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实习1地质图基础
6、综合分析
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 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共相互关系。对 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 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 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
(三)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1、地质界线与地形等 高线平行或重合; 2、在沟谷处界线呈 “尖牙”状,其尖端指向上 游,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 呈封闭的曲线; 3、在岩层未发生倒转 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 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 4、岩层顶底面之间的 垂直距离是岩层的厚度,水 平岩层的厚度即顶底标高差。
作
业
• 1、阅读分析凌河地形地质图,判断哪些是 水平岩层 • 2、求凌河地形地质图K1厚度
(5)图框 分外框和内框。内框用细实线,外框用粗 实线,两框之间用数字注明经纬度并画出经纬 线格。 (6)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 要构造的剖面图。剖面图也有一定的规定。 ①图名 ②剖面位置用细线标出,注上剖面代号。 ③比例尺和地质图比例尺一致 ⑤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符号一致。 ⑥剖面图内一般不留空白,可根据地表来 推断出深部的构造特征。
构造地质实验
课程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地质图的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在地质图上求取岩层厚度和埋藏深度并判断地层接触关系 根据放线距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读褶皱区地质图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编制节理极点图和节理等密度图 构造模拟实验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断层构造图 应用赤平投影方法换算真、视倾角并求岩层厚度 构造地质综合实习 根据共轭剪节理求主应力方位并绘制主应力迹线图 应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取褶皱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同沉积构造分析 平衡剖面编制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1∶5000
36864 9216 2304 1024 256 64 16 4 1
1∶25万 130 1∶20万 1∶10万 1∶5万
1 30 15
1∶2.5万 730
1∶1万 345 230 1∶5000 152. 115
5
G—48—XVI:在G—48划分的36幅1∶20万图幅中排在第16幅 西安(东经10855‘、北纬3417’)所在1∶25万图幅的编号 I49C002001,其中C是1∶25万比例尺的代码,002001表示在 1∶100万所划分的16幅1∶25万图幅中,本图幅排在第002行、 第001列。 所在1∶10万图幅的编号I49D006001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读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地质图
目的要求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 图式规格 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读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地质图,掌握各 种产状岩层的出露特征。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某一地 区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时代地 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按一定比例尺概括 地投影到地形图(平面图)上的一种图件。
它比例尺的图幅。
全球百万分之一地形图的分幅
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各种比例尺图幅间的数量关系 经差 纬差 1∶100万 1∶50万 1∶25万 1∶20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6 3 4 2 1 40 20 10 5 1 4 1 16 4 1 36 9 - 1 144 36 9 4 1 576 144 36 16 4 1 2304 576 144 64 16 4 1 9216 2304 576 256 64 16 4 1
实习1 阅读地质图
(3)当地质界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相 同,但地质界面的倾角小于地形的坡角 时,地质界线在沟谷处形成尖端指向上 游的“V”字形,在山脊处形成尖端指向 下坡的“V”字形。简言之,地质界线与 地形等高线同步弯曲,而且地质界线弯 曲的紧闭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的紧闭 度。
倾斜岩层V字形法则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沟谷处形成“V”字形尖端向 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同步弯 曲,但紧闭程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紧闭程度(相反 相同)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坡角,沟谷处形 成“V”字形尖端向下,山脊处尖端向上。地质界线 与地形等高线弯曲相反(相同相反) 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沟谷处形 成“V”字形尖端向上,山脊处尖端向下。地质界线 与地形等高线同步弯曲,但紧闭程度大于地形等高线 弯曲紧闭程度(相同相同)
读图方法(一)
基本原则:先图外后图内 图框外: 1、图名 2、比例尺 3、图例 4、图幅编号和经纬度 5、剖面图
读图方法(二)
图框内
原则:先地形地貌,后地质内容
1、先地形地貌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2)水系的分布特征。
2、后地质内容 (1)各时代地层分布特征及与地貌特征的关系; (2)水平/倾斜/直立岩层的分布特征及产状; (3)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4)其它地质现象。
举例:凌河地质图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当地质界面(岩层)水平时,地质界线的弯曲形态 随地形等高线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二者相互平行或 重合。
老岩层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地层出露在地形高处;
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地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读直立岩层地质图
当地质界面(岩层)直立时,地质界线呈 直线沿其走向延伸,不受地形变化影响。
构造地质学实验(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实习一 基本地质图知识及水平、倾斜岩层
1 基本的地质图知识 2 求倾斜岩层产状要素 3 求岩层厚度
1
4 求埋藏深度
5 编制地质剖面图
6 实习作业
1 基本的地质图知识
2
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图 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上求下石炭统(C1)顶面或底面
的产状。
3 绘制凌河地质图中A-B剖面图。
6 实习作业
17
6 实习作业
18
作业2
4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上,已知某赤铁矿层为一倾
斜矿层,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为:
ZK2—60m;ZK3—40m;ZK4—180m。
(1)用三点法求该矿层产状; (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即可达该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地面位
12
5 编制地质剖面图
目的要求 ★ 学会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13
★ 通过剖面图的编制进一步理解岩层产状要素及
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5 编制地质剖面图
14
6 实习作业
15
所需图件请到公共邮箱下载后由班长按班级统一打印, 人手一份。作业完成后收齐,上课时交给我。 作业要求:文字工整,图件清晰、符合标准。
3 求岩层厚度
8
目的要求 (1)掌握用上下界面相同高度走向线平 行法求倾斜岩层厚度。
3 求岩层厚度
真厚度是指岩层顶面和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9
铅直厚度是指岩层顶面和底面之间的铅直距离。产状 不变的同一岩层在各处的垂直厚度都相等。倾 斜岩层的铅直厚度永远大于真厚度 视厚度指在不垂面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 面和底面分别与剖面相交,这两条交线之间的 垂直距离。 残余厚度指岩层遭受剥蚀后,残留部分的厚度。其必
构造地质学实习一 读地质图并做简单剖面
(二)读图方法
读地质图应是先图外,后图内;先地形,后地质;先整, 后局部;先略读,后详续。
1.读图名、比例尺,了解图的地理位置,图的类型,推算圆幅 面积和工作详细程度。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步骤与方法
1.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垂直 构造线方向,通过地层出露最全、构造最清楚部位。 本次实习中,剖面线已选好。 2.确定基线:根据剖面上地形起伏特点,确定部面 下部基线,即确定所要反映的深度。 3.投绘地形剖面线:利用坐标纸和直尺,将剖面线 经过的高程点一一投到坐标纸上,然后用平滑曲线 连接各点即得地形剖面图,并在地形剖面上标出所 经过的主要村庄、河流、山峰。
做剖面注意事项
1.注意编制剖面图步骤(1-5个步骤)。
2.注意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的一致性。
3.注意写明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主要村庄、 河流与地名。 4.基线-400米
作业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上作I-I‘剖面,地层倾角23 度
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
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现象根据测
制方法不同。
剖面图可分为实测剖面图、路线剖面图和图 切剖面图,前二者在里外测制,而后者从地质图 上切绘,故又称图切剖面图。本次实习为后种。 图切剖面一般垂直区域岩层或构造线走向,切过 图幅主要地区,反映主要构造轮廓。
剖面图起点与终点要在平面图上画线标出。并标出相应字母如II'、A-B等,在剖面图右上方用简明头柱明该端方向,剖面方向的放 置一般是:左西右东,左南右北,左北西、南西,右北东、南东。剖 面比例尺一般要与地质图一致,剖面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也应 一致。
地质图的基本知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二、说明
(一)分析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即“V”字形法则。
1、产状相反, “V”字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 2、产状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上坡; 3、产状相同,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V”字 形尖端山脊处指向下坡。但与1相比,“V”字 形 曲率大。
(二)认识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首先从图例 和地质图上看 地层层序是否 缺失,若缺失, 上下两套地层 界线基本平行, 则为平行不整 合;
若上下两套 地层产状不平 行,呈角度相 交,则为角度 不整合。
(三)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一幅正式地质图通常附有1-2或更 多的通过图区主要构造地质的图切地质 剖面图,以反映构造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与地质图配合,可反映三维空间地质构 造形态和产状。
岩层产状问题(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业: P 220
1、第1 、3题;详见附图1。 2、求出K1的地层厚度。
注意:
作业所用附图,要求在复印图上做,每 人准备一个练习本(统一购买)。
实习二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 接触关系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在 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用“V”字 型法则分析倾斜岩层产状;
2、掌握岩层产状概念。
二、说明
(一)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而且在测定 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无小褶皱或断层干扰, 求解原理。作图步骤以图16-1( P219 )讲解。
(二)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适用于产状平缓,罗盘不易测量,或钻探得到 岩面标高资料求地下岩(矿)石产状。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前提是: ①三点要们于同一层面上,但又不在一条直线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
1.换算目的层层面标高;
2.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各个点上;
3.分析目的层面高程的变化规律;
4.联三角网;
5.用插入法求等高线点;
6.绘等高线
实习六 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编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2.了解节理倾向和倾角玫瑰花图。
二、主要内容
1.整理节理资料和绘制节理玫瑰花图;
2.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并了解其构造意义。
节理玫瑰花图是一种较常用的节理统计方法,分为走向玫瑰花图和倾向玫瑰花图。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主要反映节理的走向方位,并在半圆内作图。
节理倾向玫瑰花图根据节理倾角或倾向编制的,它需要在整圆内作图。
编制方法:
1.资料整理
2.确定作图比例尺及座标
3.找点连线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
2.学会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二、主要内容
1.根据岩层标高(或埋藏深度)资料编绘构造等高线图;
2.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来反映一特定岩层的顶面或底面(或某一构造面)的起伏形态的一种构造图,又称构造等值线图,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要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2.水平断距的测定
3.求地层断距
(三)断层时代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二)褶皱组合型式的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标出背斜和向斜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图框: 地质图的边界, 由较粗的线条 或花边构成。 当图内没有设 定正北方向时, 图框的竖框边 代表南北方向 线。
图签: 表明图件的类 型级别、责任 者和制图时间 等。用表格形 式放在图框内 的右下角,也 可放在右下角 的图框外。
剖面方向: 南端、东端、 北东端、南东 端在右边;北 端、西端、南 西端、北西端 在左边。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 地区及图件类 型。写在图框 外正中部位或 其他适当的位 置,一般用美 术字。
比例尺: 表示图上所示 范围大小与实 际范围大小的 比例。
图例:
由一定的符号、花 纹和颜色组成。地 质界线、地质构造 和岩层产状及岩体 等用特定符号、颜 色表示。 (1)放在图框外 的右侧或下方,也 可放在图框内外缘。 (2)图例符号的 上方要写上“图例” 二字。 (3)先排地层图 例,从上到下,由 新到老,其次为岩 石图例,构造图例 排在最后。
构造地质学
实训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 层地质图
1、地质图与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是一种平面图,它是用规定的图例将 调查区域的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比例尺缩小, 概括投影到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一种地质图件。
地质剖面图反映剖面线所切过地区的地质构 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一幅正式 的地质图包括 图名、比例尺、 图例、图框和 图签等内容。
2、地层柱状图
地层柱状图是综合某一地区内各种地质资料 的一种柱状图。
按工作区内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和 各岩层的真厚度编制而成。
地层柱状图中应包括:地层系统栏、代号栏、 柱状图栏、厚度栏、岩性描述栏、化石栏及水文 栏、矿产栏等。
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 1:15000
3、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实验作业要求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1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2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3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4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5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6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作业: 作业:1、判别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 判别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 求地质图中K 层的厚度。 2、求地质图中K1层的厚度。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 2、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作业: 作业: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 1)上求下石炭统(C1)等顶面 1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等顶面 或底面的产状。 或底面的产状。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3) 3)上 根据:(1)已知某赤铁 2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3)上,根据:(1)已知某赤铁 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 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 60m; 40m; 180m, 为:ZK260m;ZK340m;ZK5180m,用三点法求该 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 在设计钻孔ZK 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即可达该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 地面位置高程减去见矿深度 注意:实验要求所有的产状数据都是由直尺、 注意:实验要求所有的产状数据都是由直尺、量角器测 不需要有任何三角函数或比例关系。 得,不需要有任何三角函数或比例关系。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1.地质图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定区域内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的组成部分: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的资料来源等)比例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各有其特点。
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上图例。
2.地质剖面图:图切剖面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质图上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剖面方位:左西右东,左北右南。
3.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按图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
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二、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地形特点(等高线、水系、山峰等)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太阳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并求K1层的厚度。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233页)“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小;(2)“相同>相反”;(3)“相同<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大。
五、作业(教材238页)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点,其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图上的出露特征有什么不同?②水平岩层和和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分别受到哪些因素制约?③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水平岩层的倾斜岩层的厚度?④分析D2到K2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1。
基础地质学II(实习1)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序排列。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P3
构造符号的图例放在地层、岩石图例之后,一般排列顺序是: 地质界线、褶皱轴迹(构造图中才有)、断层、节理以及层理、劈 理、片理、流线、流面和线理产状要素,除断层线用红色线外, 其余都用黑色线。对地层界线、断层线是实测的与推断的,图例 与图内一样应有所区别。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P2
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 详细程度。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侧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 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图例: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其表示地质内容的图例。 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 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地层时代符号和色谱以及各种地 质符号)。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 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 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 写上“图例”二字。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 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地层符号、色谱应该一致。在一幅图上时可以省。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 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P5
晚古生代海西旋回,长期的风化剥蚀结果,和地壳运动,
该区经历了一个由广大的滨海平原到浅海再到陆地的古地
理环境环境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了石炭纪一套滨海沼泽页
4.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P7
(三) 水平岩层地质读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是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 合;在沟谷处界线呈“尖牙”状,尖端指向上游;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呈封 闭的曲线。在未发生倒转的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 高处。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 度大的,露头宽度也宽;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在陡崖处, 水平岩层顶、底界线投影重合成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尖灭”的假象。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对照理解和掌握“V”字形法则: 1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一致,但地质界线的 弯曲度要小; 2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 弯曲一致,但地质界线的弯曲度要大; 3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大于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 弯曲相反。 应用V法则时注意,当倾斜岩层走向与沟谷或山脊延伸方向呈直交时,所产生 的“V”字形大体上是对称的;如果二者呈斜交,“V”宇形是不对称的。若岩 层倾向与沟谷方向一致,倾角与坡角也相等,则露头沿沟谷两侧呈平行延伸。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2.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3.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比例尺反映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
地质剖面图置于图框外的下方,一幅地质图可设一个的上方正中,或以剖面线代号表示之,剖面线代号就是用细线条画出在地质图上的线段两端的代号,如A—B等,它表明地质剖面图在地质图上的位置。
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两种,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
3.地层柱状图
是以柱状剖面形式系统表示工作区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的一种图件(图1—1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ΧХ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地勘人必备:阅读地质图基本功!
地勘人必备:阅读地质图基本功!地质图•地形•水系•岩性-地层-时代•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地质发展史•其它信息岩层产状(一)产状要素产状要素特征:•走向----两个方向;•倾向----一个方向,与走向垂直,有一个倾向可以求两个走向,反之不行;•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与走向,倾向无关。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产状要素的测量:地质罗盘仪产状要素的记录:(1)象限角法:以走向、倾角、倾向的顺序记录N45E∠30°SE,表示走向N45°E,倾角30°,倾向SE 。
(2)方位角法:以倾向、倾角的顺序记录,如135° ∠ 30,表示倾向距正北方向135°,倾角30°。
产状要素的图示正常岩层倒转岩层倾斜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位置关系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岩层直立时水平岩层的特征褶皱构造一、褶曲构造背斜: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向斜: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褶皱要素二、褶曲分类1.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2 .按褶曲纵剖面形态分类水平褶曲•倾伏褶曲•横剖面(直倾倒平)、枢纽产状(水平倾伏)枢纽一、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地层对称重复:如果地层核部老,两翼新,则为背斜,如核部地层新,两翼老,则为向斜。
地层对称重复(定性)—形态(背、向斜,定形)—产状(具体分类)。
背斜和向斜二、断层(一)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断距。
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二)断层常见分类1. 按断层上、下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2. 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斜向断层、倾向断层;3. 按断层面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4. 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地质构造概念与地质图的读图方法
地质构造概念与地质图的读图方法1.地质构造的主要形式及其基本概念(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岩层或矿体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
(2)褶皱构造:岩层或矿体受水平挤压后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的构造形态。
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
褶皱构造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层面凸起的弯曲。
向斜:岩层层面凹下的弯曲。
(3)断裂构造:岩层或矿体受力后产生断裂,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没有明显位移的叫裂隙,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发生明显位移的叫断层。
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和断层线:断层面指岩层沿之断裂的面;断层画上面的岩体(称为断盘)叫上断层面下面的断盘叫下盘。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
交面线:指断层面与矿体或煤层的交线。
断距与落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为断距。
垂直断距称落差。
断层的其他参数还包括: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断层的分类:按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一致或垂直关系分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
2.地质构造对采矿系统及巷道布置的影响(1)断层的影响断层将原完整的矿床、矿体分为若干断块,给矿井施工中的掘进、运输、巷道维护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井田内存在大断层,必然增加岩石巷道的工程量;我国许多矿井常以大断层为井田边界;中小型断层往往限制采区或盘区的划分,影响巷道布置,影响机械化设备的发挥;断层两侧往往要保留矿柱,增加了矿体损失;断层附近岩石一般较破碎,支护往往困难:含水层水和地表水易通过断层涌入井下,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和突水危险。
(2)褶曲的影响褶曲轴部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巷道容易变形,难于维护;煤矿向斜轴部是煤矿瓦斯突出的危险区域;褶曲使沿层布置的巷道发生弯曲。
3.地质图(矿图)及其读图方法(1)矿图投影基本原理矿图采用正投影和标高投影方法,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之间,分别用工程测量的基本要素就是一组平行投射线垂直于三个投影面,就得到反映物体全部形状和大小的三个方向的正投影图,这种投影方法称为正投影方法。
实习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地质图
4
1
1∶50万 3
2
1∶25万 130 1
4
16
36 144 576 2304 921 36864
6
1
4
9
36 144 576 230 9216
4
1
-
9
36 144 576 2304
1∶20万 1 40
1
4
16 64 256 1024
1∶10万 30 20
1
4
16 64 256
1∶5万 15 10
1
正规出版的、不同比例尺地质图的格式基本一致。
一、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图名:以图内重要的村镇或地形地物命名,反 映地质图所在的位置和地质图的类型(如地 质图、矿产图、水文图等)。 图名
一、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图号:以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为基础得到, 我国采用地形图的梯形分幅法,根据 地形图所在经纬度确定图号。
400 300 200 100
N
立体图
海拔(m) 400 300 200 100
N
立体图
海拔(m) 400 300 200 100
N
地形地质图 100 300 400 200
地形地质图 100 300 400 200
地形地质图 100 300 400 200
V字形法则示意图
N
N
N
A
B
C
五、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08 36
1∶100万
114 108 36 36
1∶50万
111
1∶25万
114 108
114
36 [1] [2] [3] [4] 36 西安(10855E、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实习1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28
• 水平岩层是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 同的岩层。未经变动的,即仍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 层。
• 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 厚度是岩层顶、底面标高之差。
• 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出露 线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而不相交。
• 在河谷、冲沟中岩层的出露界线随等高线弯曲而弯曲, 延伸成“V”字形,“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在山顶和 山坡上岩层露头分布往往呈弧岛状、不规则的同心圆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23
• 3、地层柱状图
•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
地层综合柱状图。
•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 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 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岩性、
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用岩石花纹 表示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以2-4cm为宜。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8
与所用地形底图 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 线条比例尺。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9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20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21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22
• 2、地质剖面图
• 正规地质图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 的剖面。地质剖面图一般反映了图区内构造形 态及其组合特征。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0
2021/4/2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1
图名及图幅编号
√0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二、有关地质图的说明
1.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二、有关地质图的说明
1.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① 地质图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一般采用图内 主要市镇、居民点、山岭等名称。如果比例尺较大, 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 上所属的省(区)、市或县名。 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 尺和线条比例尺。
三、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1.图名、比例尺、方位: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图幅类别,制 图精度,图上方位一般用箭头指北表示,或用经纬线表示。 若图上无方位标志,则以图正上方为正北方。 2.地形、水系:通过图上地形等高线、河流径流线,了解地区 地形起伏情况,建立地貌轮廓。地形起伏常常与岩性、构 造有关。 3.图例:图例是地质图中采用的各种符号、代号、花纹、线条 及颜色等的说明。通过图例,可对地质图中的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建立起初步概念。 4.地质内容: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地层岩性:了解各套地层岩性的分布位置和接触关系。 2)地质构造:了解褶曲、断层的产出位置、组成地层、产 状、形态类型、规模及相互关系等。 3)地质历史: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特征,分析该 地区地质发展历史。
地质图的阅读实例
(1)图名、比例尺 、方位
(2)地形、水系 (3)图例 (4)地质内容:地 层及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
(5)地质历史简述
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仍然保持成 岩后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特征:
下老上新
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高差)
•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其 大小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构造地质学——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
4)地形图上等高线特征:
(1)山头为一组同心圆状的闭合曲线,高程向外 递减
(2)洼地也表现为一组同心圆状的闭合曲线,高 程向内递减
(3)两山头间较低的垭口称鞍部,等高线似一组 双曲线;
(4)近于直立的陡壁、悬崖处不同高程等高线相 交,需特别表示;
(5)等高线弯曲方向(“V”字形)在沟谷中指向流 水的上游,在山脊处则指向下游。
∈ + O
E s 2 3 T 1 - 2
层聊 断兰
De p th /km
2. 地质剖面图的规格:
图名:剖面图经过的主要地名命名,或AB剖面、A-A’,Ⅰ-Ⅰ’等。
比例尺:
垂直:线段,用数字标注;
水平:用线条或数字。(两者尽量一致,也可 不一致)
方向标注:一般在右侧,作右箭头。
图例:放在图下边或右边。(与地质图在 一起时可以省略)
比例尺=l(图上长度)/L(实际长度)
2)表示方法: a、数字比例尺。
1:1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1000厘米
b、线段比例尺(p206)。
3、等高线
1)等高线:表示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 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称等高 距
3)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 线平距。 地形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大;地形 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 分析水平岩层地质图
目的要求:
1. 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规格。 2. 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 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主要内容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质图的概念和规格 三、地质剖面图的概念和规格 四、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五、读水平岩层地区地质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名: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 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 图内主要市镇、 居民点、 山岭等名称。 如果比 图内主要市镇 、 居民点 、 山岭等名称 。 例尺较大, 图幅面积较小,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例尺较大 , 图幅面积较小 , 地名不为人们所知 ,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 ) 、 市或县名, 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 市或县名 ,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图和湖北大冶黄荆山水文地质图等。 比例尺: 比例尺: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 水平岩层:没有经过构造变动,仍然保持成岩后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的原始水平状态的沉积岩。 特征: 特征: 1)下老上新 2)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厚度 地形地质图上:岩层顶底之间垂距=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高差;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其大小 岩层出露宽度是其顶底面的水平距,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有关.
实验作业要求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1 请使用“长江大学实验报告”纸完成作业;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2 写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内容;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3 如需要,请粘贴原始图件;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4 如需要,对作图步骤请写相关说明;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5 剖面图用标准作图纸(米格纸)完成;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6 学习委员按学号收齐所有学生作业,及时上交。
图例: 图例: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种地质现象的符号和 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 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 岩体的时代和性质(附录Ⅱ、Ⅲ)。图例要 岩体的时代和性质(附录Ⅱ )。图例要 按一定顺序排列,地层图例在前, 按一定顺序排列,地层图例在前,次为岩石 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OjSb OjSc ∈jC ∈jG
页岩段
下灰岩段
∈ j Zu p ∈j Z ∈jZ1
寒
武
馒 头 组
上 页 岩 段 洪 河 段
下页 岩段
∈cMu
黄绿色页岩与薄层灰岩互层。
∈cM h
钙质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细砂岩、泥质粉砂岩顶底部为 砂质灰岩。 暗紫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灰岩、鲕状灰岩 灰岩夹泥质砂岩及鲕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赋存有第三 含矿层(301、302、303矿体) 浅灰色薄层泥晶灰岩、鲕状灰岩、砂屑灰岩。
二、说明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 1、适用条件 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图, 适用于大比例尺地质图,且测定范围内面状构 造必须是平直稳定的。 造必须是平直稳定的。
2、具体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为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向。
注意:作图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层面
*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1、适用条件 1)、三点共面不共线; )、三点共面不共线; 三点共面不共线 2)、位置和标高已知,且相距不太远; )、位置和标高已知, 相距不太远; 位置和标高已知 3)、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
作业: 作业:1、判别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 判别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 求地质图中K 层的厚度。 2、求地质图中K1层的厚度。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在地形地质图上用相邻等高线法求 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产状要素; 2、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
作业: 作业: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 1)上求下石炭统(C1)等顶面 1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求下石炭统(C1)等顶面 或底面的产状。 或底面的产状。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3) 3)上 根据:(1)已知某赤铁 2 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3)上,根据:(1)已知某赤铁 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 矿层为一倾斜矿层,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 60m; 40m; 180m, 为:ZK260m;ZK340m;ZK5180m,用三点法求该 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 在设计钻孔ZK 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即可达该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 赤铁矿层顶面?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 地面位置高程减去见矿深度 注意:实验要求所有的产状数据都是由直尺、 注意:实验要求所有的产状数据都是由直尺、量角器测 不需要有任何三角函数或比例关系。 得,不需要有任何三角函数或比例关系。
2、地质剖面图
剖面图如单独绘制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 剖面图如单独绘制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 通常是以剖面所在地区地名及所经过的主要 地名作为图名。 地名作为图名。
图 名 表 示
剖面图如为图 以剖面标
剖面 ,如
在地质图 面,则 面, 地质剖面图
*注意剖面图的放置
3、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 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 代表性的柱子。 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 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 不绘侵入岩。 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不绘侵入岩。 也有将侵入岩体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 柱状图里。 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 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 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 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 cm为宜 为宜。 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4cm为宜。
群
余粮 ∈cZ y 村段 下灰 1 岩段 ∈cZ
李 官 组
∈cL
新 元 古 代
土 门 群 佟 家 庄 组 ZtT
新 太 古 代
泰 山 岩 群
雁 翎 关 组
ArtY 4
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花岗片麻岩等。
*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先图外: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先图外:图名、比例尺和图例。 2、后图内: 后图内: 1)地形特征(等高线、主要水系和高点); 地形特征(等高线、主要水系和高点); 2)地层特征: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 地层特征: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 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3)构造特征: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 构造特征: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 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 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 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先后顺序。 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先后顺序。
实习一 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 图式规格; 图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 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1、地质图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某一地 区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时代地 区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 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按一定比例尺概括 地投影到地形图(平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投影到地形图(平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应有图名 比例尺、 图名、 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 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 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资料来 源等)。 源等)。
2、具体步骤
OF:为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向。 OF:为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向。
其求解方法如下: 其求解方法如下: 从最低点C作任一辅助线CS 根据A CS, (1)求等高点 从最低点C作任一辅助线CS,根据A、C点 间高差及B点高程用等比例线段法将其等分,在AC线上 间高差及B点高程用等比例线段法将其等分, AC线上 得出与B点等高的D’ D’点 得出与B点等高的D’点。 即为178m高之走向线, 178m高之走向线 (2)求倾向 (2)求倾向 连D’B即为178m高之走向线,过C点作其平 线上取任一点O 行线,即为160m高之走向线, 160m高之走向线 行线,即为160m高之走向线,在D,B线上取任一点O 作其垂直线OF即为倾向线,箭头表示倾向, OF即为倾向线 作其垂直线OF即为倾向线,箭头表示倾向,用量角器 量其方位角值(如图所示为180 即倾向S180 量其方位角值(如图所示为1800即倾向S1800)。 (3)求倾角 根据B 点间高差, (3)求倾角 根据B、C点间高差,按平面图比较尺取 E'FO( 代表倾角; OE', OE',连E,F,则∠ E'FO(α)代表倾角;用量角嚣量 其值。 其值。
图4
地 层 系 统 年代 奥 陶 纪 三 山 子 组 九 c 龙 炒米 群 店组 崮山 组 张 夏 组
上灰岩段
代 号
群
组 马 家 沟 组
段
矿体赋存位置 示意柱状图
岩
性
描
述
泥质灰岩,厚层灰岩及豹皮灰岩。 OM
a b
OjS
a
黑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结核白云岩夹泥质灰岩。 灰黄色中薄层泥质白云岩,层状细晶白云岩,底部为竹叶状 白云岩。 灰黄色中厚层糖粒白云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 灰色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赋存有第六含矿层(601矿体)。 灰黄色薄层状、疙瘩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赋存有第 五含矿层(501、502矿体)。 浅灰色中厚层鲕状灰岩、含藻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云 斑状灰岩。赋存有第四含矿层(401矿体)。 黄绿色页岩夹薄状层或透镜状灰岩。 厚~巨厚层状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云斑状灰岩夹生 物碎屑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