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系统

合集下载

智能红外系统测温

智能红外系统测温
总结词
快速、无接触、高精度
详细描述
在医疗领域,智能红外系统广泛应用于人体测温、病灶定位以及手术中的实时温度监测。其非接触式 测温方式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高精度测温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和 安全性。
案例三:其他领域应用案例
总结词
便捷、实时、智能化
详细描述
除了工业和医疗领域,智能红外系统还在安全监控、科学研究、环保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安全监 控中用于火灾预警和人员搜救;在环保监测中用于气体泄漏和森林防火等。智能红外系统为这些领域提供了便捷、 实时和智能化的温度测量解决方案。
红外测温的优势
非接触测温
红外测温系统可以在一定距离内测量 物体的温度,无需直接接触物体,因
此可以避免对物体造成损伤。
响应速度快
红外测温系统的响应速度很快 ,可以在短时间内测量大量物 体的温度。
测量范围广
红外测温系统的测量范围很广 ,可以测量从零下几十度到数 千度的温度。
抗干扰能力强
红外测温系统不易受到环境光 和气体等因素的干扰,测量精
红外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红外辐射的强度越 大。
测温原理简介
红外测温系统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探测器上,探 测器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最终显示 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测温系统的测温精度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性能和信号处理电路的设 计。
医疗测温领域
人体测温
智能红外系统在医疗领域中广泛 应用于人体温度快速无接触测量, 如医院、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 场所,提高测温效率和防控效果。
医疗设备温度监测
智能红外系统用于监测医疗设备 运行时的温度,确保设备正常工

华中数控红外人体测温系统工作原理

华中数控红外人体测温系统工作原理

华中数控红外人体测温系统工作原理
华中数控红外人体测温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设备,它通过
红外辐射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测量人体的体温。

该系
统基于红外辐射介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然
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人体的体温信息。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红外辐射检测:当人体表面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时,会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这些红外辐射能量包含在可见光之外的红外光谱范
围内,人眼无法直接观测到。

红外传感器可以感知到这些红外辐射,转换
成电信号。

2.信号处理:红外传感器将收集到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后,
将其传送给系统的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通过对红外辐射信号的滤波、
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将原始信号转化为数值化的温度数据。

3.温度计算:通过使用合适的算法和参考标准,系统可以根据红外辐
射信号的强度和频率计算出人体的体温。

这包括考虑到环境温度、距离、
红外辐射介质的特性等因素对体温测量的影响。

4.数据显示和分析:计算得出的体温数据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或者计
算机界面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
处理。

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发出警报或触发其他预设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红外人体测温系统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仍然需要校准和适当配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应考虑到环境因素、使用者操作等方面的
影响,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介绍

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介绍

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通过检测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表面温度,具有非接触、快速、准确的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红外成像测温方法。

一、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成像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受热后会发出热辐射,其中包括了红外辐射。

红外相机能够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热图像,通过分析热图像的颜色和亮度来确定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二、热像仪法热像仪法是最常见的红外成像测温方法之一。

它利用红外相机捕捉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热图像。

热图像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物体的温度,通常采用热色谱图来显示。

热像仪可以快速扫描大面积,适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温度检测以及建筑结构的热损失分析等。

三、红外测温仪法红外测温仪是一种手持式温度测量设备,可以单点或多点测温。

它通常包括一个红外探测器和一个显示屏。

其原理是通过接收物体表面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转化为温度数值并显示出来。

红外测温仪可以实时测温,非常适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温度监测,如电力设备、管道、锅炉等的故障诊断。

四、红外测温系统红外测温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红外成像和温度测量功能的设备。

它通常由红外相机、控制器和显示屏组成。

红外相机负责捕捉物体的红外辐射,并转化为热图像。

控制器负责对热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

显示屏则显示热图像和温度数值。

红外测温系统可以用于大范围的温度监测,如火灾报警系统、医疗诊断等。

五、红外测温的应用领域红外成像测温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故障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在医疗领域,它可以用于体温检测、疾病诊断等;在建筑领域,它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结构的热损失情况等。

此外,红外测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夜视、安防等领域。

总结:红外成像测温技术以其非接触、快速、准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热像仪法、红外测温仪法以及红外测温系统等几种常见的测温方法,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测量的需求。

经典:OTP-538红外测温系统

经典:OTP-538红外测温系统
M (T)(T)M 0(T)
其 中 ,M 0(T)为 黑 体 在 温 度 T时 的 光 谱 辐 射 出 射 度 ; M (T)为 非 黑 体 在 温 度 T时 的 光 谱 辐 射 出 射 度 。
f(T)=M0(T)
基尔霍夫定律: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 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相等,并等于 该温度下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红外测温系统
1
本章学习重点
1. 红外测温原理; 2. 红外测温系统传感器opt-538u介绍; 3. 红外测温系统的放大电路分析 4.红外测温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5.红外测温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2
1 红外测温原理
温度测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1. 接触式测温 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 的热交换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 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 优点:直观可靠。 缺点: 感温元件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 接触不良等带来测量误差; 高温和腐蚀性介质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
3
1 红外测温原理
2、非接触式测温 • 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通过热辐射进行热
交换; • 具有较高动物体的
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
4
红外测温原理
• 简介
1800 年,赫胥尔首先发现了红外辐射,经过几代科学家100 多年的探索、实验与研究,总结出了正确的辐射定律,为成功地 研制红外辐射测温仪奠定了理论基础。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由于各种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干涉滤光片以及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红外技术应用的进程。近几十年来, 比色测温仪、光纤测温仪、扫描测温仪等满足各种需要的红 外测温仪相继出现和不断改进,使红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有了 新的飞跃。虽然红外测温技术问世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它安 全、可靠、非接触、快速、准确、方便、寿命长等不可替代 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厂家所认识和接受,在冶金、石 化、电力、交通、水泥、橡胶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 企业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系统设计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6)2.1 系统总体设计 (7)2.1.1 硬件设计 (8)2.1.2 软件设计 (10)2.2 系统实现与调试 (11)2.2.1 硬件实现与调试 (12)2.2.2 软件实现与调试 (14)三、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15)3.1 功能测试 (16)3.1.1 红外体温检测功能测试 (18)3.1.2 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测试 (19)3.2 性能分析 (19)3.2.1 系统响应时间分析 (21)3.2.2 系统精度分析 (22)四、系统总结与展望 (23)4.1 系统总结 (24)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25)一、内容概括硬件设计:详细阐述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STM32主控芯片的选择与配置、红外温度传感器件的选择与接口设计、外围电路(如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等)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软件设计:介绍系统的软件架构,包括STM32的软件编程环境、主程序设计思路、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数据处理与显示方法等。

红外测温原理及实现:介绍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红外辐射定律、测温公式等,以及如何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如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测温精度的保证等。

系统调试与优化:阐述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系统性能评估:对设计完成的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包括测温范围、测温精度、稳定性、功耗等方面的测试与分析。

实际应用及展望:介绍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如医疗、工业等领域的体温检测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提高测温精度、降低成本、实现多参数检测等。

本设计旨在实现一个高性能、低成本、易于实现的红外体温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1.1 研究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频繁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红外测温系统

红外测温系统

一.系统功能:监控机车车轮对的实时温度并自动记录在u盘或存储卡上,为技术人员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判断出轮对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设定出轮对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当轮对温度超出即可报警二.系统组成系统由P L C,人机界面,红外测温传感器组成。

系统框图如下:机车红外测温监控系统采用D E L T A P L C通过R S-485通讯方式采集各个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状态,经过P L C对采集回来的数据判断和运算来对机车轮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并将接收到的各检测量的数据保存在大容量存储介质中为技术人员科学系统的分析机车轮对的温度运行趋势提供帮助。

1.采用D e l t a S S系列P L C主机,其主要功能为(1)采用R S485通讯的方式来采集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讯协议采用为通用的M O D B U S R T U模式。

(2)通过D e l t a S S P L C对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运算和判断,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则报警输出至人机界面显示。

2.采用D e l t a D O P B系列人机界面与P L C通讯显示,(1)实时显示各轮对工作温度。

(2)在D e l t a D O P-B系列人机界面增加数据存储介质:U盘或S D卡,便于转储信息,可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保存,为实现轮对进行的运行趋势判断提供必要的历史数据。

现在系统设定为每个月在工作状态下自动存储一次,并形成E X C E L文件。

(3)技术人员可根据历史经验和轮对的具体工作环境对轮对的温度范围进行设定。

(4)当轮对的工作温度超出设定上限,人机界面根据P L C 的判断输出报警画面,显示温度异常的轮对位置。

3.采用H B I R系列在线式红外测温传感器。

(1)测试温度范围为-20°C--300°C,距离系数为5:1。

(2)测试精度为设定范围的±2%。

(3)输出形式为R S485,通讯协议为M O D B U S R T U.三.系统特点本系统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采用通讯方式来采集检测值。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测温技术的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或物体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用户端。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重点讨论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首先,设计一个高精度的温度监测系统是十分关键的。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红外线传感器来实时测量环境或物体的温度。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到测温范围、测量误差、响应速度等因素。

应该选择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的红外传感器,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温度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来实现。

在硬件方面,温度监测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同时,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用户友好性,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数据查询。

在软件算法方面,温度监测系统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校准,以消除传感器的误差和漂移。

其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温度单位和显示格式。

最后,根据监测数据提供相应的报警机制,当温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及时发送警报通知用户。

此外,为了实现温度监测系统的优化,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频率的优化: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合理设置数据采集频率。

对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场景,可以适当提高采集频率,以获取更准确的温度数据。

2. 温度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和协议。

可以选择无线传输方式,如蓝牙、Wi-Fi或LoRa等,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3. 数据存储与分析:对于长时间监测的应用场景,可以考虑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这样可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4. 功耗优化: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温度监测系统,功耗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选择低功耗的组件和采取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来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防爆红外测温系统 总体说明

防爆红外测温系统 总体说明

1, 该系统隔爆型保护套防护等级为Exd ⅡC T6,为隔爆型在可燃易爆气体环境防护最高等级,满足若只在发生故障或泄漏情况下现场才有可燃易爆气体存在,可以不要求使用本安型红外测温仪的安全要求;2, 系统隔爆型保护套后盖可以打开,用于安装红外测温仪及方便现场瞄准;3, 系统安装采用定制视窗法兰支架吊装方式,用螺母直接固定在测温视窗的外法兰上,具有手动方位调整功能;4, 系统隔爆护罩与电缆分线箱之间采用品牌无火花型防爆电缆连接器连接,便于正常开炉生产及日常设备维护。

5,本系统的总体结构适合安装于还原炉任意测温视窗,克服了光纤系统或独立支架系统对高/低位测温视窗安装瞄准不便的欠缺。

防爆测温系统与电缆分线盒通过无火花型防爆电缆插座连接,在需要开炉取料或设备检修时非常容易分离测温仪和分线盒,测温仪和安装支架不需要从炉体上拆卸下来,操作非常方便。

而且防爆电缆插座设计寿命为500次,满足现场至少5年的分合操作。

二,防爆红外测温系统示意图测量范围:700~1800℃(600~1400℃、700~1500℃可选) 测量精度:±0.75% 测量值重复精度:±0.3% 测量值光谱相应:0.85~1.1/ 1μm,双色模式坡度系数:0.800~1.200响应时间:20ms ~10s 可调光学镜头:120:1,可调焦距环境等级:探头本身IP65,防爆盒部分可达IP66工作环温:-10 ~ 70℃存储温度:-20 ~ 70℃相对湿度:10 ~ 95%,不结露模拟输出:4 ~ 20mA(带信号隔离器)输出阻抗:最大500Ω防爆等级: Exd IIC T6供电电源: 24V DC,10W瞄准方式:目视显示方式:背板LCD系统重量:大约5 Kg。

RE200B红外测温系统电路设计

RE200B红外测温系统电路设计

红外测温仪系统1. 引言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实现对温度的实时测定就显的十分重要。

然而,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故在连续生产质量检验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但是,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 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 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因此,红外测温仪具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可实现在线非接触连续测量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地得以推广应用。

图1 红外测温仪的测温图2. 红外测温仪系统原理2.1红外测温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其它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

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b(λΤ)与绝对温度Τ 之间满足普朗克定理:()1ex p 251-=-T c c T P b λλλ (1)其中,Pb(λΤ)—黑体的辐射出射度;λ—波长; T —绝对温度;c 1、c 2—辐射常数。

红外测温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红外测温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到目前位置,我国的温度测量仪器仍然是以水银温度计为主,这种测量仪器存在很多缺点,如精度低,测量时间长,不安全等。

本课题所研究的红外测温系统能实现人体温度的近距离或远距离准确测量。

该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部件。

利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OTP-538U对温度进行采样。

得到的电信号经过四运算放大器芯片LM324前置放大后送至A/D模块,A/D采用12位高精度的TLC2543芯片,数字信号传送到主控芯片STC89C52,并由微处理器完成数据采集和转换,实现温度的实时测量并实时显示在LCD1602模块上。

本文所研究的非接触传感器单片机测温系统由于对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进行的是非接触无损测量,测量过程中不会扰乱被测部分的温度场,响应快,温度分辨率高,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的优点,比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有更多的场合适应性。

关键词:STC89C52;非接触传感器;LM324;红外辐射ABSTRACTSo far ,our country’s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still a mercury thermometer mainly. This kind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has many shortcoming,such as low accuracy.measuring time long,unrest congfigruent.The subject of the infrared temperatur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body temperature close distanceor distance measured accurately.The design for the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component. Use contact-less temperature preach OTP-538U temperature in sampling.Operational amplifier chip LM324 will sent electrical signals to the A/D module after pre-amplification,A/D and 12 of the high accuracy of TLC2543 chip,digital signals to control STC89C52core,and the microprocessor complete data collection and conversion,realize real-tim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real –time display to LCD1602 modu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act signal-chip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ecause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for infrared radiation is the contact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won’t disrupt the measured part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fast response,temperature high resolution,good stability and long service life and a series of asvantages,than traditional cont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ve more situations adaptability.KEY WORDS : STC89C52;Non contact sensor;LM324;Infrared radiation目录第1章绪论 (1)研究课题背景 (1)第2章红外测温仪概述 (2)2.1 红外测温仪简介 (2)2.2 红外线测温仪的优点 (2)2.3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及测温方法 (2)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4)3.1 硬件设计概述 (4)3.2 单片机STC89C52模块 (5)3.2.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5)3.2.2 STC89C52RC单片机介绍 (5)3.2.3 STC89C52R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 (6)3.2.4 STC89C52RC引脚功能说明 (7)3.2.5 看门狗应用 (10)3.3红外测温模块 (10)3.3.1特性 (10)3.3.2 应用 (10)3.3.3 传感器特性 (11)3.3.4实用连接电路图 (13)3.4 放大电路模块 (14)3.4.1 LM324的引脚排列 (14)3.4.2 参数与描述 (14)3.4.3特点 (15)3.4.4 应用电路 (16)3.5 A/D转换模块 (17)3.5.1 TLC2543的特点 (17)3.5.2 TLC2543的引脚排列及说明 (17)3.5.3 接口时序 (18)3.5.4 应用电路 (20)3.6 电源模块 (20)3.6.1整流桥 (21)3.6.2 应用电路图 (22)3.7 液晶显示模块 (22)3.7.1 管脚功能 (23)3.7.2 特性 (24)3.7.3 应用电路 (25)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6)4.1 总体设计 (26)4.2 A/D转换单元时序 (27)4.2.1 TLC2543控制字 (27)4.2.2 工作流程 (28)4.3 LM324模块 (31)4.4 红外传感器模块 (32)4.5 LCD1602显示模块 (33)4.5.11602LCD的指令说明及代码解释 (33)4.5.2 液晶显示模块程序流程图 (36)第5章总结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40)第1章绪论研究课题背景温度是确定物质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测量与控制在国防、军事、科学研究以及工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体红外测温系统设计

人体红外测温系统设计

人体红外测温系统设计一、引言在当今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肆虐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预防病毒感染传播的措施,各个场所需要使用有效的测温系统来筛查出体温异常的人员。

传统的体温测量方法需要接触或近距离测量,对工作人员和被测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而人体红外测温系统则可以通过非接触式测温来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地监测人体温度。

二、人体红外测温系统原理人体红外测温系统基于红外线成像技术和温度测量原理,通过感应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将红外能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人体温度信息。

其主要原理如下:1. 红外辐射感应人体表面的皮肤温度主要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的,而红外线正是人眼无法看见的电磁辐射波段。

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2. 红外成像红外成像技术将感应到的红外辐射转化为可见的图像,显示出人体表面不同部分的温度分布。

红外摄像头可以将红外线转化为热图,通过不同颜色的表示来显示人体各个部位的热量。

3. 温度测量系统依据红外成像得到的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测量出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

通过将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与特定算法结合,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人体的表面温度。

三、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人体红外测温系统一般由红外传感器、红外摄像头、数据处理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感应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常用的红外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

当人体靠近红外传感器时,传感器感应到的红外辐射电信号会随之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流或电压信号。

2. 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通过光学透镜抓取红外辐射,然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调整焦距和放大倍率,可以得到更明晰的红外图像。

摄像头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和电脑进行毗连和图像处理。

3. 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负责接收来自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放大、微分和积分等。

红外测温系统实施方案

红外测温系统实施方案

红外测温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测温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红外测温系统成为了必备的设备之一。

本文将就红外测温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二、系统组成。

红外测温系统主要由红外测温仪、显示屏、数据处理系统和报警系统组成。

红外测温仪是核心部件,通过红外线测温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

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测温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测温数据,报警系统则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对异常体温进行预警。

三、系统布局。

在实施红外测温系统时,需要合理布局各个组成部分。

首先,红外测温仪应设置在人员进出口处,以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接受测温。

其次,显示屏应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方便人员查看自己的体温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和报警系统则可以设置在后台管理区域,以便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

四、操作流程。

红外测温系统的操作流程应该清晰明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熟悉并掌握。

一般来说,人员在进入测温区域时,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测温仪实时采集体温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数据处理系统会对测温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体温,报警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五、系统维护。

红外测温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定期对红外测温仪进行校准,确保测温精度;显示屏和数据处理系统也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防止因灰尘堆积而影响使用效果。

此外,报警系统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功能测试,确保在发现异常体温时能够及时报警。

六、总结。

红外测温系统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设备,其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对于工作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对系统组成、布局、操作流程和维护等方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相关单位能够更好地实施红外测温系统,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在线式全视场红外成像测温系统(技术说明书)

在线式全视场红外成像测温系统(技术说明书)

在线式全视场红外成像测温系统技术说明书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REV1.0目录1、前言 (3)2、红外热成像原理与基本知识 (4)3、传统测温方法及特点 (5)4、全视场红外成像测温系统 (7)5、系统组网方案 (10)6、系统参数 (14)7、系统安装与系统出厂清单 (15)一前言高压输电线、变配电设备等在电力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等严重后果。

电力设备故障一般是由于过流、过载、老化、接触不良、漏电、设备内部缺陷或其他异常导致的,而上述故障一般都会伴随有发热异常等现象,通过对设备的温度变化就能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红外测温由于具备非接触测温的能力,对设备缺陷具有很强的诊断和预警能力,迅速成为电力设备温度监测的首选技术。

目前,各变电站对电力设施温度的监测方式一般是安排工作人员定期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

该种方式下,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距离内将红外测温仪对准被测节点,调整焦距,从而获得目标的温度值,完成上一个节点测量后再进行下一个节点的测量。

但人工巡检测温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人工操作。

浪费人力并且温度测量准确度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单点测温。

测温点多时操作时间过长◆人工巡查,不能自动报警,可靠性差◆数据只能存储在红外测温仪的存储卡中,安全性差◆存储的数据量有限,不利于工作人员做报表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在线式全视场红外成像测温系统,采用最新的红外技术及先进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全视场的准确测温,并基于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实时在线地对众多变电站进行温度监控。

二红外热成像原理与基本知识在光谱图中,波长2.0~1000微米之间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自然界中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向外辐射热红外线。

所以,热红外线(或称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

红外热辐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

红外线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工作原理红外线测温是一种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它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确定物体的表面温度。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测温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一、工作原理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每个物体都会发射红外辐射,其强度和频率分布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红外线测温仪会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化为温度值,并通过显示屏或输出端口展示给用户。

红外线测温仪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光学系统:红外线测温仪的光学系统通常由透镜和滤波器组成。

透镜用于聚焦红外辐射到探测器上,滤波器则用于选择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

2.探测器:探测器是红外线测温仪的核心组件,负责接收并转化红外辐射为电信号。

常用的探测器有热电偶探测器和热释电探测器。

热电偶探测器基于热电效应,通过测量两个不同材料接触处的温差来确定物体温度。

热释电探测器则基于材料感受到红外光吸收后产生的电荷变化来测量温度。

3.信号处理和显示系统:红外线测温仪通过信号处理和算法来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化为温度值,并通过显示屏或输出端口呈现给用户。

信号处理和算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测温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应用领域红外线测温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工业生产:红外线测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监测和控制。

例如,在钢铁、石化、玻璃等行业,通过红外线测温可以实时监测设备和物体的温度,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红外线测温被用于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

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医务人员可以快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建筑工程:红外线测温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能耗管理和热损失检测。

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工程师可以快速定位建筑物的热点和冷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环境监测:红外线测温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气候研究。

通过测量地表温度和海洋表面温度,科学家可以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参数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参数
一、需求存在倾向性内容,建议进行修改,修改意见如下:
1、
2、

二、需求存在不明确(或不完整)内容,无法报价,建议进行完善,完善意见如下:
1、
2、

特此函告
单位名称(公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年月日
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
-10~50℃(环温16~32℃精准测温)
工作湿度
<90%(非冷凝)
规格
组装尺寸
高≥1980mm
宽≥800mm
深≥500mm
附件要求
显示屏
≥40寸
隔离带
每组机器配置10个隔离带
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红外热成像测温
系统反馈意见
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针对“市第四人民医院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的标前公示,我单位反馈意见如下:
测温效率
≥100人/分钟或当人以 0.4~1,8m/s的速度通行时,应能有效进行温度告警
黑体
有效辐射面
10mm*10mm
温度分辨率
≤0.1℃
软件功能
人脸识别
智能人脸识别,温度信息与人脸信息绑定
测温
人脸识别区域显示最高温,支持可见光图像中叠加热成像信息
报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警自动拍照存储,支持图像/声音报警
体温修正
对同一物品从多角度进行多次测试 ,误差≤0.1°c
附件1
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参数
类别
名称
规格
红外
分辨率
≥120×90
像元尺寸
≤17μm
视场角
50°±1
帧频
≥25Hz(fps)
可见光
分辨率
≥130万像素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温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
PSEN:该引脚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当AT89C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的时候,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时候,将会跳过两次PSEN信号。
EA/VPP: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FFFFH)的时候,EA端就必须保持低电平(或接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就会锁存EA端的状态。如果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时,CPU就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指令。
Keyword:Integrated infrared sensor;A/D converter,microcontroller, LED
第1章 前言
1.1红外测温的由来
红外检测技术就是以红外辐射的原理为基础[1],运用红外辐射测量分析方法和技术对设备、材料及其他物体进行测量和检验,进而发展成为红外诊断技术,因此红外检测是红外诊断技术的基础。检测与诊断技术就是了解和掌握被测对象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工作是否正常,以便及早发现故障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具体分为检测和治理、预防三个基本环节,其中,检测是手段,身诊断是目的,检测是诊断的基础和前提,诊断是检测的最终结果。
2.2器件调研选型
根据设计的要求,下面对设计所用到的主要器件进行介绍说明。
2.2.1
2.2.1.1 总述
AT89C52是由美国ATMEL公司所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8K bytes的可以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所生产,与标准的MCS-51指令系统以及8052的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有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允许进行重复1000次以上的编程烧写。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的控制场合。

红外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报告

红外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报告

红外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红外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使用红外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物体表面温度的系统。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安防等领域,具有非接触、实时、高精度等优势。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二、系统设计方案1. 功能需求本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实时获取物体表面的温度数据- 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在显示设备上实时显示监测结果- 发出警报以提醒异常温度值的出现2. 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红外传感器、显示设备和控制器。

- 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将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显示设备:通常为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和报警信息。

- 控制器: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控制,包括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及警报的触发和控制。

3. 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和警报触发。

- 数据处理:控制器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物体表面的温度数据,然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上的软件负责解析并显示温度数据。

- 警报触发: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警报并通过通信接口将警报信息传输至显示设备。

4.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结构图](system_structure.png)三、系统实施系统实施的步骤如下:1. 硬件组装:将红外传感器、显示设备和控制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连接。

2. 软件开发:编写控制器和显示设备上的软件代码,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显示功能,以及警报触发逻辑。

3. 系统调试:测试硬件和软件功能是否正常,校准红外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并调整阈值和警报逻辑。

4. 系统部署:将系统安装在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的场所,并进行测试运行。

5. 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硬件设备,更新软件版本以修复和优化功能。

四、系统性能系统性能指标如下:- 测温精度:本设计要求红外传感器的测温精度达到±0.5C。

红外测温系统

红外测温系统
A
Title
2019/10/18
Size
Num be r
B
Date: 23-Aug-2012
Revision Sheet of
6. 总结
红外测温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日 趋完善,以其非接触和快速测温的优点,在 工业、农业、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 广泛的用途。开发更新型的红外测温技术, 完善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5. 红外测温仪的电路设计
热释电传感器与温度仪的连接框图:
D
被 测 物
RE
放大器
200
S
A1
B
滤光片
滤波器 A2滤光 片
积分器 A3
E
A/D 转换器
LCD 显示器
将传感器的D、S、E分别 与测量电路中标的D、S、 E连接起来即可。
2019/10/18
测量电路
D、S、E端分别对应了热释电探测器的D、S、G,其中D为场效应管漏极接 +12V的电源,S为经过热释电探测器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E为场效应管的负极 接地。由S端输入的信号经过A1放大电路,A2滤波电路,A3积分电路,通过输 出端口输入后续的积分显示电路。
2019/10/18
积分显示电路
测量部分电路
R13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V+ D1 C1 B1 A1 F1 G1 E1 D2 C2 B2 A2 F2 E2 D3 B3 F3 E3 AB4 POL
OSC1 OSC2 OSC3 IES1 UMF+ UMFCMF+ CMFCOM
2019/10/18
2019/1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TT4
根据斯特藩—玻耳兹曼定理黑体的辐出度 Pb(Τ)与温度Τ 的四次方成正比, 即:
PbTT4
式中,Pb(T)—温度为T 时,单位时间从黑体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总辐射能, 称为总辐射度; σ—斯特藩—玻耳兹曼常量; T—物体温度。 式(2)中黑体的热辐射定律正是红外测温技术的理论基础。如果在条件相同 情况下,物体在同一波长范围内辐射的功率总是小于黑体的功率,即物体的 单色辐出度 Pb(Τ)小于黑体的单色黑度ε(λ),即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2019/10/27
积分显示电路
测量部分电路
R13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V+ D1 C1 B1 A1 F1 G1 E1 D2 C2 B2 A2 F2 E2 D3 B3 F3 E3 AB4 POL
OSC1 OSC2 OSC3 IES1 UMF+ UMFCMF+ CMFCOM
5. 红外测温仪的电路设计
热释电传感器与温度仪的连接框图:
D
被 测 物
RE
放大器
200
S
A1
B
滤光片
滤波器 A2滤光 片
积分器 A3
E
A/D 转换器
LCD 显示器
将传感器的D、S、E分别 与测量电路中标的D、S、 E连接起来即可。
2019/10/27
测量电路
D、S、E端分别对应了热释电探测器的D、S、G,其中D为场效应管漏极接 +12V的电源,S为经过热释电探测器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E为场效应管的负极 接地。由S端输入的信号经过A1放大电路,A2滤波电路,A3积分电路,通过输 出端口输入后续的积分显示电路。
C9 0.1uF
C10 10uF
C12 0.47uF
R16
220V
47K ICL7106
C13
0.22uF
A
显示部分由多位液晶显示驱LC动D显器示IC电L7路106和标准段式液晶显示屏EDS801及其他一些元
器件组成。经过测量电路处理过的信号,经过输入端口进入A/D转换电路,ICL7106进
行A/D转换,再与标准段的EDS801显示屏显示出被测物的温度。
IN+ INCOS BUF INI VG2 C3 A3 G3 BP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100K C7 100pF
R12
C8
1K
0.1uF
R15
C11 1M 0.02uF
R14 24K
IN+ IN+
+12
2019/10/27
4.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
滤光片
• 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由菲涅 尔光学透镜和滤光片组成。将 该光学透镜置于红外热释电传 感器上。
•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 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 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 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 收灵敏度。当被测物从透镜前 经过时,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 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 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 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 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 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 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 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红外测温 仪属于非接触的实时测温装置。
2019/10/27
2. 红外测温仪的原理
2019/10/27
•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 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 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 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 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 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 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 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 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 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 基础。
2019/10/27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019/10/27
2019/10/27
3.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



热释



电红
电子放
射 体



外探 测器
大器
显 示 器
调制盘
工作原理为辐射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入光学系统,经调制器 把红外辐射调制成交变辐射,由探测器转变成为相应的电信号。该 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的算法和目标发射 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
• 1. 引言 • 2. 红外测温仪测温原理介绍 • 3.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 4.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 • 5.红外测温仪的电路设计 • 6.总结 • 致谢
2019/10/27
1. 引言
•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 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 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ε(λ)= P(T)/ Pb(T) 考虑到物体的单色黑度ε(λ)是不随波长变化的常数,即ε (λ)=ε,称此物体为灰 体。它是随不同物质而值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其结构不同值也不同, 只有黑体ε=1,而一般灰体0<ε<1,由式(2)可得: 所测物体的温度为:
1
T


PT 4

式(4)正是物体的热辐射测温的 数学描 述。
2019/10/27
2019/10/27
热释电探测器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通常由热释电晶 体、氧化膜、滤光镜片、结型场效应管 FET和电阻等部分组成。
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 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 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 为热释电效应。
采用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结构 如图所示。该传感器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热 释电晶体逆向串联,用来防止其他红外光 引起传感器误动作。另外,当环境温度改 变时,两个晶体的参数会同时发生变化, 这样可以相互抵消,避免出现检测误差。 该传感器使用时,D端(漏极)接电源正 极,G端(栅极)接电源负极,s端(源极) 为信号输出。
1
2
3
2019/10/27
测量部分电路
T
220V~
TRANS1
电源电路
S +12
1
VD5
B
U
IN4001
4
2
2A/50V
C10
C11
470uF/25V 0.1uF
C9 47uF/16V E 12V
BRIDGE1
3
电源电路
该系统电源电路如图所示。该系统采用12V 直流电源供电。将220V交流电通过 变压器T 降压,全桥U 整流,C10 滤波,为系统提供12V直流电压。
A
Title
2019/10/27
Size
Num g-2012
Revision Sheet of
6. 总结
红外测温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日 趋完善,以其非接触和快速测温的优点,在 工业、农业、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 广泛的用途。开发更新型的红外测温技术, 完善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