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合集下载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代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1.蓬勃发展的汉代建筑艺术概况:两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稳定的王朝。

西汉王朝建立伊始,秦都咸阳已被项羽付之一炬,成为废墟。

乃于咸阳东南,渭水之南岸另营新都,先在秦兴乐宫的旧址上建“长乐宫”,在龙首原上见“未央宫”,继而修“桂宫”、“北宫”、“明光宫”,宫殿建筑成为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总面积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

都城长安还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多,辉煌壮丽之盛,都是空前的。

城内开辟8条大街,160个居住的里坊、9府、3庙、9市,人口约50万。

汉武帝在位(前140—前87)期间,西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空前壮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帝以泱泱大国炫耀于世,于是皇家造园活动达到极盛。

西汉首都长安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见的大城市。

建于东汉末年的曹魏邺城,则以明确的功能分区和规则的严整布局,开创了都城规划的新格局。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形成xx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③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④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未央宫有“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第宅也是“并兼列宅”、“隔绝闾里”。

2.现存汉代建筑遗物:汉代的陵墓是保留至今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

《从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看汉代建筑及建筑物》范文

《从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看汉代建筑及建筑物》范文

《从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看汉代建筑及建筑物》篇一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而其古代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汉代建筑及其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工艺技巧而闻名。

本文将通过对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探究,揭示汉代建筑及建筑物的独特魅力和特点。

二、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概述和林格尔汉墓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汉代重要的墓葬之一。

墓内壁画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建筑和工艺等各个领域。

这些壁画为研究汉代社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中,对汉代建筑及建筑物的描绘尤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从壁画看汉代建筑特点1. 建筑风格:汉代建筑风格以雄伟、庄重为主,同时注重细节的雕琢和装饰。

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宫殿、庙宇、府邸等各种建筑类型,它们的结构和装饰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2. 建筑结构:汉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使用梁柱来承重,以屋顶的形式体现建筑的造型和美感。

壁画中描绘的建筑结构清晰可见,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

3. 建筑材料:除了木材外,汉代建筑还广泛使用砖石等材料。

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用砖石砌筑的墙体和地基,这反映了当时多样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四、从壁画看汉代建筑物类型1. 宫殿:宫殿是汉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壁画中描绘的宫殿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充分展示了汉代的皇家气派和尊贵地位。

2. 庙宇:庙宇是当时的宗教场所,壁画中描绘的庙宇多以神祇为题材,造型独特,装饰精美。

3. 府邸:府邸是当时的官宦之家和富贵之家的住所,壁画中描绘的府邸结构复杂、布局合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生活水平。

五、从壁画看汉代建筑的影响与价值1. 文化价值: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所展现的汉代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2. 历史价值:通过对壁画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技巧,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元代以后的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
梭柱
山西五台山唐佛光寺大殿剖透视图
柱径与柱高的比例
•变化过程:
•东汉崖墓中的石柱,直径于柱高之比在 1/2---1/5之间;
•唐代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
•清代北方在1/10---1/11左右;
•南方民居,由于屋面荷载比较小,结构较 轻,一般在1/15左右。
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 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 的8/1000,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有内倾,这种做法称 为“侧脚”。如元代建筑永乐宫三清殿。明清时期大 多不用。
平面柱网
金厢斗底槽:平面柱网用内外两圈柱子构成,如山
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转角斗拱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斗拱细部
斗拱及其构件的发展历史(3)
斗拱发展到宋朝已经成熟,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做 法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的较为充分; 《营造法式》中对斗拱各部件的尺度有了详细的规定;
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有若干变化,如在补间中 使用了45度和60度的斜拱,斜昂等;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建筑开间正中的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 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再外的称为梢间, 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 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 相等的,如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 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筑还有这样的做法, 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部各间相 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 寺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 各间面阔有相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 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以后也大抵如此。

浅析汉代建筑基本特征

浅析汉代建筑基本特征
大边:
在大门门扇的框架中,竖立于两边的木 材,就叫做“大边”。大边就如同扇框 架中的“边梃”。
将军门:
将军门事古代显贵之家或寺庙宫观才能 使用的一种门的形式。将军门用材较多 ,门的形体与气势都很大。门扇装在脊 桁下。门扇上部为额枋,枋与柱相连。 额枋上设门簪以悬置门匾。门的下面是 高高的门槛,也就是门档,高度约占门 的四分之一。此外,因为将军门的宽度 较大,所以除了正中的两扇门板外,在 其两侧还各设一扇带束腰式的门板。气 势不变,而形式丰富。
垂花门:
垂花门也就是带有垂柱装饰的门。一般的大
门,如有檐柱,则柱体都是上撑门檐、下达 门前的台基或地面的,具有承重的实际作用 。而垂花门的门前檐柱下两侧,形成垂势。 在这下垂的柱头部分,做成花瓣状或吊瓜状 。因此被称为“垂花”。垂花门不但悬垂的 门柱漂亮、精美,而且柱子之间的额枋,也 多采用镂空雕花图案,或绘制精致的彩画, 五彩瑰丽。
云凤柱础:
云凤柱础是在柱础表面雕刻有云朵 和飞凤形象,凤在云中展翅飞舞, 形象飘逸,而有华美之风。雕刻有 凤纹的柱础大多为地方做法,而非 官式做法。
合莲卷草重层柱础:
合莲也就是俯莲,莲花瓣朝下。卷 草是一种线条柔美的蔓草,在我国 古代建筑雕刻中非常常见。重层就 是两层。合莲卷草重层柱础,即在 柱础上施放有两层雕刻,上层为合 莲花瓣,下层为卷草纹。花纹形象 优美,极富装饰性于艺术性。
陛:
《羲训》中说:“陛升高阶也”, 也就是说特别高的台阶叫做“陛” 。皇帝所居宫殿的台基最高,所以 殿前的台阶就叫做“陛”,因此臣 子都称皇帝为“陛下”,意思就是 说自己再台阶之下向皇帝禀报事情 。
御路:
在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或等级较高 的建筑中,其台阶的中间部分不砌条 石,而顺着台阶的斜向放置汉白玉或 大理石等巨石,石面上雕刻龙纹等精 彩图案,显得富贵而尊贵,这一部分 石面就叫做“御路”。御路虽然作为 “路”,但是人并不能在上面行走。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一、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的基本演化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

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

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

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

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汉代建筑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例如汉长安
城的规模就非常大,气势恢宏。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和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

2.建筑造型俊美,庄重大方。

汉代建筑的造型非常注重美学的表现,建筑的轮
廓线和比例都非常协调,俊美而庄重。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营造出更加优美和谐的整体效果。

3.建筑装饰华丽,雕刻精巧。

汉代建筑的装饰非常华丽,雕刻技艺精湛,各种
图案和纹样都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4.建筑结构创新,技术精湛。

汉代建筑在结构和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例
如汉代的木构架建筑结构,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梁柱和斗拱,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更强的地震力。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使得建筑更加舒适宜人。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雄伟壮观、华丽精致、结构创新和技术精湛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架,也就是建筑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它看到木屋子是怎样搭建起来的。

以下是五种最为常见的木构架。

一、【抬梁式】这是中国最主流的木构架方式,大概从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完备,中国绝大多数官式建筑基本都是用的抬梁式,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留存下来的经典古建筑也大都是这种形式。

抬梁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柱子把木梁逐级抬升。

先是在进深方向立柱,然后在柱上架梁,大梁叠小梁构成一组木构架,靠这一组组木构架支撑屋顶。

同时用横向的木枋连接柱头,形成稳定的结构。

二、【穿斗式】最晚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熟。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柱子比较细、也比较密集,而且每一根柱子都顶到屋顶,然后用一组叫作「穿」的木枋穿过柱子连接成屋架。

这种方式在南方较为多见,尤其是在民居中。

不过即便在南方,官式建筑大都也是用的抬梁式。

三、【井干式】用木料层层垒叠,构成房屋的墙壁直接来承重。

在商代的陵墓中就出现了这种做法,汉代的宫苑中也有不少井干楼。

不过因为耗费木料,之后就很少用了,现在只有在少数森林地区可以看到,很典型的林中木屋就是这样的。

四、【干栏式】由原始社会巢居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特点是用木桩将房屋架离地面,避免虫蛇猛兽的侵扰,同时也可防潮通风,适合南方的湿热环境。

如今,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便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五、【密梁平顶式】中国的主流建筑都是坡屋顶,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人」字型屋顶。

除此之外,也有平顶的建筑,这就是密梁平顶式,它没有复杂的梁架,而是靠墙来承重,内部则用柱子连接起来,承托水平的屋顶。

这种方式主要流行于较为干燥的地区,比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二)独有的单体造型以就是多间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

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

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

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三)中轴对称、方正井然有序的群体女团与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

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

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1)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1)
的文殊殿,面阔7间进深4间,只用内柱2根;
移柱法和减柱法通常结合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 5间,进深4间,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 长度; 明清的建筑中已经较少使用。



副阶周匝:在主体建筑以外另外加了一圈回廊的做法,一般应
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大殿,塔等。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平面 图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建筑开间正中的一 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 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 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如河南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 筑还有这样的做法,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 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 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 以后也大抵如此。
斗拱的组成

翘头上置横拱的叫做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 的叫做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拱常用偷心造,金 元以后多用计心造。
翘头上不置 横拱,此为 偷心造。— ———佛光 寺大殿斗拱。
南禅寺大殿转角斗拱
斗拱部件1
斗拱部件1
岱庙内复原建筑的斗拱
斗拱出跳数目的称呼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清代称为踩(宋代 称为铺作)。出一跳叫三踩(宋称四铺作); 出两跳叫五踩(宋称五铺作);一般建筑(牌 楼除外)不超过九踩(七铺作)。 跳,踩,铺作数目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 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建筑组群 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 均根据中轴线发展。(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 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 设计,多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 设计,多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甚至 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以全城气势最宏伟、 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 主体。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 的原则。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 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 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古建名词解释
檩 用于架跨在房梁上起托住椽子或屋面板作用的 小梁。亦称“桁”。 柱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枋 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 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 檐柱 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金柱 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山柱 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 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 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 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 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 用料都作出具体规定。这种 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 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 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 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 碍了建筑的创新。
3、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有利于防震、抗震 有利于防震、 有利于防震 3.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4.取材方便 取材方便

汉代建筑特征

汉代建筑特征

汉代建筑特征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经济、文化首次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汉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建筑科学上,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

一•台基是承受房屋整个荷载的基础,也是构成房屋比例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夯筑技术及瓦的使用是台基的出现成为可能和必然。

二•西汉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和穿斗两大结构体系日趋于成熟,梁架结构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室内空间,增强了室内采光,这也是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当时已被广泛采用,墙内柱及半附墙壁的附壁柱仍是支承屋顶整个荷载的主体。

无论是独立柱、附壁柱、还是墙内柱,柱下都有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柱础石。

柱础石的埋深一般与槽基同深。

三、汉代建筑科学在基础处理上的成就。

综上所述,到两汉时期止,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基础的处理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1、基础的处理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和形态差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形式。

2、基础墙体的处理已有了收分的概念,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3、基础夯土直接打破生土,说明汉代人们对地层耐力及土的物理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4、砂垫层的使用,是古人对长期建筑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地层土壤性质尤其是砂的性质进一步认识的结果,进而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地层应力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开始有所研究。

5、柱和墙结合使用,是对原始木骨泥墙建筑结构的发展,也是后代砖木混合一一“墙倒屋不塌”结构的基础。

柱础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承重柱在结构上的稳定性,同时也减轻了地下土壤中的水分对柱根部的侵蚀。

汉建筑成就一、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

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必定十分复杂艰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顺利解决,古人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1]阶基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

其在汉代,未央宫前殿,“疏龙首山以为殿台”;“重轩三阶”,文献可稽。

川康诸阙亦有下以阶基承托,阶基四周刻作若干矮柱及斗者。

画像石中,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亦用矮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殆以表示砖缝。

直至唐五代,此法尚极通行。

柱及础彭山崖墓中柱多八角形,间亦有方者,均肥短而收杀急。

柱之高者,其高仅及柱下径之三点三六倍,短者仅一点四倍。

柱上或施斗拱,或仅施大斗,柱下之础石多方形,雕琢均极粗鲁。

孝堂山石室正中亦立一八角柱,高为径之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

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

出土汉墓砖中亦有上有斗下有斗形础之圆柱或八角柱,殆即此类柱之砖制者;但较为修长,其高可及径之五六倍。

画像石中所见柱,难以判其为方为圆,柱下之础石,似有向上凸起而将柱底凹入,使相卯合者。

汉代若果有此法,虽可使柱稳定,然若上面重量过大或重心偏倚,则易使柱破裂,故后代无用此法者。

门窗门之实物存者唯墓门。

彭山墓门门框均方头,其上及两侧均起线两层。

石门扇亦有出土者,均极厚而短,盖材料使然也。

门上刻铺首,作饕餮衔环图案,明器所示,则门框多极清晰,门扇亦有作铺首者。

函谷关东门画石,则门之两侧,有腰枋及余塞板,门扉双合,扉各有铺首门环。

明清所常见之门制,大体至汉代已形成矣。

窗之形状见于明器者,以长方形为多,间亦有三角,圆形或它种形状者。

窗棂以斜方格为最普通,间有窗棂另作成如笼,扣于窗外者。

彭山崖墓中有窗一处,为唯一之实例,其窗棂则为垂直密列之直棂。

平坐与栏干画像石与明器中之楼阁,均多有栏干,多设于平坐之上。

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

后世所通用之平坐,在汉代确已形成。

栏干样式以矮柱及横木构成者最普通,亦有用连环,或其它几何形者。

函谷关东门图所见,则已近乎后世之做法与权衡矣。

斗拱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

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有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之木结构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之木结构ppt课件
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 以及汉代保管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笼统。
斗拱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是中华古代
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 功用在于接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分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 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普通来说,只需非常重要或带 留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顿。在美学和构造上它也拥有一 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 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
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桔祥如意。斗拱在中国古建筑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建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经过 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根底,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送荷载 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间隔,使建筑物出 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朵斗栱的生成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福建泉州开元寺大殿伽陵频迦〔妙音鸟 梵文Kalavinka〕
的斗 运拱 用在
古 代 建 筑 中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用
斗 拱 在 古 代 建 筑 中 的 运

少林寺初祖庵 补间铺作
柱头铺作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造例如
抬梁式木构架构成的进深较大,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坛庙、 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构造方式。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建于辽清宁二年 〔公元1056年〕,是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 最完好的木塔。由于 采用了梁柱间的斜向 支撑,整个塔体经受 住了多次大地震的考 验,包括1976年的唐 山大地震。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_周学鹰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_周学鹰

关 键 词 汉代 建筑 大木作之斗栱 资料为主要实物①。有学者认为,考古学式的建筑历史研 筑历史、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具有追本溯源的重要意义。
·
究方法在中国建筑历史学界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②。
一般遗留的汉代祠堂建筑本身(包括小祠堂),是模

Abstract This paper try to research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棋researchofarchitecturetechnologyoftimberconstructioninchinahandynastypartonebukung周学鹰zhouxueying中图分类号tu一008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3739x200609012405摘要该文对汉代建筑大木作拉术之斗棋进行研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现代研究论着等进行系统地分析论证关照词汉代建筑大术作之斗拱abstractthispapertrytoresearcharchitecturetechnologyoftoukunginchinahandynastycontactsarche010g1ca1datamodernresearchworkstoanalyzeanddemonstratethesethoughtskeywordschinahandynastyarchitecturetimbertechnologyoftoukong作者南京大学历史系目嗽授邮编210093收稿日期20050908124i建筑第24卷0912006汉代地面木构建筑无存有关汉代建筑形象大木构架方式及做法外部构件形象内部装饰手法等较难得到实际的认识

斗栱进行研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 架方式及做法、外部构件形象、内部装饰手法等,较难得 研究汉代地面建筑的作用也还是有限的。由此,建筑遗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作者:刘月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3期摘要:汉代随葬明器中建筑物十分常见,这与汉代建筑业的发展有关。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汉代建筑主体风格和时代特征经由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定格于陶明器这一方天地中。

文章通过4件具有代表性的汉代陶建筑明器文物挖掘汉代建筑特征。

关键词:汉代陶明器;陶建筑文物;建筑特征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极大发展的时期,厚葬盛行。

尤其是西汉中期,社会经济发达,即使平民也在墓中随葬很多日常用品。

以礼器为主的随葬方式强调的是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政治地位,而随葬日常生活用具则表示生者关注死者在九泉之下拥有多少财富和能否能舒适地生活。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使其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将生前居所安置在阴宅中,这就是随葬陶建筑。

建筑明器是人们对美好现实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在墓中的再现,它直观、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年前建筑的发展水平,再现了当时的辉煌和成就,为研究当时的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

1 从陶楼看屋顶结构现藏广西省博物馆的西汉方形合院式庑殿顶陶楼,1954年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平面呈方形,四合式庑殿顶重楼,前屋和左、右厢为平房,皆为悬山式瓦顶;后间两层,底层为左、右两坡瓦面,平顶,二层为方形庑殿顶楼房。

前屋正面开一门,屋内塑一狗。

右厢外墙开一门,屋内有一人双手持杵,天井旁站立一人。

后楼底层向后开一方形大门,并做大型斗拱;二楼右、后两面开窗,各有一人扶窗探头窗外,窗前露台上各有两个头戴进贤冠的人相对伏拜。

四壁皆刻画仿木构架纹,右后墙刻画立马图。

庑殿顶的运用使这件陶楼从两广地区众多陶明器文物中脱颖而出。

庑殿顶是由一条横向正脊和其两端外延四条呈弧形下凹的垂脊组成的。

汉代木构架的屋顶结构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和攒尖五种形式。

庑殿顶在当时属于等级较高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宫殿庙宇。

中国传统弧形内凹的屋顶建筑样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建筑系统中屋顶外凸的样式,自成飞腾之势。

汉代建筑特点浅析

汉代建筑特点浅析

汉代建筑特点浅析作者:谭敬之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汉代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文化内涵。

秦砖汉瓦的时代是中国建筑的辉煌时代,几千年来中国的古典建筑形式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充分认识汉代的建筑的文化背景、时空环境及所要传递的信息。

把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帮助。

抓住汉代的建筑文化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建的精髓。

关键词:历史地位;传统;结构;借鉴一汉代建筑的历史地位封建社会早期—秦汉建筑,尤其是汉代的建筑风格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基础,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广博而深远。

汉代建筑原型的研究多依赖于汉代陶器研究。

加上大量的汉画像砖、明器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汉代建筑的形象性资料,通过对照汉代的文献资料,我们应该能够窥见汉代建筑比较真实的轮廓。

中国古代的早期建筑风格演变比较缓慢,通常一种风格,前后延续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汉代建筑的形象,应该是延续了汉代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建筑风格。

二建筑群体的风格汉代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使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时期的建筑群体布局特点有这样几个。

开始运用中轴线的手法。

用这种手法设计的宫廷建筑可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此后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直至明清以北京城为代表达到颠峰。

其次是重要建筑入口前均设阙,“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

通常用石雕和木砌而成。

汉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建筑、园林建筑中。

从外观大体可分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汉代建筑的形式、结构、型制都较前代成熟与完备,建筑组群组合形式多样,既有高台建筑群,又有廊院、四合院。

廊院式布局中常以门、回廊衬托最后主体建筑的庄严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来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五层。”
在汉代,建筑木构架已基本成熟,斗栱也正式使用在需要出挑的部位,屋顶
形式也丰富起来,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多层
楼阁建筑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结构的搭接,不再需要结构本身以外的支撑物,这个
结构上的进步使得后世的建筑可以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3.木构架的分类
汉代年代久远,汉代的建筑遗存至今天的木构件的建筑几乎没有,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四种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在考古中多有发现。
2.木构架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建造房屋,在淅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时
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建筑构件,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榫卯技术。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陈明达先生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一书中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汉代横跨其中两个阶段。
一、正文
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
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
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此种做法起
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
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
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
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包欢辉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摘要 /汉代后世所常见的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木构架已经出现,在我国的多处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陶楼中都有着重要体现。

本文结合古今文献以考古发现做以参考,对我国汉代建筑木构架做以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 / 汉代建筑考古木构架一、正文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

此种做法起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

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

”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上面建造简单的木结构房屋,名为榭。

榭逐渐演变成建于水边或花畔的开敞小楼,供人们游憩。

“秦代高台建筑宏伟、庞大,为了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出现了阁,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1由梁和柱组成。

后世的阁便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的。

西汉鼎盛之时,建筑技术也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了,人们渴望登高的愿望终于使得民间建筑中出现了独立的楼阁。

依靠自身结构搭建起来的楼阁建筑是汉代木构架进步的最突出贡献,楼阁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受“仙人好楼居”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由于汉代社会稳定,生产进步,人口剧增,而城市规模却不能无限制的扩大,为了安置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节省建筑的占地面积,楼阁建筑出现是必然趋势;最后一点木构架建筑结构已不能满足于高台的局限,对新技术的渴望和不断探索,使得汉代独立的楼阁建筑变成现实。

此后,汉代的建筑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

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 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古建筑结构

古建筑结构

古建筑结构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

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

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

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

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

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包欢辉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摘要 /汉代后世所常见的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木构架已经出现,在我国的多处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陶楼中都有着重要体现。

本文结合古今文献以考古发现做以参考,对我国汉代建筑木构架做以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 / 汉代建筑考古木构架一、正文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

此种做法起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

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

”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上面建造简单的木结构房屋,名为榭。

榭逐渐演变成建于水边或花畔的开敞小楼,供人们游憩。

“秦代高台建筑宏伟、庞大,为了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出现了阁,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1由梁和柱组成。

后世的阁便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的。

西汉鼎盛之时,建筑技术也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了,人们渴望登高的愿望终于使得民间建筑中出现了独立的楼阁。

依靠自身结构搭建起来的楼阁建筑是汉代木构架进步的最突出贡献,楼阁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受“仙人好楼居”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由于汉代社会稳定,生产进步,人口剧增,而城市规模却不能无限制的扩大,为了安置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节省建筑的占地面积,楼阁建筑出现是必然趋势;最后一点木构架建筑结构已不能满足于高台的局限,对新技术的渴望和不断探索,使得汉代独立的楼阁建筑变成现实。

此后,汉代的建筑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

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 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

”不仅如此,建筑屋顶形式已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和攒尖等,还出现了重檐屋顶的雏形。

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鸟。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三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斗栱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汉代斗栱正式使用到檐部和平座之下,功能明确,样式很多,还没有确定的模数和形式,但为后世成熟的斗栱奠定了基础。

2.木构架的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建造房屋,在淅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建筑构件,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榫卯技术。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陈明达先生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一书中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汉代横跨其中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末,这个阶段只有一些建筑遗址及间接资料。

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出现的高台建筑,到战国时期大量兴建起来。

高台建筑一般都是规模宏大的,用夯土和木构架相结合的,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个台上的建筑形式。

直到西汉时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多层建筑,但许多重要的大规模建筑物仍然继续采用高台建筑的形式。

由此可见战国到西汉,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迟缓的。

虽然已有一些新发展的萌芽,但并没有突破高台建筑的范畴。

第二个阶段:从东汉初到南北朝末,这一时期只有东汉二百余年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时期,经济、文化有稳定持续的发展。

手工业工人已经完全推翻了工商奴隶主的统治,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建筑技术取得显著发展。

高台建筑已被淘汰,多层建筑迅速发展,说明木结构技术的突飞猛进。

出土的建筑明器中有的高达四、五层。

”在汉代,建筑木构架已基本成熟,斗栱也正式使用在需要出挑的部位,屋顶形式也丰富起来,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

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多层楼阁建筑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结构的搭接,不再需要结构本身以外的支撑物,这个结构上的进步使得后世的建筑可以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3.木构架的分类汉代年代久远,汉代的建筑遗存至今天的木构件的建筑几乎没有,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四种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

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在考古中多有发现。

3.1抬梁式出土的明器陶楼中大部分是抬粱式结构,顾名思义,抬梁式就是在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的结构形式。

具体的是在房屋进深方向相邻两柱顶架一根贯通的横梁,梁上垫短柱或木块,上面再加一根稍短的横梁,这样层层叠加,最上层梁中间立。

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短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2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图 3.1、3.2)在出土的明器中,由于受材质的制约,很难表现出楼阁内部构架的形式,但是汉图3.1四川出土画像砖图3.2荥阳出土仓楼墓的画像砖却反应出抬梁式的具体形式,在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山墙面清楚的刻画出抬梁构架。

抬梁式的优点在于增加了房屋的跨度,节省了木材,所以在汉代及后世大量使用,而且只要调整各层短柱的高度,则可以方便的形成屋面举折。

3.2穿斗式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图 3.3)。

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不架梁。

又称立帖式。

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

穿斗式施工简便,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较图3.3广东广州出土明器陶楼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

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比较常见,在陕西、河南两地出土的陶楼中未见实例。

同时穿斗式跨度小,且柱子过密,室内空间不开阔,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

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3.3干阑式干阑式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特征是用柱子将房屋底层架空,上面再建屋,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图 3.4)。

河南、陕西两省出土的陶楼中没有采用此图3.4干阑式建筑图3.5三层绿陶水榭种构架的。

但是有些水榭构架类似于此种干阑式结构。

1955 年在陕县刘家梁 73 号墓出土的三层绿釉陶水榭(图3.5)。

底层由四根柱子将楼身架空在水面上,并有楼梯直接通往二层,底层纯架空,可能借鉴了干阑式底层做法。

3.4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的木构架体系。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井干楼”出现,《汉书·郊祀志》较详细的记载:“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颜师古注曰:“井干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也。

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

”这段话形象的描述了井干结构形式,即将木材层层搭接修建,高度超过一层便形成楼(图 3.6),这是一种早已出现的传统修建方法,只是在追求建筑高度的汉代增加了其高度,但在技术上并未有创新,出土的明器中也未见有井干式建筑。

图3.6 井干式建筑示意4.木构架中的细部构成4.1柱子汉代早期的柱子,在斗栱还未完全成型的时期,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建筑体系一样,也出现类似“三段式”柱子,即由柱头、柱身和柱础组成。

最早的木柱是直接插在地上的,为了防止柱子下沉,在柱脚放置石头固定,这就是原始的柱础。

但是木柱埋在土中受潮易腐烂发霉,于是将木柱的底端上提至石块上,以石块作为基础,隔离土地与木柱,这样一来石质柱础也成图4.1代柱头样式图4.2斗拱的演化为了柱子的一部分,即柱础3(图4.1)。

此外柱和梁的结合部位也需要一个过渡性构件,原因是柱子为纵向构件,而梁是横向构件,横梁上的重力要向下传递给一个个点状的柱子,其柱头的面积较小,则较容易造成柱子开裂或弯曲,需要一个柱头来增大受力面积。

最早的时候,柱头是斗形的,就是所谓的“栌”,再加一块称为“枅”的冠板,枅很快就发展为曲枅,与柱头的楶结合演变为栌栾,再后来演变成斗栱4(图4.2)。

汉“考堂山郭巨祠”中有形似栌斗的柱头和柱础,之后这种上下有斗的柱头、柱础形式,渐渐演变成斗栱和柱础。

4.2斗栱斗栱5是木楼阁构架中重要的承重体系,早期柱头还没有斗栱构件,屋顶出檐较小,只能依靠自身结构出挑,满足不了建筑墙面防水的要求。

斗栱出现后,大大改善了这种出檐小的状况,使得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更加完善,由于其结构功能和装饰性渐渐突显出来,斗栱最终演变成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重要标志。

斗栱是由方形的斗、栱、翘、昂、升组成。

斗是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栱是弓形的短木,与建筑物表面平行,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翘的形式与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

昂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在斗的中心线上前后伸出。

升(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

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斗栱结合起来,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斗栱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西周到两汉,是斗栱的初始形成与发展阶段;二、隋唐图4.3汉代柱式图4.4汉代斗拱至两宋,是斗栱发展趋向制度化的时期,斗栱的力学性能与建筑造型完美结合,是建筑技术与艺术互臻成熟的阶段;三、元代至清代,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弱而装饰作用强化,是斗栱的实质性退化阶段。

”6汉代的斗栱的作用主要是承托挑檐,所以常有出挑形式,且几乎没有翘出现,只是在平行于墙面的平面内竖向传力(图4.3、4.4)。

4.3枋梁早期意义众多(如桥、堤坝等),一般可认为是指用木跨水,与桥异名同义7.至汉,始有屋梁之意,如《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

”在现存的地面汉阙实物中,确实出现了较多的仿木构特征,表现了梁枋的使用情况。

遗憾的是,汉代地面木构架实物资料极少,而汉画像砖石中出现梁枋的画面较少,又很概括,较难探讨。

仅有关汉阙、住宅、桥梁的画像砖石中,有较为清晰的形象。

四川出土的一幅画像砖,可了解到此时的梁似乎架于柱上(后世的斗口跳,或许与此有关),柱与柱之间使用了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枋材(图4.5)。

二层柱图4.5舂米(作坊)落于梁枋之上,楼面结构是在梁枋上、垂直于梁均匀布置方形密肋,可能其上再铺木板,加以进一步联系的粱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