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
遥感地质学考试试题
《遥感地质学》考试试题一.填空题(20分):(1)页岩,砂岩,千枚岩和灰岩水系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见光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红外线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
(3)岩浆岩的影像图形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界面平滑程度不同,地面反射形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题制图仪TM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QUICKBIRD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
(6)沉积岩与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________。
(7)断裂的解译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遥感图像上,常见的水系图型有树枝状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______。
(10)酸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____色调,基性岩浆岩为____色调。
(11) 数字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油气的烃类渗露造成的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1)遥感地层单位实质是一种岩性地层单位。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电磁波波段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可见光和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天气预报D. 深海探测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什么?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C. 图像的光谱分辨率D. 图像的时间分辨率答案:B4. 遥感卫星通常运行在哪种轨道上?A. 地球同步轨道B. 太阳同步轨道C. 极地轨道D. 月球轨道答案:B5.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分辨率C. 空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组合。
答案:假彩色合成3. 遥感数据的_________是指数据获取的时间间隔。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波长范围。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光谱信息。
答案:光谱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案: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从远距离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获取地表特征和变化情况的技术。
2.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水体污染、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自然灾害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评估、病虫害监测、灌溉管理等。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农田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2.红外遥感可以在夜间进行地质调查。()
3.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其覆盖范围越小。()
4.在遥感图像中,不同颜色的地物一定代表不同的地质构造。()
5.遥感图像处理过程中,图像增强不会改变图像的原始信息。()
6.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直接探测地下的矿产资源。()
B.能够穿透云层
C.对地形的适应性强
D.分辨率较高
8.在遥感数据处理中,以下哪些操作可以用于改善图像质量?()
A.图像锐化
B.图像平滑
C.辐射校正
D.几何校正
9.以下哪些地质特征可以通过遥感图像进行识别?()
A.岩石的颜色
B.岩石的纹理
C.地层的接触带
D.水系分布
10.以下哪些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
A.影像增强
B.结构分析
C.地物光谱分析
D.纹理分析
5.以下哪些遥感平台可以用于地质调查?()
A.有人飞机
B.无人机
C.卫星
D.地面设备
6.遥感技术中,哪些传感器属于被动传感器?()
A.光学传感器
B.红外传感器
C.雷达传感器
D.热传感器
7.以下哪些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优点?()
A.能够全天候工作
3.结合地质知识和遥感数据,通过对比分析、野外验证和多源数据融合,可以提高地质构造分析的准确性。
4.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优势在于快速、大范围获取信息;局限性在于分辨率和精度有限。建议:使用多源数据融合提高精度;结合地面调查进行验证;发展新技术提高监测能力。
A.遥感影像
B. LiDAR
C.地面雷达
D.热红外扫描
遥感地质学试题
遥感地质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遥感主要利用的是地面特征的 ____________ 信息。
A. 穿透B. 探测C. 辐射D. 发射2. 遥感图像中颜色的变化通常代表不同的 ____________ 特征。
A. 温度B. 光谱C. 高度D. 纹理3. 遥感数据分为 ____________ 遥感数据和 ____________ 遥感数据。
A. 有源,无源B. 主动,被动C. 有线,无线D. 红外,紫外4. 遥感技术最早应用于 ____________ 领域。
A. 军事B. 水利C. 医学D. 地质5. 遥感数据的 ____________ 可以反映地物的光谱信息。
A. 时态B. 分辨率C. 时间D. 空间6.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 ____________ 在大气和地面之间传播的性质。
A. 电磁波B. 热能C. 水分D. 重力7. 遥感图像最常用的增强方法是 ____________。
A. 直方图均衡化B. 滤波处理C. 空间分析D. 反演算法8. ____________ 是遥感图像的一项基本运算,用于抽取和获取图像的有用信息。
A. 遥感分类B. 数据融合C. 辐射校正D. 特征提取9. 遥感技术中的 ____________ 通常是指选择合适的像元进行特定地物的识别和分析。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光谱分布10. 遥感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 矿产资源勘查B. 土壤侵蚀分析C. 断层活动监测D. 土地利用规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遥感地质学是将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相结合,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质研究和地质__________。
12. 红外遥感是通过探测地面物体的 ____________ 辐射来获取图像信息。
1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 ____________。
14. 遥感数据的扫描模式包括横摆扫描和 ____________ 扫描。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哪种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物的光谱信息?A. 红外传感器B. 光学传感器C. 微波传感器D. 激光雷达答案:B2. 以下哪种遥感影像类型不属于数字影像?A. 黑白影像B. 彩色影像C. 多光谱影像D. 模拟影像答案:D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是为了消除哪种误差?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几何误差答案:D4. 以下哪种卫星不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A. 气象卫星B. 通信卫星C. 地球资源卫星D. 导航卫星答案:C5.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是指?A. 影像的清晰度B. 影像的对比度C.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D. 影像的光谱分辨率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湿度监测D. 气象预报答案:A、B、C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性能C. 地形起伏D. 地物反射特性答案:A、B、C、D8.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专家系统分类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属于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特征提取答案:A、B、C10.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土地利用规划B. 交通规划C. 环境监测D. 灾害预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答案:错误12.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越高,其能够识别的地物类型就越少。
()答案:错误1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可以完全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误差。
()答案:错误14.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答案:正确15. 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没有应用。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作用。
成都理工大学遥感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2010级《遥感地质学试题》1. 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2. 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从_____年算起的。
3. NASA的全称是(中文)_____________,英文全称是_____。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8年。
负责美国所有各种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的研究及装备建造工作。
4. ___年___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发射成功。
5. 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
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7. 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8. 遥感机理是通过利用_____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_____或_____的_____,通过_____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_____的目的。
9. 电磁波是电磁振动的传播,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_____激发了变化的_____,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
10. 电磁波是_____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
11. 电磁波遇到介质(气体、液体、固体)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现象。
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
13. 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___,反射率为___。
14. 按照维恩位移定律的描述,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λ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___。
东北大学15春学期《遥感地质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东北大学15春学期《遥感地质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判断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
)1. 波长越短,电磁波的粒子性越明显()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中地面控制点选择应尽量在图幅范围内分布均匀()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波长越短,电磁波的频率越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 波长大于3μm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地球热辐射造成的()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5. 水系类型是构造解译的重要标志()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二次多项式几何校正中地面控制点至少6个()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 辐射校正针对的是地物本身因素引起的像素强度值变化()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8.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9. 变质岩往往具有双重的遥感影像特征()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0. 气象卫星只能用于天气预报()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1. 遥感图像的增强是的目的是为了使遥感影像更利于肉眼解译()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2. 正常情况下,背斜两翼岩层三角面尖端指向相背()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3. 去相关拉伸技术主要是针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的拉伸()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4. 色度学中三原色指的是红光、绿光和蓝光()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5. 光/机扫描具有“刷扫”式特点()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6. 紫外线不能用于遥感()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7. 沉积岩往往都具有较浅的色调()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8. 地表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具有同物异谱、异谱同物的特点()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9. 分类问题的核心是地物类别点群在特征空间的中心位置、类别范围及类间的边界()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0. 植被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的存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1. TM数据LIG产品可以用*.FST格式存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2. 不同类型岩石的遥感影像特征只受岩性影响()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一般包括像元坐标变换和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两个方面()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4. 中心投影像点位移量与距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5. 辐射增强属于“点增强”技术,要逐像元进行校正()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高起专遥感地质试题及答案
高起专遥感地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信息获取速度快B. 覆盖范围广C. 可以进行地下探测D. 时效性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A. 矿产资源勘探B. 土地利用规划C. 城市规划D. 地震预测答案:D3. 遥感图像中,通常使用哪种颜色来表示植被?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C4. 在遥感地质中,热红外遥感主要用于监测什么?A. 地表温度B. 地下水资源C. 土壤类型D. 地质构造答案:A5. 哪种类型的遥感卫星可以实现立体观测?A. 极轨卫星B. 静止卫星C. 倾斜轨道卫星D. 低轨道卫星答案:C6. 下列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传感器?A. 多光谱扫描仪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扫描仪D. 紫外扫描仪答案:B7. 遥感图像解译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A. 光谱分析B. 纹理分析C. 形状分析D. 温度分析答案:A8. 在遥感地质中,哪种现象可以用来推断地下水的潜在位置?A. 植被异常B. 地表温度异常C. 地表湿度异常D. 地表颜色异常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预处理的内容?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特征提取答案:D10. 哪种类型的遥感图像对于地质构造的识别最为有效?A. 黑白航空照片B. 彩色红外图像C. 热红外图像D. 微波雷达图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遥感技术是通过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
答案:传感器1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可以分为________分辨率和________分辨率。
答案:空间;光谱13. 在遥感地质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表反射或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特性的函数。
答案:光谱响应14. 遥感数据的________处理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地表参数的过程。
答案:分析15.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可以用于识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质体。
遥感地质
《遥感地质》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学号姓名得分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2、飞机要严格沿经纬线方向匀速飞行,并完成航空拍摄任务,需要应用的现代技术是()①定位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遥感技术起源于():a)空中摄影侦察,b)材料无损探测,c)地质勘测,d)气象探空形4、根据运载工具不同,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a)航天遥感,b)航空遥感,c)水下遥感,d)近地遥感5、以下( )不是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a)它与多光谱遥感含义相同,b)它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c)它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问题,d)它每个通道的波长范围比多光谱遥感要小得多6、大气窗口不包括( )。
a)可见光,b)x射线,c)部分近红外,d)微波7、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
a)近紫外外摄影,b)可见光摄影,c)近红外摄影,d)多光谱摄影8、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A、32个B、64个C、128个D、256个9、热红外图像记录了()A、地物反射热辐射的特性,B、地物发射热辐射的特性,C、地物散射热辐射的特性,D、地物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特性10、彩红外图像上植被呈()A、蓝色B、绿色C、黄色D、红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A、GISB、RSC、GPRSD、GPS2、按照发射率的大小及其与波长的关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A、绝对黑体,B、灰体,C、选择性辐射体,D、白体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有()。
遥感地质学试题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什么是大气窗口?2什么是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使大气在不同波段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各不相同。
因而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判译流水地貌应注意哪些事项?3判译流水地貌应注意哪些事项?遥感图像上冰川地貌和风蚀地貌各有什么特点?4遥感图像上冰川地貌和风蚀地貌各有什么特点?冰川具有剥蚀、搬运、沉积等外营力作用,因而形成一系列冰川地貌。
如角峰(金字塔山峰)、刃脊、冰斗、悬谷、槽谷、侧碛、终碛、堰塞湖等,终碛以外为冰水扇-冰水冲积平原。
一般来说,从角峰到冰川外缘,冰川剥蚀-堆积地貌的水平分带现象,在遥感图像上都十分明显。
冰缘地貌(亦称冻土地貌),在图像上具有独特外貌,地势和缓,小比例尺图像上表面细腻、光滑,大比例尺图像上可见石环、多边形土、石龙、融冻泥流、冻丘等。
风成地貌主要是风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
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形成的巨型地貌包括岩漠和石漠。
中型和微型的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雅丹地形,风蚀谷等岩性解译的要领?5岩性解译的要领?⒈目视解译是岩性解译的基础⒉航空像片是目视解译的基本资料⒊充分利用对比提高解译能力⒋正确选择岩性解译典型样区⒌充分利用地物波谱资料⒍利用多波段、多平台、多时相遥感资料断裂判别的标志?6断裂判别的标志?断裂解译标志:断裂在图像上以独特的色调、形态、地貌、水系等影像特征表现出来,这些能反映断裂构造的独特影像特征—各种地质解译标志的组合,称为断裂解译标志能反映断裂构造的独特影像特征—各种地质解译标志的组合,称为断裂解译标志直接解译标志: ⒈岩石或地层发生位移(水平或垂直方向)⒉构造发生位错⒊地层的重复或缺失⒋直线状分布的陡崖(断层三角面)间接解译标志: ⒈山脊、湖泊、沼泽位错⒉对头沟(对头河)的出现⒊线状沟谷、洼地⒋同地貌区沿直线相接(山前断裂)⒌系特征和地表水体异常1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地学的应用?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地学的应用?1.1.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2.2.城市群及城市热岛监测城市群及城市热岛监测城市群及城市热岛监测3.3.自然环境监测自然环境监测自然环境监测4.4.自然灾害监测自然灾害监测自然灾害监测5.5.林火监测林火监测林火监测6.6.沙尘暴监测沙尘暴监测沙尘暴监测7.7.洪水监测及评估洪水监测及评估洪水监测及评估8.8.遥感与国家安全遥感与国家安全遥感与国家安全9.9.地质地质地质2试回答内生矿产遥感勘查方法?试回答内生矿产遥感勘查方法?。
遥感地质应用考核试卷
1.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表信息的获取。()
2.在遥感图像中,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是完全相同的。()
3.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覆盖范围越大。()
4.多光谱遥感数据比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要高。()
5.遥感图像的解译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算法,无需人工干预。()
A.彩色合成
B.红外遥感
C.纹理分析
D.数字地面模型
11.下列哪个软件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专业软件?()
A. Photoshop
B. ArcGIS
C. ENVI
D. CorelDRAW
12.在遥感地质应用中,下列哪种遥感数据适合于岩矿识别?()
A.多光谱遥感数据
B.高光谱遥感数据
C.热红外遥感数据
D.雷达遥感数据
遥感地质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遥感技术中,下列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
A.多光谱传感器
6.雷达遥感数据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获取地面信息。()
7.地下水的探测只能通过地面调查方法进行。()
8.遥感图像融合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9.植被指数(NDVI)可以用于监测植被的健康状况。()
10.遥感技术只能用于静态的地质信息分析,不能监测动态变化。()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A.多光谱图像
B.高光谱图像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08一、名词解释1辐射校正: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的失真的过程 2 直方图均衡化:是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为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充值,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的数量大致相同。
3反差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之间的反差。
4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称为地电磁波普。
5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目标辐射波普时能分辨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6,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相片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解译者利用直接介意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相片上的目标地物。
7 监督分类:是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来识别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的归属类别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检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的特征主要根据像元之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的方法。
二、问答题1、遥感数字图像定义及数学表示,举列说明?答:①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
遥感数字图像基本的单位的像素。
像素是成像过程的采样点,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
像素具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②遥感数字图图像以二维数组表示。
一个元素代表一个像素,像素的坐标位置隐含,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行列位置所决定的。
元素的值表示传感器到像素对应面上目标地物电磁波波辐射强度,采用这一种方法可以将地球表面一定区域内目标地物信息记录在一个二维数据中。
如:F=f(xi,yi),i=1,2,3,…,mj=1,2,3,…,n 式中,i代表行号;j代表列号;f(xi,yi)值代表像素在(xi,yi)上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值 2 、地貌的判读标志?地貌的判读,主要任务是对地貌进行分类,识别各种地貌的形态,要素及其分布,地貌的判读主要用图形图形,包调,和明别,等判别标志,影像的图形包括;平面的轮廓及图案的及地表的高低起伏特征,色调和阴影可以帮助观察分析各种地貌形态,获得地貌形态,获得地貌的侧面影像及其物质组成方面的信息。
遥感考试样卷及答案(详细整理版)
遥感考试样卷及答案(详细整理版)遥感考试样卷及答案(详细整理版)2005至2006学年第2学期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院系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 .,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1. 黑体:2. 邻域增强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三、问答题(共计67分)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
8分5. 侧视雷达是怎么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命题组组长签字:第1 页(本试卷共1页)2005至2006学年第2学期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院系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遥感地质学测试试卷
遥感地质学测试试卷1、下列不是遥感的优势的一项: () [单选题] *A、宏观性好B、人为因素少,能客观地反映地表状况C、与传统资源调查方法相比工作效率高,费用成本低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正确答案)2、下面关于遥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遥感是新兴的一门技术,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B、人的视觉行为就是遥感的过程,人的眼睛是世界上最好的遥感器C、遥感的历史起源于美国1972年发射LANDSAT(正确答案)D、遥感探测的媒介质主要是电磁波3、遥感分类方法很多,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B.按工作方式(正确答案)C.按应用领域D.按工作波长4、下列不是遥感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大面积同步观测B)时效性C)商业性(正确答案)D)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5、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B)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C)遥感应用不断深化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正确答案)6、遥感分类方法很多,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B.按成像方式(正确答案)C.按应用领域D.按工作波长7、遥感分类方法很多,地面遥感、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正确答案)B.按成像方式C.按应用领域D.按工作波长8、遥感分类方法很多,地质遥感、林业遥感等,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B.按成像方式C.按应用领域(正确答案)D.按工作波长9、遥感分类方法很多,电磁波遥感与声波遥感等,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B.按成像方式C.按媒介(正确答案)D.按工作波长10、遥感分类方法很多,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等,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单选题] *A.按遥感平台B.按成像方式C.按应用领域D.按工作波长(正确答案)11、遥感技术起源于() [单选题] *A.空中摄影侦察(正确答案)B.材料无损探测C.地质勘测D.气象探空形12、根据运载工具不同,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单选题] *A.航天遥感B.航空遥感C.水下遥感(正确答案)D.近地遥感13、遥感定义:从、以至的平台上。
《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2009-2班(本)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关于利用摄影红外波段遥感,以下( d )的描述是正确的。
a)可以用于探测目标物的热辐射信息, b)工作波长属于红外波谱区间的较长波长部分, c)可用特殊的透镜摄影, d)可用特殊的感光材料摄影2、3S集成包含以下技术的集成,除了( c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3、露黑褐土的表面比较接近于:( d )。
a)黑体, b)朗伯源, c)选择性辐射体, d)灰体4、以下( c )不是太阳辐射的特点。
a)太阳辐射接近5800k黑体辐射, b) 太阳光谱辐照度按波长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性,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热红外波段, d) 在距离太阳平均日地距离处太阳的辐射能量总值约为1.94卡/(平方厘米·分钟)5、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的强弱主要与( a )有关。
a)电磁辐射的波长, b) 大气物质成分的颗粒大小, c) 大气物质成分的密度, d)电磁辐射的强弱6、要求对某污水排放口每隔2小时获得一景监测图像,适合的遥感平台为( c )。
a)航天平台, b)航空平台, c) 超低空微型遥感平台, d)地面平台7、图像辐射校正可以用于以下图像误差和偏差校正,除了( c )。
a)图像中心色调过亮 b)图像上灰度失真疵点, c)图像中图形梯形变化, d)图像上有条状干扰8、对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要获得2米的方位分辨率,天线孔径应为( c)A、1米B、2米C、4米D、0.5米9、用比值法对图像进行增强的目的是( a )A、扩大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B、缩小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C、减少各波段信息之间的冗余,D、压缩数据量10、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c 。
地质遥感勘探考核试卷
B.纹理分析
C.波段比值法
D.热红外图像
17.下列哪些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冰冻圈监测?()
A.多光谱遥感
B.热红外遥感
C.激光遥感
D.雷达遥感
18.遥感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
A.地下遗迹探测
B.遗迹分布调查
C.遗迹年代测定
D.遗迹保护规划
19.下列哪些是遥感图像的预处理步骤?()
4.分析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案例。
答题括号:______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D
5. A
6. B
7. D
8. B
9. C
10. A
11. A
12. D
13. A
14. C
15. D
16. B
17. B
18. C
19. A
答题括号:______
10.在雷达遥感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雷达图像处理技术,用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答题括号: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地质遥感勘探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
答题括号:______
2.在遥感图像中,绿色波段对水体有较好的反射。()
A.激光遥感
B.雷达干涉测量
C.多光谱遥感
D.热红外遥感
8.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包括哪些?()
A.地面沉降监测
B.滑坡监测
C.泥石流监测
D.地震预测
9.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遥感图像解译误差?()
遥感地质学-B卷姚玉增 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遥感地质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页)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电磁波是纵波(×)
2. 波长大于3μm的电磁辐射主要是由地球热辐射造成的(×)
3. 水蒸气和粉尘是造成米氏散射的主要因素(√)
4. 紫外线不能用于遥感(×)
5. 地物光谱特性往往具有较强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
6. 地图/地质图属于中心投影(×)
7. 水系只受地形因素影响(×)
8. 地表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具有同物异谱、异谱同物的特点(√)
9. 水平地区倾斜岩层的影像特征与直立岩层影像特征类似(√)
10. 花岗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暗色调(×)
11. 变质岩往往具有双重的遥感影像特征(√)
12. 背斜区水系往往表现为向心状(×)
13. 植被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的存在(√)
14. 三次多项式几何校正中地面控制点至少9个(×)
15. 空间增强属于“邻域增强”技术,要求至少两个以上波段才能进行(×)课程名称: 遥感地质学 1。
遥感技术课程考试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二 学期 《遥感技术》课程考试试卷( B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8 页;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任课教师:王庆 授课班级:地信1041~1044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辐射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间接法几何纠正 5、非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微波遥感的特点是:( ) (A ) 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B )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C ) 分辨率较高,特性明显 (D )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B)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C)遥感应用不断深化(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在热红外相片上,水体相对其他地物在白天呈,在夜间呈。
()(A)暗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B)亮色调、浅灰色至灰白色(C)暗色调、暗灰色至黑色(D)亮色调、暗灰色至黑色4、我们可以利用()的方法提取地物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识别遥感影像上的目标地物。
(A)结构模式识别(B)特征变换(C)模糊数学(D)计算机自动分类5、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D)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6、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A)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B)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C)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D)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7、BIP是遥感数字图像的()(A)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B)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数据格式(C)每个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的数据格式(D)以上都不是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Array(A)形状和大小(B)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C)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D)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9-2班(本)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利用摄影红外波段遥感,以下( )的描述是正确的。
a)可以用于探测目标物的热辐射信息, b)工作波长属于红外波谱区间的较长波长部分, c)可用特殊的透镜摄影, d)可用特殊的感光材料摄影
2、3S集成包含以下技术的集成,除了(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3、露黑褐土的表面比较接近于:( )。
a)黑体, b)朗伯源, c)选择性辐射体, d)灰体
4、以下( )不是太阳辐射的特点。
a)太阳辐射接近5800k黑体辐射, b) 太阳光谱辐照度按波长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性,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热红外波段, d) 在距离太阳平均日地距离处太阳的辐射能量总值约为1.94卡/(平方厘米·分钟)
5、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的强弱主要与( )有关。
a)电磁辐射的波长, b) 大气物质成分的颗粒大小, c) 大气物质成分的密度, d)电磁辐射的强弱
6、要求对某污水排放口每隔2小时获得一景监测图像,适合的遥感平台为( )。
a)航天平台, b)航空平台, c) 超低空微型遥感平台, d)地面平台
7、图像辐射校正可以用于以下图像误差和偏差校正,除了( )。
a)图像中心色调过亮 b)图像上灰度失真疵点, c)图像中图形梯形变化, d)图像上有条状干扰
8、对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要获得2米的方位分辨率,天线孔径应为()
A、1米
B、2米
C、4米
D、0.5米
9、用比值法对图像进行增强的目的是()
A、扩大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B、缩小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C、减少各波段信息之间的冗余,
D、压缩数据量
10、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
A、反射
B、吸收
C、透射
D、发射
2、遥感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
A.主动遥感
B.可见光/红外遥感
C.被动遥感
D.微波遥感
3、按照工作方式雷达可分为()。
A、成像雷达,
B、非成像雷达,
C、反射雷达,
D、军事雷达
4、遥感影像地图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
A、普通影像地图,
B、专题影像地图,
C、气象影响图,
D、海洋地质图。
5、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 )
A、 GIS
B、 RS
C、 GPRS
D、 GPS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多波段(多光谱/多波谱)遥感:
2.大气窗口:
3.热图像:
4.数字图像:。
1
5.地质解译标志: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像元的双重含义
2、简述CCD三种主要功能
3、数字图像处理的实质
4、简述像点位移的规律
5、简述遥感可以探测和识别地物(遥感理论基础)的原因
五、论述题(共20分)
草绘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
分析植被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上的色彩特征,并说明为什么?(提示:根据植被的波谱特性、红外彩色胶片结构、色光减法混合原理)
答:
(不够请转背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