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uterbur)、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Buck)因在人类嗅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 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美国)、马丁·埃文斯(Sir Martin J. Evans)(英国)。
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为“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德国),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 (美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收稿日期 ! 3 4 4 5 6 4 7 6 4 5 作者简介 ! 焦姣 " 女 " 7 8 9 : ! # 上海枫林路 ! " # 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生 $ 主要研究细胞信 号转导过程的关键化学分子调控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1 / ( 1 / 1 2 姚祝军 $ 男 $ 3 4 5 6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组 长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细胞凋亡 的化学生物学 $ 天然产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化学以及分子影像学研究 # % & ’ ( ) * + 7 ( - 8 . ’ ( ) * / 0 ) - 1 / ( 1 / 1 2
9" : ;t;?7 0 / @=AA/ 3 4 5 B C6 D !E3 B 95 : 北京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组 / 原子能 $ 3 4 5 5 "! #+ F!6 $ 北京基本 粒子物理理论组 /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 3 4 5 5 %E &G HI2 J& 7 I( 2 K?I/ L=’ ) 2 ) 0 1 =2 1 = - M A?= NAO( A- 2 ;- P=* $ >O- 1 ==P) 2 J0 - M A?= 3 4 6 Q <RST<KHUR V- 2 M=O=2 1 = - 2 W?=- O=A) 1 ( * >?7 0 ) 1 0 $ @) AA- 2 % PI1 ( A) - 2 ( * >IX* ) 0 ?) 2 J$ B 9F: 北京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组 / 3 4 5 5 年暑期北 京 国 际 物 理 讨 论 会 上 报 告 G HI2 J & 7 I( 2 K?I/ L=’ ) 2 ) 0 1 =2 1 = - M A?= NAO( A- 2 ;- P=* $ >O- 1 ==P) 2 J0 - M A?= 3 4 6 Q <RST<KHUR V- 2 M=O=2 1 = - 2 W?=- O=A) 1 ( * >?7 0 ) 1 0 / @) AA- 2 % PI1 ( A) - 2 ( * >IX* ) 0 ?) 2 J$ B 96 : V/ T/ Y( 2 J ( 2 P L/ @ / ;) * * 0 / !"#$% &’(/ 3 4 " B Z4 5 [+ 3 4 3 94 : @ \ ]( PP==^ ’ _ ; >- ‘- ^/ !"#$% )’**+ , 3 4 5 F ZE" [+ E4 93 Q: N @ <* ( 0 ?- a/ -./0+ !"#$+ 3 4 5 3 ZEE[+ " F4 $N b=) 2 X=OJ/ !"#$+ &’(+ 1’**+ 3 4 5 F Z3 4 [+ 3 E5 B $S N( * ( ’ / >O- 1 ==P) 2 J0 - M A?= 6 A?
2004诺贝尔——泛素
• 初步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溶酶体是蛋白质降 解的唯一途径,然而之后的系列实验证明: 1、半衰期不同的蛋白质在溶酶体中的降解 情况不同, • 2、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加入细胞内,对不 同的蛋白质的降解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 甚至没有影响, • 3、热力学研究证明蛋白质的降解需要能量, 但不仅限于跨膜运输、质子泵、维持酸性 环境等的能量。
• Hershko是在1969–71年,在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在Gordon Tomkins实验室做博士后时,对 细胞内的蛋白降解感兴趣。 • 他在研究中发现当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中 加入像氟化物或叠氮化物这样的ATP合成抑 制剂时,TAT在细胞内的降解过程几乎被完 全抑制.
• 由此可见 ,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对生物体而 言非常重要 ,对其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具有重 要的特殊意义。 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实验室 中 ,科学家们不断发现并研究与这一降解过 程相关的新的细胞功能。这些研究对进一 步揭示生物体的奥秘以及探索一些疾病的 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具有深远的意义。
• 唯一的解决途径是在试管中准确再现无细胞 系统的该过程,分离不同成分并对每个成分 纯化定性,并从孤立纯化的成分中补全该系 统。 • 1977年Etlinger和Goldberg迈出了第一步, 从不成熟的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建立了一个 无细胞体系的ATP依赖蛋白水解系统。
• 1977年以后Ciechanover和Hershko转向网 状细胞提取物的研究,他们发现此提取物可 被分为两个组分,每一部分单独存在时都 不具有活性,然而一旦这两部分被重新组 合,就会引发ATP依赖性的蛋白质降解。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Nobel prizewinners in chemistry)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1901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 荷兰人(1852–1911)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一八八五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
1902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 德国人(1852–1919)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埃米尔·费歇尔,德国化学家,是一九零二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曾被人们誉为”实验室砷明。
”1903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人(1859–1927) 提出电离学说在生物化学领域,阿伦尼乌斯也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他发表了《免疫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定律》等著作,并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阿伦尼乌斯是当时公认的科学巨匠,为发展科学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而也获得了许多荣誉。
他被英国皇家学会接受为海外会员,同时还获得了皇家学会的大卫奖章和化学学会的法拉第奖章。
190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 英国人(1852–1916) 发现了稀有气体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成廉·拉姆赛爵士。
他与物理学家瑞利等合作,发现了六种惰性气体:氦、氖、氙、氩、氪。
由于他发现了这些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他荣获了一九零四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2004】 IrwinRose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2004】IrwinRoseFactsname: IrwinRoseBrooklyn, NY, USA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CA, USAPrize motivation: "for the discovery of ubiquiti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Prize share: 1/3LifeWorkAn important process in our cells is the production of proteins. But proteins must also be broken dow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Irwin Rose,Aaron Ciechanover, and Avram Hershko showed that one protein, ubiquitin, has a special missionin this context. When it is time for a protein to be broken down, a ubiquitin molecule attachesitself to the protein. The ubiquitin molecule serves as a key that enters a proteasome, a protein complex that divides the protein into smaller pieces. These can b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other substances in the cell.An important process in our cells is the production of proteins. But proteins must also be broken dow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Irwin Rose,Aaron Ciechanover, and Avram Hershko showed that one protein, ubiquitin, has a special missionin this context. When it is time for a protein to be broken down, a ubiquitin molecule attachesitself to the protein. The ubiquitin molecule serves as a key that enters a proteasome, a protein complex that divides the protein into smaller pieces. These can b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other substances in the cell.。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
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
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朱里奥·纳塔
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聚合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1年:卡尔·博施, 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在高压化学合成技术上的贡献
1932年:兰格缪尔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
1934年:哈罗德·尤里
发现了氘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来自方法 1991年:理乍得·恩斯特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
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
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38年:理乍得·库恩
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 以及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格奥尔格·赫维西
对在化学变化中使用同位素作为失踪物的研究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
2004 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简介
超分子化学作业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1.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1.1发展历史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C.J Pedersen (佩德森)、J.M Lehn (莱恩)、D.J Cram (克来姆)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分子化学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1967年Pederson等第一次发现了冠醚。
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发现的在人工合成中的自组装作用。
Cram和Lehn在Pedersen工作的启发下,也开始了对超分子化学的研究。
从此之后,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快速发展起来。
1.2简介超分子化学不仅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而且涉及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它是一门处于近代化学、材料化学和生命科学交汇点的新兴学科。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不仅与大环化学(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的发展密切相连,而且与分子自组装(双分子膜、胶束、DNA双螺旋等)、分子器件和新兴有机材料的研究息息相关。
到目前为止,尽管超分子化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和范畴,但它的诞生和成长却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
1.3研究内容与分子化学相对照,分子化学基于原子间的共价键,而超分子化学则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造块依靠分子间键缔合。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分子识别,分为离子客体的受体和分子客体的受体;环糊精;生物有机体系和生物无机体系的超分子反应性及传输;固态超分子化学、分为晶体工程、二维和三维的无机网络;超分子化学中的物理方法:模板、自组装和自组织;超分子技术(分子器件及分子技术的应用)。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所谓分子识别即是指主体(受体)对客体(底物)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
它们不是靠传统的共价键力,而是靠称为非共价键力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包括离子—偶极、偶极—偶极和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等。
分子识别主要可分为对离子客体的识别和对分子客体的识别,而以人工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主要包括冠醚、穴醚、臂式冠醚、双冠醚、环糊精、化学修饰环糊精、桥联环糊精、杯芳烃、环番等大环全体化合物选择性键合客体(离子或分子)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过程。
2000-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5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 油研究所的伊夫· 肖万、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 特· 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 院的理查德· 施罗克。他 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 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 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 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 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 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 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 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 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 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 例证。
2012 美国医学家罗伯特· 尼科威(Robert Lefkowitz )和美国 J· 生物学家布莱恩· 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 ),因为他 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上的成就”而获化学奖。
2007 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 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 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而获此殊荣。
2008 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 沙尔菲和 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 荧光蛋白获奖。
2009 英国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 (VenkatramanRamakrishnan) 、美国托 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 和以色列阿 达-尤纳斯(Ada Yonath)因研究核糖体的结 构和功能获奖。
2002 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 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 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 美国科学家彼得· 阿 格雷、罗德里克· 麦 金农因在细胞膜通 道方面做出的开创 性贡献,而共同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 切哈诺沃、阿夫拉 姆· 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 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 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 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_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知识介绍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李炎武 谭卫兵 邝雪英 张 伟(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 广州 510925)摘要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发现细胞是如何摧毁蛋白质的科学家 阿龙 切哈诺沃、阿夫拉姆 赫什科和欧文 罗斯。
本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重点介绍了泛素调节下蛋白质降解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及其机理。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泛素调节 蛋白质降解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 切哈诺沃、阿夫拉姆 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 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是如何摧毁蛋白质的(即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1]。
阿龙 切哈诺沃1947年出生在以色列海法市。
1981年在海法的以色列工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目前在这所工学院的医学科学研究所担任教授。
阿夫拉姆 赫什科1937年出生在匈牙利考尔曹格,为犹太后裔,属以色列公民,1969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与切哈诺沃在以色列工学院共事。
欧文 罗斯今年78岁,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主持位于美国费城的福克斯 蔡斯癌症研究中心的工作,目前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任教[2]。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间,切哈诺沃与赫什科曾在罗斯主持的福克斯 蔡斯癌症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在这期间,他们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揭示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理,指明了蛋白质降解研究的方向。
特别是三位科学家在1979年12月10日一期美国 全国科学院学报 上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被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称为 突破性成果 ,并奠定了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1 关于获得成果的介绍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是各种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死亡。
科学家关于蛋白质如何 诞生 的研究成果很多,迄今为止至少有5次诺贝尔奖授予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但关于蛋白质如何 死亡 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自1901年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901年:雅各布斯·冯特·霍夫曼1902年:埃米尔·冯·贝林1903年:赫尔曼·埃米尔·费希特1904年:威廉·拉姆赛1905年:亨利·莫瑞1906年:爱德华·弗兰克兰德1907年:阿尔贝特·阿布拉姆森1908年:恩斯特·鲁特福德1909年:威廉·欧斯特1910年:奥托·瓦勒拉·安德烈·冯·拜尔1911年:玛丽·居里1912年:维克托·格里戈里维奇·托普奇尼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伯格1914年:费迪南德·弗雷德里希·浮士德1915年:理查德·威廉·威尔斯1918年:弗里茨·哈伯1919年:约翰·赫尔曼·维伦1920年:瓦尔特·诺伯1921年:弗雷德里克·萨格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1923年:弗里茨·泽纳克1925年:理查德·阿德博1926年:西里尔·诺特1927年:海因里希·瓦尔特1928年:奥尔瑟·维布伦1929年:阿瑟·哈蒙德1930年:汉斯·冯·欧夫1931年:卡尔·威廉·玛克希1932年:伊里亚·梅切尼科夫1934年:哈罗德·乌雷1935年:弗雷德里克·吉尔伯特 1936年:彼得·德拜弗1937年:诺曼·霍克斯沃思1938年:理查德·克鲁克1939年:保罗·克鲁斯1943年:乔治·德维1944年:奥德里·莫尔1945年:奥特-赫恩里希·迪尔斯 1946年:詹姆斯·桑德斯顿1947年:罗伯特·罗宾逊1948年:阿尔贝特·杜克1949年:威廉·默文1950年:奥托·保罗·赫滕斯坦1951年:埃德蒙·哈斯勒1952年:阿尔弗雷德·赫夫曼1953年:赫尔曼·斯图尔特1954年:林纳斯·鲍林1955年:文森特·杜比西1956年:西尔斯·奥特1957年:阿瑟·坎通1958年:弗雷德里克·萨克斯1959年:尼古拉斯·巴伦1960年:威拉德·利卡1961年:梅尔文·卡尔文1962年:马克斯·佛居斯1963年:卡尔·齐尔斯1964年:多尔切斯·因格利斯1965年:罗伯特·伯纳德·伍德沃德 1966年:罗伯特·S·穆林1967年:马努埃尔·佩雷兹·戈麦斯 1968年:哈里·韦特1969年:德瑞克·巴顿1970年:路易斯·福卡1971年:格拉德斯通·贝克1972年:克里斯多夫·安森1973年:艾弗雷德·赫希1974年:保罗·弗洛里1975年:约翰·康威1976年:威廉·利普斯柏1977年:伊利亚·梅切尼科夫1978年:彼得·米歇尔·阿巴拉夫1979年:乔治·默克尔1980年:保罗·贝尔茨1981年:肯尼斯·阿罗1982年:亨里克·达蒙1983年:亨利·塔夫茨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1985年:赫伯特·奥尔茨1986年:邓肯·赖特1987年:查尔斯·佩德森1988年:约翰·波拉德1989年:托马斯·刘易斯1990年:埃利奥特·斯蒂尔1991年:理查德·雷特利奇1992年:鲍姆·欧斯特1993年:kary Mullis1994年:乔治·奥尔巴赫1995年:马里奥·莫洛纳1996年:罗伯特·富勒1997年:保罗·博耶尔1998年:瓦尔特·考恩1999年:阿哈德·扎德2000年:阿兰·赛克2001年:威廉姆·诺尔斯2002年:约翰·贝内特·弗朗西斯 2003年:彼得·阿格雷2004年:阿伦·赫克2005年:罗伯特·格拉布斯2006年:罗杰·库内2007年:李政道2008年:马丁·查尔弗斯2009年:文森特·扬2010年:理查德·赫克和阿达·尤劳 2011年:丹尼尔·谢辛格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013年:马丁·卡普莱2014年:埃里克·贝茨2015年:托马斯·林德斯特勒2016年:让-皮埃尔·萨维纳2017年:雅克·迪布洛克2018年: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格雷戈里·温特 2019年:约翰·古德诺夫、斯坦利·惠廷汉姆、阿卡迪亚·谢米亚2020年:艾米·瑞斯、詹妮弗·杜德纳、埃米尔·克罗伊德尔以上就是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 此结果说明了此种识别机制中是N端氨基酸残基而 不是靶蛋白中的Lys残基决定了靶蛋白的泛素化修 饰。但保留靶蛋白的N 端氨基酸残基而将N 端氨 基酸序列中的一个或某几个氨基酸残基替换也会 导致靶蛋白不能被泛素化修饰[28],此结果说明 了是N 端氨基酸序列而不是N 端第一个氨基酸蕴 涵了靶蛋白的泛素化修饰信息。通常靶蛋白的特 异性是由E2 或E3 决定的,但现在发现多聚泛素 链连接蛋白可以将靶蛋白招募到蛋白酶体,并且 对泛素蛋白酶系统特异性选择靶蛋白起一定作用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1
目录
一 ̖ 人物简介 二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内容 三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应用 四 ̖ 展望
2
一 ̖ 人物简介
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 沃、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 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也就说说他们发现了一 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 1970年代末,赫什科借着带薪休假的机会,带着 当时还是博士后的切哈诺沃,到美国费城福克 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的罗斯实验室进行访问研 究,在那里完成了三位获奖者的大部分合作研究, 发表了一系列生物化学论文。
6
• 在宣布大厅,切哈诺沃笑言,还没来得及把消息 告诉亲朋好友,也没想以后怎么用这笔奖金, “在此刻,我觉得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当记者 问到,作为一名非美国人赢得科学类的诺贝尔奖 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我深深为我的祖国 感到骄傲!”切哈诺沃还说,他相信他们的发现 对攻克癌症以及多种疾病会有很大帮助。
(1)泛素羧端水解酶( ubiquitin C - terminal hydrolases (UCHs) ):分子量为20~30 KD,水解 去除和泛素C末端连接的小肽,也参与泛素多聚体 产生泛素单体的过程,促进泛素再循环,对泛素系 统的正常运行是很有必要的。
泛素的发现及其背后的故事
泛素的发现及其背后的故事2004年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是如何摧毁有害蛋白质的(即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世人研究蛋白质的诞生,他们却研究蛋白质的死亡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贡诺·厄奎斯特带着两名化学奖评委代表笑容可掬地出席了宣布仪式。
由于此前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物理学奖得主全是美国科学家,因此当厄奎斯特宣布两名以色列人和1名美国人获得今年的化学奖时,全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评审委员会说,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降解问题感兴趣。
但今年获得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却独辟蹊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被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人的很多疾病就是这一降解过程不正常导致的。
评委们指出,“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攻克子宫颈癌和囊肿性纤维化等疑难疾病。
据介绍,目前已有建立在这一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药物问世,正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进行检测。
评委们在现场解释整个理论时,特意用碎纸机将两张完整的彩纸瞬间绞碎,以此比喻细胞好比一个高效的“控制站”,制造蛋白质但又能在瞬间把某些特定蛋白质“降解”为碎片。
以色列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在宣布大厅,工作人员当场把电话接到了获奖者之一阿龙·切哈诺沃在以色列海法的家中。
尽管切哈诺沃语速极快的以色列英语让很多人不得不最大限度地竖起耳朵,但现场所有人还是从他一些颤抖的语音中感受到了一种兴奋。
切哈诺沃笑言,还没来得及把消息告诉亲朋好友,也没想以后怎么用这笔奖金,“在此刻,我觉得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当记者问到,作为一名非美国人赢得科学类的诺贝尔奖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我深深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切哈诺沃还说,他相信他们的发现对攻克癌症以及多种疾病会有很大帮助。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第20卷 第1期今日化学2005年2月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项征3 魏平33 杨震33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Aar on Ciechanover,Avra m Hershko 和美国科学家Ir win Rose,因为他们共同发现了泛素(ubiquitin )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
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的机制是什么?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的发现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就这一领域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Aar on Ciechanover Avra m Hershko Ir win Rose 图1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图片来源:htt p://nobel p rize .org/chem istry/laureates/2004/index .ht m l )1 泛素 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最早是在1975年从小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的,后来发现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而得名[1]。
1979年,Ciechanover,Hershko 和Rose 在研究兔网织红细胞裂解物的生物化学分离2重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多肽可以启动蛋白降解过程,后来证明这个多肽就是泛素[2,3]。
很多分子、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和临床研究表明,泛素参与的蛋白水解过程在很多基本的细胞过程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分化与发育、细胞对细胞外的效应物和应激产生的反应、细胞表面受体与离子通道的调节、DNA 的复制、免疫与炎症反映的调节、细胞器的生物合成等。
既然这么多细胞过程都包括泛素参与的蛋白水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疾病的致病机理都与这种体系有关,这也8333333项征:北京大学博士生。
魏平:北京大学博士生。
杨震:北京大学长江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深入研究其调节机理的意义所在。
近20年诺贝尔化学奖内容
近20年诺贝尔化学奖内容自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已被授予了二十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全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杰出科学家和他们的工作都要受到我们的赞誉和尊敬。
本文将对最近二十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学者以及他们的重大贡献进行详细介绍。
2000年,阿尔伯特维拉阿罗森(Alfred G.Vergason)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有机自由基化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自由基的行为,以及自由基在许多有关重要生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研究对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都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2001年,蒂罗尔德维尔福特(Timothy D.Vogelsberg)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有机多酚化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多酚的结构以及多酚的化学反应。
他的工作改变了多酚的学习和研究,这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多酚的结构,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发出新的多酚的合成方法。
2002年,JamieH.Oliver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大分子组装和计算有机化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他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大分子组装和计算有机化学。
他研究了大分子组装的复杂过程,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理解大分子组装过程,他的研究为运用大分子组装技术开发新型有机分子提供了重要指导性作用。
2003年,约翰穆尔(John H.Muller)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分子图谱和分子排序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使用高分辨率的基于核磁共振的分子图谱技术,该技术利用改进的算法来分析分子的结构,以及分辨一系列不同的分子构象。
他的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可以更加精确地观察分子结构的方法,这些研究对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
2004年,玛德琳詹金斯(MadeleineJ.Jones)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她在功能性小分子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
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各种功能性小分子的合成和应用,尤其是利用催化实现有机合成反应,以及新型分子设计和药物发现等研究领域。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历年与生物有关的诺贝尔奖
历年与⽣物有关的诺贝尔奖1901年(第⼀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清疗法防治⽩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德国科学家费雪(Emil Fischer)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Ronald Ross)因发现疟原⾍通过疟蚊传⼊⼈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丹麦科学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辐射疗法治疗⽪肤病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理学研究的巨⼤贡献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意⼤利科学家⼽尔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科学家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阿⽅·拉⽡拉(Alphonse Laveran)因发现疟原⾍在致病中的作⽤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对免疫性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09年,瑞⼠科学家柯赫尔(Theodor Kocher)因对甲状腺⽣理、病理及外科⼿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俄国科学家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因研究细胞化学蛋⽩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11年,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Allvar gullstrand)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法国医⽣卡雷尔(Alexis Carrel)因⾎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4年化学奖2
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科学家阿弗拉姆-赫尔什科1937年出生于匈牙利的考尔曹格,1969年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哈达萨赫医学院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
赫尔什科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拉帕波特医学研究学院的著名教授。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是如何摧毁有害蛋白质的(即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贡诺·厄奎斯特带着两名化学奖评委代表笑容可掬地出席了宣布仪式。
由于此前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物理学奖得主全是美国科学家,因此当厄奎斯特宣布两名以色列人和1名美国人获得今年的化学奖时,全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获奖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两名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Hershko)和一位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Rose),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评审委员会说,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却很少有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降解问题感兴趣。
但今年获得化学奖的3位科学家却独辟蹊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被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人的很多疾病就是这一降解过程不正常导致的。
评委们指出,“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攻克子宫颈癌等疑难疾病。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如下: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
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关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综合题
关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综合题
曹振纲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北京时间2004年10月6日18点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曹振纲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J], 项征;魏平;杨震
2.有关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综合题 [J], 朱如平
3.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将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J],
4.探索蛋白质"死亡"之谜--解读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J], 伍勇;曹亚
5.与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相关的综合题 [J], 姜启时;施建峰;陈新;曹振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应用
• 阿弗拉姆·赫尔什科1937年出生在匈牙利,犹太 后裔,13岁移民以色列,现年67岁,1969年在耶 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旧金 山加州大学从事研究,1972年起在以色列工学院 任教。2004年10月6日获诺贝尔化学奖
• 欧文·罗斯现年78岁,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 博士学位,现就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 校。三名获奖者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就一直致 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 1970年代末,赫什科借着带薪休假的机会,带着 当时还是博士后的切哈诺沃,到美国费城福克 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的罗斯实验室进行访问研 究,在那里完成了三位获奖者的大部分合作研究, 发表了一系列生物化学论文。
• 1977年开始阿弗拉姆·赫尔什科致力于研究网状 细胞提取物。在试图利用色谱法除去血红蛋白的 过程中,阿龙·切哈诺沃和阿弗拉姆·赫尔什科 发现此提取物可被分为两个部分,当两部分融合 在一起时,就会产生ATP依赖性的蛋白质降解。 1978年,他们认为这种活性来源于一个多肽。这 种多肽(APF-1)分子量只有9000,即为泛素。
• 1和3:E1、E2催化的泛素激活反应,消耗ATP;2: E3催化的蛋白质激活反应,消耗ATP;4:依赖于 E3的蛋白质泛素化反应;5:不依赖于E3的蛋白质 泛素化反应;6:26S蛋白体催化蛋白质水解;7和 8:异肽酶催化的水解反应,使泛素游离出来。
去泛素化作用是泛素化过程的逆转。在真核细胞内 已发现多种去泛素化酶,它们能够水解泛素和底物 蛋白之间的硫酯键,还能把错误识别的底物从泛素 化复合体中释放出来。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 在活性位点目标蛋白质被降解成7~9个氨基酸长度 的短肽片段后,从蛋白酶体的另一段被释放。此 外,19S复合物上还含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的是E3酶,它只 对待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泛素化标记。
6 ̖“多步泛素引发”学说
在后来的研究中,三位科学家及其成员们发现了 与此相关的3种酶,分别命名为E1、E2、E3,并且 在据此提出了“多步泛素引发”假说,即在人体 细胞中含有多种E1酶、E2酶、E3酶。蛋白质在细 胞内的降解的过程: (1)1、E1类酶激活泛素,该过程需要ATP(三磷 酸腺苷)提供一定能量; (2)泛素分子被转移到E2酶上; (3)E3酶识别待降解的目标蛋白质(靶蛋白), E2-泛素复合物结合到目标蛋白质附近,泛素标记 物从E2酶转移到目标蛋白质上; (蛋白质的泛素化) (4)E3酶释放已被泛素标记的蛋白;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目录
一 ̖ 人物简介 二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内容 三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应用
四 ̖ 展望
一 ̖ 人物简介
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 沃、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 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也就说说他们发现了一 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8 ̖ 泛素化和去泛素化
泛素通过E1和E2被激活的过程称为泛素的活化。
泛素的活化过程是一个依赖ATP的酶促反应:
①首先泛素活化酶 ( ubiquitin activatingenzyme E1 ) 催化泛素 C 末端的甘氨酸 ( Gly) 形成 Ub - 腺苷酸中间产物 , 然后激活的泛素 C 末端被转移至 E1酶内Cys残基的-SH键上,形成高能硫酯键;
ATP
蛋白酶体
降解
7 ̖ 泛素识别靶蛋白的机制
• 靶蛋白通过被泛素途径的酶E2或E3识别而被泛素 化修饰,通常是通过识别靶蛋白的特定Lys 残基 而将泛素连接到靶蛋白上。有时对靶蛋白的识别 还需要特定位点的磷酸化并且要达到一定的磷酸 化阈值。 •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种识别机制,即N-end 规则 和一种新的区别于N-end 规则的N 端氨基酸残基 识别机制
②含有高能硫酯键的泛素通过转酰基作用使其进一 步转移到泛素载体蛋白( ubiquitin conjugating enzyme, E2) 特异的 Cys 残基上 , 形成 E2 - Ub 巯基 酯;E2-Ub巯基酯提供泛素分子,使泛素C端甘氨酸 与底物蛋白的Lys 残基的氨基形成共价键 , 由第一 个泛素单体与底物蛋白内部的 Lys 残基的 ε 氨基 (或β 氨基)结合;
•
• • • •
• (5)重复最后一 步,直至蛋白质上 连接的多个泛素形 成一条短链; • (6)泛素短链在 蛋白酶体开口处被 识别,泛素标记物 被切除,蛋白质被 切割成小片段。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泛素分子
被激活 被激活的泛素分子
E3 E2
激 活 E1 E2 需降解的 蛋白质
多泛素化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 在1960年,人们发现了溶酶体这个及其重要的细 胞器,他被认为是蛋白质降解的重要场所。后来 人们发现了溶酶体抑制剂,经过细胞溶酶体机能 抑制剂的作用后,细胞内任然存在部分蛋白质的 分解难以抑制。表明在细胞内存在与溶酶体不同 的蛋白分解系统。
• 在1975年,就有人从牛胸腺中分离出一种含76个 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8.45ku,后来 被证实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质的作用,由于它广 泛存在于生命体,因此被命名为“泛素”。 • 1977年,Goldberg等报道网织红细胞(未发育成 熟的红细胞)的提取液中加入ATP显著促进蛋白质 的分解,也就是说蛋白分解伴随着能量的消耗, 在细胞外,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水解释放能 量,蛋白质在细胞内被降解却需要能量,给科学 家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 在宣布大厅,切哈诺沃笑言,还没来得及把消息 告诉亲朋好友,也没想以后怎么用这笔奖金, “在此刻,我觉得我已经不是我自己了!当记者 问到,作为一名非美国人赢得科学类的诺贝尔奖 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我深深为我的祖国 感到骄傲!”切哈诺沃还说,他相信他们的发现 对攻克癌症以及多种疾病会有很大帮助。
9 ̖
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的发现史
• 1953年,当时Simpson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进行蛋白质代谢实验,并随后发表了名为“生物 细胞中的蛋白质分解中需要代谢能量即需要ATP的 加水分解”的论文,但是,这个惊人的研究发现 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广泛重视,甚至为人们所忽 略。在当时的热力学研究中,水分解反应是产能 反应,与合成反应需要能量的过程是截然不同的。
生物体内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
异常蛋白 短周期蛋白 80-90% 内质网相关 蛋白 长周期蛋白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氨基酸 小肽
膜蛋白 10-20% 细胞外蛋白 溶酶体途径
2 ̖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概述
• 蛋白质的降解是一个精细控制的过程,首先有待 降解的蛋白质被一种多肽(称之为泛素)所标记 (蛋白质的泛素化),接着这些泛素化的蛋白质 进入细胞的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位点,蛋白质被 降解成7~9个氨基酸长度的短肽片段后,从蛋白酶 体的另一段被释放。
二 ̖
1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两种降解过程:
• 一种:溶酶体,不需要能量,无选择性的降解。 主要是降解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取的外源蛋白质。 • 另一种:需要能量,高效率、指向性很强的降解 过程。比如多数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这个过程 需要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即泛素—蛋白酶体途 径( UPP )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
• 此结果说明了此种识别机制中是N端氨基酸残基而 不是靶蛋白中的Lys残基决定了靶蛋白的泛素化修 饰。但保留靶蛋白的N 端氨基酸残基而将N 端氨 基酸序列中的一个或某几个氨基酸残基替换也会 导致靶蛋白不能被泛素化修饰[28],此结果说明 了是N 端氨基酸序列而不是N 端第一个氨基酸蕴 涵了靶蛋白的泛素化修饰信息。通常靶蛋白的特 异性是由E2 或E3 决定的,但现在发现多聚泛素 链连接蛋白可以将靶蛋白招募到蛋白酶体,并且 对泛素蛋白酶系统特异性选择靶蛋白起一定作用
• N-end 规则一般是针对于不稳定的蛋白质而言(若 N 端第一个氨基酸是Phe、 Leu、 Trp、Tyr、 Ile、 Arg、Lys和His等时此蛋白质为不稳定蛋白 质)[27],泛素系统识别靶蛋白N端的不稳定氨基 酸,然后将泛素连接到靶蛋白特定或非特定的Lys 残基的ε 氨基基团上。
• 区别于N-end 规则的N 端氨基酸残基识别机制一 般是针对于某些N 端并不是不稳定氨基酸残基的 靶蛋白,泛素系统识别靶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蕴涵 的泛素化修饰信息从而将靶蛋白泛素化标记。对 于此种识别机制,L y s 残基不是必须,靶蛋白 中所有Lys 残基被剔除后仍然被泛素化修饰降解, 但与野生型相比泛素化修饰率偏低;与此相对应 的是N 端氨基酸残基的去除则导致此蛋白质不能 被泛素化修饰。
③泛素可以直接从 E2 转移给底物蛋白形成 Ub 蛋白复 合物,这时的底物多是些碱性蛋白(如组蛋白) ,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底物蛋白先与泛素连接酶 ( ubiquitin ligating enzyme, E3) 特 异 性 结 合 ,E3 可使E2 和底物蛋白相互接近 , 继而蛋白底物 与E2酶连接的泛素结合,这样就完成了底物蛋白质 的泛素化。
3 ̖ 泛素的结构与组成
泛素含有 76 个氨基 酸残基 , 广泛存在 于真核生物 , 目前 尚未发现泛素存 在于原核生物中, 泛素的氨基酸序 列极其保守。泛 素基因主要编码 两种泛素前体蛋 白质 : 一种是多聚 泛素 , 另一种是泛
4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upp )的组成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 upp ) 由泛素( ubiquitin, ub) 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酶组成。 除泛素以外还包括4 种 酶家族:泛素活化酶 ( E1 ) 、泛素偶连酶 (E2)也称泛素载体蛋白 、 泛素-蛋白连接酶( E3) 和蛋白酶体 (proteasome) 。
( 1 )泛素羧端水解酶 ( ubiquitin C - terminal hydrolases (UCHs) ):分子量为20~30 KD,水解 去除和泛素 C 末端连接的小肽 , 也参与泛素多聚体 产生泛素单体的过程 , 促进泛素再循环 , 对泛素系 统的正常运行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