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rù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7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
些
言”。
农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谚
你 听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过 吗
冬天麦盖三层被,
?
来年枕着馒头睡
5大自然的语言 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可
桢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
(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
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
细读课文 筛选和概括:课文说明了哪些内容?
第1 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 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 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 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 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 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字音字形
piān yùn sù
nì shuāi
zài yàn huái qiáo
词语释义
萌发 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次第 挨个;依次。
翩然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簌簌
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或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 子。
词语释义
销声匿迹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 不公开出现。
好处:这样准确说明了四个因素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作用,使 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说明顺序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这样的顺序安排 有什么妙处?
本文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从整体上看,本文的思路是:
描述物候现象
明确物候及物候 学的概念
些
言”。
农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谚
你 听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过 吗
冬天麦盖三层被,
?
来年枕着馒头睡
5大自然的语言 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可
桢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
(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
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
细读课文 筛选和概括:课文说明了哪些内容?
第1 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 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 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 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 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 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字音字形
piān yùn sù
nì shuāi
zài yàn huái qiáo
词语释义
萌发 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
次第 挨个;依次。
翩然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簌簌
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或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 子。
词语释义
销声匿迹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 不公开出现。
好处:这样准确说明了四个因素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作用,使 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说明顺序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这样的顺序安排 有什么妙处?
本文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从整体上看,本文的思路是:
描述物候现象
明确物候及物候 学的概念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筛选信息之法:关注说明目的
03 理清逻辑
本文的【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引出说明对象
浅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重要作用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述研究价值
深
探究局部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一层: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三层: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第四层: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 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么?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概括不出“物候”概念?
第2段段首: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特色二:生动形象
课文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 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 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影响程度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大
03 理清逻辑
本文的【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引出说明对象
浅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重要作用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述研究价值
深
探究局部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一层: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三层: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第四层: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 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么?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概括不出“物候”概念?
第2段段首: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特色二:生动形象
课文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 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 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影响程度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大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PPT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
走。”——《九九歌》
第二部分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 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 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 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 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 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 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 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7日去世,享 年84岁。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 可桢全集》。
激趣导入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富有智 慧的劳动人民已早已洞悉自然的奥秘,创 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 而这一切的缘起,皆因——自然会说话。 自然是如何说话的呢?她都说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和老师一起 走进今天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
走。”——《九九歌》
第二部分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 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 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 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 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 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 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 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7日去世,享 年84岁。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 可桢全集》。
激趣导入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富有智 慧的劳动人民已早已洞悉自然的奥秘,创 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 而这一切的缘起,皆因——自然会说话。 自然是如何说话的呢?她都说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和老师一起 走进今天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6.3月20日是玲玲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发来电子贺卡表 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 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尚未开放,你能结合文段内容解答玲玲的疑 惑吗? _因__为__凡__是__近__海__的__地__方__,__与__同__纬__度__的__内__陆__相__比__,__冬__天__暖__和__,__春__天__反__而__寒__ _冷__。__大__连__属__于__沿__海__地__区__,__它__的__春__天__来__临__要__比__纬__度__相__近__但__处__于__内__陆__的__北__ _京__迟__若__干__天__,__所__以__北__京__的__连__翘__和__榆__叶__梅__要__比__大__连__开__放__得__早__。__________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 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 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 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植物,是预告天气的一把好手。 天气晴朗时,你用手指触动含羞草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 是恢复常态很缓慢。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迟缓,稍一闭合又重新 张开,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 B.《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 C.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明白了加强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D.《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增 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一)阅读课文第6~10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4.简要分析第9段中词语“一定”的作用。 _“__一__定__”__在__这__里__是__“__特__定__”__的__意__思__,__起__限__制__性__作__用__,__说__明__秋__冬__之__交__,__ _天__气__晴__朗__的__空__中__,__只__有__在__特__定__的__高__度__上__气__温__才__比__低__处__高__,__它__体__现__了__说__ _明__文__语__言__的__准__确__性__和__严__密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春 节前就开放这类消息。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后,联系有关知识, 你认为在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_维_护__人__类__与__自__然__的__和__谐_相__处__,__应__从__保__护__生__态__环__境_开__始__,__从__日__常__生__活__做__起_:__植 _树_造__林__,__保__护__植__被__;__降__低_噪__声__;__减__少__污__染__物__(废__气__、__废__水__等__)的__排__放__;__等__等__。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考点:加点词语(一般为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 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②解释词义。XX词表……,起限制作用。 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 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 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 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 情记;“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 ③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删去就不符合原文意思。(避免绝对化/若删去,不符 合实际) ⑤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使文章 内容具体准确,更有说服力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使文章内容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更有说 服力(趣味性)。
析说明方法
句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理说明顺序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默读全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明更加具体、深刻。 ④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
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⑤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5张PPT)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 虑到特殊情况。
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本文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
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
参考答案: 1.语言生动、优美。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关系,也出 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 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好了充分 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
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 一词说程度,表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是除 了经度、纬度、高下差异以外居于次要地位的 又一因素。“平均”一词说范围,表明文中所 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 一年。“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 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
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准确严密。
判断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什么说明方法?
科
纬度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经度 高下
}(6-10)
古今
学 、 探 索 自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然
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 词语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 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本文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
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
参考答案: 1.语言生动、优美。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关系,也出 色地勾画了大自然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 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好了充分 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
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 一词说程度,表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是除 了经度、纬度、高下差异以外居于次要地位的 又一因素。“平均”一词说范围,表明文中所 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 一年。“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 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
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准确严密。
判断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什么说明方法?
科
纬度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经度 高下
}(6-10)
古今
学 、 探 索 自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然
圈点勾画,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 词语或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8张PPT)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 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 候学”。
草木萌发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用在农业生产上。
重点词语
【次第】依次。 【翩然】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文中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花飘着清香,鸟唱着歌儿。形容大自然明媚 动人的美好风光。 【草长莺飞】绿草茂密,黄鹂飞舞。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
古今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 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问题探究
精读课文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最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共31张PPT)
划分段落层次
•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 候和物候学。
•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 对农业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 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 候学的意义。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明研究意义
研读赏析
• 请你速度文章6-10自然段,思考下列 问题:
拓展延伸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这首
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 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 说明了这一点。
你能总结出6-10自然段的说明顺序吗?
主要 • 纬度的差异 • 经度的差异 • 高下的差异
次要 • 古今的差异
空间 时间
课文第一部分(1-3)采用的是 怎样的逻辑顺序?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 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 为什么?
• B、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 C、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 E、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 的时期。
• F、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 G、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
• H、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 风雪载途的寒冬。
“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方法提示: ①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
容更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②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使说明更准确、
直观,有说服力。 ③作比较:把……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海滨
海拔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高海拔的珠峰
低海拔的藏南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远古的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前的黄土高原
第⑦—⑩段中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影响程度
大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 殊的情况。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体会语言生动性
读下面句子,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 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7.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比喻, 拟人,赋予了大自然以人的情态,把物候现象说得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任务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使用了许多说明方法,请从文章找出相关例子, 说说其作用。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说说其中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容更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②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使说明更准确、
直观,有说服力。 ③作比较:把……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海滨
海拔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高海拔的珠峰
低海拔的藏南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远古的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前的黄土高原
第⑦—⑩段中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影响程度
大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 殊的情况。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体会语言生动性
读下面句子,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 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7.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比喻, 拟人,赋予了大自然以人的情态,把物候现象说得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任务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本文使用了许多说明方法,请从文章找出相关例子, 说说其作用。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说说其中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05
CHAPTER
大自然语言的探索与保护
大自然语言的探索方法
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自 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动物行为 、植物生长等,以了解其背后
的语言含义。
生态学研究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揭示大自然的语言。
遗传学研究
通过研究生物的基因组,了解 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而解读大 自然的语言。
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保护大自然语言有助于改善人类生存 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内容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自然的语言, 包括生物、气候、地理等方面的 信息传递,以及这些信息对人类
生活的影响。
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对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普遍 存在的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拓展研究领域
加强跨学科合作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大自然语言的研究领 域,包括动物行为、植物生态等方面的信 息传递。
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包括生物学、地 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以便更全面地了 解大自然的语言。
创新研究方法
实践应用
可以尝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大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研究的准 确性和效率。
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提供研究资料
大自然的语言是科学研究 的重要资料,有助于科学 家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运行 规律。
推动学科发展
对大自然语言的深入研究 可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如生物学、地理学、环境 科学等。
促进跨学科交流
对大自然语言的研究需要 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有 助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合 作与发展。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精美版】
课外收集几则农谚或几句古诗,说说它们包含 的物候知识。
新课导入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明白并深入了解了本文的说 明对象,体会了本文说明语言的严密性。这 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 确、生动和典雅。
品味语言 任务一
细读文章第1、2段,找出喜欢的语句,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阅读感受。
示例: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 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 法写春天到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任务二 比较文章第1段内容和下面这段话,它们 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3、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各种植物也逐渐变绿。5、6月份,候鸟回归, 夏天到了。秋天,植物叶子渐渐变黄、掉落, 候鸟南迁,昆虫消失。冬天即将来临。
文章第1段描写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 语言生动、典雅、准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 妙的四季图。课件出示的这段话,内容上也是 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物候现象,但语言平实、简 洁、准确。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 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 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 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 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 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浏览课文,结合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概括本文使
思维探讨 探讨任务一
回顾上节课归纳分析的本文的说明内容, 看看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 的,即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文章说明的事理—— 物候现象。
方法:勾画关键句子,做批注。
示例:第3段末“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 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 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4段开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 器’,是活生生的生物”——物候学研究的 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 知识。
精读探析
1、朗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好 在哪里?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 花、苹果、榆叶梅、丁香、刺槐的花期 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1、朗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 文字好在哪里?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我国现代 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 在气象学、气候学、地 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 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 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 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 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 作分不开的。
一读课文(解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何好处? “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比喻,语言是人类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 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认 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积累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筛选信息并概括要 点。 3、理清说明顺序。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检查预习
zà i 载途 qiá o 连翘 piān 翩然 shuāi 衰草连天 sù 簌簌
yù n 孕育
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只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 踪了。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二读课文(快速筛选信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 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 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 展。
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1. (1 - 3)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 (4 - 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3. (6 - 10)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4. (11-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表示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 它,就成了刚好“十天”,与实际情况不 相吻合,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 性。
抢答题: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 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 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年迟五六天。
课文主旨
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说明
了这一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并说
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 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 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 意义?
物候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对 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 素?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 的差异。
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说明顺序
物候、物候学 重要性
决定因素 意义
纬 度
逻辑顺序
现象
经 度 高 下
本质
古 今 次要)
(主要
课后作业:
收集农谚,说明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清明前,开秧田。”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学习目标(第二课时)
1、体会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 说明方法? 分类别 4、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 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引用
5、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 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 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 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 和气候的关系,也出色地勾画了大自然 的迷人色彩;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 阅读的兴趣,也为下文讲解做了充分的 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 花、苹果、榆叶梅、丁香、刺槐的花期 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 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