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代小说发展演变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古代小说史
1、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中国古代最早产生和兴盛的是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是文言小说产生和初兴时期,志怪类和志人类笔记体小说正式形成并兴盛繁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幽冥录》,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杂史杂传体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相当繁荣,出现了《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飞燕外传》等众多作品。
这类小说成为笔记体小说向唐代传奇小说演进的桥梁。
唐代文言小说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越,唐传奇在创作宗旨、描写对象、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发生了新的转变和突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进入了自觉时期和成熟与繁荣阶段。
初唐盛唐时期,王度的《古镜记》是现存最早的初具传奇小说特征的作品,张鷟的《游仙窟》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唐时期,题材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最多,例如元稹的《莺莺传》,晚唐时期,作品数量多但思想和艺术远不如盛唐,代表作,杜光庭《虬髯客传》宋元时期白话本小说发展成熟并兴盛,,宋代传奇小说主要有历史和爱情两大类,取材与历史的传奇作品颇近杂史杂传小说例如无名氏的炀帝三记(《开河记》《迷楼记》《海山记》,作者佚名的《李师师外传》,描写爱情的代表作是宋代秦醇的《谭意歌》。
明代文言小说逐渐复兴繁荣,明初作家作品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瞿佑的《剪灯新话》;明中后期小说进一步回归繁荣,不但作品数量增多,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思想内容上,有些文人自觉“适俗”,在小说中着力渲染男女之情,甚至有较艳情描写,艺术方面,文言小说也顺应了市民阶层思想和文化需求,明显的表现了世俗化、通俗化倾向清代,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到最高峰并逐渐衰落,清初,出现了集大成和大总结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近代以来,时代剧变,西风东渐,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大力倡导白话文学,现代文学创作历史地选择了白话小说,文言小说最终退出了中国小说的历史舞台。
章回体.纪传体.编年体
章回体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
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
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
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
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
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
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这就是清代写作的《红楼梦》还是有“看官”、“且说”等词句的原因。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故曰“甄士隐”云云。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第一章。
有的读者会问,既然是小说,其中的“列位看官”、“待在下”等等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红楼梦》是我国典型的“章回体”的小说,而“列位看官”、“话说”等则是章回体小说特有的形式。
·章回体小说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就是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于“讲史”很难在一两次“说话”中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我们阅读章回小说,经常可看到“话说”“且说”和“各位看官”字样,这就是章回体小说与“话本”之间承继关系的体现。
第一节 历代历史演义小说概述
第三章历史演义小说研究第一节历代历史演义小说概述一、史学著作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中国的史学取得辉煌的成就。
卷帙浩繁的历朝正史和难以数计的野史、杂记为历史演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史学的“实录”精神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比较真实丰富的历史素材。
班固曾称赞《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赞》)自从班固把《史记》的写作原则概括为“实录”之后,又经过刘知几等史学理论家的发展,“实录”成为我国古代史学著作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之一。
这种“实录”原则,表现在历史学家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他们严肃认真广泛地收集材料,而且还对这些材料进行考辨,对有疑问的问题,则取“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原则,慎重行事,不武断草率。
优秀的历史学家具有如实揭示历史真相,不为强暴所屈的传统美德,司马迁不因为刘邦是本朝开国之君而不写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以及无赖行径。
班固《汉书》一面赞扬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显赫功业,另一方面指出他“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天下虚耗,百姓流离”。
“实录”还要求实事求是,不能感情用事。
如司马迁并不喜欢吕后,但仍然肯定她的才干,不讳言在她当权时出现了“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繁荣景象。
陈寿《三国志》对于诸葛亮,既肯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治世之良才”,同时又尖锐地指出他的缺点:“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实录”精神演化成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对古代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史学家写历史,总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理想情操,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熔铸在史实中,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史记》像《离骚》一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史传文学的发展历程
史传文学的发展历程史传文学是一种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叙事和描写的方式,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文学体裁。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记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古代传记文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注重个人行为和品德修养,因此出现了一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记文学作品。
例如《左传》中的史官所著《公仪传》和《叔孙通传》,记录了各个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影响深远。
进入汉代,传记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书》是西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史传文学巨著,收录了汉朝的历史和人物传记。
班固在撰写《食货志传》和《王莽传》时采用了小说的手法,给予人物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使传记文学更富有艺术性。
到了唐宋时期,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唐代的传记文学主要以官吏和文人为主题,如《新唐书》和《旧唐书》等。
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逐渐发展为介绍官员的政绩和文学成就的工具。
宋代的传记文学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代表作有《宋史》和苏轼的《状元日记》。
这些作品注重个性化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使得传记文学更加丰富多样。
明清时期,传记文学进一步壮大。
明代良渚的《明史》和朱权的《朱子文集》都是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
清代以纪实为主的传记文学作品则更加广泛,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周南谷的《纪事堂读书志》等。
这些作品通过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思想风貌。
现代史传文学则在近现代迎来了一次新的高潮。
鲁迅的《南腔北调集》和《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历史事件,也对人物的心理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另外,马季文的《中国历代人物辞典》也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形式,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逐一分类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工具。
总的来说,史传文学经历了从古代传记文学到现代史传文学的漫长发展过程,同时也兼收并蓄了文学和历史研究的成果。
在未来,史传文学将继续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故事。
小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小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小说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小说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谷梁传》和《左传》,但这种小说往往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缺乏虚构元素。
直到唐代,小说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代表作品,如《花间集》、《长恨歌》等。
然而,在唐代的小说中,又以“杂剧”为主,这种小说形式更注重歌舞和欢乐,缺乏严肃的文学特色。
到了宋代,小说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出现了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这些作品从题材、风格、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此外,宋代还有以“话本”为主的小说流派,如《聊斋志异》等,这些小说更多的关注社会百态,尤其是对女性的关注度很高。
明清时期,小说继续发展,出现了一批以报人为特色的作品,如《镜花缘》、《笔记小说》等。
这些作品强调了现实性和描写技巧,并且还对后世的文学影响非常大。
二、小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1.小说作为普及文化的载体从唐宋时期开始,小说迅速地成为了普及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在文盲大量存在的时代,小说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
小说的内容往往包含了历史、哲学、人文、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为民间的普及教育提供了便利。
2.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往往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
在唐宋时期,小说往往以宫廷、武将、盗贼等人物为主要题材,而到了明清时期,小说则更多关注百姓生活,如《金瓶梅》等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
3.小说推动文学创新中国小说史上,不同时期的小说都有具有不同风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小说推动了文学的不断创新。
如在宋代,小说以清新明丽、艺术性强、表现形式灵活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有了“细腻真诚”的风格特点。
明代小说则在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文学史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文学史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从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到唐宋时期的盛世诗词,再到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中国古代文学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先秦文学:经典著作的创作与传承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的起源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和《论语》等文献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
《诗经》记录了先秦时期的民歌和宫廷雅乐,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尚书》记录了历代君王的政绩和治理理念,体现了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
《论语》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二、汉魏六朝文学:经典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汉魏六朝时期,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著名的作品如《红楼梦》、《诸葛亮诗》等,展示了该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其中,《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中国文学珍品中的瑰宝。
三、唐宋元明清文学:盛世诗词与大型戏曲小说的兴盛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盛世诗词是当时文学的代表,如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等诗人,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极致。
宋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戏曲和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特色,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百态和民间文化的繁荣。
明清时期,文学逐渐趋于成熟,小说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文学体裁。
名家如曹雪芹、施耐庵等创作了一系列杰出的长篇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作品不仅在情节设定和人物塑造上取得了突破,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与意义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为后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文化传统,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
2、初唐代表作家:上官仪、沈亻全期、宋之问、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3、盛唐代表作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浪漫主义:李白;现实主义:杜甫4、中唐代表作家:前期: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李益;现实主义:白居易和新乐府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5、晚唐代表作家: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词人:温庭筠、李煜。
6、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诗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7、新乐府运动的成员: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
8、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
追求平、求俗9、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
求奇、怪。
10、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温庭筠、韦庄。
1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组成。
他们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
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感情也开始变化了。
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
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政治思想方面,提倡佛老思想,诗人追求由隐而任或由任面隐的生活态度,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描写了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祖国风光水色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歌颂,同时也流露出佛老的思想。
古代文学体裁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体裁发展历程在古代文学的早期阶段,以口头传承为主的民间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些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传统的口头表达形式,如歌谣、谚语和俗语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活和传统价值观的理解,更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起到了教育、娱乐和团结人心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兴盛,古代文学体裁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先秦时期的古文运动是古代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古文逐渐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主要用于政治、法律和历史记录。
一些重要的古代史书如《史记》和《春秋》等,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平事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秦汉之际的统一和稳定,古代文学体裁进一步发展。
汉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诗歌和散文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有《诗经》和《楚辞》,反映了人们对爱情、自然和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哲学思考。
散文方面,出现了诸多重要的作品,如《论衡》和《六艺故宫》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的表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多元,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了魏晋文学的特点,表现了个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抒发和思考。
此外,六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也是当时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性的真实面貌。
唐代是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高峰期。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赋予了诗歌以音乐性和美学价值。
随着宋代的到来,文学形式和主题发生了新的转变。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瑰宝,追求言简意赅,创作时注重音韵和韵律的和谐,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情感。
在宋代,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散文作品,如《牡丹亭》和《红楼梦》等,这些作品把小说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结起来,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经历了从民间文学到史书、古文、古诗、散文和小说等多个阶段。
中国历代文学名著年表
中国历代文学名著年表公元前- 《诗经》(11世纪至6世纪)- 《楚辞》(战国时期)- 《左传》(453-403年)公元1-6世纪- 《史记》(104年,西汉)- 《汉书》(111年,东汉)- 《世说新语》(429年,南朝宋)公元7-10世纪- 《山海经》(3世纪至5世纪)- 《文选》(636年,唐朝)- 《全唐诗》(1705年,清朝)公元11-14世纪- 《梵网经》(7世纪至10世纪)- 《西游记》(1592年,明朝)- 《红楼梦》(1791年,清朝)公元15-17世纪- 《水浒传》(1314年,元朝)- 《金瓶梅》(1610年,明朝)- 《西厢记》(1620年,明朝)公元18-19世纪- 《红字》(1850年,美国)- 《儿女英雄传》(1869年,清朝)- 《庐山谣》(1875年,清朝)20世纪- 《呐喊》(1922年,中国)- 《围城》(1947年,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58年,苏联)21世纪- 《平凡的世界》(2003年,中国)-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2018年,中国)- 《大江大河》(2018年,中国)本文通过年代分类,列出了中国历代的文学名著,其中涵盖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体裁,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古代至现代,这些经典作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
其中,公元前的文学名著包括《诗经》、《楚辞》和《左传》等,这些作品集结了先秦时期的文学成果,包含了大量的诗歌、赋和史书,为后来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
公元1-6世纪的文学名著中,以《史记》和《汉书》为代表,这些史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
《世说新语》则以短篇的形式,描绘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公元7-10世纪的文学名著中,《山海经》以丰富的神话和地理知识闻名,成为后来文人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选》和《全唐诗》则收录了唐代文学家的佳作,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文学素材和写作参考。
古代文体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演变脉络】(1)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观念。
最早的文体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歌谣。
另一重要类型是神话,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等著作中。
中国最早的书面记载——甲骨卜辞,可视为中国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有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战国末期,在南方产生《楚辞》。
(2)秦朝在文学上出色的只有《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3)汉代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的时代。
出现了汉赋这一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
(4)文体的区分到南朝时更加精细。
《文心雕龙》、《文选》都曾论及文体分类。
“文”和“笔”两大分类使文学和非文学的分野渐趋明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中诗歌最为重要。
晋宋之际,七言诗开始广泛流行,是诗歌形式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之后出现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山水诗派”、以沈约等人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和以宫廷文人创作为主的“宫体诗”。
北朝诗人庾信和乐府民歌取得了较高成就。
“志怪”、“志人”小说也初具规模。
(5)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
传奇和变文也取得了较高成就。
词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新的文体。
唐初韩愈、柳宗元掀起了革新文风的“古文运动”。
(6)宋诗平易自然、细腻流畅,成就颇高。
词在宋代达到鼎盛,出现大批著名词人。
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继续“古文运动”。
白话小说在宋代得到较大发展,出现“话本”这一体式。
宋代也是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7)元代杂剧异军突起,标志中国戏剧的成熟,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为代表。
散曲也饶有意味,与杂剧合称“元曲”。
白话小说继续发展,还出现了文人创作的文言小说。
(8)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戏剧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在各领域达到了新的成就。
晚明的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清代,词出现复兴势头,以词名世的文人很多。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整理
第一章第二章志怪传奇小说第一讲概述1宋以前的小说基本上是文言短篇小说,称古小说,形式短小,内容琐杂,粗陈梗概的残丛小语。
主要包括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2志人小说:记录时人的言行片段,但仍停留在真人真事的记录上,还没有集中力量刻画人物,清洁缺乏完整性,故事缺乏必要的虚构。
3志怪小说:1)概念“志怪”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是记述奇闻怪事的意思。
“志怪小说”的提法始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序言。
基于传统的小说概念,他所说的“志怪小说”是把怪异内容的丛谈杂记包括在内,到明代的胡应麟,才明确的使用“志怪小说”一词,并把它列为六类小说中的一种。
直到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志怪小说名称才最终得以确定。
2)特点: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比较鲜明的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富于艺术的虚构。
是古代文言小说的源头之一。
3)种类:神话小说,迷信故事,地理博物传说,寓言故事3.1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1)、创世神话。
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2)、始祖神话。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的故事。
各部族自己的始祖神话,如关于商民族始祖契,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
(3)、洪水神话,关于鲧禹父子。
反映了先民在同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4)、战争神话,如关于黄帝和炎帝,黄帝和蚩尤之间战争的神话。
(5)、发明创造神话,如后羿发明弓箭,射落九个太阳的神话。
3.2对志怪小说的影响:(1)、奠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2)、神话神奇奔放的幻想和理想化的夸张,深刻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手法,启发作家的想象力。
(3)、神话传说开创了神话题材,是志怪小说丰富的题材宝库3.3主要作品:山海经,淮南子,楚辞3.4宗教迷信故事主要内容:鬼神显灵作祟和卜筮占梦,出现鬼的概念,鬼神不死和随意变化的幻想观念3.5地理博物传说主要内容:远国异民,深山灵水,奇花异木,珍禽怪兽3.6寓言:由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常常借助于一些浅显生动的故事来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或某种思想,这些故事就是寓言。
中国古代小说的类型
︽ 柳 毅 传》
《柳毅传》,唐代传奇小说, 李朝威撰。一卷。收入《太平广 记》419卷, 只题作《柳毅》, 无"传“字。鲁迅的《唐宋传奇 集》始为校增。汪国垣的《唐人 小说》仍作《柳毅》。曾慥《类 说》引《异闻集》题作《洞庭灵 姻传》,似是原题。本文作者李 朝威,生平不详,约中唐时人。 本篇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 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 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 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 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 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 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 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 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 誓不嫁他人,几番波折后二人终 成眷属。
传 统 小 说 的 经 典 样 式
长 篇 章 回 体 小 说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 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 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 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 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 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 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 间的继承关系。由于其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主要诉诸听 觉,故而形成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分章叙事, 标明回目,作者始终扮演“说话人”的角色,以全知全能的视 角,通俗化的语言叙事,是这类小说显著体质特征。中国小说 到明清时期得以繁荣,涌现出《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 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前四部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后两部则是清代长篇小说的双壁。
三 言 特 色
“三言”中每个短篇小说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 十篇,其中明代拟话本约有七、八十篇。“三言”的 内容很复杂,在那些优秀的拟话本中,主要表现以下 几方面的内容。 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辛福 生活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杜十 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 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从《史记》到《红楼梦》: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从《史记》到《红楼梦》: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摘要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灿烂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作品,《史记》和《红楼梦》,分析它们对于古代文学演变的贡献以及影响。
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中,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的差异与转变。
一. 《史记》1. 背景简介《史记》是由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书于公元前91年至前86年间。
该书分为12卷,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西汉初年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以及各国故事。
2. 文学特点•纪传体:以编年体、传记体和夹话体相结合形式,全面记录了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
•宏大而细致:呈现出中国历代帝王执政经验、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
•追求真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成为后世中国史书的典范。
3. 影响与意义•开创了正史写作的先河,开启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时代。
•对后世文学和历史研究有重要影响,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文献。
二. 《红楼梦》1. 背景简介《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描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等角色在封建社会中面临家族衰落、个人命运等问题的故事。
2. 文学特点•宏大而细腻:描写了封建社会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关系、精神内心活动和社会风俗习惯。
•抒发情感:通过爱情、友情和亲情等多种形式表达出作者对于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诗词骈俪:以唐诗宋词及独立创作方式拓展了小说艺术的边界。
3. 影响与意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开创了清代小说的新纪元,也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和人性的缩影,揭示了封建时代利益斗争、人情冷暖等社会现象,并发出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思考。
结论《史记》和《红楼梦》是古代文学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史记》以其全面详实的历史记录和艺术形式开创了正史写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红楼梦》则以其精湛细腻的描写技巧和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小说发展史的分期问题
重 要 标 志 。 据 此 , 国 古代 小 说 史 可 分 为 这 样 六 个 时 期 : 沌 期 、 中 混 自发 期 、 自觉期 、 流 期 、 盛 期 、 型期 。 分 繁 转 [ 键 词 ] 代 小 说 ; 说 史 ; 史 分期 关 古 小 历 【 图 分 类 号 ]2 7 4 9 中 I0 .0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1 3 12 0 )4—0 7 —0 文 10 —8 0 l0 20 08 3
究成 就 突 出, 至二 十世 纪八 十年 代 末 九 十年 代初 , 新 的“ 代 小说 史 的撰 写却 仍付 阙 如 ” ] 如 序 ’ 齐 古 [( 吴小 ( )至
裕馄 的 ( 国古 代 小说 演 变 史> 用功 甚 勤 , 中将古 中 , 其 代 小说 分为 这 样 六个 时 期 : , 1 准备 期 ( 远古 到 先 秦 从 两汉 )2 成 熟 期 ( 晋至 唐 ) 3 转 变 期 ( ;, 魏 ;, 宋元 ) 4 繁 ;, 荣期( 明代 ) 5 高 峰 期 ( 初 至 清 中 叶 ) 6 演 进 期 ;, 清 ;, ( 8 5 1 1 ) … ( 论 P一’ 种 分 法 已经 很 注 重 小 1 9 — 9 1 。 ( )2 这 绪
至 九十 年 代 后 期 , 家 教 委 古 籍 整 理 研 究 委 员 国
会支 持 编著 的“ 中国 小说 史 丛 书 ” 共 1 , 8种 , 中“ 其 断 代 史” 6种 , ( 魏六 朝 小 说 史> ( 唐五 代 小 说 计 为 汉 、隋 史> < 、 宋元 小 说 史 > ( 、 明代 小 说 史 > ( 代 小说 史> 、清 、 ( 清 小说 史 > 可 见仍 是 以 历 史 朝 代 为断 代 坐 标 晚 【 , 的 。而 且这 种 意 识 有 的 还 非 常 炽 烈 。 例 如 ( 唐 五 隋 代小 说 史> 到 “ 传 奇 的 发 展 , 致 为 三个 时 期 ” 说 唐 大 , “ 一 个 时期 为 初 期 ( 1 — 7 2 , 唐 高 祖 起 , 唐 第 68 6 )从 到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
艺术特色
➢精湛的人物塑造艺术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别一部 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金圣 叹《水浒传序三》:“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 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三、宋元话本
• 话本原是“说话”艺 人的底本,是随着民 间“说话”伎艺发展 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 宋代“说话”分四家: 一小说(银字儿), 二讲史,三说经,四 合生或说诨话。
• 宋代小说话本:代表有《京本通俗小说》全 • 部、《清平山堂话本》大部分、三言中的小 部分,约四十篇;
• 讲史话本又称“平话”:代表有《五代史平 话》、《大宋宣和遗事》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多以《三国演义》 为兵略,直至现在,人们还不断地从人才 学、领导科学、商战技术等各个角度从中 得到启示。
《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 外国读者的欢迎。
不少艺术、影视 作品和游戏等,多以 这部小说为重要题材 来源。
2、《水浒传》: “四大名著”之一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 英雄传奇小说开山之作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 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 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推祟汉族政权的 地位,尊蜀汉为正统。
《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 盛,如《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等等。
书中的“忠义”思想等,对培养和发 扬良好的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笔记小说
(魏晋南北朝)
传奇小说
(唐代时期)
话本小说
(宋代时期)
长篇小说
(明、清时期)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 李朝威《柳毅传》、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
同源异派,二水分流 ——略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两个发展路径
争 战之 事 ” 的记 载 , 杂 剧也 不乏 该题 材 的创作 。 元人
这种创作方式 , 决定了早期章 回小说在 内容主题与形式上 , 必然如 孕育它的宋元说话那样 : 说 国贼怀奸从佞 , “ 遣愚夫等辈生嗔; 忠臣 说 负屈衔冤 , 铁心肠也须下泪。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 论闺怨遣佳人绿 惨红愁。说人头厮挺 , 令羽士快心 ; 言两阵对 圆, 使雄夫壮志。谈 吕相 青云得路 , 遣才人着意群书 ; 演霜林 白 F升天 , I 教隐士如初学道。疃发 迹话 , 使寒 门发愤 ; 讲负心底 , 令奸汉包羞。讲论处不滞搭 、 不絮烦 ; 敷 演处有规模、 有收拾。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 , 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 ” 其 内容 上叙写 着 为普通 的市 民大 众所 感 兴 趣 的话 题 , 如历 史 上人 所 熟
・
l ・ 5
维普资讯
记杂俎里 , 多有述及。如 《 也 残唐 五代 史演传》 在北 宋崇宁、 , 大观 年 间, 已有专说“ 五代史” 的专家尹常卖 ; 金朝有《 五代史平话》 刊刻出版 ; 元人杂剧 中, 有多种写五代史事的剧作。如《 隋唐两朝 志传》 《 , 梦粱录 小说讲经史》 讲史书者 , 有“ 谓讲说《 通鉴》 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 、
同源异 派 , 水 分流 二
— —
略论 中国古代 章 回小说 的两个发 展路径
・
冯保 善 ・
摘
要 中国古代章 回小说 于明末清初 曾经发 生变异分流 : 一方
面 , 宣讲 式” 续存在 并持 续发展 ; “ 继 另一 方 面 ,表 现 自我 式 ” 生 , “ 诞 呈
二水分流之势。“ 宣讲 式” 章回 小说 的存在 , 有其 自然性 , 但章 回小说 向“ 现 自我 ” 表 转化 , 生 文人 化 与 由俗 趋 雅 , 是走 向真 正 文 体独 立 发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小说演变1.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寓言、史传文学2.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标志小说体裁的确立)3.唐:传奇、传奇小说(小说进入自己创作时代)4.宋:分两支:短篇文言小说和白话,宋代文言成就不高,白话:宋元话本,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5.明:四大奇书:三国、西游、水浒、金瓶梅(长篇)三言二拍(短)6.清:文言: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白话: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
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
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
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
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一)1.关于“小说”“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
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
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就占了1380篇,是篇数最多的一家。
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
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
这虽是小道亦有可取之处。
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2.小说的起源1.神话传说:神话传说记载十分简略,也蕴含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小说因素。
神话传说→逸史(关键一环,是小说的直接源头)→小说↓A.《穆天子传》:周穆王周行天下→西王母较《山海经》增加人性B.《燕丹子》: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突出复仇者形象,(明)胡应麟将此书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西部正讹》)2.寓言故事:《孟子》《庄子》《战国策》《韩非子》(保存寓言故事最多)3.史传:《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二)志怪与志人1.志怪与志人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2.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志怪小说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
古人迷信天帝,大事都要向天帝请示,所以常有祈祷、占卜、占梦等活动,巫觋就是从事这类活动的人。
社会上流传的许多巫术灵验的故事,就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
方土是战国后期从巫现中分化出来的,他们鼓吹神仙之说,求不死之药。
秦汉以来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
此外,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人中国的佛教,在魏晋以后广泛传播,产生了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
至于这些素材被搜集记录下来,则带有自神其教的目的。
志怪小说的作者有的就是宗教徒,如《神异记》的作者王浮是道士,《冥祥记》的作者王琰是佛教徒。
有的虽不是宗教徒,也往往带着搜奇记异的兴趣来记录这类故事。
志怪小说适应了宗教宣传的需要,也提供了闲谈的资料,因而得以流传。
3.志怪小说的内容志怪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三类:一、地理博物。
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
二、鬼神怪异。
如曹丕的《列异传》、千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
三、佛法灵异。
如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
志怪小说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爱憎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如《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叙述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反被楚王杀害,其子长大后为父报仇的故事。
《韩凭妻》叙述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被囚自杀,何氏也自杀,韩凭夫妇墓间生出相思树,一对鸳鸯恒栖树上,交颈悲鸣。
《冤魂志》中的《弘氏》写地方官迎合朝廷旨意,抢掠弘氏材木,并将他处死。
弘氏鬼魂报仇,以致诬害他的官吏死去,用他的材木在皇帝陵上所建寺庙也被天火烧毁。
这三篇作品表现了人民对暴政的反抗。
又如,《搜神记》中的《董永》写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婚,帮他偿债。
《紫玉》吴王夫差的小女紫玉与韩重相爱,吴王不许,紫玉气结而死。
韩重与紫玉之魂相会,尽夫妇之礼。
志人小说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这类志人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风气的发展。
从志人小说在当时受到社会重视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编纂是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裴启的《语林》一写成,远近许多人争着传抄,梁武帝曾敕命殷芸撰《小说》,都是很好的例证。
志人小说今传较少,按其内容也可分为三类:一、笑话。
(魏)邯郸淳《笑林》,对世态有所讽刺。
如写楚人有担山鸡者,欺人日凤凰,以讹传讹,连楚王也轻信了。
汉世老人家富无子而性吝啬,饿死后田产充官。
《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二、野史。
(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世涉及官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并带有怪异色彩。
其中有的故事后来很流行,如王昭君、毛延寿故事,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
三、逸闻轶事。
这是志人小说的主要部分,有(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之《郭子》、 (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粗陈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
虽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但还不能展开。
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
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一些唐传奇的故事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如《离魂记》与《幽明录》中的《庞阿》,《柳毅传》与《搜神记》中的《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都有继承关系。
唐以后的文言小说中始终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这类小说的顶峰。
模仿《世说新语》的小说达几十种之多,这也说明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
(三)《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的编撰《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
其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见《论语·先进》),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
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以及蔑视礼教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403-444)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
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
……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
他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
其中不少故事取自《语林》《郭子》,文字也间或相同”。
(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古书四百馀种,补充了不少史料,许多已经散佚的古书借此保存了佚文,颇为后人珍重。
2.《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自《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土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在《世说新语》的三卷36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弱、仇隙.有褒有贬,有些是真情流露,无谓褒贬,总之,编撰者只是将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采集来汇编成书,态度倒是比较客观宽容的。
3.《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土的种种活动,又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仅用16个字,就写出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世》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
有的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有的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
正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日本江户时代( 1603- 1868)以来,《世说新语》的和刊本以及仿照《世说新语》体例而写成的“和世说”相继问世,可见《世说新语》在日本影响巨大。
唐代小说的发展概况1、唐传奇的崛起和兴盛,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的成熟标志,是继先唐历史传记小说和六朝志怪小说之后,中国小说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2、唐代的民间叙事文学也是比较发达的。
由敦煌藏经洞保存下来的变文与俗讲,属于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通俗文体,是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样本,对后来民间俗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