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胡焕庸线

合集下载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著名的“胡焕庸线”。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他对在场学者发问:胡焕庸线是否具有可破性。

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学者研究其可破性提供帮助。

标签:地理;胡焕庸线;人口分布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先生采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并于1935年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

该文将各地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从而绘制出中国人口密度及分布图,并提出“瑷珲—腾冲一线”(即“黑河一腾冲线”)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该线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绘制,对我国人口地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流动人口的数值也在逐年加大。

但是,“胡焕庸线”所展现的人口分布规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推翻。

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之东南部与西北部的自然环境与生产要素进行比对,最终总结出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因素。

1.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对‘胡焕庸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选取了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突出表现“胡焕庸线”两边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生产能力的显著差异。

在自然角度中,通过对两边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的比对,得出环境容纳量是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人文因素里,通过对两边的生产能力进行比对,推断出生产力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重要因素。

2.关于“胡焕庸线”的定义及解读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所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论述日:“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记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从30年代胡焕庸先生发现中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指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的近似分割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和西部稀疏区的直线)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胡焕庸线的西北面积为全国64%,人口仅占5.6%;东南面积为36%,人口却占94.4%;文明重心倾斜于东南已无可置疑。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人口重心点始终在东南靠海的一个百余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徘徊。

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交相作用,中国人口与文明的重心继续向生存环境较好的东南部转移。

然而现在东南部地区的开发已经全部完成,继续往东南走就只能走到太平洋里去了。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提出了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对李克强总理的提问,中央主流媒体以李克强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李克强之问”[1]为题进行报道,使得如何打破“胡焕庸线”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段子渊、李培林等学者赞同打破“胡焕庸线”的观点,并对“李克强之问”提出了诸如“倡导以若干产业创新主导的城市为枢纽,加快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新型产业主导的枢纽――网络结构”[2],“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有望打破胡焕庸人口线这个规律”[3],以新型城镇化来打破胡焕庸线[4]的对策建议。

另一些学者则对“打破胡焕庸线”的说法存疑,在科学网等处发出质疑声音[5]。

我以为,赞同“打破胡焕庸线”也好,反对“打破胡焕庸线”也罢,还是得回到“胡焕庸线”本身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上来。

否则,无论持“打破”或“不打破”的观点,可能都容易沦于“口水”之争。

“胡焕庸线”两侧的地理与人口胡焕庸教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的第三部分“人口分布”中写道:“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今爱辉),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这就是后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的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从原文可以看出,“胡焕庸线”的原义应该是对“瑷珲―腾冲线”两侧地域与人口的综合比较,既涉及地理因素,又涉及人口因素。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地理因素与人口因素两方面来回顾“胡焕庸线”的内涵,再来看当今的打破“胡焕庸线”的争论。

今人在引用论述“胡焕庸线”时,往往笼统拿今日中国版图中的黑河(即旧时瑷珲)―腾冲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或径直称之为“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与当年“胡焕庸线”两侧进行比较,这样忽略疆域的变迁的做法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

探索“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的提出与发展

探索“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的提出与发展
026 地 图 2018—3
胡焕庸 线 的提 出过 程
胡焕 庸 “为 表示 全 旧人 口分 布之概 况起 见 ,冈 先利 用县 单位 之人 口统计 ,以作 成一 全 国人 口之 分 布密 度 图 ,藉 此 作一 全 国人 口分 布之 初 步研 究 ”。 在 统 计数 据 缺乏 的 20世 纪 30年代 ,胡焕 庸 “费 数 月之 时间 ,并 藉 若 干 H学 之 助 ”,才 收 集 齐各 省 各 县 当时 的人 口统计 数据 ,辅 以县 级行 政 区边 界 ,绘 制 出 了 中 国 人 口分 布 图和 人 口密 度 图 。 人 口分 布 图上 以每 点代 表 2万 人 ,由此 ,当时 中 国人 口分布 的情形 一 目了然 。
, .I
q ̄ "le 、
==:主

^ ’’ 、 ‘
..
、— .三 ll^ 、.j lj _J蛆 . t



n- ‘
h口 ,
n‘ 蹦 · ·




. ●·
口 · ·


■-


— 一
幽 ’


_ ●

IIg ●
。-
025
特写 川 FEATURE
世 ■ t = 十t ● t I '一'1 ^ 口 ¥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著 、中国地图出版社和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出版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国 家 历 史 地 图 集 -第 一 册 》中 的 元 世 祖 至 元 二 十 七年 (公 元 12o9年 )人 口分布 ”图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历史地图集 第一册 》中的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 (公元 182o年 )人口分布”图

胡焕庸划出了“一条神奇的分界线”

胡焕庸划出了“一条神奇的分界线”

Pin Wenyuan ·文苑品中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被称作“胡焕庸线”,该线将中国南北向分割为两分部。

线两侧的面积比为57%︰43%,两侧的人口比是5.8%︰94.2%。

这条“胡焕庸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古代农耕和游牧民族分界线,以及现在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物流运输密度、春运迁徙路线,甚至QQ同时在线人数,都有意无意地基本重合了。

这条线也成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乃至投资人和企业家们最关注的人文地理分割线。

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1998年4月30日),字肖堂,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最主要的成就是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并提出著名的“胡焕庸线”。

该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得到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的一致认可。

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

他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将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划分成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分方案。

同时,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鞠躬尽瘁,投身地理教学胡焕庸幼年丧父,家境清贫。

读到高小时,学校已开设了英文课,英文教员路芹祥在课外辅导他阅读供中学生阅读的《泰西五十轶事》,为他以后学习多种西方语文打下了基础。

1915年,胡焕庸考取了江苏省立第五中学。

艰苦的生活条件激发了他学习的潜力,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成了他之后为人师表的榜样,影响了他的一生。

文/宋文明邵红能44科学24小时Science in24hours2019年第06期1926年,胡焕庸和凌纯声等几位同学用互助互济的方法,集资赴欧留学。

他在法国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学习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师从白吕纳等名师。

1928年回国后,他任中央大学地学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

1930年,胡焕庸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1934年,被推举为中国地理学会首届理事。

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什么线 经过哪些城市

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什么线 经过哪些城市

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什么线经过哪些城市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什幺线,与什幺线重合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胡焕庸线是什幺意思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
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
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
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1 胡焕庸线所经过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

这条线的东南
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胡焕庸线”两端城市腾冲和瑷珲
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素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
等美誉。

市区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
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离仅750 米。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

这条线的东南。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1) 黑龙江段
哈尔滨--爱珲--伊春
(2) 山西段
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临汾(洪洞县)
(3) 陕西段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西安——商洛——汉中
(4) 四川段
绵阳(江油、北川)--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
(5) 云南段
昆明——大理(巍山)--腾冲
途经城市:
陕西:西安汉中商洛
四川:成都凉山广元绵阳攀枝花巴中雅安
黑龙江:哈尔滨黑河伊春齐齐哈尔大兴安岭牡丹江
山西:忻州大同太原临汾朔州
云南:丽江昆明大理玉溪保山
河北:张家口
河南:三门峡
内蒙古:呼和浩特
福建:漳州
1东北段(8月2日-8月12日)哈尔滨-爱珲-伊春-齐齐哈尔-呼和浩特
2瑷珲
3伊春
4齐齐哈尔
5呼和浩特
6山西段(8月13日-19日)张家口-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临汾
7大同
8朔州
9忻州
10太原
11临汾
12陕西段(8月20日-24日) 河南三门峡市-陕西西安-商洛-汉中
13西安
14商洛
15汉中
16四川段(8.25-31) 绵阳-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绵阳
17成都
18雅安
19西昌
20攀枝花
21云南段(9.1-7) 昆明-大理(巍山)-腾冲
22大理
23腾冲
搜狐发现中国旅游路线,依照胡焕庸线制定/s2007/faxianzhongguo/。

胡焕庸线完整1

胡焕庸线完整1

“胡焕庸线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相关研究 1. 自然和人为的人口迁徙并没有撼动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 布格局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东南、西北两部分的人口比例 还是94.2%比5.8%。
2 .胡焕庸线的限制或者挑战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中国人口承载的最大极 限约为16亿人,最理想的人口数量是7亿—10亿。随着城市化 的发展,胡焕庸线以东的剩余劳动力将日益减少,以西或者 西部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将得到开发利用,但西部的人口总量 不大,这必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中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 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 胡焕庸线日趋吻合。所以说,胡焕庸线表现出中国的现 代气候特征。 主要理论: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则因农 业产出的区域不同作相应变化,从而形成了后来胡焕庸 所发现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此图为关于胡焕庸线的文稿
作者介绍 胡焕庸(1901年—1998年),中 国地理学家。 1928年,历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 授、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 长等职 1934年开始系统地研究人口地理 学 1935年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 一文,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等值线 人口密度图,被称为

各方观点
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界线,同时为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
从全国的角度观察,胡焕庸线占据中部主轴,是整个中华民 族的“神山”(基于西南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神山”信 仰)。 这条线与地震带分布与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可能也有一定的 联系
The end!Thanks
研究意义
1.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 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 2.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论文摘要:胡焕庸线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突变线,胡焕庸线从三十年代到今天是一条岿然不动的线。

1、胡焕庸线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胡焕庸,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

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

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

是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界线与气象上的降水量线、地貌区域分界线、文化景观的分界线以及民族界线等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中国的自然灾害活动及发生的空间布局大致沿着胡焕庸线分异,并以此为界限呈过渡性,即由西北的无涝区向东南的洪涝区过渡。

在“胡焕庸线”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

“胡焕庸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胡焕庸线”以西,在唐代边塞诗人的笔墨中,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此线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为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

对地理学家来说,地理探究指的是:通过搜集、描述与分析地球表面不同地域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建立地表不同空间尺度下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格局,揭示其主导地理因素和演变规律。

地理探究的对象包括地貌、植被、水文、气候以及人口、聚落、产业、交通等自然、人文景观的影像和统计数据。

地理探究的内容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具体可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方向。

所以说胡焕庸线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础2、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突变线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爱珲,经四川省雅安,盐源,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作者:吴兢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1期自黑龙江黑河(原名瑷珲)到云南腾冲,约呈45°倾斜的一条线,便是著名的“胡焕庸线”。

这条线,由中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手工绘出,清晰展示当时中国人口密度的突变—96%:4%,东南侧地狭人稠,西北侧地广人稀。

80多年岁月沧桑,中国人口从4.58亿变成13.9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数轮更新,人口政策多次适时调整……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胡焕庸线”却岿然不动:东南侧人口占比,从96%变成了约94%,仅相差2个百分点。

当然,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人口的绝对平均分布。

作为人口密度突变线的“胡焕庸线”,其背后存在的现实发展鸿沟亟待消弭。

一个现状:人口格局稳定这条神秘的“胡焕庸线”,将中国分为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和人文地域。

在人口学家眼里,它是人口稠密与稀疏区域的分界线;在环境专家眼里,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基本与400毫米年降雨量线重合;在农业专家眼里,它是农业与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在人文地理学家眼里,它是青山绿水与大漠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胡焕庸线”两侧,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在胡焕庸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80多年来,“胡焕庸线”又为何如此稳定?粗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

随着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少,但其始终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

自然环境是形成“胡焕庸线”的首要原因,这也使得“胡焕庸线”保持稳定。

其二,经济生产布局与自然环境一脉相承。

伴随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尽管如此,自然环境还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日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国东部地区依赖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等快速发展,“胡焕庸线”展示的人口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地理意义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比照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始终为国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比照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始终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成认和引用。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限,其两侧还是农牧交织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

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

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根底;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中科院国情小组依据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

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开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爱护为主体功能。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根本直线。

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构造,自古以农耕为经济根底;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

因此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提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给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给4%的人口。

人口地理分界线

人口地理分界线

人口地理分界线在中国的人口地理版图上,有一条重要的分界线——“胡焕庸线”。

这条自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的直线,于80多年前由中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胡焕庸线”依然“岿然不动”。

“胡焕庸线”的奥妙在哪儿?。

胡焕庸(1901—1998),字肖堂,江苏宜兴人。

1919年,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后更名为东南大学,并成立我国第一个地学系)。

1920年,竺可桢(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来校任。

胡焕庸成为竺可桢的学生,不久便脱颖而出。

1926年,胡焕庸赴法国进修。

受法国学派的影响,归国后的胡焕庸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也导致他将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科研方向。

这条45度倾斜的直线,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线的东南侧,国土面积占当时版图的36%,人口却占96%,线的西北侧,面积占64%,人口只占4%,两侧人口密度相差了40多倍。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爱辉—腾冲”线(1949年后称“黑河—腾冲线”),在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胡焕庸线”之所以著名,其中很重要一部分,源于其绘制的科学性。

很难想象,在战乱频起、民生凋敝的年代,完成这项工作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据胡焕庸的学生吴传均院士回忆,当时中国的总人口约为 4.75亿人,胡焕庸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万多个点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用手工画2万多个点,再计算等值连线,耗费的功夫是惊人的。

更令世人惊奇的是,八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人口从4.7亿变成13.8亿,经济规模增量巨大,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政策更是数度适时调整……然而,无论外部条件怎么变化,“胡焕庸线”却总能“岿然不动”。

1935年,“胡焕庸线”东侧人口占比为96%;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侧人口占比是94.2%;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4.1%;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9%;到2010年第六次普查时东侧人口占93.7%。

胡焕庸线——精选推荐

胡焕庸线——精选推荐

胡焕庸线⾸先声明,我不是学地理的,所有的地理知识仅限于中⼩学课本以及后来的各种杂书以及杂志。

在地图上以⿊河 -- 腾冲作条直线即为胡焕庸线。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10⽉刊《中国地理⼤发现》专题专门介绍过胡焕庸线,并将胡焕庸线定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

1935年,胡焕庸在《论中国⼈⼝之分布》中揭⽰了中国⼈⼝分布规律即“胡焕庸线”说说这条线最⼤的魅⼒所在——第⼀:这是⼀条岿然不动的线!1949年以后中国进⾏了⼏次浩⼤的⼈⼝迁徙,⽐如三线建设,建设兵团农垦再到上⼭下乡等等。

可是⼏⼗年过去了这条线仍然没有变动。

中国的⼈⼝⽐照胡焕庸时期增长了两倍。

可是⼈⼝分布线依然照旧。

第⼆:这是⼀条笔直的浑然天成的线!如果这是⼀条弯曲的折线,那么她的魅⼒也会下降很多,可就是如神来之笔⼀样。

⼀条线如此痛快淋漓。

胡焕庸线的伟⼤之处就在于它是中国⼈⼝密度的突变线,风景的突变线,⽣活⽅式的突变线,⼈⽂的分界线。

风景从秀美变成壮丽,农耕变为游牧,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多寡依然以此线分出。

仅仅这⼀条线,成为了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基础。

这条线也是由中国地形三⼤阶梯的地理构造条件⾃然形成的,⾃然地理条件对⼈类的活动产⽣了强⼤的影响,决定了数千年来中国⼈⼝繁衍集聚的基本布局,其中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对这条线的形成做出了⼀点微⼩的贡献。

作为接受过义务教育的社会主义接班⼈,⼤家应该熟知中国地形的三⼤阶梯(百度百科知识搬运⼯:中国地形的三⼤阶梯),⼤概意思是:第⼀阶梯青藏⾼原,平均海拔4000⽶以上,最不适合⼈类⽣存;第⼆阶梯内蒙古⾼原,黄⼟⾼原,云贵⾼原。

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盆地,平均海拔2000-3000⽶,⽣存条件稍好;第三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部分海拔在500⽶以下,最适合⼈类⽣存。

重点是⼆三阶梯分界线:⼤兴安岭—太⾏⼭脉—巫⼭—雪峰⼭,看看下⾯这张图,⼤概可以发现胡焕庸线和⼆三阶梯分界线的相似之处。

中国地势三⼤阶梯,⼈们最喜欢的⽆疑是低海拔的第三阶梯。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
对比线。

那幺,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是什幺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是什幺胡焕庸线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译成英文,供当时军民利用与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

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由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的《发现西部》一书写道:“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
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
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1胡焕庸线的形成原因胡焕庸线形成有其自然背景。

“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

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的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格局大致不差。

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的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格局大致不差。

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

有人说它只是农耕文明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工业文明下它所暗藏的规律依旧。

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诸如国土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有必要研究胡焕庸线两侧地带在全局中的功能定位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

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历史上的高度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我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其于193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

很难想象在战乱频起、民生凋敝的年代,完成这项工作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1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Heihe-Tengchong Line
什么是胡焕庸线?
• 一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分界线 • 由黑河(黑龙江)与腾冲(云南)两地的 连线构成 • 左边:占64%国土面积 • 右边:占36%国土面积 • 左边:4%人口(1935)/6%人口(2002) • 右边:96%人口(1995)/94%人口 (2002)
为什么会产生胡焕庸线?
城市化
气候
地理条件
城市化
• 相比西北部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程 度要更高一些 • 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 • 逐渐健全的医疗保障和基础设施使得人口基数和自然增 长率大幅度提高
导致城市化的因素
发达的农业
宜居的环境
聚集的人口
导致胡焕庸线的因素
更健全的医疗
更发达的工业
更良好的经济
更便利的交通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线东南面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划分时的人口国土比),目前居住着94%的人口,并无太大改变。

去年底李克强总理提出“胡焕庸线”如何破的命题,希望“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随后引起广泛讨论。

人口向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集中,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难以改变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人口明显呈现向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地理优势。

经济发展需要开放贸易,国际贸易依赖海运。

这意味着企业若是出口导向型的,则一定会选择在沿海地区布局,只有产品体积比较小、附加值高的东西可以选择空运。

不过通过空运的产品在整个制造业中的份额非常小。

这表明沿海靠近港口的优势非常重要,中国整个人口的布局不会被少数依靠空运的企业改变。

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的区别在于农业社会的核心投入品是土地,土地天然是分散的;但现代经济的核心投入品是资本和人。

这个时候,规模经济规律就会引导工业和服务业集聚发展,而不是分散发展。

给定技术水平,集中发展成本就低,分散发展成本就高。

成本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城市发展、经济和人口向少数地方集中的坏处显而易见是“城市病”问题。

这是很多人主张限制大城市发展的理由。

人们常常认为政府应该去控制城市人口,直接让城市变得更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

政府的职能应该是通过改善治理,让个人和企业自主选择在哪里生活和工作,而不是直接采取措施限制个人进入大城市。

政府和市场共存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决策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也决定了个人是到东部来还是到内地去、到大城市来还是到小城市去,就形成了所谓“城市体系”。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大国发展会遇到“不可能三角”问题,即统一、效率和平衡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不可兼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ણዦ͛ቇΔִරࡁѣࢨ̳ΦĞࢶപğॹκࡁտ̳ΦNo. 2014~52 2014ѐ12͡18͟*********************************************************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中国科学报张林1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的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格局大致不差。

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

有人说它只是农耕文明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工业文明下它所暗藏的规律依旧。

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诸如国土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有必要研究胡焕庸线两侧地带在全局中的功能定位问题。

1本文原载《科学时报》2010年1月20日B1版,发《参阅文稿》时作者再作修订。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度),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

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比1。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历史上的高度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我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其于193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

很难想像在战乱频起、民生凋敝的年代,完成这项工作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一点表示一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二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这张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全国各区县人口数据并手绘而成的点子密度图上,胡焕庸沿黑龙江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画出一条人口分布悬殊的界线。

其中,全国96%的人口分布在线之东南。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

瑷珲~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多年后,美国学者将之称为“胡焕庸线”。

1921年就读于东南大学的胡焕庸,师从竺可桢。

我国近代地理教育正发端于此 — 由竺可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

在当时的学界领袖竺可桢的引领下,中国地理学界人才辈出。

1926年,胡焕庸赴法国进修。

受法国学派的影响,归国后的胡焕庸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也导致他将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科研方向。

同为竺可桢倾力培养的学生,胡焕庸发布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另一学生张其昀则于1923年编辑出版了高中教材《本国地理》,与林语堂编的开明英语教材和戴运轨编的物理教材并称为“中国三大中学教材”。

师同源,却又另辟蹊径,他们二人正是当时地理学高度的缩影。

胡焕庸线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译成英文,供当时军民利用与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胡焕庸线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

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由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的《发现西部》一书写道:“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

”成因释疑胡焕庸线形成有其自然背景。

“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向《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我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而在1230年以前,气候形势并不如此。

1230~1260年的气候突变,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

由此时期开始,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越到近代越明显。

所以说,胡焕庸线表现出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

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人口分布也逐渐形成沿一定界限流动迁徙的特征。

王铮等学者研究发现,因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波动,人口则因农业产出的区域不同作相应变化,从而形成了后来胡焕庸所发现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 胡焕庸线。

这仅是解释胡焕庸线成因的一个主要理论。

在汉唐时期,西部的黄土高原及关中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因而能够承载更多的人口,从而成为历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

唐中期曾频繁从长安迁都洛阳,除了政治、经济上的解释,长安地区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以后,气候变化日益表现出“胡焕庸方向”的趋势,中国人口、文化、经济重心遂逐渐南迁长江流域。

明清两代,政府虽然大力经营甘肃,但胡焕庸线以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自给已成问题。

王铮的学生吴静博士通过建立“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演变的自主体模拟模型”,重现了伴随气候变化而来的土地资源数量和农业产出的波动,并模拟显示出大约在公元918年,我国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人口总数,此后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格局始终再未改变。

换言之,中国人口分布的南重北轻的格局在唐末到五代之间开始形成。

此后随着气候温暖期的结束,至1240年,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差异最终形成,从而出现胡焕庸线所展示的人口分布特点。

也就是说,胡焕庸线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近代发现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该线与胡焕庸线基本重合,也揭示出气候与人口密度的高度相关性。

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土地便向荒漠化发展,正如西北部的草原、沙漠、高原等景色和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东南部降水充沛则地理、气候迥异,农耕经济发达。

人口命题1982年和1990年我国进行的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不变。

以东南部地区为例,1982年面积占比42.9%,人口占比94.4%,1990年人口占比为94.2%,经历了55年时间,东西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东南、西北两部分的人口比例还是94.2%比5.8%。

与当年相比虽然相差不大,但是线东南的人口数量已非四亿多,而变成12亿多。

沧海桑田、物转星移,其间种种自然和人为的人口迁徙并没有撼动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表示,30年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了四亿多人,使中国的13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

然而中国这块土地究竟能承载多少人口仍然堪忧。

胡焕庸早年就意识到人口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人口数的适宜上限应是七亿,但是人口很快突破了十亿。

后来他又发现,各国在经历了人口盲目增长的阶段后,都会趋于零增长率,甚至负增长率。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让他对承载更多的人口增添了信心。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中国人口承载的最大极限约为16亿人,最理想的人口数量是7~10亿。

姚景源指出,中国老龄化的问题正在加剧,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人口红利将会消失,这些都对我国下一步人口战略的实施提出新挑战。

王铮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胡焕庸线以东的剩余劳动力将日益减少,以西或者西部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将得到开发利用,但西部的人口总量不大,这必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

这也正是“胡焕庸线的限制或者挑战”。

也就是说,中西部在以劳动力从东部换取的经济补偿,同时也送走了“人口红利”,将加大区域间人口结构的不均衡性。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这一不均衡性,则需要按国土区位和宜居条件规划形成人口密集区、稀疏区。

未来30年,中国还将新增二亿人口,还将有三亿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

这意味着,至少有五亿中国人需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上重新布局。

而这将不仅仅是拥挤的问题。

气候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新时、牛文元等学者提出中国存在一个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生态环境过渡带(或称脆弱带),在过渡带上表现出独特的生态脆弱性。

1995年,王铮、张比远等学者陆续撰文论证了生态环境脆弱带基本沿胡焕庸线分布的情况。

因此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界线,同时为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即在胡焕庸线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

这种脆弱性还表现为,中国的自然灾害活动及发生的空间布局也沿着胡焕庸线分异,并以此为界限呈过渡性,即由西北的无涝区向东南的洪涝区过渡。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自元代以来,洪涝、旱灾等级的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具有平行于胡焕庸线的特征,而在此前的唐、宋温暖期,这种分布主要具有经度地带性。

《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认为,从全国的角度观察,胡焕庸线占据中部主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神山”(基于西南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神山”信仰)。

但这个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是东部的生态屏障,承担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控制风沙东移、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的功能。

这些功能对于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后,对于地震带分布与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使这条分界线再次受到关注。

因为,类似胡焕庸线附近的地理区域往往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带。

王铮等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分布特别是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时,发现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的强震活动震中连线具有近于平行于胡焕庸线的特征,这提示胡焕庸线的形成似乎有地球物理背景,但有待证实。

同样值得讨论话题的是,“5·12”大地震伤亡惨重,是否是擅自越过胡焕庸线的结果?产业及区域布局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

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

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王中宇认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诸如国土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有必要研究胡焕庸线两侧地带在全局中的功能定位问题。

中科院国情小组根据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