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有哪些?
![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e94e43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0.png)
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青蛙和癞蛤蟆的区别有哪些?【常见问题】青蛙和蟾蜍(癞蛤蟆)有啥区别?【专家解答】青蛙和蟾蜍区别可以从以下十点来观察:1、比较皮肤和体色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的皱褶,呈金黄色或浅棕色。
中央有一条浅色纵纹。
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
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黄绿色,腹面呈白色。
蟾蜍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
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黄色。
2、观察毒腺蟾蜍有丰富的毒腺,分皮肤腺和耳后腺。
皮肤腺分布在躯体的背面,所处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
耳后腺在头侧鼓膜的上方。
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浆液。
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3、观察声囊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
而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声囊。
4、比较齿和舌青蛙上颌边缘有一排细小的上颌齿;在口腔顶部犁骨上也有两排并列横生的瘤状小突起,叫犁骨齿。
而蟾蜍的上下颌都没有齿。
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观察输尿管和泄殖腔的连结青蛙的2条输尿管分别跟泄殖腔相连,在泄殖腔壁上有2个开口;而蟾蜍的2根输尿管则先合并成一条总输尿管,再进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个开口。
6、观察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青蛙的2条输卵管也是分别跟泄殖腔相连的;而蟾蜍则是先合并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较肩带青蛙的两块上乌喙骨是紧密平行连接而不重叠,不能交错活动,叫做固胸型肩带;而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则彼此重叠,能交错活动,叫做弧胸型肩带。
青蛙两锁骨内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还有一半圆形的软骨,这是上胸骨。
而蟾蜍是没有这两骨的。
8、比较椎体青蛙的前7个椎体都呈圆柱形,前端凹入后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个椎体却呈双凹型;而蟾蜍前8个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质化,所以比较耐旱,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中活动。
青蛙和蟾蜍的体色虽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保护作用,且受环境的影响变异很大。
实验九牛蛙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九牛蛙的外形和内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2e3ec68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1.png)
实验九牛蛙的外形和内部解剖实验九牛蛙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牛蛙的外形和内部各系统主要器官的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并掌握牛蛙解剖的基本方法(双毁髓处死方法)和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牛蛙外形和内部各系统主要器官观察。
三、实验仪器设备电脑、投影仪、显微镜、解剖用具。
四、实验材料鲜活牛蛙、牛蛙解剖示范标本、牛蛙骨骼标本。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一) 外形取一活蛙(或蟾蜍)进行观察,蛙体短而宽,无尾,颈不明显,全身可分及躯干两部,从吻端到口角为头部,其后为躯干,躯干部具附肢,体表裸露。
1.头部:前端有宽大的口、具上、下颌、蛙的口底不断升降,这种活动有何作用?头背面有一对外鼻孔,注意鼻孔怎样启闭?鼻孔的启闭和口底升降有何关系? 眼具上、下睑和瞬膜,观察瞬膜的活动和眼的启闭方式。
眼后有一椭圆形的鼓膜。
内为中耳。
蟾蜍眼的后方鼓膜上面有一长圆形隆起,称什么?有何作用?2.躯干部:蛙背部两侧自眼直到泄殖腔孔有两条隆起的背侧褶,蟾蜍无背侧褶但背部具有大小不一的疣粒、躯干部末端有一开口,称什么?3.四肢:前肢由上臂、前臂、手三部分组成,接近躯干部处称上臂。
与上臂相连的为臂,手包括哪些部分,具几指? 近体侧为第一指。
远体侧为第四指,雄性在第一指上常有质隆起,为其副性征,交配时借以抱住雌蛙,这一构造称什么?后肢可分股部、胫部、足三部分,足包括哪些部分? 具几趾? 哪一趾最短? 哪一趾最长趾? 间是否具蹼? 第一趾基部及第四趾基部各有一椭圆形或圆形的皮肤突起,前者为内突,后者为外跖突。
(二) 皮肤:取蛙皮肤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先分清表皮和真皮,然后以中倍镜观其构造。
1.表皮:有几层上皮细胞组成,分成二层,即角质层和生长层;角质层在表皮之最外层,是由死的角质化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能不断脱落,生长层是活的上皮细胞组成,注意层生长层细胞的形状有无区别?哪一层细胞具有分生能力?2.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紧靠表皮的真皮内有一层色素细胞;在真皮的结缔组织间,还可看到皮肢腺,血管,神经、平滑肌等,皮肤腺有何作用?(三) 骨骼系统:可分中轴骨骼及附肢骨骼二部分,前者包括头骨,脊柱、及胸骨,后者包括前、后肢带及前、后肢骨。
蟾蜍与青蛙的区别_说明文
![蟾蜍与青蛙的区别_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e04699b8f67c1cfad6b878.png)
蟾蜍与青蛙的区别
蟾蜍就是“癩蛤蟆”。
它长着一身癩皮,人们对它十分讨厌,往往不屑一顾。
可是,它和青蛙-样,对人类很有益处,所以了解一下它的生理特征很有必要。
下面我们逋过比较它和青蛙的区别来谈一下它的特征.
蟾蜍初看起来和青蛙是一类。
它们都可在水中或陆地上生活。
所以生物学上称作两栖纲动物。
它们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游泳时可减少阻力,便于破水前迸,口宽大,除捕食外,很少张开。
怛是青蛙和蟾蜍在外形上也有显著的区别。
一是蟾蜍的眼睛后面有一对明显的大型毒腺,这对毒腺可以分泌毒液,而青蛙却没有。
另一点是皮肤,青蛙的皮肤光滑湿润,没有鳞片等覆盖物。
蟾蜍的皮肤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这些突起里分布有毒腺,能分泌白色的毒液,来防止敌害的侵扰.这些毒液还可以做成中药——蟾酥,有强心、利尿、解毐消肿的作用。
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的体色也不相同。
蟾蜍的皮肤为暗褐色,这与它白天隐藏在阴湿的泥土和石块下,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相适应。
而青蛙的皮肤是黄绿色的1 便于隐藏在草丛中,这是它们自我保护的主要武器。
还有一点是,青畦善于跳跃,而蟾蜍却总是慢腾腾的爬。
青蛙有一副嘹亮的嗓子.而蟾蜍却爱保持沉默。
蟾蜍和青蛙有什么区别 蟾蜍是蛙类吗
![蟾蜍和青蛙有什么区别 蟾蜍是蛙类吗](https://img.taocdn.com/s3/m/1d2137e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4b.png)
蟾蜍和青蛙有什么区别蟾蜍是蛙类吗大家都知道蛙类有很多种,但是你分的清楚哪些是蛙类吗?蟾蜍和青长得有积分相似,那么蟾蜍是青蛙吗?蟾蜍不是青蛙。
蟾蜍是蟾蜍科的,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蛙是蛙科的,没有毒腺。
蟾蜍和青蛙的差别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蛙和蟾蜍这两个词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划分,从狭义上说二者分别指蛙科和蟾蜍科的成员,但是无尾目远不止这两个科,而其成员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称呼,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无尾目包括现代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分布广泛的一类。
无尾目的成员体型大体相似,而与其它动物均相差甚远,仅从外形上就不会与其它动物混淆。
无尾目幼体和成体则区别甚大,幼体即蝌蚪有尾无足,成体无尾而具四肢,后肢长于前肢,不少种类善于跳跃。
蛙科是无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余属650余种。
蛙科的分布比其它任何两栖动物都要广泛,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可达到北极圈。
蛙科在非洲最为繁盛,光是特有的属就有18个,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就有3个以上的特有属,而蛙科也是无尾目的最大成员巨蛙Conrua goliath(右图)也分布于非洲。
蛙科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也比较丰富,如我国常见的黑斑蛙和各种林蛙。
但欧洲和美洲的蛙科则只有蛙属Rana的成员,其中在南美洲只见于北部地区。
蛙科在澳洲也只有极北部才有,而在临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岛屿上却能见到,而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其它的两栖动物,蛙科成员在这里则占据了不同的生态地位。
在斐济岛有两种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别为路栖和树栖,其中树栖扁手蛙看起来与树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员非常相似,树栖扁手蛙有多种色型,看起来好像不同的种。
扁手蛙的其它种类也均局限于亚太地区的海岛上,其中包括不少树栖的成员。
实验蟾蜍的解剖
![实验蟾蜍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fa1a93359eef8c75fbfb3f7.png)
实验六蟾蜍的解剖一、目的要求掌握两栖动物外形、皮肤和内脏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初步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进一步练习解剖脊椎动物的方法。
了解脊椎动物登陆生活后,血液循环途径所产生的变化,并掌握寻找与分离血管的技术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
显微镜,解剖器,蜡盘,注射器,猪鬃和大头针,循环系统注射标本。
三、解剖与观察1.外形蟾蜍皮肤粗糙,身体的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瘰粒。
全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
头部略呈等边三角形。
口位于头的前缘。
头背面前端两侧的一对小孔,为外鼻孔,其内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
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盖眼球。
眼后有一椭圆形隆起,为耳后腺(青蛙缺如)。
耳后腺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
蟾蜍头的两侧均无呜囊(雄蛙具有)。
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开孔,通常亦称肛门。
前肢分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五部,腕、掌和指合称为手。
手有四指,另具一雏形拇指,隐藏于皮内,仅具一短小的掌骨,无指骨。
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第一手指内侧出现瘤状肿块,称婚垫,可以此区别雌雄。
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蹠和趾五部,跗、蹠和趾合称足。
足有五趾,趾间有蹼,拇趾内侧有“距”。
2.内部解剖(图8-1)首先将蟾蜍处死,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以乙醚或氯仿麻醉;或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捣毁脑和脊髓;最简便的方法是握住蟾蜍的后肢,将头背部在硬物上猛击,使其震昏,注意必须重击。
将标本置于蜡盘上,腹面向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持镊子提起腹部后端的肌肉,按图8-1的解剖步骤剪开皮肤,并分离左右两块被剪开的皮肤与腹壁肌肉间的联系,用大头针将皮肤固定于蜡盘中。
在分离皮肤时,注意皮肤是否易于被分离,皮肤的内面有丰富的血管分布,这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有何意义?剥除皮肤后,观察纵行于腹部的腹直肌。
在腹中线上有一条纵行的结缔组织白线,称腹白线,其将腹直肌分隔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一边又有4~5条横行的白色腱划将其前后分划着。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6dab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d.png)
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蟾蜍的内部 器官结构和功能,加深对动物解剖学 的理解。
实验背景
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 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都比较特殊, 是动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之一。
蟾蜍的解剖对于学生了解动物内 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本实验旨在通过蟾蜍的解剖,让 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剖技巧和动物 学知识,为后续的动物学课程打
下基础。
实验材料
01
蟾蜍尸体
02
03
04
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等解剖 工具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实验讲义、解剖图谱等参考资 料
02
蟾蜍解剖基础知识
蟾蜍简介
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种。 蟾蜍体表通常比较粗糙,有各种颜色的斑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蟾蜍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它们通常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水塘等。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解剖,学生们观察到了蟾蜍 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和排泄系统等主要器官,对蟾 蜍的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思考题与讨论
蟾蜍的生理特点
请讨论蟾蜍在两栖动物中的地位及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如皮肤呼吸、 卵生等。
实验技巧改进
在本次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操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或改进?如何提高 实验的效率和安全性?
动物伦理考虑
在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科学探究与动物福利?请结合本 次实验谈谈你的看法。
应用与拓展
试举一例说明本次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思考 如何将本次实验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动物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
THANKS
感谢观看
脊髓
连接脑和身体的各个部分, 负责传输神经信号。
实验三--牛蛙的解剖完整版.ppt
![实验三--牛蛙的解剖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599562172ded630a1cb622.png)
精心整理
1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和掌握两栖动物的内部解剖基本操作方法。 2.了解掌握两栖动物肌肉、消化、呼吸、泄殖、
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活牛蛙和牛蛙或蟾蜍的浸制标本。 解剖盘、解剖镊、解剖剪、手术刀、圆头镊子、
解剖盘、棉花、大头针、培养皿。
肝脏:呈红棕色,由三叶组成,左侧二叶,右侧一叶,左右肝叶
之间,有一椭圆形的胆囊,呈黄绿色,具导管通入十二指肠(后
面观察)。
精心整理
18
精心整理
19
泄殖腔 连接于直肠之后,从坐耻骨会合处背面向后 行,因此,必须剪开此处的腰带才能看清。用剪刀 从体腔后端中央、直肠与坐耻骨会合间的空隙处插 入,剪开腰带,直到暴露直肠后端和泄殖腔部分。
• 两栖类有小肠和大肠 的分化
• 两栖类具泄殖腔
精心整理
22
呼吸系统 73页
1、口腔和鼻腔:蛙呼吸时,空气先由外鼻孔引入鼻 腔,再经内鼻孔达口腔。
喉门为一裂缝状的开口,两边围绕着两块半月形的杓 状软骨。在杓状软骨内侧的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声带。
2、喉气管室:两栖类尚无气管和支气管分化,仅有 一短管(称为喉气管室)与喉门相通,后端通入肺囊。 左手持镊轻轻将心脏后移,右手用钝头镊子自咽部喉 门处通入,可见短粗略透明的喉气管室。
精心整理
26
精心整理
27
生殖和泌尿系统 86页
1、排泄系统 一对肾脏,长条形暗红色,位于体腔后部、
脊柱两侧。输尿管,雄性兼输精。膀胱, 薄壁囊状。泄殖腔孔。
精心整理
28
精心整理
29
精心整理
30
2、生殖系统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03307e2b9d528ea81c779da.png)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21 李婧柔指导老师戈志强摘要:蛙和蟾蜍作为同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种两栖动物,在外形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很大区别。
本文将对于它们结构上的异同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蛙、蟾蜍、结构异同。
材料:活体牛蛙、蟾蜍方法:双毁髓法处死,一般方法观察牛蛙:新蛙亚目蛙科蛙属牛蛙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因实用价值巨大而自1959年引进我国中部和东部养殖。
牛娃体棕绿色相间,粗糙,有深色点状凸起和条纹,腹部黄绿,头部似其他蛙类呈锐角三角形,皮肤光滑。
口端位,吻尖面钝,口裂宽大延伸至头基部。
上颌背侧前端有一对外鼻孔,外鼻孔缘有鼻瓣,随呼吸开闭。
眼大而外凸,位于头顶部偏左右,有上下眼睑,且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瞬膜,遇刺激眼球可迅速收回眼窝并以瞬膜覆盖。
两眼后具一对公分左右大小圆形鼓膜。
头部后接宽短的躯干部,伏状时十五公分大小,前肢较短,指骨顶端第一节下扣,两指骨、掌骨斜向腹侧生长,四指分离,后肢长而粗壮,有黑色条纹分布,伸展时逾十五公分。
五指后三分之二指间有薄蹼。
两腿间偏背侧有一后凸结构,为泄殖腔孔。
观察外观后用双毁髓法将动物处死。
按下蛙头,在枕骨间插入解剖针上下捣毁双髓,在蛙四肢瘫软不回收后将解剖剪插入泄殖腔孔前段半寸的皮肤,剪至下颌骨,继沿腹向两侧剪开一横口,用解剖针钉皮肤和四肢于蜡盘中。
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并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图片来源:牛蛙/62782/0/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f9?fr=lemma&ct=single#aid=0&pic=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f9)剖开蛙肚,可见左右两椭球状肺,剪开肺室,其中布满肺泡。
肺下为肥大的三叶状的肝,红色较深,左右肝叶中央有一搏动深红色球状组织,为心脏,分为左右两心房和一心室。
实验三 牛蛙的解剖(课件类别)
![实验三 牛蛙的解剖(课件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216f7858dd36a32d7275814f.png)
课件精选
2
三、实验内容 蛙的外形、皮肤、肌肉系统的观察;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经
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课件精选
3
背景知识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 巨大的飞跃。两栖类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类群,其代表动物蛙的形态结构明显地反映 了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
全部露出。
课件精选
14
内部解剖 71页
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透过腹直肌,在近腹白线 下方可看到一条腹静脉,在解剖时要避开这条血管), 并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分消化、呼吸、排泄与生殖、循环(心脏)、神经等 系统的解剖与观察。
课件精选
15
课件精选
16
课件精选
17
消化系统
食道:将肝推向一侧,位于心脏和肝脏背面的短管道为食道。前 端接口咽腔,后端和胃相连。
课件精选
6
躯干和四肢
躯干部短而宽。
前肢可分为五个部分,由近端向远端,分别称为上 臂、前臂、腕、掌、指。腕、掌和指合称为手。两 栖动物手仅有四指,拇指无指骨,仅具一短小的掌 骨,隐藏于皮内。
后肢强大,分为大腿(股)、小腿(胫)、跗、跖 和趾五部,跗、跖和趾合称足。足有五趾,趾间有 蹼,拇趾内侧有一突起物,称为“距”。
课件精选
23
课件精选
24
3、肺:接喉气管室之后,位于胸腹腔的前方,肝 的背面,为一对薄壁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 能力却很大,剪破蛙(或蟾蜍)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 窝状,表面布以丰富血管。
课件精选
25
循环系统 102-106页
心脏外包围着一层薄膜,称心包或围心囊,用眼科剪 仔细剪开心包,按心脏的搏动顺序,能清楚地辨别两 个深红色的心房和一个淡红色的心室。从心室的腹面 右上角通出一根斜向左方的白色管子,为动脉圆锥。 用整形镊夹住心尖,轻轻提起心室,在心脏背侧可看 到三根大静脉汇入一个暗红色薄壁囊,为静脉窦。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f7ba1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a.png)
实验九蟾蜍的外形与内部解剖两栖类是最先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蟾蜍(或青蛙)是两栖类中陆生跳跃特化方向的代表,它能很好地反映两栖类在适应陆生的斗争中,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在空气中呼吸的矛盾,而发展了五趾型附肢、肺呼吸,出现了颈椎和荐椎以及适应于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
但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在陆地上繁殖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不完善性。
这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二)内部解剖与观察三、实验材料和用具活蟾蜍(或蛙)、解剖器具一套、解剖盘、放大镜、蜡盘、大头针。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一)外形: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表明,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物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漠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较小的鼓膜,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青蛙的鼓膜较大,无耳后腺。
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
)。
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
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
3.四肢: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
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垫或婚廇,为抱对之用,后肢较长,分为股、胫、跗、砳、趾5部。
5趾,趾间有蹼,不发达。
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17eec31b7360b4c2e3f64bc.png)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作者:周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01期摘要:传统的生理学实验经常使用蟾蜍制备离体组织和器官标本,但野生动物不能保证个体的均一性。
随着动物伦理学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应使用更符合规定要求的动物进行实验教学。
牛蛙是一种可食用的两栖类动物,在各地都有广泛的养殖。
本文对比了牛蛙的神经和肌肉组织在标本制备和实验结果等方面与蟾蜍的异同。
经过教师的预实验以及学生课堂上的实际操作,表明可以使用牛蛙代替蟾蜍进行神经干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实验。
这种实验材料的改进是生理学实验的进步,有利于教学的规范开展。
关键词:牛蛙;坐骨神经干;腓肠肌;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268-04生理学实验使用的材料均为活体组织,因此对标本的要求比较高。
蟾蜍是生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传统上的获得途径主要是野外捕捉[1]。
这种方式问题很多,首先是随机捕捉不能保证一致性,对标本活性以及实验结果会造成影响。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捕获蟾蜍的地点更加远离城市,并且大量捕捉也会影响自然环境。
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规定了蟾蜍属于“三有动物”,即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
捕捉“三有动物”属于违法行为,在2014年,国内首次对捕捉野生蟾蜍者进行了刑事处罚。
因此应停止教学中使用野生蟾蜍。
由于蟾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它已经可以进行人工饲养[3],但价格远高于野生蟾蜍,并且供应途径有限。
因此找到代替蟾蜍的实验材料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牛蛙与蟾蜍同属两栖纲无尾目,分类上比较接近。
有大量文献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牛蛙的神经[4-6]、肌肉[7,8]和心脏功能[9-11]的影响。
牛蛙的人工养殖问题早已得到解决[12],供应渠道稳定,价格便宜。
本文使用牛蛙和蟾蜍的坐骨神经干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了实验,并对比了标本制备过程。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2c6ec160011ca300a6c39060.png)
• 输精细管:精巢内侧有许多细管通入肾脏,即输精细管 (输精细管位于精巢和肾脏之间的系膜上,需捏住精巢两 端轻轻提起,对着灯光仔细观察,红色细管为血管,淡 色细管即是)。精子先经输精细管进入肾脏,再流入输尿 又输精的输精尿管。
• 脂肪体:与雌性相似,位于精巢前端,黄色佛手状,其 体积大小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脂肪体 的体积很小,临近冬眠时期,其体积很大。 • 毕达氏器:与雌性相似,位于睾丸与脂肪体之间扁平块 状结构,为退化的卵巢,终生存在。
• (7)脾:
•
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内的暗红色球状物。为造血器官之 一,和消化系统无关。
2、呼吸系统
• 蟾蜍的成体以肺为主要呼吸器官,皮肤亦参与呼吸作用。 • 口腔和鼻腔:蟾蜍呼吸时,空气先由外鼻孔引入鼻腔, 再经内鼻孔到达口腔。 • 喉气管室:由喉头向内通入一粗短的管子,称为喉气管 室,向口腔开口于喉门,后端通入肺囊。
• d. 小脑不发达,呈狭带状。 • e. 延脑呈三角形、内有菱形窦,亦称第四脑室。
The brain of a frog, (a) dorsal view, (b) ventral view
• (2)周围神经系统:
• 包括自脑分出的10对脑神经及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以 及位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干。 • A. 脊神经:去净胸腹腔中的内脏,可看到每二个椎骨之 间都通出一对脊神经,共有几对?
• 用解剖针以垂直于身体背面的方向从枕骨大孔处抵住皮肤, 然后针体转成与脊柱同方向并与背部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向 前插入脑盒。由于脑盒纵向长度仅10mm 左右,故解剖针 不能刺入太深,以免穿透口腔背壁,戳破血管。解剖针尖 部在脑盒中左右划动或绕动(此时手会感到针尖在脑盒中 拨动骨头而引起的震动),将延脑捣毁。 • 然后将解剖针退出,但不要抽离皮肤,仍保持在枕骨大孔 位置。再向后插入脊髓腔中捣毁脊髓。
实验六 牛蛙的解剖
![实验六 牛蛙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9c123c6b1ed9ad51f01df237.png)
实验六牛蛙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牛蛙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学习牛蛙的处死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牛蛙外形观察
2.牛蛙处死:双毁髓法
3.牛蛙内部结构观察
三、操作观察
1.口咽腔
2.消化系统:肝脏、食管、胃肠、胰脏、脾
3.呼吸系统:喉气管室、肺
4.泄殖系统: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泄殖腔)
雄性(精巢1对、输精小管、输尿管、脂肪体)
雌性(卵巢1对、输尿管、脂肪体)
5.循环系统:心脏(心房2个、心室1个、动脉圆锥、静脉管)、动脉、静脉
四、实验作业
绘制牛蛙内部解剖图。
青蛙和蟾蜍的区别
![青蛙和蟾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951c1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b.png)
青蛙和蟾蜍的区别青蛙为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蟾蜍别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等,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蟾蜍的区别吧!青蛙和蟾蜍的科属区别1、青蛙:青蛙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新蛙亚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两栖类动物。
2、蟾蜍:蟾蜍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两栖动物。
青蛙和蟾蜍的蝌蚪区别1、青蛙:青蛙的蝌蚪大都较为分散,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
2、蟾蜍:蟾蜍的蝌蚪通常密集成群,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体型比青蛙蝌蚪的个头小。
青蛙和蟾蜍的形态区别1、青蛙:青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雄蛙口角内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鸣叫时鼓成泡状,躯干部短而宽,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
2、蟾蜍: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
青蛙和蟾蜍的功效区别1、青蛙:青蛙味甘,性凉,归肺、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补虚的功效,主治水肿、膨胀、黄疸、虾蟆瘟、小儿热疮、痢疾、疳疾、劳热、产后体弱等症。
2、蟾蜍: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主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蛙和蟾蜍的对比解剖
1530402121 李婧柔
指导老师戈志强
摘要:蛙和蟾蜍作为同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种两栖动物,在外形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均有很大区别。
本文将对于它们结构上的异同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牛蛙、蟾蜍、结构异同。
材料:活体牛蛙、蟾蜍
方法:双毁髓法处死,一般方法观察
牛蛙:新蛙亚目蛙科蛙属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因实用价值巨大而自1959年引进我国中部和东部养殖。
牛娃体
棕绿色相间,粗糙,有深色点状凸起和条纹,腹部黄绿,头部似其他蛙类呈锐角三角形,皮肤光滑。
口端位,吻尖面钝,口裂宽大延伸至头基部。
上颌背侧前端有一对外
鼻孔,外鼻孔缘有鼻瓣,随呼吸开闭。
眼大而外凸,位于头顶部偏左右,有上下眼睑,且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瞬膜,遇刺激眼球可迅速收回眼窝并以瞬膜覆盖。
两眼后具
一对1.5公分左右大小圆形鼓膜。
头部后接宽短的躯干部,伏状时十五公分大小,前肢较短,指骨顶端第一节下扣,两指骨、掌骨斜向腹侧生长,四指分离,后肢长而粗壮,有黑色条纹分布,伸展时逾十五公分。
五指后三分之二指间有薄蹼。
两腿间偏背侧有
一后凸结构,为泄殖腔孔。
观察外观后用双毁髓法将动物处死。
按下蛙头,在枕骨间插入解剖针上下捣毁双髓,
在蛙四肢瘫软不回收后将解剖剪插入泄殖腔孔前段半寸的皮肤,剪至下颌骨,继沿腹
向两侧剪开一横口,用解剖针钉皮肤和四肢于蜡盘中。
从腹中线左侧剪开腹直肌,并
向前沿胸骨中央剪断肩带。
(图片来源:/pic/牛蛙
/62782/0/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
899a801f2f9?fr=lemma&ct=single#aid=0&pic
=86d6277f9e2f0708fc7d20c7ec24b899a801f2
f9)
剖开蛙肚,可见左右两椭球状肺,剪开肺室,其
中布满肺泡。
肺下为肥大的三叶状的肝,红色较
深,左右肝叶中央有一搏动深红色球状组织,为
心脏,分为左右两心房和一心室。
在心房和心室
的交界处有明显冠状沟,连有黄色的脂肪体。
肝
下有一青黑色的球形胆囊。
张开蛙口,上颌边缘
有尖利而细小的一排齿尖向后的颌齿,一肌肉质
舌衍生于下颌内壁近外侧,拉出可观明显分叉。
口腔顶壁前端与外鼻孔相连有两椭圆形小孔,为
内鼻孔。
颌角附近有一对大孔——耳咽管孔,直
通鼓膜。
口腔通过喉门——食道口——食管直达
胃,胃为食管下端所
连的膨大囊状体,向下连有近身体长度的小肠,尾端为膨大的直肠,直
肠通于泄殖腔,以泄殖腔孔连接体外。
蟾蜍:前凹型亚目 蟾蜍科
蟾蜍,俗称蛤蟆。
体棕灰黑色,有深色条纹和瘤粒。
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凸出程度较小,鼓膜显著,椭圆形。
无声囊。
躯干部宽大,所占身体比例较牛蛙多近一倍。
后肢短小,肌肉发达。
无耳咽管。
韧带较蛙类发达。
讨论:牛蛙体型较大,体表以偏绿色为主,蟾蜍黄黑色,有毒腺及瘤粒。
牛蛙头部呈锐角三角形,蟾蜍角钝,两眼凸出程度欠于牛蛙。
蟾蜍躯干部较宽大,四肢长度和肌肉发达程度明显不及牛蛙。
蟾蜍舌尖钝圆,口内无齿,而牛蛙分叉,口内着生细小尖齿。
脂肪体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在集群的脂肪细胞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将其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
脂肪组织的胞质中贮存大量脂类,多数为甘油三酯,其余为磷脂及胆固醇。
因此,它是动物蓄能和供能的结构,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邹寿昌 大蟾蜍冬眠时的肥满 度及脂肪体变化 . 两栖爬行动物学报, 1 9 8 5 ; 4 ( 4 ) : 3 02
2.丁汉波 . 大蟾蛛与黑斑蛙生殖器官的季节周期 . 北 平 博 物 杂 志 , 北 京 , 1 9 3 9 : 一
4 ( l ) : 4 9 (图片来源
/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
&word=&step_word=&pn=0&spn=0&di=122807829760&pi=&rn=1&tn=baiduimagedetail&is=&istype=0&ie=utf-8&oe=utf-
8&in=&cl=2&lm=-1&st=undefined&cs=4178670155%2C1219300503&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