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历史悠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学生
社会调查报告
(城乡调查)
题目:海宁特色文化
学生姓名钱凯吴斌洪少斌郑华俊指导教师郝小明
学生所在分院工商分院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一班学号 22 30 33 35 成绩评阅教师签字
2012年 4 月 20 日
海宁文化特色
海宁历史悠久。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海宁自古学风兴盛,民风淳厚,名人辈出,为文化之邦,尤以灯、潮、名人三大文化独具地方特色。
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6000-7000年间,在海宁土地上已有先民生息。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
海宁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自唐至清末,海宁共有进士366人。孕育了东晋学者干宝、唐代诗人顾况,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戏曲家陈与效、史学家谈迁,清代大学士陈元龙,诗人查慎行,数学家李善兰及近代一大批名人。(见附表)
众多品位高、影响大的名人,为海宁积淀了名人文化的独特领域。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凤栖梧》(《蝶恋花》别称)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张宗详(1882—1965),谱名思曾,字阆声,晚号冷僧。17岁时读《宋史》,敬慕文天样,遂改名“宗样”。长大成才各有贡献,硖石镇上流传“文有张冷僧,武有蒋百里”之说。
一生主要从事文教、图书事业,学识渊博,于文学、史学、考古、金石、书画、医学、音乐、戏曲无所不能。42岁时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平生校勘
的万卷古籍,都是近世罕有匹俦的文化胜业。张宗祥治学勤奋谨严,经他精心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种,已出版的有《说郭》、《国榷》、《罪惟录》、《越绝书》等。生平抄书成癖,边抄边校,往往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昼夜能抄二万四五千字。一生抄校9千余卷,前无古人。其书法学李北海,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流传颇广。亦善画,印有《冷僧书画集》。工诗能文,精鉴赏,通晓医药、戏曲、文学、史地等,他重视乡邦文献,海宁学者著作经他校订的有500多卷。1957年,将藏书2000余册捐赠给海宁图书馆。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文献表明始于南宋,清朝末期最为盛行。
到本世纪80年代,有近八百年历史。据皮影戏艺人述: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戏场(当时称为瓦舍)演出影戏。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先是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请艺人演皮影戏。清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他们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蚕户为求蚕花二十四分(求祈丰收之意),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解放后,传统习俗改变,皮影戏又转入业余活动。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1954年,全县仅存四个业余性班团。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艺术团。海宁的皮影戏以周王庙魏伯荣的剧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班团艺人成立皮影队,常在外地为外宾和儿童演出。1958年改为浙江皮影剧团,下放到海宁县管理。50年代,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戏停演。1980年,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1982年停止演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海宁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