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市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新进展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for Defining the Metropolitan Areas in America

作者:罗海明 汤晋 胡伶倩 汪杰

摘 要:本文介绍了2000年美国定义的最新的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CBSA,对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发展的新动向,从功能整合、大都市区特征、中央核和基本

地理单元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从中对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提出了

可以借鉴之处。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est standards for defining the metropolitan areas in 2000 America, which is called “CBSA”,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ewest standards from four acpects: functional integration, metropolitan

feature, central core and geographical unit. In light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standards, the standards for defining the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will be finally suggested.

关键词: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

Keywords:Metropolitan Area; Standards for Defining

大都市区(MA:Metropolitan Area)是美国的一种联邦统计标准,一般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基本单元。美国管理和预算局规定大都市区标准的初衷仅仅是用于数据的准备、表达和比较,并没有考虑或预期到它可能产生的非统计方面的应用。但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机构应宪法的要求,都基于大都市区分配项目资金、制定项目标准和实施项目等。目前美国大都市区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要远远超过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和城市的实体地域。

12000年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CBSA

大都市区(MA)相关概念在美国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发展历程,以1949年定义的标准大都市区(SMA:Standard Metropo1itan Area)为界,可以大体划分雏形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在1949年标准大都市区(SMA)概念被引入之前,由于统计区域的边界和统计单元之间的不一致性,导致从联邦机构获取的数据难于比较;而从1949年开始大都市区被定义为详细精确的定量指标体系,进而可以帮助政府机构、研究者等获取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可比较的数据。

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在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之前都要进行新的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调整。2000年美国最新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CBSA(Core Based Statistic Area)规定:(1)中央核:每个CBSA至少有一个人口普查局定义的人口不少于5万的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或者人口不少于1万的城市簇(Urban Cluster),城市化地区和城市簇

统称城市地区(Urban Area);(2)中心县:中心县至少50%的人口居住在规模不小于1万的城市地区,或者中心县至少5000人居住在人口规模不小于1万人的单个城市地区;(3)外围县:居住在外围县但工作在中心县的就业人口占外围县总就业人口的25%,或者外围县25%的就业人口居住在中心县等。

2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新进展

纵观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近百年的演变历史,具体界定标准虽有较大变动,但其总体设计思路始终是从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大都市区特征(Metropolitan Character)、中央核(Central Core)、基本地理单元(Geographic Unit)四个方面来进行的。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对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新进展做详细的论述(见表1)。

2.1功能整合

界定大都市区的挑战在于选择合适的功能整合指标,使其能够很好地反映地区的经济社会整合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以下对通勤率等功能整合指标做具体的介绍:

(1)通勤率

通勤率是美国最常用的界定大都市区功能整合的标准,其合理且不复杂,体现了工作和生活场所之间的联系以及地区之间经济上的交往。但目前很多变化对大都市区中央核对邻近县(邻近的县与中央核之间有着高度的社会和经济联系)的支配地位提出了疑问:(1)Berry认为当前美国国家内部之间及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关系愈来愈密切,导致大都市区的功能整合需要进行更严密的分析研究;(2)更多的人在家工作也给原先用通勤率作为界定大都市区功能整合的标准带来了疑问;(3)Castells认为手机和英特网的广泛使用,美国娱乐和新闻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国际的政治事件导致市场波动,工厂采购和生产向低工资国家转移,全球金融高速性和灵活性等五方面的技术革新导致了全新的更加综合的功能整合。

但目前通勤率仍是最合适的功能整合的界定指标,原因是:(1)通勤仍是上班族最重要的活动。美国人口普查局报告1990年与1980年相比,在家工作的人增加了55%,从220

万增加到340万。但1990年在家工作的人仅占总工人数的3%,97%的人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是分离的,仍然以通勤方式去上班;(2)通勤模式的复杂化并未减少其重要性。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趋势,人口和就业从核心向外扩散,导致通勤模式越发复杂,不再类似于原先简单的核心边缘模式,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仍然是最主要的活动。大都市区的地理范围取决于通勤的范围,这是由社会和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即使最近几十年来,通勤的地理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上班的活动是普遍存在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去衡量目前通勤模式的本质,从而界定大都市区的范围。

(2)其他指标

除通勤率外,还有很多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刻画大都市区的功能整合,如英特网(internet)、电话通信模式(telephone traffic patterns)和移动电话系统(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s)等。但这类界定指标与通勤率相比存在有如下不足:(1)有时联邦政府未统计这类数据,或在当前统计水平下这类数据错误较多且数据量太大;(2)有时公众不容易获取该类数据(如数据属于私人所有、有时需要版权或者用于出售);(3)没有全国平均分布的观测资料;(4)没有详细精确的普遍的地理统计单元。

2.2大都市区特征

大都市区特征主要与县作为非农人口集中就业或居住场所的属性相关。自1949年定义标准大都市区以来,外围县不仅用流量指标(通常用通勤率)来界定,还用大都市区特征指标来界定。1949年标准大都市区特征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和全社会劳动力中非农劳动力,其刻画了当时大都市区外围县的特征。随后50多年城市、郊区和远郊区的发展,导致大都市区的特征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1970年代至1990年代又增加了一些大都市区特征指标: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地区的人口等。由于美国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降低,1980年的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中剔除了非农劳动力指标。最近由于大都市区外围县的特征越来越复杂,简单的大都市区特征指标往往无法反映其特征,同时为了简化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2000年的大都市界定指标体系中人口密度等所有的大都市区特征指标均被取消。

人口密度指标在2000年以前定义的美国大都市区指标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1)人口密度有助于直观的理解聚落形式;(2)通常人口密度与中央商务区的距离之间符合距离衰减规律;(3)人口密度与人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属性有着密切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