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西北民歌__赵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背景】:

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教学课题】:独特的西北民歌

【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内容,并结合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中第二单元内容所设计符合本校学生的课程。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脚夫调》《赶牲灵》《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均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人的性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教师诱导学生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最后,总结出西北民歌特点。

【学情分析】

同学们对西北民歌虽有接触,但对于西北民歌的“土”唱法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在西北民歌形成的背景及审美的标准上多做引导。

【课时】:1课时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脚夫调》《赶牲灵》(陕西民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

《刨洋芋》(山西民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西北民歌《脚夫调》《赶牲灵》《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2 .探究西北民歌音乐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3.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对三首歌曲的结构有初步的探究和认识。【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3.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惟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性曲目。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

《赶牲灵》是一首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民歌。全歌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结构为单乐段形式,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刨洋芋》歌词采用“比兴”的创作手法,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再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这种创作手法给人以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艺术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显示课件2)西北高原图片,音频《黄土高坡》

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

(设计意图:整心态、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如对劳动的歌颂,对剥削同志的憎恨,对穷苦人的同情,对爱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

刚才听到的歌曲曲名是什么?《黄土高坡》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民入手,冗余度高,提高学习兴趣。)

2、会唱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唱,〔会唱的多唱,不会唱的也能唱。〕

师生唱《黄土高坡》片段

(设计意图:心情愉悦的情感交流,用歌声活跃课堂,让学生感受激情和爱。“先声夺人”活跃课堂气氛。全体参与,师生平等、人人平等。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3.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a.测试的方式在地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展示课件5]

b.勾画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展示课件6]

c.用谈话法、讨论法回答:西北的自然风貌、生产方式,以及西北人的语言、性格特征。

今天,我们就欣赏西北地域的民歌:花儿、信天游(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对作品有初步的听觉感官认识。)

三、欣赏内容

1.欣赏《脚夫调》

(1)先从歌词中读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再结合所了解的地理人文知识说出作品描写的是怎样的地域怎样的生活.[展示课件7]

(2)视频:歌曲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展示课件8] (3)知识链接:

什么是脚夫?[展示课件9]

(所谓脚夫,即为挑脚之人,亦即用肩挑背磨搞运输的村夫。山洞里没有大米,更没有南杂百货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柴竹树木之类及竹木制品。脚夫们把这类物资一担担挑出去,又把山外的日用品一担担挑进来,闭塞的村庄就靠了这管血脉才得已生存。)

2.欣赏《赶牲灵》[展示课件10]

《赶牲灵》是一首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民歌。全歌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3.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a.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简要介绍:[展示课件11]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歌词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

歌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

b、播放歌曲,学生欣赏。[展示课件12]

4.欣赏《刨洋芋》

a、学生浏览课件,了解歌曲介绍:[展示课件13]

《刨洋芋》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后又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短小精悍,颇具隽永之艺术魅力。

b、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心情如何?

(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喜悦,乐观)

四.拓展内容

陕北方言演唱,图片下方插入老师标有旋律线的乐谱。请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与当地老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展示课件14、15]

(设计意图:为下一环节总结西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作好铺垫。)

五.总结民歌的基本特征:[展示课件16、17、18]

西北地区高原峥嵘,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六.互动链接 [课件19]

在你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西北民歌,选一首你喜爱的西北民歌唱给大家听。

【课后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了解我国西北民歌的歌曲韵味、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们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兴趣很大,而且有一定的了解,特点也能掌握。不过对本节所欣赏的歌曲,同学们能熟悉的很少,以后应该在这些民歌的学习方面多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