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八章 应用层

合集下载

应用层常用应用

应用层常用应用

8 信息流不同
C/S 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 交互性相对低 B/S 信息流向可变化, B-B B-C 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 更象交易中心 c/s是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b/s是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 c/s之间通过任意的协议通信,一般要求有特定的客户端。比如QQ就是c/s模式,
(5)完成设置,可以进行邮件的收发。
其他邮件客户端
Fox mail
Dream mail、 KooMail、IncrediMail、Becky!、
PocoMail、Thunderbird、The Bat! Eudora
8.4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是Internet上用于控制文件双向传输的协议,它也是一
2
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 控制邮件中转方式 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 ,检索邮件,支持
多用户互联网邮件扩展,允许附带二进制文件。
MIME标准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 多功能邮件扩充服务协议
客户端完成数据处理,数据表示以及用户接口功能;
服务器端完成DBMS的核心功能。 这种客户请求服务、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处理方式是一种常用 的计算机应用模式。
客户机
请求 进程通讯 设施 请求
服务器
响应 响应
图 8-2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4 C/S模式的优缺点
C/S模式的优点
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 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

第八章TCPIP协议2

第八章TCPIP协议2

NetWork
SLIP协议
IP分组
C0 db
c0 END
db ESC
dc
db ESC
dd
c0 END
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简单协议
如何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
NetWork
SLIP协议



一种简单的组帧方式: (1)通信双方必须事先知道对方的IP地址, SLIP不支持在连接建立的过程中动态地分配IP 地址 (2)SLIP帧中没有协议类型域,只支持IP协 议 (3)SLIP帧中没有校验字段,在数据连路层 上无法检测出传输错误
0.0.0.13
保留的地址有 网络号全‘1‘,全‘0‘; 主机号全‘1‘,全’0‗
NetWork
特殊的IP地址
组播地址(multicast)
D类IP地址就是,即在224.0.0.0 – 239.255.255.255范围内的每个 IP地址,实际上代表一组特定的主机
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区别
广播地址是按主机的物理位置来划分各组的(属于同一个子网),而 组播地址指定一个逻辑组,参与该组的机器可能遍布整个Internet 网。 组播地址主要用于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应用 实际上,一个组播IP地址唯一地标志一个逻辑组。每个要求 参与组播接收的主机使用IGMP协议,主动登记到希望加人 的组中去。
2。有限广播地址:32位全“1‖的IP地址 局限在本网络或本子网范围内,当主机不 知道本机 所在的网络时可采用
32个比特全为1的IP地址 (即255.255.255.255)被称 为有限广播地址
NetWork
特殊用途IP地址
回送测试 形为 127.x.x.x 的地址称为回送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 通讯. 本网的某台主机 网络号部分全“0‖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八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参考答案: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例如: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在物理上实现同类局域网络不同网段的互连;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用MAC地址寻址,高效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与通信;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寻址,可以实现不同类别链路的网络互连,这也是因特网的主要技术基础;传输层及应用层:使用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互连,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别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与SNA的网间通信)的互连。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参考答案: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3.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上的MAC地址(拨号上网不需要这种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别是DNS和ARP,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ARP则是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因特网为什么使用了三种地址进行通信?这是因为:首先,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一般使用英文缩写;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需,使用IP地址可以惟一性的确定通信所需要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有的域名也必须转换成为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IP协议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而MAC地址最为有趣,可以注意到在点堆点的通信协议中(如PPP),其实并不需要MAC地址,从理论上,MAC地址对于因特网来说,显然是可有可无的。

计算机网络_自顶向下方法_(中文版课件)第八章_网络安全.TopDownV3-8

计算机网络_自顶向下方法_(中文版课件)第八章_网络安全.TopDownV3-8
4. 选择d 使得 ed-1 能够被z整除(换句话说: ed mod z = 1 ). 5. 公钥是(n,e). 私钥是 (n,d). KB
+ KB
网络安全 18
RSA: 加密,解密
0. 给定(n,e)和(n,d)如上面所计算 1. 为加密比特模式, m, 计算
c = m e mod n (即当 me被n相除时的余数)
(m mod n) d mod n = m edmod n = m
e
ed mod (p-1)(q-1)
1
(using number theory result above)
mod n
= m mod n
(因为我们选择ed(p-1)(q-1) 相除具有余数1 )
= m
网络安全 21
RSA: 另一个重要性质
Alice的 IP 地址
加密的 “I’m Alice” 口令
记录并重放 仍然有效!
Alice的 IP地址
OK
Alice的 IP地址
加密的 “I’m Alice” 口令
网络安全
31
鉴别:另一种尝试
目标:避免重放攻击 不重数(Nonce): 数字(R)一生仅用 一次 ap4.0: 为了证实 Alice “活跃”, Bob向Alice发送不重数 。 Alice必须返回 R, 用共享的秘密密钥加密 “I am Alice” R KA-B(R) 实效,缺点?
网络安全 3
什么是网络安全?
机密性: 仅发送方,希望的接收方应当“理解” 报文内容 发送方加密报文 接收方解密报文 鉴别: 发送方、接收方要证实彼此的身份 报文完整性: 发送方、接收方要确保报文(在传输 或以后)不在不知不觉中被篡改 访问和可用性: 服务必须可访问和为用户可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课后答案完整版1. 概述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提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便利。

而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七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本文将提供《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全部课后答案的完整版本,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教材的知识点。

2.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将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3.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它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本章对物理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数据通信基础、传输媒介、信道复用技术等。

4.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划分为以太网帧等数据包进行传输。

本章详细介绍了数据链路层的各种协议和技术,如以太网、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

5. 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关键的一层,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本章对网络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互联网协议、路由算法、IP地址等。

6. 第五章: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本章对传输层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传输层协议的设计原则、TCP协议、UDP协议等。

7. 第六章: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高层的一层,它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本章详细介绍了应用层的相关内容,包括HTTP协议、DNS协议、电子邮件等。

8. 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和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章对网络安全和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网络安全威胁、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9. 第八章: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是指能够传输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的计算机网络。

本章介绍了多媒体网络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包括流媒体、语音通信、视频会议等。

10. 第九章:计算机网络的高级话题本章涵盖了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高级话题,如网络性能评价、网络协议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无线和移动网络等。

计算机网络教程_谢希仁(第二版)_第八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教程_谢希仁(第二版)_第八章课后答案

计算机⽹络教程_谢希仁(第⼆版)_第⼋章课后答案P197、试在下列条件下⽐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共x(bit),从源站到⽬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电路交换的要⼩?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当t=s+x/C,发送完最后⼀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bit;为到达⽬的地,最后⼀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时,(k-1)p/C<s8、在上题的分组交换⽹中,设报⽂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答:分组个x/p,传输的总⽐特数:(p+h)x/p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 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D=(p+h)x/pb+(k-1)(p+h)/b令其对p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p=√hx/(k-1)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功能第二章:网络通信基础2.1 信号与信道2.2 数据传输方式2.3 编码与调制2.4 数字化通信系统2.5 模拟化与数字化通信系统的对比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 OSI参考模型3.1.1 物理层3.1.2 数据链路层3.1.3 网络层3.1.4 传输层3.1.5 会话层3.1.6 表示层3.1.7 应用层3.2 TCP/IP参考模型3.2.1 网络接口层 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第四章:物理层4.1 数据通信4.2 传输介质4.3 基带与宽带传输4.4 信道复用技术4.5 传输介质的调制解调第五章:数据链路层5.1 帧与帧同步5.2 解决信道错误与丢失5.3 链路管理与控制5.4 介质访问控制5.5 局域网与广域网第六章:网络层6.1 数据包的传输与交换6.2 路由选择与转发6.3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6.4 IPv4与IPv66.5 网络地质转换(NAT)与端口地质转换(PAT)第七章:传输层7.1 传输层的任务与功能7.2 TCP协议7.3 UDP协议7.4 可靠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7.5 拥塞控制8.1 常见应用协议8.1.1 HTTP协议8.1.2 FTP协议8.1.3 SMTP协议8.1.4 DNS协议8.2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 8.2.1 SSL/TLS协议8.2.2 SSH协议8.2.3 IPsec协议第九章:网络管理与安全9.1 网络管理概述9.2 管理协议9.3 网络故障诊断与管理 9.4 网络性能优化9.5 网络安全基础9.6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10.1 附录A: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10.2 附录B:常用网络工具介绍10.3 附录C: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A: 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附件B: 常用网络工具介绍附件C: 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 -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网络架构,用于指导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八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术语辨析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___F__ _overlay network 2. ___A___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3.___U____proxy agent 4. ___T___configuration management5.___K___ name resolution 6. _ _J___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7.___Y____stateless protocol 8. ___I___root name server9.___H____DHCP 10.___W____HTML11.___N___URL 12.____O___search engine 13.___Q___lease period 14.____R___object naming tree 15.___S___MIB 16.____P___SIP17.___L___NVT 18.____V___local name server19.___G___DNS 20.____Z___application architectureA.规定了应用程序进程之间通信所遵循的通信规则。

B.实现电子邮件服务功能的协议。

C.实现交互式文件传输服务功能的协议。

D.实现人们对所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服务功能的协议。

E.实现终端远程登录服务功能的协议。

F.在IP网络上构建的一种逻辑的覆盖网。

G.支持Internet运行的全局基础设施类应用层协议。

H.为客户计算机提供动态主机配服务的协议。

I.DNS最高级别的服务器。

J.每个“区”用来保存该区所有主机域名与IP地址映射关系数据的服务器。

K.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_名词解释题_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_名词解释题_吴功宜

石河子大学 200 至 200 学年第学期XXXX 课程试卷 A/B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第一章:网概三、名词解释题(10分,每空1分)请在每个术语旁的括号中填写其正确的定义或含义的编号字母。

1.(A)广域网2.(G)城域网3.(B)局域网4.(E)通信子网5.(C)ARPANET6.(F)计算机网络7.(D)分布式系统8.(H)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C.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D.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E.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F.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G.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够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H.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G)OSI参考模型 2.(B)网络体系结构3.(E)通信协议4.(A)接口5.(F)数据链路层6.(H)网络层7.(C)传输层8.(D)应用层A.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C.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层次。

D. 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E. 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F. 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G.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H. 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分层模型。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网络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类型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网络通信协议:、FTP、TCP、UDP等3. 协议分层: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4. 协议的实现:协议栈、协议编码和解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应用所依赖的通信协议。

2. 了解不同通信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网络硬件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教学内容:1. 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4. 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路由选择、交换机转发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作业与练习:1. 分析网络硬件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作用。

Computer networks

Computer networks

距离尺度
• 不同的距离尺度将会使用不同的技术。 不同的距离尺度将会使用不同的技术。 处理器中间的距离 1m 10m 100m 1km 10km 100km 1000km 10 000km 处理器所在的位置 一米见方的范围内 同一个房间 同一建筑物内 同一校园 同一城市 同一国家 同一个洲 同一个星球 例子 个人区域网 局域网
1.1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 移动用户 移动办公 老式的、 老式的、没有布线的建筑物 军事 无线停车计时器 自动售货机 仪表阅读服务
1.1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 社会问题 法律问题 安全问题(隐私安全) 安全问题(隐私安全)
1.2 网络硬件
• 计算机网络分类 传输技术 距离尺度
无线网络
• 几乎所有的无线网络都在某一个点上连接 到有线网络中。 到有线网络中。
1.2.5 家庭网络
• 家庭中的每一个设备都具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的能力,通过Internet可以访问所有这些设备。 可以访问所有这些设备。 的能力,通过 可以访问所有这些设备 • 家庭网络的特性: 家庭网络的特性: 易于安装 易于操作 低价格 足够的传输能力 接口、 接口、网线保持不变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线、无线? 有线、无线?
• 环型: 环型: IEEE802.5(IBM令牌网) 令牌网) 令牌网
仲裁机制
• 当两台或者多台机器想同时传送数据的时候,需 当两台或者多台机器想同时传送数据的时候, 要有一种仲裁机制来解决冲突问题。 要有一种仲裁机制来解决冲突问题。 静态分配方式 将时间分成离散的间隔,并且使用一种轮询算法, 将时间分成离散的间隔,并且使用一种轮询算法, 每一台机器只有在它自己的时槽到达时候才能发 送数据。 送数据。 动态分配方式 集中式:总线仲裁单元决定谁是下一个发送方。 集中式:总线仲裁单元决定谁是下一个发送方。 分布式:每台机器自己决定是否传送数据。 分布式:每台机器自己决定是否传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州的计算机合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言,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拓扑——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ARPANET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点对点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Ad hoc网络-—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P2P-—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OSI参考模型—-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通信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接口-—同一结点内相邻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数据链路层—-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网络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口端进程通信服务的层次.应用层-—OSI参考模式的最高层.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移相键控—-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据的信号编码方式.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的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将语音以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多模光纤--光信号可以与光纤轴成多个可以分辨角度实现多路光载波传输的光纤。

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一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最高层,它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应
用服务。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包括应用程序、协议、端口号和套接字。

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程序,它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
信和交互。

常见的应用程序包括电子邮件客户端、Web浏览器、文件传输协议(FTP)客户端、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客户端等。

协议是指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和标准。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
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例如电子邮件协议(SMTP、POP3、IMAP)、Web协议(HTTP、HTTPS)、FTP协议等。

应用层协议通常使用文本格式进行通信,以便于人类阅读和理解。

端口号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时所使用
的标识符。

每个应用程序都会使用一个或多个端口号,以便于网络中
的其他计算机找到它们。

常见的端口号包括HTTP协议的80端口、FTP协议的21端口、Telnet协议的23端口等。

套接字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一种抽象概念。

套接
字包括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它们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网络连接。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例如发送和接收数据。

总之,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它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服务。

了解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钱峰第二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钱峰第二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钱峰第二版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进行网络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钱峰第二版》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功能等。

此外,还介绍了网络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它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中传输的信号。

本章的答案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基础、传输媒体、调制解调器等内容。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处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可靠的传输。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错误检测与纠正、介质访问控制等内容。

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网络互连,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网络层的基本概念、路由算法、IP协议等内容。

第五章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传输层的基本概念、可靠传输协议、UDP协议等内容。

第六章应用层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常用应用层协议(HTTP、SMTP、FTP等)、网络安全等内容。

第七章网络管理与安全本章主要介绍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答案内容包括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防火墙技术等。

第八章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移动IP等内容。

第九章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是实现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传输的网络。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流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的QoS保障等内容。

第十章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是对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和改进。

本章的答案内容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需求、IPv6协议、云计算等内容。

结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钱峰第二版》的答案进行介绍,希望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为网络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

计算机网络技术_第三版_王协瑞_第一章到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_第三版_王协瑞_第一章到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哪些功能?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计算机通过有线的或无线的通信链路链接起来,不仅能使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相通信,而且还能通过服务器节点为网络中其他节点提供共享资源服务。

功能应用:1.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2.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3.提高可靠性4.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5.集中管理6.综合信息服务计算机网络应用:1.办公室自动化2.管理信息系统3.过程控制4.Internet应用2、试举几个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例。

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过程控制Internet应用: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3、论述通信子网和用户资源子网的关系?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则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具体答案请参照课本P6。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终端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中断控制器。

通过资源子网,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的资源,由于他将通信网的工作对用户屏蔽起来,是的用户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就如同使用本地资源一样方便。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4.典型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哪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试画图说明。

答:1、星状拓扑、2、环状拓扑3、总线型拓扑4、树状拓扑5、网状拓扑1.星状拓扑星状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简单。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方便服务。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总线拓扑2. 总线拓扑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8-1 音频/视频数据和普通文件数据都有哪些主要区别?这些区别对音频/视频数据在因特网上传送所用的协议有哪些影响?既然现有的电信网能够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并且能够保证质量,为什么还要用因特网来传送音频/视频数据呢?答:区别第一,多音频/视频数据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大,第二,在传输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的要求。

影响如果利用TCP 协议对这些出错或丢失的分组进行重传,那么时延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实时数据的传输在传输层就应采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而不使用TCP 协议。

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主要由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通话分组的丢失率决定。

这两个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取决于当时网上的通信量,有网络上的通信量非常大以至于发生了网络拥塞,那么端到端的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以及分组丢失率都会很高,这就导致电信网的通信质量下降。

8-2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时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答:端到端的时延是指按照固定长度打包进IP 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接收端再从收到的IP 包中恢复出语音信号,由解码器将其还原成模拟信号。

时延抖动是指时延变化。

数据业务对时延抖动不敏感,所以该指标没有出现在Benchmarking 测试中。

由于IP 上多业务,包括语音、视频业务的出现,该指标才有测试的必要性。

产生时延的原因IP 数据包之间由于选择路由不同,而不同路由间存在不同时延等因素,导致同一voip的数据包之间会又不同的时延,由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把传播时延选择的越大,就可以消除更大的时延抖动,但所要分组经受的平均时延也增大了,而对某些实时应用是很不利的。

如果传播时延太小,那么消除时延抖动的效果就较差。

因此播放时延必须折中考虑。

8-3 目前有哪几种方案改造因特网使因特网能够适合于传送/音频视频数据?答: 1.大量使用光缆,是网络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减小,使用具有大量高速缓存的高数路由器,在网上传送实时数据就不会有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八章
在对称加密技术中,最为著名的算法是IBM公司研发的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分组算法。DES使用64位密钥,经过16轮的迭代、乘积变换、压缩变化等处理, 产生64位的密文数据。
8.2 网络加密技术
16
2 非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也称为公用密钥算法。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用作 加密的密钥与用作解密的密钥不同,而且解密密钥不能根据加密密钥计算出来。
8.1 网络安全基础
6
概括起来,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具有以下特征。
(1)完整性
(2)保密性
(3)可用性
• 指网络中的信息 安全、精确和有 效,不因种种不 安全因素而改变 信息原有的内容、 形式和流向,确 保信息在存储或 传输过程中不被 修改、破坏或丢 失。
• 指网络上的保密 信息只供经过允 许的人员,以经 过允许的方式使 用,信息不泄露 给未授权的用户、 实体或过程,或 供其利用。
在网络上传输采用对称加密技术的加密文件时,当把密钥告诉对方时,很容易被其他人窃 听到。而非对称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公开的,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 己的“私钥”即可解密,由于“私钥”并没有在网络中传输,这样就避免了密钥传输可能出 现的安全问题。
非对称密码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问题,推动了包括 电子商务在内的一大批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是RSA算法。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 改、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本质上讲,网络安全问 题主要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 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名解析的例子

某个用户要浏览东北师大的主页,用户主机(假定为A)必须获得 主机(以下简称为nenu)的IP地址。
解析过程:





A向本地域名服务器DNS1查询请求; 如果DNS1上有nenu的记录,就立即将nenu的IP地址返回给 A; 如果DNS1上没有nenu的记录,DNS1就会向根域名服务器发 出查询请求; 根域名服务器把负责cn域的域名服务器B的IP地址告诉给 DNS1; DNS1向B查询,获得负责域DNS服务器C的地址; DNS1向C查询,获得负责域DNS服务器D的地址; DNS1向D查询,即可获得的IP地址。
(注:在命令行下可用nslookup命令进行DNS查询)
第八章:应用层
域名解析性能的优化
在域名的解析过程中,为提高速度,可以在两方面进行 优化: 1.复制 根DNS可以被复制出若干副本,并存放在世界各地的 多处域名服务器中。实际应用时,地理位置最近的域 名服务器通常响应最快。 2.缓存 在每个域名服务器内存中开辟一个“域名缓存区”, 用来存放最近一段时间中解析过的域名及相应的IP地 址,以及描述该域名的服务器位置信息。

域名是一个组织在域名空间中的名字:

例如:东北师范大学的域名为。 该组织中已注册的主机都以组织的域名为后缀。
第八章:应用层
DNS系统的组织结构

DNS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

DNS使用了分布式的域名数据库,运行域名数据库的计 算机称为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以层次型结构(和域名树相对应)分布在世界各地, 每台DNS服务器只存储了一小部分DNS数据。
第八章:应用层
Received: from (unknown [216.136.131.41]) by 192.168.30.102 (Coremail) with SMTP id XQEAACPEeD3FAIMp.1 for <chenwg@>; Fri, 06 Sep 2004 23:05:16 +0800 (CST) Message-ID: <20020906151104.18590.qmail@> Received: from [67.242.159.232] by via HTTP; Fri, 06 Sep 2004 08:11:04 PDT Date: Fri, 6 Sep 2004 08:11:04 -0700 (PDT) From: Joy Li <joyxlli@> Subject: Thanks To: ChenWenge <chenwg@> Cc: xqcheng@ In-Reply-To: <3D3E0442.00000A.11363@smtp>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s-ascii 赵老师: 我的第一次作业在附件中,请批阅。 某某

电子邮件用户必须有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许多网站提供免费电子邮件服务,需要的话可到这些网 站上申请一个邮箱(电子邮件地址)。 用户名 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域名

电子邮件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用户名和邮件服务器域名之间用“@”隔开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例如:

zhaow577@ chenwg@
第八章:应用层
DNS与ARP的比较

地址类型

DNS:域名(应用层地址)→IP地址(网络层地址) ARP: IP地址(网络层地址) →MAC地址(数据链路层地 址) DNS:全局(整个因特网) ARP:本地(仅限于LAN内部) DNS:本质上是对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过程 ARP:LAN内部的广播查询
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发件人的邮件服务器
发送邮件 SMTP
E-mail Server
Internet
E-mail Server SMTP POP3 接收邮件
User Agent
User Agent 发送邮件队列 接收端用户邮箱
Outlook FoxMail
Outlook FoxMail
第八章:应用层
电子邮件地址
mail
ftp

bbs
四级域
第八章:应用层
DNS顶级域名表
域名 com 含义 商业机构 域名 nom 含义 个人
edu gov mil
net org arpa cn
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 军事机构
网络组织和ISP等 非商业组织 国家的域名代码
firm 企业或公司 store 销售公司或企业 web 与WWW相关的机构
第八章:应用层
8.1.2 Internet的主要功能 1.共享资源 2.交流信息 3.发布和获取信息
第八章:应用层
8.2 域名系统(DNS)

因特网编址机制:三种形式的地址管理机制


DNS(RFC 1035) 域名地址: 也是TCP/IP的应用层 层次化的地址,便于人们记忆。 协议之一。它利用了 IP地址:202.98.0.68 UDP传输层协议,端 32位逻辑编码,用来在因特网中定位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 口为53。
第八章:应用层
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分为三类

本地域名服务器(Local Name Server)

即每个组织/企业的DNS服务器。 为下级域名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服务;


根域名服务器(Root Name Server)

它需要知道全部根域名服务器(和部分二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数量很少,由于历史原因,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 每台因特网中的主机都应该在所在域的域名服务器中注册,提供 注册的域名服务器就是该主机的认证域名服务器。 一般来说,认证域名服务器就是主机所在单位的DNS服务器。

每一个拥有域名的组织都必须要有DNS服务器,以提供 自己域内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服务。

例如,东北师大的DNS服务器为125.222.200.250,它负责进 行域内的域名和IP之间的转换。

通常每个域都有一台主DNS服务器,然后有一台或数台 备份DNS服务器。

东北师大的备份DNS服务器为202.98.0.68。

读取邮件: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发送端邮件服务 用户代理利用 器收到邮件后,将 SMTP协议将邮 发信人运 邮件放入邮件缓存 件传送给发件人 队列,等待发送。 行用户代理 的邮件服务器。 编辑邮件。
第八章:应用层
点击观看
发送端的SMTP客户进 发送端邮件服务器中的 收件人收信时,运行 程使用SMTP协议把邮件 SMTP客户进程发现邮件 队列中的邮件发送给接收 接收端邮件服务 用户代理,用户代理使 队列中有待发送的邮件, 用POP3协议将用户邮 器将收到的邮件放 端的SMTP服务进程。 就与接收端邮件服务器建 入收件人的邮箱中。 箱中的邮件下载到本地 发送完后,关闭TCP 连 立TCP连接。 计算机。 接。
art rec 文化娱乐单位 消遣娱乐机构 提供信息服务单位
用于反向地址查询 info
第八章:应用层
主机域名的构成

主机名是由一系列由“.”分开的标签组成:

每个标签不能超过63个字符; 全部的标签不能超过255个字符; 书写顺序是从主机开始直到域名树的根域为止。 例如:



认证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第八章:应用层

DNS服务器的功能


能够直接处理域内的域名解析请求。 能够向其他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来处理对其 他域的域名解析请求。 能够缓存对其他域的域名解析请求的结果。

DNS服务器的操作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解析域名,它就向根域 名服务器询问; 根域名服务器将告诉它与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联系; DNS再向该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 一个DNS请求可能要经过多个往返。
第八章:应用层
域名空间(域名树)
域名空间分为若干层次:根域(顶级域)和次级域
root 根域
com net
ibm hp intl
org
edu
gov mil
int
com
cn
edu gov
uk

hk ...
net 二级域
„ 3com
tsinghua
pku
sjtu

fudan nenu xjtu
三级域
www

TCP/IP网络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 域名地址转换到IP地址由域名服务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实现,这个转换过程又称为域名解析 (Name Resolution)。

MAC地址:12-FA-9B-23-DB-11QA

48位物理编码,用来在局域网中识别主机/路由器的接口。 IP地址转换到MAC地址由地址解析协议(ARP)实现。

SMTP规定邮件的全部内容(包括附件)——无论是什么 类型的数据——都必须转换成7位ASCII码进行传输。
第八章:应用层
邮件格式

标准的电子邮件信息由两部分组成:

邮件头(header):相当于“信封”,主要包 括

收件人地址 投递日期 邮件主题 发件人地址

邮件体(body):邮件正文,相当于装在信封 内的信。
第八章:应用层
域名的解析方法
1. 递归解析法 从根服务器开始,自顶向下一级一级往下解析, 直到找到相应的IP地址为止。 2. 重复解析(反复解析或迭代解析)法 从本地的DNS开始,若在本DNS管理范围内 找不到相应的域名,则将请求转向更高一层或 最靠近的DNS;若还是找不到,则再向高一层 的DNS查询,直至最后找到请求域名及相应的 IP地址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