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看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看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如何看待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学中的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
而生成则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次次激情的呼唤。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
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教师对这些教学资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时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
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教学机智正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对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由此,注重“生成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追求“动态生成”成为新课标下课堂的终极目标。
于是,就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生成的“美丽图景”还必须有足够的“预设”作为铺垫,否则,教师就不会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审视教材,对学生的学情也难以驾驭,更谈不上课堂的动态推进,“生成”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末,因此,“预设”和“生成”原本一家,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
(完整版)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
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
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
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
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
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不交谈,不拖延。
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无非是三方面:一是预设的作用和必要性,二是对生成的态度,三是如何对待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预设实际上就是上课前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 生成即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师一方面按照教案(自己预先的设想)上课,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不厚实,如无本之木。
没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没生机,如无源之水。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精心预设一些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
进行问题预设,凸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如果只顾预设问题,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生成,也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更谈不上“以人为本”了。
“生成”源于学生的发现。
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的发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感悟,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如果忽视学生的疑难问题,长期下去,势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只顾解决预设问题的“教授式”做法。
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预设,预留更多空间和可能性.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考虑并尊重学生的观点。
3. 没有精心的预设就很难有精彩的生成,而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动态的教学过程。
学生生成的问题有时与教师预设的问题不一致,怎么办?此时,应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教师要尽量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然后调整预设问题,或继续解决;或弃置不用。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提问绝不可等闲视之。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文本特点,找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引”在该引之时,“问”在必问之处,才能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发挥完全,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教学中“预设性”生成与“生成性”预设
教学中“预设性”生成与“生成性”预设一、预设与生成关系的重新厘定一直以来,人们都是将预设与生成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置于课堂的环境中加以讨论。
其实,在当前对课堂教学改革反思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跳出二元对立的模式来看问题。
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是要从对立走向统一或者最终消解才算是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矛盾是伴随事物发展的始终的,它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同一个事物的内部。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及教学对象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的交互性活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活动的高度俯瞰,二者是此消彼长的,互为独立的。
其实又不尽然。
预设与生成并不是完全异质、对立的,这只是一组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者在事前预设的时候,都要表现出一定的前瞻、开放、生成的意识;而在把握生成的过程中,亦要是有依据、有范围,有目的,而非盲目的生成。
反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均是预设中包含生成,生成中折射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统一在整个活动之中的,不可二分。
可以这样说,预设,是“生成性”的预设;生成,是“预设性”的生成。
类似于哲学中的“二律背反”。
所以,我们要放开眼界,丰富预设与生成这一组概念的内涵,追求教学中的“大预设”和“大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不仅仅是课堂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他们更是一种课堂思维、课堂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了预设过死与过度生成的矛盾,就是因为教师将预设与生成生硬地割裂开来,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圆融性,这样才走向了极端。
我们从以下两段评述中,或许能收获一些启示。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视野中,一个纯自在的、随意的世界虽然能说明人的自由、个性和生成性,但却很难找到共性、普遍性、规律性和确定性,而在一个没有确定性的世界,生成虽消除了限制,但也没有了历史、保证和方向。
这样的生成虽然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河流,但却是人无法把握的‘克拉底鲁之河’。
此种生成观除了陷入相对主义之外,并无它途。
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同时也要学生的反应和需求。
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分析两者的关系,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两者的平衡和相互促进。
预设: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路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预设教学内容和方法。
预设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明确和规划。
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预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预设,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生成: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按照预设进行,还需要时刻学生的反应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生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同时,教师还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预设和生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预设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教学提供了框架和路径。
而生成则是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和智慧。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和相互促进。
通过精心的预设,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路径和步骤,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高效。
而通过学生的生成,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预设与生成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两者的平衡和相互促进。
结论:预设与生成对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密切相关的。
预设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它为教学提供了框架和路径;而生成则是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和智慧。
教学中“预设性”生成与“生成性”预设
教学中“预设性”生成与“生成性”预设背景在现代教育学中,教学被视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然而,只有当学生被激发并参与到学习中时,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教学的目的是提供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职业和学术领域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呢?这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教学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策略是“预设性”生成和“生成性”预设。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预设性”生成“预设性”生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预制一些问题或答案,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
这种教学策略通常用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个重要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而推动学生深入了解该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以确定学生能够成功回答,并在回答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这些问题可以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程度来选择。
在“预设性”生成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以获得更深刻和广泛的理解,并通过更深入的问题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生成性”预设“生成性”预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这种教学策略通常用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学生驱动、互动的环境,以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设计和探索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可以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可以在课堂上或在课后完成。
在“生成性”预设中,学生的角色是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探索和实验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和表现。
教学中的适用性两种教学策略都是教师设计的,用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概念。
两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教学。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程度来选择教学策略。
事实上,两种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也常常结合使用。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但同时教师也可以预设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构建他们的答案。
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shēnɡ chénɡ)的关系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严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一点(yī diǎn)是传统教学预设的优点,同时也是预设的不足之处。
虽然预设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唯一条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除了课前要精心预设外,还必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生成,并把它当成一种有效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预设(yù shè)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1、预设(yù shè)的必要性预设,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平常(píngcháng)所说的精心备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设计许多精彩的环节,甚至查阅很多的资料。
我们通常预设的内容包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从这不然看出,做好预设对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
2、生成的必然性所谓生成,就是课堂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在理解以及提出的质疑。
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想象到课堂当中所发生的一切。
新课程理念指出,阅读是一种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碰撞。
它不仅仅是一种阅读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后再创造的过程。
而学生的学习活动(huó dòng)是一种主动性的创造过程,因而学生的生成是必然存在的。
3、预设与生成(shēnɡ chén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可见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liǎngyì),缺一不可二、科学有效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yù shè)与生成1、精心(jīngxīn)备课,以预设为主以预设为基础、为前提,在教学实施中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预设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学”在课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而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是课堂教学的生长与建构。
余文森教授说过:“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两者具有互补性。
”在教学中,预设过多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因此,只有将预设和生成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师们总是在努力寻找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的同时又注重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与质量。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课堂充满了未知和可能,这时教师精心设计的预设在实施时被学生“打乱”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弹性的预设,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或意外,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生成点,使预设和生成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弹性预设应该做哪些准备呢,生成点又如何把握呢?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弹性预设预设时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所以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解读教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环节上,对于教学环节只需要预设大体轮廓,这样才能给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可能留下足够空间,给生成留下一定的空间,这样的预设才可能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值得期待。
(一)预设学生的学情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了解学生是预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科学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制订活动方案、进行评价和反馈的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更贴近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为教学预设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一、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要明确这一问题,首先要引入的是生成性学习这个概念。
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 ,1986),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例如,可以成功地教会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类比,等等。
这些生成性活动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而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模式。
在生成性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要注意教学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
预设并非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从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教师成为了编剧、导演、演员,同时他也强迫着学生成为了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演员。
这样的预设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
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
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二、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进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而教学生成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接受教学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教学设计预设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所做的假设和设想。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的思考和推测。
教学设计预设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等。
预设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教学生成是教学设计的结果和目标。
教学生成是通过教学活动所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它反映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
教学生成可以是指导性的输出,如作业、考试成绩等,也可以是非指导性的输出,如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等。
教学生成是教学设计预设的验证和衡量标准,它反映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教学设计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基础。
只有进行充分的预设和设计,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预设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清晰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和灵活性等,这些预设的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教学生成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次,教学生成是教学设计预设的验证和衡量标准。
教学设计预设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设想和假设,而教学生成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和目标。
教学生成反映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它验证了教学设计预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学生成不仅可以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也可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最后,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之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学设计预设是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的,它是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设想和推测。
而教学生成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学生的参与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预设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预设和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预设需要教师的基本功,而生成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预设是幅不动的画,而生成却是流动的水。
生成需要预设的铺垫,预设是成功生成的前提。
那么什么是预设与生成? 预设指的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设想。
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目标的确定、对教学结构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上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学进度的因素等等所做的预先思考和应变策略。
而生成是思考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因此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在新知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呈现,本质上是一种“再创造”。
那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下面结合个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基础1、精心预设、整体把握教材精心预设,主要指教师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案,并较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特别是要认真思考所教内容与以前内容和将要学习内容的实质性联系,深入体会其出现在整个单元或者是小学数学课程,甚至是中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我们再来设计教学环节时,就有了多角度的预设。
2、全面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思想状态、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都要需要我们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设若干弹性教学环节。
3、有效开发资源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师一方面要自己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上网搜索、图书阅览、调查采访等)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浅谈教学中预设与生成
浅谈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预设,顾名思义,是预测与设计的意思。
是教师课前根据教材情况、学生情况以及实际对一节课教学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
生成,含有生长与建构的意思,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往往是不可预测的,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
1、预设与生成并重,让课堂更加精彩课堂教学中“生成”是永恒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不可能按老师设计好的方案一成不变的进行。
教学过程不应该成为无视学生存在、教师单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应该是在预设与生成中交互发展的过程。
正如教育家布卢姆所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所以,当今的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师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因为教师的教案被打破,带来了师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时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的“节外生枝”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的新的平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策)。
俄国教育家乌申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的确,“教学就是即席创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种能力。
只有如此教师面对生成的课堂才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否则纵然有高超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历,也难实现课堂生成。
所以教师如何适时敏锐地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地处理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2、及时捕捉,实现学科价值我们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及时捕捉能够对接教材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技能掌握的信息。
还要捕捉能展现学生独特思维和良好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信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对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自己创造的良好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捕捉闪动的亮点并加以“放大”,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
谈谈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谈谈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
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课程内容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1.重塑师生关系,保进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因此,动态生成得以表现和达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它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才能不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2.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充分预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打无备之仗,成功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
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而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深挖教材内容,进行充分预设,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
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例谈预设与生成,构建小学语文精彩课堂
例谈预设与生成,构建小学语文精彩课堂1. 引言1.1 预设与生成的概念预设与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前设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计划和设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点,以确保教学活动有条理、有重点、有方向。
生成则是指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提升。
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在于教师对教学的计划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趣和有意义。
预设与生成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和有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对于构建精彩的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通过精心设计和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预设与生成不仅是构建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1.2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文字表达、语言运用和思维思考的重要环境。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精彩课堂中,学生能够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自由表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精彩的语文课堂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构建小学语文精彩课堂,既需要优质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更需要预设与生成的指导。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准确预设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满足和成长。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做好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
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而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但在教师的思想深处,认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就是等值的。
因此,处理教材的重点就是如何去教好教材。
事实上,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有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加工,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此外,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例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做直角。
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小棒、水彩笔、直尺、细绳、剪刀、三角尺、长方形纸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不规则的纸等材料。
课堂实践证明,充分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
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
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
因此,教师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三、及时整顿“预设”,创造“生成”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课堂“预设”与“生成”
课堂“预设”与“生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1、准确把握教材。
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从而作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水平的预设。
2、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
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
3、有效开发资源。
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自己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
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课堂教学,卸下包袱,采取积极的态度,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不拘泥预设,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发展的有利资源,迎来未曾预约的精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敢于跳出预设的教学思路。
当然这并不忽视预设,教师一定要有预设,但在课堂上又要求教师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圈圈之中。
我想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
我们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并非是教案有没有“进行到底”。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
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根源”。
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出现了,我们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案,把握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以“三维”目标为指引,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用好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获取一个个可喜的“意外”,让课堂焕发“动态的活力”!总之,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
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当前,在有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生成性”而否认“预设性”的倾向。
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
所以,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恰恰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的预设造成的。
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
这里,“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
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开无轨电车”的可怕后果。
对此,有学者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
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地创造。
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
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盲目生成的实例,有些甚至还被当作新课程改革的典范加以提倡和推广。
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
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
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
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
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
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不交谈,不拖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一、教学中的预设及其反思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突出表现就是按教案上课,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上课变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为此,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
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
从教师的角度说,按照教案里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
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
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上课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对教师而言,课上得好坏,除了取决于自己的准备、设计和讲授外,关键在于学生的配合,不少教师都倾向于这样的归因;这节课学生配合得很好,所以课上得很成功;这节课学生配合得不好,所以课上得不顺利。
学生配合教师表现在;老师讲,学生听和记,不插话,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按照教材的要求特别是老师的标准作出回应,不能随意发挥,更不能跟老师唱反调;老师让学生讨论,学生马上四个人凑在一起,交流讨.论,不沉默冷场;老师布置课堂作业,学生立即投入练习,一声不吭,及时完成,[1]不交谈,不拖延。
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本为本,它反映的是僵化封闭的课程观和“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观。
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
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为此,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2)哪些内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和掌握,不需要教师的系统讲解?(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唯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从而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二、教学中的生成及其依据生成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拓展、发挥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
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生成,这是由其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算度的。
.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
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
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2]”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3]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智慧”强调教学的生成,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1)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2)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3)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4)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
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
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
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宽容学生,更应学会欣赏学生,挖掘和捕捉学生的智慧,向学生学习。
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越儿童的权利。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其表现预设也需要生成,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在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对关系。
(一)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一元指的是一元标准、共性认识、普遍价值,多元指的是多元解释、独特认识、多元文化。
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为此,新课程教学提倡和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对问题的多种解答和对情景与生活的多种体验。
多样化和个性化激活了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但是,不能由此走向认识和思维的另一个极端;否定答案的唯一性,拒绝真理、共识和标准。
当前,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读的同时要注意和强调;第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①“一千个读者而对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
”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固然不错,但哈姆雷特应当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被解读成奥赛罗或是其他什么人物。
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也应当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吧!文本解读应当逼近最初始的意义。
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对狐狸的看法。
有的说狐狸“狡猾”,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终于骗到乌鸦嘴里的肉。
有的说狐狸“聪明”,而且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狐狸究竟是“狡猾”还是“聪明”?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道德的。
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
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追求自我超越和更优答案。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认识和思维都是有限的,因而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答案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个人对问题的认识也并非必然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存在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