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飞行操纵系统
飞机机械与系统-第五章飞行操纵系统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3 传动机构
• 5.3.1 硬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1)传动杆
传动杆又称为拉杆。它通常采用硬铝管制成,两端有接头,
其一端的接头通常是可以调整的。在调整拉杆长度时,为了防止接
头的螺杆长度调出过多,而使螺纹的结合圈数过少,在管件端部应
有检查小孔。把传动杆调长时,接头螺杆的末端不应超过小孔的位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3 传动机构
5.3.4 非线性传动机构
• 操纵系统中,如果没有特殊的机构来改变传动比,在舵面偏转过程中,传 动系数基本上是不变的,舵偏角A随杆行程X 的变化近似地成正比例关系, 即线性关系。
• 线性传动的操纵系统对低速飞机比较合适,但往往不能满足高速飞机的操 纵性要求,在操纵系统中设置了专门的非线性传动机构,靠它来改变整个 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以满足高速飞机的操纵性要求。
行姿态很快地随操纵动作而改变。要操纵灵敏,操纵系统中的各构件在工 作时的变形和构件之的间隙必须尽可能小。 3. 飞行中,当飞机机体结构应力变形时,操纵系统不应发生卡阻现象。 4. 各舵面的操纵要求互不干扰。 5. 进行操纵时,既要轻便,也要有适当的感觉力,而且这种感觉力应随舵面 偏转角度、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的改变而改变。要操纵轻便,操纵系统的 摩擦力必须尽可能小,即应保持各相互连接处的清洁和润滑。
性 间隙。钢索的弹性间隙太大,就会使操纵的灵敏性变差。
为了减小弹性间隙,操纵系统中的钢索在装配时都是预先拉 紧的,预先拉紧的力称为预加张力。有预先张力的钢索能减小弹 性间隙。 第一、钢索被预先拉紧后,就把各股钢丝绞紧,传动时钢索就不
容易被拉长 第二、钢索在传动中张力增加得较少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3 传动机构
第五章 飞行操纵系统

。
操纵系统
主操纵系统
副翼
升降舵
辅助操纵系统
前缘襟翼缝翼
后缘襟翼 扰流板 水平安定面
警告系统
失速警告 起飞警告
方向舵
第一 节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人力操纵)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是一种人力操纵系统,由于 其构造简单,工作可靠,使用了30余年,才出 现助力操纵系统。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低速飞机 和一些小型运输机上。
载荷感觉器刚度:
1. 小杆位移时,要求刚度大 2. 大杆位移时,要求刚度小
W
弹簧载荷感觉器(弹簧支柱)构造
F
W
五、调整片效应机构
杆力来源 无助力操纵系统 舵面铰链力矩 助力操纵系统 载荷感觉器 飞行中消除杆力的机构 配平调整片 调整片效应机构
第四节 飞机颤振与副翼反效
飞机颤振是飞机飞行中空气动力、结构弹性力 和惯性力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现象。 颤振是飞机各种振动中最危险的一种振动,必 须保证在飞机使用中不发生颤振。 副翼反效——发生副翼反效的原因是属于副翼 位于机翼外侧后缘。 副翼偏转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机翼发生扭转和 弯曲的弹性变形,由弹性变形产生的附加空气 动力形成横向气动力矩,它与副翼操纵力矩方 向相反,遂降低了副翼操纵效能,甚至使其效 能降低为零,或使飞机随副翼的偏转而逆动, 这一情况称为副翼反效。
根据操纵信号来源不同,操纵系统可分为: 人工飞行操纵系统,其操纵信号由驾驶员发出。
飞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操纵系统; 增升、增阻操纵系统; 人工配平操纵系统等。
飞机机械与系统-第五章飞行操纵系统

置。
传动 杆 检查小孔
接耳
保险螺帽
传动杆的可调接头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3 传动机构
(1)传动杆 在传动过程中,传动杆不仅要作往复直线运动,而且要相对
于摇臂转动。为了减小磨擦,其接头内通常装有滚珠轴承。 空心的传动杆要求有排水孔,因为潮气能从接头的连接处入到
杆的内腔,然后凝聚成水,除可能发生锈蚀和增加杆的重量外,由于 水能结成冰还可能膨胀而使杆损坏。排水孔必须足够大,在水结冰之 前就可以排除掉,但也不能过大以致过度消弱杆的强度。因此在维护 中不应使小孔堵塞或扩孔。
• 5.1.3 飞机操纵系统组成 (1)主操纵系统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 (2)辅助操纵系统
增升装置:后缘襟翼、前缘襟翼、缝翼 增阻装置:扰流板、地面扰流板 水平安定面 (3)警告系统 起飞警告系统、失速警告系统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1 飞机操纵系统概述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1 飞机操纵系统概述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章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机电教研室 2010.11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1 飞机操纵系统概述
• 5.1.1 飞机转动轴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5.1 飞机操纵系统概述
• 5.1.2 飞机平衡 (1)飞机俯仰平衡
《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飞行员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纵杆、脚蹬等输入装置 ,将控制指令传递给飞行操纵系统, 以改变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轨迹。
它包括主操纵系统和辅助操纵系统, 主操纵系统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 翼,辅助操纵系统包括襟翼、缝翼和 起落架收放机构等。
飞行操纵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飞行操纵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包 括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气体流动和 物体在气体中运动的科学,它 为飞行操纵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
根据飞行器类型和设计需求的不同,飞行操纵系统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照传力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 式操纵系统、液压式操纵系统和电气式操纵系统等;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助力操纵系统和主动控制系 统等。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飞行操纵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机械操纵系统到现代的电传操纵系统和 主动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行操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权限管理与安全认证
限制飞行员对系统的操作权限,防止误操作或 恶意干扰。
自适应容错控制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降低故障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05
飞行操纵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飞行操纵系统在无人机中的应用
1 2 3
无人机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无人机飞行操纵系统是无人机控制的重要组成部 分,负责无人机的起飞、巡航、降落等操作。
飞行操纵系统的传感器
01
02
03
04
角位移传感器
检测飞行员的操纵角度,转换 为电信号。
力矩传感器
检测飞行员施加在操纵杆上的 力矩,转换为电信号。
侧杆传感器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工作原理
舵机通过内部机构将飞行 控制系统的指令转化为舵 面的角度或位移,实现对 飞机姿态和运动的控制。
舵面类型
常见的舵面包括升降舵、 方向舵和副翼等,它们分 别控制飞机的升降、转向 和滚转运动。
传感器与测量装置
传感器与测量装置的作用 传感器与测量装置用于检测飞机的各种参数,如姿态、速 度、高度等,并将这些参数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供飞行 控制系统使用。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课 件
xx年xx月xx日
•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目录
01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是指用于控制和操纵飞机的飞行姿态、速度、位置等参数的 系统。
功能
飞行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飞行员的操作指令,通过一系列机械、电气或 液压装置,将指令传递给相应的翼面、舵面等控制机构,以实现对飞机的操纵。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通常由驾驶舱 操纵器件、传动装置、控制机构 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结构
根据飞机类型和设计要求的不同, 飞行操纵系统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常见的有机械式、液压式和电传 式等。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工作原理
飞行员通过驾驶舱内的操纵器件(如驾驶杆、脚蹬等)发出操作指令,指令通过传 动装置传递给控制机构(如舵机、调整片驱动机构等)。
飞行控制律设计
飞行控制律设计是飞机飞行操纵系统中的 核心环节,它决定了飞机如何响应各种输入 和外部扰动。
飞行控制律设计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 算法,包括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 最优控制等。通过合理的飞行控制律设计, 可以确保飞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够保持 稳定、安全和高效的飞行状态。同时,随着 现代科技的发展,飞行控制律设计也在不断 优化和创新,以适应更加严格的飞行要求和
第五章-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教学内容

3、松紧螺套
❖ 作用:调整钢索的预张力 ❖ 注意:调松钢索时,螺杆末端不应超过小孔的位置
4、钢索张力补偿器
❖ 飞机机体外载荷及周围气 温变化会使机体结构和操 纵系统钢索产生相对变形, 导致钢索变松或过紧
❖ 变松将发生弹性间隙,过 紧将产生附加摩擦
❖ 钢索张力补偿器的功用是 保持钢索的正确张力
五、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传动比及非线 性传动机构
⑴ 放大或缩小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⑵ 放大或缩小位移的作用:主动臂的半径一定,
在相同的主动臂端点位移s1的条件下,从动臂的 半径越大,所得到的从动臂端点位移s2也越大; 从动臂的半径越小,所得到的从动臂端点位移s2 也越小。如图所示:
⑶ 放大或缩小运动速度的作用:由于整体具有相
同的角速度,通过改变从动臂和主动臂的半径关 系从而实现放大或缩小运动速度。如图所示:
机翼弯曲——副翼偏转颤振的发生过程如下图 所示:
副翼重心到转轴的距离如下图中c所示:
防止机翼弯曲——副翼偏转颤振的措施:
如下图所示,可在副翼前缘加上配重使副翼的重 心前移,这种方法称为重量平衡法。
副翼重量平衡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分布配重和 集中配重,如下图所示:
6、尾翼颤振
尾翼颤振是和机身的弯扭、振动联合产生的, 尾翼颤振有机身弯曲——舵面偏转或机身扭转— —舵面偏转。也就是机身弯曲和扭转振动加上舵 面偏转振动。
㈠ 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 舵偏角△δ与杆位移△X的比值
㈡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
㈢ 改变传动比和传动系数的机构——非线性传动
机构பைடு நூலகம்
❖ 传动系数不变的操纵系统,不 能满足对飞机操纵性的要求:
传动系数大,小舵面偏角小时, 杆行程太小,难以准确地控制操 纵量
第5章飞行操纵系统(1)解读

43
5.4舵面气动补偿装置
补偿的目的 补偿装置 反补偿片
44
5.4舵面气动补偿装置
补偿的目的 补偿装置 弹簧补偿片
45
5.4舵面气动补偿装置
补偿的目的 补偿装置 伺服调整片
46
5.4舵面气动补偿装置
补偿的目的 补偿装置 配平调整片
47
5.5主操纵系统
28
5.3传动机构
5.3.1软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张力补偿器 作用 结构 张力标记
29
5.3传动机构
5.3.2硬式传动机构: 传动杆 材料 可调接头 可调接头检查孔 传动接头轴承
30
5.3传动机构
5.3.2硬式传动机构: 传动杆 注意问题 ① 传动接头轴承 ② 增大刚性 ③ 经常检查
14
5.1概述
5.1.6飞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 概念: 俯仰操纵性 方向操纵性 横向操纵性
偏航控制
俯仰控制 滚转控制
飞机的操纵方法
15
5.1概述
5.1.6飞机的操纵性与稳定性 操纵性与稳定性:
16
5.2飞机操纵机构
操纵系统构成:
17
5.2飞机操纵机构
中央操纵机构:
18
5.5.1副翼操纵系统 副翼和襟副翼
滚转控制 偏航控制
俯仰控制
飞机的操纵方法
12
5.1概述
5.1.4操纵飞机绕三轴运动 俯仰运动 滚转运动 偏航运动
滚转控制 偏航控制
俯仰控制
飞机的操纵方法
13
5.1概述
5.1.5对飞机操纵系统的要求 基本要求: 强度、刚度、体积小、重量轻 特殊要求: ① 符合人机工程 ② 操纵灵敏 ③ 无卡阻,不干涉 ④ 适度的手感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5-飞行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

扰流板操纵
扰流板分类
➢ 飞行扰流板:飞机飞行和着陆时都可以使用,用来增大迎风面积,增 大气动阻力,机翼上用来迅速增大阻力的板状操纵面称为“减速板” 。一般安装在机翼上表面靠近副翼的部位。
➢ 地面扰流板:飞机着陆后,机翼上用来迅速减少升力的板状操纵面称 为“减升板”或“卸升板”,它是一种只限于在地面使用的扰流板。 减升板一般安装在机翼上表面靠近翼根部位。当飞机降落时,只要机 轮一接触地面(空地感应开关),减升板就迅速打开,机翼升力迅速减 小,防止飞机弹跳,缩短滑跑距离。
12
襟翼操纵系统--指示
襟翼位置指示
➢后缘襟翼位置指示器
➢前缘位置指示器——前 缘襟翼和缝翼位置灯;
➢襟翼有收起和伸出两 个位置;
➢缝翼有收起、伸出、
完全伸出三个位置;
13
襟翼操纵系统--指示
14
襟翼操纵系统--指示
缝翼和襟翼指示
当缝翼或襟翼没有全部收上 时,“FLAP”字样出现。
当到达选择的位置 时为白色。
地面扰流板
➢功用 ➢只能在地面使用起减速作用。
➢位置 ➢立起、放下
➢控制 ➢受减速板手柄和空/地电门控 制,只有飞机在地面时,操纵 减速板手才能使地面扰流板放 出。一般是液压作动,并使用 双向单杆式作动筒。
20
扰流板操纵--操纵
✓飞行扰流板有两个作用:一 是减速;二是配合副翼进行横 侧操纵,即当驾驶盘旋转角度 超过一定值时,副翼上偏一侧 的飞行扰流板打开,配合副翼 进行横侧操纵,而另一侧的飞 行扰流板不作相应的偏转。飞 行扰流板在应急时也可以单独 进行应急横侧操纵。
11
襟翼操纵系统--操纵
襟翼保护措施
✓襟 翼 不 同 步 保 护 : 保 证 后 缘 襟 翼 不 同 步 时 快 速 切断襟翼操纵系统; ✓襟 翼 载 荷 限 制 器 : 保 护 襟 翼 结 构 , 避 免 在 大 的 气动载荷下损伤襟翼结构; ✓自 动 缝 翼 : 在 飞 机 接 近 失 速 时 , 自 动 驱 动 前 缘 缝翼从“部分放出”到“完全放出”位置;
飞机结构与系统(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04
飞行操纵系统维护与检修
飞行操纵系统日常维护
01
02
03
每日检查
检查飞行操纵系统外观, 确保没明显损坏或异常情 况。
清洁润滑
飞行操纵系统进行清洁润 滑,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 。
校准
飞行操纵系统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
飞行操纵系统定期检修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周期飞行操纵系 统进行检查,包括内部结 构元件。
飞行管理系统
飞行管理系统现代飞行操纵系统核心组 成部它集成导航、气象、通讯等多种功 能,能够飞行员提供全面飞行信息支持
。
飞行管理系统通过接收处理自各种传感 器数据,飞行员提供实时飞行计划、航 向、速度、高度等信息,帮助飞行员更
好掌握飞行状态决策。
飞行管理系统还可根据气象条件飞行计 划,飞行员提供最佳飞行轨迹发动机管
安全标准与规范
参考相关安全标准规范,如国际民航组织(ICAO)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等发布相关指南标准,飞行操纵系统进 行安全性评估。些标准规范评估提供指导参考框架。
安全改进措施
根据安全性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安全改进措施,提高飞行操纵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些措施可能包 括硬件升级、软件修复、操作程序改进等各方面。
飞行操纵系统历史与发展
历史
早期飞机采简单机械式操纵系统,通过钢索、连杆等机械部件实现飞行员翼面舵面直接控制。随着技术发展,液 压式操纵系统电传式操纵系统逐渐取代机械式操纵系统。电传式操纵系统目前最先进飞行操纵系统,具更高可靠 性灵活性。
发展
未飞行操纵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主化协同化方向发展。智能化能够提高系统自主决策能力容错能力;自主 化能够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提高飞行安全性;协同化则能够实现飞行员与无机之间效协作,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第五章-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提高副翼反效作用的临界速度的措施如下:
① 把副翼向机翼内侧移动,缺点是挤掉襟翼 面积,如图所示:
② 用差动平尾以代替正常形式的副翼,同时采用机 翼上的扰流片,以辅助差动平尾在低速时效能不 足。
③ 在大型飞机的机翼上有两个副翼。一个位于机 翼内侧称为内侧副翼,又称高速副翼;另一个位 于机翼外侧,称为外侧副翼,又称低速副翼。如 图所示:
㈠ 传动机构的构造形式
飞机操纵系统的传动机构通常分为软式、硬式、 混合式三种。
㈡ 硬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1、传动杆,传动杆又称为拉杆。传动杆的接头如图 所示:
2、摇臂
摇臂通常由硬铝材料制成,在与传动杆和支座 的连接处都装有轴承。
摇臂的作用
❖ 支持传动杆 ❖ 改变传动力的大小 ❖ 改变位移 ❖ 改变传动速度 ❖ 改变传动方向 ❖ 实现差动操纵
如下图为飞机上常用的机液伺服机构和电液伺 服控制机构的原理图:
(二)典型液压助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外筒、传动活塞和配油柱塞。 如图所示:
一、典型液压助力器构造
配油柱塞
壳体
传动活塞
二、典型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二、典型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二、典型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二、典型液压助力器工作原理
㈢ 软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1、钢索:钢索是由钢丝编成的。只能承受拉力,不 能承受压力。
用两根钢索构成回路,以保证舵面能在两个相反的方向偏转
钢索预紧
ΔT
M铰
+ΔT’ T0 T0 -ΔT’
M铰
钢索构造和规格
❖ 规格型号
❖
7×7
股数
❖
飞机结构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飞行操纵系统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确保飞行操纵系统在各种情况 下都能保证飞机的安全,即使 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也能进行安
全操作。
可靠性原则
要求飞行操纵系统具有高可靠 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 ,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飞机失 控。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 下,尽可能降低飞行操纵系统 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形状。
尾翼
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 翼,用于保持飞机的稳
定性。
起落架
用于起飞、降落和地面 滑行时支撑飞机。
飞机结构材料
01
02
03
04
铝合金
轻质、高强度,广泛应用于飞 机结构。
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耐腐蚀 性等特点,在飞机结构中的应
用日益广泛。
钛合金
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 ,用于制造起落架等关键部件
飞行操纵系统的控制方式
直接控制方式
飞行员通过驾驶杆和脚蹬直接控 制飞机的舵面,实现飞机姿态的
改变。
增稳系统
通过传感器检测飞机的姿态和角速 度,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自动 调整舵面的偏转,以保持飞机的稳 定。
主动控制技术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通过改 变飞机的气动布局或产生附加的力 矩,实现飞机姿态的主动控制。
测试与验证
对飞行操纵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 证,确保系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飞行操纵系统的设计优化
性能优化
结构优化
根据测试结果,对飞行操纵系统的性能进 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等 。
对飞行操纵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优化,减 轻重量、减小体积、提高可靠性等。
成本优化
人机工程优化
在满足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 低飞行操纵系统的成本。
5飞行操纵系统.

第五章飞行操纵系统1. 概述1.1 功用提供飞机的横向、纵向、竖直方向的姿态控制,并在起飞、着陆时增加升力,在减速运动时增加阻力。
1.2 组成1.2.1 主操纵系统提供飞机的横向、纵向、竖直方向的姿态控制,由副翼系统、升降舵系统和方向舵系统组成。
1.2.2 辅助操纵系统由扰流板/减速板系统、后缘襟翼系统、前缘襟翼和缝翼系统、水平安定面系统组成。
1.2.3 警告系统1.2.3.1 失速警告系统当飞机将要失速时,向驾驶员提供警告。
1.2.3.2 起飞警告系统在飞机起飞滑跑时,如果某些部件不在正确的位置,给驾驶员一个音响警告。
1.3 操纵面位置1.3.1 副翼2个带有平衡板和调整片的副翼安装在每个机翼的后缘,靠近翼尖处。
1.3.2 水平安定面水平安定面位于机身尾部,是全动的,用于纵向配平。
1.3.3 升降舵2个带有平衡板和调整片的升降舵安装在每个水平安定面的后缘。
1.3.4 方向舵位于垂直尾翼的后缘。
1.3.5 后缘襟翼位于机翼后缘。
共有4块,每个机翼2块,分别在发动机内侧和外侧。
1.3.6 前缘襟翼位于机翼前缘、发动机内侧。
共有4块,每个机翼2块。
1.3.7 前缘缝翼位于机翼前缘、发动机外侧。
共有6块,每个机翼3块。
1161.3.8 扰流板/减速板位于机翼上表面,襟翼前方。
共有10块,每个机翼5块,从左到右依次编,分别为0、1、2、…、9。
其中,2、3、6、7号是飞行扰流板,0、1、4、5、8、9号是地面扰流板。
1.4 操纵动力1.4.1 主舵面1.4.1.1 正常情况由A系统或B系统液压力操纵。
1.4.1.2 应急情况方向舵由备用系统液压力操纵,副翼和升降舵可由人力操纵。
1.4.2 扰流板/减速板2、7号飞行扰流板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其余由A系统液压力操纵。
1.4.3 后缘襟翼正常情况下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应急情况下由电动马达操纵。
1.4.4 前缘装置正常情况下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应急情况下可由PTU或备用系统液压力操纵。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飞行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接收飞行 员的操作指令,通过算法计算出控制 飞机的舵面动作,实现飞机的姿态、 高度、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
飞行控制软件的算法与实现
算法
飞行控制软件的核心是算法,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实现对 飞机姿态、高度、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实现
飞行控制软件的实现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化,便于开发和维 护。同时,为了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 。
常见的舵机有升降舵机、副翼 舵机、方向舵机和襟翼舵机等 。
飞行员通过操作舵机,可以改 变飞机各部分的姿态,从而实 现飞机的各种飞行动作。
传感器与测量设备
传感器与测量设备用于监测飞机的状态和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飞行控制面板。
常见的传感器有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和高度计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飞机姿态、速度、位置等重要信息,帮助飞行员更好地掌握飞机 状态。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的周期对操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 括电气线路、机械部件和液压元件等。
更换磨损件
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如磨损的钢索、轴 承等,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校准测试
对操纵系统进行校准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标 准。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识别
通过观察仪表指示、听取异常声音或感觉异常振动等方式,识别出 操纵系统存在的故障。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1 2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飞行操纵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 自动化,减轻飞行员负担并提高飞行安全性。
复合材料与轻量化
采用复合材料和轻量化技术,优化飞行操纵系统 的结构和性能,提高飞机整体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提出
舵面铰链力矩是随舵面尺寸和飞行速压的增加而增加! 当舵面铰链力矩变得很大时,即使利用当时的空气动力补偿法,也不能使驾 驶杆(脚蹬)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1. 研究效率更高的空气动力补偿; 2. 研究液压助力器,以实现液压助力操纵!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分类
钢索承受拉力时,容易伸长。由于操纵系统的弹性变形而产 生的“间隙”称为弹性间隙; 钢索的弹性间隙太大,会降低操纵的灵敏性; 钢索预紧(施加予张力)是减小弹性间隙的措施! 常见故障:断丝与锈蚀,主要部位是滑轮或导索板处。
几个注意问题: 1、为了改善软式操纵系统的灵敏性,钢索在未安 装之前,必须用相当于设计强度50%~60%的力进 行予拉伸处理; 2、装在飞机上的钢索必须根据周围温度的高低而 保持一定的予张力; 3、在飞机主操纵系统中,可以使用的钢索最小直 径是1/8英寸; 4、钢索不可气割,不可焊接,只能用钢索剪剪断 或用錾子錾断; 5、在改变钢索方向不大于 3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导索板或导索环。
中央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
驾驶杆式手操纵机构
推拉驾驶杆操纵升降舵; 左右压杆操纵副翼!
横纵向操纵的独立性
驾驶杆要操纵升降舵和副翼, 但两者不会互相干扰!
独 立 性 分 驾驶杆左右摆时,传动杆沿着以b-b线为中 析 心轴,以c点为顶点的锥面运动;
由于圆锥体的顶点c到底部周缘上任一点的 距离相等,所以当驾驶杆左右摆动时,摇 臂1不会绕其支点前后转动,因而升降舵不 会偏转!
。
操纵系统
主操纵系统
副翼
升降舵
辅助操纵系统
前缘襟翼缝翼
后缘襟翼 扰流板 水平安定面
警告系统
失速警告 起飞警告
方向舵
第一 节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人力操纵)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是一种人力操纵系统,由于 其构造简单,工作可靠,使用了30余年,才出 现助力操纵系统。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低速飞机 和一些小型运输机上。
软式传动系统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人力操纵)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是一种人力操纵系统,由于其 构造简单,工作可靠,使用了30余年,才出现助 力操纵系统。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现在仍广泛应用于低速飞机和 一些运输机上。
硬式传动系统
对飞行操纵系统的要求
一般要求:
重量轻、制造简单、维护方便;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兼有硬式和软式的优点和缺点!
硬式传动机构主要构件
一、传动杆 硬式传动机构中的操纵力由传动杆传递,传动杆可承受 拉力和压力。传动杆的刚度较大。一般由硬铝管制成,受力 大的地方也可使用 钢管。 可调接头 传动杆两端有接头, 其一端的接头可以调 整。调整接头端部有 检查小孔,把传动杆调长时,接头螺杆的末端不应超过小孔 的位置。接头装有滚珠轴承或旋转铰链、球形铰链。 失效形式——失稳!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是操纵系统的另一个参数,其 大小由驾驶杆和各摇臂的传动比决定!
非线性机构
传动系数不变的操纵系统,不 能满足对飞机操纵性的要求:
传动系数大,小舵面偏角小时, 杆行程太小,难以准确地控制操 纵量; 传动系数小,舵面偏角很大时, 杆行程过大!
装有非线性传动机构的操纵系 统,杆行程与舵面偏角之间成 曲线关系。
调松钢索时,螺杆末端不应超过小孔的位置
五、钢索张力补偿器
飞机机体外载荷及周围气温 变化会使机体结构和操纵系 统钢索产生相对变形,导致 钢索变松或过紧。
变松将发生弹性间隙,过紧 将产生附加摩擦。 钢索张力补偿器的功用正是 保持钢索的正确张力。
第二节
定义:
传动系数
传动系数K是指舵偏角△δ与杆位移△X的比值。
驾驶杆 优点 构造较简单 驾驶盘
通过增大驾驶盘的转角, 可使操纵副翼省力!
缺点 不便于用增大驾驶杆倾斜角
度的办法来减小操纵副翼时 的杆力!
应用
小型飞机、低速飞机
构造较复杂 大中型飞机、高速飞机
中央操纵机构—脚操纵机构
平放式脚蹬
脚蹬安装在由两根横杆和两 根脚蹬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机构上; 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作用: 保证在操纵方向舵时,脚蹬 只作平移而不转动,便于飞 行员操纵。
飞行操纵系统
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定义: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是 飞机上用来传递操纵 指令,驱动舵面运动 的所有部件和装置的 总合,用于飞机飞行 姿态、气动外形、乘 坐品质的控制。
操纵系统功用
驾驶员通过操纵飞机的各舵面和调整片实现飞机绕纵轴、
横轴和立轴旋转,以完成对飞机的飞行状态控制。
飞行操纵系统分类
存在摩擦、间隙和非线性因素导致无法实现精微操纵信 号传递; 机械操纵系统对飞机结构的变化非常敏感; 体积大,结构复杂,重量大! 机械操纵系统可靠性较高! 单通道电传系统可靠性较低: 7 可接受的安全指标: 110 解决措施:余度技术!
常见故障
——传动杆裂纹、轴承卡阻。
二、摇臂
摇臂通常由硬铝材料制成,在连接处装有轴承; 摇臂按臂数可分为单摇臂、双摇臂和复摇臂三类。
摇臂的作用
支持传动杆; 改变传动力的大小; 改变位移; 改变传动速度; 改变传动方向; 实现差动操纵
传动方向的改变
差动操纵
所谓差动,就是当驾驶杆前后(或左右)偏转的同一 角度时,升降舵(或副翼)上下(或左右)偏转的角 度不同。差动机构的作用是消除有害偏航。 实现差动操纵最简单的机构是差动摇臂(双摇臂), 摇臂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连接至少有一端不是90度。
载荷感觉器刚度:
1. 小杆位移时,要求刚度大 2. 大杆位移时,要求刚度小
W
弹簧载荷感觉器(弹簧支柱)构造
F
W
五、调整片效应机构
杆力来源 无助力操纵系统 舵面铰链力矩 助力操纵系统 载荷感觉器 飞行中消除杆力的机构 配平调整片 调整片效应机构
第四节 飞机颤振与副翼反效
飞机颤振是飞机飞行中空气动力、结构弹性力 和惯性力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现象。 颤振是飞机各种振动中最危险的一种振动,必 须保证在飞机使用中不发生颤振。 副翼反效——发生副翼反效的原因是属于副翼 位于机翼外侧后缘。 副翼偏转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机翼发生扭转和 弯曲的弹性变形,由弹性变形产生的附加空气 动力形成横向气动力矩,它与副翼操纵力矩方 向相反,遂降低了副翼操纵效能,甚至使其效 能降低为零,或使飞机随副翼的偏转而逆动, 这一情况称为副翼反效。
提高机翼弯扭颤振临界速度的措施
A 激振力ΔYθ与飞行速度平方 成正比; 阻振力ΔYα与飞行速度成正 比; 飞行中激振力ΔYθ与所阻振 力ΔYα所作功的曲线如右图 提高临界速度的措施:
用陪重法将机翼重心前移 提高机翼扭转刚度! V临界
V
二、机翼弯曲——副翼偏转颤振
分析条件:副翼是刚性地固接在机翼上; 颤振原因:副翼重心位于副翼铰链轴之后; 颤振过程如下图所示:
副翼反效临界速度
副翼偏转产生的操纵力矩与飞行速度平方成正比; 副翼偏转导致机翼扭转产生的逆反力矩与飞行速度四 次方成正比; 飞行中操纵力矩与逆反力矩曲线如下图:
Hale Waihona Puke MV临界V
提高副翼反效临界速度的措施
副翼内移 采用高低速副翼
第五节
电传操纵系统
一.电传操纵系统的提出
机械操纵系统缺点:
B、应急操纵
C、助力器灵敏特性
D、助力器稳定特性
四、载荷感觉器
载荷感觉器功用:
1. 无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中,使飞行员能从驾驶杆 上感受到力; 2. 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中,在舵面铰链力矩较小 时,使驾驶杆不致过“轻”。 载荷感觉器类型: F
1. 弹簧载荷感觉器 2. 动压Q罐载荷感觉器
根据操纵信号来源不同,操纵系统可分为: 人工飞行操纵系统,其操纵信号由驾驶员发出。
飞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操纵系统; 增升、增阻操纵系统; 人工配平操纵系统等。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其操纵信号由系统本身产生, 对飞机实施自动和半自动控制,协助驾驶员工作或 自动控制飞机对扰动的响应。
自动驾驶仪; 发动机油门自动控制 结构振动模态抑制系统
中央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
驾驶盘式手操纵机构
推拉驾驶盘操纵升降舵; 左右转动驾驶盘可操纵副翼!
独立性分析
左右转动驾驶盘时,支柱不动, 升 降 舵 不 会 偏 转 ; 前推或后拉驾驶盘时,由于和 横管平行的一段钢索与轴线a-a 是重合的,钢索不会绷紧或放 松,不会使副翼偏转。
驾驶杆与驾驶盘的比较
二、滑轮——硬胶木或硬铝制成 作用:
支持钢索 改变钢索的运动方向
常见故障:
滑轮轮沟磨损、轴承卡阻。
三、扇形轮——又称扇形摇臂,钢索与扇形轮有 连接关系 作用:
支持钢索; 改变钢索的运动方向; 改变传动力的大小。
常见故障:连接松动、轴承卡阻。
四、松紧螺套 作用:
调整钢索的预张力 连接 检查小孔作用
提高机翼弯曲副翼偏转颤振临界速度的措施
A 激振力ΔYδ与飞行速度平方 成正比; 阻振力ΔYα与飞行速度成正 比; 飞行中激振力ΔYδ与所阻振 力ΔYα所作功的曲线如右图 提高临界速度的措施:
用陪重法将副翼重心前移 提高操纵系统的刚度,减小间隙! V临界
V
三、副翼反效
副翼偏转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机翼发生扭转和弯曲的弹性变 形,由弹性变形产生的附加空气动力形成横向气动力矩,它 与副翼操纵力矩方向相反,遂降低了副翼操纵效能,甚至使 其效能降低为零,或使飞机随副翼的偏转而逆动,这一情况 称为副翼反效。
特殊要求:
保证驾驶员手、脚操纵动作与人类运动本能相一致; 纵向或横向操纵时彼此互不干扰; 脚操纵机构能够进行适当调节; 有合适的杆力和杆位移; 启动力应在合适的范围内; 系统操纵延迟应小于人的反应时间(灵敏度高); 系统不应发生卡阻现象; 应有极限偏转角度止动器; 所有舵面能够用“锁”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