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第二章消化与吸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各类营养素的吸收: 1.糖类 :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单糖。在胃中几乎 不被吸收,在小肠中几乎被完全吸收。其中葡 萄糖与乳糖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转运、戊糖与多 元醇通过单纯扩散、果糖可能是通过易化扩散 的方式吸收的。 2.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氨基酸,主要吸收 方式是通过耗能需钠的主动转运。 3.脂类:其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 部。通过扩散方式吸收。
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 怎样引起的?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 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上消化道的疾病有: 食管炎,食管息肉,食管癌,贲门炎,贲门癌, 胃炎,胃溃疡,胃癌,胃出血,十二指肠球部 溃疡等。下消化道的疾病有:阑尾炎,结肠息 肉,结肠癌,直肠息肉,直肠癌,肠炎等。 原 因:1.饮食2.环境因素3.生活因素4.烟酒等5.心 理因素6.工作因素。
2. 胃内的消化: 1)同样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通过胃的蠕动,使食物磨碎;与胃 液充分混合;进入小肠等。 化学性消化:通过胃液的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 的消化 胃液是胃粘膜内的胃腺分泌的,成年人可 分泌1.5-2.5L/d 2)胃腺体的主细胞、壁细胞(泌酸细胞)、粘液 细胞分别分泌酶原、胃酸(及内因子,与VB12吸 收有关)和碱性粘液,胃液就是由这些物质组成
2 )易化(促进)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区进入 低浓度区,须载体帮助,但是不消耗能量,吸 收速度较快。如亮氨酸、苯丙氨酸、果糖等的 吸收。 3 )主动转运:物质由低浓度区进入高浓度区, 须载体以及金属离子和能量,吸收速度最快。 如葡萄糖、钙、氨基酸等的吸收。
二. 食物的吸收部位 1 .口腔:基本上不吸收,但口腔粘膜可以吸收少 量药物如硝化甘油 2 .胃: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3 .大肠:吸收水分、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4 .小肠:主要吸收场所,这与其特点有关: 1) 很长:4-6m 2)肠内壁的特殊构造:皱襞;绒毛;微绒毛 3)小肠是消化的最后的消化部位 4)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长
3)小肠液内含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 糖酶、脂肪酶、肠肽酶、肠激酶等。 食物除少量淀粉在口腔、蛋白质在胃里消化成 麦芽糖和蛋白胨等外,其他大部分大分子营养 物质是在上述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消化 消化成小分子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结束,大 肠无消化作用,只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三. 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的分解概况 1.糖类:
消化腺疾病有
肝胆疾病包括肝循环障碍(例如: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 塞)、肝代谢性疾病(包括: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糖原沉 积症、类脂质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肝炎、酒精性肝 病、肝硬变(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伤)、肝脓肿、 胆石症、肝癌、胆道癌等。 肝: 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小儿肝炎|;老年性肝炎;病毒性 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 型肝炎; 胆道疾病: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无结石性胆 囊炎;肝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原发性胆 管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 石;Mirizzi综合征 胆石症;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 胆绞 痛;胆囊肠道瘘;胆石性肠梗阻;胆道三联征 肝内胆管结石 病; 胰:胰腺炎;胰腺癌
3. 小肠内的消化:主要为化学性消化,食物进入 小肠后,在胃酸作用下,刺激胰腺、肝脏、小肠 粘膜内的肠腺分泌胰液、胆汁、小肠液。 1) 胰液内含胰蛋白酶原(由肠激酶激活)、胰淀 粉酶、胰脂肪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肽酶、凝乳蛋白酶等,为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 2) 胆汁不含酶,主要有水分、卵磷脂、脂肪酸、 胆盐、胆固醇等,后两者可以乳化脂肪,使之成 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3
吸收
一. 吸收的定义及形式: 1 定义: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 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形式有三种: 1) 单纯扩散:物质直接透过细胞膜由高浓度区进 入低浓度区,无须载体和能量,吸收速度慢。如 下列物质: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氧、氮、 苯、甾类激素、戊糖、多元醇等主要依此形式进 行吸收
4.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以简单扩散方式吸 收,脂溶性维生素脂类相似,脂肪可促进脂溶性 维生素吸收。 5.矿物质:矿物质可由单纯扩散吸收,也可通过 主动转运吸收。钠、钾、氯等主要通过单纯扩散 吸收,其他大部分矿物质的吸收则与其化学形式、 它与食品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以及机体的机能作用 等密切相关。钙则常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并且 需要维生素D。 四.良好生活习惯:不空腹喝牛奶、汤或水泡饭习 惯不佳。
二.食物的消化过程: 依其先后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口腔内的消化: 主要为物理性消化:
咬、撕、咀嚼 唾液、舌头搅拌
大块食物
小块食物
食物浆
化学性消化为次要消化:依赖于唾液中的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糊精
口腔里有三对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分别分泌淀粉酶、粘液蛋白酶和粘液蛋白. 唾液的主要作用: 1). 润滑(含粘液蛋白); 2). 酶活力(淀粉酶); 3). 保护; 4). 缓冲(碳酸氢盐,避免过酸过碱) ; 5). 有助尝味(溶解)等
胃液作用: 1).胃蛋白酶原:需经胃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 用方具活性,使蛋白质 蛋白沶、蛋白胨 等主要产物 2).粘液:润滑作用,减少食物对粘膜的摩擦损伤, 同时减少胃酸、酶侵蚀胃粘膜,保护胃。如果粘 液分泌发生故障,胃就会自消化,造成胃溃疡。 3).胃酸:盐酸,PH0.9-1.5,具有激活酶原、调 节胃内PH、杀菌、刺激肠道分泌消化液、有利于 Ca、Fe等盐类吸收、使双糖水解等作用.
淀粉酶 肠、胰麦芽糖酶、糊精酶
淀粉
糊精、麦芽糖
口腔、小肠 小肠
葡萄糖
棉子糖、水苏糖不能被消化,可被肠道微生物发 酵产气,为胀气因素 食物中纤维素、琼脂、果胶以及其他植物胶、海 藻胶等亦不能被消化
2.蛋白质:
胃胰蛋白酶 肠胰肽酶
蛋白质
胃、小肠
蛋白示、胨、多肽
小肠 肠胰脂肪酶
氨基酸
3.脂肪:
胆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 2 3
消化吸收系统概况 食物的消化 吸收
§2-1
消化吸收系统概况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的一条长8-10m的长 管,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 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肛门 2.消化腺有:存在消化道管壁内的消化腺,如 胃腺、小肠腺;还有存在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如唾液腺、肝脏、胰腺。
五.注意胃肠道正常功能: 机体的营养与健康在 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正常的胃 肠功能。 1.短肠综合症:腹泻、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2.肠切除:引起的吸收不良的程度和累及营养素的范 围,取决于切除的长度和部位,如果切除十二指肠 导致钙、铁、叶酸的吸收而缺乏等。 3.谷胶肠病:由存在于小麦等谷类中可溶于乙醇部分 的蛋白质—谷胶造成的小肠粘膜损伤综合症,患 者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导致肠粘膜表面积显著缩 小,粘膜酶的量也同时减少。症状:腹泻、体重 下降、呕吐、胃肠胀气、易怒、虚弱等,后果是 营养素全面吸收不良。
脂肪
小肠
脂肪微粒
小肠
甘油和脂肪酸
资料表明,胃里虽然存在少量脂肪酶,但是为水溶性,而 此时脂肪未被乳化,故脂肪在胃里几乎不行消化
4.核蛋白:先经过胃肠胰蛋白酶分解成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酶 核苷酸酶
核酸
小肠
单核苷酸
小肠
核苷和磷酸
研究表明,胰液中含有核酸酶、磷酸二酯酶,小 肠粘膜中含核酸酶、磷酸二酯酶和核苷酸酶,核苷可 不经水解即可直接吸收,也有研究表明,许多组织 (脾、肝、肾)的提取液可将核苷水解为戊糖、嘌呤 或者嘧啶,含有核苷酶。
二.消化道活动的特点: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富于伸展性 3.有一定紧张性 4.活动为有节律运动 5.对化学、温度、机械牵引刺激较敏感
§2-2 食物的消化
一.消化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指为了人体能够吸收而将食物分解 为较小的颗粒或者分子的过程。即食物在消化 道内的分解过程。 2.分类: 1)化学性消化:主要通过消化液、消化酶的作 用实现 2)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咀嚼、消化道运 动实现
5.维生素: 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维生素的酶。一般维生 素是小分子,无须消化分解,便可以被吸收到食物 中,水溶性维生素往往与蛋白质结合成大分子,随 着蛋白质的消化分解释放出维生素而被吸收。脂溶 性维生素随着脂肪的乳化分散而被释放。
6.矿物质: 一方面,钾、钠、氯等在食物中以可溶离子状 态存在,可以直接被吸收;另一方面,钙、铁等离 子往往与有机成分结合,随着有机成分的消化分解 而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