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及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及流程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皮肤,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②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预防保健科和中心主任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④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当进行预防性用药。

a.如疑为乙肝、丙肝暴露,应在24小时内查乙肝、丙肝抗体。

b.如疑为艾滋病病毒暴露,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反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c.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d.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能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e.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能使用基本用药程序f.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乙肝、丙肝等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⑤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及上报医院防保科。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处或护理部)⑥当事人被暴露后,由本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样标本,经医院感控处主任签字后,送检验科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这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到患者的安全。

因此,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一、防护措施1.1 个人防护装备(PPE)首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基础。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确保穿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能有效阻挡病原体的传播。

例如,使用一次性手套能够防止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

而口罩和护目镜则是保护呼吸道和眼睛不受飞沫传播的关键。

1.2 疫苗接种其次,疫苗接种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针对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肝炎和流感,医务人员应及时接种疫苗,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这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有效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接种后,定期复查和加强针也是必要的。

二、紧急处理流程2.1 暴露事件的应对如果发生职业暴露事件,第一步是立即评估暴露的程度。

比如,如果被针刺或划伤,需迅速清洗伤口,使用流水和肥皂彻底清洁。

这样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不必慌张。

2.2 报告和记录接下来,务必立即报告该事件,并做好记录。

无论是同事还是主管,都需要了解情况,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观察。

记录的详细程度可以帮助医院分析暴露的原因,进一步改进防护措施。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和患者的负责。

2.3 后续跟踪和检测最后,暴露后的跟踪和检测同样不可忽视。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检查,以确保没有感染。

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暴露事件可能带来情绪上的波动,适时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

三、总结综上所述,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是每位医务人员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完善的防护装备、及时的疫苗接种以及科学的应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警惕,时刻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医务工作的价值。

最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才能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质,或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设备、药品等,而导致感染的风险。

职业暴露是威胁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至关重要。

一、预防措施1. 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2. 完善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3.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处理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

4. 严格消毒: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对医疗器械、设备、药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 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如使用一次性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等。

6. 环境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整洁、通风良好,降低感染风险。

7. 健康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处理流程1. 及时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

2. 评估风险: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评估暴露风险,确定处理方案。

3. 紧急处理:根据暴露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清洗伤口、使用抗生素等。

4. 跟踪监测:对暴露人员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感染情况。

如进行血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等。

5. 报告上级:将职业暴露事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上报。

6. 改进措施:根据暴露事件的原因和处理经验,完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心理疏导: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安龙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科室:联系电其他人员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 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暴露):一级二级三级。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护理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吐露及防护轨制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渗出物.渗出物均具有传染性,不管是否有显著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全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资者,必须采纳尺度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纵时必须戴手套,操纵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刻洗手,须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诊疗.护理操纵进程中,有可能产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该戴手套.具有防渗入渗出机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产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材时,还应该穿戴具有防渗入渗出机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产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纵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纵进程中,要包管充足的光线,并特殊留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5.应用后的锐器应该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应用针头处理装备进行安然处置,也可以应器具有安然机能的打针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制止将应用后的一次性针头从新套上针头套.制止用手直接接触应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6.医务人员产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病毒职业吐露后,应该立刻采纳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在产生科室完成),并登记上报:(1)用番笕液和流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心理盐水冲洗粘膜.(2)若有伤口,应该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毁伤处的血液,再用番笕液和流淌水进行冲洗;制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该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吐露的粘膜,应该重复用心理盐水冲洗清洁.7.病院沾染治理科对产生职业吐露的医务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案,指点预防用药,不雅察不良反响,做恶意理劝导,并按期随访.。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1.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病原体、有害物质或其他危险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健康风险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暴露源和危害性质,可以将职业暴露分为生物学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类。

•生物学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传染病患者、感染性材料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或药物等。

•物理性职业暴露:包括接触辐射、噪声、温度等环境因素。

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步骤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1.立即切断与危险源的接触,避免进一步的暴露。

2.如有需要,将受暴露的部位进行冲洗、清洁或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或有害物质的残留。

3.如有需要,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步骤二:评估职业暴露风险1.医务人员应向相关部门(如职业卫生科、感染控制科)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并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

2.相关部门将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暴露源的危害性、受暴人员的易感性以及采取紧急措施后的风险程度等。

步骤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之一:1.监测和观察:对于低风险暴露,可以通过监测和观察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2.预防接种:对于某些病原体暴露的情况,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的疫苗来预防感染。

医务人员需按照相关要求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定期进行免疫监测。

3.抗感染治疗:对于高风险暴露或已经发生感染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

4.心理支持:职业暴露事件可能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步骤四:记录和报告1.医务人员应将职业暴露事件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暴露源、受暴时间、受暴部位、采取的紧急措施、处理措施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状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保证在24小时内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
【应急预案】
1.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 局部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外的血液。

局部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查询污染来源患者检验
结果,必要时对污染来源患者进行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4. 医务人员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确认,填写《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感控科根据具体情况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相应的免费检验单。

5.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
控科备案。

6.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流程】
发生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后→现场紧急处理→皮肤暴露:如
果皮肤表面切割伤、咬伤等被血液等污染,立即局部紧急处理挤血一冲洗一消毒,用皂液和流动水沖洗→黏膜暴露:如果黏膜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特殊情况用清水、自来水进行冲洗→报告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报告主管部门→风险评估,暴露类型、暴露源、暴露者→暴露者无风险,可终止→存在风险暴露,开具相关检验→填写血源性职业暴漏登记表→暴露者可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选择干预方案→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控科备案→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于接触感染性物质、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使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的一种职业风险。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危害、预防措施、处理流程等。

2.完善防护设施医院应配备完善的防护设施,如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等。

在使用防护设施时,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防护效果。

3.规范操作流程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无菌原则、一次性使用原则、清洁与消毒原则等,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4.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对于病原体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等高风险部门,医院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

医护人员应掌握生物安全知识,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防护设备。

5.提高疫苗接种率医院应鼓励医护人员提高疫苗接种率,增强自身免疫力。

特别是针对乙型肝炎、流感等疾病,医护人员应按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6.加强心理干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医院应加强心理干预,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医护人员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二、职业暴露处理流程1.及时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由负责人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暴露类型、暴露程度、暴露时间等。

2.评估风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暴露风险。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紧急处理对于暴露程度较重的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如清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和跟踪。

4.追踪监测对暴露医护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定期检查身体状况,了解暴露后的感染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和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及报告流程一、引言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意外接触到各种病原微生物、血液、体液等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建立健全的报告流程,对于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1. 紧急处理(1)立即清洗:暴露部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如有伤口,需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感染。

(2)消毒: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暴露部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

(3)报告上级: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报告暴露情况,并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

2. 医疗救治(1)评估暴露程度:根据暴露的病原微生物、暴露量、暴露部位等因素进行评估。

(2)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3)定期随访: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干预(1)提供心理支持:为暴露者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2)开展心理疏导:引导暴露者正确面对职业暴露,减轻心理负担。

4. 健康教育(1)加强防护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

(2)培训防护技能:定期开展防护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能力。

(3)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医务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权益。

三、报告流程1. 科室报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料。

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开展调查。

3. 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暴露者需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卡》,内容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暴露环节、暴露程度等。

4. 跟踪调查与评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暴露者进行跟踪调查,评估暴露风险,并提供相应指导。

5. 汇总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接触各种疾病和患者,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感染性物质、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对自身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情况。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轻暴露的程度,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本文主要介绍。

一、及时报告1.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详细记录暴露的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程度、暴露原因及可能的原因物质等信息。

2.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保卫科、人力资源科等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调查和处理。

二、紧急处理1. 暴露部位处理(1)锐器伤:立即用手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但避免用力挤压以防污染扩散。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伤口,应涂抹抗菌药物,并覆盖无菌敷料。

(2)化学性暴露: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眼睛等部位,必要时请眼科专家会诊。

如接触有毒化学品,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3)放射性暴露:立即脱离暴露环境,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吸收。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解毒、排毒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2. 评估暴露程度(1)确定暴露的病原体:根据暴露的物质、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初步判断暴露的病原体。

(2)评估暴露级别:根据暴露的病原体、暴露的量、暴露的方式、暴露部位等,评估暴露级别。

暴露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低风险,三级为最高风险。

三、跟踪观察与检测1. 建立随访制度:对暴露医务人员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测。

2. 检测指标:根据暴露的病原体、暴露级别等,选择相应的检测指标,如病毒抗体、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等。

3. 结果解读: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暴露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疗器械时要戴手套。

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职业防护用品。

(4)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医务人员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工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 处理流程(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接报后立即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指导处理。

(2)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院感办,院感办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评估,在暴露4小时内检测HIV抗体,随后根据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3)暴露源为HCV阳性患者时,暴露发生后46小时内抽血检查HCV抗体和肝功能,并按医嘱进行早期干预。

(4)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BV DNA,同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5)发生职业暴露后,院感办负责追踪检查相关抗体的滴度,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二、处置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当事人应保持冷静,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如冲洗伤口、消毒等。

2. 尽快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管理部门,说明暴露情况,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及流程一、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意外职业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挤、冲、消、报)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于 2 小时内报告感控办,进行抽血做本底检测。

三、评价源患者: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丙、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四、评估接触者,采取预防性措施:1.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接触者:1.1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1.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无需处理;1.3以前接种过疫苗无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1.4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2.暴露于丙肝患者的接触者: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3.暴露于梅毒患者的接触者: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

暴露当天查TP,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4.暴露于HIV阳性的接触者:立即评估暴露级别,如果存在用药指证,尽快于接触后4小时内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一、现场处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应做好暴露部位紧急处理。

1.完整的或有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充分清洗。

2.粘膜暴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干净。

3.被割伤或扎伤,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二、报告: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填写“职业暴露个人登记表”,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和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处详细了解暴露过程,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等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备案。

班外时间由科室负责人报医疗总值班,由总值班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及保健科。

三、预防性治疗(Post-Exsposure Prophylaxis,PEP):由专家评估决定是否实行。

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越好,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尽量不超过24小时。

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1-2周,也应考虑预防性用药。

四、血清学监测:暴露源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阳性加查RPR;暴露者发生暴露后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乙
肝两对半检查,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出面,尽快与检验科联系,血样送检验科尽早行相关检查并追踪结果,以便得到及时合理处理。

如发生集体暴露事件(≥3人)或怀疑HIV暴露,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出面协助处理相关事项。

五、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监测费用由医院负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疾病的风险暴露,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

一、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患时,应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手术衣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

2.洗手和消毒:医务人员需要经常洗手或使用酒精等消毒剂来保持手部清洁。

尤其是在接触病患前后、处理污物后或使用完个人防护装备后,都要及时洗手或消毒。

3.安全针具使用和处理:医务人员在接种疫苗或进行其他医疗操作时,要正确使用和处理针具,避免针头刺伤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4.废物处理: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将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尤其是对于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废物要严格管理,避免感染传播。

5.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

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接种疫苗:根据自身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应的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1.受伤处理:在处理针头刺伤等意外事件时,医务人员要迅速清洗伤口,并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然后用消毒剂消毒,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接受后续处理。

2.暴露后的健康监测:对于暴露事件,如被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或其他可能感染病原体的暴露,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监测,如血液检测、病原学检查等。

3.急救与治疗: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了其中一种疾病,应立即进行急救和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

4.个人隔离和调休: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暂时停止相关工作,接受隔离和治疗,以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同时,医疗机构应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总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并掌握相应的紧急处理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状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处理流程
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部报告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保证在24小时内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
龄:科室:
联系电话:
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
()
暴露时间:年月日(
时分

—时
分)
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
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
轻、中、重)
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

科室住院号
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
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经过:
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
级别评定(只限 HIV 暴露):一级二级三级
沈北维康医院院感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