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供应链基本概述

供应链基本概述

供应链基本概述
供应链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的复杂系统,它包括将产品或服务从供应商传递到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品的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传递,以满足客户需求。

供应链的基本概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它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分销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2. 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包括计划、采购、制造、仓储、物流和销售。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供应链的完整流程。

3. 供应链的参与方:供应链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

每个参与方在供应链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实现产品的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传递。

这包括优化库存管理、运输和采购等环节,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5.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背景
下,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关键。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总之,供应链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的复杂系统,其目标是实现产品的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传递。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理论基础

供应链理论基础

成本和质量
速度、灵活性和质量
性能最大化,成本最小 模块化设计,以尽可能延长

产品的差异性
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功能性产品 革新性产品
有效性供应链 匹配
不匹配
反应性供应链 不匹配 匹配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有效性供应链流程适于功能性产品,反 应性供应链流程适于革新性产品。
3、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2)分析企业现状。 (3)提出供应链设计。 (4)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 (5)分析供应链的组成。 (6)设计供应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供应
链的成员组成;原材料的来源问题;生产设计; 分销任务与能力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物 流管理系统设计。 (7)检验供应链。
功能性产品
创新性产品
>2年
3个月~1年
5%~20%
20%~60%
少(每类中有10~20 多(每类中有数
个)
百)
10%
40%~100%
1%~2%
10%~40%
0% 6个月~1年
10%~25% 1天~2周
判断企业供应链是具有物质效率的,还 是对市场反应灵敏的!
基本目的 生产焦点
有效性供应链
反应性供应链
当公司为供应网上最终用户服务时,它的 业务本质上是订单和客户驱动的。在制造、 组装和总装时,他们遇到一个相反的问题, 即为了满足相对少数的客户需求和客户订单 时,需要从大量的供应商手中采购大量的物 料。这种企业是一种典型的会聚型的供应网, 即形成“A”字形状。
(3)“T”型网结构
公司采购大量的物料和给大量的最终用户和 合作伙伴提供构件和套件时.
划分为平衡的和倾斜的供应链。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1、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把概念通俗来讲,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面向客户交付的完整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通过可获得性管理,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3、供应链概念包含的3大版块:根据定义理解,供应链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的流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便是对供应链不同企业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达到供应链的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1)信息流方面,信息来源于需求。

根据最终客户的确定性需求和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下游供应商逐级将需求信息传递到上游供应商。

其中,信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需求数据,而是分层、分级、分阶段、不同颗粒度的需求信息,并且在供应链上逐级倍增、扩散。

在企业内部,信息在不同部门间会不断转换,形成市场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售后部门等可以识别的信息。

这是一个信息正向流动的过程。

(2)物流方面,信息直接影响物流。

供应链不同企业、企业内不同部门会根据传递的需求信息,细化形成输出。

上游企业会根据需求信息,安排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预测部件、材料等用量,采购产品,会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供应链各企业会出现买料、生产、入库、出库、运输的过程,直到送达最终客户手中。

(3)资金流方面,信息流、物流会带来资金流变化。

企业根据需求安排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采购产品,需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

根据使用需求,资金会在不同企业间流动。

同时,利用资金投入等形成的产品会逐级向下游传递,交付产品,拨付资金,实现资金自下游向上游的回流。

当然,真正的供应链管理不只是上述的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方面,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一个相互交织影响的过程。

信息的变化,会影响物流、资金流的状态,同样,物流或信息流的变化,会对其他两个流带来影响。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产品和信息流动的过程。

它是一个组织结构复杂的网络,包含了各种参与方和环节,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正确理解和有效管理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重要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的基本构成供应链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供应商:供应链的起点,供应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2. 生产环节:将原材料或零部件转化为成品的过程。

3. 分销环节:将成品从生产商送达消费者的过程。

4. 零售商:最后一环节的参与方,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

5. 客户:最终消费产品的个人或机构。

以上环节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供应链的完整流程。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和流通过程,以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提高效率:通过优化物流和信息流动,可以缩短产品从制造到消费的时间,提高交付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 降低成本:通过减少库存、优化运输和协调供应商等手段,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增强灵活性: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产品组合、生产规模和分销方式。

4.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化供应链流程,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促进合作:供应链管理需要各参与方之间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构建互信、分享信息和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必不可少:1. 及时信息共享:各参与方之间需要及时共享包括库存、需求预测和交付状态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资源和优化生产计划。

2. 合理库存管理:通过科学的库存控制和管理,可以避免过剩或缺货的情况,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风险。

3. 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共赢。

供应链基本架构

供应链基本架构

供应链基本架构供应链是一个由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协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基本架构是实现物流、信息和资金流动的关键。

本文将从供应链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流程入手,探讨供应链的基本架构及其重要性。

一、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流程链,以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管理和控制。

供应链的构成包括物流、信息和资金三个方面,并且涉及到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调。

二、供应链的基本要素1. 原材料供应商:负责提供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与生产商保持密切合作,以确保供应的准时和可靠性。

2. 生产商:负责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

同时,与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进行紧密联系,确保供需的平衡。

3. 分销商:负责将成品从生产商处购得,并将其分销到不同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和终端用户。

分销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库存管理。

4. 最终用户: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对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同。

三、供应链的基本流程供应链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1. 需求计划: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需求计划。

需求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信息,并与销售和采购进行有效沟通,确保供需平衡。

2. 采购:根据需求计划和供应商的能力及信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工作。

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质量和价格等因素,以保证供应链的持续运作。

3. 生产:在采购到货后,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根据需求计划调整生产计划,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质量。

4. 配送:将生产完成的成品按照客户需求和分销商的要求进行配送,确保产品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

5. 售后服务: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支持,解决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供应链的其他环节,以促进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01供应链基本知识介绍

01供应链基本知识介绍
• 商流是目的和动机;信息流是手段;物 流是过程;资金流是条件。
二、供应链的结构
两个基本流程: 1.推动式的供应链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用户
2.拉动式的供应链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用户
案例:Benetton 的供应链
全球80个 销售代理商
5000家 专卖店 60个国家 年售5千万件服装
意大利 Benetton总部
意大利配送中心 3千万美元投资, 8个人,30万个货位, 年处理23万件休闲 服装,一个星期反应
二、供应链的结构
新的定义:
• Harrison(哈理森):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 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 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包括不同环节之 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 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执行不同的程序,并与其他 环节相互作用与影响。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 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 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案例:Sears 的供应链
香港条码印刷厂 美国720家零售店
30家中国供应商 美国Sears总部
深圳配送中心
美国配送中心
中美运输商
四、供应链管理定义
对于供应链管理,曾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称呼,如: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 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 VL) 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有效用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
供应链的基本知识
一、供应链的定义
《物流术语》: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 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第二讲供应链的形态结构

第二讲供应链的形态结构

第二讲供应链的形态结构第二讲供应链的形态结构供应链通常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商品的控制,将产品生产物流当中涉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在这些个网链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中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

它们即向其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其下游的交易伙伴供应产品。

引言供应链的基本类型供应链的内部结构物流物流物流物流供应商最终客户资金流零售商资金流批发商资金流制造商资金流需求信息流供应信息流企业和实体构成的供应链1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的类型竞争性的标的,竞争者和市场调查重视严格且紧张的讨价还价卖方买方交易驱动的独立买卖重视商品多样性的管理公开、信任和分享传递物重视上线的业绩和下线的价值8><#004699'>ACB1.公平、公开竞争2.商品交易:<#004699'>A卖给B,B卖给C,C卖给<#004699'>A3.针对顾客喜好的伙伴关系用平行的供应链连接所有的参与者重视无间断的传递、优化和协调减少浪费和步骤,改造成本强调为了合适而精简,而非为了精简而精简一个发起者与其最好的伙伴结成群体重视能力、权限和文化的相容性公司2公司3公司4公司1公司6公司7公司8公司54.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5.精干的供应链和整合系统6.公司群体之间的竞争连接不断增加的企业重视不具有竞争优势企业间的联合获取资产的控制权并倍增它们强调在垄断出现时站在正确的一方低固定成本和下包式生产重视营销技巧和庞大的分销系统控制所有权7.竞争者间的连锁的网络化供应8.资产控制供应生存还是毁灭9.虚拟供应:不生产,只有顾客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而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

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应地改变供应链的组成。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一、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关键。

通过协调和整合各个环节,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对于有效管理供应链至关重要。

二、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与产品或服务的流动相关联的活动和实体。

这些活动和实体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价格、产品和信息在供应链中流动,从而实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交付。

三、供应链的类型1. 垂直供应链:垂直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从供应商到零售商的一条直线。

这种供应链类型通常适用于产品集中的行业,如汽车制造等。

垂直供应链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2. 分散供应链:分散供应链是指企业采用多个供应商分别供应不同部分或组件。

这种供应链类型通常适用于分散分布的企业,有助于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并增加灵活性和供应商竞争性。

3. 追求低成本供应链:追求低成本供应链是指企业将重点放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

这种供应链类型通常通过精细管理和自动化生产来实现。

然而,过度追求低成本可能会导致质量问题和供应风险。

四、供应链的结构1. 串行供应链:串行供应链是指各个环节按照线性顺序依次进行,每个环节完成后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下一个环节。

这种结构适用于流程清晰的行业,如食品加工等。

串行供应链有助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一致性。

2. 并行供应链:并行供应链是指多个环节同时进行,各自独立操作,最终将各自完成的产品或服务合并在一起。

这种结构适用于各环节相对独立的行业,如电子产品制造等。

并行供应链增加了生产效率和响应能力。

3. 多级供应链:多级供应链是指供应链中有多个层级,从供应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

每个层级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这种结构适用于大规模分销的行业,如零售业。

多级供应链在市场覆盖和风险分散方面具有优势。

五、结论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对于有效管理供应链至关重要。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一)定义1.供应链《供应链服务术语》中的定义是: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最新的中国国务院的定义是: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供应链的基本组成部分:①供应商:供应各种需要资源的企业,供应包括原材料、在制品、设 备、能源、服务等。

②制造商:负责产品制造,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

③分销商: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一角落,在某一区域和领域,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的是渠道销售的业务。

④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必须包含“三流”:物流:物品从供货商向接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

包含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信息流:伴随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而产生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资金流:伴随供应链中商务活动而发生的资金和票据往来的流动过程。

举例: Consumer 1.og-Sucs Supplier Γ∣Γ1fiRetaierManufacturer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至最终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对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商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管理。

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采购、制造、销售等业务过程,还包括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将顾客所需要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3.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区别4.SCM和SRM、ERP的区别2012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是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的结合,主要是将设备、产线、供应商、产品、客户等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连接,进而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供应链》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供应链》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1、供应链的内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于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半成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

2、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特性第一,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第二,供应链网络的结构表现为双向性;第三,供应链网的结构呈多极性;第四,供应链网的结构是动态的;第五,供应链具有跨地区的特性。

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涵、主要领域(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也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2)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有五个,需求计划,物流供应,逆向物流。

第二章1、供应链推拉运作模式(1)推式供应链:所谓推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制造商为核心,制造商依据对市场的长期预测以及产品库存水平有计划按顺序的将最终产品推向终端客户推式供应商。

(2)拉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赖预测组织生产,要求整条供应链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最终为了实现定制化服务。

2、供应链行业匹配模式3、战略定价的准则定价准则一:用需求导向代替成本导向定价;定价准则二:用差别定价代替统一定价;定价准则三、:把产品留给最有价值的客户。

此外,在进行战略定价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价格的可变性,二是合理性和接受性,三是诚实性是议价和折扣。

第三章供应链构建的原则: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洁性原则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动态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供应链网络设计的影响因素:1.战略因素2.技术因素3.宏观经济因素4.政治因素5.基础设计因素6.竞争因素7.顾客响应时间和当地设施8.物流和设施成本第四章组织结构设计概念:组织结构设计,是通过对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确立企业某一阶段的最合理管控模式,实现组织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组织绩效最大化。

供应链的特征、分类与基本结构

供应链的特征、分类与基本结构

供应链(Supply chain)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linkage) 组成的网络结构。

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形象一点,我们可以把供应链描绘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类似。

在“草一兔子一狼一狮子”这样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中(为便于论述,假设在这一自然环境中只生存这四种生物),如果我们把兔子全部杀掉,那么草就会疯长起来,狼也会因兔子的灭绝而饿死,连最厉害的狮子也会因狼的死亡而慢慢饿死。

可见,食物链中的每一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破坏食物链中的任何一种生物,势必导致这条食物链失去平衡,最终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同样道理,在供应链“企业A—企业B一企业C”中,企业A是企业B的原材料供应商,企业C是企业B的产品销售商。

如果企业B忽视了供应链中各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而过分注重自身的内部发展,生产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如果企业A不能及时向他提供生产原材料,或者企业C的销售能力跟不上企业B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B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这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注:“价值链”,它与供应链是同一个观念。

还有提到的所谓全球运筹管理,实际上也跟供应链是相通的,所讲的范畴都是一样。

供应链的特征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

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供应链的概述范文

供应链的概述范文

供应链的概述引言:供应链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流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供应链的概述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组成和作用,以及当前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概述:供应链是指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环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完整流程。

它涵盖了物流、采购、生产、库存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活动。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正文内容:一、供应链的组成1.供应商:供应商是整个供应链中的起始点,他们向企业提供原材料或产品的服务。

2.制造商:制造商负责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他们承担了产品的制造和组装工作。

3.分销商:分销商将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分发给最终用户,他们负责产品的配送和销售工作。

4.零售商:零售商是最终用户与供应链之间的连接纽带,他们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二、供应链的作用1.降低成本: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生产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2.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企业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3.提升竞争力:一个协调一致的供应链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交货速度和供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准确估计需求,避免过量或不足的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5.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和应对潜在的供应风险,如自然灾害或供应商的经营问题。

三、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1.复杂性管理: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和活动。

2.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供应商可靠性和竞争环境等因素都会引起不确定性,企业需要灵活应对。

3.成本压力: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需要在成本控制上更加注重效率。

4.技术变革:供应链管理需要不断更新和应用新的技术,以提高效率和可见性。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解供应链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其运作方式对于企业有效地规划、执行和优化业务流程至关重要。

一、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组织、资源和信息流的整合。

它不仅仅是物流的运输和仓储,还包括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订单处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

更具体地说,供应链是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网络,通过协调和整合这些参与者的活动,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效流动和价值创造。

二、供应链的组成部分1、供应商供应商是供应链的起点,他们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供应链运作至关重要。

2、制造商制造商负责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流程、管理库存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生产出产品。

3、分销商分销商在供应链中起到连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作用。

他们负责产品的存储、运输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将产品推向市场。

4、零售商零售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他们通过店铺、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5、消费者消费者是供应链的终端,他们的需求和购买行为驱动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6、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负责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运输、存储和配送。

7、信息系统信息在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递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和协调运作。

三、供应链的流程1、计划这是供应链管理的首要环节,包括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库存计划等。

准确的计划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根据计划,企业从供应商处采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

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交货期和质量等因素。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

免责声明:本知识点纯属个人整理,难免有误,如感觉不对,请以课本为主。

一、基本概念1供应链: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设计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2战略匹配:是指公司寻求的竞争优势及公司用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流程能力及管理政策之间的一致性。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4客户关系管理: 是一个不断加强及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

5业务流程重组: 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6物流: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

7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及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8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9快速响应系统:是指通过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利用EDI 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

二、小知识1.7R、JIT:将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适当的用户(right customer)和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

这些市场、企业和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

事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

一、供应链的概念(一)供应链概念认识的发展过程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此时的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和麦当劳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

(二)供应链的含义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

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

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

这些市场、企业和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

事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

一、供应链的概念(一)供应链概念认识的发展过程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的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和麦当劳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

(二)供应链的含义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

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

供应链的基本结构一、引言供应链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各种不同的组织和个人通过协调和协作来实现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到最终客户之间的流动。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供应链1. 供应链定义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者使用所需的所有活动和参与方。

2. 供应链的目标供应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各种流程和资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供应链组成部分1. 采购采购环节包括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物品进行选择、购买和管理。

这一环节通常由采购团队负责,他们需要与各个供应商进行谈判,以获得最优质量和价格。

2. 生产/制造生产/制造环节包括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

这一环节通常由工厂或生产团队负责,他们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

3. 物流/配送物流/配送环节包括将产品从工厂运输到客户手中的过程。

这一环节通常由物流公司或内部物流团队负责,他们需要协调各种资源以确保产品准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4. 销售/营销销售/营销环节包括向客户推销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这一环节通常由销售团队负责,他们需要了解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以制定最佳的销售策略。

5.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环节包括为客户提供支持和维护服务的过程。

这一环节通常由售后服务团队负责,他们需要及时响应客户反馈并解决问题,以确保客户满意度。

四、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1. 采购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关系采购和生产/制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采购团队需要与生产团队协调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时间和数量,以确保生产计划顺利进行。

2. 生产/制造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关系生产/制造和物流/配送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生产团队需要将产品及时交付给物流/配送团队,以确保产品能够准时地到达客户手中。

3. 物流/配送与销售/营销之间的关系物流/配送和销售/营销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的概念、类型和结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

这些市场、企业和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

事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

一、供应链的概念(一)供应链概念认识的发展过程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价值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这种定义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此时的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和麦当劳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

(二)供应链的含义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

比如,衬衣制造商是供应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化纤厂和织布厂,下游是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最终消费者。

按此定义,这条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

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

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供应链是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所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个企业就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供需关系,其总目的是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物料加工和制造直至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完整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网络。

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

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新技术投入劳动,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价值的过程,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

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关系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例如,一件产品,其原材料由供应商提供,运输到生产部门,在产品制成后,又被运送到配送中心,最终被卖给消费者。

实际生活中的供应链往往涉及多种产品、多级生产和配送,并且不断处于变化中。

(三)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4.交叉性。

二、供应链结构模型根据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的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如图1-1所示: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的用户产品流资金流图1-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从图1-1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

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三、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两类。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

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如对于制造厂商,其采购部门就可看作外部供应链中的供应商。

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多,企业间的协调更困难。

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虽然短暂,但由于它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明显优势,其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形成了具有明显特点的供应链模式和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供应链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供应链管理对象划分这里所说的供应链管理对象是指供应链所涉及的企业及其产品、企业的活动、参与的人员和部门。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供应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企业供应链。

它以某个企业为核心,以该企业的产品为主导,形成包括该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一切向前的关系,和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向后的关系。

这个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对整个供应链的建立和组织起关键作用。

2.产品供应链。

它以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为中心、由特定产品或项目需求所拉动的、包括与此相关的所有经济活动的供应链。

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管理紧密,它们相互依存。

供应链的效率取决于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化管理是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关键。

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针对这些职能成员间的合作进行管理。

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一般通过契约协调双方或多方间的利益,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与交换。

上述三种供应链管理对象的区分意义是彼此相关的,在一些方面是相互重叠的,这对于考察供应链和研究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是有帮助的。

(二)按照供应链网络结构划分1.V型供应链。

V型供应链是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

这种供应链以大批量物料存在方式为基础,经过企业加工转换为中间产品,提供给其他企业作为它们的原材料。

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往往客户要多于供应商,呈发散状。

例如,原料经过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转换,成为工业原材料,如石油、化工、造纸和纺织等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种类繁多的产品,满足众多下游客户的需求,从而形成了V型供应链。

2.A型供应链。

当核心企业为供应网络上的最终用户服务时,它的业务本质上是由订单和客户驱动的。

在制造、组装和总装时,会遇到一个与V型供应链相反的问题,即为了满足相对少数的客户需求和客户订单,需要从大量的供应商手中采购大量的物料。

这是一种典型的会聚性的供应链网,即A型供应链。

这种供应链译本要加强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控制库存量。

3.T型供应链。

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许多企业通常结成的是T型供应链。

他们通常根据定单确定通用件,从与自己相似的供应商公司采购大量的物料,通过制造标准化来降低订单的复杂程度,为大量终端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构件和套件。

如医药保健品、电子产品和食品、饮料等行业,以及为总装配提供零部件的公司也同样存在,如为汽车、电子器械和飞机主机厂商提供零配件的企业等。

(三)按照供应链驱动力的来源划分按照供应链驱动力的来源,供应链可以分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

1. 推动式供应链推动式供应链的运作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制造商为驱动原点,这种传统的推动式供应链管理是以生产为中心,力图尽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件产品成本来获得利润。

通常,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的MRP-II/ERP计划来安排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生产出产品,并将产品经过各种渠道,如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一直推至客户端。

在这种供应链上生产商对整个供应链起主导作用。

是供应链上的核心或关键成员,而其他环节如流通领域的企业则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的运作和实施相对较为容易。

然而,由于生产商在供应链上远离客户,对客户的需求远不如流通领域的零售商和分销商了解得清楚,这种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集成度较低,反应速度慢,在缺乏对客户需求了解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产品和驱动供应链运作的方向往往是无法匹配和满足客户需求的。

同时,由于无法掌握供应链下游,特别是最末端的客户需求,一旦下游有微小的需求变化,反应到上游时这种变化将被逐级放大,这种效应被称为牛鞭效应。

为了对付这种牛鞭效应,相应下游,特别是最终段客户的变化,在供应链的每个节点上,都必须采取提高安全库存量的办法,需要储备较多的库存来应付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较高,响应客户需求变化较慢。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几乎都属于推动式的供应链管理。

如图1-2所示。

图1-2 推动式供应链2.拉动式供应链拉动式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其需求的预测来拉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因此,这种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和管理被称为拉动式的供应链管理。

这种运作和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能够更快地跟踪、甚至超前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来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和资金流通的效率,减少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的适应力,特别是对下游的流通和零售行业,更是要求供应链上的成员间有更强的信息共享、协同、响应和适应能力。

例如,目前发达国家采用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策略和系统,来实现对供应链下游成员需求拉动的快速响应,使信息获取更及时,信息集成和共享度更高,数据交换更迅速,缓冲库存量及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总量更低,获利能力更强等等。

拉动式供应链虽然整体绩效表现出色,但对供应链上企业的管理和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对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和协同运作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要求也较高。

以计算机公司为例,其对计算机市场的预测和计算机的订单是企业一切业务活动的拉动点,生产装配、采购等的计划安排和运作都是以他们为依据和基础进行的,这种典型的面向订单的生产运作可以明显地减少库存积压和个性化和特殊配置需求,并加快资金周转。

然而,这种供应链的运作和实施相对较难。

其结构原理如图1-3所示。

图1-3 拉动式供应链但在一个企业内部,对于有些业务流程来说,有时推动式和拉动式方式共存。

如戴尔计算机公司的PC生产线,既有推动式运作又有拉动式运作,其PC装配的起点就是推和拉的分界线,在装配之前的所有流程都是推动式流程,而装配和其后的所有流程是拉动式流程,完全取决于客户订单。

这种推拉共存的运作对制定有关供应链设计的战略决策非常有用。

例如,供应链管理中的延迟生产策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产品设计流程的改进,使推和拉的边界尽可能后延,便可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个性定制之间的矛盾,在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大批量客户化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