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能量与营养素(植物化学物)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的一些题

食品营养学的一些题

7.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有何区别?
8.维生素有哪些生理功能?
9.造成人体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熟悉常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11.什么是膳食纤维?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12.什么是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哪些种类?其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3、脂肪酸和维生素的种类和含量
10.可利用糖类有哪些生理功能?
1、能量供给
2、抗生酮作用
3、节省蛋白质
4、保护肝脏、加强肝功
5、构成组织
6、提供膳食纤维
第三章思考题
1.什么是矿物质或无机盐?什么是必需元素?必需元素包括哪些种?什么是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哪些种?
异同:二者同是衡量食物是否营养的要素。不同是: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易被消化吸收。不同食物因营养素的构成不同,其营养价值不同。
3.什么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和合理膳食?
营养平衡: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热能和营养素)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恰好一致,即人体消耗的营养与从食物获得的营养达成平衡,这称为营养平衡。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2.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类型?起因有哪些?
二、亚健康
(一)亚健康的概念: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在生理方面呈现出一多三少的表现,即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力减退。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摄入蛋白质克数
6、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PDCAAS)又称蛋白质化学评分 氨基酸评分=
每克受试蛋白的某种氨基酸含量(mg) 参考蛋白质每克的该种氨基酸含量(mg)
或氮基酸评分= 受试蛋白质每克氮的某种氨基酸含量(mg) 参考蛋白质每克氮的该种氨基酸含量(mg) 其中比值最低者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但这种氨基酸评分的方 法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若经消化率修正后则为考虑 了消化率的结果: CAAS=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几种食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成分P18)
三、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1、合理的营养是通过平衡膳食实现的 ①平衡膳食:是指由食物供给的各种营养 素的量合适,比例合适。 ②合理营养:指每天从食物摄取的食物能 量比例,在不同生理阶段、劳动强度都能满 足需要,保证健康。 ③中国平衡膳食是通过“中国居民膳食指 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
2、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 ⑴摄取食物应供给足够能量和各种营 养素。 ⑵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 ⑶食物加工合理,保存营养提高吸收。 ⑷食物本身清洁无害、无毒。 ⑸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定时定量。
3、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①体型与机体构成:体表面大向外放热 快,基础代谢高,瘦人大含去脂组织多,代 谢活跃,胖人体脂多,随性组织代谢快。 ②年令:幼儿>成人>老人 ③性别:男>女 ④内分泌 ⑤气温:18-25℃基础代谢最低,气温 升高或降低代谢均增高,一般热带比温带大 10%,寒带比温带大10%。
第三节
蛋白质
一、定义:蛋白质是含氮的高分子有机化 合物其含氮量相当恒定,占16%。即有 1克氮即相当于6.25克蛋白质(蛋白质 换算系数)。蛋白质是由碳、氢、氧、 氮组成的。有的蛋白质还含有硫、磷等 其他要素,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占体 重16%-19%。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1)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的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营养学之植物化学物 ppt课件

营养学之植物化学物  ppt课件
催化位点,从而竞争性抑制蛋白酶。
7.单萜类(monoterpenes)
• 存在于调料科植物中,如薄荷 (peppermint)中的薄荷醇(menthol)、 葛缕子种籽(caraway seeds)中的香芹酮 (carvone)、柑桔油(citrus oil)中的柠 檬油精(limonene)
• 单萜类物质的每日摄入量大约为150mg。
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 物次级代谢产物,它们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植物 显示出红色或黄色。
1.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 无氧型(oxygen-free)
– -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 热稳定型 – 番茄红素
• 有氧型(oxygen-containing)
– 黄体素 – 玉米黄素 热敏感型 – -隐黄素
Carotenoids are widespread 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One of their main functions is to provide the red and yellow color to the plant.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of monoterpenes is around 150 mg.
8.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
• 主要包括:异黄酮、木聚素
– 结合到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上并能发挥类 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的成分。异黄酮和木聚 素从化学结构上讲均是多酚类物质,但也属于 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几乎全部存在于大豆和大 豆制品中,木聚素在亚麻(flax)种籽和粮食制品 中含量较高。


○ ○ ○○

Chapter 1 植物营养学Introduction

Chapter 1 植物营养学Introduction

法国的农业化学家布森高(Boussingautt,1802-1887) 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1834 年在自己的庄园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试验站。 通过试验确定了豆科作物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提高 土壤的含氮量,并指出豆科作物在轮作中的作用。 (氮素营养学说)
直到1866年德国学者(赫锐格)研究根瘤菌,才找 到豆科作物固氮作用的合理解释
点评:
中国古代在植物营养和肥料方面有 丰富的经验,这在世界农业史上是 罕见的。但大多仅仅是经验的记述, 未能在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提高,也 很少进行科学研究,又加上语言的 原因,因而未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 很大的影响,并发扬光大。
国际上植物营养学的早期探索:
•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 是第一个从事植物营养研究的
古典时期
新古典发(19世纪)
现代植物营养 展时期
发展时期
(20世纪
(20世纪60年代以后)前半叶)
1、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1840)
中国古代在施肥方面的实践和理论:
•公元前1世纪汉朝《礼记•月令》中已有“烧草取灰,或沤草
作肥”的经验。
•公元265-316年,郭义恭《广志》有栽培绿肥肥田的记载。
3、最小养分律 (Law of the minimum nutrient): 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
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 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 高。
李比希的功绩
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标志着植物营养学作 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建立,是植物营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里 程碑,并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
Potential food shortages

植物营养学1-12章

植物营养学1-12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一、植物营养学1. 含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理论指导→合理施肥→良好的营养环境→高产优质3. 主要任务: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施肥或改良植物营养遗传特性为手段,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

二、肥料(fertilizer)1. 含义: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2.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高农作物产量;(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包括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含量和比例、土壤反应、土壤生化特性等)(3)改善农产品品质:氮——提高谷类籽粒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磷——改善糖料作物、淀粉作物、油料作物等的品质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钾充足,不但能使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质,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如:①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②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③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④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⑤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⑥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3. 肥料的来源、分类和种类来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资源;生活和生产的废弃物。

分类和种类:按组分分:有机肥和无机肥(矿质肥)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4. 肥料施用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例子:氮素在环境中的行为第二节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一、植物营养研究的早期探索1. 尼古拉斯(Nicholas)——15世纪,首位从事植物营养研究的人2. 海尔蒙特(Van Helmont)——1640年,柳条试验,“水的营养学说”3. 渥特沃(John Woodward)——土和盐都有营养作用4. 格鲁伯(J. R. Glauber)——硝有营养作用5. 泰伊尔(Von Thaer)——19世纪初期,“腐殖质营养学说”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一)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1840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版 张继树《植物生理》 课后习题与解答

版 张继树《植物生理》 课后习题与解答

张继树《植物生理学》各章问题与解答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各有何特点?○1.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而只有一条裸露的DNA组成的拟核。

真核细胞有严密的细胞核结构。

○2.真核细胞的DNA较为复杂,DNA除了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之外,编码区内还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原核细胞就是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之分。

○3.原核细胞细胞质中没有什么复杂的细胞器,一般只有核糖体之类。

而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等。

○4.原核细胞中含有一些游离在细胞质中的环状DNA分子(质粒),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之中。

2.典型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是什么?这些差异对植物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答:典型的植物细胞中存在大液泡和质体,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这些都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这些结构特点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调节细胞的吸水机能,维持细胞的挺度,另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积累各种物质的场所。

质体中的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淀粉体能合成并贮藏淀粉。

细胞壁不仅使植物细胞维持了固有的形态,而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抗逆防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有什么联系? 答:原生质胶体有溶胶与凝胶两种状态,当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时,粘性较小,细胞代谢活跃,分裂与生长旺盛,但抗逆性较弱。

当原生质呈凝胶状态时,细胞生理活性降低,但对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有利于植物度过逆境。

在植物进入休眠时,原生质胶体从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

4.高等植物细胞有哪些主要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有何联系? 答:高等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微管和微丝、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

这些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

(1)叶绿体具有双层被膜,其中内膜为选择透性膜,这对控制光合作用的底物与产物输出叶绿体以及维持光合作用的环境起重要作用。

植物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重点

植物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重点

复习思考题
⒈ 试述水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⒉ 植物细胞的水势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成熟植物细胞从
萎蔫到充分膨胀的过程中,各个组分的变化情况。 ⒊ 被动吸水和主动吸水有何区别?它们各自在植物吸水过程
中的地位怎样? ⒋ 蒸腾作用有何生理意义?气孔蒸腾的主要路径是什么?气
孔蒸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⒌ 简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⒍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动力是什么? ⒎ 什么是自由能、化学势和水势?为什么将这些概念引入
光合色素(种类、吸收光谱、荧光与磷光)
(三)光合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理
1.原初反应(光能→电能,D • P • A )
2.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电能→ATP 和NADPH,两个光系统:红降及双光增益、光合 链、电子传递/3种、光合磷酸化、水的光解和释 放氧气/希尔反应)
3. 碳同化( ATP和NADPH →糖)
绪论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及其内容
第一章 植物细胞生理
一、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主要 区别
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难点:流动镶嵌模型、细胞信号转导
三、主要内容: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2.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 3.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4.生物膜的功能 5.细胞壁的功能 6.胞间连丝及其功能 7.内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8.微梁系统的组成 9.主要的细胞内信号系统
光呼吸;光系统;类囊体;双光增益效应;天线色素;希 尔反应;反应中心色素;光合作用;光合速率;光合磷酸化; (光合)同化力;(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C3途径;C4途径; CAM途径;光(CO2)饱和点;光(CO2)补偿点;
在高温,强光,低CO2浓度,少水的条件下, 为什么C4植物的光合速率比C3植物的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概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概述
(proposed intakes for preventing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PI-NCD)
➢PI的主要用途是NCD的一级预防,某些营养素的摄入
量应该超过身体的基本需要量,即PI高于I,如维生
素C;而另一些营养素则需要限制其摄入量,使其低于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RNI )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 性别,年龄及生理状 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97-98%)个体的需
➢RNI是健康个体膳食营 养素摄入量目标 ( >RNI,没有
摄入不足的危险)。
要。长期摄入RNI水 ➢如果营养素需要量呈近似正态分布
平,可以维持适当的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cceptable macrnutrient distribution ranges, AMDR)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 (proposed intakes for preventing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PI-NCD
人群的营养需要
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
营养学的 基本概念
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 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 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1 绪论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命活动包括: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动力运输:1.水分压力蒸腾 2.根压根压的存在可以通过下面两种现象证明:伤流与吐水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在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适宜,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的尖端或边缘也有液体外泌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吐水导管中水柱如何保持不断?答:由于水分子蒸腾作用与分子间内聚力大于张力,使水分在导管内连续不断上升。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转和同化(以及矿质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叫做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生物膜的功能:1.分室作用 2.代谢反应的场所 3.物质交换 4.识别功能根据跨膜离子运输蛋白的结构及离子运输的方式:1.离子通道(ion channel)2.离子载体(ion carrier)3.离子泵(ion pump)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光系统I(PSI)光系统II(PSII)Cytb6/f复合体ATP酶复合体(ATPase)NADPH脱氢酶电子链:还原型辅酶上的氢原子以质子的形式脱下,其电子沿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电子传递体转移,最后转移给分子氧并生成水,这个电子传递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角度,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A)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为电能的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B)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C)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主要途径有:1.糖酵解(EMP)-酒精或乳酸发酵2.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TCA)3. 磷酸戊糖途径(PPP)。

质子--------ATP电子--------NADPH第五章植物的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油菜素内酯为第六类)生长素的生理效应A)促进伸长生长:与顶端生长有关(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会转化为抑制作用)器官敏感性:根>芽>茎B)促进器官与组织分化:促进根的分化。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目的: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减轻环境污染。

3、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②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K:品质元素, 提高蔗糖、淀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果蔬色泽、风味,贮藏和加工性能。

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李比希的三大学说:①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的。

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②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③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5、李比希的功绩:①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标志着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建立,是植物营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并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②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对合理施肥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③把化学应用于农业,使化学融合于农业科学之中。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植物的种类、生育期
土壤水分 气候(温度、光)
②土壤溶液中离子态养分的多少
硝态氮、钙、镁主要是由质流供给的,而 且钙、镁供应量常能满足一般作物的需要。 29
3、扩散(diffusion):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顺着浓度 梯度,由高到低向根表移动的过程。 影响因素:① 养分扩散系数
② 土壤养分离子浓度及梯度
1、有益元素:不是所有高等植物都必需的,但是对某些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营 养元素称有益元素。
Na — 盐生植物
Si — 水稻
甜菜
芹菜
Co — 豆科植物 Se — 黄芪 Al — 茶树 V — 删列藻 24 黄芪属的其它品种
2、有害元素:某些非必需元素和过量的必需元素。
36
离子泵学说
37
外部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液泡
阳离子
反向 运输?
反向 运输
协同 运输 pH5.5 阴离子
协同 运输? pH7.0~7.5
-120 -180mV
pH5.5
-100mV
植物细胞内电致质子泵(H+-ATP酶)的位置及作用模式
38
四、根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1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某些 有机化合物。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
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作物 品质
肥料 有机肥料 氮肥 化学肥料 磷肥 生物肥料 钾肥 复肥 微肥
产量
肥料分类:
植物利用 直接肥料 间接肥料
基肥(底肥) 施肥时间 种肥(口肥) 追肥:根部追肥、叶面追肥7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植物所需养分 的改土肥田物质。 化学肥料(矿质肥料):含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天然矿物) 微生物肥料(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 微生物制剂。(可提供营养元素、激素、酶)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考研农学门类联考《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第一章至第二章【圣才出品】
2.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包括: (1)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 一方面,植物生理学研究水平从个体水平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一直到分子
2 / 37
水平,向微观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农林生产的需要,植物生理学研究从个体水平扩展 到群体、群落水平,向宏观方向发展。
(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引进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方法,推动了本学科迅速和深 入地发展,而且植物生理学取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对其他学科如作物栽培措施的应用和改进、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等产生了巨大影响。 (3)理论联系实际 植物生理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因 此与生产实践有密切关系。 (4)研究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验技术越来越细致,仪器设备越来越精密,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大大促进了植物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部分 植物生理学
第 1 章 植物生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柳枝条实验是植物生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实验,用来探索植物营养来源,该实验的创始人 是( )。 A.J.vanHelmont B.J.Boussingault C.J.Sachs D.W.Knop 【答案】A 【解析】在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荷兰人 J.vanHelmont 通过柳枝条实验否定了当 时起统治作用的“腐殖质学说”,为第一个用科学实验来探讨植物营养的人。因此答案选 A。
5 / 37
一类蛋白为伸展蛋白,是富含羟脯氨基酸类的糖蛋白,在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浸染时能够从 细胞壁释放果胶质碎片从而启动植物的防卫反应。因此答案选 C。
3.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激酶的作用是( )。 A.激活下游蛋白的磷酸化 B.抑制下游蛋白的磷酸化 C.激活下游蛋白的去磷酸化 D.抑制下游蛋白的去磷酸化 【答案】A 【解析】植物生活在自然界,需要感受不同的环境信号,信号的传送遵循信号转导的模 式。细胞信号转导是偶联各种胞外信号与其所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 制。具体包括细胞的感受、传导、放大各种信号,以及放大后的刺激信号所产生的能调控细 胞生理生化反应的体系。在放大系统中,存在两种重要的成员即蛋白激酶和磷酸化酶。胞内 许多功能蛋白只有通过磷酸化或去磷酸化才能被激活,而蛋白激酶的作用是通过磷酸化某些 功能蛋白来完成相应的生化功能的。因此答案选 A。

营养学基础 三大营养素

营养学基础 三大营养素

脂肪酸的其他分类法
• 另一种是根据碳原子数将脂肪酸分为: 1.短链脂肪酸(4-6C) 2.中链脂肪酸(8-12C) 3.长链脂肪酸(12C以上) • 还有一种是根据脂肪酸的来源分成:动物性脂肪 和植物性脂肪。(性质性状不同)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 亚油酸、—亚麻酸等
“类二十烷烯酸”是指20:3,n-6、 20:4, n-6和20:5,n-3脂肪酸在环氧化酶和 脂氧合酶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氧化 产物,如前列腺素(PG)、血栓素(TXT)以及白三烯 (LT)。这些物质是很多生化过程的重要和有力的调节剂, 在协调细胞间生理学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如调节血 压、血脂、血栓的形成,以及机体对伤害、炎症的免疫反 应等。
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维持人体构成生理功能心理健康预防疾病?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学发展史?虽然早在2400年前希腊就进行某种形式的食疗但他们对食物的化学本质并不认识并认为食物仅含有单一的营养成分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19世纪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概论
蛋白质分子模型
6.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 食物蛋白质含量 • 蛋白质消化率 表观消化率 真消化率 • 蛋白质利用率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 生物价(BV) • 氨基酸评分
评价指标1:食物蛋白质含量
• 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 先测定氮元素含量,然后折算成蛋白质。 • 蛋白质含量=总氮×6.25 • 评价方法: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 营养素的需要量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 推荐营养素需要量的基本原则
• DRIs(一套参数,包括4项): 1.平均需要量(EAR) 2.推荐摄入量(RNI) 3.适宜摄入量(AI) 4.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

植物营养学课件- 绪论

植物营养学课件- 绪论
推行新教学法,重视实践和 人才培养
李比希观点认识的不足与局限性
• 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 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
用认识不足 • 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
作用认识不够
三、植物营养学的发展
发展了营养液培养技术 萨克斯(Sachs,1860)、克诺普(Knop,1861)
近代田间试验研究有了明显发展 布森高在1834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 试验站; 鲁茨1843年创立英国洛桑试验站,工作延 续至今; 门捷列夫1869年在俄国四个省同时建立了 试验站.
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种类及品种的矿 质营养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 特征,生态变异和遗传控制机理, 以便筛选和培育出高效营养基因型 植物新品种。
主要研究不同生态类型中各种营养 元素在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 圈中的转化和迁移规律;各种养分和 环境生态系统的关系,其中包括重金 属和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 规律和调控措施。
ward):水培试验实践的先驱.
1640年Helmont的柳树插条试验
5年后
5磅
雨水
164磅
200磅
200磅 - 2盎司 56.7g
二、植物营养学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
李比希的学说——
驳斥腐殖质营养学说,确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 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 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 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 给土壤。
研究生阶段:
后续课程
高级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
植物-动物-环境中的微量
元素
本科生阶段:
植物矿质营养遗传学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营养与膳食第一章热能与营养素第一至六节

营养与膳食第一章热能与营养素第一至六节
论 质、工作效率等,同时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人群的亚健康状态 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营养与膳食已成为预防和治 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黄帝内经·素问》
营养与膳食
膳食(diet):是指每餐所食用的各种食物种类、重
量,经相互搭配以及一定的加工烹调而形成的一组食
定的含氮量乘以6.25(100/16)即为蛋 白质含量
营 养 素
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取决于它的含量及构成成分, 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比例愈接近人体需要, 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就越高
蛋白质
(二)蛋白质消化率(protein digestibility)

蛋白质消化率是指膳食蛋白质被机体消化酶消化 热
热 能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遵循以下原则
营 养
配 食 ①远属

原 物 ②多样
则搭
③同餐
蛋白质
(三)蛋白质利用率

2.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NPU指膳食蛋白质摄入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蛋白质净利用率高,表示摄入的蛋白质在体内实

际被利用的越多,营养价值越高
点之一是具有上限和下限,摄入量达到AMDR的
下限可以保证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生理需要,
而低于其上限则有利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营养与膳食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
(Proposed Intakes For Preventing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PI-NCD,简称建议摄入量,PI)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名词解释:1.氮平衡:反应机体摄入氮(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

2.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3.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4.参考蛋白质:是指可用来测定其它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

5.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于处在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6.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7.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8.氨基酸评分:也叫蛋白质的化学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评分方法。

该方法是用被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式进行比较,因此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

9.必需脂肪酸(EFA):是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10.食物热效应: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

这种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称食物热效应。

11.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的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因此更为全面。

12.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20g以上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称为必要的氮损失。

13.混溶钙池:人体中1%的钙,有一部分与柠檬酸螯合或与蛋白质结合;另一部分则以离子状态分布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将这部分钙称为混溶钙池。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章绪论⼀、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养分律⼆、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壤,提⾼⼟壤肥⼒等作⽤。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的。

7、李⽐希创⽴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壤养分的⽅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机肥料配合施⽤。

9、最⼩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法有⽣物⽥间试验法、⽣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存在什么问题?第⼆章⼤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4)活性氧2、填空题(1)⼀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分,5%-30%的⼲物质。

⼲物质中绝⼤部分是有机质,约占⼲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转淡,⽣长缓慢,植株矮⼩,症状⾸先出现在下部叶⼦,⽽后逐渐向上蔓延。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是主要由碳、氢、氧、氮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含碳50%~56%、氢6%~8%、氧19%~24%、氮13%~19%、硫0~4%、磷、铁、铜、锰、锌、钴、钼等。 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约16%,因此,可通过测定食物样品的氮含量,再乘以6.25(蛋白质换算系数)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Page 67
2. 蛋白质的分解与必要氮损失 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粘膜脱落,经期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损失的氮量,成人平均为53mg/kg体重,相当于每人每天丢失20g蛋白质。此种氮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相当于必要氮损失的蛋白质量是人体最低生理需要量。
3. 氮平衡 是反映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 关系式: I=U+F+S (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 零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青少年,孕妇,疾病恢复期等) 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饥饿,疾病,老年)
(四)营养学未来发展趋势
1.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2.植物化学物的研究 20世纪末期,“植物化学物”——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及异硫氰酸盐、大豆中的异黄酮、蔬菜水果中的酚酸类以及人参皂苷、枸杞多糖、灵芝多糖等。
3.分子营养学研究 4.营养相关疾病的研究 5.新营养学的研究 6.现代营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的融合研究
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
(营养学)
(食品卫生学)
有利因素
有害因素
食物
健康
营养学的基本知识
人体
食物
能量与营养素
食物营养价值
平衡膳食
营养与疾病
特殊人群营养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植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植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植物得⽔分⽣理(重点)⽔势:⽔溶液得化学势与纯⽔得化学势之差,除以⽔得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就是由于溶质颗粒得存在,降低了⽔得⾃由能,因⽽其⽔势低于纯⽔⽔势得⽔势下降值。

压⼒势:指细胞得原⽣质体吸⽔膨胀,对细胞壁产⽣⼀种作⽤⼒相互作⽤得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得细胞壁产⽣⼀种限制原⽣质体膨胀得反作⽤⼒。

质外体途径:指⽔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得移动,阻⼒⼩,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分从⼀个细胞得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个细胞得细胞质,形成⼀个细胞质得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分从⽔势⾼得系统通过半透膜向⽔势低得系统移动得现象。

根压:由于⽔势梯度引起⽔分进⼊中柱后产⽣得压⼒。

蒸腾作⽤:指⽔分以⽓体状态,通过植物体得表⾯(主要就是叶⼦),从体内散失到体外得现象、蒸腾速率:植物在⼀定时间内单位叶⾯积蒸腾得⽔量。

内聚⼒学说:以⽔分具有较⼤得内聚⼒⾜以抵抗张⼒,保证由叶⾄根⽔柱不断来解释⽔分上升原因得学说。

⽔分临界期:植物对⽔分不⾜特别敏感得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与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得渗透势、压⼒势、⽔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什么变化?答:在纯⽔中,各项指标都增⼤;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2.从植物⽣理学⾓度,分析农谚“有收⽆收在于⽔"得道理。

答:⽔,孕育了⽣命。

陆⽣植物就是由⽔⽣植物进化⽽来得,⽔就是植物得⼀个重要得“先天”环境条件、植物得⼀切正常⽣命活动,只有在⼀定得细胞⽔分含量得状况下才能进⾏,否则,植物得正常⽣命活动就会受阻,甚⾄停⽌。

可以说,没有⽔就没有⽣命、在农业⽣产上,⽔就是决定收成有⽆得重要因素之⼀。

⽔分在植物⽣命活动中得作⽤很⼤,主要表现在4个⽅⾯:⽔分就是细胞质得主要成分、细胞质得含⽔量⼀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得代谢作⽤正常进⾏,如根尖、茎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保护心血管
如大豆中的黄豆苷元、茶多酚、葛根素、银杏叶提取物等。 ④ 抗突变
3 含硫化合物
大蒜和洋葱中最为丰富。 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多大30余种。其中二烯丙基二硫 化合物活性最强。 大蒜的生物学作用 ① 抗突变作用 ② 抗癌作用 ③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④ 抗氧化和延缓衰老
4 皂甙类化合物
研究较多的是大豆皂甙。 (1)结构 (2)生物学作用 ① 抗突变 ② 抗癌 ③ 抗氧化 ④ 免疫调节作用 ⑤ 对心血管作用 抗血栓、降低血清胆 ② 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 存在精练玉米油中。 ③ 黄烷醇类 如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 ④ 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 存在豆科等植物中。 ⑤ 双黄酮类 多见于裸子植物中,如银杏黄酮。 ⑥ 其他 如花色甙。
(2)生物学作用
①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 ② 抗肿瘤 典型例子为茶的抗肿瘤作用。1945年广岛的原子弹轰炸使 10万人丧生,10万人受辐射伤害,但有3万人侥幸无恙,大多 为茶农、茶商和茶癖者。 后来研究发现茶中的茶多酚具抗肿瘤作用。
Ⅷ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1 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 2 营养素质量 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INQ) INQ=(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供给量)/ 所产生能量/能量供给量标准 INQ=1,表示食品的该营养素与能量含量达到平衡; INQ>1,说明食品该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的供给量, 营养价值高; INQ<1,说明该食品中营养素的供给少于能量的供给, 长期食用,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营养价值 低。
§1 能量与营养素
Ⅶ 植物化学物
1 概述 2 多酚化合物 3 含硫化合物
4 皂甙类化合物
1 概述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的总数量还不清楚,估计有60,000 -100,000种,就混合膳食而言,每天摄入的植物化学物
大致为1.5克。
分类与功能
2 多酚化合物
重点为黄酮类化合物。
(1)结构与类型
主要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