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地板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白车身专业知识(车身设计规则)

白车身专业知识(车身设计规则)

白车身设计规则1.基本原则1.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我们参考一下侧围、车架总成)1.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比如侧围、前罩板总成)1.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1.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2.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汽车覆盖件所用材料一般是冷轧钢板。

2.1按国家标准选取钣金材料2.1.1钣金按表面质量分有I,II两级:I级质量最好,适用于外板;II级次之,适用于内板与加强板。

2.1.2钣金按冲压拉延等级分有P,S,Z,F,HF,ZF六级P:普通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浅的零件;S: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一般的零件;Z:最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F: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HF:很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较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ZF:最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非常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2.1.3钣金按强度等级分有:普通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按其强化机理分为: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组织强化,复合组织强化、热处理硬化型强化、相变强化、冷作强化、时效强化等。

高强度钢板的强化机理定义:固溶强化利用固溶铁中原子产生的格子变形的强化机理。

析出强化使Ti、Nb、V等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以细小的形态析出,由于这些析出物,位错活动受到阻碍,据此形成强化的机理。

组织强化利用将钢从高温的奥氏体急冷时生成硬质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的强化机理。

车身设计规范

车身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车身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5-01-15发布 2015-01-15实施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使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结构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需要,特参考国内外各种白车身结构及各种工艺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此规范,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白车身结构设计的质量。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孔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过线孔1.3.1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7螺栓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后地板设计规范

汽车后地板设计规范
3.2 后地板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形式
后地板一般由后地板面板总成(如图1)和后地板梁架总成(如图2)组成。后地板面板的结构形式分成两种:一种是整体的;另一种是分成两块:中底板和后地板。一般对于地板偏小、形状简单、冲压成型性比较好的后地板面板可以采用整体性结构;而对于地板偏大、形状复杂、冲压成型性稍差的后地板应分成两块,即中底板本体和后地板本体。后车架由纵梁总成和横梁总成组成。纵梁总成一般两个,即左、右纵梁总成。横梁的数量则根据布置不同个数及位置均有所不同。
图9 座椅安装加强板结构
图10 座椅横梁结构
图5后排人体横向断面图图6人体正常体压分布
图7后排人体纵向断面图 图8防下潜设计要求
根据以上初步确定的地板面板的位置,考虑面板与油箱之间的间隙(通常要求10mm以上)和油箱的离地高度等因素,校核油箱的容积是否满足要求。在以上两个方面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坐垫的舒适性和油箱离地高度两个因素,选取一个平衡点,最终确定中地板面板的位置。
前言………………………………………………………………………………………………………II
1.规范引用文件…………………………………………………………………………………………1
2.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及适用范围……………………………………………………………………1
3.后地板的功能描述及主要形式……………………………………………………………………1
ECE R14关于就安全带固定点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ECE R16关于批准机动车成年乘客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统一规定
FMVSS 210座椅安全带总成固定点
FMVSS 225儿童约束系统固定点
2. 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及适用范围
2.1 设计规范的目的
该规范主要是对后地板进行一个概要的描述,使地板设计规范化,作为后地板设计思路指导和评价依据。

城轨车辆内装地板的结构分析及设计

城轨车辆内装地板的结构分析及设计

城轨车辆内装地板的结构分析及设计摘要:室内地板是车辆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

本文介绍了城市铁路车辆地板结构的几种类型和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地板结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要素以及设计的方法,以此来确保延长地板结构的使用期限。

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地板性能特点和地板安装结构、定位基准及地板铺装的两种方法。

城市轨道车辆的地板结构有很多种类,在选择地板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美学、舒适性、清扫和维护的便利性,还需要考虑车辆的重量控制和列车的速度等因素。

无论采用哪个结构,延长地板布的寿命都是统一的要求。

关键词:地板结构;减振器;地板布;安装结构随着城镇化的深化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城市铁路的开发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唯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地铁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根据欧洲的经验,电车建设是解决此问题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有轨电车具有承载多、低成本、短建设期、环境保护、操作稳定、低噪音、小转弯半径、省时和高效率、成本低等特点[1]。

1.城轨车辆的两种常见地板结构城市轨道车辆的地板结构不仅要具备舒适性,满足乘客的需要,而且要在每天的磨损的情况下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还必须为清扫和维护提供便利。

这对城市轨道车辆地板设计来说,规定了较高的要求。

城市轨道车辆的地板结构有许多类型,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结构:一种是叫做单层地板结构,也就是直接在汽车地板上铺设地板布。

还有一种是通过缓冲垫的转移来过渡,铺一层中间地板,然后在中间地板层铺设地板布,简称为夹层地板结构。

1.1单层地板结构这种单层的设计很简单,但是要求比较高的是车身地板的平整程度。

为了确保铺的地板面光滑、清洁、无污渍,铺地板之前,汽车车身地板的结构必须仔细焊接、打磨和涂漆。

1.2夹层地板结构夹层地板结构的中间层通过减振垫的过渡连接到车身地板。

它主要起到减少振动和隔离振动的作用,以此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为了控制车辆重量的需要,中央楼层通常是用铝蜂窝面板制作的。

第六章 汽车地板的铺设

第六章     汽车地板的铺设

第六章汽车地板的铺设一、地板的简介1.地板的功能汽车地板是在底盘的上部,是车厢的基础部分,承载着车内的各类设施和乘员。

地板与侧围、前围、后围和顶盖共同构成了,汽车的内室,是汽车的所有使用功能的体现部位,人们提供乘车的一切需要。

对于汽车地板的要求如下:(1)要求地板有可靠的安全性,能稳固地起到支承功能。

(2)地板又是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隔离层,要求它能起到保温、隔热、防湿、,防潮、防尘、防止外部噪声进入车内的作用。

2.汽车地板的种类按照汽车地板使用功能分类,可以将汽车地板简单地分为乘用车地板和货车地板两大类。

(1)乘用车地板乘用车可以细分为大客车、中型客车、小客车、旅行车和轿车等。

客车对地板功能的要求比较高,其中轿车对地板的要求最高,性能应最好,结构也很复杂。

一般客车的地板是用花纹钢板焊接到车架上而成的,周围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也有用薄钢板冲压成形的地板铺在车架上进行焊装,然后用密封胶对周围进行密封,再在这层薄钢板上胶黏一层地板基,周边用铝制的地板压条进行装饰并紧固。

豪华客车的地板是在普通的地板上覆盖一层地毯。

轿车的地板是复合型的,由基层、中间层和表层三部分组成。

基层地板是用薄钢板经压制、焊装而成;中间层主要由加强隔热胶板或胶合板或纤维板等构成,可起到密封、隔热、保温和加强地板刚度的作用;表皮层选用优质的人造革,通过胶黏和螺钉等方法固定在地板上。

(2)货车地板货车地板分为货厢地板和驾驶室地板。

货厢地板一般是用薄钢板压制、焊装在货厢的骨架上而成,主要是供装卸货物用。

驾驶室地板的基层也是用薄钢板压制焊装在驾驶室的骨架上,周围用密封胶进行密封,有的在薄钢板上又覆铺一层胶垫,具有客车地板的一些基本功能,为驾驶员的工作和休息提供了较舒适的环境。

根据地板的材料可分为:地毯式、地胶式、皮革式二、汽车地板装饰材料的选用汽车地板装饰材料的选用主要考虑的是材料和色泽。

1.地板材料对于地板的装饰,在选择材料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提高原车装饰的档次,可以在内饰改装的同时,对地板进行改装。

汽车设计-汽车下车身后地板设计规范

汽车设计-汽车下车身后地板设计规范

汽车设计-汽车下车身后地板设计规范模板目次前言 (II)1.规范引用文件 (1)2.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及适用范围 (1)3.后地板的功能描述及主要形式 (1)4.后地板的设计要点 (2)5.后地板的失效模式 (7)6.后地板的校核要点 (8)7.后地板的发展趋势 (9)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20072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ECE R14 关于就安全带固定点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ECE R16 关于批准机动车成年乘客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统一规定FMVSS 210 座椅安全带总成固定点FMVSS 225 儿童约束系统固定点2. 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及适用范围2.1 设计规范的目的该规范主要是对后地板进行一个概要的描述,使地板设计规范化,作为后地板设计思路指导和评价依据。

2.2 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主要介绍后地板的结构组成及功用,后地板的校核要点。

主要适用于轿、跑车的后地板结构设计及分析。

3.后地板的功能描述及其主要形式3.1 后地板的功能描述后地板结构是车身的支承部分。

在结构设计上,后地板结构应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身的承载能力,因此,后地板上横梁及纵梁结构的合理布置和搭接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3.2 后地板的组成结构和主要形式后地板一般由后地板本体总成(如图1)和后车架总成(如图2)组成。

后地板本体的结构形式分成两种:一种是整体的;另一种是分成两块:中底板和后地板。

一般对于地板偏小、形状简单、冲压成型性比较好的后地板本体可以采用整体性结构;而对于地板偏大、形状复杂、冲压成型性稍差的后地板应分成两块,即中底板本体和后地板本体。

后车架由纵梁总成和横梁总成组成。

轿车车身地板的铺设

轿车车身地板的铺设

轿车车身地板的铺设一、地板料:一般以此革为主,它分高、中、低档二、作用与性能:一般轿车出厂时都铺有一层地板,只不过材料比较薄,只是简单的将地板与表面遮盖了一下,不耐磨所以在其上面,再铺设一层厚一点的地板料,会使车身地板更严实一点,更耐磨一点,因为有了地板的铺设,会使汽车地板更容易清洗,不容易生锈,从而更长时间的保护地板质量,由于人们眼光不同,所以颜色选用,材料选用各不相同,它一般颜色为:红色(紫红)、黑色、灰色、白灰色等铺设地板使用材料及工具:料、剪刀、尺子、画笔、401、电钻、铁条、铆枪,塑料焊枪:用来焊接角和边以及弧形处接头接缝处使用电源220V电压即可焊接,在焊枪上共分3 个档位,一档停二档启动电机送风,三档是接通电热丝,而且温度也可以调节,可以从冷风调至700W温度,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先起动电机送,然后再使电热丝通电,停用时,先切断电热丝电源,稍停片刻后,再关闭到1 档,这样可以避免电热丝余热过高而缩短焊枪使用寿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焊接质量,不然会烧坏引线,熔断电热丝2、在焊枪的使用过程中,如温度偏高,可以待其退回二档,即切断了电热丝,利用余热焊接,适当时,再打开3 档来焊接。

这样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和延长焊枪的使用寿命4、我们的焊枪是可以调温度的,它中间用的电热丝是700W可以在1-700W当中凋节使用温度,塑料板材加热到130-140度即成柔软状态,稍加压力,即可成型,焊接温度一般为240度左右,焊嘴与被焊件之间的距离为5-10mm,注意距离,以获得理想的焊接效果,焊枪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焊枪的耐火瓷料的部分,导致电热丝短路,如果电热丝短路,可以从焊芯中取出换上焊芯或用700W电热丝均匀的绕上,即可使用。

四、地板铺设工艺步骤:1、首先把车地板内一定要清洗干净,包括对前后左右以及有死角的地方必要时用水清洗。

2、测量:测量一定到位,包括前后距离一定到位,遇到有弧形、有角的地方,都要多测量出几公分(3-5 公分)3、下料:将测量数值在成卷进行下料,用画笔和木尺画出轮框然后用剪刀或者劈劈纸刀下料。

汽车设计-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求及原则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求及原则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求及原则规范模板XXXX发布车身主断面设计要求原则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选择主断面位置的原则、车身主断面设计的要点和要求、车身主断面的标注及检验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车型的车身主断面设计,包括两厢车和三厢车。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车身主断面是指车身上重要的断面,它是白车身设计中品质控制的关键内容,它能体现出部件的断面形状、装配关系、焊装关系、关键尺寸要素、公差设计、工艺合理性等诸多设计要素,是设计公司控制车身设计品质的重要方法。

2.2 结车辆外观设计的确定,是车身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在冻结之前,必须对造型做多方面的分析,特别是结构可行性分析,如果结构上不能满足造型要求,就必须重新调整造型。

冻结以后,车身造型就不会有大的修改。

2.3可行性分析在造型设计阶段,针对造型部门设计的外形,工程设计、工艺设计、成本和法规等部门要从各自负责的专业范围作出分析,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产品符合各方面的要求。

3车身主断面的设计要求3.1主断面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必须确定,作为车身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办法是结合参考样车测量的点云、公司数据库、车身部件资料、专家经验,经过讨论后确定《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

一般在车身不同部位设计50 ~ 80个主断面,以控制全车的设计。

3.2在车身设计过程中,《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贯穿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如需修改时,必须办理更改审查手续。

3.3审查工艺数模、NC数模时,应按《主断面初步设计报告》在车身数模的相应位置作切剖断面进行检查控制。

3.4选择主断面位置的原则3.4.1应尽可能多地反映该处的特征信息。

位于剖切区域内的所有零件按装配状态剖切,密封条按自由状态,但应反映密封件的安装方式。

3.4.2断面原则上应平行于坐标轴方向剖切。

安装密封件的剖切断面的剖切方向为法向。

3.4.3汽车纵向对称中心平面(YO )为必剖的剖面。

汽车前地板总成设计规范

汽车前地板总成设计规范

前地板总成设计规范前地板总成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企了前地板总成的崔义、构成打分类、设计流程、详细设计、设讣评审及验证。

本规范适用于轿车、SUV等前置前驱车型的设i|・。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苴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适用于本文件。

3前地板总成定义、构成与分类 3.1前地板总成世义F车体飯金结构中处于前舱总成与后地板总成之间用于承载驾驶员、前排乘员,安装座椅、副仪表台、换挡操纵机构、手刹操纵机构等功能零件的飯金结构总成-3. 1. 1前地板总成构成前地板总成通常分为:门槛内板总成、地板分总成、座椅横梁总成、中通道总成,如图1所示。

门槛内板总成通常由门槛内板、门槛加强板、安全带安装加强板等零部件构成。

地板分总成通常由地板、地板上纵梁等零件构成。

座椅横梁总成通常由前后座椅横梁、前座椅安装加强板等零件构成。

中通道总成通常由中通道加强板,按照前地板而板的分块形式前地板总成可分为分块式前地板和整体式前地板。

如图2。

手刹、换挡安装加强板等构成。

3.23.3前地板总成设计要求前地板总成主要由地板分总成、中通道加强板总成、前后座椅横梁总成、门槛内板总成等部分焊接形 成整体构件.作为下车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前地板总成需要安装前座椅、副仪表台、换挡器、手刹等零 件・同时连接前舱和后地板总成,在碰撞中对前排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为车身提供足够的弯扭刚度。

主断而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而要求的截面。

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形式、 搭接关系、间隙设;^^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齐方而信息,是车身设计工程可 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讣的重要依据。

3.3.1前地板总成通用要求a ) 满足人机要求:前后踵点以及后排乘员脚步空间人机要求:b ) 满足内饰、底盘、动力、电器等相关零件的安装要求;C )满足车身性能要求其中包括座椅安全带安装点的强度要求,以及碰撞,模态,水、气密性试验等 性能要求:d ) 满足四大工艺要求,具有较好的工艺可行性;e ) 满足轻量化前地板总成的分解目标。

汽车下车体车身地板结构讲解

汽车下车体车身地板结构讲解
2.3 地板主断面设计的要求 1)地板零部件装配到位。有形变的为非压缩状态 。 2) 对于左右对称件只需绘制左侧主断面图。 3) 在车身结构方案冻结前应完成车身主断面的设计。 4) 主断面中的标准件按机械制图要求绘制。
二、主断面设计
2.4 车身断面分布 图二
二、主断面设计
2.5 断面符号: 1、 SL —— 车身左侧零件; 2、BO——车身本体; 3、RB——车身后部; 4、 F——地板、车架; 5、 FLF——左前纵梁; 6、 FLR——左后纵梁。
三、车身地板设计结构
6)地板的漏液孔: 漏液孔的布置主要在前地板上,是由 于在整个的地板总成中前地板最低,并且前面存在下前围 板,根据车身的结构设计。
具体位置是:前座椅地脚加强梁前方和后方,左右 对称,避免孔的位置高于四周型面 。其数量根据地板型 面确定,无具体要求。
三、车身地板设计结构
3.3 工艺性:地板总成中的前中后地板本体由于面积大,型面 复杂,设计时全面需考虑工艺需求:
1)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 大,原则上内角R≥5,以利于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 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R≈3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2)在设计钣金件时,考虑防止成型时起皱,应在适当的地 方(如材料聚集处)布置工艺缺口,或布置工艺凸台、筋。
3)孔与孔,孔与边界距离最小应大于2t,(当t>1时)若 在圆角处冲孔,孔与翻边的距离应大于R+2t。开孔时尽量不要 开在倒角面上,以避免模具刃口早期磨损。
三、车身地板设计结构
5)前地板的中央通道:设计时注意高度变化,Z向高度要根据 传动轴在整车的布置要求,一般在80-100mm之间,具体数值 请根据具体车型给定。 型面走向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力放缓,与 前围下板的搭接面一般采用圆弧型面搭接。在中央通道的安装 点优先放置到小平面上:其一:避免大面积接触。其二:起到 加强作用。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地板布置规范

汽车地板布置规范

地板布置规范1 适用范围**汽车地板布置要求。

2适用目的总体整车零部件的布置以及部门培训3 地板布置规范或参考地板布置需满足整车性能要求:最小离地间隙,乘员舱内人机空间;底盘及车内零部件安装,同时性能满足强度要求。

3.1地板布置一般性要求3.11地板内零部件布置必须满足底盘可视性评估规范,见《AEM-Al-901底盘可视性评估规范》。

3.12所有零部件应满足结构合理、检修方便、美观等要求,安装孔应当有腰型孔、延长孔的设计,为装配方便和制造误差留出空间。

3.13地板内零部件布置必须满足各零部件自身的要求(山各零部件负责工程师提出)。

3.14地板内零部件自身必须符合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及企业标准。

3.15地板尽量平整,满足人机舒适性要求。

3.16地板结构必须满足强度性能要求。

3.2前地板概念:前地板主要承载前排乘客,安装排气管等一些底盘件,连接前围饭金、侧围饭金及后地板总成的饭金件总成。

3.21在Z向上,在满足底盘可视性评估规范基础上,同时所安装的底盘部件满足最小离地间隙要求时,地板尽量降低。

一般地板的厚度可参考BENCHMARK车型初步定义。

3.22中通道布置考虑与排气及传动轴间隙,同时考虑侧碰时通过座椅横梁力传递对中通道的影响。

3.23座椅横梁布置考虑座椅受力及对侧碰法规的影响。

3.3后地板概念:后地板主要承载货物,安装备胎及一些底盘件,连接前地板、侧围饭金及后围饭金的饭金件总成。

3.31在Z向上,在满足底盘可视性评估规范基础上,同时所安装的底盘部件满足最小离地间隙要求时,地板尽量降低。

一般地板的厚度可参考BENCHMARK车型初步定义。

3.32纵梁布置考虑后碰对油箱的影响,避免后部碰撞挤压油箱,导致燃油泄漏。

3.4 安装件布置法规3.4. 1安全带固定点必须满足法规固定点区域。

3.4.2排水塞必须离开尾管后端30mm以上,加油开口部位必须离开尾管后端400mm以上。

3.4. 3排水塞和加油开口部位必须离开露出的电气端子和开闭器200mm以上。

车身后地板总成布置与结构设计

车身后地板总成布置与结构设计

说明: 本规范为TG0数据设计指导。

该系列设计规范用于指导结构功能说明、结构布置与尺寸控制的正向设计,尤其是在没有标杆车的状态下的正向开发;基于本规范完成结构数据TG0版的设计开发。

本规范是TG0版数据的设计指导。

[键入文字]车身后地板总成布置与结构设计1 范围-------------------------------------------------------------------------------022 规范性引用文件---------------------------------------------------------------------023 后地板总成结构功能说明-------------------------------------------------------------02 3.1 后地板总成结构说明---------------------------------------------------------------03 3.2 后地板总成功能、性能说明---------------------------------------------------------03 3.2.1 后地板主要功能要求-------------------------------------------------------------033.2.2 后地板主要性能要求-------------------------------------------------------------044 后地板总成设计输入-----------------------------------------------------------------045 后地板总成空间布置-----------------------------------------------------------------05 5.1 后地板总成布置说明---------------------------------------------------------------04 5.2 后地板总成其他主要布置间隙-------------------------------------------------------06 5.3 后地板总成主要布置断面及主断面参考-----------------------------------------------065.4 后地板系统涂胶-------------------------------------------------------------------076 后地板总成设计边界-----------------------------------------------------------------077 后地板总成结构设计-----------------------------------------------------------------09 7.1 后地板骨架总成的布置与设计-------------------------------------------------------09 7.1.1 骨架纵梁设计-------------------------------------------------------------------10 7.1.1 骨架横梁设计-------------------------------------------------------------------11 7.2 后地板本体结构设计---------------------------------------------------------------12 7.3 后地板总成其他结构设计说明-------------------------------------------------------147.4 后地板总成工艺设计说明-----------------------------------------------------------188 后地板总成材料及料厚推荐-----------------------------------------------------------219 后地板系统设计评审及验证-----------------------------------------------------------22车身后地板总成布置与结构设计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前围总成布置原则、前围总成框架结构及详细结构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公司
车身地板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 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前地板设计流程,清楚设计要点,规避设计风险,为后续新车型的地板设计做参考。

1 范围
1.1 本规范适用XXXX有限公司研究院各项目组。

1.2 本规范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规范
4.1 概述
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

不管是在铸件数模阶段和工艺数模设计阶段,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以获取相应的设计硬点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单个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在分总成中的焊接工艺性、车身附件的装配工艺性以及维修时的拆装工艺性。

对于一个分总成,还要考虑其涂装工艺性。

另外还要考虑轻量化原则,最大强度,最大刚度原则,用料率最高原则等等。

4.2地板总成设计
地板总成主要设计硬点:
a)电池、后悬架、换挡操纵机构、手制动机构等底盘系统的安装空间和安装位
置;
b)安全气囊ECU、手制动开关等电器装置;
c)座椅总成、安全带安装点等车身附件的安装空间及人机工程。

下车体尺寸、面积较大,大模具难以加工,也难以实现冲压,因此在满足设计硬点的基础上,地板总成按照分块设计,一般可以分为前地板、中地板、后地板等几个分总成来进行设计。

对于白车身内部的结构设计来说,地板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与前围、侧围、后围零件的搭边关系。

由于地板位置的特殊性,地板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密封性和刚度。

地板上一个很重要的结构特征就是筋。

有的筋是为了结构需要,实现如座椅等附件的功能,但多数筋的结构是为了增加刚度。

地板上筋的深度一般在5-10mm之间,可以最大限
度的增加车身刚度,降低车身重量。

地板总成设计与建模
4.3设计工作
4.3.1 边界条件
以总布置图、外CAS为基础,随后把输入条件理清,尤其是底盘安装点、限制面等信息,借用件数模,沿用件数模确认。

边界条件都确认清楚后,便可以开展最基础的地板设计工作。

4.3.2 前地板总成描述
前地板主要作用是承担乘员舱内(前部)载荷的作用,同时需要有较高的强度来保护乘员的安全,前地板内侧安装有前排座椅、ECU支架等部件,其中央通道下方留有足够空间以保证锂电池等部件的布置,各零件的材料为钢材,冲压成型,通过焊接形成前地板。

4.3.3 前地板总成设计要点
对于有标杆车的项目,结构可以参考样车,并进行相关安装附件的安装调整,明确所有孔的定义,碰撞及耐久强度性能要求,侧面碰撞性能改善对前地板骨架断面及结构研讨,密封性及固定部位刚性,通过前座椅固定支架的优化确保座椅安装牢固性。

4.3.4 与副仪表台的安装配合
副仪表台一方面与仪表板本体进行卡结,另一方面通过螺栓与前地板中央通道进行连接。

4.3.5与换档机构的安装配合
换档机构安装在前地板通道加强板上,地板设计通道加强板时既要满足换档器的安装强度,换档软轴的走向也需要特别关注。

4.3.6与制动机构的安装配合
制动机构的手刹安装于前地板通道加强板上,车身通道加强板设计时需要考虑:
a)手刹安装强度
b)手刹拉线地板上的走向
4.3.7与ECU的安装配合
在布置上来说,车身地板部分上只有安全气囊ECU,通常安装在前地板通道加强板上。

车身在其安装件设计上需要注意:
a)保证ECU支架的安装强度
b)尽量保证四点固定,减少出现共振现象的几率
c)拆装方便,注意安全
4.3.8与前座椅的安装配合
前地板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乘员的乘坐和驾驶空间,车身设计主要是用梁式结构来和其安装配合:
a)满足座椅骨架安装强度,并能达到座椅强度实验要求
b)拆装方便
4.3.9与前安全带的安装配合
安全带安装结构设计首先应能安装合适的安全带。

前排外侧座椅的安全带固定点(特别是在强度方面)应适合有卷收器和导向件的安全带,车辆装有其他型式的带卷收器的安全带除外。

4.3.10与地毯的安装配合
地毯在前地板安装主要是通过卡扣固定的形式,在车身孔位的布置上需要注意:
a)安装方便
b)密封性考虑
4.3.11隔音隔振隔热的考虑
保证车辆NVH的达标,前地板的隔音隔振隔热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涂胶、增加堵塞及贴阻尼板来完成。

4.3.12前碰的相关设计
纵梁布置:机舱总成上的纵梁中段延伸至前地板下部,如图示与前地板左右纵梁相成拼接,贯通整个前地板再与后地板纵梁拼接。

4.3.13侧撞的相关设计
横梁布置:方案一、座椅横梁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中央通道下部不再增加加强板。

与前地板左右边梁焊接形成侧向受力与传递的整体结构。

方案二、座椅横梁采用左右分段结构形式,减少模具体积,与中通道形成侧向受力与传递的结构。

方案一方案二
4.3.14排液设计
前地板的排液设计十分重要,良好的排液孔布置有利于电泳后电泳液的排除,有
利于总装的堵盖布置,这也是NVH实验保证的前提。

4.4具体注意事项:
4.4.1前后地板的加强筋的设计:设计地板(尤其是前地板),有时会采用前后贯通的筋,这样可以提高地板的刚度,但同时在前后地板搭边处也产生间隙,造成密封困难。

4.4.2地板型面一般较规整,在做筋时可以考虑使用pocket命令,方便快捷的做出加强筋。

4.4.3与悬架的配合问题:
(1)有时候悬架按照实体建模,有些杆臂并没有转到位,这样就容易造成设计后期检查时的干涉问题;
(2)在有悬架托架时应特别注意悬架托架和悬架的同轴性;
4.4.4地板纵梁和纵梁内加强板之间在设计时应该预留间隙,通常两边各为0.5mm,因为纵梁及其内加强板材料厚、刚度大、尺寸长,预留间隙可以包容一定的变形量,这样在将
来零件装配时较容易实现。

4.4.5后地板备胎包的翻边:因车型不同,该处翻边型式很多,但应注意在向下翻边时,不要与离去角干涉;
4.4.6地板左右对称件的处理:地板上左右对称、小尺寸的零件较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成其本身是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以便使左右能共用一个件;
4.4.7非对称的注意事项:由于底盘零件布置的变化,有些零件大体上是关于x-z平面对称的,但有些小的特征,如凸台、孔的尺寸、位置并不是关于x-z平面对称的,在利用左右对称copy功能做零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要错误的copy非对称的特征;
4.4.8地毯、地板隔热垫的设计:地毯在布置设计时应考虑压缩量;
4.4.9倒角的问题:
(1)在设计建模初期就应该考虑到倒角的状态,比如:所留的焊接边在倒角厚的尺寸还够不够,所定的孔位在倒角后会不会位于倒角面上,零件的边界在倒角后会不会与倒角干涉。

(2)对于有配合关系的两个零件来说,更要注意倒角的大小关系,一般来说,被包容的零件的倒角应当大一些以免干涉。

(3)在倒角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候会通过修改型面以实现倒角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之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零件的相应修改。

5 相关记录

6 附录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