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合集下载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中粒子、流体、光、电磁场等物理现象的科学领域。

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复杂系统中表现出难以预测的、极其敏感的、具有随机性的行为。

本文将基于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展开讨论,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际应用。

1. 动力学与线性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

线性动力学假设系统的行为是可预测的并且呈线性关系,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线性方程准确地描述。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很多系统的行为并不符合线性关系,这就需要引入非线性动力学的概念。

2.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是非线性系统中的运动规律。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是系统元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导致系统行为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

例如,弹簧振子系统中的弹簧力与位移之间并非线性关系,所以该系统不能简化为线性动力学模型。

3. 混沌现象的定义与特征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在初值微小变化的情况下,系统演化结果出现剧烈差异的现象。

混沌现象的特征包括: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确定性系统却具有随机性质、具有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等。

4.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混沌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由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科学家们开始对非线性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

著名的洛伦兹系统是混沌理论的经典范例,揭示了混沌现象的重要特征。

5. 混沌现象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混沌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模型,如Henon映射、Logistic映射和帐篷映射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的迭代计算得到混沌现象的演化规律。

6. 混沌现象与自然界的关系混沌现象不仅仅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它在生物学、经济学、气象学等各个领域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气象学中,混沌现象可以用于天气预测和气候模拟。

7. 混沌现象的工程应用混沌现象在工程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信领域,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通信和抗干扰技术。

第七章 非线性动力学及混沌 讲义

第七章 非线性动力学及混沌 讲义

i (t ) fi ( x10 1, x20 2 x j 0 j ) x
n
f f i ( x10 , x20 , , xn 0 ) ( i ) 0 j j 1 x j (t ) i 0 (t ) x i
f i i ( )0 j j 1 x j

1883年,英国流体力学家雷诺(Reynolds)的湍流实验。 (香烟) 1903年,法国数学家昂利•庞伽莱(Henri Poincare)从动力系统 和拓扑学的全局思想出发,指出动力学系统可能存在混沌特征。 1963,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Lorenz)在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 动问题时发现了天气“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将使长时间 的预测无法进行。后被形象地称为“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 西扇一下翅膀,就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1 x2 x 2 x x1 2 0
2 x12 x2 1 2 2 A ( A0 )
x
x2
t
时空轨迹 相图
x1
阻尼弹簧振子
通解
2x x 0 x
2 0
x Aet
2 0
2 2 0
1 x2 x 2 x 0 x1 2 x2 2
第七章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Chapter 7 Nonlinear Dynamics and Chaos
宋若龙 songrl@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参考书

刘秉正,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林振山,《非线性力学与大气科学》,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 刘式达,刘式适,《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 现象》,气象出版社,1989

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不少现象都呈现出难以预测的混沌态。

混沌现象一度被认为是无规则的,无法用科学方法解释和描述,但混沌理论的发展改变了这一观念,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预测混沌现象。

如今,混沌理论已经在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什么是混沌理论?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线性系统在微小因素下引起的复杂、随机的状态转换。

所谓混沌理论,就是指对混沌现象进行研究,找到其规律和特性的理论。

混沌理论的核心是混沌分形思想,即将混沌的非线性系统抽象成一些规则的几何图像,从而表述它们的结构和特性。

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混沌理论的发展源于70年代。

当代生物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大气环流问题时得到了一组难以理解的计算结果。

洛伦茨发现,当他用一组非常简单的方程模拟空气流动时,该方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轨迹从不同的起点展开后,结果却相差无几的奇怪现象。

这种结果使洛伦茨推断出,非线性系统的行为比我们一直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20世纪90年代初,混沌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者们发现:几乎任何的非线性系统都拥有某种形式的混沌现象。

此后,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

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是指由非线性系统引起的全部动力学研究。

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响应不仅取决于输入信号幅值,还取决于输入信号波形,即非线性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混沌理论在非线性动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现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混沌生物学混沌生物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种群动态、库仑生命现象等问题的一种新兴的生物学分支。

混沌生物学在描述生物种群量和生态系统变化时,采用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这些模型通过运用混沌理论,成功地描述了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化规律。

在生物多样性存亡问题上,混沌生物学研究可以辅助我们阐明生态系统演化的密度依赖和混沌稳定性。

2.混沌流体力学混沌流体力学是一种研究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流体系统行为的学科。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物理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了混沌现象、复杂性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分形和复杂网络的研究等方向。

这些研究领域为我们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非线性动力学传统的物理学研究的是线性系统,即系统在受到外界作用时只会产生与外力大小成比例的反应,这种响应也被称为线性响应。

然而,在实际的自然界中,很多系统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出现了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就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一门科学。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而产生不稳定、不规律、激烈或混乱的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相变现象、自激振荡、混沌现象等。

以相变现象为例:当一个系统受到一个连续性的变化时,它可能发生相变,出现新的状态。

而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相反,它往往是突变的,不能用连续函数来描述。

非线性动力学提供了研究这些相变现象的工具和方法。

二、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的最重要特征是灵敏依赖初值,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最终出现完全不同的行为状态。

这一性质被称为“蝴蝶效应”。

在混沌理论中,研究的核心是混沌现象的产生机制和控制方法。

混沌现象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系统行为出现无序、不可预测的特点,而混沌控制则是通过外部控制手段,通过稳定系统的特定状态来达到对混沌现象的控制。

混沌控制的研究对于现代工程、物理和生物学方面的技术应用都非常重要,例如,通过对人工心脏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心脏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三、非线性动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统计物理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研究非平衡态的物理行为。

在材料科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形变和变形行为。

数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及应用

数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及应用

数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及应用复杂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系统。

复杂系统理论是一种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方法,它研究的系统可以是物理、生物、社会、经济等各种领域中的系统。

在数学中,复杂系统理论主要包括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网络科学等分支。

本文将阐述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1.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规律性的数学理论。

混沌现象指的是系统的初始条件对其演化过程的影响非常敏感,而这种敏感依赖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混沌理论主要研究混沌系统的性质及其应用,以及如何在混沌系统中产生随机性。

2. 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中的动力学规律的数学理论。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响应不是线性的。

非线性动力学可以描述复杂系统中的许多现象,例如自我组织、模式形成、波动、周期等。

3. 网络科学网络科学是研究复杂网络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的交叉学科领域。

网络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复杂网络,例如社交网络、物流网络、脑网络等。

网络科学可用于研究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化、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及其动力学机制、网络中的复杂性分析及其应用等。

应用案例1. 天气预报天气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混沌理论可用于描述天气系统中的复杂性。

现在的天气预报模型包括大气科学、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其中非线性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天气预报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大气中的运动,从而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许多机构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混沌理论可以用于揭示金融市场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例如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和泡沫产生。

网络科学可用于揭示金融市场的结构及其动力学行为,例如金融市场中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化。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不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混沌理论可用于研究生物多样性中的非线性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演变。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现象是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认识世界的不断深入,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非线性动力学是指动力学系统中存在非线性行为的系统。

在动力学系统中,线性行为是比较常见的,而非线性行为则是更为复杂、更为多变的。

因此,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也比较复杂。

其基本理论可以追溯到牛顿发现三体问题的时期,但是真正开始系统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中叶。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系统的行为是由其初始状态以及外部的各种作用来决定的,而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生动画面对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时非常重要。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许多系统包括其他学科中的经典问题,如生物学中的生长、物理学中的震荡,以及统计学中的随机演变等问题,这样就使得非线性动力系统独特而且复杂。

二、混沌现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混沌是指一种看似无序、无法预测的现象,而实际上它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有效性现象,并且遵循着特定的、可预测的规律。

混沌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比如在天气系统中,地震中,金融行业中,都存在着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也是非线性动力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混沌系统具有三个关键性质:对初始条件敏感性(又叫鲁棒性差)、周期性(不是简单的周期)、以及统计规律。

这些性质决定了混沌系统的概率展现、时间演变、以及特征规律。

对于混沌系统而言,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逐渐变得复杂和混乱的。

对于某些系统,这种关系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可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但在其他时候则可能变得难以理解。

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在生物学、地质学、医学、工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物理学中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物理学中的混沌生成器,是一种运用混沌的产生和控制来实现各种复杂信号生成的电子仪器。

该装置可以生成一系列可以适用于不同方面的复杂信号。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生物学中的混沌现象,指生物体内的系统呈现出的不规则、无序、不可预测的动态行为,这种行为远非简单的线性或周期性的运动可以描述。

混沌理论揭示了非线性系统内在的动态行为,尤其在自然界中的复杂系统中应用广泛,如气候、地震、心电图、神经系统、生态学等。

在生物系统中,混沌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机体内部的信息传递、信号调控、生命活动的协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埃德华·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

他研究了黄石国家公园热泉中的对流现象,发现该系统表现出了不确定、无序以及无周期的动态行为。

在此基础上,洛伦兹建立了混沌理论,揭示了非线性系统中动态行为的本质。

混沌理论对于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非线性动力学则是研究复杂系统运动行为的数学理论。

这种系统一般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元件构成,其行为与系统各个元件间的剧烈耦合效应密切相关。

这种理论揭示了复杂系统的统计规律性,如复杂系统内部的同步现象、周期运动、混沌现象等。

在生物系统中,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是相对新近的。

最初,拜诊断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才发现在生命体内存在着不规则、无序的动态行为。

例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中,可发现一些明显不规则的动态行为。

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混沌现象与非线性动力学的重要性,开始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生物学中。

一方面,混沌理论可以用于生物体内的信号处理。

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信号并不是单一、确定的信号,而是由众多分量构成的复杂信号,难以精确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但是,混沌理论可以通过相空间、吸引子等技术对这些信号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揭示信号的本质和规律。

另一方面,非线性动力学在生物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神经生物学中,人们使用非线性动力学对神经元的单电脉冲行为、节律强制振荡等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些实际应用价值的模型。

此外,在生态学中,非线性动力学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内物种种群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对于生态环境的制定和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1. 引言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往往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并且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行为。

线性动力学已经无法很好地描述这些系统的行为,因此非线性动力学应运而生。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如何描述和预测这些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2.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非线性动力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学科,它将微分方程和离散映射等数学工具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相较于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包含更加复杂和丰富的现象,如周期运动、共振、混沌等。

常见的非线性现象包括倍增现象、吸引子、分岔现象等。

3. 混沌现象及其特征混沌是一种似乎随机但实际上具有确定性规律的运动形式。

混沌系统表现出对初值极其敏感的特征,即所谓“蝴蝶效应”。

混沌系统的特征包括: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灵敏依赖于初值、分形结构等。

混沌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加密、随机数生成、优化算法等领域。

4. 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混沌理论产生于1970年代,起初是由洛伦兹(Lorenz)提出的天气系统中的混沌解。

随后,人们开始关注混沌现象在不同领域中的普遍存在,并逐渐建立起混沌理论框架。

混沌理论在探索系统内部复杂行为规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5. 混沌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研究混沌现象的首要任务之一。

常见的混沌系统包括Logistic映射、Henon映射、Lorenz系统等。

分岔图、极大Lyapunov指数、Poincare截面等方法被广泛用于对混沌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6. 混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混沌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通信加密领域,利用混沌信号进行信息加密传输;在金融市场中,利用混沌理论预测股市走势;在生物医学领域,通过模拟生物体内复杂系统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7. 结语总而言之,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解释和描述复杂系统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

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

非线性动力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叉、混沌和孤立子。

事实上,这不是三个孤立的方面。

混沌是一种分叉过程,孤立子有时也可以和同宿轨或异宿轨相联系,同宿轨和异宿轨是分叉研究中的两种主要对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线性动力学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

如分叉、混沌、孤立子和符号动力学等。

然而,不同的分支之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

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解析解是很难求出的。

因此,直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的行为(尤其是长时期行为)成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必然手段。

混沌理论是谁提出的?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美国数学家约克与他的研究生李天岩在1975年的论文“周期3则乱七八糟(Chaos)”中首先引入了“混沌”这个名称。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O世纪 6O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同时他还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混沌,仍然有某种条理性。

1971年法国科学家罗尔和托根斯从数学观点提出纳维-斯托克司方程出现湍流解的机制,揭示了准周期进入湍流的道路,首次揭示了相空间中存在奇异吸引子,这是现代科学最有力的发现之一。

1976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在对季节性繁殖的昆虫的年虫口的模拟研究中首次揭示了通过倍周期分岔达到混沌这一途径。

1978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重新对梅的虫口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值实验时,发现了称之为费根鲍姆常数的两个常数。

这就引起了数学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曼德尔布罗特用分形几何来描述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使奇异吸引子具有分数维,推进了混沌理论的研究。

混沌理论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

混沌理论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

混沌理论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引言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作为现代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随后,我们将列举一些重要的应用案例,包括天气预测、金融市场分析、生物学研究等。

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沌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是指在非线性系统中出现的非周期、非随机但又有规律的运动。

混沌系统具有极为敏感的初始条件依赖性和指数级散射性,这使得混沌系统的运动态变得异常复杂。

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和性质的一门学科,它利用微分方程和动力学理论来描述和预测系统的演化。

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响应和输入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系统。

与线性系统相比,非线性系统的行为更加丰富多样,可以出现混沌、周期、稳定等多种运动态。

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敏感依赖性: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微小扰动可能引起系统演化的巨大变化。

2.嵌套结构:混沌系统的各种轨道在相空间中具有特征的嵌套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系统的运动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3.混沌控制:通过适当的控制手段,可以实现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和稳定。

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案例天气预测天气预测是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在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天气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系统,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天气预测方法往往难以准确预测。

通过引入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天气系统的演化过程,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市场是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通常具有随机性和非线性性,传统的金融模型往往无法准确描述市场的行为。

通过引入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可以对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进行建模和预测,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中运动规律的学科,它与传统的线性动力学有所不同,线性动力学主要研究线性系统中的运动规律,而非线性动力学则关注非线性系统中的运动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混沌现象的研究。

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类表现出高度不可预测性和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动力学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演化完全不同,使得预测和控制变得异常困难。

混沌现象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甚至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混沌现象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探索。

在这个时期,Lorenz通过对大气对流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意外地发现了混沌现象。

他在计算中引入了一个微小的偏差,并发现短暂的微小偏差最终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个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对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动态系统都具有非线性特征,比如气象系统、热力学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等。

这些系统在研究和理解过程中,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的理论和方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学领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流体力学、光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非线性系统的数学建模和计算仿真,科学家们可以模拟和预测大气层中的涡旋运动、光的传播等复杂现象。

这对于我们理解自然规律、预测自然灾害以及改善人类生活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经济学领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的研究也有广泛的应用。

经济系统中的市场行为通常非常复杂,存在着很多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波动和金融风险,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物理学和经济学,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还在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生物学中,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被用于研究生物体的运动和行为模式。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是现代科学中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们的研究不仅深刻影响着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在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相关应用,带领读者一窥这一神秘而迷人的学科世界。

###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效应。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往往更加复杂多样,难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演化往往呈现出奇妙的规律性和混沌现象,这也是该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包括微分方程、离散映射、分岔理论等。

通过这些工具,研究人员可以揭示系统中的稳定性、周期性、混沌性等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规律。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自然界中复杂系统的内在机制,还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二、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混沌理论作为非线性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美国数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大气对流运动时偶然发现了“洛伦兹吸引子”,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混沌理论的开端。

洛伦兹吸引子展现了一个简单非线性系统可能呈现出的复杂行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

随后,混沌理论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1980年代初,混沌理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沌理论的兴起不仅推动了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也为人类认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三、混沌现象的特征与描述混沌现象是非线性系统中一种典型的动力学行为,其特征主要包括确定性、非周期性和灵敏依赖初值。

确定性指的是混沌系统的演化是可预测的,即系统的未来状态可以通过当前状态唯一确定。

非周期性则表明混沌系统的演化不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轨迹。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现象和数学模型都能被描述成动力学系统,通常也可以被表示成一组微分方程。

这些方程给出了物质和能量随着时间的演化规律,它们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作和技术应用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微小的变化或扰动可能会导致系统演化出了预测外的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作混沌。

混沌理论的出现解释了这些非正常的结果,扩展了传统线性动力学的适用范围。

非线性动力学是从线性动力学中发展而来的,主要研究的是那些其方程组中含有非线性项的动力学系统。

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可以用于描述一组自由度的任意振动,但无法解决受外力、耗损和耗能情况下的问题,因此引入了非线性动力学的概念。

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小摆动的线性系统,而是受扰动更为敏感的非线性系统。

当系统被外部扰动、初始条件改变或参数变化等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混沌现象。

混沌是指遵守确定性规律的不规则运动,其过程与结果非常难以预测,受到多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无法简单地通过计算来预测。

近年来,混沌现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

混沌现象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洛伦兹吸引子,这个非线性系统包含三个微分方程,它描述的是流体力学的情况。

洛伦兹吸引子的运动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联作用会不断改变系统的状态。

这导致系统的演化一开始看起来比较平凡,但是难以使用解析方法表示。

当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尤其是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运动状态。

因此,洛伦兹吸引子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是混沌系统的代表之一。

从带有非线性项的方程到混沌现象,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都是在解析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分支。

这一研究领域经常涉及到高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相空间和奇异吸引子等概念。

同时,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学工具已经被广泛用于天文学、地球科学、深层海洋学、不确定性预测、金融市场和计算机科学中等各个领域。

结语在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中,动力学是一门很早就开始研究的领域。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非线性动力学,又称为混沌理论,是一门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的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是具有非线性行为的系统。

所谓非线性行为,指的是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极其敏感,这种敏感性在系统中表现为不可预测性和不规则性。

一个非线性系统可以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示。

因此,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微分方程的求解。

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通常较为复杂,无法通过解析方法求解。

因此,在非线性动力学中,常常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来模拟系统的行为。

另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表明,在一些非线性系统中,微小的扰动可以引起系统行为的剧烈变化。

这是由于在非线性系统中,不同的初值条件会引起系统的行为非常不同。

这种不确定性被称为“混沌”。

二、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实例1. 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指在液体中漂浮的物质在水分子的撞击下不断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个过程可以用随机游走模型来描述,也可以用布朗粒子模型来描述。

布朗粒子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在模拟过程中需要使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

布朗运动在化学动力学、生物化学、统计物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汇流问题汇流问题是指在不同流域中通过河道流动的水汇合到同一个点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用非线性水力模型来描述。

非线性水力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在模拟过程中需要使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

汇流问题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大脑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可以看作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因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多样的、强弱不一的。

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可以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

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之间以及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是非线性的,因为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非线性的。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数学中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数学是一门探索规律和关系的学科,其中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非线性系统中的动态行为及其特性。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中系统行为的学科,与线性动力学相对应。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系统的演化过程不再服从线性关系,而是通过非线性关系来描述。

非线性动力学主要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差分方程以及非线性映射等数学模型。

混沌现象是一种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非周期性且高度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行为。

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此引发了对混沌理论的热烈研究。

混沌系统表现出的复杂性和确定性的矛盾性,使得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混沌系统的特点与产生机理混沌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非周期性:混沌系统在长时间演化中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状态,相比于周期性系统,更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2. 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系统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会导致长期的演化差异,这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小的初始误差会随时间放大并产生巨大的差异。

3. 延迟的混沌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混沌现象并不会立即出现,而是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才出现。

混沌系统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非线性项的存在、系统的复杂性和混沌吸引子的形成等。

在非线性系统中,其演化过程受到非线性项的影响,导致系统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系统的复杂性也是混沌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复杂的动力学关系使得系统行为难以精确描述。

最后,混沌吸引子是混沌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吸引子,它可以对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以及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方面,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促使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如气象学中的天气预报、物理学中的气体动力学以及生物学中的生物节律等。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研究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研究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探索精神,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成为了研究热点。

这一领域涵盖范围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有重大影响,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简单介绍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应用。

一、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概念非线性动力学是对非线性运动系统的研究,其中的“动力学”指的是由一个系统中的物体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运动规律。

与线性动力学不同,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因素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包含了复杂的关联。

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动力学系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研究、混沌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混沌控制等。

混沌理论指的是研究混沌现象产生及其特殊性质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常常是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特点的系统。

混沌现象是指系统中运动状态始终处于错综复杂的、高度随机的无规则运动状态。

简单来说,混沌现象就是一种看似无序但却可预测的现象。

二、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研究内容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

通过模型的建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系统的特点,也能够对系统的行为做出预测。

2. 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系统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这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系统的重要方面,因为它关系到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稳定性。

3. 研究混沌系统的混沌现象和混沌控制。

混沌现象是深入研究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系统的关键,混沌控制则是针对混沌系统的特点,控制和调节其运动状态以实现理想的目标。

4. 多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这个方向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领域,它主要关注多元复杂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复杂性。

三、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提高,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它们的发展源于对线性系统理论的不足,能够更好地描述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动力学系统动力学系统是指随时间演化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系统。

它可以用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演化规律。

传统的线性动力学系统假设系统的行为是可预测和稳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系统都表现出复杂、不可预测的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非线性系统,即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关系或非线性项的动力学系统。

与线性系统不同,非线性系统的行为更加复杂,可能出现周期运动、混沌现象等。

非线性动力学通过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解、混沌现象等来揭示系统内在的规律和行为。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非线性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混沌现象及其产生的机制。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个看似随机、无序的运动,但实际上具有确定性的演化规律。

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微小的扰动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演化轨迹。

混沌理论通过分析系统的吸引子、分岔图、Lyapunov指数等来描述和解释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887年,皮埃尔·路易·库齐奥(Pierre Louis Marie Henri Couette)发现了流体在两个旋转圆柱之间出现的不稳定现象,这被认为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起点之一。

1963年,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方程,揭示了天气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混沌现象。

1975年,本杰明·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提出了分形几何的概念,为混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1980年代,混沌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许多重要的混沌系统被发现和研究,如洛伦兹吸引子、Rössler系统等。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其中,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理论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理论的相关内容,包括其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概念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与线性动力学不同,非线性动力学通常包括多个自由变量,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包含了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

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混沌现象则是其中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

混沌现象是指非线性系统中的一种不可预测行为,即系统的运动状态在微小扰动下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意味着无法准确预测系统的行为。

混沌现象的出现源于系统的非线性性质,这意味着系统的运动方程必须满足非线性关系。

混沌现象表明,无论是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都需要考虑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中最早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利用相空间重构和流形理论等方法分析系统运动状态的演变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其中,流形理论是一种从高维空间中提取低维材料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方法,它通过对相空间中一些特征点的稳定性、周期性进行描述,可以将系统运动状态的演变规律从大量的微小扰动中提取出来。

数值模拟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利用计算机模拟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过程,以便分析系统的演变规律,测试假设,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等。

在数值模拟中,一般使用数值算法进行计算,例如欧拉、梯形和龙格库塔等常用数值求解方法。

实验证明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第三种方法。

它主要利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以及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实验研究可直接得到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参数,无需进行任何模型假设,也更容易寻找新的现象和规律。

三、应用领域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的研究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

生物学中的混沌与非线性动力学在生物学领域中,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能够描述生物系统中的许多复杂现象,包括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以及神经元的活动等。

本文将对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混沌混沌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理论,它可以描述某些系统的运动状态。

混沌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分析生物系统的动态行为。

在混沌理论中,混沌指的是一种看似无序的、随机性极强的运动形式。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系统都表现出混沌运动的特征。

例如,人的心跳可以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运动,而生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则经常出现不规则波动。

混沌并不是指系统的无序运动。

相反,它指的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运动形式。

这意味着系统的运动过程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方程来描述,而是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的非线性方程。

二、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是混沌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指的是一种描述非线性系统运动状态的理论方法。

非线性系统是指那些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方程进行描述的系统。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系统都表现出非线性运动的特征。

例如,神经元在传递信息时,其脉冲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这些非线性运动往往是由复杂的神经元网络相互作用形成的。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化系统进化系统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用来描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例如,基因漂变和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复杂性可以通过非线性方程组来描述。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组成的复杂网络。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常常导致生态系统的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如种群波动和随机交互。

(3)神经元网络神经元网络是生物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元网络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神经元网络中的混沌和非线性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混沌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在神经元网络的研究中。

向量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向量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向量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在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等领域中,向量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物理量和计算等方面。

当物理系统呈现非线性时,向量就会出现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现象。

这篇文章将介绍向量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一、向量向量是指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向量可以表示为(x,y,z),其中x,y,z分别为向量在x,y,z方向上的投影大小。

向量的大小称为模,用“||”表示,即||p||。

向量的单位向量是指其长度等于1的向量,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原向量用大写字母表示,如P。

二、非线性动力学当物理问题中出现了非线性项时,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

我们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自由落体。

当考虑空气阻力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被表示为:m*d2x/dt2=-cv^2,其中m是质量,x是位置,t是时间,c是空气阻力系数,v是速度。

这是一个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因为速度的平方项出现了。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非常困难,可以采用向量来解决。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一个向量,它的x分量是物体的位置,y分量是物体的速度。

这个向量为(Px,Py)。

对于这个向量,它有一个动力学方程:dP/dt=F(P),F(P)是一个向量值函数。

这个函数是一个向量,它的x分量给出了位置的变化率(即速度),它的y分量给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即-空气阻力/m)。

这个方程代表了向量的动力学,因为它是描述向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方程。

三、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指的是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它的行为看起来随机而且无规律。

经典的例子是洛伦兹吸引子,它是由Edward Lorenz所发现的。

它的动力学方程为:dP/dt=F(P),其中F(P)是一个向量值函数:dPx/dt=sigma*(Py-Px)dPy/dt=Px*(rho-Pz)-PydPz/dt=Px*Py-beta*Pz其中sigma、rho、beta是参数。

这个函数描述了一个表示空气流体运动,也称为空气流动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非线性动力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

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

非线性动力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叉、混沌和孤立子。

事实上,这不是三个孤立的方面。

混沌是一种分叉过程,孤立子有时也可以和同宿轨或异宿轨相联系,同宿轨和异宿轨是分叉研究中的两种主要对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线性动力学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

如分叉、混沌、孤立子和符号动力学等。

然而,不同的分支之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

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解析解是很难求出的。

因此,直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的行为(尤其是长时期行为)成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必然手段。

混沌理论是谁提出的?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美国数学家约克与他的研究生李天岩在1975年的论文“周期3则乱七八糟(Chaos)”中首先引入了“混沌”这个名称。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O世纪 6O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同时他还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混沌,仍然有某种条理性。

1971年法国科学家罗尔和托根斯从数学观点提出纳维-斯托克司方程出现湍流解的机制,揭示了准周期进入湍流的道路,首次揭示了相空间中存在奇异吸引子,这是现代科学最有力的发现之一。

1976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在对季节性繁殖的昆虫的年虫口的模拟研究中首次揭示了通过倍周期分岔达到混沌这一途径。

1978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重新对梅的虫口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值实验时,发现了称之为费根鲍姆常数的两个常数。

这就引起了数学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曼德尔布罗特用分形几何来描述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使奇异吸引子具有分数维,推进了混沌理论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学家们在许多确定性系统中发现混沌现象。

作为一门学科的混沌学目前正处在研讨之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理论。

混沌的理论要弄明白不可预言性如何可以与确定论相调和,可以来看看一个比整个宇宙次要得多的系统——水龙头滴下的水滴。

这是一个确定性系统,原则上流入水龙头中的水的流量是平稳、均匀的,水流出时发生的情况完全由流体运动定律规定。

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实验证明,这一显然确定性的系统可以产生不可预言的行为。

这使我们产生某种数学的“横向思维”,它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此种怪事是可能的。

假如你很小心地打开水龙头,等上几秒钟,待流速稳定下来,通常会产生一系列规则的水滴,这些水滴以规则的节律、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

很难找到比这更可预言的东西了。

但假如你缓缓打开水龙头,使水流量增大,并调节水龙头,使一连串水滴以很不规则的方式滴落,这种滴落方式似乎是随机的。

只要做几次实验就会成功。

实验时均匀地转动水龙头,别把龙头开大到让水成了不间断的水流,你需要的是中速滴流。

如果你调节得合适,就可以在好多分钟内听不出任何明显的模式出现。

197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一群年青的研究生组成了一个研究动力学系统的小组。

他们开始考虑水滴系统的时候,就认识到它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毫无规则。

他们用话筒记录水滴的声音,分析每一滴水与下一滴水之间的间隔序列。

他们所发现的是短期的可预言性。

要是我告诉你3个相继水滴的滴落时刻,你会预言下一滴水何时落下。

例如,假如水滴之间最近3个间隔是0.63秒、1.17秒和0.44秒,则你可以肯定下一滴水将在0.82秒后落下这些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

事实上,如果你精确地知道头3滴水的滴落时刻,你就可以预言系统的全部未来。

那么,拉普拉斯为什么错了? 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不能精确地测量系统的初始状态。

我们在任何物理系统中所作出的最精确的测量,对大约10位或12位小数来说是正确的。

但拉普拉斯的陈述只有在我们使测量达到无限精度即无限多位小数,当然那是办不到的时才正确。

在拉普拉斯时代,人们就已知道这一测量误差问题,但一般认为,只要作出初始测量,比如小数点后10位,所有相继的预言也将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

误差既不消失,也不放大。

不幸的是,误差确实放大,这使我们不能把一系列短期预言串在一起,得到一个长期有效的预言。

例如,假设我知道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的头3滴水的滴落时刻,那么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9位预言下一滴的滴落时刻,再下一滴精确到8位,以此类推。

误差在每一步将近放大10倍,于是我对进一步的小数位丧失信心。

所以,向未来走10步,我对下一滴水的滴落时刻就一无所知了。

精确的位数可能不同:它可能使每6滴水失去1位小数的精度,但只要取60滴,同样的问题又会出现。

这种误差放大是使拉普拉斯完全确定论破灭的逻辑缺陷。

要完善整个测量根本做不到。

假如我们能测量滴落时刻到小数点后100位,我们的预言到将来100滴或用较为乐观的估计,600滴时将失败。

这种现象叫“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或更非正式地叫“蝴蝶效应”当东京的一只蝴蝶振翅时,可能导致一个月后佛罗里达的一场飓风。

它与行为的高度不规则性密切相关。

任何真正规则的东西,据定义都是完全可预言的。

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却使行为不可预言—从而不规则。

因此,呈现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系统被称为混沌系统。

混沌行为满足确定性的定律,但它又如此不规则,以至在未受过训练的眼睛看来显得杂乱无章。

混沌不仅仅是复杂的、无模式的行为,它要微妙得多。

混沌是貌似复杂的、貌似无模式的行为,它实际上具有简单的、确定性的解释。

混沌的发现是由许多人多得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作出的。

它的出现,是由3个相互独li的进展汇合而成的。

第一个是科学注重点的变化,从简单模式如重复的循环趋向更复杂的模式。

第二个是计算机,它使得我们能够容易和迅速地找到动力学方程的近似解。

第三个是关于动力学的数学新观点——几何观点而非数值观点。

第一个进展提供了动力,第二个进展提供了技术,第三个进展则提供了认识。

动力学的几何化发端于大约100年前。

法国数学家昂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e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如果有的话,但他非常杰出,以致他的许多观点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正统的观点,当时他发明了相空间概念,这是一个虚构的数学空间,表示给定动力学系统所有可能的运动。

为了举一个非力学的例子,让我们来考虑猎食生态系统的群体动力学。

此系统中捕食者是猪,被捕食者是块菌一种味道奇特、辛辣的真菌。

我们关注的变量是两个群体的规模——猪的数目和块菌的数目两者都相对于某个参考值,如100万。

这一选择实际上使得两个变量连续,即取带小数位的实数值,而不取整数值。

例如,假如猪的参考数目是100万,则17439头猪相当于值0.017439。

现在,块菌的自然增长依赖于有多少块菌以及猪吃块菌的速率:猪的增长依赖于猪的头数以及猪吃的块菌数目。

于是每个变量的变化率都依赖于这两个变量,我们可把注意力转向群体动力学的微分方程组。

我不把方程列出来,因为在这里关键不是方程,而是你用方程干什么。

这些方程原则上确定任何初始群体值将如何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假使我们从17439头猪和788444株块菌开始,则你对猪变量引入初始值0.017439,对块菌变量引入初始值0.788444,方程会含蓄地告诉你这些数将如何变化。

困难的是使这种含蓄变得清晰:求解方程。

但在什么意义上求解方程呢? 经典数学家的自然反应是寻找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精确地告诉我们猪头数和块菌株数在任何时刻将是多少。

不幸的是,此种“显式解”太罕见,几乎不值得费力去寻找它们,除非方程具有很特殊的、受限制的形式。

另一个办法是在计算机上求近似解,但那只能告诉我们这些特定韧始值将发生什么变化,以及我们最想知道的许多不同的初始值将发生什么变化。

庞加莱的思想是画一幅图,这幅图显示所有初始值所发生的情况。

系统的状态--在某一时刻两个群体的规模——可以表示成平面上的点,用坐标的方法即可表示。

例如,我们可能用横坐标代表猪头数,用纵坐标代表块菌株数。

上述初始状态对应于横坐标是0.017439、纵坐标是0.788444的点。

现在让时间流逝。

坐标按照微分方程表达的规则从一个时刻变到下一个时刻,于是对应点运动。

依动点划出一条曲线;那条曲线是整个系统未来状态的直观表述。

事实上,通过观察这条曲线,不用搞清楚坐标的实际数值,你就可以“看出”重要的动力学特征。

例如,如果这曲线闭合成环,则两个群体遵从周期性循环,不断重复同样一些值就像跑道上的赛车每一圈都经过同一个旁观者那样。

假如曲线趋近某个特定点并停在那,则群体稳定到一个定态,它们在此都不发生变化——就像耗尽了燃料的赛车。

由于幸运的巧合,循环和定态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特别是,它们给群体规模设置了上限和下限。

所以肉眼最易看出的这些特征确实是实际事物的特征。

并且,许多不相关的细节可以被忽略——例如,不必描述其精确形状,我们就可以看出存在一种闭合环它代表两个群体循环的合成“波形”。

假如我们试一试一对不同的初始值,那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得到第二条曲线。

每一对初始值定义一条新曲线。

通过画出一整族的此种曲线,我们可以抓住所有初始值之下系统所有可能的行为。

这族曲线类似于围绕平面盘旋的一种虚拟数学流体的流线。

我们称此平面为系统的相空间,那族盘旋曲线是系统的相图。

取代具有各种初始条件的以符号为基础的微分方程概念,我们有了流经猪块菌空间的点的直观几何图象。

这仅在其许多点是潜在点而非实际点而有别于普通平面:它们的坐标对应于在适当初始条件下可能出现,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不会出现的猪头数和块菌株数。

所以,除了从符号到几何的心理转移,还存在从实际向潜在的哲理性的转移。

对于任何动力学系统,都可以设想同一种类型的几何图象。

有相空间,其坐标是所有变量的值;有相图,即一族表示从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出发的所有可能行为的盘旋曲线,这些曲线为微分方程所刻划。

这一思想是一大进展,因为我们无需关心微分方程解的精确数值,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相图的宽广范围,使人发挥其最大优势即惊人的图象处理能力。

作为把全部潜在行为编织起来的一种方式自然界从中选择实际观察到的行为的相空间图,在科学中已被广为应用。

庞加莱这一大创新所带来的结果,是动力学可借助被称为吸引子attractor的几何形状来加以直观化。

假如你使一动力学系统从某个初始点出发,观察它长期运作的情况,你往往会发现,它最终围绕相空间中某个明确的形状游荡。

例如,曲线可以向一个闭合环旋进,然后绕环永远兜圈子。

而且,初始条件的不同选择会导致相同的终末形状。

倘若如此,那形状就叫做吸引子。

系统长期的动力学特性受其吸引子支配,吸引子的形状决定产生何种类型的动力学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