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辩论赛资料
历史辩论
![历史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86b9c141ad02de80d5d84001.png)
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主持人:大家好!在课前我们已对辛亥革命成败问题进行了分组合作探究,大家的观点不一,所谓理越辨越明,今天我们选出了八名代表组成两个正方和反方两个代表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请代表入场。
(掌声鼓励一下)正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方二辨:我们认为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取得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看看辛亥革命吧。
他推翻了帝制,等于砍掉封建制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群龙无首。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破除了很多陈规陋习。
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及缠脚、蓄辫、服饰。
所以他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反方二辨:我方一辨已经声明: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是大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集体代理人。
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多少触动了旧的体制和观念,但绝对谈不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京临时政府号称“民国”,实际情形怎么样呢?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描述的清朝江苏巡抚、民国都督程德全的革命经过,民国政府内部充斥着旧官僚、立宪派,他们伺机而动,“民国”仅仅是块招牌而已,革命潜伏着危机。
正方三辨:我方辨友已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我方的观点。
下面,我从事实方面近一步论证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一:对方辨友声称“民国“是招牌,请问:既然民国是招牌,为什么袁世凯当上临时统之后不立刻扯下这块招牌,而要小心翼翼的等到四年之后才敢称帝呢?二、大量的事实说明,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他们号召人们剪掉辫子,放开小脚,废除跪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
近代史辩论稿
![近代史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e4c219b7360b4c2e3f6412.png)
辩论稿辩题: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哪个更重要正方论点:精神财富更重要论据如下: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黄中平在其党课总结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全党全国人民热切期待的《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了。
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
我们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认真研读《江泽民文选》,深入学习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先导。
通过他的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精神与思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是指引我们一切行动的标杆和准则,只有在正确的思想领导下,我们才能够建设和拥有一个和谐与幸福的家园。
这也不正说明,精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吗?所以说,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杰出的军事思想宝贵的精神财富叶剑英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他在长期革命军事实践中提出和形成的一系列重要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对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思想。
三)、精神与思想——无价至宝精神与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精神无疑是最大的财富。
试问:当今社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有钱人反而走向自杀的终结?为什么有的人一生辉煌,物质条件丰厚,但最后却郁郁而终?为什么一个人外表光纤靓丽,但却常常被人说是没素质,没思想?纠其种种,不正是这些人没有自己的思想,精神财富匮乏的结果吗?所以说,精神财富是无价的,是一种千金难得的无价至宝。
四)、精神与物质——犹如人与衣服财富是什么呢?说到底,应是“我”的附属物,为我所役,为我所依。
六年级历史辩论赛辩题(3篇)
![六年级历史辩论赛辩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57dd6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4.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然而,辛亥革命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也是深远的。
为了探讨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我们特举办此次辩论赛。
二、辩论赛辩题正方: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与影响反方: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限三、辩论赛规则1. 辩论赛采用双方各四人的辩论形式,正方为正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反方为反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2. 辩论赛分为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个环节。
3. 每位辩手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总结陈词时间不超过5分钟。
4. 评委根据辩手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
四、正方观点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 辛亥革命倡导的“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生幸福”理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4. 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对现代国家的统一、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五、反方观点1.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其影响有限。
2. 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内战不断的状态,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 辛亥革命倡导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其启示意义有限。
4. 辛亥革命对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启示作用有限。
六、辩论赛流程1. 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分别陈述己方观点,阐述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
2. 攻辩环节:双方辩手针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提出己方论据。
3. 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围绕辩题展开激烈辩论,互相攻守。
4. 总结陈词环节:双方辩手总结己方观点,强调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
七、总结本次辩论赛旨在探讨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通过正反双方的观点交锋,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辩论赛
![中国近代史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19f0ce7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b.png)
中国近代史辩论赛:——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素材一:(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
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
历史辩论赛辩题
![历史辩论赛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bbe76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6.png)
历史辩论赛辩题
1、李鸿章
正方:过大于功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反方:功大于过倡导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2、拿破仑
正方:过>功称帝并对外以武力扩张
反方:功>过制定《拿破仑法典》,动摇欧洲大陆封建势力
3、斯大林
正方:同上大权独揽,不利于民主化建设
反方:同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推动重工业发展
4、新航路开辟
正方:利大于弊世界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
反方:弊大于利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列强抢占殖民地,为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5、工业革命
正方:同上大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经济工业化
反方:同上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社会犯罪等新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79ad61c5aeaad1f346933fac.png)
白亚文 张安东 外敌入侵 正方
班、组 辩手一 辩手二 辩手三
辩题
07705一 李爱玲 陈希
二 管均 四
周乐 易芝
外敌入侵 正方 外敌入侵 反方
洋务维新 正方
王仕英 宋金燕 洋务维新 正方
三 毛喜鸽 张玥
五 李诚彧 高冉昱 柯剑锐
07801一 蒋汶睿 三 张瑜 王思晓 外敌入侵 反方
二 毛羽佳 张仲文 杨若碧 洋务维新 反方
最高分 最低分 最后得 分 外敌入侵 正 704 二 97 72 86 辩题 班、组 反 702一四 91 洋务维新 正 705四五 97 反 704 一 97
外敌入侵 正 705 一 95 反 801 一三 97 洋务维新 正 702二三 96 反 704 三 92
76 72 81
74 71 79 79
中国近现代史 有关问题辩论赛
主持人 李晓姗
2007级周二5、6节教学班
对辩手的要求
• 三名选手要分工合作,齐心协力。 • 时间安排:阐述本方观点3 分钟; 双方自由辩论各3分钟,总计6分钟。 • 阐述观点:方向准确,思路清晰, 有理有据。 • 自由辩论:抓住要害,据理力争, 团队精神。
评委打分标准
一、阐述观点:1、方向准确程度(15分) 2、思路清晰程度(15分) 3、有理有据程度(10分) 二、自由辩论:1、抓住要害程度(15分) 2、据理力争程度(10分) 3、团队精神程度(15分) 三、整体情况:1、语言表达程度(10分) 2、临场发挥程度(10分)
辩论赛评委名单
班级 07702 一 二 三 四 07704 一 二 三 四 评委 李芳菲 周凤英 张瑜 张洛源 张新春 陈伟源 贺文超 张瑞媛 班级 07705一 二 三 四 五 07801 一 二 三 评委 乔海伦 焦睿姝 王艳艳 李楠 刘洋 陈再怡 孙静原 陈娟
近现代史辩论赛
![近现代史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e494deb6fd0a79563c1e7261.png)
我方的观点是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利大于弊。
列强殖民入侵时期,正式清朝晚期,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清政府腐败无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人高喊着天朝大国,当所有人都以为中国还像唐朝时候那样凌驾于世界之上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击碎了中国人民的幻想。
当时中国仍处是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当西方工业革命后的用机器制造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已进入国门就狠狠的冲击了中国市场。
本土的封建经济近乎崩溃。
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先进武器使骑着战马,手持长刀,扎着辫子的满清勇士们毫无还手之力。
西方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撞开了中国的大门。
不错,西方人的到来使中国陷入水深火热,而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我们应该透过历史看到其积极意义。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
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在军事政治上,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百年的被侵略史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句话。
西方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四万万中国人民天朝上国的美梦,侵略者的先进装备让国人看到了差距。
看着山河沦陷,同袍被杀,无数人开始积极探寻救国之良策。
中近岗辩论——精选推荐
![中近岗辩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d11393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0.png)
中近岗辩论1.前期政治清王朝的灭亡根源于清建国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它限制了国民思想,社会进步,拉开中国与西⽅的差距。
(请问反⽅从根源来说是不是先是制度落后才导致的武器落后)2.前期政治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
嘉庆帝和道光帝时,官场买3.前期经济清朝初期⼤⼒推⾏圈地投充等恶政,极⼤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4.前期⽂化制造了多起⽂字狱,加强对⽂⼈思想控制,在编撰古籍时⼜⼤肆销毁古籍。
剃发易服,⼀定程度上割裂了汉族的⽂化传统;给旗⼈寄5. 中期军事939年虎门销烟,1940鸦⽚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求和。
1842年,向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6. 前期军事1762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清朝胜利,事后⼀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睹了部分缅兵所持⽕器威⼒之⼤,有感⾃⾝的⽕器技术落后。
返回后曾上书乾隆帝,提议向西⽅购置先进的枪⽀,雇佣西⽅军事技术⼈员,仿制枪⽀,增强⾃⾝国⼒。
但乾隆皇帝受“骑射为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器将会导致本来⼊关后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旗军依赖⽕器,其该⽅⾯技艺进⼀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请问反⽅如何评价这件事情,请问是不是清朝统治本⾝就存在问题?)6.中期军事中俄新疆之战取得胜利,但是慈溪太后仍然割地求和(若单纯看军事,我⽅已经⽐对⾯厉害,请问反⽅清朝为何还会会如此?还请问不是制度问题那是什么?)7.(后期⽂化)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科举虽然陈旧腐朽,对推进社会的进步⼀⽆⽤处,但科举不仅仅是⼀种选官制度,它同时也是⼀种教育制度,废科举实则是体制上的⾃我摧毁,将丧失庞⼤的⽀持者,⽽且连机制本⾝也⼀并丧失。
(请问反⽅,制度导致先辈已经落后挨打,制度⼜导致后辈⼜断层了,清朝何能不因制度⽽灭亡)8.后期军事孙中⼭先⽣领导的⾟亥⾰命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的是封建制度,建⽴的是资产阶级政权,虽然当时还存在伪满政权,但名存实亡。
(从最终结局上看请问反⽅清朝是不是被制度所灭)9. 洋务运动产⽣的军事两次鸦⽚战争的失败,产⽣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就军事武器⽽⾔建造了江南制造总局与汉阳兵⼯⼚等等制造⼯⼚与兵⼯⼚,同时也建⽴新式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
近代史辩论资料
![近代史辩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fad90652d380eb62946da1.png)
1.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1.团结全民力量,统一战线。
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凝聚了人心和力量,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这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日本之所以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主要是看到中央政府软弱无能、不断退让,地方势力割据而治、你争我夺。
但他们没有料到,恰恰是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这种觉醒和团结哪里来?就来自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相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首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为此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几次发表宣言,公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并建议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制定和实施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提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随后,在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会议通过了体现全面抗战路线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明了全民族持久抗战直至夺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为了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必须明确抗战的战略方针。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确立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中明确指出:战略的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战方针,对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产生了重大影响。
3.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等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辩论素材-中国革命
![辩论素材-中国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48dae4bfe4733687e21aa93.png)
00000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的舞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1.“革命”一词,出自:“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辩论赛素材
![辩论赛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7451de6b8f67c1cfad6b8b9.png)
1)时势造英雄,没有汉末的动乱也造就不出曹操这样的枭雄(历史上)2)比尔.盖茨如果不遇到艾伦的影响,或许还会继续在哈佛念书也就没有了今天强大的微软帝国(国外)3)近代史上129运动时期,满耳是大众的挫伤,一年年国土沦丧怎么会有安心学术钻研的心境,怎么会有众多穷苦家庭的孩子上学读书4)我们处在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时代赋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重任,国家各方面扶持和帮助我们这些有志青年,国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经济的景象,正是我们奢望的展示才华的大好机会,是百年难得的机遇,再列举几个网络新锐的成功范例5)所以说在人生道路上,机遇更重要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人生机遇比实力更重要。
今天对方辩友的立论很简单,先给了两个并不一定成立的标准。
然后分两点来证明。
首先在证明事实层面的时候用到了两点,第一:“实力是人类发展、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然而,必经之路就是更重要了吗?成功之路曲曲折折,必由之路也未必就是更有利于!走捷径才称的上是更有利于,然而如何走捷径,那不正是体现机遇更重要的时候么?第二“说把握机遇、善待机遇仍要以实力为前提”这显然是只顾后不瞻前!因为有机遇存在了,对方辩友才可以谈“把握机遇,善待机遇”这正说明了机遇是实力的前提,对方辩友的论证无疑是在帮我方论证机遇比实力更重要。
[从价值角度论证时又说“既重事业成功,也重能力培养”为什么对方辩友的目光总是不肯放远一点,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的不还是追求人生的成功么?相信没有哪个人培养素质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培养能力吧。
既然对方辩友认为今天的辩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只要证明其中之一的任何一个是不成立的,对方今天的理论都是不成功的,又何况两者都自相矛盾呢?] 诚然,对方辩友的说法也并非毫无意义,毕竟他们认识到了实力很重要。
但这并不代表实力就比机遇更重要:我方认为,人生机遇比实力更重要。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存在于一切客观环境之中的。
它不但是实力方向的决定因素,而且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关键。
历史辩论辩题
![历史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4422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1.png)
历史辩论辩题正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因此,历史辩论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事件,从而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
同时,历史辩论也可以促进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首先,历史辩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以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加深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比如,通过辩论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一战和二战的起因和结果,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历史辩论可以促进思维的活跃。
在辩论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辩论是思想的锻炼。
”历史辩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的思维活跃。
最后,历史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论据,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历史辩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历史辩论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促进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历史辩论,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反方,尽管历史辩论有其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首先,历史辩论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的支持。
在辩论过程中,很多人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这样很难得出客观的结论。
其次,历史辩论往往带有主观色彩。
在辩论过程中,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选择性地解释历史事件,从而导致结论的偏颇。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所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辩论往往受到个人立场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出客观的结论。
最后,历史辩论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术界,缺乏对社会的实际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历史事件的教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借鉴,这与历史辩论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
辩论词【打一份复七份】
![辩论词【打一份复七份】](https://img.taocdn.com/s3/m/47538208b7360b4c2e3f64b8.png)
正方:一辩手: 张雅茜(洋务派奕昕)二辩手: 李丽(洋务派曾国藩)三辩手:李敏 (洋务派李鸿章)反方:一辩手:谢敏(顽固派倭仁)二辩手:叶文奇(顽固派徐桐)三辩手: 赵宗海(顽固派李鸿藻)【一辩陈述观点】正方一辩(奕䜣):对方辩友您好,我方的观点是:大清存续,在于自强,自强之法在于师夷长技。
我大清王朝正面临千古变局,前几年英法夷人挑起战争,烧毁圆明园,杀我百姓,抢掠金银,迫使我们签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洋人可恶,长毛发匪更可恶,以洪贼为首的洪杨之乱更是直接威胁我天朝的安危,圣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窃认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若论制器,则以洋人为最。
纵观当今败事,皆为器不如人,若器师夷,则以我大清雄师,必御敌于国门之外。
故当务之事在于图强,图强之物在造舰船,筑利炮,制火器,而强我王师。
反方一辩(倭仁):对方辩友您好,我不认同您的观点,我方的观点是:我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何须向下等夷人学习科技,且祖宗之法不可变,万事礼仪不可更,守土必以仁义之治,方能长久,尔等说要向夷人学习,这是欲灭我大清啊。
且夷人,吾仇也,称兵犯顺,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臣民。
此我朝二百年来未有之辱,学士大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
夷人无礼乐教化,无典章文物,而沾沾焉惟刑是视,好勇斗狠,恃其心理技巧,以次为富强之计。
近日学西方者,多糟粕程朱,秕糠孔孟,赞美夷人,以为事事顺与中国,以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
故勿以是非己出轻改前人,勿能顺夷情不顾国事。
赞夷师夷误国之策也。
【质辩环节】正方二辩提问:吾观今局势,百废莫举,千疮并溃,而朝官学士,重于心性之谈,尽忘经世实学。
圣人曾以“入世”为旨,多方努力,而流芳百世,经世之用益也。
如今,尔等,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阻我务当世之务,是想背负千古骂名吗!请反方二辩回答。
反方二辩回答:如今天不变道亦不变,汝等以为“经世之学”不过鼓人生变之异端邪说也,纲常名教之于刀枪剑棒。
辩论:列强入侵阻碍中国近代社会发展
![辩论:列强入侵阻碍中国近代社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6cdc10ef78a6529647d5339.png)
论题:列强入侵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立论:入侵阻碍发展论题分析:论题不能单单围绕“阻碍”一词,而应看到,这个“阻碍”是建立在“入侵”的基础上。
而且,要看到我们讨论的“发展”是近代社会的发展而并不是现代社会或者当今社会。
这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另外,要注意“近代社会”和“近代化”的区别。
应从帝国主义侵略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差异,入侵者的双重属性,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独立精神,侵略的历史作用的对比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的关来,以澄清“殖民有益论”制造的迷雾。
还有一点要注意,抗日战争同样属于列强入侵,同样属于中国近代社会!!!论据/切入点:1.自1640年英国发动光荣革命始,资本主义的旗帜在全球各地树立起来。
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趋势不可抵挡。
2.中国虽然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却并不是完全闭锁。
清政府限制对外交通、贸易,但是在广州、厦门等地仍可进行对外贸易。
而清政府每年仍然通过对外销售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获得大量经济利益。
英国入侵中国,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对英国对外贸易巨大的贸易顺差所造成的。
3.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管有没有侵略者的掠夺,历史必然会促使中国的发展。
并且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外国列强带来的。
4.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社会对清政府的严酷封建统治的不满必将引起民众的不满并带动一系列思想变革。
若无列强的残酷入侵,中国也必将经历一系列变革过程摆脱封建压迫,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过渡。
5. 的确,一些被发达国家殖民过的省市走在了我们发展的前列,但是,它们之所以会发展得比较迅速有其他许多的外部原因。
比如:上海,其实它的发展是同它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关,也许列强当初选择这块土地也是看中它的这些地理优势。
也就是,这些城市的发展有其内在的优势,列强的选择可能只是一个偶然。
历史就是由这些偶然形成。
再者,当初最早沦陷的东三省,在当时作为殖民地中的重要地段,在解放后一度发展得并不快。
历史相关的辩论赛辩题(3篇)
![历史相关的辩论赛辩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f8edb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e.png)
第1篇一、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现实、规划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研究中,究竟应以客观还原为主,还是以价值引导为先,一直是学术界、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长期争论的焦点。
本文将从正反双方的角度出发,对这一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正方观点:历史研究应以客观还原为主1. 历史真相是历史研究的基石正方认为,历史研究应以客观还原为主,因为历史真相是历史研究的基石。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还原历史真相,为人们提供真实的历史知识。
如果以价值引导为先,容易导致对历史事件的歪曲和误解,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
2. 客观还原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正方认为,客观还原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研究应当遵循客观、严谨、实证的原则,通过严谨的考证和论证,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形成科学的历史观,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或历史英雄主义等错误观念。
3. 客观还原有利于维护历史正义正方认为,客观还原有利于维护历史正义。
历史研究应当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如果以价值引导为先,容易导致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过于主观,不利于维护历史正义。
三、反方观点:历史研究应以价值引导为先1. 价值引导有助于强化民族精神反方认为,历史研究应以价值引导为先,因为价值引导有助于强化民族精神。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面评价,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 价值引导有助于引导社会价值观反方认为,价值引导有助于引导社会价值观。
历史研究应当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价值观念,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价值引导有助于弘扬正能量反方认为,价值引导有助于弘扬正能量。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面评价,可以激发人们的向上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
四、辩论总结1. 正方总结:历史研究应以客观还原为主,因为客观还原是历史研究的基石,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维护历史正义。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https://img.taocdn.com/s3/m/1ff4a3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3.png)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主持人:大家好!在课前我们已对辛亥革命成败问题进行了分组合作探究,大家的观点不一,所谓理越辨越明,今天我们选出了八名代表组成两个正方和反方两个代表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请代表入场。
(掌声鼓励一下)正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方二辨:我们认为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取得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看看辛亥革命吧。
他推翻了帝制,等于砍掉封建制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群龙无首。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破除了很多陈规陋习。
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及缠脚、蓄辫、服饰。
所以他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反方二辨:我方一辨已经声明: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是大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集体代理人。
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多少触动了旧的体制和观念,但绝对谈不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京临时政府号称“民国”,实际情形怎么样呢?请看:“清朝巡抚”:一学生(大腹便便)胸前别着白纸。
一小卒来报:大人,革命军来了。
(惊慌失措,气喘吁吁)巡抚:急什么?天塌下来了,真没出息,怕什么,不就是革命吗?拿竹竿来。
(不慌不忙)小卒:竹竿送到巡抚手上。
(充满疑惑)巡抚:,革命不就是破坏吗?革命过了。
(从房顶挑下几片瓦)革命军:竖起大拇指,拿出“民国都督”的纸片别在胸前。
巡抚:哈哈哈哈下台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描述的清朝江苏巡抚、民国都督程德全的革命经过,民国政府内部充斥着旧官僚、立宪派,他们伺机而动,“民国”仅仅是块招牌而已,革命潜伏着危机。
鸦片战争辩论会1
![鸦片战争辩论会1](https://img.taocdn.com/s3/m/91bbdcf2ba0d4a7302763a5c.png)
对比角度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 外交
英国 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文化、 文化、科技发达 军备先进, 军备先进,训练有素 向外侵略, 向外侵略,扩大市场 资本主 义上升 实力雄 厚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 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极力以天朝 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 最终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 ------马克思
如果 让你现 在回到 鸦片战 争爆发 前夕, 前夕, 担任中 方总指 挥,你 能让中 方获胜 吗?
中国 封建 制度 衰落, 衰落, 危机 四伏 封建专制, 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财政危机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愚昧落后 装备陈旧, 装备陈旧,营务松驰 闭关自守, 闭关自守,贸易出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危害,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
政治上,分为内政、外交、司法、领土四个方面:中国内政混乱,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人民的工具而已。
在百余年间,清政府成为傀儡,袁世凯充当走狗,各大军阀依托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钩心斗角,蒋介石为巩固实力而靠向美国......这种窝里斗无疑让危难中的中国雪上加霜,一只大象就这样死死睡去。
弱国无外交,中国与外国人打交道,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外一致妥协、退让。
例如资本帝国主义把持中国海关,安排全部的高级职员,最重要的是其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
中国近代司法因“领事裁判权”而崩溃。
外国人再华一切民事、刑事诉讼,均由领事询明办理,令其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近代中国的领土丧失了独立性,变得四分五裂。
侵略者通过武力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设中国租界,强占中国港湾。
经济上,不仅是那数不尽的赔款,更有那无法估量的财物被抢被毁。
初步统计,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中日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白银,辛丑条约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至于被抢被毁的财物,随手就是一大把: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仅庄王府一处掠夺的金银就堆积如山;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的圆明园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却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洗劫,成为一片废墟;掠夺完民脂民膏后,对所有房屋一律烧毁,对所有不能搬运的文物亦一律焚毁......另外,资本帝国主义还开办银行,如英国的汇丰,德国的德华,日本的横滨正金,俄国的华俄,法国的道胜,美国的花旗等等,对中国进行商业投机,并操纵汇价、滥发纸币;控制现代交通运输,其中铁路占93.1%,航运亦占绝大部分;开采矿山,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开矿权,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加快发展其资本主义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文化上,资本帝国主义主要通过奴化教育和宗教扩张来实现侵略的目的。
外国侵略者,尤其是小日本,企图通过对中国儿童的思想控制达到永久性侵略,不停地灌输同化思想,致使中国近代确实出现不少叛徒、汉奸、卖国贼。
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发动战争的一个可笑的借口。
外来宗教不仅积极参与侵略中国的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而且仗势欺人,压迫中国人民,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鼓吹对中国发动侵略。
军事上,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是野蛮地进攻中国军队,还屠杀无辜的百姓。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关天培、陈化成、邓世昌、丁汝昌、林永升、聂士成、左宝贵等许多爱国将领为国捐躯;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事迹残害了无数的中国普通劳动人民。
不过,在肯定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危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客观上的推动作用。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残酷的,这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与奋起。
早期的维新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预示着民族意识的觉醒。
接着,一系列运动兴盛开来:太平天国运动、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再加上工人的罢工,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统治意图。
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毕竟只是产生危害时的本能反抗,即使没有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实现,所以,无论如何,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伤害“——对生命的伤害。
从鸦片战争开始,紧接着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诸如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年俄
国侵入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惨案,以及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南京大屠杀等等,据保守估计在大大小小的侵华战争中大约有两亿的中国人民失去生命
对经济的伤害由鸦片战争引起的条约连锁反应中,帝国主义采用最野蛮的抢夺方式,强迫中国支付巨额赔款,如《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中的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中呃4.5亿两白银等等,帝国主义将此作为其资本积累同时又迫使中国举外债来偿付赔款。
其次还有就是通过条约获得无数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并由此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在当地设立租借实行殖民统治,让通商口岸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除此之外,还任意在中国开设工厂、修铁路、开矿山等,并且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并非来自其本身而是利用战争赔款的方式掠自中国
对政治的伤害。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变成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畸形性质。
就如《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就如《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其实质就是清政府的“太上皇”,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欣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等等,还有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破坏中国的领土权,《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中俄《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领土,中英《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对岸之九龙;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约九十万三千平方英里,一八七四年中日和约,承认属土琉球王国为日本领土;一八九五年中日马关条约,放弃朝鲜的宗主权,割让辽东半岛(后经俄法德三国干涉,归还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等等;破坏中国的司法独立权——领事裁判权,通俗的说如若中国人与外国人发生诉讼时若是中方的错便交由外国处理但是若是外国人的错则不能运用中国法律,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涉,这是对中国人民的莫大侮辱;把持中国的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是外国人充任。
对文化思想的伤害。
其主要方式是进行文化渗透,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如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力士曾受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的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的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有的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何种书刊,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其指导思想是“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起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企图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同时还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甚至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收“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经济和科技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政治方面:带来了先进民主的政治思想(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共产党)
思想文化:启蒙思想,唤醒一部分中国人
社会形态:从闭关锁国到慢慢觉醒
民族意识:使民族爱国主义更加牢固,逐渐在冲击下成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