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土建参数
迅达电梯土建参数
![迅达电梯土建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f047cc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9.png)
迅达电梯土建参数迅达电梯是一款高品质电梯产品,其土建参数对于电梯的安装和使用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迅达电梯土建参数的详细介绍。
1.井道尺寸:迅达电梯的井道尺寸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型号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井道的宽度大概在1.5米至2.5米之间,高度则根据电梯的层数和总高度来确定。
2.井道深度:井道深度是指从地面到电梯底坑底部的垂直距离,根据电梯的不同型号和层数,井道深度会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井道深度大概在3米至6米之间。
3.电梯底坑深度:电梯底坑深度是指电梯井道底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电梯底坑深度需要满足电梯底坑高度的要求,以确保电梯在关闭门时没有任何危险。
4.顶层高度:顶层高度是指电梯顶部离最高层层顶的垂直距离,确保电梯顶部高度足够,以方便电梯的安装和维护。
5.井道墙壁材料:井道墙壁通常使用混凝土材料进行建设,以确保电梯的安全和稳定。
6.井道门洞尺寸:井道门洞是电梯进出口的通道,其尺寸需要根据电梯的门尺寸来确定,并确保电梯的顺畅运行。
7.底坑排水:电梯底坑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防止积水对电梯设备的损害。
底坑排水应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相连接,并确保排水畅通。
8.施工质量要求:电梯的土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土建施工品质有严格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任何缺陷或漏洞。
总结:迅达电梯的土建参数包括井道尺寸、井道深度、电梯底坑深度、顶层高度、井道墙壁材料、井道门洞尺寸、底坑排水以及施工质量要求。
这些参数都是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因此在电梯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土建参数的要求进行操作。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98eb3e543323968001c9249.png)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自动扶梯、电梯、楼梯升降机初步设计、自动扶梯1.1 设计应全面符合 GB1689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及该规范中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的全部规定。
1.2 自动扶梯的基本参数为:运行速度 0.65m/s ,倾斜角度 30°,理论输送 能力: 11700人/ 小时,设计取用最大运量 9600人/ 小时。
1.3 自动扶梯外形尺寸、 安装吊钩位置、 受力负荷等主要结构参数见参考图FT-01、FT-02、FT-03、FT-04。
1.4 车站设计单位在验算紧急情况下乘客在规定的时间内疏散能力时, 优先 按全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计算。
若疏散能力不足,则按以下原则计算:对 于地下车站,站内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为固定 楼梯。
对于高架车站站内下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下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 为固定楼梯。
1.5 站台与站厅之间宜设上、 下行扶梯, 当站台至站厅提升高度 H>12m 时设 2台上行、 1 台下行扶梯。
当出入口提升高度 H ≤ 5.5m 时,设 1 台上行扶梯;当 5.5m <H ≤12m 时,宜设上、下行扶梯各 1台;当 H>12m 设2台上行、 1台下行 扶梯。
“宜设”是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如条件不允许,请以工联单形式反馈原因) 为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并达到正常设计寿命, 设有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尽 量有盖。
自动扶梯穿过楼板处,沿洞口设置高度不小于 1200mm 的通透栏杆或透时设三角警示牌 , 以保证乘客安全。
1.8 自动扶梯的踏步面到顶部的建筑物吊顶面的垂直净空高度必须大于 2300mm 。
1.61.7 明栏板。
洞口边缘或柱子边缘与自动扶梯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小于 500m1.9扶梯下部机坑内不得积水。
优先考虑自流排水,无自流排水条件时,自动扶梯机坑外设集水井,机坑和集水井分开,中间用排水管相连,集水井警戒水位标高应低于机坑底面标高100mm以上。
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注意的电梯(直梯)土建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注意的电梯(直梯)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3f53737fd5360cba1adba4.png)
1.基坑1.1 设计单位应注意:1)如果基坑在基础以下,应特别考虑防水做法。
因为笔者遇到一个电梯基坑内常年积水,造成电梯不能正常使用,该基坑还是厚筏板混凝土基础,处理起来很困难。
2)如果基坑不在基础上,并且基坑下面有空间,应考虑把基坑支撑柱周围全封闭,确保人员不能进入到基坑下方空间。
如果基坑下面必须有人员通过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电梯对重缓冲位置的牢固性和电梯基坑承载的安全性。
3)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基坑之间应设置隔障,隔障高度应从基坑底向上延伸至最底层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当轿厢顶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间隔小于0.5m时,隔障应贯通整个井道。
1.2 施工、监理单位应注意:1)电梯基坑防水施工完毕后做蓄水试验,这是施工和监理方容易忽略的。
2)基坑内的缓冲墩座按图纸和电梯样本位置预留钢筋。
2.井道2.1井道顶层高度(电梯冲顶高度)在这里特别提出的是很多设计或施工人员经常把这里的顶层高度理解为顶层建筑层高,这样会导致电梯冲顶高度不够。
这个参数很关键,电梯厂家的电梯样本对电梯顶层高度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井道顶层高度是指从井道屋顶横梁最低处测量到电梯最顶层层站建筑装修后楼面的上皮的净距离。
这里的井道顶层净高不包括楼面建筑装修做法厚度,也不包括屋顶楼板厚度,也不包括屋顶底突出楼板的梁的高度。
尤其在改造的建筑工程中要认真测量建筑物的顶层高度,看是否符合电梯样本的要求。
2.2混凝土结构梁(钢结构梁)1)导轨支架固定位置的混凝土圈梁(或钢结构梁)在砌筑井道(或钢结构)中,从基坑到井道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结构梁)设置如下:第一道梁水平中心线是从基坑底向上1m;以上各道梁中心线是从第一道梁水平中心线向上每隔必须2.5米设置一道(不管距离其它梁有多远均应设置);最上面一道梁中心线是从顶层顶板下向下0.5m(该梁与顶部第二道梁应小于等于2.5m);一般梁高为300mm。
2)无机房结构的曳引机托梁一般要求井道屋顶横梁最低处测量到托梁的梁顶高度为1.4m(各个电梯厂家不同),这里的高度也是净高。
关于电梯土建技术要求模板
![关于电梯土建技术要求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9d2a1ce84254b35eefd34f9.png)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1.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1.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2机房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1.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4176cd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c.png)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机房1.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5oC-40oC之间;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5oC时);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2.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
3.机房地板能承受6865Pa的压力;机房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4.机房地面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机房门应加锁。
门的外侧应设有" 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5.机房通往井道的钢丝绳孔单边间隙应为20~40mm孔洞四周应砌筑高50mm宽度50mmi勺防水台;6.当机房地面包括几个不同高度,并且差大于0.5m 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和护栏;7.当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梢坑时,均应盖住;8.当建筑物的功能有要求时,机房的墙壁、地板和房顶应能大量吸收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9.机房必须装设通风装置,从建筑物其它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10.承重梁和吊钩上必须标出最大允许载荷;11.每台电梯应设置独立的主电源控制开关,其容量可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a、轿厢照明和通风;b、轿顶电源插座;c、机房和隔音层照明;d、机房内电源插座;e、电梯井道照明f、报警装置;12.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送至机房距地面 1.3~1.5m 的墙上,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的主电源开关的操纵机构应易于识别;13.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应不小于200Lx,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控制机房照明的开关;14.机房应设有一个或几个电源插座,其电源应取自动力电源分离出来的线路,这些插座是2P+P包250V;15.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分开,并都送至机房门旁的墙上,16.零线和接地线必须始终分开;17.通往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应有充分的照明, 需使用楼梯运送主机时, 应能承受主机的重量,并能方便的通过.此时,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度不应大于45 o。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96c5e229b6648d7c0c74607.png)
电扶梯对土建技术要求自动扶梯、电梯、楼梯升降机初步设计一、自动扶梯1.1设计应全面符合GB1689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及该规范中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的全部规定。
1.2自动扶梯的基本参数为:运行速度0.65m/s,倾斜角度30°,理论输送能力:11700人/小时,设计取用最大运量9600人/小时。
1.3自动扶梯外形尺寸、安装吊钩位置、受力负荷等主要结构参数见参考图FT-01、FT-02、FT-03、FT-04。
1.4车站设计单位在验算紧急情况下乘客在规定的时间内疏散能力时,优先按全部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计算。
若疏散能力不足,则按以下原则计算:对于地下车站,站内上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上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
对于高架车站站内下行的自动扶梯可继续向下运转,出入口扶梯停止作为固定楼梯。
1.5站台与站厅之间宜设上、下行扶梯,当站台至站厅提升高度H>12m时设2台上行、1台下行扶梯。
当出入口提升高度H≤5.5m时,设1台上行扶梯;当5.5m <H≤12m时,宜设上、下行扶梯各1台;当H>12m设2台上行、1台下行扶梯。
(“宜设”是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如条件不允许,请以工联单形式反馈原因)1.6为确保自动扶梯的安全并达到正常设计寿命,设有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尽量有盖。
1.7自动扶梯穿过楼板处,沿洞口设置高度不小于1200mm的通透栏杆或透明栏板。
洞口边缘或柱子边缘与自动扶梯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小于500mm 时设三角警示牌,以保证乘客安全。
1.8自动扶梯的踏步面到顶部的建筑物吊顶面的垂直净空高度必须大于2300mm。
1.9扶梯下部机坑内不得积水。
优先考虑自流排水,无自流排水条件时,自动扶梯机坑外设集水井,机坑和集水井分开,中间用排水管相连,集水井警戒水位标高应低于机坑底面标高100mm以上。
1.10自动扶梯桁架下是三角形空间的,则应设计成封闭式房间,其布置详见参考图FT-01、FT-05、FT-06。
电梯土建设计参数表(总结)
![电梯土建设计参数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30140d227916888486d7fb.png)
1350
2500*2300
≤1.75m/s
≤40m
1000
2200*2200
5000
2000
1350
2500*2300
2
无机房客梯
≤1.75m/s(无机房客梯速度不宜>1.75 m/s)
≤40m
1000
2200*2200
4700
1800
1350
2500*2300
3
货梯
0.5-1 m/s
一般≤2000
电梯土建技术参数表
序号
梯型
速度
参考提升高度
载重
井道尺寸(宽*深)
顶层净高
底坑深度
门洞尺寸
1
有机房客梯
2.5m/s
70-120 m
1000
2200*2200
5400
2300
1200*2200
(开门尺寸1000*2100)
1350
2500*2300
2.0m/s
40-70 m
1000
2200*2200
5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3、砖混电梯井道圈梁设置:第一道圈梁距底坑300-500 mm,中间圈梁间距2300 mm,最上面一道距井道顶面500 mm。
4、货梯不宜设置为无机房货梯。
根据开门宽度及载重定
5000
2000
根据需求定开门宽度
备注:
1、电梯门上方过梁高度≥350mm;
2、呼梯盒孔洞预留尺寸:
2.1、单梯:宽*高*深=120*500*100;底边距地高度1200;预留盒背面预埋φ40孔;
2.2、双梯:宽*高*深=160*500*100;底边距地高度1200;预留盒背面预埋φ40孔;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af646132af90242a995e532.png)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除外工程项目)电梯供货合同中卖方供货范围和电梯安装合同中乙方负责的工作范围均不包括下述事项,应由买方或甲方业主或它们指定的土建总承包商或其他分包商等负责。
乙方确认此下列事项以及中国国家标准GB7588-1995和其他电梯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均达到要求,方可进场开工。
1、井道、候梯厅:1 ) 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允许偏差值为;当高度≤30米的井道0~+25mm、高度≤60米的井道0~+35mm、高度≯60米的井道0~+55mm。
若超过此偏差范围,应进行砍掉或添补工程。
(GB/T 7025.2-1997 5.2规定)2 ) 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GB7588-1995 5.8规定),井道表面应平滑。
3 ) 电梯井道的构造应坚固,每一井道应完全封闭,应进行耐火工程。
(GB7588-1995 5.2.1规定)4 ) 据乙方要求尺寸和位置,施工所有候梯厅的厅门/门框/门楣、指示器、按钮、开关等的留孔工程。
5 ) 安装候梯厅有关器具后其周围和厅门、门套周围的墙壁及地面的填补及精加工工程。
6 ) 在井道的顶部和底部留通风口工程(包括用于单独井道高速电梯降低风压的通风口)(GB7588-1995 5.2.3规定)。
7 ) 底坑内须装爬梯。
根据需要,井底检查用检修门或检修活板门。
(GB7588-1995 5.7.3.2规定)8 ) 井底的防水措施(根据需要包括排水设备工程)。
(GB7588-1995 5.7.3.1.规定)9 )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放火规范 GB50045-95 6.3.3.11规定)10 )井底下部有使用设施时的建筑结构体之处置工程。
(对重安全钳装置为选购装置)(底坑下方不应该存在人能够进去的空间:GB7588-1995 5.5.规定)11 )候梯厅直接与外面接触时,应设置房风防雨水设施。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2012版)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aa92f6c8d376eeaeaa31af.png)
1.电梯土建应满足的电梯工作环境要求如下:1.1 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C之间;1.2 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在25°C时);1.3 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380V±7%,三相五线制)范围内;1.4 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易爆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
2. 机房2.1机房(或无机房电梯的设备间[在此设备间内的控制柜旁,须便于观察此控制柜所对应电梯的曳引机的运转],以下简称设备间)地板应能承受6865Pa的压力。
2.2机房(或设备间)地面应用防滑材料。
2.3 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支承承重梁处应设有与建筑物一体的钢筋,以便在安装电梯时将承重梁下面的钢制预埋件与钢筋焊为一体。
2.4 机房(或设备间)地面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
机房(或设备间)入口楼梯或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道路应畅通。
机房(或设备间)的门应加锁,门的外侧应设有包括下列简短字句的须知“电梯曳引机——危险,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2.5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
2.6 当机房(或设备间)地面包括几个不同高度的平面且它们的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和护栏。
2.7 当机房(或设备间)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2.8 机房(或设备间)必须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或设备间)内。
2.9 承重梁和吊钩上应标明最大允许载荷。
2.10 在机房(或设备间)内每台电梯应设一只能切断该梯主电源的开关,此开关一般为空气开关,其整定值参见具体电梯土建总体布置图;对于变频调压调速(VVVF)电梯,主电源空气开关脱扣器额定电流一般为曳引机电机额定电流的1.5~2倍。
电梯轿厢标准尺寸及土建基本条件(货梯
![电梯轿厢标准尺寸及土建基本条件(货梯](https://img.taocdn.com/s3/m/3b7434197cd184254b35357f.png)
载货电梯(同步主机,4:1)标准轿厢规格及土建要求(表二)
载重 (kg)速度
m/s
类型
是否
贯通
轿 厢 内 尺 寸
宽×深×高
开门形式开门
井道净 空尺寸
(宽×深)(最小)
顶层高度
(最小)
底坑深度(最
小)
20000.5/1.0
货梯
否1900×2200×2300旁开1600×21002850+250×265042501400 0.5/1.0是1900×2200×2300对通旁开1600×21002850+250×285042501400
30000.5/1.0
货梯
否2200×2600×2300中分双折1800×21003150+250×305043001500 0.5/1.0是2200×2600×2300对通中分双折1800×21003150+250×325043001500
说明:
1、表中参数匹配轿厢结构:
a、载重量≤2000kg的电梯轿架为双上梁加减震装置,单层轿底(潮汕地区双层轿底加减震垫);
b,载重量≥3000kg的电梯轿架为单上梁、双层轿底加减震垫。
2、井道符合土建内空垂直度要求条件时井道宽度要求: 同(表一)
3、井道符合土建内空垂直度要求条件时井道深度要求: 同(表一)
4、采用不锈钢时轿厢高度大于2438和宽度大于2350时为特殊尺寸。
5、轿厢增加吊顶时其轿厢高度或顶层高度做相应更改155mm、轿厢预留大理石位时底坑速度相应增加预留位尺寸。
电梯人必须知道的电梯土建知识
![电梯人必须知道的电梯土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9b0b9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0.png)
电梯⼈必须知道的电梯⼟建知识电梯名词解释电梯:运⾏在⾄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的具有⼀个厢体的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升降设备。
电梯的提升⾼度:从底层端站楼⾯⾄顶层端站楼⾯之间的垂直距离。
基站:轿厢⽆投⼊运⾏指令时停靠的层站。
层间距离:两个相邻停靠层站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
井道宽度:平⾏于轿厢宽度⽅向井道壁内表⾯之间的⽔平距离。
井道深度:垂直于井道宽度⽅向井道壁内有之间的距离。
底坑深度:有底层端站地板到井道底坑地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轿厢宽度:平⾏于轿厢⼊⼝宽度的⽅向,在距轿厢底1m⾼处测得的轿厢壁两个内表⾯之间的⽔平距离。
轿厢深度:垂直于轿厢宽度的⽅向,在距轿厢底部1m⾼处测得的轿厢壁两个内表⾯之间的⽔平距离。
轿厢⾼度:从轿厢内部测得地板⾄轿厢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轿厢顶灯罩和可拆卸的吊顶在此距离之内)。
中分门:层门或轿门,由门⼝中间各⾃向左、右以相同速度开启的门。
旁开门:层门或轿门的两扇门,以两种不同速度向同⼀侧开启的门。
左开门:⾯对轿厢,向左⽅开启的层门或轿门。
右开门:⾯对轿厢,向右⽅开启的层门或轿门。
垂直中分门:层⾯或轿厢的门,由门⼝中间以相同速度各⾃向上、下开启的门。
有齿轮曳引机: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齿轮曳引机: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
⾃动扶梯:带有循环运⾏梯级,⽤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驱动设备。
⾃动⼈⾏道:带有循环运⾏(板式或带式)⾛道,⽤于⽔平或倾斜⾓不⼤于12度输送乘客的固定电⼒驱动设备。
倾斜⾓:梯级、踏板或胶带运⾏⽅向与⽔平⾯构成的最⼤⾓度。
⾃动扶梯提升⾼度:⾃动扶梯进出⼝两楼层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理论输送能⼒:⾃动扶梯或⾃动⼈⾏道,在每⼩时内理论上能够输送的⼈数。
电梯主参数确定额定载重量超过2500kg,每增加100kg,轿厢有效⾯积增加0.16㎡。
轿厢最⼩有效⾯积仅适⽤于乘客电梯。
乘客数量按公式(额定载重量除以75)计算,计算的结果向下园整到最近的整数。
常见货梯的土建尺寸
![常见货梯的土建尺寸](https://img.taocdn.com/s3/m/1c630f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e.png)
常见货梯的土建尺寸常见货梯的土建尺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电梯井道、电梯轿厢、电梯门以及电梯控制系统。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尺寸。
一、电梯井道尺寸电梯井道的尺寸主要包括井道内部尺寸和井道外部尺寸。
井道内部尺寸主要包括轿厢尺寸、层站尺寸和电梯轨道尺寸。
1.轿厢尺寸:常见轿厢尺寸为1.4米×1.6米、1.6米×1.8米、1.8米×2.0米等。
根据电梯类型和载重量不同,轿厢尺寸也有所差异。
2.层站尺寸:层站尺寸通常为1.2米×1.6米、1.4米×1.8米等,具体尺寸根据电梯类型和楼层高度调整。
3.电梯轨道尺寸:常见电梯轨道尺寸为宽度40毫米,高度120毫米。
二、电梯轿厢尺寸电梯轿厢尺寸主要包括轿厢长、宽和高。
1.轿厢长:常见轿厢长度为1.4米、1.6米、1.8米等。
2.轿厢宽:常见轿厢宽度为1.1米、1.2米、1.3米等。
3.轿厢高:常见轿厢高度为2.1米、2.3米、2.4米等。
三、电梯门尺寸电梯门尺寸主要包括门扇尺寸和门框尺寸。
1.门扇尺寸:常见门扇尺寸为1.0米×2.0米、1.2米×2.2米等。
2.门框尺寸:门框尺寸通常与门扇尺寸相同,以保证电梯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电梯控制系统尺寸电梯控制系统尺寸主要包括控制面板尺寸和控制柜尺寸。
1.控制面板尺寸:常见控制面板尺寸为0.6米×0.8米、0.8米×1.0米等。
2.控制柜尺寸:控制柜尺寸因厂家和型号不同而异,通常为0.8米×0.6米×1.2米或1.0米×0.8米×1.2米等。
综上所述,常见货梯的土建尺寸包括电梯井道、电梯轿厢、电梯门以及电梯控制系统尺寸。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尺寸,以满足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需求。
同时,要注意电梯土建尺寸与电梯厂家提供的产品尺寸相匹配,以确保电梯的安装和使用。
关于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关于电梯土建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b5e9df7770bf78a65295482.png)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1.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1.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2机房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1.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湖州市新建住宅电梯土建设计及选型配置的规定
![湖州市新建住宅电梯土建设计及选型配置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fb57d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5.png)
湖州市新建住宅电梯土建设计及选型配置的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湖州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电梯土建设计及选型配置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6层以下的住宅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630 kg、额定速度不应小于1m/s;7层至11层的住宅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额定速度不应小于1 m/s;12层及以上的住宅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1000kg、额定速度不应小于1.75m/s。
第四条同一候梯厅设有多部电梯时,应采用并联、群控等控制方式,并保证每台电梯均能到达所有目的层。
第五条住宅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GB/T7025的规定,7层及以上的住宅应采用有机房电梯(含小机房)。
第六条电梯的底坑防水等级应达到《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要求。
底坑设有施工缝时,施工缝部位应设置止水带。
第七条可容纳担架的电梯,其轿厢应可水平放置2000mm×600mm的担架,门宽不应小于900mm,额定载重量不应小于1000kg,轿厢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100mm×2100mm,井道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700mm ×2600mm。
第八条电梯机房应设置通风设施和空调,并满足与安全出口相连通的要求。
第九条候梯厅应设计成公共空间,与公共通道相连,并满足《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监督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2号修改单)关于电梯救援通道的要求。
第十条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满足《住宅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等规范、标准的要求。
第十一条本规定由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解释。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