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卢克群

一、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会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销售增加,效益上升,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情况下,经济景气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投资者人数增多,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会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通过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这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伊始,由于各方面很不成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能发挥出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6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的牛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日臻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股票市场向好,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

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的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不仅仅是简单被动地反映经济的发展,而是逐渐生成了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原力,反过来能动地改观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动作态势。股票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其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首先,股票市场通过其筹融资功能,使得社会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亏拙部门在其交易平台上实现对话,完成资金的有序对接和适时流动,从而构建了社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而投资的良性稳定增长,是一国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国股票市场良性发展,必然容纳更多的企业上市筹资,从而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扩大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范围,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股票市场产生才短短十余年,上市公司已快速发展到1100多家,累计,筹资达7000亿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股票市场在其发展和深化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股价的涨跌特别是结构性涨跌实际上向社会传递着资源配置的信号,当股市稳中有涨时,向社会传递经济向好的信号,必然刺激更多资金投资于上市公司;而如果部分行业或公司结构性的股价持续上涨时,表明这类公司发展前景广阔,引导其它相关资源流入这样的公司,从而使最稀缺的资源流向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对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股市稳定可以强化社会公众对经济的信心。股市是否稳定上涨,客观上超前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一国经济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股市稳中趋涨,使得居民看好未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消费支出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反之亦然。二是股市稳中有涨,投资者的资产稳定升值,财富增多,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据有关专家估计,人们在股市中的财富每增加1美元,其消费就会增加4美分。三是股市上涨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大规模地进行融资,实现外延式与内涵式双重扩张,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转化,从而使潜在的GNP扩大。

第四,股票市场的发展不断培育并强化了居民的金融意识和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而观念的改变对经济潜移默化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是不

可估量的。同时,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创新动力十足。这种创新使得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日益加快,而制度变迁本身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自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股市持续下跌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

上述运行机理同样适用于股市低迷,对宏观经济会产生破坏作用:如果股市持续下跌,长期低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股市自身功能,如筹资功能下降,社会投资总量减少,影响经济发展。而如果股市暴跌,跌势不止,发生股市危机,必然造成股市筹资功能瘫痪,资源配置功能紊乱;投资者无法理清投资的方向;居民信心灭失,减少消费。同时极有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由股市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从历史上看,1929年9月至1932年11月,美国股市连续多次暴跌,道·琼期指数从最高点386点跌至41点,跌幅达89%。股灾彻底摧跨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亏损累累,闻股色变,直至1954年,道·琼期指数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高点。在这次大危机中,由股市危机,导致银行危机,最终引发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其经济危机传导并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致使5000万人失业,不仅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工业产值更是退回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1987年10月股灾同样对美国经济形成了重创,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导致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机构(储蓄贷款协会)的大破产,以致当局耗资巨大,花费了7年时间才度过危机。

日本情况同样如此。日本股市在1987年达到顶峰,日经指数当时高达40000点,市盈率100倍以上。1991年开始,日经指数连续长时间下跌,十年跌幅累计达到70%。由于股市连续下跌,十年来日本经济出现三次衰退,每一次衰退都由股市引发并加剧。2001年9月以来,日经指数加速下跌,与之相对应,2001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正陷入第四次衰退之中。到目前为止,仍未见有任何止跌回升迹象。

从2001年6月14日点开始,我国深沪两市出现连续下跌,而从2002年1月4日开始,更是加速下跌。如果以2001年6月14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开盘2243点,和今年1月中旬低点1340点计算,跌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