溴苯酚被过量的溴水氧化,生成黄色的2,4,4,6—四溴环己烯酮,后者被氢碘酸还原为2,4,6 –三溴苯酚,同时析出碘。

碘又溶于苯,从而使苯层呈紫色。

反应式见教材。

结论:酚很容易进行卤化反应。

苯酚与溴的反应迅速、灵敏,且可定量完成,故可用于苯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比较简单,但必须注意控制好用量;2.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并及时记录;3.苯酚与溴水作用,生成微溶于水的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滴加过量溴水,则白色的三溴苯酚就转化为淡黄色的难溶于水的四溴化物;4.配制1%的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邻硝基苯酚水溶液时需要加入少量乙醇或直接用饱和溶液进行试验;间苯二酚的溴化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大,需加入较多的溴水溶液才能产生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