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水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水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以水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为标题,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水电、灌溉、饮用水、航运、水产养殖等,旨在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水电是水利用的一大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来利用水的能量。
水电站依靠水流的动能,将水流经过水轮发电机转动,进而转化成电能。
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不会污染环境,不像火电、核电等传统能源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气,因此成为了重要的能源来源。
灌溉是另一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引水,将水资源引入农田,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灌溉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但是,过度的灌溉也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灌溉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以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主要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饮用水需要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才能达到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饮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
航运是另一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船只在水上进行运输,使得地面上不能到达的地方也能进行交通运输。
航运可以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航运也会带来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船只排放管理和水域保护。
水产养殖是一种利用水资源进行养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水体中养殖鱼类、虾类、蟹类等水生生物,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水产养殖可以提高渔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可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但是过度的水产养殖也会造成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以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蕴藏量。
10
表1-1 某河水能资源蕴藏量计算示例
断面 序号
1
高程 Z(m)
350
落差 H(m
)
间距 L(m
)
断面处 流量
Qi(m3/s)
N1-2=9.81QH1-2(千瓦)——水流出力计算公式
6
Δ Δ
A Z上 ΔHA ΔH引
1. 水量损失
2. 水头损失
H净=Z上-Z下-ΔH引
3. 功率损失
Q
水电站效率η=η水×η传×η电
η水——水轮机的效率
η传——传动设备的效率 η电——发电机的效率
N=9.81ηQH (kw)
水电站的出力公式为:N=9.81ηQ电 H净(kw)
一、作物需水量 二、作物的灌溉制度 三、灌溉用水量 四、灌溉技术及灌溉措施
1.地面灌溉 2.地下灌溉 3.喷灌 4.滴灌
29
第五节 其他各部门用水
一、供水 二、内河水运 三、环境保护 四、渔业 五、旅游
30
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资源,同时满 足几个水利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 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 方式,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一章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水力发电
兴水利
灌溉 航运
给水等
除水害 防洪 治涝
“一水多用,一库多用”
3
二、主要用水部门的用水特点
4. 引水式开发的适用条件:
河道坡降陡,流量较小或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筑坝 的河段。
水能的利用及发展

四、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及水电站的
基本类型
(一)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 (二)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三)水电站的组成建筑物
(一)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 1. 坝 式 开 发 2. 引 水 式 开 发 3. 混 合 式 开 发 4. 潮 汐 水 能 开 发
1. 坝式开发
定义: 在河流峡谷处,拦河筑坝,坝前雍 水,在坝址处集中落差形成水头,此水 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
厂房,尾水渠。
(如右图)
(2)有压引水式电站
引水建筑物是有压的:压力引水隧洞或管道 主要组成建筑物:
低坝,引水隧洞,
调压室,压力水管,
厂房,尾水渠。 (如右图)
3. 混合式水电站实物图
北京下马岭引水电站
4. 潮汐水电站实物图
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法国朗斯电站
5. 抽水蓄能电站
建筑物组成包括:
在原电力工业部主持下,经过数次规划,于1989
年形成了现在的十二大水电基地,如下图。
三、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组(机组)
(二)发电量计算
水电站的发电量E是指水电站在一定
时段内发出的电能总量,单位为kW· h。 较短的时段(日、月): E N *T 较长的时段(季、年),发电量由各
特点:
(1)水头相对较高,目前最大水头已达2030m (2)引用流量较小,规模较小。最大达几十万kW。 (3)没有水库调节径流,水量利用率较低,综合
利用价值较差。
(4)无水库淹没损失,工程量较小,单位造价较低。 类型: 无压引水式:引水道是无压的 有压引水式:引水道是有压的
(如图)
适用: 适合河道坡降较陡,流量较小的山区性河段。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分析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分析引言水能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水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开发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水能资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能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通过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来实现。
全球范围内,已经建成了大量的水电站,为各国的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水电站是主要的发电来源。
然而,水电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环境影响、生态保护和社会影响等问题。
环境影响水电站建设涉及到水库的建造和水流的调节,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会导致大量土地被淹没,造成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丧失。
此外,水流的调节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
生态保护随着对水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保护水生态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水生态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水电站建设前会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对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监管。
这些措施包括鱼类通道的建设、河道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
社会影响水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迁移当地居民,这对当地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迁移过程中,居民可能失去家园和生计,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因此,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如何合理安置迁移人口,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能资源的利用前景尽管水能资源的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清洁能源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比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水能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和环境影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
可持续发展水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不会对资源造成枯竭。
相反,水能是一个持续且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可以满足人类的持续能源需求。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我国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水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加之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强度不断加大,导致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环境损害严重。
1.水资源开发程度不高。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却不足2%。
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的争议和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开发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环境受损。
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生产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水源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3.农村水资源利用面临问题。
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落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二、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节约型、集约型、生态型"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在保证水资源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推行高效节水、多种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友好型建设。
1.多元化开发。
水资源不仅是饮用水和灌溉水,还可以在能源、矿产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支持。
多元化的利用方式能够优化和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利用中的浪费。
2.高效节水。
科学合理的节水措施能在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前提下,实现节约水资源。
生产技术进步和科学耕作,加速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3.加强环境保护。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工作,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放的水污染物。
4.发展水利新技术。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水利管理和技术手段,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三、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需要整体考虑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并且遵循资源优先利用和保护优先的原则。
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1.加强水资源监管。
第一章 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

浙江江厦水电站
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 法国朗斯电站,装机容量24万千瓦。
小结5
电站内装有可逆式机组, 大都是 可逆贯流式机组。涨潮、 落潮两个方向均可发电, 减少了停机 时间。但是, 这种潮汐 电站的发电过程仍然是断续的, 要其 它电站与之配合, 才能
六、抽水蓄能式(tidal energy type)
航运
§1-2 水力发电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程
1.水力发电的原理
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组(机组)
水力发电的原理
利用河川、湖泊等位於高處, 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處, 將其中所含之位能轉換成水輪機之動能, 再藉水輪機為原動機, 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以水的流動力量推動水輪機為原動機, 進而推動發電機 產生電能。
前言
E=γWH (N.m) 1. 集中落差 2. 引用流量 3. 基本开发方式 (1) 坝式 (2) 引水式 (3) 混合式 4. 特殊型式水电站 (1) 潮汐式 (2) 抽水蓄能式
图2-1
水电站的水头和利用水量
一、坝式开发
在河流狭窄处, 拦河筑坝或闸, 坝 前壅水, 在坝址处 形成集中落差, 这 种水能开发方式称 为坝式开发。
NkQ(H kW )
2-1 河段的潜在水能
水电站的发电量
E 1 2 9 .8Q 1 1 2 ( H 3 T6 ) 0 0 .00 0 W 1 2 2 (k H 7 h w )
E 1 2 0 .00W 2(7 k H h w )
水电站的发电量E是指水电站在一定时段内发 出的电能总量, 单位为kW·h。
又不能对未来的开发利用能力构成危害, 在环境、生态保护符合国家规定
的条件下, 获取最大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水能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水能资源开发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倡导,水能资源开发成为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就我国水能资源开发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水能资源丰富。
据统计,我国水能资源总量约为6.1万亿千瓦时,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为2.5万亿千瓦时。
这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其次,我国水电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支持,水电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电站共计4116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
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为我国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水能资源开发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能资源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新型水轮机、泵储技术、潮汐能开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水能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此外,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取得的成绩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成本压力。
其次,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同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加强规划管理和技术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水能资源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推动水能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水能资源开发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水能资源是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成为我国能源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一、巨大的水能资源储量。
由于我国地势起伏、水文条件丰富,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据统计,我国水电资源总量约为6.8亿千瓦,占世界水能总储量的1/6以上。
这意味着我国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水电的清洁性和可再生性是水能资源的重要优势之一。
与火电和煤电相比,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而且,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可以持续利用,不会因消耗而枯竭。
三、水电发电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水电站的建设投资较大,但水电发电的运营成本较低,维护费用也相对较少。
这使得水电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能够为我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挑战:一、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能资源在地理上分布非常不均衡。
南方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而北方地区则缺乏水能资源,只能通过水库调水和引进外部水能资源来满足供电需求。
这种不均衡分布给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困难。
二、水电站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这会带来对河流水系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些生态系统可能因此而受到破坏,鱼类迁徙和产卵受阻,生态链断裂,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因此,在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三、新能源的发展带来竞争。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不断降低,迅速崛起。
与水电相比,这些新能源更加分散,便于利用。
因此,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来自新能源的竞争。
为了充分发挥水能资源的潜力,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水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力度。
通过全面了解水能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发利用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调配水资源、利用水能、开发水利的强度越来越大。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
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
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和由于消耗煤炭、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从水能利用的角度看,水能利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联系在一起的。
水资源的利用就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江河水域的地上和地下水源,以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
水能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资源条件,在河流规划和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拟订出最优的水心愿利用方案。
而河流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河流自然条件、流域社会经济情况的勘察、探测和分析研究,提出河流的水电开发方案。
因此,我们也可看到水力发电在水能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水力发电是将水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
据统计,中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6.76亿kW,年发电量59200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kW,年发电量19200亿kWh。
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
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可能开发量居世界首位,但以国土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可能开发容量,我国仅居世界第11位,瑞士居第一。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能资源的概述水能资源是指水体所蕴含的能量,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水能资源主要包括水力能、潮汐能和波浪能等。
水力能是最主要的水能资源,是指利用水流的动能来产生电能的能源。
潮汐能是利用潮汐运动产生的动能来发电,波浪能是利用海浪的能量来产生电能。
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解决能源问题、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能资源的开发历程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力发电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三、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水力发电是最主要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全球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200多GW。
中国是世界上水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水力发电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新能源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虽然水能资源具有丰富的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库蓄水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再次,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克服地域和气候等多方面的限制,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水是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利用潜力和经济效益。
在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一、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理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理是基于水的循环和自然界的能量转化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引起水蒸气的形成,然后将水蒸气转化为液体水,最终形成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
这一过程中,太阳能和地球自转能为水提供了动力和能源。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和能量转化机制,开发和利用水的可再生能源。
二、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1. 水力能利用技术水力能利用技术是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
水力能利用技术可以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
常见的水力能利用技术包括水轮机发电、水泵储能、潮汐能利用等。
水轮机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水力能利用技术,它通过水流驱动水轮机,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泵储能技术则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将水抬高,白天利用水的下落过程释放储存的能量。
2. 波浪能利用技术波浪能利用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水能利用技术之一。
波浪能利用技术可以将波浪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波浪能利用技术包括浮动式波浪发电装置和摆动式波浪发电装置。
浮动式波浪发电装置利用波浪浮动的原理,将波浪的动能通过设备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摆动式波浪发电装置则利用波浪来回摆动的原理,将波浪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3. 潮汐能利用技术潮汐能利用技术是利用潮汐引起的水流动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
潮汐能利用技术包括潮流发电和潮汐能梯级利用技术。
潮流发电是利用潮汐引起的水流动能发电,通过潮汐涌浪和涨潮退潮之间的水流来驱动涡轮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潮汐能梯级利用技术则是利用潮汐涌浪差异,通过建设潮能发电站和潮汐能闸进行潮汐动能利用。
水能的利用与开发

水能的利用与开发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水能的利用与开发对于能源的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能的利用与开发进行探讨,从水能的来源、水能的利用方式以及水能的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能的来源水能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海洋潮汐等。
此外,水能还包括人工构建的水库、水电站和水泵等设施。
水能的来源广泛而丰富,为人们有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二、水能的利用方式1. 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目前最为常见且广泛利用的水能方式之一。
通过利用水的流动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以供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
水力发电不仅具备清洁、再生、可持续的特点,而且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能储存水能储存是指将水能转化为储能,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通过建设水库,将水储存起来,当需求增加时,可以通过打开水闸释放水能,实现对能源的供应。
水能储存的优点在于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能够满足能源的突发需求。
3. 水能利用于淡化处理水能还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处理,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
这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海岛国家。
4. 水能利用于冷却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需要冷却以保持正常运行。
水能可以利用其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高导热性的特点,为工业设备提供冷却作用,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三、水能的开发前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水能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一方面,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其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源安全性更高。
另一方面,水能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发电需求,从小型水力发电站到大型水库等。
此外,水能的开发也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就业市场创造机会。
总结:水能的利用与开发对于能源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可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与挑战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大批防洪、灌溉、排涝、发电、城镇供水等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水利产业基本现状和经济形势水利产业的现状和经济形势,可以说成绩与困扰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水利国有资产已达到3000亿元,水利五大体系建设也取得一定进展,但建设滞后,基础脆弱,仍是当前水利的主要矛盾。
目前在水利国有资产中,水利经营性资产约700亿元,如果考虑到水管单位资产效能的双重性,发挥生产经营效能的资产为1150亿元,这样全部生产经营性资产约1850亿元,占水利国有资产的比重也不过62%。
这种结构不利于水利经济的发展,优化水利产业结构已势在必行。
我国水利系统现有职工150万人,其中机关10万人,事业单位100万人,而企业单位只有40万人。
企业单位职工所占比重仅27%。
目前水利企业存在着少、小、散的状况,在全国水利系统39000多家企业中,特大型的企业仅有1家,大型企业也只有5家,其余全是中小企业,而且大部分条件差、管理落后、效益不好。
水利进入市场的程度很低,水是商品的观念普遍淡薄。
据对几项主要收费情况的调查,1995年全国水费实收率只有70%,水保“两费”实收率不到10%,水文有偿服务费实收率不到30%,河道采砂管理费有的省近2年基本上没有收。
全国共有各类水利企业13万余家,其中较规范的水利企业仅为4246家,水利企业职工49万人。
多数企业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制约,缺少竞争与激励,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地处偏僻、信息不足、人才流失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加上部分水利企业承担水利系统无偿的社会公益性的服务和义务。
所以,大多数水利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劳动生产率偏低,经济效益不佳,甚至出现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
二、水利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四大以来,给水利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的首位,国家增大了对水利的投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从1992年的97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238亿元,年平均增长25.2%,用于水利的财政支出从1992年的167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300亿元,年增长15.8%。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它既是一种生命之源,也是一种宝贵的能源。
水能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能的开发方式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利用。
一、水能的开发方式1. 水电站水电站是目前最常见和成熟的水能开发方式。
它通过引水、发电和发电机组等设施,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具有装机容量大、维护成本低、清洁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2. 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利用海洋潮汐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建设潮汐电站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方式适合在潮汐强度较大的地区进行开发,具有稳定可靠的优势,能够为沿海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3. 波浪能发电波浪能发电利用波浪的起伏运动,通过浮标、液压缸等装置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方式适合在海洋或湖泊等波浪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开发,能够满足部分地区的电力需求。
4. 水疲劳发电水疲劳发电是一种新兴的水能开发方式,通过水流对装置的冲刷和震动产生电能。
这种方式适合在水流较强的河流、瀑布等地区进行开发,具有潜力巨大。
二、水能的利用领域1. 发电水能通过水电站等设施转化为电能,为全球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电是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缓解能源需求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灌溉水能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以满足农作物的水需求。
通过引水渠、喷灌设备等,将水能转化为农田灌溉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3. 城市供水水能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来源,通过水库、引水渠等设施,将水能转化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水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并确保水质安全。
4. 工业生产水能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动力和制冷等方面。
通过水力发电设备、水冷却装置等,利用水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5. 生态环境保护水能的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比如,潮汐电站能够减少潮汐对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波浪能发电可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福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水能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水能资源是指在水文循环过程中由太阳能而形成的水体储藏量和流动量。
按储量来看,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储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3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占总量的74%,地下水和冰雪储水量约为26%。
另外,我国山水之间的地形悬殊较大,地势高的地区水能资源储备更丰富。
水能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能丰富,北方水资源比较紧张。
西部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2. 水能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以水电开发为主,水电是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占据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9年我国水电发电量从8354亿千瓦时增加至15341亿千瓦时,发电总量逐年增长,水电发电量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水电发电效益不仅使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水电开发利用在我国虽然比较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水能资源的多元化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能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多元化。
传统的水电开发方式之外,还有多种可持续的水能利用途径,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洋热能等。
这些新兴的水能利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水电开发的不足,并且有望成为未来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潮汐能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稳定可预测等优势,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推广应用,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借鉴。
4.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确保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中的水能开发与利用

水利工程中的水能开发与利用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则是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水利工程中,水能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将从能源开发、农业灌溉和水环境维护等方面探讨水利工程中水能的开发与利用。
一、能源开发水力发电是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之一。
水利工程通过修建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成电能,为社会供应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水利工程中的水能通过引导水流、蓄能和水轮发电等方式进行利用,既满足了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又减轻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灌溉水利工程中的水能开发与利用在农业灌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修筑堤坝、引水渠和灌溉设施等,水利工程将水资源引导到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合理利用水能开展农业灌溉,不仅能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环境维护除了能源开发和农业灌溉,水利工程的水能开发与利用还涉及到水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水利工程通过引水、排水和水质处理等手段,保持水体的流动和清洁,保障人类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
同时,水利工程还能够对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调控,减少灾害对社会产生的损失。
水能的开发利用有力地维护了水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水利工程中的水能开发与利用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水能开发,我们能够获得清洁能源、提高农田产量、改善水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水利工程将继续发挥其在水能开发与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中国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水电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利用的必要性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能资源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大力开发我国水电资源的必要性。
关键词:水电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能源结构调整引言:我国水库总量虽然是世界第一,但人均水资源储蓄能力排名靠后。
中国大坝协会统计,我国2007年的水库总库容是6345亿立方米,受大坝和水库调节的量不到3000亿立方米,人均不到500立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约2000立方米的调蓄水平。
相对于中国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和人口数量来说,中国仍需大力发展水电。
一、我国的水能资源中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994年编《全国大中型水电站规划图集》和一些省区的统计成果,我国大中型水电站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修正后,总计装机容量为40609万KW,相应年发电量19184亿KW.h。
根据1998年《中国水利建设40年》,我国小型水电站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为7000万KW,相应年发电量2500亿KW.h。
修正后,全国大、中、小型水电站总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为47609万KW,相应年发电量21684亿KW.h。
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成阶梯状,由西南的青藏高原、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向东部沿海地区逐渐降低;降水量则随各地距海远近和地形条件变化,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且河道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西部地区河道坡降陡落差大;南部地区径流丰富。
这些地形和降水的特点造成了我国水能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二、水能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截止到1999 年底,我国水电总装机为7297.08万KW,年发电量2129.27亿KW.h,占全国技术开发的15.3%和9.8%。
我国水电占总电量的比重也相对较低,1999年底为17.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1列出了一些国家不同年代水电占总电量的比重。
由表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水电比重最高曾达25.9%,之后有所下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徘徊在17%~20%之间。
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力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以及由其带来的能源。
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人类的生活、经济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人类对能源和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水力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水力资源是指从水体中获取能量的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中的水能。
水力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富水源的地区,如北欧、加拿大、巴西等。
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分为大型水电站和小型水电站两种形式。
大型水电站一般利用大坝来截流河水,然后通过水力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社会、工业和农业用电。
小型水电站则是利用河流或者坡地上的水来驱动水轮机产生电能,主要用于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
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其次,水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水循环的自然过程,水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开发与利用。
此外,大型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所以,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由于大型水电站往往需要修建大坝来截流河水,这会改变河流的流速和水量分布,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鱼类和水生动物的迁徙路线可能会受到阻断,导致它们无法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
此外,大坝建设还会淹没大片的陆地,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在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虽然水力发电是一种成熟且可靠的技术,但是其建设和运维的成本较高。
尤其是对于小型水电站来说,由于规模较小,无法享受大型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因此其投资回收周期较长。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而如今,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了困扰人类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高效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是指在水文环境和地理条件限制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调节和保护的工程。
这些工程可以包括能源水利工程、节能环保工程、水文调节工程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
一、能源水利工程能源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源,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一类工程。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水电站。
水电站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既能解决能源贮备问题,也能避免空气污染,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节能环保工程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水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通过节能环保工程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通过节能管道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方式,将水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更加高效地利用,降低浪费。
三、水文调节工程水文调节工程主要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分配而设计的工程。
比如,通过建造大坝来调节水位,可以实现控制洪水以及储存河流水资源,进而为下游开展用水提供可靠的保障(如位于中国第三大湖--鄱阳湖的鄱阳湖大坝)。
四、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指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一类工程。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丰富的水资源从南方引入北方,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从技术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虽然解决了目前一定程度上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些许的弊端。
有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水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出现重大环境事故;有的工程建造后,也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或者维护成本高。
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意生态保护和环境维护,以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和安全,满足全球人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保护的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水电建设力度,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是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人的川家。
相对其他清洁能源而言,水电成木低,技术成熟,出力特性较好,是实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标的首选能源。
一、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一)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有利于加快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根据2005年全国水能资源复查的结果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亿乙千瓦。
发达国家水电开发率一股在60%以上,而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开发率仅为43%左右,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建设大型水电基地是开发利用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形式。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长江、金沙江、怒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上,具有很好的集中化开发和规模化外送的条件。
我国水电技术能力不断增强,水电站设计和施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水电机组的制造和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峡、龙滩等一批自主设计制造的70万千瓦机组已投运多年,建设大型水电基地面临的技术障碍较小。
长江干流上游、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上游、黄河北干流、东北、湘西、闽浙赣和怒江等13个大型水电基地(见图3-2)规划装机容量合计约32亿千瓦,约占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0%;
(二)大型水电基地优化开发重点及时序
我国未来水电开发重点地区1要是西南的四川、云南和西藏地区。
从我国13个大型水电基地的开发程度看,闽浙赣、湘西、长江干流上游等主要位于东中部地区的大型水电基地
开发程度较高,未来新增水电装机容量有限;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怒江、澜沧江等水电基地开发程度较低,这些水电基地均分布在西南地区,未来我国需要在这些流域上加快建设大型水电基地。
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技术可开发容量8966万千瓦,是我国水电的重要战略后备基地。
随着四川、云南、四川等地区河流流域开发,我国水电开发重心将逐步向西南地区转移。
1.金沙江水电基地
金沙江流域面积4732万公里2,约占长江全流域面积的26%。
金沙江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约占长江总蕴藏量的42%,占全国总量的16.7%。
金沙江流域共规划25级电站,装机总容量7652万千瓦。
其中上游13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392万千瓦;中游8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090万千瓦;下游4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4170万千瓦。
根据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规划,预计2020年投产装机规模达到6160万千瓦,2030年达到7352万千瓦。
2.雅砻江水电基地
雅砻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
流域面积约13.6万公里²,天然落差3830米,蕴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容量3461万千瓦。
雅砻江水能资源具有水量丰沛、大型电站多、水电开发淹没损失小、整体调节性能好等特点,开发前景较好。
雅砻江流域共规划22座电站,装机总容量2906万千瓦。
其中上游11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80万千瓦;中游6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156万千瓦;下游5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470万千瓦。
根据雅砻江水电基地建设规划,预计2020年投产装机容量达到2460万千瓦,2030年达到2606万千瓦。
3.大渡河水电基地
大渡河是长江上游岷江水系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约77万公里²,干流全长1062公里,天然落差4175米,蕴藏水能资源丰富。
大渡河流域共规划27级电站,装机总容量2673万千瓦。
预计2020年投产装机容量达到2300万千瓦,2030年达到2673万千瓦。
4.怒江水电基地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南麓,经我国西藏和云南后进入缅甸。
我国境时流域面积13.8万公里²,干流天然落差4848米,水量丰沛稳定,水电开发的地形地质条件好,移民较少。
怒江流域共规划25级电站,装机总容量3639万千瓦。
其中上游12级,规划装机容量1464万千瓦;中游9级,规划装机容量1843万千瓦;下游4级,规划装机容332万千瓦。
预计2020年投产装机容量达到468万千瓦,2030年达到2639万千瓦。
5.澜沧江水电基地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流经我国青海、西葳、云南后进入老挝。
我国境内流域面积16.4万公里²,天然落差约4695米。
澜沧江流域共规划22级电站,装机总容量3198万千瓦。
其中上游13级,规划装机容量1552万千瓦;中游5级,规划装机容量811万千瓦;下游4级,规划装机容量835万千瓦。
预计2020年投产装机容量达到2600万千瓦,2030年达到3158万千瓦。
6.雅鲁藏布江水电基地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干流全长2057公里,流域面积约24.0万公里²。
雅鲁藏布江干流水电/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8966万千瓦,其中下游河段占95%。
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集中开发阶段。
结合我国大型水电基地建设规划及主要河流流域开发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中型水电装机容量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7亿千瓦左右,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将初具规模,雅砻江和大渡河干流水电力开发基本完毕。
预计到2030年,我国大中型水电装机容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7000万千瓦,西南地区规划的水电基地将全面建成,各河流龙头水库全部投产运行。
除怒江、雅鲁藏布江外,主要河流干流水电开发基本完毕。
预计到2050年,我国大中型水电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基础上新增3000万千瓦,怒江于流水电开发基本完毕,雅鲁藏布江下游截弯取直各梯级电站基本开发完毕。
(三)大型水电基地的电力外送与消纳
大型水电基地所发电力大部分需要远距离输送到东中部地区消纳。
未来我国新增水电装机主要集中在西南水电基地。
西南水电基地所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用电负荷较小。
为最大限度减少弃水,大型水电基地应在满足本地区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将所发电力输送到市场需求空间大的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消纳。
综合一次能源平衡、输电距离及资源使用效率等因素考虑,金沙江下游水电主要送往华中、华东地区消纳,雅砻江水电主要送往华东地区消纳,大渡河水电在满足四川省负荷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富余部分送往重庆、华中东四省和华东地区消纳,怒江、澜沧江水电主要送往华南地区消纳。
西南水电基地与我国东中部用电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在2000-3000公里之间,从经济性和电网运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必须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输送。
为确保我国大型水电基地开发的顺利开展,要统筹电源和电网规划,在东中部地区预留水电消纳市场空间的同时加强特高压电网输送通道的建设,实现我国水电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要充分考虑水电基地梯级开发时序和开发规模,预留好输电容量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