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部控制

合集下载

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图说明

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图说明

财政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图说明财政预算是政府的重要经济手段,涉及公共财政、国家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

为确保财政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

下面将介绍财政预算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图说明。

一、编制预算内部控制流程预算编制是财政预算的第一步,主要涉及预算制定、收集、核算等步骤。

预算编制的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预算编制前期准备在预算编制之前,需要建立预算编制的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个步骤和责任人。

此外,需要收集各项资料和数据,例如往年的预算和决算、政策法规和经济数据等。

2、预算编制预算编制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分析和评估必要的信息,以决定预算数额和分配。

预算编制应该根据制度规定和程序来进行,确保公正、合理、透明。

3、预算审核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预算数据的正确性和合规性。

审核人员可以根据财政法规和政策,检查各项预算数据的正确性,遵循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流程。

4、预算报批预算报批是指对完成的预算进行上报审议的过程,也是财政部门的必要程序。

根据预算执行的要求,需经过上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批准实施。

5、预算执行和监督预算执行和监督是预算管理的重点环节,也是有效实现预算编制目标的必要条件。

在预算执行和监督中,要根据预算编制的要求设置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确保预算的实施效能和合规性。

二、预算执行内部控制流程预算执行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预算支出审批、预算支出发放和预算管理等步骤。

预算执行的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预算执行的基础环节,包括编制财务报表和单据、记账、核算、审计等。

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正确性。

2、预算支出审批预算支出审批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审核各项预算支出,并依据合规性和合理性来进行决策。

预算支出审批的内部控制应该按照对应的法规和审计要求来进行,如财政预算准备章程、审计管理办法等。

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管理简介财政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和管理的过程。

它不仅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财政预算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预算管理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平稳发展财政预算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财政收入和支出,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通过分配财政支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提高短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 公共服务保障财政预算管理为提供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通过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保障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提高公众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3. 财政稳定和风险防控财政预算管理是确保财政稳定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确预测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政府可以控制财政风险,防止财政赤字和财政危机的发生,保持财政稳定,维护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4. 透明与问责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目标是提高财政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通过制定和执行合规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政府可以保证财政决策的公开透明,有效防止贪污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财政预算监督和问责机制,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保证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

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财政预算管理包括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等多个环节。

1. 财政预算编制财政预算编制是财政预算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财政预算编制,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分析和合理规划。

财政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财政预算执行财政预算执行是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政府需要按照预算计划,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切实控制财政支出,合理管理财政收入。

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单位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保障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稳定,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在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应当明确责任,明晰各级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职责。

各级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单位的经营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任务。

责任人要时刻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的合理执行。

其次,在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应当加强财务核算和管理。

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核算是重要的监控手段,要求单位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支出核算和收入核算,并按照预算编制要求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财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和控制至关重要。

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另外,在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应当加强风险管理。

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对单位的影响,需要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责任和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单位的财务安全和稳定。

总之,在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要加强责任明确、财务核算和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

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单位的财务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
保障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稳定。

这对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在公司管理中,全面预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经济资金的支出,还关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不仅仅是为了规划财务支出,还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其内部控制,并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公司通过对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全面规划和预测,从而制定出一份全面的预算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仅包括日常的财务支出,还包括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出。

全面预算要求公司对整体经营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规划,从而使得公司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资源,提高财务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在全面预算中,涉及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逻辑关系。

全面预算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和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股东和利益相关方等。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全面预算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产生了影响。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效率。

总结来看,全面预算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全面预算,公司能够更好地实施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稳定性。

公司在制定预算计划时,应该更加注重全面预算,并将其纳入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考量之中。

对于我个人而言,从事文章写手这一职业,我深切理解了全面预算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撰写高质量的文章时,我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规划,从而使得文章更加严谨和有逻辑性。

我也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对文章内容和结构进行控制,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稳定性。

财政 内控机制

财政 内控机制

财政内控机制
财政内控机制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机制。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算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明确各项支出的范围和标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2.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3. 采购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4. 资产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5. 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6. 内部审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内控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防范财政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同时,也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财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手册

财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手册

财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手册一、前言财政资金管理是政府和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着资源的合理分配、财务的稳健运行以及目标的有效实现。

为了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特制定本内部控制手册。

二、财政资金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资金被挪用、侵占或浪费。

2、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满足单位的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

3、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资金成本。

4、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原则1、合法性原则:财政资金的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涵盖财政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3、制衡性原则:在财政资金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三、财政资金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一)组织架构设立财政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财务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财政资金管理政策,审批重大资金使用事项,协调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二)职责分工1、财务部门(1)负责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

(2)办理资金收付结算业务,核算资金收支情况。

(3)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和报告。

2、业务部门(1)提出资金使用需求,编制项目预算。

(2)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确保资金用于指定用途。

(3)配合财务部门进行资金核算和监督。

四、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一)预算编制1、各业务部门根据工作任务和发展计划,编制本部门的资金预算。

2、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和平衡,形成单位的年度预算草案。

3、预算草案经财政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预算执行1、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下达资金指标,各业务部门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

2、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3、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保证公共财政的有效运行和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环节,而内部控制制度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

下面将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四个方面介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模版。

一、预算编制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1.制定预算编制工作的政策和指导意见,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2.明确预算编制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进行。

3.建立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按时完成。

4.建立预算编制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编制的数据和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5.建立预算编制的内部审核机制,对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预算执行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预算执行的责任制度,明确各司局的预算执行责任和权限,防止超额支出和挪用预算资金。

2.建立预算执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预算资金的安全、稳定和有效使用。

3.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建立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下一年度预算制定提供参考。

三、预算监督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预算监督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和权限,确保预算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全面性。

2.建立预算监督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纠正违规行为和不规范操作。

3.建立预算监督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接受社会各界和公众的监督。

4.建立预算监督的内部审计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预算评价阶段的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预算评价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的预算评价职责和权限,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和客观。

2.建立预算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评价预算的合理性和效果。

简析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简析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预算管理BUDGET MANAGEMENT简析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赵勇江苏省体育竞赛有限公司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市场中立足,有必要不断提高公司自身的水平并加强内部控制,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在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有效地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的预算管理很少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关系引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不仅成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也是二者之间不断相互促进和不可割裂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一系列的不协调现象,这浪费了企业资源并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企业的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种密切合作的关系,对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做出一系列的阐明,使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形成较为有效的内部约束控制机制,最优化企业资源分配和最大化企业整体利益。

一、企业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与预算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水平,重点关注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将各类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预算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但是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管理工具,并且是一种强大的内部控制方法。

通过预算管理,公司可以将战略目标定量分解成清晰可行的年度经营目标,通过逐年的正常运作并最终实现其战略目标,并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和落实。

(一)预算管理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都是实施内部公司管理的手段。

预算管理使得企业在能够量化各种资金和项目的状态,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并科学地制定战略发展计划。

企业预算管理可帮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强内部控制。

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管理要点

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管理要点

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管理要点一、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管问题通常认为,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监管基于“四个支柱”:责任感、透明度、预测性与参与性。

其中,责任感要求有关政府官员应明确其对内部上级领导与外部社会公众所负的责任;透明度意味着财政与财务信息的透明对行政部门、立法机关与大多数公众部门而言都是必需的;预测性要求法律与规章制度务必事前清晰地为人们所知,而且能统一地、有效地贯彻实施;参与性则需要提供可靠的信息并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检查。

财政预算支出有效监控的“四个支柱”具体表达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过程的诸环节之中,如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现金与国库管理、公共支出等。

在以上诸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预算执行。

这是一个利用现有资源来贯彻执行预算编制中的政策与充分表达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目标的过程。

对此,就务必要有一整套用来确保预算完好执行的程序与机制。

否则,决策就可能会建立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资源也往往会失去有效的管理,即使是良好的预算制度,也会失去意义。

二、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操纵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根据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的特点与具体要求,结合内部操纵的有关理论,可把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内部操纵问题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一)过程操纵过程操纵旨在确保只有通过正确授权的指令才予以执行,要求对预算支出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有效的操纵与监督。

预算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操纵环节有:1、在承诺阶段,需要核实:(1)支出计划是否由法定批准人批准;(2)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拨付,且在适当的支出类型中保留足够的资金;(3)拨付的资金是否列入正确的科目。

2、当提供了商品与服务后,务必核实:是否已收到有关商品与已提供某项服务的有关单据证明。

3、在支付之前,需确认:(1)是否存在有效的支出义务;(2)有关专业人员证明所提供的商品与所收到的服务是否满足预期标准;(3)发票与其他有关支付票据是否是正确的或者适合支付的;(4)验明收款人。

4、在最终支付之后,需对所有有关支出进行检查与复审,对不规范之处应予汇报。

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岗位职责

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岗位职责

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岗位职责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岗位是财政所内的关键职位之一,其职责涉及到财政管理和预算编制等重要领域。

总预算会计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保证财政所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高效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详细阐述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岗位的职责,并探讨其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 财政预算编制及执行总预算会计在财政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需要参与预算计划的建立,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并协助相关部门对预算额度的管理与控制。

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预算会计需要及时掌握预算支出情况,对超支情况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财政所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的实效性。

应对策略:总预算会计需要具备全面的财务管理能力,包括预算编制及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总预算会计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各部门及上级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预算的合规性和执行的高效性。

2. 财务账务管理总预算会计还需要对财政所的财务账务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

其主要职责包括:确保财务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参与编制年度财务报表,维护相关财务记录和资料,并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和调整。

此外,总预算会计还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和预计,并向财政负责人提供有关财务情况的报告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掌握财政状况。

应对策略:总预算会计需要熟悉相关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掌握财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此外,总预算会计应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并向上级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和建议。

3. 成本控制与分析总预算会计需要对财政所的各项支出进行控制和分析,以确保财政所的支出合理且符合预算要求。

其需要参与预算和决策会议,并向财政负责人提供支出分析和预测报告,在实现成本控制和预算约束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总预算会计还需要不断改进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建议和措施,以提高财政所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财政资金收付及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资金收付及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资金收付及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资金收付程序,明确资金收付管理责任,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的通知及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财政所具有资金收付业务的岗位对以下财政性资金的收付管理:本级财政预算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和财政专项资金等财政性资金;第三条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动支;各项资金的拨付,必须具有合法、合规、完整的预算指标或批准依据;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计划、无批准依据或批准手续不全的资金收付;第四条财政资金收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及用款进度进行;第五条相关业务岗位应按照规定及时办理资金收入结算和支出审拨手续;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第六条资金收付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制:一镇长:负责财政性资金的全面收付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二财政所长:负责各项财政性资金的调度、监管和审批;协助镇长组织并实施好全镇各项收入及支出安排;三总预算及部门会计:负责岗位职能范围内有关部门或单位资金使用计划或拨款事项的全面初审,并按程序提出审核意见;根据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做好资金的分析及预测,及时将相关信息向领导报告;初审的主要事项为:1.资金拨付是否有预算计划,专项资金是否符合专款专用的规定;2.相关资金账户余额不得透支;3.审批手续是否齐全;4.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四业务经办人:负责岗位内资金初审,建立指标台账及收支台账;按照会计法及有关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负责相关账套的会计核算和凭证装订、保管,定期与相关部门对账;认真审核资金拨付凭证及附件,按银行及上级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对账结算;及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对账,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印章及支票等有关票据;第七条岗位职责总预算会计 1.负责指标管理,包括建立指标台账,本级预算的编制调整及与部门的核对;2.负责与上下级财政、税务部门、预算单位、对帐,负责全镇统发工资的汇总、审核;3.负责与上级财政部门结算;4.负责部门财政资金调度的审核工作;5.负责各类财政性资金支付凭证的审核并办理拨款手续;6.负责各类财政性资金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会计报表的编报及分析;7.负责各类财政票据管理;8.负责其他与财政性资金收付相关的工作;部门会计 1.负责归口管理部门各类财政性资金的申请及收支,填列报批镇财政资金拨款申请书;2.负责各类财政性资金指标、资金收付的台帐登记;3.负责与总预算各类财政性资金的对帐;4.负责配合相关上级单位对归口管理部门各类财政配套资金的结算和考核工作;5.负责其他与财政性资金收付相关的工作;第三章财政预算资金的收付第八条财政预算资金的审拨由经批准的年初部门预算作为资金拨付的控制依据之一;第九条财政预算资金拨付按以下程序办理:部门会计根据年初部门预算及实际需求,每月末分部门填写镇财政资金拨款申请书和镇公务费拨款申请表,经总预算会计复核,财政所长、镇长签署意见后,由总预算户拨付到单位户;各部门追减预算及调整预算,由各部门提出方案,报财政所长签署意见,经党委会通过后,总预算会计进行调整;第十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拨:由上级下达的各种专款、转移支付资金,根据指标文及时到上级部门进行申请拨付,并做好指标登记;部门会计根据各类专项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业务科室根据资金结余和项目进展情况,填列镇财政资金拨款申请表,报财政所长、镇长审批后,由总预算拨付到部门;第四章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第十一条岗位设置;各项财政性资金的会计核算分岗、分账设立,设会计和复核岗位;会计负责拨款时的初审、会计核算及与各业务科室台帐的核对、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复核负责拨款复审及财务章保管工作;第十二条印鉴管理;印鉴必须分开保管,如相关人员离岗的,应办理书面的印鉴交接手续,指定专人保管并按规定使用;确因工作需要需将印鉴带出单位以外使用的,须经财务负责人同意并由两人以上监督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统管或代管全部印鉴;第十三条各类财政性资金审拨原则上每月只拨一次,急件及年末结算期间可及时进行;每月20-25日拨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月初月末1-4 日、26-31 日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予拨款;对符合拨款手续的,原则上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划拨手续;第十四条各类财政性资金的对账由相关的核算会计负责;对账的内容包括:与预算单位的对账、与上下级财政部门的对账、与各部门的对账;对账的程序:首先总预算与上级财政对指标,然后再与部门对拨款;第十五条会计档案管理;按照规定要求,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并存放于指定地点保管;同时,做好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查阅会计档案、对外数据提供必须经所长长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外提供会计档案资料或泄密;第十六条账户间资金调度要报经财政所长及镇长审批,业务人员不得随意划转;第十七条建立内部监督检查制度,由所长负总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本镇各项财政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情况向镇长报告;。

财政支出管理

财政支出管理

财政支出管理1. 什么是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的过程,旨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的有序推进。

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预算编制、资金拨付、支出执行、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性财政支出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财政支出管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政府可以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其次,财政支出管理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稳定社会预期也有积极作用。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外,财政支出管理还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

3. 财政支出管理的原则财政支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公开透明原则财政支出管理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支出决策和使用情况。

政府应当建立财政支出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财政预算、支出清单、绩效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2 预算约束原则财政支出应当在预算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预算限额。

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监督,防止财政支出过度扩张。

3.3 绩效导向原则财政支出应当注重绩效管理,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导向。

政府应当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财政支出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3.4 合规合法原则财政支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防止财务违规行为发生。

4. 财政支出管理的主要内容财政支出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预算编制与执行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环节是预算编制与执行。

政府应当制定年度财政预算,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和金额,并按照预算执行,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控制。

4.2 资金拨付与支付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资金的拨付和支付。

简要说明单位主要财务管理制度、核算模式、支出审批权限,以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

简要说明单位主要财务管理制度、核算模式、支出审批权限,以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

简要说明单位主要财务管理制度、核算模式、支出审批权限,以及单
位内部控制制度建
单位主要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

其中,预算管理制度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制度,它规定了单位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职责。

收支管理制度则规定了单位收支的分类、审批、报销、记账等操作流程,以确保单位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财务报告制度规定了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披露等内容,以便于单位内部管理层、外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等的了解和评估。

财务分析制度则通过对单位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单位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核算模式方面,单位可以采用全面核算模式或重点核算模式。

全面核算模式是指单位对所有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进行全面核算,以便于全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

重点核算模式则是指单位对重要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进行重点核算,以便于有效控制单位财务状况。

支出审批权限方面,单位应根据业务范围、重要性、风险性等因素进行分类审批,明确规定各类支出的审批权限、流程和责任。

例如,一般性支出应在部门预算范围内审批,大额支出应经过预算审批程序,特别敏感的支出应经过集体决策程序。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印章管理的制度、合同管理的制度、内部审计的制度等。

同时,单位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确保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
性。

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办法财政专户是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的用于管理特定资金的账户。

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财政专户资金的收支管理、使用管理和监督管理,并确保财政专户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一、财政专户资金收支管理1. 收入管理:资金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拨款、财政补助、税收收入、财产权益等,根据各项收入的性质和用途,在财政专户内设立相应的账户,实行分类管理。

收入的划拨、存入和核算应及时、准确、清晰。

2. 支出管理:财政专户资金支出应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进行。

在支出前,需要编制预算方案,并按照程序审批、公示。

支出时要做到开支的依据明确、支出监督到位。

对于国家审计部门关注的重要项目支出,要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经济效益明显。

二、财政专户资金使用管理1. 资金使用权限:相关部门或单位在使用财政专户资金前,必须明确具备合法的资金使用权限。

操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掌握资金使用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2. 预算管理:拟使用财政专户资金的部门或单位,要事先编制详细的项目预算,明确资金用途、时间和具体支出计划。

预算报告经过内部审批后,提交给财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额支出或挪用资金。

3. 资金监督:财政专户资金使用期限、流程和条件等应当明确规定。

财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财政专户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不得进行滥用、私分、乱用等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资金监督制度,定期进行内部或外部的稽核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财政专户资金监督管理1. 内部控制:为了确保财政专户资金的安全和规范使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建立完善,包括资金收支的记录、账务核对、资金监督审计等方面。

各部门或单位要配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账务核对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外部监督:财政专户资金的外部监督包括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对财政专户资金的监督。

这些监督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财政专户资金的审核、监督和评估工作。

探究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

探究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

探究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短。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部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作为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效率、保障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权责不明等,导致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预算执行超支、滥用公共财政资金等问题。

加强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强化财政资源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已成为当前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文将探讨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对于国家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涉及国家财政资金的安排和运用,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

内部控制是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合理使用的关键手段,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有利于提升财政部门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和防范财政资金的浪费、滥用和挪用,保证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规范财政部门的运作,提升其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水平,避免出现财政风险和损失。

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对于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和促进财政监督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概述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有效运用的过程。

预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预算管理,财政部门可以实现对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监督,确保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评价。

在编制预算阶段,财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确定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制定预算方案和预算报告。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讨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讨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讨作者:李奇来源:《理财·财经版》2020年第02期摘要: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改进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推动内部控制不断完善,而加强内部控制,又能够对预算管理起到约束作用,鉴于此,企业应积极探索利用内部控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方法,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利用内部控制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关系;策略一、引言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国企、民企、外企、合资企业、混合企业大量出现,极大丰富了我国的经济构成,也客观推动了社会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面临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严酷局面,企业要想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尤其是要注重做好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开展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二者之间也有紧密的关系,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此有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管理策略,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一)预算管理有助于推动内部控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指企业要对各部门的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控制,从而更好地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进而实现预计的经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组织规划工具,其基础是预算,主要通过各种经营和规划的行为来实现,注重统筹和协调,要将其落实到企业经营的各环节中[1]。

例如,企业在开拓新的目标市场时,需要通过反复核算与评估确定预算数额,但如果在计划执行时受到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出现资金浪费、闲置等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导致内控失去效力,但如果通过内部控制做到预算的有的放矢,就会有助于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内部控制提升基层卫生院经济管理水平

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内部控制提升基层卫生院经济管理水平

2021年10期┆41 方略 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内部控制提升基层卫生院经济管理水平张 超摘 要:在现行市场体制下,医疗事业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各界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强大的市场感召下,如何保证基层卫生院自身的发展,并提高基层卫生院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基层卫生院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核心问题。

文章着重围绕加强基层卫生院财务收支管理,提升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意见。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经济管理;财务收支;效益基层卫生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涵盖内容丰富,涉及卫生院发展的方方面面。

本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基层卫生院应重点加强对单位内部财务收支的管理与控制,做好效益大账,促进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收入管理与控制基层卫生院收入是指基层卫生院在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以及从财政及主管部门取得的财政补助经费。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

收入管理与控制的内容: 1.实行收入预算管理与控制。

基层卫生院应根据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结合当年的业务计划及医疗收费标准调整情况来确定收入总额。

为了促进收入预算顺利实现,卫生院应每季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评价收入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完成情况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保证全年总收入预算的顺利完成,并为编制和执行下年度预算提供依据。

2.实行收费标准和收费票据管理与控制。

基层卫生院的各项收费要认真执行国家的定价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发生巧立名目、分解项目、重复收费等乱收费行为。

基层卫生院应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内部专门机构和人员,及时检查和收集收费情况,保证收入的合法性、完整性。

收费票据分为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和自制票据。

基层卫生院的门诊、住院等收费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根据上级规定,结合内部管理需要可使用自制或外购收款票据。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3篇)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一、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监督等活动。

第二条定义一、预算管理:事业单位按照政府财政预算和财务预算进行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监督等活动的过程。

二、预算编制:事业单位按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求,制定并报送年度预算方案的活动。

三、预算执行:事业单位按照年度预算方案的要求,进行预算资金的支出与收入的活动。

四、预算控制: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出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第三条基本原则一、合法性原则:预算活动必须遵守国家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会计准则,保证预算的合法、合规。

二、科学性原则:预算活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基础数据和预测方法为依据,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三、透明性原则:预算活动必须公开、公正,确保决策的透明性和公众的监督权。

第四条依法自主一、事业单位必须依法自主地进行预算编制、执行及控制活动,确保合法、合规。

二、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编制、执行及控制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五条基础数据一、预算编制应根据科学、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进行,包括过去的统计数据、实际执行情况、发展趋势等。

二、基础数据应经相关部门审核和审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预算方案一、事业单位应按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求,制定并报送年度预算方案。

二、年度预算方案应当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部分。

三、年度预算方案应当经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审核和审批。

第七条预算权限一、预算编制的权限应明确,分工合理。

二、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按照职责分配,履行相应的责任。

第八条预算编制程序一、预算编制程序由预算部门牵头制定,相关部门协助。

二、预算编制程序应包括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程序要求等。

第九条预算编制报告一、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预算方案,编制相应的预算编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
部控制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管问题
一般认为,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监管基于“四个支柱”:责任感、透明度、预测性和参与性。

其中,责任感要求有关政府官员应明确其对内部上级领导和外部社会公众所负的责任;透明度意味着财政和财务信息的透明对行政部门、立法机关和大多数公众部门而言都是必需的;预测性要求法律和规章制度必须事前清晰地为人们所知,而且能统一地、有效地贯彻实施;参与性则需要提供可靠的信息并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检查。

财政预算支出有效监控的“四个支柱”具体体现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过程的诸环节之中,如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现金和国库管理、公共支出等。

在以上诸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预算执行。

这是一个利用现有资源来贯彻执行预算编制中的政策和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目标的过程。

对此,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用来确保预算完好执行的程序和机制。

否则,决策就可能会建立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资源也往往会失去有效的管理,即使是良好的预算制度,也会失去意义。

二、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根据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可把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旨在确保只有经过正确授权的指令才予以执行,要求对预算支出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预算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控制环节有:
1、在承诺阶段,需要核实:(1)支出计划是否由法定批准人批准;(2)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拨付,且在适当的支出类型中保留足够的资金;(3)拨付的资金是否列入正确的科目。

2、当提供了商品和服务后,必须核实:是否已收到有关商品和已提供某项服务的有关单据证明。

3、在支付之前,需确认:(1)是否存在有效的支出义务;(2)有关专业人员证明所提供的商品和所收到的服务是否满足预期标准;(3)发票和其他有关支付票据是否是正确的或适合支付的;(4)验明收款人。

4、在最终支付之后,需对所有相关支出进行检查和复审,对不规范之处应予汇报。

总体上,在任何机构之内,在授权支出、批准合同和发出购买的指令、确认收到的商品和服务、履行支付等方面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其中,一些职责可以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担负。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人或同一部门不应既负责支付,又负责其他活动或控制支出。

这种安排实际就是内部牵制原则的体现。

政府部门之间这些职责的分工支配着支出单位和核心部门(财政部门、财务控制部门)之间的职权分配。

在不同的国家,这种控制可以是相关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也可以由综合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财务控制办公室来完成。

(二)会计控制
许多国家的预算体系都是通过会计控制来确保遵照执行的。

有效的会计控制,应保证清晰地记录预算支出和拨款或预算项目间的变化(如,分摊、调查、预算追加等)。

无论会计基础如何,会计控制都应做到:(1)会计记录必须要有足够而合理的程序,包括对收付事项进行系统的登记、足够的安全系统以及与银行账目的核对系统等;(2)所有的支出与收入事项都应该按照相同的方法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3)按照经济种类和职能作用对支出进行一般划分;(4)会计记录必须明晰,文件程序必须完备;(5)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规范;(6)跟踪支出周期(立项、审批和支付)每个阶段的拨款使用(预算会计)系统,等。

此外,会计控制还包括与单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

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

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

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

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

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

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

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

主要有以
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

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

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

为编写每月现金计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

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

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

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

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

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
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经济监督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建立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最高负责人服务的独立监督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设置,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