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课件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经纬网(共39张PPT)
(1)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 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
A.一路正西
B.先西北,后西南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南,后西北
(2)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70°≈0.342)( )
A.1 800km B.13 500km
C.5 000km D.3 330km
要点整合 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①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 ②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一 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 定 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6时经线、18时经线、0时 时 经线、12时经线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一个圆,且都平行 指示东西方向
南北对称,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给纬线标注的度数 从赤道向南、 向北各分90°
某地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线面角)
北纬“N”、南纬“S”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划分 半球 和其他
定距离
定位置
定方向
经线
纬线
20°W向东至160°E为东 半球;160°E向东至20°W 为西半球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千米 B.15 000千米 C.10 000千米 D.5 000千米
解析:第(1)题,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 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以劣 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第(2)题,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 经度的距离为111千米×cos 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 答案:(1)A (2)D
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二、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
线指示法、一般方法(会运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用分数比较) (3)、图例与注释
.
30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
15
经纬网
.
16
60° 60° 30° 0° 30° 60° 90°120°150°
40° A ( 40°N, 60°W ) 20°
0°
20°
C (0°, 120°E)
40° 60°
B ( 20°S, 0 °)
.
17
15° 160°
180° 160° 140°
25°
D (25°S, 180°)
35° (40°S,170°E)
45°
E
.
18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 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 动方向,在“图1”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 回答1、2
.
1.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
位置是( A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扁的椭球体。
.
3
0°纬度以北,称 为北纬,用N表示
0°纬度以南,
称为南纬,用S
. 表示
4
.
5
3、经度
本 初 西经 W 子 东经 E (度数向西递增)午(度数向东递增) 线
180° 120° 60° 0° 60° 120° 180°
区域地理(地球地图)PPT课件
第 一 讲
地
球
与
地
图
LOGO
YOUR SITE HERE
-
地球与地图知识概括
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 二 地球仪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时区 区时 日界线 三 地图 等高线 等压线 等温线
-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体积、表面积、重量等)
-
二 地球仪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答案:110°W
-
二、时区与区时
图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 时区 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
个注理意论:时中区时区,东西十二区 的概特念殊:性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度
何 意
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
义 (面面角)
角)
表 标明东经(E)或 西经 标明北纬(N)或南纬(S), 示 (W),0°、180°除外 赤道(0°)除外
-
经线
重要 0°、180°、20°W、 经纬线 160°E经线
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极点
区域 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
读某半球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2)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
飞 置越是北( 极点后) 继续沿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C地理位
A.无法确定
B.100ºE 50ºN
C.100ºE 40ºN
D.100ºW 50ºN
-
规律技巧
9、回答第1~3题。
B 1.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100千米 B.2200千米
地
球
与
地
图
LOGO
YOUR SITE HERE
-
地球与地图知识概括
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 二 地球仪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时区 区时 日界线 三 地图 等高线 等压线 等温线
-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体积、表面积、重量等)
-
二 地球仪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答案:110°W
-
二、时区与区时
图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 时区 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
个注理意论:时中区时区,东西十二区 的概特念殊:性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度
何 意
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
义 (面面角)
角)
表 标明东经(E)或 西经 标明北纬(N)或南纬(S), 示 (W),0°、180°除外 赤道(0°)除外
-
经线
重要 0°、180°、20°W、 经纬线 160°E经线
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极点
区域 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
读某半球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2)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
飞 置越是北( 极点后) 继续沿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C地理位
A.无法确定
B.100ºE 50ºN
C.100ºE 40ºN
D.100ºW 50ºN
-
规律技巧
9、回答第1~3题。
B 1.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100千米 B.2200千米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共110张PPT)
地距离20千米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100米
0
100米
1:10000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小
大
略
大
小
详
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为: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n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__1;﹢n)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由A到B) ⅱ 往西时: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由 B到A )
N
F
A
B
S
②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Q
M
F
S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
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行并穿越地心
到达超人奥特曼家中。请问超人奥特曼家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121°W, 31°N
C B. 59°E, 31°N
C.59°W, 31°S
D. 121°W, 31°S
知识点二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归纳要点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先向北,过北极点再向南
先向南,过南极点再向北 北
先向北经过北极点,再向南
4.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高中区域地理之地球和地球仪(共33张PPT)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情链接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3.日期界线的确定与特征 地球上分割日期的界线有两条: (1)人为日期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 180°经线, 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从 0 点到 24 点不等;该 线东侧日期晚一天(为昨天),西侧日期早一天(为今天),如下图所 示: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情链接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说明:①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若所求地 在已知地的西边,则要用“-”。
②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 ③求得的时间是 0~24 时,为当日时间。24 时也可写作次日 0 时。求得的时间大于 24 时,则是明天。因此,时刻要减去 24 小时, 日期则要进一天;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昨天,因此,时刻要 加上 24 小时,日期要退一天。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情链接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1)方格状或圆弧状经纬网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情链接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①确定南北方向 同在北半球的两点,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如图甲中 A 在 B 的 北方);同在南半球的两点,纬度数值大的在南面。分别在南、北 纬的两点,北纬在北,南纬在南(如图乙中 C 在 D 的北方)。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两点,数值大的在东面;同在西经度两点,数值大 的在西面。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的两点,则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定“位置”: 一个地点地理位置的表述是指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如北京的地理位置为(40°N,116°E)。且依据经纬网的特点,知道 任一地点的经纬度坐标,都可推出存在对称关系的另一点的经纬度 坐标,具体表现为:
区域地理 地球与地图 第一讲 地球
N
N
10.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S W S E E E
(70°S,170° E) (60°S,170°W ) ____________ (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_______ ,丙 。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 乙、丁 ;位 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 丙、丁 ;位 丙、丁 ;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 于温带的是________ 甲、乙 。
W
W
N
N
7.M和N两点的实地距 离约是( C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 D.1 823千米 8.若一架飞机从M点 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 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 方向为( B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W
W
N
N
W
W
9.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 的点的坐标为( B )。 A.(60°N,80°E) B.( 60°S,100°E ) C.( 30°S,100°E ) D.( 60°S,80°W )
S W S
E
E
E
西南 方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 正东 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 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最短距离应______ 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小于 (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_ 小于 (小于、等于、大于) 丙、乙之间的距离。
7.5°W 0° 7.5°E 112.5°E 127.5°E
120°E
中 时 区
东 八 区
(2)区时的计算:每隔一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 1 小时(即加1小时);每往西 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 (东加西减)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
(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 定两点间的方位时,先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是哪点在东,哪 点在西;再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点在南,哪点在北,然后 把此两点结合在一起,即可确定两点之间的相互方向。
(5)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①在极地投影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直线。纬 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判断方法如下:第一步确定南北 纬(见图中a、b、c);第二步确定东西经(见图中d、e)。如:中 山站位于69°22′S,76°22′E。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4万 千米。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 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 度。
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 出经线和纬线。
(4)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 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 者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 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 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 方。
(3)找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确定东西半球:从 20° W向东到160° E为东半球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为西 半球范围。
3.明确半球划分与海陆分布的关系 (1)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基本都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 和南极大陆都位于南半球;此外,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和南 美大陆的北部地区,将这两块大陆分为北半球部分和南半球部 分。 (2)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基本都在东半球范 围;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基本都在西半球范围;南极大陆跨所 有经度。
(5)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①在极地投影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直线。纬 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判断方法如下:第一步确定南北 纬(见图中a、b、c);第二步确定东西经(见图中d、e)。如:中 山站位于69°22′S,76°22′E。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4万 千米。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 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 度。
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 出经线和纬线。
(4)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 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 者在南。 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 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 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 方。
(3)找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确定东西半球:从 20° W向东到160° E为东半球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为西 半球范围。
3.明确半球划分与海陆分布的关系 (1)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基本都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 和南极大陆都位于南半球;此外,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和南 美大陆的北部地区,将这两块大陆分为北半球部分和南半球部 分。 (2)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基本都在东半球范 围;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基本都在西半球范围;南极大陆跨所 有经度。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5)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①在极地投影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直线。纬 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判断方法如下:第一步确定南北 纬(见图中a、b、c);第二步确定东西经(见图中d、e)。如:中 山站位于69°22′S,76°22′E。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②在非极地投影图上,一般情况下,横向直线或弧线代表
纬线,纵向直线或弧线代表经线。特殊情况下需从经纬度数值
上判断,纬度最大值不超过90°,经度值可以大于90°。如果 某直线的度数大于90°,那这条线一定是经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 类型 侧视图 俯视图
常见 例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
度,如图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
图示
起点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
各划分为180°。由0°经 划分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为90°。由赤道(0°纬
线向东到180°经线,称为 线)向北到90°,称为北
东经度;由0°经线向西到 纬度;由赤道(0°纬线)
180°经线,称为西经度 向南到90°,称为南纬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
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 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
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
︵ AB )。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 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
初中地理模块一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共34张PPT)
此时,澳大利亚正值 夏 (填季节)。
(4)上述照片拍摄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B 处(填字母)。
(5)下列城市中,可能拍摄到该照片的是 A 。
A.海口
B.武汉
C.北京
D.长沙
2.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形状 圆圈
长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 缩短
指示方向 东西
数量 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起始线 0°纬线(赤道) 以 0°纬线为界,向南、北各划 90°;0°纬线以南为南
划分方法 纬度,以北为北纬度
表示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分布规律 从赤道开始,北纬度越向北越大,南纬度越向南越大 低、中、 0°~30°是低纬度, 30°~60° 是中纬度,
模块一 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 地球
知识点一 地球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基础知识梳理
2.地球的大小
知识点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
1.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的弧线。
(2)经线的特点:
形状
半圆
长度
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
数量
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0°经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
起始线 文台旧址的经线 以 0°经线为界,向东、西各划 180°;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
表示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方法规律】符合“东西相反,和是 180°”这个规律的两条经线才 能够构成一个经线圈,也就是两条经线中一条是东经度,一条是西经度,其 经度和为 180°,这两条经线就能构成一个经线圈。
高二区域地理_地球概况经纬网 (共39张PPT)
(2)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 于 带,②地属于 带。
(3)判断:③地在④地的 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 方向。
(参考答案)(1)90°E,60°N (2)① ④(3)北寒,北温 (4)正北,西北
①如右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 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
(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 点判断C位于B的南方(由以上两点判 断C在A的??? (东南方)
20°
25°
A、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B、甲大于乙 D、无法确定
判读面积
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地,面积最大的是
75°
30° 60° A
60° 66°34′
60°
D
45°
30° 0°
B
23°26′
30° C
15°
D 60° 45° 30° 0°
0° 30°
4.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经度数 值小的在东面。
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 两地经度和〈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180°,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180°,不分东西。
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 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阳光直射 的是 地。
a.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 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在北极点上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 在南极点上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②确定东西方向:
a.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正东或正西方向
(3)判断:③地在④地的 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 方向。
(参考答案)(1)90°E,60°N (2)① ④(3)北寒,北温 (4)正北,西北
①如右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 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
(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 点判断C位于B的南方(由以上两点判 断C在A的??? (东南方)
20°
25°
A、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B、甲大于乙 D、无法确定
判读面积
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地,面积最大的是
75°
30° 60° A
60° 66°34′
60°
D
45°
30° 0°
B
23°26′
30° C
15°
D 60° 45° 30° 0°
0° 30°
4.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经度数 值小的在东面。
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 两地经度和〈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180°,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180°,不分东西。
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 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阳光直射 的是 地。
a.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 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在北极点上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 在南极点上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②确定东西方向:
a.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正东或正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
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的人们, 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能凭直觉和臆想来 猜测地球的形状。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我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 地球照片,一眼就能看出地球是个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纬网的理解及空间思维能力。 “陆半球”的极点为(38° 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 (38° S,180°);根据西半球跨度160°E向东→20°W,南半 球跨度0°向南→90°S作出判断。 【答案】 D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1)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定 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由东向西 增大的为西经;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 纬,由北向南增大的为南纬。 由0°经线向东划分了180°,为东经度, 用E表示; 由0°经线向西划分了180°,为西经度, 用W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由赤道(0°纬线)向北划分了90°,为北纬度,用N表示; 由赤道(0°纬线)向南划分了90°,为南纬度,用S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0°纬线(赤道)划分南北半球,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20°W与160°E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5.低、中、高纬的划分 (1)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几条重要纬线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 为高纬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比较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定义
人们为区分经线而给经 人们为区分纬线而给纬
线标注的度数
线标注的度数
图示
起点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划分
各划分为180°。由0°经 线向东到180°经线,称为 东经度;由0°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称为西经度
为90°。由赤道(0°纬 线)向北到90°,称为北 纬度;由赤道(0°纬线) 向南到90°,称为南纬度
代号 东经(E)或西经(W)
北纬(N)或南纬(S)
度数 变化
东经的度数越往东越大, 西经的度数越往西超大, 东、西经180°线是同一条 经线
北纬的度数越往北越大, 北极点为90°N;南纬的 度数越往南越大,南极点 为90°S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3)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别
注意:180°经线西侧为东经度,东侧为西经度;160°E 经线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20°W~0°为东半球的 西经度,160°E~180°为西半球的东经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江苏高考)下图所示为以(38° N,0°)为极点的陆 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则“水半 球”的极点位于( )
经度即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 角。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2.经线有哪些特点? 答: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会聚两极点;对应成 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3.纬线和纬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每一纬线自成圆圈,其长度不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由赤道(0°纬线)向北到90°,称为北纬度,用字母“N” 表 示 ; 由 赤 道 (0° 纬 线 ) 向 南 到 90° , 称 为 南 纬 度 , 用 字 母 “S”表示。 纬度即当地纬线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 378.1千米,极半径为6 356.8千米,平 均半径约6 371千米,所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椭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1.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答:站得高看得远;月食;从海上来的船,首先看到桅杆 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3.在地图上如何辨别东西经度? 答:沿地球自转方向数字增大的是东经度,反之为西经 度。即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归纳总结】 1.经线和纬线的性质和特点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相
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 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经纬度数的判定 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 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如下面两幅图 中,纬度间隔均为10°,经度间隔均为2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由此,可以确定四点的地理位置: A点为经度0°、北纬80°; B点为东经40°、北纬70°; C点为经度180°、纬度0°; D点为西经160°、南纬20°。
叫子午线
圆圈
长度 都相等(约20 000千米)
赤道最长,向两极变 短,最后成点
圆弧 状况
都是半圆
除两极点外,其余都是 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相互 会聚两极点,在低纬处 相互平行,间距相等 关系 稀疏,高纬处密集
特殊线
20°W 160°E
0°经线 180°经线
赤道 回归线 极点 极圈
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 出经线和纬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经线和经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每一经线呈半圆形,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国际上 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由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称为东经度,用字母“E” 表 示 ;由 0° 经 线向西 到 180°经 线 ,称为 西 经度 , 用 字 母 “W”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二、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4万 千米。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 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 度。
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的人们, 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能凭直觉和臆想来 猜测地球的形状。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我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 地球照片,一眼就能看出地球是个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纬网的理解及空间思维能力。 “陆半球”的极点为(38° 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 (38° S,180°);根据西半球跨度160°E向东→20°W,南半 球跨度0°向南→90°S作出判断。 【答案】 D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1)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定 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由东向西 增大的为西经;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 纬,由北向南增大的为南纬。 由0°经线向东划分了180°,为东经度, 用E表示; 由0°经线向西划分了180°,为西经度, 用W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由赤道(0°纬线)向北划分了90°,为北纬度,用N表示; 由赤道(0°纬线)向南划分了90°,为南纬度,用S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0°纬线(赤道)划分南北半球,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20°W与160°E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5.低、中、高纬的划分 (1)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几条重要纬线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 为高纬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比较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定义
人们为区分经线而给经 人们为区分纬线而给纬
线标注的度数
线标注的度数
图示
起点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划分
各划分为180°。由0°经 线向东到180°经线,称为 东经度;由0°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称为西经度
为90°。由赤道(0°纬 线)向北到90°,称为北 纬度;由赤道(0°纬线) 向南到90°,称为南纬度
代号 东经(E)或西经(W)
北纬(N)或南纬(S)
度数 变化
东经的度数越往东越大, 西经的度数越往西超大, 东、西经180°线是同一条 经线
北纬的度数越往北越大, 北极点为90°N;南纬的 度数越往南越大,南极点 为90°S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3)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别
注意:180°经线西侧为东经度,东侧为西经度;160°E 经线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20°W~0°为东半球的 西经度,160°E~180°为西半球的东经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江苏高考)下图所示为以(38° N,0°)为极点的陆 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则“水半 球”的极点位于( )
经度即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 角。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2.经线有哪些特点? 答: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会聚两极点;对应成 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3.纬线和纬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每一纬线自成圆圈,其长度不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由赤道(0°纬线)向北到90°,称为北纬度,用字母“N” 表 示 ; 由 赤 道 (0° 纬 线 ) 向 南 到 90° , 称 为 南 纬 度 , 用 字 母 “S”表示。 纬度即当地纬线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 378.1千米,极半径为6 356.8千米,平 均半径约6 371千米,所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椭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1.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答:站得高看得远;月食;从海上来的船,首先看到桅杆 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问题探究 3.在地图上如何辨别东西经度? 答:沿地球自转方向数字增大的是东经度,反之为西经 度。即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归纳总结】 1.经线和纬线的性质和特点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相
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 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经纬度数的判定 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 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如下面两幅图 中,纬度间隔均为10°,经度间隔均为2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由此,可以确定四点的地理位置: A点为经度0°、北纬80°; B点为东经40°、北纬70°; C点为经度180°、纬度0°; D点为西经160°、南纬20°。
叫子午线
圆圈
长度 都相等(约20 000千米)
赤道最长,向两极变 短,最后成点
圆弧 状况
都是半圆
除两极点外,其余都是 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相互 会聚两极点,在低纬处 相互平行,间距相等 关系 稀疏,高纬处密集
特殊线
20°W 160°E
0°经线 180°经线
赤道 回归线 极点 极圈
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 出经线和纬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2.经线和经度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每一经线呈半圆形,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国际上 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由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称为东经度,用字母“E” 表 示 ;由 0° 经 线向西 到 180°经 线 ,称为 西 经度 , 用 字 母 “W”表示。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二、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地理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轴的两端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叫两极,正对北极星的点为北极,另一点为南极。
地球表面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赤道,赤道全长约4万 千米。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 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