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基础知识共48页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
![《气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b4f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b.png)
雷电灾害及预防
雷电灾害
雷电是指天空中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可导致火灾、爆炸、 电击等灾害。
预防措施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高耸建筑物、金属框架结构等易导 电物体,不在大树下避雨,不接触裸露电线和电器设备等。
台风灾害及预防
台风灾害
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性涡旋,可导致狂风 暴雨、巨浪、风暴潮等灾害。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究的重点之一。
雷暴系统
雷暴是指积雨云中强烈的雷电和降水 现象,常伴随着大风、冰雹等天气现 象。
雷暴的预报和预警对于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暴的形成和发展与空气的上升运动 和不稳定能量有关,是夏季常见的天 气现象之一。
PART 05
气象灾害与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及预防
暴雨洪涝灾害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超 过50毫米的降水,可能导致河流 水位上涨、山洪暴发、城市内涝 等灾害。
详细描述
气象是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发生的各种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的科学,包括温度、湿 度、降水、风、气压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气象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 重要意义,如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
气象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气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过程具有不同的特 点。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气象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气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天气预报可以指导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活动,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 。同时,气象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如暴雨、台风、干旱等灾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威胁。因此,了解气象知识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天气系统 (2)
![常见的天气系统 (2)](https://img.taocdn.com/s3/m/0360a7b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水平训练点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协助学生提升阅读识图水平。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水平。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
“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
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
所以,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
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水平目标(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高三第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pptx
![高三第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684c0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
是( C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第12页/共68页
[归纳]:冷暖锋的区别
1.看箭头指向与锋面坡度
第13页/共68页
[归纳]:冷暖锋的区别 2.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3.看符号
第14页/共68页
[归纳]:冷暖锋的区别
[典型例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 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主要的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 北5~8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 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6.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B )
①五月 ②六月 ③七月 ④八月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右图为2016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
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C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B )
A.甲——反气旋、晴朗 乙——气旋、阴雨
B.甲——低压、阴雨 乙——高压、晴朗
第33页/共68页
[典型例题]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3题。
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34页/共68页
[典型例题]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3题。
2.如果戊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B)
5.该同学绘制的示意 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10f5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4.png)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气候是地球大气长期统计平均状态的总和,它反映了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自转、太阳辐射、海洋和地形等。
而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它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要素。
一、气候的分类气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细节进行分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候分类方法。
1.柯本气候分类柯本气候分类法是目前最为流行和广泛应用的气候分类方法之一。
它以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判断依据,将地球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域:热带、温带、地中海型、大陆性和寒带。
每个气候区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亚区。
2.气候带分类气候带分类法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纬度和太阳高度角来进行分类的。
根据地球形状和自转的原理,不同地区的纬度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从而决定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常见的气候带包括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3.按季节分类按季节分类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来进行的。
在大部分地区,气温和降水往往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明显的季节性。
常见的按季节分类有四季气候、干湿季气候和雨季气候等。
二、天气的要素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它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天气要素。
1.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它是人们感知天气的主要指标之一。
气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气温通常通过温度计进行测量,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它表示空气中水分的多少。
湿度的大小决定了空气的舒适度和能见度。
湿度是通过湿度计进行测量的,常用的单位有百分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等。
3.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它是天气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气压的高低会影响到风的形成、云的形态以及降水的产生。
气压通常通过气压计进行测量,常用的单位有帕斯卡和毫巴等。
4.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的吹向,它表示风的来自哪个方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60074a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4.png)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天气预报(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天气预报(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cb46c65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09.png)
典例5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气压状况看, 点气压值_____(选填“高”或“低”)于 点气压值。
低
[解析] (1)A点的气压值在1 005百帕到1 010百帕之间, 点的气压值在1 010百帕到1 015百帕之间,故A点气压值低于 点气压值。
②冷锋和暖锋的概况
名称
冷锋
暖锋均带来降雨
定义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暖空气状况
被迫抬升
主动徐徐爬升
降水区
散布在锋线两侧,主要在冷空气一侧(锋后)
散布在锋线两侧,主要在冷空气一侧(锋前)
图示
锋图
B
A.锋面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B.①范围为冷空气控制,②范围为暖空气控制C.乙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D.甲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出现雨雪天气
[解析] 根据示意图判断甲为冷锋,乙为暖锋,A错误;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①范围为冷空气控制,②范围为暖空气控制,B正确;乙锋面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常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错误;甲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过境后气温降落,气压上升,天气转晴,D错误。
预报
上海未来天气将由晴转阴有雨,风力加大。广州将仍保持晴好天气
5.现在天气预报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在的天气预报通过地面观测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收集气象信息。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锋面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
冷锋
暖锋
4.天气图的分析:教材第73页图2-48根据“卫星云图”等压线的散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低压、冷锋、暖锋和台风,可以了解某地当日的天气形势,还可以预测未来24小时某地的天气状况。具体如下。
初中气象知识
![初中气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8fb91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a.png)
初中气象知识
初中气象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他们需要了解每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成因和特点,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等。
2. 气温和降水:学生需要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知识,包括温度和湿度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他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情况,以及这些分布情况的形成原因。
3. 风和气压:学生需要了解风和气压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气压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他们需要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以及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4. 气象灾害: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台风、地震等,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5. 气候变化:学生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变化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以上是初中气象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气和气候,以及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会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大学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b1e5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5.png)
大学气象知识点归纳总结1. 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气候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量等。
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地形、海洋、大气、植被等有关,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的分类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各种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气候要素。
2. 天气天气指的是某一时刻的大气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风力等。
天气的变化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地表特征、海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是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天气的预测涉及到气象仪器的观测和气象学知识的运用,可以提前几天或数小时预测未来天气状况。
3. 大气层结构大气层是大气圈层内具有一定性质和特征的气体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臭氧层等。
大气层结构对气象现象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层次的大气对气候和天气有不同的影响。
4. 气象仪器气象仪器是用于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测的工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降水计等。
气象仪器的观测结果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可以用于了解大气的物理过程和气象现象的发生原因。
5. 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结果和气象学知识对未来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包括天气趋势、降水概率、气温变化等。
气象预报结果对农业、交通、航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和损失。
6.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在地球表面上空气流动的总体规律,受到地球自转、地球形状、地表特征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和气象现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7. 云和降水云是大气中由水汽凝结形成的悬浮微粒,降水是指云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从云中落到地面。
云和降水是气象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气象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8. 暖锋和冷锋暖锋是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汇产生的边界,冷锋是冷空气和暖空气交汇产生的边界。
暖锋和冷锋是天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气分析常识
![天气分析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9e1065011ca300a6c390bc.png)
高空槽是大气波动的一部分。
大气波动的发展受冷暖平流影响。
大气中的温压关系是大气运动变化的重要因素。
冷暖平流与大气波动槽脊发展的具体关系是:高空冷平流,低层加压(有利冷高压发展),高空减压,有利于槽加强(加深)。
高空暖平流,低层减压(有利低压发展),高空加压,有利于脊加强。
因此冷暖平流对气压系统发展的影响是高低空相反。
一般大气长波是冷槽暖脊结构(温度场波动位相落后于气压场波动位相),即槽后(脊前)冷平流,槽前(脊后)暖平流,因此长波槽将加深,长波脊将加强。
此时,大气斜压不稳定,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天气变化剧烈。
对于地面(1000HPA)的高度变化来说,冷暖平流是对其产生变化的一个原因。
冷平流使得该地区温度降低,平均层和1000HPA之间的厚度减小。
所以如果不考虑平均层的高度变化时,对应的1000HPA等压面必定升高。
反之,如果是暖平流影响的时候地面是减压状态的。
由于高层空气遇冷下沉,最终使得低层空气密度大,所以压力增强(下沉气流主导),所以很明显冷高压是低空天气系统。
在地面看来他的确是高压,但是在高空(5000米左右)来看,只是看到了对应地面冷高压的位置往往是一个竖槽,其东面有一个冷涡(冷低压)。
其原因是由于大气也需要保持受力平衡,所以冷高压的东面往往伴随了一个温带气旋(冷低压),一般是在副极地低压带中形成。
由于上升气流,高低层空气密度相对都比较小,和冷高压存在很大的气压梯度。
因此温带气旋有2个锋面云系(冷性或者暖性锢囚都可以存在),在其南侵过程中往往引导后面的冷高压(也就是冷空气)南下,而且所到之处往往带来降水和气温先升后降的特点。
所以冷低压是高层天气系统,无论是地面(1000HPA)或者高空(5000米左右)它始终显示的是低气压。
所以一般来说,冷高压和暖低压是低空天气系统,而暖高压(暖脊)和冷低压(冷下沉气流因升温不易冷凝,天气晴朗下沉气流因升温不易冷凝,天气晴朗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中心空气被迫上升(上升气流),当气流升至高空时,又会向四周流出;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下沉气流)。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dc50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5.png)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一、大气层结构与组成
1.大气圈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层和热层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解。
2.大气圈组成:了解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及其含量。
二、大气运动及其规律
1.大气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大气环流系统:了解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低带和极地高压带等环流系统及其运动规律。
三、气象要素及其测量
1.气温: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湿度:了解湿度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降水: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类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4.气压:了解气压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5.风:了解风的形成机制、分类、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四、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1.阴晴雨雪:了解阴晴雨雪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
2.雾霾: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3.雷电:了解雷电的形成机制、预警和防范措施。
五、天气预报技术
1.天气气象站:了解天气气象站的作用、布设要求和数据收集方法。
3.天气预报精度:了解天气预报的精度评价标准和提高预报精度的方法。
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气候变化原因:了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和趋势。
2.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气候变化应对:了解气候变化应对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对以上重点内容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天气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顺利!。
初中地理《天气》说课稿
![初中地理《天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b01850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初中地理《天气》说课稿初中地理《天气》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天气》,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天气》是初中地理的一节重要内容,课文通过精妙的各种天气展示设计让学生能了解天气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表现出天气的多种多样。
通过对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三维目标,同时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能为培养学生了解天气、模仿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们新义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各种天气的判读,学会判断哪种空气质量对人有益哪种气空质量对人有害。
能力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向同学或者其他人播报天气预报,能自己找出获取天气信息,了解天气变化。
情感目标: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天气的多种多样,从而热爱地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制定了这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关系,积累有关天气各种知识。
教学难点:知道天气和地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以上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我主要采用提问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二十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安排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来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导语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兴趣学习这节内容,我让学生看书上57、58页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想不想知道它和我们怎么产生关系的吗?”通过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这节内容中来,从而高效的完成三维目标。
多变的天气学习笔记
![多变的天气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8efd965561252d380eb6e10.png)
问题
探究二:什么是风向?什么是风力?介绍风向标?
2、风 (参照 48 页方框内文字学习)
①、风向是指风的(
)。如:北风,是指风从
(
)方向吹来。
②、风力是指风的(
)。共 18 级,级数越大,风
力(
)
1
③、风向标的含义:(自学——小组合作探究) 风的大小和风级用风向标来表示。下图为风向标
风杆
风尾: 每一道风尾代 表风力 2 级
三、巩固拓展
问题
.收看天气预报。 .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及其预防措 施。
四、反思评价
学 后
记
问题
检 自我评价 查 及 小组评价 评 价 教师评价
2
3
年 班 姓名
学
学科 地理
习笔记
单元课题
天气与气候
本课题目
学 习 目 标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
月
日
多变的天气
问题
一、天气与气候 1、自主学习:(阅读书上 47 页第一、第二段回答) ①、什么是天气?天气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是气候?气候有什么特点?
注:风杆用来指示风向。 画有风尾的一侧风杆表 示风的来向。图为北风
四道风尾表示 7 级风
此图为风旗,用来 表示 8 级风
注:8 级以上的风力还有其 他一系列符号表示
3、天气符号:(阅读 49 页图 3.5 常用天气符号) 各组展示天气预报内容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小组合作探究 城市里的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呢? 2、若要为清新空气做个宣传,请设计一条广告语。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a46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3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共45张PPT)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3.3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件(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613e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4.png)
A. 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 图中①地的气温最高
C. 图中①地的气压最高
D. 图中④地受暖气团控制
随堂练习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时一周天气状况示意图”。
B 1.一周内,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一天是
A.1日
B.3日
C.5日
D.7日
C 2.影响本周天气的天气系统为
A.低压
B.高压
C.冷锋
D.暖锋
3.该月最可能是 B
天气实例 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形成:在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进入大陆后,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冷暖气团“旗鼓相当”,对峙时间长,因而造成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影响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时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 天气:阴雨绵绵。
阅读-梅雨
Mould rains refers to the rainy weather with a long rainy period from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southern Japan in early summer
异常梅雨。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地区最易出现“倒黄梅”天气的是
A.长江中下游流域
B.东北地区
4.形成“倒黄梅”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C.华南地区
( D)
D.黄土高原
A.亚洲高压偏弱
B.印度低压偏强
C.阿留申低压偏强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A 5.推测“倒黄梅”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A.当地果蔬品质下降
①“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②“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