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大鼠、小鼠及豚鼠饲养的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大鼠、小鼠及豚鼠饲养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f52293b84ae45c3a358cda.png)
实验大鼠、小鼠及豚鼠饲养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规范实验大鼠、小鼠及豚鼠饲养操作,确保动物实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大鼠、小鼠及豚鼠的饲养。
三、操作规程
1、安全防护
(1)穿戴好衣帽鞋手套口罩、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入岗。
(2)离岗后再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注意水电门窗安全。
2、饲养管理
(1)给水:水瓶不空,每周清洗一次,保持PH2.0~2.5水。
(2)给料:每日及时清除污染、霉变饲料;适量添加颗粒饲料,保持始终有颗粒料。
(3)换窝:每周两次更换笼具内垫料,并及时清洗更换下的笼具。
(4)环境调节:温度:18~29℃,湿度:45~55%,换气:6~15次/小时。
(5)清洁卫生:每天保持房间地面、门、窗、墙及笼架清洁卫生,无积尘和蜘蛛网。
(6)记录观察:做好动物采购与使用登记以及室内温湿度记录;观察动物健康状况,及时清除病鼠并报告技术员。
3、动物供应
(1)验收入室外购动物数量。
(2)凭领用单发放动物,有领用记录。
4、卫生消毒
(1)饮水瓶、饲养盒:每月消毒一次。
(2)房间及笼架:每季度消毒一次。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2733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7.png)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1.目的和原则(1)最小化对动物的痛苦和不适;(2)使用合适数量的动物样本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3)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健康;(4)尊重实验动物的权益,并进行相关伦理审查。
2.实验动物的选取与养殖(1)选择适合的动物种类和品系,以满足实验的需要,并减少对动物的痛苦和伤害;(2)根据动物实验项目的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动物个体,如性别、年龄、体重等;(3)实验动物的养殖应符合动物福利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3.实验动物的处置(1)实验结束后,对于有生存力的实验动物,可以重新投入科学研究或用于教学等目的;(2)对于实验结束后不再需要的动物,应采取安全和安乐的方式处置,如人道处死、人道安乐死或安全地回收利用。
4.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1)提供适合的饲料,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并确保饮用水的供应;(2)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3)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注重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福利。
5.实验动物使用的伦理审查(1)在进行实验动物使用前,应进行相关伦理审查,确保实验设计合理,符合科学和伦理的要求;(2)伦理审查应考虑到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并确保任何可能对动物造成痛苦或不适的实验项目得到充分评估和批准。
6.实验操作和技术(1)实验操作人员应经过充分的培训,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和技术,以减少实验中的风险和误差;(2)实验操作应具有可靠性和重复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物的福利和安全。
7.实验动物的疼痛和不适的评估和减轻(1)在实验中,应对动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适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减轻其痛苦;(2)如有必要,在实验中使用镇痛、麻醉药物或正当的处置方法来减轻动物的痛苦。
8.结果的记录和分析(1)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实验动物的替代方法(1)开发和推广替代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2)鼓励使用无动物实验方法,如体外实验、计算机模拟等。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ce2d8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6.png)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一、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动物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医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然而,为了保护动物权益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动物实验操作规程,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实验环境。
二、实验前的准备1. 确定实验目的和计划,明确实验所需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并做好相应的实验预算。
2. 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应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特征、敏感性和实验目的。
3. 获取合法的实验动物,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纯种性。
4. 设计和准备实验所需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药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
三、动物饲养与保健1.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以及合适的光照和噪声水平。
2.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确保动物获得均衡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3. 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关注饲养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如感染、寄生虫等问题及时处理。
4. 严禁对实验动物进行虐待和草率处理,确保动物的福利和尊严。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1. 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实验流程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严格按照实验设计和程序进行实验操作,避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3. 仔细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4. 在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后的处理与评估1. 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设计和程序对动物进行合理处理。
如需要人道安乐死,应确保施行过程无痛苦和折磨。
2. 对实验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3.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4. 在实验结束后评估实验的科学和伦理价值,总结经验教训并作出改进措施,提高实验质量和动物福利。
六、动物实验伦理1. 尊重动物权益,严格遵守动物防虐待法律法规,确保动物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动物实验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操作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e5d3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0.png)
动物实验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准备1. 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地面干燥洁净,并且定期消毒。
2. 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实验动物必须有充足的饲养空间,以及足够的饮水、饲料。
二、实验操作前的准备1. 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 实验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实验人员必须对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进行充分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动物安全操作规程1. 在实验操作前,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和检查,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无任何疾病症状。
2. 在处理动物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受到伤害,同时也要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3. 需要注射药物或采集样品时,实验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动物的观察,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实验操作结束后,实验人员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处置,如安置到相应的饲养区域等。
四、实验室设备操作规范1. 实验室内的设备必须经过合理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对于需要使用的设备,实验人员必须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正确操作。
3. 在使用高温设备时,实验人员应注意防止烫伤,必要时可以佩戴防热手套。
4.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实验人员在操作时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定。
5. 在使用刀具或锐利器械时,实验人员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五、实验废料处置1.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必须分类存放,如实验动物的排泄物要单独收集。
2. 废料的处理要符合环保要求,不能随意丢弃到自然环境中。
3. 实验废料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安全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带来危害。
六、实验安全意识培养1. 实验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安全知识,了解实验操作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 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
实验动物检疫操作
![实验动物检疫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8c8c6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a.png)
实验动物检疫操作1. 目的为了规范实验动物的检疫,特制定此标准操作规程。
2. 不同动物检疫内容2.1 SPF级豚鼠的检疫2.1.1 新购进的SPF级豚鼠置于检疫室进行检疫,于购进动物第二天对其称重。
2.1.2 标记:2.1.2.1 豚鼠接收后,以盒为单位统一进行数字编号,如1号,依次类写。
2.1.2.2 每盒饲养不超过5只,对每盒内每只豚鼠用油性黑色或蓝色记号笔在豚鼠耳朵内表面进行数字编号,如1号,依次类写,以作标记。
2.1.2.3 填写盒标识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专题编号、笼号、试验名称、动物性别、专题负责人。
2.1.2.4 将填好的笼标识标签插在标签卡套中,再固定于饲养盒的正中位置。
2.1.3 检疫期最低不少于七天。
2. 2 金黄地鼠的检疫2.2.1 新购进的金黄地鼠置于检疫室进行检疫,于购进动物第二天对其称重。
2.2.2 标记2.2.2.1 金黄地鼠接收后,以盒为单位统一进行数字编号,如1号,依次类写。
2.2.2.2 每盒饲养不超过1只。
填写笼标识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专题编号、盒号、试验名称、动物性别、专题负责人。
2.2.2.4 将填好的笼标识标签插在标签卡套中,再固定于饲养盒的正中位置。
2.2.3 检疫期最低不少于七天。
2.3大鼠的检疫2.3.1 新购进的大鼠置于检疫室进行检疫,于购入动物第二天对其称重。
2.3.2 方法一2.3.2.1 大鼠接收后,以笼(盒)为单位统一进行数字编号,如1号笼(盒),依次类写。
2.3.2.2 每笼(盒)饲养最多5只,对每笼(盒)内每只动物采用黑色或蓝色油性记号笔在动物的尾巴部位划横线,以作标记,并对每只动物进行数字编号,如1号笼2号动物,动物编号即为"1-2"号。
2.3.2.3 填写笼(盒)标识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专题编号、笼号、试验名称、动物性别、专题负责人。
将填好的笼标识标签插在标签卡套中,再固定于饲养盒的正中位置。
2.3.3 方法二2.3.3.1 大鼠接收后,选择所需要号码的耳标标号,用75%酒精消毒后,将其装入耳标钳。
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SOP)——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25ec1b8ebe23482fb5da4c0c.png)
一、目的
实验动物的处死和处置是进行动物试验的重要步骤。
在许多动物实验中,必须处死的实验动物应采用安死术,以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对实验动物进行处死和处置。
三、程序
(一)生物安全要求
接种过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动物处死和处置操作需要在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进行。
其它动物处死和处置操作需要在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ABSL-2)中进行。
(二)材料
1.实验动物:中小型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2.其他:注射器、手术刀、药物等。
(三)实验步骤
1.大鼠和小鼠的处死
(1)颈椎脱臼法
1)操作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将小鼠或大鼠放在表面粗糙的台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鼠的头部。
2)右手将鼠尾根部用力向后上方拉,导致颈椎脱臼,动物立即死亡。
3)实验完成后将动物尸体放入生物安全袋中,集中焚烧处置。
(2)击打法
1)实验者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及手套。
2)右手抓住鼠尾,提起,用力摔击其头部,鼠痉挛后立即死亡。
3)用小木锤用力击打鼠头部也可致死。
4)实验完成后将动物尸体放入生物安全袋中,集中焚烧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SOP )——死和处置。
动物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
![动物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582d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动物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动物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试验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涉及到动物的生命和健康,操作安全应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首要考虑。
本文将介绍一套全面的动物实验室操作安全规程,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实验室准备在进入动物实验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动物品种、操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每位实验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事故发生。
实验室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设置,拥有合适的实验场地、设备和工具。
实验环境应保持整洁、干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摆放应合理,以确保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畅和安全。
二、个人防护动物实验中,实验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避免接触到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在操作动物过程中必须戴上适当的口罩、手套和实验服,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品和动物体液。
同时,实验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完成操作或接触动物后,以保持干净和卫生。
三、实验物品处理实验室内的实验物品需要妥善管理和处理。
首先,实验人员应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在操作过程中,应防止实验物品的泄漏、破损和交叉污染。
实验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四、动物操作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实验人员应基于动物品种和实验要求,理解和遵守相关道德和法律规定。
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福利和权益应受到关注和保护。
实验人员应确保操作过程轻柔、准确,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当实验人员需要进行动物手术时,应根据动物品种进行相应的麻醉和术前处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五、事故应急处理在动物实验室工作中,事故是无法避免的。
一旦发生事故,实验人员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例如,在实验物品泄漏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计划行动,尽快撤离现场,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98ba8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a.png)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一、引言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和福利,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二、实验动物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实验动物工作。
(二)动物采购与引进1、实验动物应从具有资质的生产单位采购或引进,并附有质量合格证明和相关的遗传背景、微生物检测等资料。
2、引进的实验动物应经过隔离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实验设施。
(三)动物饲养环境1、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
2、饲养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四)饲料和饮水1、实验动物的饲料和饮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保证其营养和卫生要求。
2、饲料和饮水的储存应防潮、防虫、防鼠,定期检查其质量。
(五)动物福利1、实验过程中应遵循“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使用数量。
2、对实验动物进行手术、麻醉等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动物的安全和福利。
(六)废弃物处理1、实验动物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尸体、实验废弃物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
三、实验动物操作规程(一)动物接收与检疫1、接收新引进的实验动物时,应核对动物的品种、数量、性别、质量等信息。
2、对动物进行外观检查,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排泄等情况。
3、将动物放入隔离检疫区,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检疫观察,期间定期检测动物的健康状况。
(二)动物饲养与管理1、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生理状态等,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和笼具。
2、每天定时观察动物的饮食、饮水、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3aa0d52b160b4e767fcff8.png)
四、动物实验及设施设备操作规程1、屏障设施使用操作规程(1)人员进出进入一更前将头发盘起,在更衣室外消毒槽站立片刻换拖鞋进入一更,关闭一更门,将门反锁。
脱下外衣放入更衣柜,更换为灭菌后内衣,将一更门解锁。
打开二更门,更换二更拖鞋,进入二更,以感应式消毒器对手消毒,戴口罩、帽子,头发应全部塞入帽子里,消毒液洗手,戴无菌手套,然后穿隔离衣。
以手套将隔离衣袖口封紧。
在消毒液内擦洗手套,要将手套表面指缝、腕部仔细擦洗。
实验人员进入动物实验室,更换各自实验室的拖鞋。
每天操作完毕,各实验室拖鞋于消毒液中洗净取出于本室晾干。
摘去手套,将手套整体泡入另一消毒盒内,关闭二更内侧门,换拖鞋。
将二更外侧门边放置的拖鞋拿到内侧门边摆放整齐,人员即可离开,离开前将拖鞋在消毒液中浸泡5分钟。
进入一更,脱去无菌内、外衣,更换自己衣服,出一更,将无菌衣拿出。
开一更、二更紫外灯消毒。
每次进出动物实验室须填写记录表。
(2)物品进出外购的饲料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传入内储存室。
饲料在实验区内存放,不能超过两周。
夏季注意防霉防潮。
垫料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
小件笼具等经双扉高压蒸汽灭菌柜灭菌后传入内储存室。
大件笼具经消毒浸泡后,再喷雾消毒三遍方可进入。
不能耐高温物品如消毒液瓶等,将外表擦拭干净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由传递窗进入饲养室准备间。
所有实验用品先用消毒剂进行表面灭菌或喷雾灭菌后再放入传递窗中经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后从内储存室侧取出。
待洗刷物品经内储存室传入消毒室。
废弃物、动物排泄物装入塑料袋,密封后经污物传递窗传出。
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品通过内储存室传递窗传出。
(3)动物管理动物进入:动物引进应先放入隔离检疫室,待隔离检疫合格后移入饲养室。
动物进入洁净区前,首先按照动物运输箱上的标签,核对动物的出生日期、品系名称、性别、数量、供应单位名称、动物的微生物控制等级等是否与计划相符。
用消毒液如5%百毒杀、0.5%~1%过氧乙酸等喷雾消毒运输箱的表面。
动物实验中心传递窗间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中心传递窗间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d2cdf089eb172dec63b72a.png)
动物实验中心传递窗间标准操作规程
1、操作程序
1.1 大件物品从传递间传入清洁区,小件物品从传递窗传入清洁区。
1.2 无需进入传递窗/间的物品,如各种袋、筐、桶、盒、箱等,一律不得进入。
1.3 必须进入传递窗/间的物品,如试剂瓶、试管架、内包装等,必须保证干净、整洁。
1.4 外侧由洗刷人员或实验人员负责,清洁区由饲养人员或实验人员负责。
1.5 外侧操作人员打开外门,先将物品脱去外包装,使物品尽可能单体化,然后用消毒剂对物品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擦抹或喷雾消毒,最后放至传递窗/间内的货架上,摆放要有表面空间,使其能与消毒药液/气体充分接触,将门口喷雾消毒后,关闭外门。
1.6 打开消毒设备(或喷雾过氧乙酸气体),消毒时间必须保持30min以上。
1.7 消毒结束后,清洁区工作人员打开内门,取出物品(需用容器盛装时,可用物品接收间的空鼠盒盛装),关闭内门。
1.8 传递仓/间双侧门不可同时打开。
1.9 每周四用去污粉对传递窗/间内部进行擦拭。
2、设备维护
每次使用前要检查门锁和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时,及时维修或更新。
每半年强制更换1次紫外线灯管。
同时,要作好维护记录,工作完毕后填写《传递窗/间的操作与维护记录表》。
传递窗/间的操作与维护记录表。
动物实验中心屏障环境设施实验动物进出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中心屏障环境设施实验动物进出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5a65cc37c1cfad6195fa781.png)
动物实验中心屏障环境设施实验动物进出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动物进出屏障环境区执行程序动物流向:外环境→传递仓→接收间→清洁走廊→饲养间→洁净走廊→传递仓→外环境。
2、动物实验设施接收动物的准备2.1 采购人员须填写《动物进入审批表》。
2.2 确认来源可靠后,饲养人员根据拟进实验动物的品系(品种)、性别、数量将笼位、饮水瓶和饲料等物品准备好。
2.3 通知采购人员可以购进动物。
3、购买和运输动物3.1 购买动物时,必须从持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的动物。
3.2 运输动物的笼具必须与动物等级的洁净要求相符合,并满足通风换气、搬运、码放等使用要求。
3.3 运输动物的车辆应为专用空调车,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适宜。
长途运输时,必须满足动物的饮水需要。
4、消毒工作人员将动物运抵屏障环境设施外洗消间后,非清洁区的管理人员将运输笼外包装用消毒液擦拭干净后,放入传递间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进入验收程序。
5、验收清洁区的饲养人员负责验收。
5.1 查收《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5.2 检查动物的品系(品种)、数量、性别、体重(日龄)等是否与《购入动物审批表》的要求相符。
发现动物有不相符的情况时,应先告知管理人员,然后再继续验收。
5.3 打开运输笼,仔细检查动物的外表有无异常,从而大体判定动物质量好坏。
肉眼评判动物质量优良的标准是:营养良好,肥瘦适中;发育正常,肢体匀称并无残缺或畸形;体质健壮,运动活泼;被毛光亮、色正,紧贴身体;皮肤弹性良好,无创伤和异常物;天然孔无异常分泌物或排泄物。
5.4 发现动物不健康时,应拒收整批动物,并报告兽医;未见异常时,方可接收动物。
5.5 接收动物时,管理人员用清洁笼具将动物转入观察间(不得将运输笼传入清洁区)。
5.6 接收动物后,将验收结果如实记录在《动物实验审批表》上,并请实验人员签署意见。
5.7 动物在观察间的观察期为3~7天。
管理人员每天应密切注意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基本状况。
实验动物操作SOP
![实验动物操作SOP](https://img.taocdn.com/s3/m/9dd90b9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6.png)
实验动物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小鼠肺泡灌洗标准操作规程
屏障动物房中IVC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净化工作工作台标准操作规程(SOP)
生物样品的采集及实验动物的解剖和脏器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OP) 小鼠腹腔注射LD50的测定
___实验动物注射(包括皮下、肌注和腹腔)__ 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的取血
动物实验过程中的急救措施
豚鼠饲育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处死(鼠,兔类)标准操作规程(SOP)
动物实验用CJ-1F型超净工作台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SOP)
实验动物细菌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真菌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病毒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寄生虫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环境监测标准操作规程(SOP)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
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及药量计算
实验动物的采血和采尿
实验动物管理制度。
动物实验标准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1d1d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4b.png)
动物实验标准操作规程一、人流线路工作人员进入第一更衣室→脱去个人外衣(饰品)放入衣柜→脱去蓝色拖鞋后(→淋浴室)进入第二更衣室→穿上红色拖鞋→手消毒(0.1%新洁尔灭)→按操作规范穿上无菌连体衣,戴上一次性无菌口罩、手套→进入缓冲间→风淋→进入清洁走廊→进入洁净区域工作→进入饲养室或检疫室→所有工作结束后→进入污物走廊、脱掉红色拖鞋→进入缓冲间→穿上蓝色拖鞋,进入洗刷、消毒区域,取掉手套、口罩、连体衣,分别放入指定的回收桶中→进入第一更衣室,穿上个人衣(饰)→出屏障系统。
二、物流线路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器或传递窗或渡槽→消毒传递间→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污物经包装处理→(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三、动物流线路外来S PF级实验动物→传递窗→消毒传递间→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生产繁殖或实验处理后→(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四、空气(压力)流程新风口→空气初效过滤器→空气中效过滤器→空气高效过滤器→屏障系统内各区域并产生压力梯度: ①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室外。
②(进入屏障系统内)气闸(缓冲间)→第2更衣室→淋浴室→第1更衣室→室外。
③(离开屏障系统内)气闸(缓冲间)→清洗准备间(消毒室)→外部区域。
④消毒传递间→传递窗→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五、注意事项为了防止空气倒流,必须调节并保持4.4中各区域间的压力梯度,同时,必须时刻保证2更衣室、消毒传递间、气闸(缓冲间)至少20Pa的正压。
六、质量记录动物/物品传递管理记录表、动物饲养环境参数与异常情况记录表。
2024动物房SOP操作规程完整
![2024动物房SOP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5626b3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4.png)
2024动物房SOP操作规程完整2024年动物房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动物实验室的运作符合标准,并保护动物福利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完整的2024年动物房SOP操作规程:1.引言1.1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动物实验室的运作符合国际标准,保护动物福利,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在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的人员。
2.总则2.1动物使用原则:动物实验必须符合伦理原则,并尽可能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
2.2动物福利保护:所有动物必须得到适当的照顾和保护,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水和环境,以及必要的医疗保健。
2.3数据记录和报告:所有实验数据必须准确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和部门。
3.动物修养3.1动物供应和标识:动物供应必须来自合法的渠道,并按照国家法规进行标识。
3.2动物健康检查:新进动物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任何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
3.3饲养条件:动物必须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4.动物实验4.1实验方案:所有实验必须有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方法、动物数量、实验期限等。
4.2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必须符合相关原则和规定,并在有资质的人员指导下进行。
4.3动物监测:对动物进行定期监测,包括观察其行为、体重、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4.4使用药物和化学物质:使用药物和化学物质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并在有资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5.安全措施5.1个人防护:所有从事动物实验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5.2消毒措施:动物实验设备和空间必须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5.3废物处理:废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和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
6.质量控制6.1校验和标准曲线:使用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和标准曲线的制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物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动物实验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f8b1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c.png)
动物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进行动物实验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动物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人员和实验动物的安全。
1. 实验环境的准备和维护在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做好实验环境的准备和维护工作。
首先,实验室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和消防设施,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防火安全。
其次,实验室应当保持整洁,避免实验台面上的杂物和堆积物。
实验器材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如实验仪器的电线和管道的接头是否牢固,以防止漏电或泄漏事故的发生。
2. 安全防护措施实验人员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实验风险。
首先,实验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实验面罩、实验服等,以防止对实验物质的直接暴露。
其次,实验人员应注意洗手卫生,避免污染其他实验器材或传播病原体。
此外,实验人员还应该定期注射防疫疫苗,以确保自身的免疫系统健康。
3. 动物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动物实验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首先,实验人员应当在进行实验之前仔细阅读实验方案,并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流程。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当注意实验样本的数量和剂量,以避免实验物质过量使用或误伤动物。
此外,实验人员应当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工作区域的残留物,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4. 紧急处理措施无论在实验中或实验后,突发意外事件时,实验人员需要掌握紧急处理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例如,实验人员在观察实验动物时,如遇到实验动物突然反常或表现异常时,应立即找到实验主持人或实验室负责人。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实验人员应立即按照实验室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确保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总之,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实验安全。
通过本文介绍的动物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实验,同时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6bc2d4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7.png)
2、固定板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板固定相同, 只是需选择更大一些的固定板。
3、固定器(盒)固定:方法与小鼠固定器(盒) 固定相同,只是固定器较小鼠的大。同样适用 于大鼠尾静脉注射。
• 动物实验时,当使用的动物数或实验分组数大于1 时,需要对动物个体间或组间区别开来,就需进 行编号与标记。因此编号与标记的目的就是动物 个体与组别的识别。
• 标记的方法很多,良好的标记方法应满足:号码 清楚、持久、简便易认和适用,不影响实验结果 ,对动物的刺激小,标记物对动物无毒性。编号 方法无定法,原则是使实验者能够识别动物个体 和组别。
兔子固定板固定
五、实验犬
(一)抓取 对未经驯服和调教的外购犬抓取时,可用特制的 长柄铁钳夹住犬的颈部,由另一人用布带或粗绳 缚其嘴,并将布带、绳固定在狗耳后颈部,防止 脱落 。
(二)固定
实验台固定:用特制的长柄铁钳夹住犬的颈 部后,麻醉动物。将麻醉的犬放在实验台上, 再用粗棉带(绳)固定四肢于实验台上。并将 犬舌拉出。此固定方法仰卧位适用于口腔、颈、 胸、腹、四肢等部位的实验,俯卧位适用于脑、 背部位的实验。
(二)固定
1、徒手固定:用一只手抓住兔的颈背部皮肤,另 一只手抓住兔的两后肢,固定在实验台上。
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用一手抓住兔颈背皮肤和两耳, 大腿挟住兔的后半身,用另一只手抓住两前肢将 兔固定。此固定方法适用于腹腔、肌肉注射,及 经口给药。
2、固定盒固定 :此固定方法适用于头、耳部位实 验。
3、固定板(台)固定:此固定方法可使兔俯卧、 仰卧或侧卧固定,适宜于兔头、颈、躯干手术 及其它实验操作。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c559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3.png)
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安全,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份针对实验动物的操作规程示例:1.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养殖a.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动物,例如小鼠、大鼠、兔子等。
b.确保实验动物的品种纯正,并具备一致的遗传背景。
c.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d.给予充足的饮水和高质量的饲料,以确保实验动物的营养需求。
e.进行定期的兽医检查,并及时处理任何健康问题。
2.实验动物的标记和登记b.记录每只实验动物的个体信息,包括品种、年龄、性别等。
c.建立一套可追溯的登记系统,确保每只实验动物都能被准确识别和追踪。
3.实验动物的操作程序a.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务必使用无菌技术和消毒措施,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b.为每个实验动物分配一个独立的操作空间,以防止交叉感染。
c.按照实验计划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操作,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d.监测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及时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e.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闷,使用合适的麻醉剂和镇痛剂。
4.实验动物的安全和生命救助a.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护设施等。
b.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柜、防爆设备和灭火器等。
c.建立一套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处理突发事件。
d.提供紧急救助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救援措施的有效性。
5.实验动物的处置和回收a.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合理的处置,包括回收、安乐死或安然放归自然等。
b.根据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遵循相关程序进行实验动物的处置。
c.确保实验动物的尸体和废弃物经过适当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类构成危害。
6.实验动物的伦理和道德问题a.在任何实验中,始终遵循伦理和道德原则,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b.尽量减少使用实验动物数量,寻找替代实验方法,如体外试验或计算模拟等。
c.提高研究人员的伦理和道德意识,加强对实验动物保护的培训和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实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人流线路工作人员进入第一更衣室→脱去个人外衣(饰品)放入衣柜→脱去蓝色拖鞋后(→淋浴室)进入第二更衣室→穿上红色拖鞋→手消毒(0.1%新洁尔灭)→按操作规范穿上无菌连体衣,戴上一次性无菌口罩、手套→进入缓冲间→风淋→进入清洁走廊→进入洁净区域工作→进入饲养室或检疫室→所有工作结束后→进入污物走廊、脱掉红色拖鞋→进入缓冲间→穿上蓝色拖鞋,进入洗刷、消毒区域,取掉手套、口罩、连体衣,分别放入指定的回收桶中→进入第一更衣室,穿上个人衣(饰)→出屏障系统。
二、物流线路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器或传递窗或渡槽→消毒传递间→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污物经包装处理→(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三、动物流线路外来SPF级实验动物→传递窗→消毒传递间→清洁准备室→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生产繁殖或实验处理后→(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四、空气(压力)流程新风口→空气初效过滤器→空气中效过滤器→空气高效过滤器→屏障系统内各区域并产生压力梯度: ①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后室缓冲间)→次清洁走廊→气闸(缓冲间)→室外。
②(进入屏障系统内)气闸(缓冲间)→第2更衣室→淋浴室→第1更衣室→室外。
③(离开屏障系统内)气闸(缓冲间)→清洗准备间
(消毒室)→外部区域。
④消毒传递间→传递窗→清洗消毒室→外部区域。
五、注意事项为了防止空气倒流,必须调节并保持4.4中各区域间的压力梯度,同时,必须时刻保证2更衣室、消毒传递间、气闸(缓冲间)至少20Pa的正压。
六、质量记录动物/物品传递管理记录表、动物饲养环境参数与异常情况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