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
(十)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精品练习
![(十)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精品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add2266c175f0e7cd13752.png)
配餐作业(十)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下列有关科学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O2时,利于收集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D.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解析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色,首先要用酒精使绿色的叶片脱去颜色,再滴加碘液防止绿叶本身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D错误。
答案 D2.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的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实验分析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故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实验中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会扩散进入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则绿光强度基本不变;光合作用需要多种色素的参与,且需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多种酶的参与,因此仅仅有叶绿素,光合作用是无法进行的。
答案 B3.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进入秋季,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C.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量减少解析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属于蓝紫光区。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0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0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b17ca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6.png)
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19·江苏省宿迁市高三期末)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甲~丁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增加光照强度,则乙过程中C3含量增加B.a中的O全部来自氧气,H全部来自葡萄糖C.该细胞白天进行甲和乙过程,夜晚进行丙和丁过程D.乙中[H]被消耗的过程伴随ATP含量的减少,丁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伴随ATP含量的增加[解析]若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H]和ATP增加,会促进暗反应C3转化为糖类(或使C3的还原量增加),则乙过程C3含量下降,A错误;a中的O全部来自氧气,H全部来自葡萄糖和水,B错误;丙和丁过程代表呼吸作用,白天夜晚都进行,C错误;乙暗反应中[H]被消耗的过程伴随ATP含量的减少,是光合作用将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丁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中,[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ATP含量的增加,D正确.故选D。
2.(202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生物模拟)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小球藻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
预测实验结果是(C)A.光照时间越长,三碳化合物的积累越多B.光照时间越长,五碳化合物的积累越多C.光照时间越长,带有放射性的物质种类越多D.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集中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由C元素的转移途径可知,C5与C3是一个循环过程,正常情况下,会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光照时间延长不会是使三碳化合物积累更多,A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由C元素的转移途径可知,C5与C3是一个循环过程,正常情况下,会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光照时间延长不会使五碳化合物积累更多,B错误;由C元素的转移途径可知,二氧化碳中的C元素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又进入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如果时间过长,有机物还会转变成蛋白质,脂肪等,因此随时间的延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C 正确;类囊体膜进行光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如果光照时间短,类囊体膜上无放射性,D错误.3.(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考模拟)夏季大棚种植,人们经常在傍晚这样做:①延长2小时人工照光,②熄灯后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③关上门和通风口.对于上述做法的生物学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C)A.①增加光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制造量B.②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这都对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C.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增强D.③起到积累棚内CO2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并对下一天的光合作用有利[解析]①延长2小时人工照光,可以增加光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制造量,提高光合产量,A正确;②熄灯后要打开门和所有通风口半小时以上,可以起到降氧、降温、降湿度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 正确;与①时的状态相比,②③时呼吸作用受抑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C错误;③关上门和通风口,棚内CO2浓度升高,会抑制细胞呼吸,并对下一天的光合作用有利,可以用于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 练习与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 练习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cb46421ed9ad51f11df227.png)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练习与解析1.关于光合作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碳和氧都来自二氧化碳C.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能形成ATPD.光反应是物质代谢,暗反应是能量代谢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只有光反应有ATP的生成。
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伴随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中的碳和氧都来自二氧化碳。
答案:B2.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A.增大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解析: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蔬菜产量,增大CO2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增加光合作用中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增强光照强度可促进光的吸收,提高光反应强度,进而促进整个光合作用,调节室温可促进酶的活性,光合作用每一步都需要酶的催化,增大O2浓度只促进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A3.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产生丙酮酸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答案:C4.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改变某条件后,却发现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解析: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其光反应和暗反应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突然改变某一条件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根据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是CO2固定过程减慢,是缺乏CO2的结果。
答案:D5.用含同位素14C的二氧化碳作标记来研究光合作用,对了解光合作用中哪项最有意义()A.光合作用中色素的作用B.光合作用中水的作用C.光合作用中形成葡萄糖的过程D.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的过程解析:利用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来研究光合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去向,进而推知葡萄糖的形成过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db1d826529647d272852dc.png)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精练一、选择题1.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中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三碳化合物被还原B.水被分解C.生成ATP D.合成糖原1.解析:叶绿体中没有基粒就不能进行光反应,水不能被分解,不能生成ATP,只能进行暗反应。
植物细胞中不能合成糖原。
答案:A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解析:通过题中图解可以判断:a表示光反应过程;b表示暗反应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表示有氧呼吸。
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反应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X代表A TP,ATP应从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答案:A3.下图表示的是在CO2浓度为1%和0.03%两种情况下,某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分析,限制图中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①CO2浓度②光照强度A.①B.②C.①②D.与①和②无关解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Q点所在位置,CO2浓度较低(仅为0.03%),光合作用强度低于相同光照强度下CO2浓度为1%的光合作用强度。
并且从曲线上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因此,限制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答案:C4.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D.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解析: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有光照、CO2、水、叶绿体等;该实验中不能有空气,以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临时装片中需要有NaHCO3稀溶液提供CO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限时集训(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限时集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9c8c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1.png)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限时集训(十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H]和H2O B.[H]和ATPC.ATP和CO2D.H2O和CO22.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3.(2013·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甲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4.下图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③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C.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D.④中进行的反应使ATP进入糖类等有机物中5.(2013·高三质检)右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2)①、④过程需要消耗[H],②过程可以产生[H](3)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4)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A.(1)(2) B.(1)(4)C.(2)(3) D.(3)(4)6.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放出氧气的速率有可能与线粒体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B.叶绿体白天进行着ATP的合成,夜晚进行着ATP的水解C.随CO2浓度的增大,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增大,线粒体的呼吸速率减小D.线粒体产生的CO2在光照时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黑暗时全部扩散到细胞外7.有人把玉米和向日葵的叶片从植株上切下后,分别放在保持高湿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叶片的生活状态),叶片的含水量由于蒸腾作用而逐渐减少,然后测定叶片在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所示。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c452b21a37f111f1855bb6.png)
课时作业(十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如图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③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C.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 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D.④中进行的反应使ATP进入糖类等有机物中2.(2013·菏泽模拟)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D.光合作用产生的A TP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去向是一样的3.以测定的释放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种绿藻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测定光照下释放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必须相同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须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C.35 ℃是最有利于该绿藻生长的温度D.若温度长期保持在40 ℃,则该绿藻不能生长4.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C.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5.(2013·日照模拟)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A中合成A TP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C.A、C中合成A 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6.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7.如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60d27d5bbfd0a785673a0.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 某同学拟开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新鲜菠菜叶的提取效果会优于等质量的白菜叶B.无水乙醇用于提取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C.CaCO3可用于缓解酸性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D.未使用SiO2或未重复画滤液细线将无法分离到色素带2. 城市绿化地带安置了不少绿色射灯,入夜将树木照得格外青翠,这是为了()A.营造绿色环境氛围B.增加空气中O2的含量C.吸收CO2D.提高空气的温度3. 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植物呈现绿色原因是叶绿素吸收绿光的原因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4.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5.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从叶绿体基质运到类囊体被利用D.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6. 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B.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c点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量较多C.图中限制M、N、P点的主要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7. 下列关于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CaCO3可使研磨更充分C.纸层析法分离得到的色素带上,位于最下端的色素呈蓝绿色D.CO2中的碳元素在叶绿体内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8. 在生产中,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能否混种,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不正确的是()A.应用洋葱、甜菜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进行对照B.两种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应相同C.通过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洋葱和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9. 下列属于异养生物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水稻D.海带10. 为研究低钾条件对某种农作物两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完整word版)必修1第3单元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
![(完整word版)必修1第3单元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74e461cc22bcd127ff0c89.png)
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②未加CaCO3③未加SiO2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无水乙醇加入量过多,造成乙醇中的叶绿素含量浓度小,导致色素带颜色浅;不加CaCO3,研磨时会使色素遭到破坏,提取到的色素少,导致色素带颜色浅;未加SiO2导致研磨得不充分,使色素带浅;菠菜叶失绿,导致色素带颜色浅;画滤液细线次数少,导致色素带浅。
答案D2.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级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解析④相当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②为第三阶段,其中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三阶段(即②)。
答案D3.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提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解析由题图可看出,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A错误;5~35℃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大于零,B错误;从图中无法判断光照强度对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C错误;25~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宜蔬菜生长,D正确。
答案D4.在上午8~10时的两个特定时刻测定某植物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细胞最可能是()A.形成层细胞B.叶肉细胞C.根尖细胞D.果肉细胞解析由图分析细胞CO2减少,O2增多,C6H12O6增多,应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B正确。
最新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能量之源_光与光合作用试题含解析
![最新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能量之源_光与光合作用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62b6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c.png)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工夫: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图中①代表新颖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下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A.紫色洋葱鳞片叶B.生长的荔枝幼叶C.新颖的潺菜叶D.秋天的落叶【解析】图①中新颖菠菜叶存在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而图②中不存在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所以为秋天的落叶。
【答案】D2.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说,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b次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绿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C.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4种叶绿体色素D.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不能吸收光能【解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次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A正确;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为3/4,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B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C正确;乙醇提取的叶绿素只需结构没有被破坏,仍是可以吸收光能的。
【答案】D3.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
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从来自CO2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解析】溶液变成无色阐明有还原剂产生。
【答案】C4.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表示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按次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O2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忽然中缀CO2的供应,短工夫内C3的含量将会添加【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生成C3,如果忽然中缀CO2的供应,则C3的生成量减少,而其耗费量不变,因而短工夫内C3的含量将会减少。
【答案】D5.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要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表示图。
高考生物复习 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 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0053aaccbff121dc368330.png)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小题狂练⑦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1.[2014·全国卷Ⅰ]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B解析:黑暗处理后,光反应停止,O2的产生停止,A项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 减少,使得暗反应产生的C5减少,CO2的固定减慢,B项错误;ATP和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同时也是暗反应的原料,黑暗处理后,ATP和NADPH的产生减少,且仍被暗反应所消耗,产生的ADP和NADP+增多,C、D项正确。
2.[2016·天津卷]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
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C.绿光,[H]下降D.绿光,C5上升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等可见光,吸收的绿光很少。
将白光改为光照强度相同的红光,光反应增强,叶绿体内产生的ATP和[H]增多,C3的还原增加,导致未被还原的C3减少,故A、B项错误;将白光改为光照强度相同的绿光,光反应减弱,叶绿体内产生的ATP和[H]减少,C3的还原量降低,导致C5减少,故C项正确,D项错误。
3.[2019·安徽黄山八校联考]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强光下生长幼苗的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层析。
如图为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则可以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B.Ⅲ、Ⅳ色素条带间距小,说明两种色素的溶解度差异小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D.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绿色比较深答案:A解析:若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不能得到色素带,A错误;由于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所以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Ⅲ、Ⅳ色素条带间距小,说明两种色素的溶解度差异小,B、C正确;由图可知,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少于正常光照,所以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绿色浅,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3-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真题演练(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3-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真题演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1ac2f5ad51f01dc281f1ac.png)
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经典高考)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破坏叶绿体外膜不会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仍然会有O2产生,A项错误。
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部分色素(如叶绿素)遭到破坏,各种色素的比例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增多,B项错误。
与夏季相比,冬季温度较低,低温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所需酶的活性,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所需条件为A TP、[H]、CO2,所以在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2.(高考经典)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及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粗细(含量)、颜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
B选项正确。
答案 B3.(2012·山东理综,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相关知识。
图中两曲线可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说明甲植株在A点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乙植株在18时后净光合速率小于0,该植株在18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B错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乙植株因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曲线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则是光照强度减弱,C错误;分析两曲线B~D段可知,中午时乙植株出现净光合速率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乙植株气孔发生关闭造成的,而甲植株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D正确。
生物必修Ⅰ人教新课标5-4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训练(解析版)
![生物必修Ⅰ人教新课标5-4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d5905251e79b896902266b.png)
一、选择题
1.金鱼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可以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A )
A.O2B.CO2
C.CH4D.H2
[解析]阳光照射下,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释放的气泡成份为O2。
2.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18O,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18O的比例为( B )
二、非选择题
6.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阅读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①发生的场所是__叶绿体类囊体薄膜__,是光合色素存在的场所。
(2)④是__ATP__,其流动方向是__从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基质__。
(3)③是__C3__,若突然中断光照,其含量将__上升__。
(4)若用14C标记CO2中的C,则被标记的C存在于__C3和(CH2O)__。
[解析](1)①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属于光反应阶段。
(2)④是ATP,其流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基质。
(3)若突然中断光照,光反应阶段减弱,CO2的固定正常进行,C3的含量上升。
(4)CO2和C5被固定形成2个C3分子,再被还原成(CH2O),因此14C标记CO2中的C,则被标记的C存在于C3和(CH2O)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酶的活性降低
C.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光反应
D.气孔关闭,CO2不足
[解析]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强,从而避免叶片灼伤,但炎热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造成萎蔫、干枯,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此时水分主要通过叶表面表皮细胞直接蒸发散失,降低叶表温度)。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H]和ATP,但因气孔关闭,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3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课后练习(含新题含解析)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3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课后练习(含新题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9f1c21c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f.png)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训练9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解析: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含量的多少,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可以通过色素在滤纸上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来反映。
答案:D2.2014·潍坊一模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再测其重量变化。
结果如表:组别 1 2 3 4温度/℃25 27 29 31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光照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 +3 +3 +1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 )A.光照的1 h时间内,第4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B.光照的1 h时间内,第1、2、3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光照的1 h时间内,四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是29℃解析:根据题意,植物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2 h的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则进行了1 h,因此,1~4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分别为5,7,9,3 mg。
答案:C3.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及二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①、②、③、⑤C.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5和丙酮酸D.完成过程②还需要ATP参与解析:过程①、②分别是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和暗反应中C3的还原,它们分别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①、②、⑤,③属于细胞呼吸;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3和丙酮酸;过程②是C3的还原,需要[H]和ATP参与。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每课一练29(人教版必修1)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每课一练29(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bfd887d852458fb770b5659.png)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同化类型不同B. 异化类型不同C. 利用的能源不同D. 利用的碳源不同2.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和产物——(CH2O)中的氧分别来自 ( )A.CO2和H2O B.H2O和CO2C.CO2和CO2 D.H2O和H2O3.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没有探索的问题是( )A.叶绿体色素的种类B.叶绿体色素的颜色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D.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4.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5.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的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B.第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最多C.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2mgD.四个组中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6.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7.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1.3.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3.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57aee483c4bb4cf6ecd1d4.png)
1.3.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D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解析】水光解产生[H]和O2,故②为O2,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答案】 B2.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分析曲线图说法错误的是()A.AB段随光照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B. C点是由于气孔的关闭影响了CO2的吸收C. BC段与DE段下降的原因是相同的D. CD段与AB段上升的原因是不同的【解析】 AB段上升是由于光照的增强;在C点,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影响5.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A.高、高B.低、基本一致C.低、高D.高、基本一致【解析】 a点与c点相比,二氧化碳浓度较低,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C3的生成量会增多,光照强度不变,光反应阶段不变,C3的消耗不变,因此C3的含量增多;b点与c点相比,b点光照强度强,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阶段增强,C3的还原增强,C5的生成量增加,消耗不变,所以C5含量增加。
【答案】 A6.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 [H]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 [H]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 [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D. 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则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H]参与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过程还产生ATP,用于暗反应的C还原,所以[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3体基质运动,ADP则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高考生物 细胞的能量供和利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1高1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 细胞的能量供和利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1高1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e15e1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d.png)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②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解析】选C。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这一阶段中产生[H](即NADPH)、ATP和氧气,因此,①表示O2,④表示暗反应中与C5反应的CO2;CO2先与C5反应生成C3,然后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H2O);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则在暗反应中有更多的C3被还原,故增加光照强度,C3含量减少。
2.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
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现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C3/C5的值增大D.增大O2/CO2的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解析】选C。
CO2的固定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H]和ATP用于C3的还原,B错误;增大CO2浓度有利于R酶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因此叶肉细胞内C3/C5的值增大,C正确;增大O2/CO2的值后,CO2的固定减弱,呼吸作用加快,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D错误。
※考点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3.图甲中试管A与试管B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O2净释放量的影响,试管A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B.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移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解析】选C。
2022生物十一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Ⅱ含解析
![2022生物十一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Ⅱ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41524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5.png)
课时作业(十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Ⅱ)(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提供原料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可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提供原料C.两者产生气体的阶段都有水参与D.两者产生气体的阶段都与生物膜有关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O2可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原料;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H2O可作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原料;光合作用光反应可将H2O分解产生O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H2O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光合作用光反应将H2O 分解产生O2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第二阶段H2O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如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D.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C[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②过程不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如蓝藻无叶绿体,也能进行②过程,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
]3.下列物质转化过程在绿色植物不同活细胞中都会发生的是()A.O2中的O转移到H2O中B.CO2中C转移到C6H12O6中C.H2O中的O转移到O2D.C6H12O6中的H转移到C3H6O3(乳酸)中A[O2中的O转移到H2O中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而在绿色植物不同活细胞中都会发生;CO2中C转移到C6H12O6中只发生在暗反应过程中,所以只能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发生;H2O中的O转移到O2中只发生在光反应过程中,所以只能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发生,C6H12O6中的H转移到C3H6O3中只发生在部分植物的部分细胞缺氧时,因而绿色植物不同活细胞中不会都发生。
生物一轮复习10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一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10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d8745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5.png)
课时作业10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b吸收的波长更广一些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不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叶绿素的相关知识。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叶绿素a吸收的波长更广一些;叶绿素不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出去,使植物呈现绿色。
2.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B)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实验过程中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在滤纸条上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干燥后再重复划线2~3次;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3.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解析:分析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的不同色素带宽度可以发现,强光导致了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这可能与类胡萝卜素可以抵御强光照有关,A、B正确;叶绿素a的吸收波长更广一些,C正确;为增加色素带的色素含量,画滤液细线时,滤液应在点样线上重复画几次,D错误。
4.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 比叶绿素b扩散得慢D.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重要的物质,能吸收光能解析: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基质中只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无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习题精练一、选择题1.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中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三碳化合物被还原 B.水被分解C.生成ATP D.合成糖原1.解析:叶绿体中没有基粒就不能进行光反应,水不能被分解,不能生成ATP,只能进行暗反应。
植物细胞中不能合成糖原。
答案:A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解析:通过题中图解可以判断:a表示光反应过程;b表示暗反应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表示有氧呼吸。
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反应产生的氧气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X代表ATP,ATP应从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答案:A3.下图表示的是在CO2浓度为1%和%两种情况下,某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据图分析,限制图中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 )①CO2浓度②光照强度~A.① B.② C.①② D.与①和②无关解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Q点所在位置,CO2浓度较低(仅为%),光合作用强度低于相同光照强度下CO2浓度为1%的光合作用强度。
并且从曲线上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因此,限制Q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答案:C4.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D.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解析: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有光照、CO2、水、叶绿体等;该实验中不能有空气,以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临时装片中需要有NaHCO3稀溶液提供CO2。
答案:D$5.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2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D.超过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解析:超过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主要是外界CO2浓度。
答案:D6.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都产生[H]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解析:由题图可知:①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二个阶段,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的还原阶段,③过程是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阶段,因此Y物质是丙酮酸,X物质是三碳化合物。
答案:C7.(2011·山东青岛)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4可以在细菌体内完成B.能进行过程3的生物无核膜,属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2和4过程不能发生于同一细胞中D.病毒能完成过程2解析:题图中1、2、3、4、5依次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段。
A项正确,好氧细菌可以完成有氧呼吸过程。
B项错误,能进行过程3的生物不一定无核膜,无核膜的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C项错误,植物叶肉细胞中既有叶绿体也有线粒体,可以进行过程2和4。
D项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完成过程2。
答案:A8.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过程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解析:A项错误:有氧呼吸时,C6H12O6→C3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项错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ATP,生成水的过程消耗[H];C项错误,线粒体是完成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将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合成ATP,线粒体不能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D项正确,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扩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扩大膜面积。
答案:D9.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吸收CO2的毫克数,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得的光合速率并不是植物真实的光合速率(简称真光合速率),而是真实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简称净光合速率)。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图中曲线1和2分别表示( )A.同一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B.同一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C.不同植物的真光合速率D.不同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解析:题图中曲线1、2对应的光合速率不同,故题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测得的两条曲线应该表示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由图分析可知,纵坐标表示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吸收CO2的毫克数,即净光合速率。
答案:D》10.(2011·河南郑州)种植农作物,必须考虑通风的问题。
原因是( )A.需要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B.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才能增加有机物的积累C.需要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D.必须降低作物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以减少细胞的有氧呼吸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通风有利于二氧化碳的补充,从而使光合作用增强。
答案:C11.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 ))A.影响图甲中曲线上的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B.图乙中的数据需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测量C.图丙中若大棚设定的温度为两曲线右侧交点处的温度,每日光照必须长于12 h植物才能生长D.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对应于图甲中的B点,B点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解析:题图丙中两曲线右侧的交点表明此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作速率为0,与图甲的B点相对应。
在B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说明此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答案:D12.如图为恩格尔曼为研究光合作用所设计的实验及其结果,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实验环境不能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B.水绵的带状叶绿体中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C.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D.图示中的水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全部由细菌提供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组成成分之间是有机的组合,而不是随机的累积;另外,实验所用的各种生物也均构不成种群这一群体范畴,因此题图示实验环境不能看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该实验环境中的水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除了来自细菌的细胞呼吸外,水体和空气中的CO2也可被利用。
答案:D13.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给予光照,一个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叙述,错误的是( )A.给予光照的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B.遮光处理的植株中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C.如果对遮光处理的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其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将增加D.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解析:给予光照的植株,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以产生ATP。
遮光处理的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时刻都在进行,所以遮光处理的植株中有机物的含量将降低。
给予光照的植株,装置中的O2含量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
对遮光处理的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会减小。
答案:C二、非选择题14.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问题。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
物质b、g分别是______。
(2)过程④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物质a为光合色素,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b是氧气。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CaCO3以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过程④⑤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ATP,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均能产生ATP。
d代表ADP,在较强光照下,其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f代表五碳化合物,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短时间内其来源不变,去路减少,所以含量增加。
h代表三碳化合物,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光反应减弱,[H]和ATP减少,短时间内h的去路减少,来源不变,所以其含量增加。
答案:(1)类囊体薄膜上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氧气、二氧化碳(2)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3)①③④⑤(4)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5)增加增加1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增加、减少)。
②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 h,则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