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合集下载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旅游 (一)国外的古代旅游 旅行和旅游首先是在世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的希腊、罗马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的古代旅游 1、帝王巡游 例: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七十岁驾崩,在位时间五十四年,是中国第三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样,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内揽人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域王朝推向极盛。这位富创造力的皇帝曾创立多项制度及记录,影响延及后世逾千年。
官吏宦游
商务旅行 例如被历史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海上商贸旅行线路。《汉书·地理志》说,汉武帝曾派遣官员率领“应募者”带着大量黄金和丝织品,从雷州半岛乘船驶过南海,进入暹罗湾,绕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西亚半岛,通过孟加拉湾到印度半岛东海岸的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与当地交换明珠、壁琉璃(宝石名)等物品。印度商人也穿过马六甲海峡来中国进行商业贸易。
人类的迁徙活动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注意旅行和迁徙的区别。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所谓“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人类旅行的产生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古代旅游
第二节 古代旅游
二、 中国的现代旅游 中国的现代旅游分为三个阶段: 1、开创阶段(1949——1977年),此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和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2)新中国旅游业的拓展是以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 2、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90年) 这一阶段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 3、全面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

现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 89页)

现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ppt 89页)

宗教的起源
世界宗教最早出现在埃及,古埃 及远在公元前3000年就建成一个 统一的国家,确立了以法老为首 的中央专制政体,大规模兴建金 字塔和神庙,如第四王朝为一个 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吸引了 无数前来的游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公元前6——5世纪,产生佛教,释迦牟尼, 僧人应云游四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基督教徒布道各 地。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建立了伊斯兰教,朝 圣路上意志坚强的人。伊斯兰教严格规定朝 觐制度,规定一生中必须向麦加圣地朝拜一 次。
佛教广建寺庙,基督教大建修道院,伊斯兰 教则建立了清真寺。为宗教旅行者提供住宿。
罗马圣 彼得大 教堂
伦 敦 国 王 学 院 大 教 堂
畜牧业和农业分离
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 成之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 来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 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交换商 品和贸易经商,商旅活功十分 常见。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 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表现 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谢灵运、李白、杜甫、柳宗元 ……
公务旅行——张骞、郑和…… 宗教旅行——玄奘、鉴真…… 帝王巡游——隋炀帝、乾隆……
科学考察旅行——以徐霞客为 代表
茶 马 古 道
士 人 漫 游
公务旅行
宗 教 旅 行
科学考察
西方:旅行家、航海家、探险 家:
瓦斯科达伽马 Vasco da Gama (1469-1524) 葡萄牙航海家
1497年,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 命,率领四艘船从里斯本南部海港出 发,先列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再航 向印度洋。

旅游学概论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旅游业首先经营的是国际旅游业务。 建国后成立的第一家旅行社是厦门的华侨服务社。 侨乡探亲旅游是初创阶段的主要旅游形式。 1954年4月15日,新中国第—家面对外国人的旅行社——中国国
际旅行社在北京诞生。自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特别是 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数量明显增加。 1954年以后,该社开始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
1923年8月15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宣告成立。经过苦心经营,业务 有了明显发展。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开创了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四个第一:办理第一艘旅美学 生专轮,举办国内第一个游览团,组织第—个国外游览团,发行中国第一张旅行 支票。
1927年6月1日,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 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这是我国第一家旅行社。
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便已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 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 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商朝为中国奴隶社会经济繁荣时期。 旅行与交通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陆路交通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可.波罗旅行线路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世界近代旅游发展的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财富的增加扩 大了旅行和旅游的人数。
第二,近代旅游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之后。陆地旅游除继续 使用以马车为主的交通工具以外,铁路成了主要的旅游交通工具。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
(原始社会末期——476年)

(完整版)《旅游概论》教案

(完整版)《旅游概论》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 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旅行和迁徙的关系。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同:“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异:迁徙:自然行为

旅行:自由行为
那么,旅游又是如何从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出来的呢?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
作 业
1、简述旅游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2、旅游有哪些特点?
1'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7-8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国内外旅游活动的历史;■掌握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现代旅游的特点;■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人类的迁徙活动人们常说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自古有之。

“旅游”一词,因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而无统一时限。

如果说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那么是不是会像有人认为的那样,自有人类之日起便有旅行活动在进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首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早期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

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是用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靠渔猎和采集为生。

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生存无时无处不在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到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中,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这是这一时期生产结构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人类还发明了制陶术和弓箭。

但是,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都未能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人们的劳动所获,除供自己使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物,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上述情况说明,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虽然在此之前人类也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因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行概念,但客观上“迁徙”和“旅行”却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转移。

不同的是,前者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后者却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项目一 任务一 旅游的产生 (最新版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

项目一 任务一 旅游的产生 (最新版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
※图片资料:
地中海沿岸:史上最早的商业发达地区,旅游历史同样悠久。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交流体会:
想一想,什么样的古代商人才会进行“享乐旅行”?
说一说,社会分工极大促进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为什么?
提问:那么,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的“感恩行动”计划能够一次圆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上述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经济?
分析教材中的导入案例
根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二、旅游源自旅行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经商旅行目的在于获得商业利润,实质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
※交流体会:
想一想,阶级社会中的人类有了哪些思想意识上的飞跃?
课件展示
比较异同
图示说明
知识拓展
交流探讨
感知体会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图文说明
课堂交流
畅所欲言
课件展示
交流探讨
感知体会
5'
5'
5'
5'
5'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因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或度假的人数在规模 上超过了传统的商务旅行; 3、为旅游服务的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 逐渐发展起来。 4、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 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 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2020/4/17
•36
6、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资源的开发和 旅游地的建设也不断发展,的情况。
•2020/4/17
•37
四、近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1、交通相当发达:火车和轮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2、旅游队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到旅游的行列
主要大事
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负责接 待外国自费旅游者,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外事办公室 领导
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 (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负 责接待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及台湾同胞,属于政 府的侨务系统
1908年斯塔特勒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 商业饭店。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商业饭店得到迅 速发展。
5、金融界介入了国际旅游业
1867年,托马斯·库克发明了一种简便的
用于货币兑换手续的“旅馆联券”,旅游者持
有此“旅馆联券”可以在同托马斯·库克的旅行 社有合同关系的交通运输公司和旅馆中用于支 付,并可以在指定的银行兑取现金。可以说这
初创阶段(1949—1957) 开拓阶段(1958—1965) 坎坷阶段(1966—1977)
(二)全面振兴时期(1978至今)
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80年代中期) 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1997) 入境、国内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至今)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概论课程教案30

旅游概论课程教案30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1. 旅游主体大众化 2. 旅游区域扩大化 3. 旅游产品多样化 4. 旅游服务一体化和运行规范化 5.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第二章 现代旅游
教学目标: 掌握旅游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第一节
旅游
问题导入:何谓旅游? 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旺季:一段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游客量明显较多的时期
淡季:一段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游客量明显较少的时期
6、旅游的地理集聚性
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集聚性 。
第二节 旅游的类型
一、按地域范围划分
(一)国际旅游 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
国家或几个国家或地区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二)国内旅游
是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长住地到 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1.奴隶社会的旅行 (1)天子和诸侯巡游、巡狩 (2)商务旅行 (3)外交游说
2.封建社会的旅行
(1)帝王巡游 (2)士人漫游 (3)公务与商务旅行 (4)学术考察 (5)宗教旅行 (6)航海旅行 (7)节庆游乐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兴起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 产业革命的成功,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获得极 大的解放,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度增长,阶级关系出 现了新的变化。 2.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 性质和生活方式。 3. 产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为近代旅游活 动规模的扩大、区域的拓展作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一)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气象气候 ;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动
植物资源 ;天然疗养条件 等。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

旅游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 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二)托马斯· 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产业革命的影响为更多人外 出旅游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 了一种社会需要:即人们迫切需 要一种专业性的服务,作为能够 联系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的媒介。 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预见到这种社 会需要,因而设立了相应的组织 机构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开创 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
供给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
(一)殖民者的涌入和外国旅行社的设立 (二)民族旅游业的诞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政治接待时期(1949—1978)
初创阶段(1949—1955) 开拓阶段(1956—1965) 坎坷阶段(1966—1977)
1、人口的迅速增长 2、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工具的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 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 和深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 进步的影响 1、各国政府对旅游业采取的 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旅游目的地所作的努力和 投入 3、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
需求方面的因素
促使现代旅游迅速 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旅游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三、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以 后的旅游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 具 体 因 素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核同时看看学生对旅游的
认识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那么,其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教师总结
5'
小 结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正确掌握旅游的定义,并区分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
2'
作 业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
3、什么是旅游?旅游与游览、旅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难点
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分析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1旅游活动,2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旅游活动,2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 的旅行活动。
二、旅游的条件、定义、要素和内容
• 旅游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的成熟(有钱) 人类意识的发展(有闲) 精神需求的提高(有动机)
• 旅游三要素: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中介
• 旅游定义: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
2014年全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外国人 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回暖,达2636万人次,增长0.27%; 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1.07亿人次, 增长19.49%;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增长10.67%。 全年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增长14.7%,其中国际旅 游收入569亿美元,增长10.16%。 目前,我国已经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 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 陈光甫(1882-1976),民国时期
著名银行家与工商业领袖。1923年, 陈光甫在旗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 称上海银行)设立旅行部,经营旅行 业务,由此,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 的开端。 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为中国旅行社。在整个民国时期, 中国旅行社不仅是全国唯一成规模的旅行社,而且跃居国 际最大旅行机构行列,是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典型代表。
四、近代旅游的发展主要特征
• (1) 近代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大 了有能力外出旅行和旅游的人数,使旅游活动成 为群体需求。 • (2)近代旅游的发展产生于近代交通工具出现之 后。 • (3)旅行社的出现时近代旅游发展的突出标志。 • (4)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旅游需求的扩大,旅 游目的地,特别是旅游度假地的建设得到重视。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旅游的产生及其标志; 旅游的条件、定义、要素和内容; 旅游的本质、性质和类型; • 古代中国旅游的形式; • 近代旅游产生的基础及发展情况; •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 我国以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在 28 个国家的所见所闻。 ❖ 鉴真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前5次均遭失败。第六次东渡成 功。不仅将佛教传入日本,同时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建筑 等传入日本。 ❖ 帝王巡游:从西周时代起,已经出现了以周穆王为代表的具 有政治和游乐双重目的的天子巡游。另外如隋炀帝、清乾隆。
❖ 这一时期,作为禅宗宗教实践活动组成部分的云游, 大多“优哉游哉”。其优游之风堪与文士漫游相媲 美。
宗教旅游的几种形式
❖ 根据旅游活动的目的,现已形成至少4种宗教 旅游形式:
❖ (1)宗教圣地朝觐旅游 ❖ (2)宗教场所历史文化参观游 ❖ (3)宗教文化学习体验旅游 ❖ (4)宗教胜地修心养性度假旅游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最初远远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主 要是为了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区 域的了解。
❖这个时期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手工 作坊产生,大家族,商人开创了旅 行的道路。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 牧业的分离,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经 济得到发展,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剩 余产品数量增多,产品交换范围扩大。 (贸易往来,物物交换)
宗教的起源
❖ 世界宗教最早出现在埃及,古埃及远在公元 前3000年就建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确立了以 法老为首的中央专制政体,大规模兴建金字 塔和神庙,如第四王朝为一个法老胡夫建造 的金字塔,吸引了无数前来的游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 公元前6——5世纪,产生佛教,释迦牟尼,僧人应云游四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关于宗教旅游的一些事件
❖ 1997年11月15日,无锡太湖灵山大佛落成开光,来自 世界各地的近10万名信众和游客专程前来参加仪式, 车流绵延达20余公里;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1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4. 劳动者带薪假期的增加 5. 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 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一)“外事接待阶段” (1949——
1978)
1、基本特点:
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 旅游业还是事业,不是产业。
二、中国现代旅游
主要大事: (1)1986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和创汇
收入被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1986—1990)。
二、中国现代旅游
(2)1991年,正式明确将旅 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
(3)1995年5月1日起,我国 实行每周“双休日”。
二、中国现代旅游
3、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 面发展阶段(1997-):
对开辟新航路的旅行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
1、我国封建社会主要 的旅行活动
– 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 行、帝王巡游。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A、古代文人漫游 • 谢灵运 • 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 • 李白
\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B、公务旅行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作业
主要大事: (1)1999年5月1日,全国实行三个旅游
“黄金周” ,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 展。
二、中国现代旅游
(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公 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马超龙雀——中国旅游的徽标
中国现代旅游
(1)来历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踏燕
徐霞客
\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旅游概论》专业课教案

《旅游概论》专业课教案
5.国际旅馆协会(IHA)
(1)性质、宗旨
(2)成立政管理机构(三个层次:国家旅游局、省(直辖市、自治区)旅游局和县(市)旅游局)
2.旅游行业组织
(1)中国旅游协会(成立时间、性质、成员、主要任务)
(2)中国旅游饭店协会(成立时间、成员、宗旨、主要任务)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3.旅游的经济属性
(1)从社会经济角度(①古代②近代③二战以后)
(2)从个人的旅游动机
(3)从旅游历史发展角度
4.旅游的消费属性
(1)旅游行为是消费行为
(2)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
《旅游概论》专业课教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
【学习纲要】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1.早期人类为生存需要而进行的迁徙活动
◆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的迁移和集散(最大特征)
①人类需要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②何谓高级消费
第四节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1.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2.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3.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二、综合性
1.含义: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社会活动。
2.旅游的综合性特点越来越显著
三、参与性
1.含义: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

第一章 森林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森林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东方古代旅行
一、我国古代旅行产生的条件
1、良好的社会环境
2、相对完善的交通
二、常见的古代旅行类型 1、帝王巡游


2、官吏宦游

3、买卖商游

4、文人漫游

5、宗教云游

6、节会庆游

7、修学旅行
(二)、近代旅游

近代旅游是指1841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之 间的旅游活动。
森 林 旅 游
苏 柳
一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初期,旅行的发展开始具有今天
意义上的旅游特点,“旅游”一词诞生。
(一)、古代旅行
古代旅行是指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旅行
活动,包括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
迁徙
旅行
思考:迁徙与旅行的不同?
第一,流动目的不同 迁徙是人类为了生存被迫适应自然的一种自 然行为,而旅行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后具 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第二,往返目的不同 迁徙是永久离开原居住地,而旅行是暂时离 开居住地。

黄石国家公园
加洛韦森林公园
富士山
二、中国森林旅游的发展 (一)起步阶段(1982—1990年)


(二)急速发展阶段(1991—1993年) (三)平稳发展阶段(1994—2000年)


(四)快速成长阶段(2001年—至今)

二、新中国的旅游发展历程

1.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外事接待阶段 2.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振兴阶段

三、森林旅游的基本内涵

森林旅游:以森林生 态系统为依托开展的 认识森林、享受森林、 保护森林的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纲前⾔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门学科。

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发现其规律。

旅游是世界范围的社会现象,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因⽽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的经验和教训。

旅游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以国界⽽改变的,只有认清这⼀点,才能真正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跻⾝于世界先进⾏列。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该课程旨在全⾯⽽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学本科学⽣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包括第⼀章:旅游的产⽣与发展;第⼆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章: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五章:旅游业;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章:旅游的影响。

本课程内容主要为4个板块构成,第⼀、⼆、七章合为关于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的基础知识板块;第三章为旅游需求板块;第四、五、六章合为旅游供给板块;第⼋章为影响研究板块。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作中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 (3)第⼀章旅游的产⽣与发展 (3)第⼆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4)第三章旅游者 (5)第四章旅游资源 (6)第五章旅游业 (8)第六章旅游组织 (11)第七章旅游市场 (12)第⼋章旅游的影响 (14)重点章节(重要问题) (16)参考书⽬ (17)课时分配 (18)教学内容第⼀章旅游的产⽣与发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度观察⼈类旅⾏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类旅⾏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这⼀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X 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X骞出使西域、X和下西洋XX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欧洲类型:1、朝觐旅行、XX旅行:2、保健疗养温泉旅行1562年,英国医生威廉·特纳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谈到英格兰、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温泉对各种体痛病症有疗效,此举在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引起温泉旅游热潮,温泉洗浴成为流行时尚。

3、修学求学旅行(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旅行活动便会发展,反之则会停滞甚至倒退。

2、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是经商旅行仍占主导地位;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

农业劳动忙闲有致的季节性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就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消遣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王公贵族等统治阶级阶层。

其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其消遣获得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广大劳动群众客观上没有能力参加旅行活动。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关于旅行与旅游:(1)目的不同,旅游是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活动;旅行可以出于任何目的;(2)旅游是往返双程,旅行可以是单程的。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进入19世纪的欧美地区,特别是从19世纪中叶起,无论是国内旅游活动还是国际旅游活动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的产业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

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场产业革命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与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并于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具基本完成。

这场产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并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

产业革命的出现和完成给当时的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当时旅游活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主要包括: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这一变化导致了人们需要适时舒解紧X的城市社会所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回归大自然的要求;这种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旅游活动的发展是英国重要的刺激因素。

2、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原来的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被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取代。

这一变化促使人们强烈要求假日,以便获得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3、产业革命改变了阶级关系。

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并使之成为统治阶级,这意味着社会生产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且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资产阶级。

这就使得在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在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同时,还造就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不懈抗争使得资本家在增加工人工资以及给予工人休假机会等方面做出让步。

这样就使更多的人有条件外出旅游;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自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这一技术很快变被应用于制造新的交通运输工具,轮船和火车因此而出现。

但是对当时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铁路运输的出现。

1825年,英国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史蒂文森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并不断向更远的地区延伸。

新兴的铁路旅行具有很多优点,其中主要的优点:1、旅行费用低廉;同时人们不必再缴纳路税。

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有能力支付旅行费用,从而扩大了外出旅行和旅游的人数。

2、速度较快;旅行速度的提高缩短了旅途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人们抽出时间短时外出某地提供了可能。

3、运载能力大;这在技术上使得大规模外出旅游活动成为可能。

4、运营地域和运营网络的不断扩大,加之火车运行速度的因素,使人们外出旅行半径得以扩大。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一)托马斯.库克的活动1、1841年组织570人的团体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全程24英里。

这次活动的组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伟大的创举”,并普遍被后来的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人们之所以普遍看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并认为起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是因为这次团体旅游活动具有以下与众不同的特点:(1)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起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包括很多家庭妇女和儿童。

(2)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这一点可以说是新的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3)这次活动参加者的规模之大,不仅在当时是空前的,而且此后也不多见。

(4)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正式创立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

但是,由于这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因而实际上并非是单纯的消遣性旅游;此外,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性目的,而是他自己所说的“业余活动”。

因此,我们只能说这次活动的成功组织只是为其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

2、1845年开始商业性旅游业务。

1845年夏天,托马斯·库克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这次活动从莱斯特出发经过若干地区停留和访问,最后到达利物浦。

整个过程历时1周,人数为350人。

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旅游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这次组织旅游活动不再是业余活动,而完全是出于商业性目的。

(2)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活动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而这一次则是沿途在多处停留访问并需在外过夜数日的长途线路旅游。

(3)在策划和组织这次团体旅游活动过程中,托马斯·库克沿途作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以确定沿途所要停留的地点以及所要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特别是注意了解当地有无足够的廉价旅馆。

这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旅游者特别是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旅游团体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4)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其内容为全程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时间安排、停留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5)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沿途在某些地方停留和游览时,还聘雇了当地人为旅行团解说和导游,可谓是最早使用地方导游的案例。

3、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从英国莱斯特到法国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

这次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

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组织团体包价出国旅游的开端。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成立;发行代金券,这种代金券被认为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实际上可以说是最早的旅行支票。

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游团,使他的旅行社名声大振。

托马斯·库克旅游活动的成功说明了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已经成熟。

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二)其他旅游组织与企业的出现英国:1857年登山俱乐部;1885年帐篷俱乐部;德国:1890年观光俱乐部;美国:1850年运通公司开始旅行代理业务,1891年发行旅行支票。

到20世纪初,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美国运通公司、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当时世界旅行社业中的三大公司。

随着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增大,很多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也相应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节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一、关于现代旅游的概念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纪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二、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的旅游活动不仅迅速地重新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战后旅游活动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还是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战后就整个世界总的政治环境而言,缓和与发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注意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和社会状况也不断出现新的发展。

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对战后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