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合集下载

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也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

可见,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笔者在多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一门公共课,简单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随便学学就可以考试过关了。

殊不知该课程对于其今后无论是继续学习还是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基础水平相差较大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中不断普及,而且教学内容已涵盖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各地区的教育条件差异不一,一些学生已经在中小学时学习并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文字编辑以及上网等操作,而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样就造成了新生入学时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

(三)教材更新慢,内容滞后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

然而,当前许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滞后,且更新较慢。

譬如,目前实际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7,办公软件是office2007,而教材内容大多仍停留在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办公软件office 2003甚至更陈旧的版本,这样无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三、探索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教学目标针对部分学生对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教师首先应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思想认识,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后继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概论论文

计算机基础概论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教学改革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对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加不容忽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分析一、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首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成本要求。

我院目前设置课程的课时为每周24学时,既要满足政治、体育等方面的课程安排,还要考虑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

学时相对较少,一般只能通过必修选修课和选修课来教学,对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软、硬件水平迟迟无法提高,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计算机机房的硬件配置、实训课程的软件安装等方面存在着设备老化,软件更新不够及时的宿疾,同时教学课程计划也没有针对时代变化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计算机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体现学生在计算机业务方面的高素质和综合能力。

虽然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了不小的财力,但在观念上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认识肤浅,因而导致计算机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

鉴于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对我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学不会。

无法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只能满足中间学生。

还停留在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上,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划分,实行精英教学或者基础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为节约成本,还无法实现小班教学,还是局限在合班理论,分班实训。

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200来人的合班理论教学,基本就是浪费时间,教学效果收到严重的影响。

等到上机实训时,还得重新讲解。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定位应该随着社会用人标准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变化不断改革,并与各个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接轨,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感性上的认识和软件功能的使用,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纲: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三、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建议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与困难分析五、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评估方式应用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学环境、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的包括教室、设备、实验室等方面。

高校应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关键。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融合,构建综合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

最后,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落地的重要保障。

高校应通过引进人才、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同时也为学校应对机遇和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首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技能会直接影响他毕业后就业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适应市场的技术支持。

其次,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水平。

教学改革创新计算机基础论文

教学改革创新计算机基础论文

教学改革创新计算机基础论文教学改革创新计算机基础论文一、发挥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创新长期以来,根据教指委的文件精神,我校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们具体的思路和做法是:(一)认真定位,强化教学改革创新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以“务实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计算思维为导向,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为基本原则,以“强化实训,激励创新”为主要途径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的思想统一和清晰的教学方向,积极投身到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去。

在教学上,重点关注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计算思维的养成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强调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上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善于用计算机思维来思考和解决本专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了解当前社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更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最新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减少教学与实训内容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问题及“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差距问题。

(二)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长时间多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工具的使用为教学要求,没有计算思维理念和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全面普及和水平不断提高,把计算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新形势下断进行研究和推进,使计算思维成为当今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重心。

现阶段,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了加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构建了计算机文化素养平台,新建了计算机认知实验室,陈列出早期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以及相同部件不同时期的产品,展台上还展示出用计算机开发软件设计的各种实际应用程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分组,三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计算机组装,在这里学生能够亲自利用计算机的各种部件组装计算机,同时进行测试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最后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可以说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当前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为此,教学工作者需要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情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进行统筹安排,通过科学合理、高效高质的教学方式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一、引言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网络信息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21世纪背景下,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巧,可以说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人们衡量现代优秀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整体偏低,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理论、加强教学实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国各大高校较为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保守落后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

仔细观察会发现目前不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结构仍然沿用了最为传统原始的“学科体系式”,教材中的内容版块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教学内容保守落后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学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计算机相关技术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尽可能融入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扎实计算机基础,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牵涉范围极广的基础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前计算机技术已渗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社会生产及科研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素养和专业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工作生活的必备素养和技能。

因为对于高校来说,在校内开展计算机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专业中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在校学习的必修科目之一。

但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只是基础知识的普及教学,很少涉及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技能学习,体现出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为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除了进行必要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普及教育,也需要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开展专业计算机教学。

一、“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涵义本文提出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其内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相同的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第二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根据其专业的不同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应存在不同,重点需要注意其专业需求。

现阶段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都在进行由知识普及型向服务专业应用型的转变,但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沿用多年的课程设置模式,即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主要课程设置模式,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同应用需求。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专业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让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其专业相结合,以更好的服务于该专业的就业和发展。

首先,需要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充分调研,以创建不同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基本包括了面向所有专业的“知识普及教学模块”和不同专业的“专业应用教学模块”两大部分。

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

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

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1课程简介及现状本文重点解决较短课时支持下的较复杂学习需求的问题。

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以选修课的方式延伸到3年的在校学习全时段中去。

2教改方向(1)保持原有的课程体系不变,保持原有的考试评价机制不变。

(2)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额外学分,设计新课程供学生选修,以补充必修课课程的不足。

(3)约束学生选修计算机类选修课的总门数和总学分,使得计算机类学分的含金量得到保障。

3课程设计3.1计算机网络基础3.1.1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名词解释,懂得小型局域网和常见接入环的配置方法,能够处理计算机网络的常见故障。

3.1.2学习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上级实践相结合,使用CISCO虚拟实验环境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配置上机实习,使用TPLINK地面实验环境进行实操训练。

3.1.3课时安排40学时,含20学时上机实操。

3.1.4考试及评价方法考试通过笔试与实操两部分独立进行,笔试主要考察名词解释与常见方案的记忆及理解情况,实操要求学生在CISCO虚拟实验环境中构建企业内部网络并实现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的PING通。

3.2计算机软件基础3.2.1学习目标了解C#.net的基本结构,懂得常见软件的编写方法和实现方式,可以编写简单的软件。

同时要求学生对软件的基本架构和设计方法做到初步了解,可以对3万行以内的软件进行初步的功能设计。

3.2.2学习方法课堂教学给学生讲解基本算法的处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

老师带领学生在实操课程中完成小型C#.net软件。

3.2.3课时安排40学时,含30学时上机实操。

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另选约20学时。

3.2.4考试及评价方法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并通过课程设计答辩。

主要考察学生在软件工程中的清晰思维。

3.3计算机平面美术基础3.3.1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使用COREDRAW、PHOTOSHOP等常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同时要求懂得基本的配色及构图原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全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全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论文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部分学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用学生参加GJ级计算机考试过关率来衡量,这样将导致教师的授课重点单纯集中在考试内容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精力集中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上,导致学生追求考试合格率。

造成与实际应用脱节,如部分学生在写论文,或者社团活动中连简单的排版都不会应用。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1)案例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一问一答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基本知识点、概念,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能自主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思考、表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章时,采纳案例讲解分析、概念分析、课堂问答、幻灯片演示、图表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整个单元的讲课以案例“不翼而飞的存款”为例引入信息加密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正确概念和对整个课程的兴趣。

由每个学生上XX查询资料、整理企业案例,让学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访问相关的精品课程XX站,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最后完成给定实验题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授的基本知识点。

2)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有用性的技术,对于理论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能够看得见、能够动手试一试的学习方式,而且更加关怀这些知识或者技术能否在今后有用。

学生们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大学教育阶段除了知识教授之外,还需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正确引导他们的兴趣。

为此,我们每年举办全院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大赛。

如多媒体设计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设立计算机协会、XX络协会,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小组。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和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事物如春笋般层出不穷,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社会工作对计算机使用的依赖和密切程度也日益加深,如何更好地向社会输送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向各个专业领域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各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各种领域的社会工作,启发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得自我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处理和解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实际问题,游刃有余地面对信息时代新形势背景下的工作挑战。

一、改革课程体系1.现状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始终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应用这两个方面进行讲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全面,其弊端是使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广而粗浅,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程序兼顾得面面俱到,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缺乏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性质的需要使学生对计算机使用偏重和软件熟练程度各有不同。

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施以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改革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需求,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划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利用总学时的1/3,采用教室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信息网络等相关知识,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理论,全面提高计算机素养,注意启发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成为各个领域服务人员的必备技能。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机制中也将计算机教学作为了一项教学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规定和规范。

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及生源情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教学目标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

高校计算机课程是针对所有高校学生开展的,但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就业方向都有所不同,在符合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同院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补充和修改。

针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高校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调整。

2.教学对象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象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一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也给教学内容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教学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设置上,必须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师正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中。

为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加强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一、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很多高校也设立计算机的相关教程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技术。

但是,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培养的过程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他们只注重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乏了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的培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这为大学生以后跻身社会工作埋下了一个重大隐患。

因此,计算机教学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教学的方向和道路1、转变传统理念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更加注重的是“行为导向”。

所谓的“行为导向”,简单来说就是注重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的提高。

根据“三元制”的教育体系就不难发现,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而我国高校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所以为了培养真正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我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增加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无止境,对学生的教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上。

真正的计算机技能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实践。

有组织地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企业内部感受计算机领域的技能应用,或者让学生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设计来感受计算机的魅力。

3、利用多媒体进行课程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计算机教学也离不开多媒体。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复杂难懂的计算机公式在多媒体上得到演示,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用再一边听课,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形象的画面便已经呈现在多媒体上。

4、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的建设计算机领域处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阶段。

计算机教师也要保持不断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才能应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才能把最新的、最科学的、最权威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

所以,计算机教师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组织和鼓励教师多多参加研讨会,跟各位教师之间多多交流、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成为各个领域服务人员的必备技能。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机制中也将计算机教学作为了一项教学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规定和规范。

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及生源情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教学目标
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

高校计算机课程是针对所有高校学生开展的,但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就业方向都有所不同,在符合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不同院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补充和修改。

针对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高校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调整。

2.教学对象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对象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一范围十分广泛,因此也给教学内容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教学效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设置上,必须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师正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中。

为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应当加强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指导。

3.教学内容
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等
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的计算机入门课往往局限于以Windows为代表的微机环境。

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利于将来参与国际化竞争,在教学软件的选取方面应注意选择具有不同代表性的软件,例如,有必要增加UNIX或Linux的教学内容。

4.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在这两个教学模块中都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总结后所发现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4.1学生入学前的学习基础不同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各地的中学教学内容都有所不同。

有些地区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展了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

而有一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在中等教育中并没有开设计算机教学课程,或是由于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在课程教学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学生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

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极大的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我国高校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上都采用了统一的教材,当学生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时,有一大部分学生将无法适应教学内容。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重复性的教学内容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学习对他们而言只是时间上的浪费;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进度高于他们的接受能力,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无法被学生及时的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学生也将丧失学习的动力。

4.2动手能力较差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包含着实践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但学生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一开始往往无法适应实践内容的学习。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但由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不足,往往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灵活的学习。

而教师对于学生在实践课程上的表现要求也较为宽松,因而导致了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并没有真正获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4.3应试教育的弊端
为提升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我国设置了计算机等级考试来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考查,但许多高校却将通过等级考试作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违背了计算机教学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在这种应试教学的模式下,高校往往采用刷题、考前突击等
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仅仅局限于考试内容。

学生为通过考试,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理论知识的背诵和操作内容的反复练习上,而没有花时间真正去了解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核心,在操作应用能力上也十分有限。

5.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都难以让人满意。

为有效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5.1分类教学
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上的差异,高校可以进行学生的分类教学。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前,高校可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测试。

测试内容应当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程序应用能力、硬件操作能力等。

根据学生的成绩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这样所以学生都能受到与自身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5.2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导向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为此,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必须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但教师仍应当保证学生是实践课堂上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能力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时,教师再进行适时的指导。

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前,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如有需要,教师可以先进行一定的演示,使学生对操作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掌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自主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5.3改变应试教育
为真正使学生培养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指导。

为此,高校应当给予学生对考试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应强迫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更不能单一的根据等级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和操作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

6.制定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评定方法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与传统科目的教学有所不同,在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上更高,因此在教学效果的评定上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为保证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对传统的评定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

首先应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数比重。

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的,而单纯的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在传统的教学效果评定中,通常期末考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这种评定方式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却是不适用的。

为此,必须增加课堂表现及日常练习的分数比重,通过多次的实践操作表现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价。

其中,实践课堂上的表现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方面。

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操作的课下练习和作业,并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作业的提交、评定,学生可以及时的收到作业结果的反馈,从而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这种教学效果的评定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和练习机会,也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种评定方式也使教学效果的评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了偶然性。

7.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培养发挥重大作用。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出发,探索如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和客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