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种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带蒂皮瓣课件(1)
![带蒂皮瓣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ae7b1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2.png)
管状皮瓣的剥离方法:
皮瓣移植的操作技术
它属於修复再造一类的手术,手术操作 要求高,如果设计潦草,操作粗糙, 轻者会影响皮瓣移植的质量和效果, 重者会导之手术失败。
皮瓣的设计:采用逆转设计法
皮瓣设计的几点注意
1、皮瓣长与宽的比值: 一般为1:1—1.5,双蒂比值可不大于3,手部 皮瓣为1:1.5一2
1、设计错误:比例、形状等 2、皮瓣供血方向错误 3、皮瓣过小,缝合后张力过大 4、术后制动或包扎不好,蒂部扭转、牵拉、
压迫 5、感染:
早期清创不彻底、皮瓣遗甾创面 晚期断蒂前备皮不妈
2、皮瓣任何部位宽度不能大於蒂宽度 3、皮瓣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梯形或其它
不规则形均不宜 4、蒂的部位应设计在动脉供血耒源方向
皮瓣断蒂:
时间: 扁平皮瓣:3---4周 管状皮瓣:5---6周
皮瓣或皮管的血循环训练:断蒂前进行 蒂部暂时阻断血循环,可促进皮瓣血运, 缩短断蒂或转移时间
皮瓣失败的原因
2、准备将来在植皮下面修复深部组织 3、手指再造 4、改善局部血循环及感觉功能
皮瓣的种类:---按形状分类
1、扁平皮瓣: 分为单蒂双蒂
2 、管状皮瓣:
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皮瓣:
与扁平皮瓣属同一类的 皮瓣有: 局部转移皮瓣 局部推进皮瓣 V---Y皮瓣 “Z”形皮瓣
管状皮瓣:它是将扁平皮瓣卷起 形如管状 它可为单蒂或双蒂
皮瓣的定义:
皮瓣是一块皮肤,带有皮下组织。移 植时必须有一部份与供皮相连,相连部 称为“蒂”。 皮瓣移植后,暂时由蒂部血运供应营 养,等受皮创面血管长入建立新的血运 后,再将蒂部断开,则完成皮瓣的移植 局部皮瓣及岛状皮瓣移植后不需断蒂
皮瓣的用途:
1、修复有肌腱、骨、关节软骨面、大的 血管或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创面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
![(医学课件)皮瓣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8ea1d12b02768e9950e73801.png)
剖骨
、间
设背
侧
计皮
瓣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11
⒈ 肩
骨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剖
胸 联 合
见 的
皮皮
瓣瓣
。
12
皮 瓣 设
计
13
手术要点
14
⒉
应
前 臂
用桡
动
解脉
皮
剖瓣
15
手 术 设 计
16
手 术 要 点
17
3
、 前 臂 尺 动 脉 皮 瓣
18
手 术 要 点
19
⒋
尺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 计
皮 支 皮
瓣
20
手 术 要 点
21
⒌
解
前 臂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皮
上 缘
~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
,
近 节
轴 设
计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40
设 计
皮瓣种类PPT参考课件
![皮瓣种类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88ac0543323968011c92b7.png)
剖骨
、间
设背
侧
计皮
瓣
22
手 术 要 点
23
⒍ 胸 脐 皮 瓣
24
手 术 要 点
25
手 术 要 点
26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27
设 计 、 要 点
28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29
为脉腓
以 此 为 中 心 设 计 皮 瓣
。
皮 动 脉 进 入 皮 肤 的 关 键 点
走 行 , 即 皮 瓣 轴 线 , 其 中
侧 达 踝 上
瓣 , 远 侧
以 足 背 动
皮
上 缘
~
达 趾
脉 为
瓣 设
~
,
近 节
轴 设
计
两,计
侧近皮
38
手 术 要 点
39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40
设 计
41
要 点
42
⒓
解 剖
静 脉 皮
瓣
43
44
45
9
㈣联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能切 取两个独立的皮瓣,该两个皮瓣 可独立或缝成一个皮瓣;也可切 成为一个 较大皮瓣,如肩胛侧胸 联合皮瓣,带足背 动脉的足背皮 瓣与跖内侧皮瓣。
㈤组合组织皮瓣:不同血管蒂的皮瓣或皮瓣 与组织瓣,经吻合血管组合在一起,称为 组合皮瓣或组合组织皮瓣。
10
⒈根据所组合组织种类分为: ⑴单纯组合皮瓣:将不同血管蒂的皮瓣,经吻 合血管 成为一个皮瓣,称为单纯组合皮瓣,如前臂皮瓣与胸 脐皮瓣。 ⑵复合组织皮瓣:将皮瓣与另一组织组合,称为复合 组织皮瓣,如胸脐皮瓣与髂骨组合。
11
皮瓣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皮瓣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ab8f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e.png)
*
血管危象的表现
动脉危象: 移植组织的皮肤颜色苍白、灰白、 温度明显降低 移植组织毛细血管充盈缓慢 ﹥5秒 移植组织弹性下降 、质地变硬 针刺无出血
静脉危象 : 移植组织皮肤颜色变暗、发绀 移植组织明显肿胀水疱、皮纹消失 张力增高及皮温逐渐下降,毛细血管反应仍可存在。
*
血管危象的预防
适宜的环境﹥22° 术后常规头部或肢体适当制动5-7天 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痛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 严密监测:术后6小时,每30分钟一次,6小时后每1小时一次,持续5-7天 血管危象及时探查,皮瓣动脉缺血可耐受6小时,静脉淤血仅能耐受3小时
全身情况的观察 皮瓣血运的观察
*
观察要点(一)
全身情况观察
生命体征
血容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血倾向
*
观察要点(二)皮瓣血运
皮纹
毛细血管 充盈反应
针刺出血 反应
质地
温度
颜色
皮瓣血运 的观察
*
观察要点(二)
颜色: 皮瓣颜色反映了皮下血循环的状态,皮瓣区应与供区颜色一致,有些术后1-2天颜色稍显苍白 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瓣颜色,日光灯照射下皮肤呈苍白色 如皮瓣颜色变暗、紫绀,说明静脉淤血;如皮瓣颜色灰白,则为动脉缺血
*
结语
血管危象重在预防
皮瓣的护理重在观察
*
*
*
观察要点(二)
温度: 皮瓣移植后多有温度下降,一般不低于皮温的3-6° 皮温过低可以表面覆盖棉垫,烤灯距30㎝以外照射加温 如温度过低伴有颜色变化,则应探查
*
观察要点(二)
质地、皮纹: 皮瓣移植后有轻度肿胀和正常皮纹皱折 如皮瓣明显肿胀,质地变硬,皮纹消失则为血管危象的发生
血管危象的表现
动脉危象: 移植组织的皮肤颜色苍白、灰白、 温度明显降低 移植组织毛细血管充盈缓慢 ﹥5秒 移植组织弹性下降 、质地变硬 针刺无出血
静脉危象 : 移植组织皮肤颜色变暗、发绀 移植组织明显肿胀水疱、皮纹消失 张力增高及皮温逐渐下降,毛细血管反应仍可存在。
*
血管危象的预防
适宜的环境﹥22° 术后常规头部或肢体适当制动5-7天 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痛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 严密监测:术后6小时,每30分钟一次,6小时后每1小时一次,持续5-7天 血管危象及时探查,皮瓣动脉缺血可耐受6小时,静脉淤血仅能耐受3小时
全身情况的观察 皮瓣血运的观察
*
观察要点(一)
全身情况观察
生命体征
血容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血倾向
*
观察要点(二)皮瓣血运
皮纹
毛细血管 充盈反应
针刺出血 反应
质地
温度
颜色
皮瓣血运 的观察
*
观察要点(二)
颜色: 皮瓣颜色反映了皮下血循环的状态,皮瓣区应与供区颜色一致,有些术后1-2天颜色稍显苍白 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瓣颜色,日光灯照射下皮肤呈苍白色 如皮瓣颜色变暗、紫绀,说明静脉淤血;如皮瓣颜色灰白,则为动脉缺血
*
结语
血管危象重在预防
皮瓣的护理重在观察
*
*
*
观察要点(二)
温度: 皮瓣移植后多有温度下降,一般不低于皮温的3-6° 皮温过低可以表面覆盖棉垫,烤灯距30㎝以外照射加温 如温度过低伴有颜色变化,则应探查
*
观察要点(二)
质地、皮纹: 皮瓣移植后有轻度肿胀和正常皮纹皱折 如皮瓣明显肿胀,质地变硬,皮纹消失则为血管危象的发生
皮瓣相关知识PPT课件
![皮瓣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a244addaef5ef7ba0d3c8a.png)
。皮瓣是由皮肤的 全厚层及皮下组织所构成。与皮片移植不 同的是,皮瓣必须有与机体皮肤相连的蒂, 或行血管吻合,血循环重建后以供给皮瓣 的血供和营养,才能保证移植皮瓣的成活。
+ 游离皮瓣移植是将一块离体的皮瓣,通过 小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缺损部位 的血管吻合,立即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和 静脉回流,从而在移植部位永久存活。
+ 受区要求
+ 1.受区内或附近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最 好动、静脉平行或相距较近;
+ 2.血管要有适当的长度和口径,最好皮瓣 血管与受区血管的口径相一致口径不宜太 小,应能在显微镜下吻合。
+ 3.受区的血管被切断与瓣血管吻合,不致 引起该血管原来供应范围的组织缺血或坏 死。
+ 根据血供解剖上的不同,目前可将游离皮 瓣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适应证:具有一般皮瓣移植的适应证。
+ 1.不适宜用邻近皮瓣或轴型皮瓣修复 者;
+ 2.受区附近有供吻合的正常动、静脉。
+ 供瓣区的选择:
+ 1.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 + 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
(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 布于其内,以便 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
+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
+ 1.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80%-90%), 横支,主干,股深动脉,股动脉等(10%20%)。
+ 2.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体表投影:髂髌线(髂 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的中点与腹股 沟中点连线的下2/3段.
+ 股前外侧皮瓣的优点: + 1.血管蒂长,管径粗大。 + 2.可制成筋膜瓣、肌皮瓣或者岛状瓣。 + 3.可塑性强,应用范围广。 + 4.股外侧皮神经可作为皮瓣的感觉神经。 + 5.皮瓣切取后对肢体的影响小。
+ 游离皮瓣移植是将一块离体的皮瓣,通过 小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缺损部位 的血管吻合,立即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和 静脉回流,从而在移植部位永久存活。
+ 受区要求
+ 1.受区内或附近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最 好动、静脉平行或相距较近;
+ 2.血管要有适当的长度和口径,最好皮瓣 血管与受区血管的口径相一致口径不宜太 小,应能在显微镜下吻合。
+ 3.受区的血管被切断与瓣血管吻合,不致 引起该血管原来供应范围的组织缺血或坏 死。
+ 根据血供解剖上的不同,目前可将游离皮 瓣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适应证:具有一般皮瓣移植的适应证。
+ 1.不适宜用邻近皮瓣或轴型皮瓣修复 者;
+ 2.受区附近有供吻合的正常动、静脉。
+ 供瓣区的选择:
+ 1.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 + 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
(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 布于其内,以便 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
+ 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
+ 1.血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80%-90%), 横支,主干,股深动脉,股动脉等(10%20%)。
+ 2.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体表投影:髂髌线(髂 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的中点与腹股 沟中点连线的下2/3段.
+ 股前外侧皮瓣的优点: + 1.血管蒂长,管径粗大。 + 2.可制成筋膜瓣、肌皮瓣或者岛状瓣。 + 3.可塑性强,应用范围广。 + 4.股外侧皮神经可作为皮瓣的感觉神经。 + 5.皮瓣切取后对肢体的影响小。
最新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PPT课件
![最新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76b304b9f3f90f77c61b42.png)
第二节皮瓣移植【精品-】
(二)皮瓣分类
1.按有无蒂分↗带蒂:与身体相连,该处称蒂→维 活
↘游离:与身体不相连,但带A,V, 吻合移植,显微外科手术
2.按蒂的性质分↗带皮肤蒂:以皮肤与身体相连
↘带血管蒂:以血管与身体相连
3.按与缺损区距离分:↗近位皮瓣:不需断蒂,一 次完成手术。也称转移皮瓣
手术
↘远位皮瓣:需断蒂,多次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或+皮片
多有收缩,色泽改变
收缩少,皮色不变
TfK6B)tYkPbG2y% pUgM7D-u#lRcI3z*qW hN9E0v !mSeJ5A(sXjOaF1x$oTfL 6C)tYkQbH2y&pVg M8D+u #lRdI4z*rW iN9E0w!nSeK5B(sXjPaG1x% oUfL6C-tZkQcH3y&qVhM 8D+v#mRdJ4A*rW iO9F0w$nTeK 5B)sYjPbG2x% oUg L7C-u ZlQcI3z&I4z* qW iN9E0w!n SeJ5B( sXjPaG1x$oU fL6C-t ZkQb H3y&p VhM8D +u#m RdI4A* rW iO9F0w!n TeK5B )sYjPaG2x% oUgL7C-tZlQcH3z& qVhM8E+v#mSdJ4A(rXiO9F1w$n TfK6B )sYkPb G2y% pUg
(二)皮瓣分类
1.按有无蒂分↗带蒂:与身体相连,该处称蒂→维 活
↘游离:与身体不相连,但带A,V, 吻合移植,显微外科手术
2.按蒂的性质分↗带皮肤蒂:以皮肤与身体相连
↘带血管蒂:以血管与身体相连
3.按与缺损区距离分:↗近位皮瓣:不需断蒂,一 次完成手术。也称转移皮瓣
手术
↘远位皮瓣:需断蒂,多次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或+皮片
多有收缩,色泽改变
收缩少,皮色不变
TfK6B)tYkPbG2y% pUgM7D-u#lRcI3z*qW hN9E0v !mSeJ5A(sXjOaF1x$oTfL 6C)tYkQbH2y&pVg M8D+u #lRdI4z*rW iN9E0w!nSeK5B(sXjPaG1x% oUfL6C-tZkQcH3y&qVhM 8D+v#mRdJ4A*rW iO9F0w$nTeK 5B)sYjPbG2x% oUg L7C-u ZlQcI3z&I4z* qW iN9E0w!n SeJ5B( sXjPaG1x$oU fL6C-t ZkQb H3y&p VhM8D +u#m RdI4A* rW iO9F0w!n TeK5B )sYjPaG2x% oUgL7C-tZlQcH3z& qVhM8E+v#mSdJ4A(rXiO9F1w$n TfK6B )sYkPb G2y% pUg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4f0ca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3.png)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缝合原位 2. 移植后血运障碍:减张;促进回流;
降低代谢;高压氧治疗 (二)。感染:多发生在蒂部下方的开
放创面;v-s冲洗;抗生素液湿敷;引流 (三)。皮瓣或皮管撕脱
皮肤移植种类的比较
结构 与身体关系 手术特点
术
效果
皮片
不带脂肪的皮肤 不连 一次完成
皮瓣
近位 远位
全皮+脂 全皮+脂
连
连
一次完成 2次以上手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是一个创面内卷, 缝合成管状的双蒂皮瓣
优点为,创面不暴露;血供好;感染少; 但手术次数多。
(三)皮以 确定切口,留蒂位置
2、皮瓣长宽比:<1.5:1,否则会致皮瓣 远端坏死
3、皮瓣走向:与血管走向一致,蒂部应在 血管近心端
(四),皮瓣长宽比例失调 的处理—延迟手术
②.游离皮瓣,向前推移 ③.修整切口两端(蒂部)皱折(猫耳)
(四)旋转皮瓣
适用于缺损邻近有重要结构,须跨越重要 结构时
三、远位皮瓣移植
(一),扁平皮瓣(开放性皮瓣与铰链式 皮瓣)
1. 皮瓣设计要点 ①.蒂位血管近心端时,长宽比2:1 ②.蒂位血管远心端时,长宽比1:1 ③.颈部,长宽比2.5:1
2. 手术要点: (1)以皮瓣蒂基底远端远离创面的角为旋转
中心,作与缺损区相似,略大1/4倍的皮 瓣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缝合原位 2. 移植后血运障碍:减张;促进回流;
降低代谢;高压氧治疗 (二)。感染:多发生在蒂部下方的开
放创面;v-s冲洗;抗生素液湿敷;引流 (三)。皮瓣或皮管撕脱
皮肤移植种类的比较
结构 与身体关系 手术特点
术
效果
皮片
不带脂肪的皮肤 不连 一次完成
皮瓣
近位 远位
全皮+脂 全皮+脂
连
连
一次完成 2次以上手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是一个创面内卷, 缝合成管状的双蒂皮瓣
优点为,创面不暴露;血供好;感染少; 但手术次数多。
(三)皮以 确定切口,留蒂位置
2、皮瓣长宽比:<1.5:1,否则会致皮瓣 远端坏死
3、皮瓣走向:与血管走向一致,蒂部应在 血管近心端
(四),皮瓣长宽比例失调 的处理—延迟手术
②.游离皮瓣,向前推移 ③.修整切口两端(蒂部)皱折(猫耳)
(四)旋转皮瓣
适用于缺损邻近有重要结构,须跨越重要 结构时
三、远位皮瓣移植
(一),扁平皮瓣(开放性皮瓣与铰链式 皮瓣)
1. 皮瓣设计要点 ①.蒂位血管近心端时,长宽比2:1 ②.蒂位血管远心端时,长宽比1:1 ③.颈部,长宽比2.5:1
2. 手术要点: (1)以皮瓣蒂基底远端远离创面的角为旋转
中心,作与缺损区相似,略大1/4倍的皮 瓣
皮瓣的相关知识-PPT精品文档
![皮瓣的相关知识-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529067b77232f60ddcca16e.png)
themegallery
themegallery
岛状皮瓣
在表浅的动脉末端设计一小片皮瓣(岛状皮瓣)使动 脉与皮瓣直接相连。手术时将皮瓣切下,连同相连的 动脉一并剥离。将皮瓣转移至缺损部位时,仍有动脉 与皮瓣相连,以保证血液的供应。
themegallery
供瓣区的选择
1.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 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 (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 布于其内,以便 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 3.血管的解剖位置应较明确,变异较小;
themegallery
远处皮瓣
直接皮瓣创面缺损较大,局部无足够的皮肤转移修 复时,可于身体其它合适部位设计一皮瓣直接转移 到缺损部位以修复创面,使皮瓣完全愈合后,蒂部 经过血运阻断试验,再将其切断修整。
themegallery
轴型皮瓣
是利用含有知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供养范围的皮 肤组织或皮肤肌肉组织。带血管蒂移植至邻近或远处,
内容之二
皮瓣的分类
themegallery
皮瓣的分类
任意型皮瓣
轴型皮瓣
任意型皮瓣分类
1.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
(1)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推进皮瓣) (2)旋转皮瓣 (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术) 2.邻位皮瓣
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瓣)
themegallery
轴型皮瓣分类
1.一般轴型皮瓣
这种皮瓣供区内无主要轴心动脉,主要依靠皮 肤结构中的真皮下血管网和筋膜上血管网以及 周围血管网侧支循环代偿作用。
通常带筋膜蒂形成皮瓣,又称筋膜蒂皮瓣。
皮瓣的适应症
1 2 3 4 5 •修复有深层重要组织、器官暴露的创面 •修复局部血运差的创面.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课件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cc7d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2.png)
沟韧带下5CM,外界平髂塉,内侧为腹中 线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 点:尺骨茎突上4CM ▪ 肘窝至腕部尺动脉搏动连线 ▪ 面:深筋膜深面,上界前臂中段,下界腕横纹,
外界桡动脉内侧,内界前臂尺侧缘.手外科用皮瓣移前臂骨间背侧皮瓣
▪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轴心血管 ▪ 点:尺骨茎突上2.5CM ▪ 线:肱骨外侧髁至尺骨小头桡侧连线 ▪ 面:前臂深筋膜下,上界达上中1/3交界,下达
皮片植皮失败的原因与预防
▪ 血肿 ▪ 包扎 ▪ 感染 ▪ 其他原因:
创面软组织覆盖不良、肉芽老化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移植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刃厚皮片 中厚皮片移植 全厚皮片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甲床及指甲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的生长与远期变化
▪ 第一阶段:
体液营养期
▪ 第二阶段:
血管再形成期
▪ 表层皮片 ▪ 断层皮片 ▪ 全层皮片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随意皮瓣
▪ 概念:不含知名血管,可在任何部位形成 ▪ 长宽比:一般1~1.5:1 ▪ 可单蒂或双蒂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皮瓣设计
▪ 冗余设计-大于创面10%~20% ▪ 逆行设计法 ▪ 蒂的位置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操作要点
▪ 蒂部处理
a.蒂部足够长 b.旋转角度 c.供区、受区覆盖
▪ 皮瓣止血 ▪ 注意事项
断蒂3~4周后,蒂部阻断试验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术后并发症
▪ 血运障碍 ▪ 皮瓣坏死 ▪ 皮下血肿 ▪ 皮瓣撕脱 ▪ 皮瓣感染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常用皮瓣移位术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推进皮瓣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 点:尺骨茎突上4CM ▪ 肘窝至腕部尺动脉搏动连线 ▪ 面:深筋膜深面,上界前臂中段,下界腕横纹,
外界桡动脉内侧,内界前臂尺侧缘.手外科用皮瓣移前臂骨间背侧皮瓣
▪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轴心血管 ▪ 点:尺骨茎突上2.5CM ▪ 线:肱骨外侧髁至尺骨小头桡侧连线 ▪ 面:前臂深筋膜下,上界达上中1/3交界,下达
皮片植皮失败的原因与预防
▪ 血肿 ▪ 包扎 ▪ 感染 ▪ 其他原因:
创面软组织覆盖不良、肉芽老化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移植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刃厚皮片 中厚皮片移植 全厚皮片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甲床及指甲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的生长与远期变化
▪ 第一阶段:
体液营养期
▪ 第二阶段:
血管再形成期
▪ 表层皮片 ▪ 断层皮片 ▪ 全层皮片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随意皮瓣
▪ 概念:不含知名血管,可在任何部位形成 ▪ 长宽比:一般1~1.5:1 ▪ 可单蒂或双蒂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皮瓣设计
▪ 冗余设计-大于创面10%~20% ▪ 逆行设计法 ▪ 蒂的位置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操作要点
▪ 蒂部处理
a.蒂部足够长 b.旋转角度 c.供区、受区覆盖
▪ 皮瓣止血 ▪ 注意事项
断蒂3~4周后,蒂部阻断试验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术后并发症
▪ 血运障碍 ▪ 皮瓣坏死 ▪ 皮下血肿 ▪ 皮瓣撕脱 ▪ 皮瓣感染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常用皮瓣移位术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推进皮瓣
面部皮瓣 ppt课件
![面部皮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93241d960590c69fc3765a.png)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3、缝合
鼻尖色素痣
术前
标出切除范围,设计皮瓣
切除病损
翻起皮瓣
缝合
术后半年
双叶皮瓣
此种方法文献中常报道,实际中并不常用 主要因为:
1、产生两个继发性缺损
2、皮瓣大,蒂相对小,可能发生血运障碍
3、切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不易隐蔽
1、血供障碍:皮肤苍白、发凉 处理:术前全身检查,术中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创伤,术后 常 规应用扩血管、抗凝和改善微循环药物
2、血肿:皮瓣剧烈疼痛,局部肿胀 处理:无菌条件下拆除部分缝线,结扎出血点,放置引流 管
3、感染:体温增高,尤其48小时后体温仍持续升高 处理:化验血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加强换药,表 示 打开切口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 • 3、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4、缝合
鼻尖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术前
划线标记切除范围
设计改良皮瓣
皮瓣转移至鼻尖
创面分层缝合切口
同一患者,术后两年
鼻唇沟瓣
常用于鼻侧面的组织缺损 优点是: • 可以提供同鼻部皮肤一样富含皮脂腺的皮肤 • 有充分的皮下组织 • 该皮瓣位于面动脉分布区域,很少发生血供障碍
汇报人:田春辉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 用于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和 某些器官再造,皮瓣移植又有很好的美 学价值,用于头面部暴露部位,长能达 到治疗疾病,又保持了较好的功能和形
态的目的。
皮瓣移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手术,在皮 瓣设计、切取和移植,以及术后处理等
方面均需要丰富的经验。
皮瓣的分类
额部表皮囊肿
面部皮瓣ppt课件
![面部皮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7dffc4be23482fb5da4c46.png)
.
33
• 设计好皮瓣 • 剥离、掀起皮瓣,将皮瓣引导闭合,无张力方可
固定 • 缝合
.
34
皮肤色素痣
左额皮肤色素痣,术前
标记切除范围
切除病灶,设计O-Z皮瓣
将皮瓣旋转推进
缝.合
术后1年 35
皮瓣移植注意事项
• 1、合理选择和设计皮瓣 • 2、掌握供区的应用解剖及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 • 3、严格无菌操作 • 4、皮瓣穿隧道时,隧道应足够宽敞 • 5、移植后一般不宜加压,尤其是蒂部,以免供血
鼻孔内放支撑
术后. 两周
术后1年 29
A-T皮瓣
• A-T皮瓣因具有各种变化形式特别适用于发际、鼻 翼沟及唇缘的修复,因为可以把“T”的设计在交 界处,瘢痕不明显,可取得很好的美容效果
• 缺点是:1、遗留“T”型瘢痕 2、皮瓣中央有一个 三点汇合处,易产生瘢痕。只有在特殊的解剖部 位才使用A-T皮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局部皮瓣修复在头面部的应用
汇报人:田春辉
.
1
皮瓣移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 用于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和 某些器官再造,皮瓣移植又有很好的美 学价值,用于头面部暴露部位,长能达 到治疗疾病,又保持了较好的功能和形
态的目的。
.
2
皮瓣移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手术,在皮 瓣设计、切取和移植,以及术后处理等
.
14
• 1、设计与缺损处大小一致的临近皮瓣 • 2、切开皮瓣,将皮瓣牵拉、覆盖至创面 • 3、缝合
.
15
鼻尖色素痣
术前
标出切除范围,设计皮瓣
切除病损
翻起皮瓣
缝合.
术后半年
16
双叶皮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⑴直接皮血管皮瓣:皮血管来源于深筋膜深面 的血管主干,由于血管主干较浅或位于肌间 隙内,皮动脉发出后,不经肌肉,穿出深筋 膜后,行于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
⑵肌间隙皮血管皮瓣:发出皮血管的主干血管 位置较深,在肌肉的深面,通过肌块之间结 缔组织间隙,沿途发出肌支,然后浅出达深 筋膜,穿深筋膜达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
连 线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⒐ 小 腿 内 侧 皮 瓣
.
以 连胫 线骨皮 设内瓣 计髁设 皮与计 瓣内
踝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⒑
解 剖
足 背 皮
瓣
.
跖 面 上 缘
3 5cm
~
, 两
近 节 , 近 侧
计 皮 瓣 , 远
以 足 背 动 脉
皮 瓣 设
1 2cm
~侧达侧为计
肌支:是肌皮动脉进入肌块后的分支。 穿支:是肌皮动脉一部分分支除供养肌肉以外, 还继续浅出
肌肉,垂直穿过深筋膜,进入皮肤。
.
⒉非轴型血管皮瓣(筋膜蒂皮瓣) 这种皮瓣供区内无主要轴心动脉,主
要依靠皮肤结构中的真皮下血管网和筋 膜上血管网以及周围血管网侧支循 环代 偿作用。
通常带筋膜蒂形成皮瓣,又称筋膜蒂 皮瓣。
⒉根据组合组织的组合形式分为: ⑴串联皮瓣(组织皮瓣):一个皮瓣轴型血管的近端 与受区血管吻合,而远侧端与另一皮瓣(组 织皮瓣) 的轴型血管近端吻合,称为串联皮瓣(组织皮瓣)。 ⑵并联皮瓣(组织皮瓣):通过血管吻合,使两个皮 瓣(组织皮瓣)并联在一起,称为并联皮瓣。如带肩 胛下血管蒂的背阔肌皮瓣与带腹壁下血管的胸脐皮瓣, 将腹壁下血管与肩胛下血管的前锯支吻合,使背阔肌 与胸脐皮瓣并联。
.
皮瓣分类
❖ 根据皮瓣结构、血管方式和 ❖ 皮瓣组织形式分类:
.
㈠单纯皮瓣:含皮瓣(表皮和真皮)和浅筋膜 (又称皮下组织)的皮瓣为单纯皮瓣,即为 皮瓣的定义。
㈡筋膜皮瓣:含有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的皮 瓣。
㈢复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除皮瓣外还包括 其深部或邻部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肌肉 (肌腱)、骨骼(骨膜)、足趾等,在皮瓣 前面加上其所带组织即为其名称,如腓骨皮 瓣,带足趾的足背皮瓣。
皮瓣的分类及常见皮瓣
显 微骨科 李会 勤
.
❖ 皮瓣的定义: ❖ 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或浅筋膜)
的组织块称为皮瓣。
.
皮瓣解剖
(一)皮瓣中有丰富的神经和神经末梢,形成 神经浅、深丛,这些神经丛包括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
(二)皮瓣血供解剖类型
⒈轴型血管皮瓣 指皮瓣供区内,有与皮瓣纵轴平行的轴心动 脉和轴心静脉构成区域性循环系统可分列4种 类型:
.
⒈
肩骨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胸 联
见
剖合的
皮皮
瓣瓣
。
.
皮 计瓣
设
.
手术要点
.
⒉ 应前
臂 用瓣桡 解动
脉 剖皮
.
手 术 设 计
.
手 术 要
点
.
3
、 前 皮臂 瓣尺 动 脉
.
手 术 要 点
.
⒋ 尺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皮 计支 皮 瓣
.
手 点术
要
.
⒌ 解前
剖 、 设
皮 瓣
臂 骨 间
.
㈣联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能切 取两个独立的皮瓣,该两个皮瓣 可独立或缝成一个皮瓣;也可切 成为一个 较大皮瓣,如肩胛侧胸 联合皮瓣,带足背 动脉的足背皮 瓣与跖内侧皮瓣。
㈤组合组织皮瓣:不同血管蒂的皮瓣或皮瓣 与组织瓣,经吻合血管组合在一起,称为 组合皮瓣或组合组织皮瓣。
.
⒈根据所组合组织种类分为: ⑴单纯组合皮瓣:将不同血管蒂的皮瓣,经吻 合血管 成为一个皮瓣,称为单纯组合皮瓣,如前臂皮瓣与胸 脐皮瓣。 ⑵复合组织皮瓣:将皮瓣与另一组织组合,称为复合组 织皮瓣,如胸脐皮瓣与髂骨组合。
达踝达轴
足上趾设
.
手 术 要 点
.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设 计
.
要 点
.
⒓
解 剖
静 脉 皮
瓣
.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⑶动脉干小分支血管皮瓣:有一条动脉主 干贯穿皮瓣全长,沿途发出分支供养皮瓣;如 前臂皮瓣。 肌皮血管皮瓣:这种皮瓣包含肌肉、深筋膜和皮肤的复合组 织瓣,其轴心血管是由深部进入肌肉单一或数个血管束。 肌皮动脉是肌 皮瓣的轴心动脉,均由深部动脉主干发出, 进入肌肉前后发出缘支、肌支和穿支。
缘支:是肌皮动脉本干未进入肌肉实质以前的分支,仅从肌 肉边缘的结缔组织中穿过后进入皮肤。
背 计侧
.
手 术 要 点
.
⒍ 胸 脐 皮 瓣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
设 计 、 要 点
.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
此 进轴为腓
为 入线腓骨
中 心 设
皮,动小
肤其脉头皮 的中走与瓣
计 关点行外设
皮 瓣
键 点
为 皮
, 即
踝 的
计
。
, 以
动 脉
皮 瓣
⑴直接皮血管皮瓣:皮血管来源于深筋膜深面 的血管主干,由于血管主干较浅或位于肌间 隙内,皮动脉发出后,不经肌肉,穿出深筋 膜后,行于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
⑵肌间隙皮血管皮瓣:发出皮血管的主干血管 位置较深,在肌肉的深面,通过肌块之间结 缔组织间隙,沿途发出肌支,然后浅出达深 筋膜,穿深筋膜达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
连 线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⒐ 小 腿 内 侧 皮 瓣
.
以 连胫 线骨皮 设内瓣 计髁设 皮与计 瓣内
踝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⒑
解 剖
足 背 皮
瓣
.
跖 面 上 缘
3 5cm
~
, 两
近 节 , 近 侧
计 皮 瓣 , 远
以 足 背 动 脉
皮 瓣 设
1 2cm
~侧达侧为计
肌支:是肌皮动脉进入肌块后的分支。 穿支:是肌皮动脉一部分分支除供养肌肉以外, 还继续浅出
肌肉,垂直穿过深筋膜,进入皮肤。
.
⒉非轴型血管皮瓣(筋膜蒂皮瓣) 这种皮瓣供区内无主要轴心动脉,主
要依靠皮肤结构中的真皮下血管网和筋 膜上血管网以及周围血管网侧支循 环代 偿作用。
通常带筋膜蒂形成皮瓣,又称筋膜蒂 皮瓣。
⒉根据组合组织的组合形式分为: ⑴串联皮瓣(组织皮瓣):一个皮瓣轴型血管的近端 与受区血管吻合,而远侧端与另一皮瓣(组 织皮瓣) 的轴型血管近端吻合,称为串联皮瓣(组织皮瓣)。 ⑵并联皮瓣(组织皮瓣):通过血管吻合,使两个皮 瓣(组织皮瓣)并联在一起,称为并联皮瓣。如带肩 胛下血管蒂的背阔肌皮瓣与带腹壁下血管的胸脐皮瓣, 将腹壁下血管与肩胛下血管的前锯支吻合,使背阔肌 与胸脐皮瓣并联。
.
皮瓣分类
❖ 根据皮瓣结构、血管方式和 ❖ 皮瓣组织形式分类:
.
㈠单纯皮瓣:含皮瓣(表皮和真皮)和浅筋膜 (又称皮下组织)的皮瓣为单纯皮瓣,即为 皮瓣的定义。
㈡筋膜皮瓣:含有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的皮 瓣。
㈢复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除皮瓣外还包括 其深部或邻部的某些组织 ,如:神经、肌肉 (肌腱)、骨骼(骨膜)、足趾等,在皮瓣 前面加上其所带组织即为其名称,如腓骨皮 瓣,带足趾的足背皮瓣。
皮瓣的分类及常见皮瓣
显 微骨科 李会 勤
.
❖ 皮瓣的定义: ❖ 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或浅筋膜)
的组织块称为皮瓣。
.
皮瓣解剖
(一)皮瓣中有丰富的神经和神经末梢,形成 神经浅、深丛,这些神经丛包括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
(二)皮瓣血供解剖类型
⒈轴型血管皮瓣 指皮瓣供区内,有与皮瓣纵轴平行的轴心动 脉和轴心静脉构成区域性循环系统可分列4种 类型:
.
⒈
肩骨
胛科
应侧常
用 解
胸 联
见
剖合的
皮皮
瓣瓣
。
.
皮 计瓣
设
.
手术要点
.
⒉ 应前
臂 用瓣桡 解动
脉 剖皮
.
手 术 设 计
.
手 术 要
点
.
3
、 前 皮臂 瓣尺 动 脉
.
手 术 要 点
.
⒋ 尺 解动 脉 剖腕 、上 设皮 计支 皮 瓣
.
手 点术
要
.
⒌ 解前
剖 、 设
皮 瓣
臂 骨 间
.
㈣联合皮瓣:同一个血管蒂能切 取两个独立的皮瓣,该两个皮瓣 可独立或缝成一个皮瓣;也可切 成为一个 较大皮瓣,如肩胛侧胸 联合皮瓣,带足背 动脉的足背皮 瓣与跖内侧皮瓣。
㈤组合组织皮瓣:不同血管蒂的皮瓣或皮瓣 与组织瓣,经吻合血管组合在一起,称为 组合皮瓣或组合组织皮瓣。
.
⒈根据所组合组织种类分为: ⑴单纯组合皮瓣:将不同血管蒂的皮瓣,经吻 合血管 成为一个皮瓣,称为单纯组合皮瓣,如前臂皮瓣与胸 脐皮瓣。 ⑵复合组织皮瓣:将皮瓣与另一组织组合,称为复合组 织皮瓣,如胸脐皮瓣与髂骨组合。
达踝达轴
足上趾设
.
手 术 要 点
.
⒒
第
解 剖
一 趾 蹼
皮
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设 计
.
要 点
.
⒓
解 剖
静 脉 皮
瓣
.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⑶动脉干小分支血管皮瓣:有一条动脉主 干贯穿皮瓣全长,沿途发出分支供养皮瓣;如 前臂皮瓣。 肌皮血管皮瓣:这种皮瓣包含肌肉、深筋膜和皮肤的复合组 织瓣,其轴心血管是由深部进入肌肉单一或数个血管束。 肌皮动脉是肌 皮瓣的轴心动脉,均由深部动脉主干发出, 进入肌肉前后发出缘支、肌支和穿支。
缘支:是肌皮动脉本干未进入肌肉实质以前的分支,仅从肌 肉边缘的结缔组织中穿过后进入皮肤。
背 计侧
.
手 术 要 点
.
⒍ 胸 脐 皮 瓣
.
手 术 要 点
.
手 术 要 点
.
⒎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
设 计 、 要 点
.
⒏ 小 腿 外 侧 皮 瓣
.
此 进轴为腓
为 入线腓骨
中 心 设
皮,动小
肤其脉头皮 的中走与瓣
计 关点行外设
皮 瓣
键 点
为 皮
, 即
踝 的
计
。
, 以
动 脉
皮 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