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层析

合集下载

第六节 疏水层析)

第六节 疏水层析)
Non-bound proteins
Abs
Conc. salt
四、Elution
Target elutes
Abs
Conc. salt
四、Elution
More strongly bound proteins
Abs
Conc. salt
1、层析柱的选择
柱床高度通常为5~15cm 对一个优化好的分离方案进行规模放大时,
↓ ↓ ↓
缓冲液C洗去非专一吸附的蛋白质
用缓冲液E洗脱钙调蛋白

用缓冲液F洗脱大部分钙依赖的蛋白激酶
4、固定化酶的制备
辛基-交联琼脂糖凝胶柱可以牢固地吸附β半乳糖
苷酶,后者就可用作固定化酶,可连续使用几星 期。
如果酶的活性有所降低,可通过解析低活性的酶,
代之以高活性的酶。
5、用作“去垢剂交换层析”

芳基配基
高分子配基
三、疏水基质
琼脂糖
应用最广泛
多糖类
纤维素 聚丙烯酸 甲酯类 聚苯乙烯
人工合成聚 合物类 壳聚糖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
最常用: 正辛基-交联琼脂糖凝胶
更强的疏水作用,一些疏水性较强的蛋白质
被吸附后不易解析
苯基-交联琼脂糖凝胶 应用于疏水性较强的蛋白质
四、基本操作

在研究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时,经常要使膜 蛋白和不同的去垢剂结合,观察不同去垢剂对照蛋 白活性的影响。运用了疏水层析可以很方便地使同 一膜蛋白样品和不同的去垢剂结合。
将和某一种去垢剂结合的膜蛋白吸附在苯 基交联琼脂糖凝胶柱上

所需的去垢剂通过疏水层析柱,取 代原先和膜蛋白结合的去垢剂

将膜蛋白从疏水柱上解析下来, 完成去垢剂的交换

第八节 疏水层析法

第八节   疏水层析法




盐析作用增强
洗脱作用增强

排在最左边的离子或盐,盐析作用最强, 洗脱能力最弱;排在最右边的离子或盐, 洗脱能力最强,盐析作用最弱。 选择合适的盐对保证蛋白质的分离以及分 离 后 蛋 白 质 的 活 性 都 很 重 要 。 (NH4)2SO4,NH4Ac,NaCl和磷酸盐是疏水层 析分离常用的几种盐。

例如某些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大,分子 的极性较大;在高盐溶液中疏水性明显增大, 溶解度降低,出现盐析现象;在低盐溶液中疏 水性减小,溶解度增大。 因此疏水层析可以通过改变盐溶液的离子强度、 控制蛋白质分子的极性或非极性,使样品中极 性相近的蛋白质组分形成具有一定差异的疏水 分子,然后利用它们之间的疏水特性进行层析 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溶液中的疏水分子经过疏水层析
介质时,介质上的疏水配基即与它们发生亲和吸
附作用,疏水分子被吸附在介质的配基上面,这
种吸附力的强弱与疏水分子的疏水性大小相关,
疏水性大(极性小)的组分吸附力强,疏水性小 (极性大)的组分吸附力弱,通过改变洗脱液的 盐-水比例,改变其极性,使吸附在固定相上的 不同极性组分根据其疏水性的差异先后被解吸下

多缓冲离子交换剂可利用普通的凝胶过滤介质偶 联特殊的离子交换基制备,如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生产的Polybuffer exchanger PBE系列(PBE118和94)即为以Sepharose 6B 为载体的阴离子交换剂,前者与Pharmalyte匹配 使用,后者与Polybuffer 96和Polybuffer 74匹 配使用。Amersham Biosciences生产的另一种 多缓冲离子交换剂为Mono P,其离子交换基为 具有不同pKa值的弱碱性氨基。Mono P可与上述 三种多缓冲剂匹配使用,粒径仅l0um,用作高效 色谱聚焦柱的固定相。

04第五章__疏水层析

04第五章__疏水层析
第四章 疏水层析
疏水层析亦称疏水作用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 从分离纯化生命物质的机制来看,它也属于吸 吸 附层析一类。 附层析 疏水层析和反相层析(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分离 生命物质的依据是一致的,即: 视有效成分和固定相之间相互作用的疏水力 疏水力差 疏水力 异性大小,将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1.亲水性吸附剂 基质主要是: 交联琼脂糖(Sepharose CL-4B) 配体是: 苯基或辛基化合物 基质与配体通过耦合方法构成稳定的 苯基(或辛基)-Sepharose Cl-4B吸附剂
2.非亲水性吸附剂 基质有: 硅胶、树脂(苯乙烯、二乙烯聚合物)等 配体为:苯基、辛基、烷基(C4、C8、C18)等。 二者通过共价结合构成非亲水性吸附剂。
(如上所述,加1mol/L(NH2)2SO4 或2mol/LNaCl,以使样品中的 有效成分变性,并能与固定相很好地相互吸附。)
把此样品溶液徐徐加入固定相(使有效成分与固定相之 间作用0.5-1h)后,先用平衡缓冲液洗涤,再用降低盐 浓度的平衡缓冲溶液洗脱, 与此同时,要用部分收集器分段收集洗脱下来的溶液, 并对收集的每部分溶液进行检测。 固定相进行再生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二、吸附剂
固定相 由基质 配体 基质和配体 基质 配体(疏水性基团)两部分构成。 配体对疏水性 疏水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力 吸附力。 疏水性 吸附力 基质则有亲水性和非亲水性之分。 亲水性基质与(吸附疏水性物质的)配体构成 的固定相,称亲水性吸附剂。 疏水性基质与(吸附疏水性物质的)配体构成 的固定相,称疏水性吸附剂。
第二节 操作与应用
一、层析柱的制备 1.层析柱规格 所使用层析柱之规格与普通层析的相似 2.固定相 在进行常压疏水层析时,大多数是选用苯基(或辛基)Sepharose Cl-4B吸附剂作固定相。 苯基-Sepharose Cl-4B适合于分离纯化与芳香族化合物 具有亲和力的物质。 辛基-SepharoseCl-4B则适用于分离纯化亲脂性较强的 物质新鲜鸡胗(除去结缔组织)切成1cm3小块, 置组织捣碎机中,加2倍于固形物体积的缓冲液(50mmol/L TrisHCl,pH8.0,2mmol/L EDTA,1mmol/Lα-巯基乙醇)高速匀浆三 次(30s/次), 离心(8000 r/min,4℃,0.5h)收集鸡胗钙调蛋白抽提液(沉淀重 复抽提一次),合并抽提液, 加硫酸铵盐析(pH8.0,60%饱和度),除去大量杂蛋白, 上清液采用等电点沉淀(用H2S04调pH=4.0),离心收集含有效成分 的沉淀物, 加蒸馏水悬浮,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调pH=7.5~8.0,令其 缓慢溶解, 经透析,离心得到溶液

第8章 疏水层析

第8章 疏水层析

第八章 疏水层析
Teaching and Rese
arch Section ·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14
8.1.2 影响疏水作用层析过程的参数
8.1.2.2 流动相 流动相Ph
• 行为复杂;
• 多数情况下pH升高会减弱疏水作用,反之则增加;
• 洗脱时可不断提高Ph。
第八章 疏水层析
Teaching and Rese
arch Section ·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3
8.1.1.1 什么是疏水性、疏水作用?
非极性化合物例如苯、环己烷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与水混合时会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即非极性分子 有离开水相进入非极性相的趋势,即所谓的疏水性 (Hydrophobicity),这些非极性的分子在水相环境中具有 避开水而相互聚集的倾向,称为疏水作用。
arch Section ·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8
盐类的存在对蛋白质的疏水作用起道非常重要的作用。 • 高盐时,盐离子夺取疏水分子周围的水分子,疏 水区域受到水分子的挤压力减弱,疏水区域的面 积增大,促进蛋白质疏水区域与介质间的疏水作 用(更有效地与介质上的疏水基团结合);
第八章 疏水层析
Teaching and Rese
arch Section ·
Department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21
8.2.2 常见疏水作用介质的种类
烷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之疏水作用层析(19页)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之疏水作用层析(19页)
温度对于疏水作用的影响因不同的物质而不同, 因此在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温度的一致性。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五、实验方法 1.胶的溶涨 用缓冲液或去离子水将凝胶清洗, 去除其中的有机溶剂。 2.装柱 疏水层析使用短而粗的层析柱,一般高 度为5-15cm,而柱的直径则由样品量决定。 3.平衡 用3-5倍柱床体积的起始缓冲液冲洗、平 衡柱床。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二、基本原理 疏水作用(疏水力)是浸在一种极性液体(如
水)中的非极性物质为避开水而被迫相聚的自然 趋势。蛋白质分子中有许多非极性的氨基酸, 如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等。暴 露于球形蛋白质表面的非极性氨基酸侧链可以 密集在一起形成疏水区域。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疏水作用层析是以介质疏水基团和蛋白质表面 疏水区域的亲和作用为基础,利用在载体的表面偶 联疏水性基团为固定相,根据这些疏水性基团与蛋 白质分子疏水区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别,对蛋白质类 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纯化。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4.加样 上样总量一般在200-500mg。因疏水作用层
析的操作在高盐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加样前 不需特殊处理,只要加入适当的盐并调整好pH 值。但若样品中有盐酸胍和尿素类物质时则应 去除,以防影响吸附。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5.洗脱 疏水层析的洗脱过程是一个不断降低盐浓度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三、介质 在疏水层析中,介质(又称吸附剂)一般由
载体(基质)和配体(疏水性基团)两部分构成。 其中基质有亲水性和非亲水性之分,而配体为 大小不等的疏水侧链(烷基或芳香基),它们对 疏水性物质有一定的吸附力。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四、影响疏水性吸附的因素 1.配体的类型
疏水性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与配体的密度成正比,配体密 度过小则疏水作用不足,但密度过大则洗脱困难。增加碳氢 链长度,其疏水性增强,(例如苯基琼脂糖比辛基琼脂糖疏 水性低),只有少数疏水性强的蛋白质可被吸附,但由于疏 水作用太强,需用极端方法洗脱,可能导致蛋白质变性。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其原理基于样品分离时固定相与移动相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

疏水层析中,固定相通常是一种非极性材料,如疏水性树脂或疏水性硅胶。

移动相则是一种有机溶剂,如甲醇或乙腈,其疏水性介于固定相和要分离的样品之间。

在疏水层析柱中,样品溶液由于亲疏水性差异而与固定相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

亲疏水性强的物质会与固定相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而亲疏水性弱的物质则会较快地通过固定相,停留时间较短。

疏水层析的分离原理可解释为两种相互竞争的作用力。

一方面,固定相表面具有较大的亲疏水性,使得亲疏水性强的物质更容易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并在固定相上停留。

另一方面,移动相中的有机溶剂对固定相表面也有一定的亲疏水性,这种亲疏水性决定了溶剂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亲疏水性强的物质进入移动相后,相互作用力较弱,从而更容易通过固定相。

在实际应用中,疏水层析常用于分离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多肽、核苷酸、脂肪酸等。

通过调整移动相和固定相的亲疏水性,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

总而言之,疏水层析利用样品与固定相之间亲疏水性差异实现分离。

疏水性强的物质在固定相上停留时间较长,而疏水性弱的物质则更容易通过固定相。

通过调整移动相和固定相的亲疏水性,可以实现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

疏水层析

疏水层析
第四章 疏水层析
特点:利用样品与介质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样 特点:利用样品与介质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 品不必脱盐。 品不必脱盐。 原理:1.疏水作用,Pr与疏水固定相结合。 原理:1.疏水作用,Pr与疏水固定相结合。 疏水作用 与疏水固定相结合 Pr表面的疏水补丁 表面的疏水补丁。 (1)Pr表面的疏水补丁。 Pr局部变性 暴露疏残基。 局部变性, (2)Pr局部变性,暴露疏残基。 (3)高盐浓度下 1mol/L(NH4)2SO4,2mol/LNaCl, Pr表面疏水表面与固定相结合。 Pr表面疏水表面与固定相结合。 表面疏水表面与固定相结合
原理:2.吸附剂: 原理:2.吸附剂: 吸附剂 配体:苯基C6 辛基C8 烷基C18 C6, C8, 配体:苯基C6,辛基C8,烷基C18 介质:硅胶、树脂如phenyl、 介质:硅胶、树脂如phenyl phenyl、 sepharose FF 、 sepharose CL-4B CL-
洗脱:盐浓度高,疏水弱的Pr先流出; Pr先流出 洗脱:盐浓度高,疏水弱的Pr先流出; 盐浓度低,疏水强的Pr后流出。 Pr后流出 盐浓度低,疏水强的Pr后流出。
特点:基质结合配体密度大、疏水性强, Pr类 特点:基质结合配体密度大、疏水性强,对Pr类 吸附性强,不容易洗脱下来,需加有机相(降低极 吸附性强,不容易洗脱下来,需加有机相( 性),使Pr易变性。 ),使Pr易变性。 易变性
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
疏水层析 吸附层析 亲水性或疏水性基质 颗粒状极性与非极性吸附剂 疏水性基团(配体) 固定相 +疏水性基团(配体) 极性物: 洗脱剂由 极性物:盐梯度 流动相 高盐→低盐
极性大→小 极性大→小
非极性:有机溶剂 非极性:
极性小→大 极性小→大

疏水作用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1. 疏水层析的原理:疏水作用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是根据分子表面疏水性差别来分离蛋白质和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由于蛋白质是一类有序三维结构的活性大分子,但其空间排列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极易从有序的结构变成无序结构。

当立体结构发生变化时,常常失去原有的活性,即蛋白质的失活。

使用适度疏水性的分离介质,在含盐的水溶液体系中,借助于分离介质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作用达到吸附活性蛋白分子的目的,这种层析技术称为疏水作用层析。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有很多非极性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三级结构上由于疏水相互作用会被尽量包在分子内部,但是仍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非极性侧链暴露在表面,这些非极性的表面是它和疏水层析介质作用的结合部位。

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不同,它们和疏水层析介质的作用力强弱也不同,所以非极性表面的大小和含量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强弱。

疏水层析就是利用各种蛋白质分子和疏水功能基团之间作用力的差异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的一种技术。

蛋白质可以看成是一种有亲水性外壳包裹着疏水性核心的四级结构的复杂体系。

蛋白质表面存在一些非极性的疏水基团,这些基团多为非极性的氨基酸残基。

由于各种基团疏水性的差别、疏水基团暴露数量的不同、疏水区与亲水区在数量、大小和分布的不同等因素,使各种蛋白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对于同一种蛋白质在不同的溶液中,使疏水基团暴露的程度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由于这种差异,致使各种蛋白质分子与同一种分离介质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不同,吸附能力不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果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使溶液处于高盐浓度时,可以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水分子的有序排列,使大分子与分离介质的功能基团之间产生疏水作用。

同时,由于高盐的存在,使蛋白质分子的疏水基团暴露增多,增加了大分子的疏水性,增强了蛋白质分子与分离介质功能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相互结合力增强。

疏水作用层析法蛋白质纯化实验原理及步骤

疏水作用层析法蛋白质纯化实验原理及步骤

疏水作用层析法(蛋白质纯化实验)原理及步骤原理在疏水层析的主要支持介质上含有大小不等的疏水侧链,烷基或芳香基,可是绝大多数情况起作用的是苯基或辛基。

当碳氢链长度增加,即变得更疏水时,疏水强的少量蛋白质被吸附。

这时疏水相互作用太强,需用极端方法洗脱,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

苯基琼脂糖比辛基琼脂糖疏水性低,是疏水纯化中效果不错的常用介质,尤其是试用于纯化开始时。

疏水相互作用介质苯基琼脂糖-0-CH2-CH0H-CH2-0-C6H5辛基琼脂糖-0-CH2-CH0H-CH2-0-(CH2)7-CH3溶液盐浓度增加时疏水作用变得更强。

因此,大多数疏水层析程序都是高盐时上样,降低盐浓度时洗脱。

所以在硫酸镂沉淀或离子交换层析后可以方便地直接进行疏水层析纯化。

温和的洗脱条件及高蛋白质结合容置(10~100mg∕m1)使疏水层析在蛋白质纯化中成为很有价值的方法,也是更换缓冲液的方法之一。

材料与仪器蛋白质样品液苯基琼脂糖C1-4BNaC1硫酸铉磷酸钠盐层析柱步骤下述方案设定样品是在75%硫酸镂沉淀后溶在50%硫酸镂溶液的情况。

1.装填5m1苯基琼脂糖C1-4B进入柱内;2.10倍柱床体积层析缓冲液(20mmo1∕1,PH7.0磷酸钠盐,50%硫酸钱)洗柱;3.调整样品液符合要求,即在pH7.0磷酸钠缓冲液中含50%硫酸镂。

上样总蛋白量200-500mg;4.3倍柱床体积层析缓冲液洗柱或洗至A280值回到基线;5.用分步梯度法洗脱。

每步依次分别采用两倍体积各含40%、30%、20%、10%或0%硫酸镂的pH7.0磷酸钠缓冲液洗脱;6.再依次用5倍体积水、5倍体积1mo1/1NaC1和5倍体积水洗柱,使其获得再生。

4 疏水层析

4  疏水层析

(二)吸附剂
根据基质的性质不同分为: 根据基质的性质不同分为: 1.亲水性吸附剂:目前这类吸附剂主要是交联琼脂糖 1.亲水性吸附剂: 亲水性吸附剂 Sepharose) 配体有苯基和辛基化合物。 (Sepharose),配体有苯基和辛基化合物。二者耦合而成 特点:不耐压,一般仅用于常压层析系统 特点:不耐压, 2.非亲水性吸附剂:这类吸附剂的基质有硅胶、树脂等, 2.非亲水性吸附剂:这类吸附剂的基质有硅胶、树脂等, 配体为苯基、辛基和烷基等, 配体为苯基、辛基和烷基等,二者通过共价键结合 特点:耐压,机械性能好。不仅适用于常压层析, 特点:耐压,机械性能好。不仅适用于常压层析,特别适 用于高压层析( 用于高压层析(如HPLC等) 等
二、操作
1.制备层析柱 1.制备层析柱 2.加样与洗脱 2.加样与洗脱 3.层析柱再生 3.蛋白[2] .
2.纯化苯丙氨酸裂解酶 .
纯化钙调蛋白的流程图
纯化苯丙氨酸裂解酶
疏水层析的概念
疏水层析亦称疏水作用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疏水层析亦称疏水作用层析 chromatography,HIC),从分离纯化生命物质的机制来看, , 离纯化生命物质的机制来看, ,从分离纯化生命物质的机制来看 它也属于吸附层析一类 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表面的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 根据被分离组分分子表面的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疏水 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疏水 配基之间结合力差异进行的层析分离方法 配基之间结合力差异进行的层析分离方法
一、基本原理
利用被分离组分分子表面的疏水补丁、(可逆) 利用被分离组分分子表面的疏水补丁、(可逆)变性 疏水补丁、(可逆 后暴露出的疏水残基, 后暴露出的疏水残基,或在高盐环境下暴露于分子表面的 疏水残基 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疏水性 配体之间的作用强弱 之间的作用强弱, 疏水残基与固定相的疏水性 配体之间的作用强弱,依次用 从高至低离子强度洗脱液可将疏水作用由弱到强的组分分 高至低离子强度洗脱液可将疏水作用由弱到强的组分分 离开

疏水层析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疏水层析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疏水层析色谱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疏水层析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简称 HI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利用样品中溶质与柱上固定相之间的疏水作用来分离和纯化目标蛋白质。

本文将介绍疏水层析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2. 原理疏水层析色谱的原理基于疏水作用。

在疏水层析柱上,通常使用亲疏水性互补的固定相材料。

样品中的溶质通过与固定相发生疏水作用,从而被留下来。

疏水层析柱的选择参数主要包括固定相的亲水/疏水程度、样品溶液的 pH 值以及溶液中的盐浓度。

3. 疏水层析色谱的应用3.1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疏水层析色谱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根据蛋白质的疏水性质,可以通过调节溶液 pH 值和盐浓度来改变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实现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和洗脱。

3.2 病毒和肽的富集疏水层析色谱也可以用于病毒和肽的富集。

一些疏水层析柱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病毒和肽,并去除其他的杂质物质。

这样可以提高样品中目标物的浓度,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3.3 降低样品的复杂性对于复杂样品,疏水层析色谱可以通过去除一部分干扰物质,降低样品的复杂性。

通过人为调节固定相的亲疏水性质,可以实现不同溶质的选择性吸附,并采用洗脱方法将目标物质洗脱出来。

3.4 聚合物分离疏水层析色谱还可以应用于聚合物的分离。

通过调节溶液 pH 值和盐浓度,可以改变聚合物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作用,实现聚合物之间的分离和纯化。

3.5 生物药物制剂的纯化疏水层析色谱在生物药物制剂的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重组蛋白质等生物药物,疏水层析色谱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提高药物纯度。

4. 优势和限制4.1 优势•疏水层析色谱对样品中溶质的选择性吸附具有一定的调节性,适用于多种样品分离与纯化;•疏水层析色谱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易于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4.2 限制•疏水层析柱通常需要根据样品性质进行特定的预处理和优化;•高盐浓度的使用可能导致样品与固定相缓慢结合,降低目标物质的得率。

第九章 疏水层析

第九章  疏水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过程的参数 固定相类型:包括基质的类型、配基 的种类和取代程度 流动相组成:盐的种类和浓度、流动 相的pH、以及其他添加剂的影响 层析条件 :温度、流速等
二、介质(基质+配基)
基质主要有多糖类如琼脂糖、纤维素和人 工合成聚合物类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 类。其中,半刚性的琼脂糖类凝胶仍是应用 最广泛的疏水介质。 近年来研制超大(superporous)琼脂糖, 在扩散孔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流孔,在流速较 高的条件下获较好的分辨率。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 性,近年来在疏水层析中也得到了应用
不同的介质对同一样品有不同的分离效果:
样品的准备
往样品中添加足够浓度的盐,使样品溶液中 的盐浓度达到与流动相A中基本一致,并调 节样品溶液的pH使其满足吸附条件 HIC的样品体积受样品中组分浓度和介质的 结合容量的影响,对于稀释样品无需浓缩可 以直接加样
样品的加量问题
层析条件的优化
优化目标: 目标分子达所需纯度的基础上,获得尽 可能高的回收率,同时力求缩短分离所需时 间、降低分离成本 HIC中,层析条件包括流动相A,流动相B, 洗脱方式,层析柱的柱长,流速,温度等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蛋白质的纯化 方面,成为血清蛋白、膜结合蛋白、核蛋白、 受体、重组蛋白等,以及一些药物分子,甚 至细胞等分离时的有效手段。
一、原理
高浓度盐与水分子发生强烈作用, 导致疏水分子周围形成空穴的水分子 减少,促进疏水性分子与介质的疏水 配基之间发生结合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HIC介质 的结合不仅取决于分子疏水性表面的 比例,还与疏水补丁的分布有关;
梯度洗脱和阶段洗脱
A
B
据试探性实验结果对洗脱进行优化 (A)采用复合梯度洗脱;(B)采用阶段洗脱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也称为非极性层析原理,是一种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该原理利用化合物在疏水性固定相(如疏水性硅胶)和溶剂中的亲水性差异来进行选择性分离。

在疏水层析中,化合物混合物首先通过一个填充有疏水性固定相的柱子(如硅胶柱);然后用一个选择性的溶剂进行洗脱,使得各种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从柱中流出。

疏水性固定相作为分离介质,最主要的特点是表面疏水性强,与非极性或疏水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相互作用能力。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范德华力、氢键等进行,使得疏水性化合物被相互作用力留在柱上。

而亲水性化合物则更容易与溶剂发生作用而从柱中洗脱。

在进行疏水层析时,溶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的溶剂应该足够强大,可以与疏水性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其分离。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腈、甲酸乙酯、异丙醇等。

总之,疏水层析原理是通过利用化合物在疏水性固定相和溶剂中的亲水性差异,实现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

这种方法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纯化和分离化合物。

疏 水 层 析

疏 水 层 析
6、 不知道你的蛋白的稳定性如何?必要的时候,请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7、 柱子的预平衡:10倍床体积的层析缓冲液洗柱(20mM PBS, 50%硫酸铵(这个浓度要你选择,50%还是30%?)),使其平衡。
8、 上样:当平衡层析缓冲液流至恰好与床面相切时,关闭出液口(有泵的话,把它一关就OK!),然后上样。注意:尽量小心,保持床面的平整性!打开出口,让样品缓缓进入柱床,再次相切时,加入少量(很少就可以,稍稍盖过床面就行!)层析缓冲液(20mM PBS, 50%硫酸铵)洗一下。
2、 柱子的装填:如果是预装柱,就不存在装柱的问题了。不是,则从头开始:首先,把柱子洗干净,一定要洗干净,不然会出现气泡。填料预先融涨(注意,进口一般已经是融涨好的,不必再做这一步),取一定的填料(例如:想装5.0ml的柱子,一般将瓶子里的填料(沉淀的填料:上清=1:1的话)取10.0ml出来)先脱一下气(请人帮忙,不然控制不好会暴沸出来!),然后缓缓装入柱子(柱子上下口一定不要搞错!!!),打开下口让水流出,最好一次性装完,等待其自然沉降,柱子就装好了。(实际上,因为疏水层析的原理与分子筛不同,所以其装柱远远没有分子筛的柱子那么严格,很容易的!放心好了!看着顺眼就应该差不多吧)
13、 好了,就这么多,有什么问题再讨论吧。或者到丁香园去问一下,chromatography很内行的!
疏 水 层 析
1、 疏水层析是根据不同蛋白质的疏水力强弱不同来分离的。在高盐离子强度的情况下,蛋白质的疏水基团充分暴露与填料的疏水介质相互作用,从而结合在柱子上。不同蛋白质的疏水性强弱不同从而导致其与柱子填料的结合力也不同。随后,逐渐降低洗脱缓冲液的盐离子强度就可以将不同的蛋白分布洗脱下来,形成一个个的蛋白质洗脱峰。
3、 注意:柱子装好之后,任何时间都不能让缓冲液流到柱面以下而干柱,切记!

生化技术第四章 疏水层析

生化技术第四章 疏水层析

原理 高浓度盐溶液中,亲水性的较强的物质,分
子内部的疏水基团外露,便可与疏水的固定相 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吸附).由于这种作用力 大小不同,可以通过改变极性流动相的离子强 度(由高到低)使其依次解吸附。
二、操作
1.层析柱制备
层析柱规格:类似普通层析。当被分离样品量较大时、 被分离物与杂质间的疏水性差异较大时,选用体积较大的 柱子(h:d≤3)。 固定相选择:根据要分离物质的特点进行选择。
苯基类适合分离纯化与芳香族化合物有亲和力的物 质。
辛基类常用于分离纯化亲脂性较强的物质。
2.疏水性吸附剂:又称非亲水性吸附剂。由疏水性基质 与吸附疏水性物质的配体构成的固定相。
有:苯基、辛基、烷基(C4、C8、C18)与硅胶或 (苯乙烯、二乙烯聚合物)的共价复合物。
以硅胶为基质的高pH下不稳定;树脂为基质的则各种 pH下均稳定。 性能与用途:耐压、机械性能好,常压、高压均适用。
第四章 疏水层析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omatography,HIC)
一、基本原理
(一)概念:疏水层析是依据在特定条件下有效
成分和固定相之间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异大小,
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吸附剂:在普通层析介质的 基础上,耦联了疏水性基团。
吸附层析的 作用力:范
德华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部分构成:
①基质:同一般的层析介质,如交联琼脂糖、硅胶、树脂
等。
②配体:如苯基、烷基(C3-C8)、烷氨基、聚乙二醇等。
基质与配体以共价键耦连在一起。
疏水性
亲水或 疏水
固定相
基团

基质

1.亲水性吸附剂:由亲水性基质与吸附疏水性物质的 配体构成的固定相。

疏水层析

疏水层析
量的影响
蛋 白 质 结 合 容 量 ( mg/ ml 凝 胶 床)
洗脱的方式:
(1)采用降低流动相中盐浓度的方式洗脱 (最常用) (2)通过往流动相中添加有机溶剂 ,如: 乙二醇、丙醇、异丙醇等,降低流动相极 性的方式洗脱 (溶剂中稳定性良好的物质) (3)往流动相中添加去污剂等 ,去污剂本 身能与介质发生强烈吸附,从而将结合在 其上的目标组分置换下来 (分离膜蛋白)
温度升高会增加疏水作用,但注意蛋 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较高温度下会变性。 对特定的分离,操作温度需保持恒定,才 能确保层析结果具良好的重复性。
层析介质的再生、贮存


再生:常规用蒸馏水清洗,如有疏水性很强 的物质如脂类、变性蛋白等牢固结合在介质 上,则需合适的清洗剂进行清洗,NaOH溶 液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清洗剂,它在清洗层析 柱的同时还能使微生物钝化灭活起到消毒的 效果。此外,促溶盐类的水溶液也是良好的 清洗剂 贮存:一般悬浮在20%的乙醇中,如在水溶 液体系中保存,则需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 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

疏水作用层析


原理 介质 技术
概述

疏水层析分离的概念早在1948年由Tiselius 提出,真正发展是1970年开发出一系列适合 疏水层析的固定相以后; 疏水层析的原理完全不同于离子交换层析或 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使该技术与后两者经 常联合使用来分离复杂的生物样品;
一般来说每个分子被吸附的过程 都会有一个以上的配基参与,换句话 说,分子在介质上发生的结合是多点 结合.

疏水层析与反相层析的区别 :

RPC介质上疏水配基的取代程度大 大高于HIC介质,RPC更适合在水-有机 溶剂体系中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肽和小分 子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HIC过程洗脱条件温和,通常降低 洗脱剂的盐浓度就能达到目的,在蛋白 质的纯化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疏水层析

疏水层析
欲将吸附物解析下来,须用含有机溶剂的流动相(降 低极性)洗脱,方可见效;
洗脱液的极性降低,常常会引起大分子活性物质变 性;
因此反相层析一般较适合分离纯化小分子质量的肽 类和辅基等物质。
三、疏水层析过程
介质的选择 样品的准备 层析条件的优化 层析介质的再生、清洗和贮存
介质(基质+配基)
常用商品化疏水层析介质
⒈ Oc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 速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50μmol正辛烷 基,疏水性中等,适合各种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⒉ Bu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
疏水层析的原理完全不同于离子交换层析或凝胶过 滤层析等技术,使该技术与后两者经常联合使用来 分离复杂的生物样品;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在蛋白质的纯化方面, 成为血清蛋白、膜结合蛋白、核蛋白、受体、重组 蛋白等,以及一些药物分子,甚至细胞等分离时的 有效手段。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亦称疏水作用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C),是利用 盐—水体系中样品组分的疏水基团和固定相的疏水 配基之间的疏水力不同,而使样品组分得以分离的 一种层析方法。从分离纯化生命物质的机制来看, 它也属于吸附层析一类 。
⒋ Phenyl Sepharose CL-4B
疏水性较Octyl弱,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对疏水性尚未 了解的蛋白,配基结合量为每ml40μmol苯基 Phenyl;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速度是50cm/h 。
介质的选择:
在HIC中,应选机械强度较大的刚性基质;若待分离 物质分子量很大,且样品量较大,则应选大孔基质, 如琼脂糖凝胶;若待分离物质较小,或样品量很小, 但分辨率的要求高,则可选孔径小的基质甚至非孔型 基质。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

疏水层析原理疏水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利用样品成分在疏水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对混合物中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疏水层析原理是基于样品成分在疏水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而建立的,下面将详细介绍疏水层析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疏水层析原理的核心是疏水作用。

疏水作用是指非极性物质在水相中受到排斥的倾向,因此在含有疏水基团的分子中,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之间会发生疏水相互作用,使得分子趋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疏水相。

而在疏水固定相中,也存在着疏水基团,因此样品成分在疏水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就是基于这种疏水作用而产生的。

其次,疏水层析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疏水层析技术在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疏水层析可以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氨基酸残基与疏水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在药物分析领域,疏水层析也常用于药物的提取和分离,通过调节流动相的成分和流速,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药物的有效分离。

此外,疏水层析原理还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与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成分的更精确分离和纯化。

同时,疏水层析也可以与质谱联用,实现对样品成分的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

总之,疏水层析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它利用样品成分在疏水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对混合物中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疏水层析技术在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对疏水层析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硫酸铵沉淀的区别
除疏水层析需要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外,盐 析法沉淀蛋白质也经常用硫酸铵沉淀法。
二者相似处:都使得蛋白质疏水微区暴露,增强蛋 白质的疏水性。
二者的区别:加入硫酸铵的量不一样;硫酸铵沉淀 过于剧烈,蛋白质已经盐析沉淀。
Hofmeister序列:
排在最左边的离子,盐析作用最强,洗脱能力最弱;
洗脱理论:
疏溶剂理论:1976年由Sinanoglu等人提出,认为 由于溶质分子有减少其与水接触的非极性表面的倾 向,而增加了与疏水配基结合的概率。 自由能分离理论:1979年Vanoss等人提出,认为生 物体界面自由能比水低,与配基产生范德华力,这 个引力随溶液盐析能力的改变而改变。 熵分离理论:1984年Regnier提出,认为高盐溶液 中,蛋白质疏水区域的邻近分子是有序排列,疏水 部分易于配基结合,减弱了水分子排列的有序度, 表面水分子被排斥开,使体系熵增加。
HIC介质的疏水配基主要为烷基和芳香基,与反相层 析介质相比,其烷基通常在C8以下,芳香基多为苯 基。
R代表疏水配基,M代表基质。调节两种反应物的比例可 控制介质的配基密度。
偶联至基质的 常见配基类型 (A)丁基, (B)辛基, (C)苯基, (D)新戊基
对某些蛋白而言,上述有些配基与其结合力太强,为 洗脱有时需用有机溶剂,有变性风险;具中等疏水的 高分子配基(如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等)不仅可提供足 够的结合力,且避免了上述缺点。
排在最右边的离子,洗脱能力最强,盐析作用最弱。
Hofmeister序列:指的是离子在水结构中,产生有序或混 沌的能力。
2、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样品组分在固定相的保留值。一般 增加离子强度来增加组分的保留值,降低离子强度来提高组 分的解析附能力。 HIC实验中,改变离子强度进行洗脱的方式,一般宜采用梯度 P疏水层析紫外检测仪图
疏水层析的影响因素:
1、盐类和盐组成


盐的摩尔表面张力增大,蛋白质在疏水层析柱内 的吸附能力相应增大。
各种盐离子和离子对具有破坏周围水分子有序排 列的能力。 流动相中盐的组成对蛋白质在疏水层析介质上的 吸附能力具有最为重大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盐对保证蛋白质的分离以及分离后蛋 白质的活性都很重要。硫酸铵、醋酸铵、氯化钠 和磷酸盐是疏水层析分离常用的几种盐。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 速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 50μmol 正丁烷基, 疏水性最弱,适合含脂族配体的生物分子。
⒊ Phenyl Sepharose 6 Fast Flow
疏水性强,载量高,适合含芳香族配体的生物分子 的预处理,配基结合量为每ml40μmol苯基Phenyl,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 大速度是600cm/h 。
四、疏水层析在蛋白质纯化中的 重要性
疏水层析作为对其他根据蛋白质电荷、大小、生物 特异性识别等来进行分离的方法的有效补充,广泛 用于蛋白的纯化。 为样品进行硫酸铵沉淀后理想的下游纯化步骤(硫 酸铵沉淀经常用于起始步骤样品的浓缩和清洁)或 者是在离子交换层析后的下游纯化步骤。这两种情 况样品都含有高浓度的盐,可以不经过或者经过很 少处理,直接上样疏水层析。 在分离过程中,样品被纯化,并被分别以小体积洗 脱下来,因此浓缩了样品,并且洗脱条件为低盐溶 液,也降低了洗脱样品的电导,以便进行凝胶过滤 层析或者离子交换层析。 在纯化方案中,疏水作用层析可以用于样品的捕获、 中度纯化、精细纯化。
常用商品化疏水层析介质
⒈ Oc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速 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50μmol正辛烷基,疏 水性中等,适合各种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⒉ Bu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
疏水层析与反相层析
在用液相层析分离时,能满足疏水特性的有两种不 同模式:疏水层析和反相层析。 是1950年由Howard和Martin建立的。
“反相”:主要是与“常相”相反;
“常相层析”:是一种使用亲水固定相和含有己烷 或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的技术。 反相层析中,固定相是疏水的,所以使用了水/有 机溶剂作为流动相使用。即固定相比流动相更加疏 水。
样品的准备:
往样品中添加足够浓度的盐,使样品溶液中的盐浓 度达到与流动相A(平衡液)中基本一致,并调节 样品溶液的pH使其满足吸附条件 ,同时选择适当 浓度及pH的缓冲液。
HIC的样品体积受样品中组分浓度和介质的结合容 量的影响,对于稀释样品无需浓缩可以直接加样
层析条件的优化:
优化目标: 目标分子达所需纯度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高的回 收率,同时力求缩短分离所需时间、降低分离成本。 HIC中,层析条件包括流动相A,流动相B,洗脱方式, 层析柱的柱长,流速,温度等
反相层析:
与基质结合的配体密度大,疏水性强,对蛋白质类 物质具有较大的吸附力; 欲将吸附物解析下来,须用含有机溶剂的流动相 (降低极性)洗脱,方可见效; 洗脱液的极性降低,常常会引起大分子活性物质变 性; 因此反相层析一般较适合分离纯化小分子质量的肽 类和辅基等物质。
三、疏水层析过程
⒋ Phenyl Sepharose CL-4B
疏水性较Octyl弱,适用于分离和纯化对疏水性尚未 了解的蛋白,配基结合量为每ml40μmol苯基Phenyl;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 大速度是50cm/h 。
介质的选择:
在HIC中,应选机械强度较大的刚性基质;若待分离 物质分子量很大,且样品量较大,则应选大孔基质, 如琼脂糖凝胶;若待分离物质较小,或样品量很小, 但分辨率的要求高,则可选孔径小的基质甚至非孔 型基质。 HIC介质中,烷基配基的链长大多在C4~C8之间,苯 基的疏水性大致与戊基相当,因与溶质发生π-π相 互作用,它与戊基有不同的选择性,而寡聚乙二醇 固定相的疏水性介于丁基与苯基之间 。
层析介质的再生、贮存

再生:常规用蒸馏水清洗,如有疏水性很强的物质 如脂类、变性蛋白等牢固结合在介质上,则需合适 的清洗剂进行清洗,NaOH溶液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清 洗剂,它在清洗层析柱的同时还能使微生物钝化灭 活起到消毒的效果。此外,促溶盐类的水溶液也是 良好的清洗剂。 贮存:一般悬浮在20%的乙醇中,如在水溶液体系 中保存,则需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防止微生物 的生长。
疏水电荷诱导层析(HCIC)
HCIC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不同于HIC的新技 术,由Burton等 1998年提出; HCIC与蛋白质的作用除了疏水作用,还有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 HCIC与蛋白质的结合是由疏水作用推动的,与HIC 不同的是,这一过程通常是在不改变离子强度的 条件下实现的; 洗脱时也不像HIC那样通过改变盐的浓度而是由pH 值的改变来实现的。
流动相A与流动相B
流动相A的缓冲液的种类、pH ,盐的种类和浓度的选 择:
缓冲液种类据所需的pH选择,注意目标物的稳定性,浓度一般 在0.01--0.05mol/L;
不同盐类对疏水作用的强度有影响,层析中的选择性也不尽相 同;盐浓度也随目标分子的疏水性而异,(NH4)2SO4常用0.75~ 2mol/L,NaCl为1~4mol/L;
高浓度盐与水分子发生强烈作用,导致疏水分子 周围形成空穴的水分子减少,促进疏水性分子与 介质的疏水配基之间发生结合。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HIC介质的结合不仅取决于
分子疏水性表面的比例,还与疏水微区的分布有关;
一般来说每个分子被吸附的过程都会有一个以上 的配基参与,换句话说,分子在介质上发生的结合 是多点结合。
流动相B为含盐量较低的缓冲液,缓冲液类型与流动相A一致。
起始流动相中盐浓度对蛋白质结合容量的影响
蛋 白 质 结 合 容 量 ( mg/ ml 凝 胶 床)
洗脱的方式:
采用降低流动相中盐浓度的方式洗脱(最常用);
通过往流动相中添加有机溶剂 ,如:乙二醇、丙 醇、异丙醇等,降低流动相极性的方式洗脱 (溶 剂中稳定性良好的物质) 往流动相中添加去污剂等 ,去污剂本身能与介质 发生强烈吸附,从而将结合在其上的目标组分臵换 下来(分离膜蛋白)
介质的选择 样品的准备
层析条件的优化
层析介质的再生、清洗和贮存
介质(基质+配基)
基质主要有多糖类如琼脂糖、纤维素和人工合成聚合 物类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类。其中,半刚性的 琼脂糖类凝胶仍是应用最广泛的疏水介质;
近年来研制超大琼脂糖(superporous) ,在扩散孔的 基础上增加了对流孔,在流速较高的条件下获较好的 分辨率;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 在疏水层析中也得到了应用。
疏水作用层析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
内容简介
疏水层析的概念及原理 疏水层析与反相层析 疏水层析过程 疏水层析在蛋白质纯化中的重要性 疏水层析的发展趋势
疏水层析的概念及原理
疏水层析分离的概念早在1948年由Tiselius提出,真 正发展是1970年开发出一系列适合疏水层析的固定相 以后; “疏水作用”一词是Kauzmann于1959年首次在“蛋白 质进展”杂志中提出的,随后陆续有学者发表用疏水 层析成功分离蛋白质的文献报道;如钙调蛋白、苯丙 氨酸裂解酶、凝集素等。 1972年,Erel Z.等人将不同链长的α,ω—二胺同系 物键合在琼脂糖上,以不同pH的含盐缓冲液作流动相 成功纯化了糖原磷酸化酶,开始确立了疏水层析在分 离纯化某些疏水蛋白质、肽类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作 用。
3、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pH值主要考虑能维持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的pH环境。 一般情况,溶液的pH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其疏水性增加, 有利于与固定相配基相互作用;远离其等电点,其疏水性减 少,不利于与固定相配基结合,但有利于蛋白质洗脱。因此 通过改变溶液的pH也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疏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