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1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1.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Cu 2+与I —作用可生成I 2,I 2溶于过量的KI 溶液中:I 2+I —=I 3—,又知氧化性:Fe 3+>Cu 2+>I 2>FeF 63-;析出I 2可用c 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其反应为:2S 2O 32-+I 3—= S 4O 62—+3I —。
操作:准确称取ag 胆矾试样(可能含少量 Fe 2(SO 4)3),置于250mL 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 蒸馏水、5mL 3mol/LH 2SO 4溶液、少量NaF ,再加入足量的10%KI 溶液,摇匀。
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 ,充分反应后,加入指示剂,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用去V mL 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⑴实验中,加KI 前需加入少量NaF ,其作用可能是 。
加3mol/LH 2SO 4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
⑵滴定实验中所用指示剂是 。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为 。
⑶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 。
⑷硫酸铜与碘化钾反应后被还原白色的碘化亚铜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⑸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
2.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水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 2+、Pb(OH)+、Pb(OH)2(在水中溶解度小)、Pb(OH)3-、Pb(OH)42-,各形态的物质的量的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⑴Pb(NO 3)2溶液中,c (Pb 2+)/c (NO 3-) 2、“=”、“<”);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⑵向Pb(NO 3)2溶液滴加盐酸,溶液中c(Pb 2+)/c(NO 3-)没有变大,反而变小并有沉淀生成,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 。
⑶向Pb(NO 3)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也变浑浊,在pH 时生成沉淀最多,继续滴加NaOH 溶液,混合体系又逐渐变澄清,说明沉淀物的性质与 的性质相似。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滴定管、锥形瓶等实验仪器。
3. 掌握碘量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间接碘量法原理介绍2. 实验操作步骤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间接碘量法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3. 实验法: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记录数据。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实验心得,分析实验结果。
四、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电子天平、移液器等。
2. 实验试剂:胆矾、硫酸、氢氧化钠、淀粉溶液、碘溶液等。
3. 实验材料:实验讲义、实验报告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胆矾的性质和间接碘量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 讲解原理: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实验: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学生运用实验数据,计算胆矾中铜的含量。
6. 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间接碘量法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评价学生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的能力。
5.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测定铜含量的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2. 探讨间接碘量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前景。
3.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中的绿色环保理念,培养其环保意识。
八、教学难点1. 间接碘量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的能力。
九、教学时间安排1. 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2. 实验时间:1课时(45分钟)十、课后作业1. 复习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步骤。
设计实验:胆矾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
设计实验:胆矾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目的1、巩固铜盐中铜的测定方法,并借此测定胆矾中硫酸铜含量2、进一步掌握铜盐中铜的测定原理和碘量法的测定方法3、熟练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巩固终点的判断及观察二、实验原理在弱酸性条件下(PH=3~4),Cu2+与过量I-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uI沉淀,同时析出与之计量相当的I2 :2Cu2+ + 5I- = 2CuI(沉淀)+ I3-生成的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为终点。
2S2O32- + I3- = S4O62- + 3I-这里的I-既是Cu2+的还原剂和沉淀剂,也是I2的络合剂。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其无法被Na2S2O3滴定,造成终点提前,结果偏低。
为此在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KSCN 或NH4SCN ,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CuI(沉淀)+ SCN- = CuSCN(沉淀)+I-而CuSCN不吸附I2,因而消除了由I2被吸附而造成的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消耗的体积,及试样重量,就可以计算出胆矾中硫酸铜含量:2Cu2+ ~I3- ~2S2O32-nCu2+=(CV)S2O32- =nCuSO4mCuSO4 =(CV)S2O32-.M CuSO4W%=(CV)S2O32-.M CuSO4/m s X 100%三、所需仪器移液管(1个20ml)、碘量瓶(3个250ml)、量筒(3个10ml,1个50ml)、碱式滴定管、分析天平、烧杯(1个100ml,1个500ml)、容量瓶(1个250ml)、玻璃棒、锥形瓶(3个250ml)、台秤、棕色瓶四、所用试剂K2Cr2O7(s)、Na2S2O3.5H2O(s)、Na2CO3(s)、HCl溶液6mol.L-1KI溶液100g.L-1、淀粉指示剂5 g.L-1、H2SO4溶液1mol.L-1、KSCN 溶液100g.L-1、固体试样五、实验步骤1、配制0.10 mol.L-1Na2S2O3溶液500ml称取6.5gNa2S2O3.5H2O,溶于500ml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中,加0.1g Na2CO3,保存于棕色瓶中,放置一周后进行标定。
胆矾含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学习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铜,其中铜的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原理如下:在酸性条件下,胆矾中的铜离子(Cu2+)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碘化亚铜(CuI)和碘单质(I2)。
碘单质可以与硫代硫酸钠(Na2S2O3)反应,生成无色的硫代硫酸钠和碘化氢(HI)。
当碘单质反应完毕时,多余的硫代硫酸钠与碘化氢反应,产生淡黄色的硫代硫酸钠沉淀。
通过滴定反应的终点,可以计算出胆矾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滴定管、烧杯、锥形瓶、玻璃棒、量筒、滤纸等。
2. 试剂:胆矾(CuSO4·5H2O)、碘化钾(KI)、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酸(H2SO4)、盐酸(HCl)、淀粉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胆矾,准确至0.001g,放入锥形瓶中。
2. 加入适量水,搅拌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引流至100mL容量瓶中。
3.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4. 取适量溶液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和淀粉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5.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记录Na2S2O3标准溶液的用量。
6.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胆矾中铜的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称取胆矾2.50g,溶解后定容至100mL。
2. 滴定过程中,Na2S2O3标准溶液用量为20.00mL。
3. 计算胆矾中铜的含量。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胆矾中铜的含量:铜含量(%)= (V × C × M) / (m × 100)其中:V = Na2S2O3标准溶液用量(mL)C = 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mol/L)M = 铜的摩尔质量(63.55g/mol)m = 胆矾质量(g)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胆矾中铜的含量。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实验12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半微量分析法)实验教学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2.掌握间接碘量法的操作技术。
3.学习用淀粉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本实验重点及难点:本实验重点:1.间接碘量法的原理与方法。
2.间接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3.淀粉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本实验难点:1.如何控制溶液的酸度,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2.KI的作用。
3.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
本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2. 1 本实验4学时。
12.2 实验原理胆矾(CuSO4·5H2O)是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
胆矾中的铜常用间接碘量法进行测定。
样品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使Kl与Cu2+作用生成难溶性的CuI,并析出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I2: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CuI沉淀溶解度较大,上述反应进行不完全。
又由于CuI沉淀强烈吸附一些碘,使测定结果偏低,滴定终点不明显。
如果在滴定过程中加入KSCN,使CuI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CuI+SCN-=CuSCN↓+I-CuSCN沉淀吸附I2的倾向性较小,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使反应的终点比较明显。
KSCN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可直接还原Cu2+而使结果偏低。
6Cu2++7SCN-+4H2O=6CuSCN↓+SO-24+HCN+7H+前一反应中I-不仅是还原剂、配位剂,更重要的还是沉淀剂。
正是由于CuI难溶于水,才使Cu2+/Cu+的电极电势升至大于I2/I-的电极电势,使反应得以定量完成。
为了防止Cu2+水解,反应必须在微酸性(pH=3~4)溶液中进行。
由于Cu2+容易和Cl-形成配离子,所以酸化时要用H2SO4或HAc不能用HCl。
酸度过低,反应速度慢,但酸度也不可过高,以避免在Cu2+催化下加快I-被空气的氧化。
使结果偏高。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一、样品处理
在进行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称取一定量的胆矾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稀盐酸中。
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定容。
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和器皿都已清洁干净,以避免污染。
二、铜的氧化
为了将铜离子转化为可测量的氧化态,需要进行铜的氧化处理。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硝酸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硝酸作为氧化剂,将铜离子氧化为硝酸铜。
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并加热至70℃左右,使铜离子完全转化为硝酸铜。
三、沉淀分离
经过铜的氧化处理后,需要将生成的硝酸铜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来。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9,使硝酸铜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铜。
然后,将溶液进行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沉淀物。
四、铜含量计算
将分离出的氢氧化铜沉淀洗涤干净后,将其置于干燥箱中烘干。
然后,将干燥后的沉淀物进行灰化处理,再在高温炉中灼烧成氧化铜。
最后,将氧化铜置于酸中溶解,并采用合适的滴定方法(如碘量法、EDTA滴定法等)测定溶液中的铜含量。
根据滴定结果,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五、误差分析
在进行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时,可能会产生误差。
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氧化不完全、沉淀分离不完全以及滴定过程中的误差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重复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
同时,对于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滴定管、锥形瓶等实验仪器。
3. 掌握碘量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4. 能够独立完成胆矾中铜含量测定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
2.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 采用实验法进行胆矾中铜含量测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电子天平、试管等。
2. 实验试剂:胆矾、硫酸、氢氧化钠、淀粉溶液、碘溶液等。
3. 教学课件与教案。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胆矾中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碘离子发生反应,碘化铜沉淀。
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碘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胆矾中铜的含量。
2.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1)称取一定质量的胆矾样品,加入适量的硫酸溶解。
(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4)用碘溶液进行滴定,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终点。
(5)计算胆矾中铜的含量。
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碘消耗量,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出胆矾中铜的含量。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 采用实验法进行胆矾中铜含量测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微型化
1
由相应的反应 式可 以看 出 , 实验需 要分 析纯 K 1 及 该 03 大量的 KI这些都是 比较贵 的试剂 , , 将该 实验微 型化无论从环 保 还是节约考虑都是非常必要的 。
硫代硫酸钠 的标定反应 :
I + 5一+ 6 ( I H 一= 一32 H2 I+3 O
铜 的测 定 反 应 :
2 2 Cu +4 一一 = 一 2 ul I I C + 2
I+2 2 一 = = 2一+ s 06 2 S 03一 I 4 一
微型测定 : 准确称取约 0 6克胆矾样 品入于小烧杯中 , . 加
匀。
2 .NaS O ( . ) 0 1mo/ 22 3 A R :. tL
3 KI 3基准物资 ) . O(
4 NH4 CN( 0 g L ) . S 10.
微型测定 : 确称 取 0 10 g K O3 准 物 资 于小 烧 杯 准 . 85 I 基 中, 加水溶解 , 定量转 入 5ml 量瓶 中, 水稀 释至刻 度 , 0 容 用 摇
中, 分别加入 l 2 0. KI ml0 g L 溶液 、. ml S 4 3 o/ ) 05 H2 O ( m lL 、
小烧 杯中 , 加入 约 3 O l 煮沸并 冷却 的蒸 馏水 , 解后 , 0r 新 a 溶 加
入加 入 约 0 INaC 用 新 煮 沸 并 冷 却 的 蒸 馏 水 配 成 5 0 . g z Os 0 m! 收 稿 日期 :0 20 -7 2 1 —60 * 里 昂一 大材 料 学 院学 生
胆矾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
应用领域
无机工业用于制造其他饲盐如氯化亚铜、 无机工业用于制造其他饲盐如氯化亚铜、 氯化铜、焦磷酸铜、氧化亚铜、醋酸铜、 氯化铜、焦磷酸铜、氧化亚铜、醋酸铜、 碳酸铜等。 碳酸铜等。 染料和颜料工业用于制造含铜 单偶氮染料如活性艳蓝、活性紫等。有机 工业用作合成香料和染料中间体的催化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剂。涂料工业用作 生产船底 防污漆的杀菌剂。电镀工业用作 全光亮酸性镀铜主盐和铜离子添加剂。印 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和精染布的助氧剂。农 业上作为杀菌剂。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 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 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制法
2Cu + O2 =△= 2CuO =△ CuO + H2SO4 = CuSO4 + H2O 或Cu + 2H2SO4(浓) =加热= 2H2SO4(浓) 加热= CuSO4 + 2H2O + SO2↑ SO2↑ 或 2Cu+2H2SO4+O2=2CuSO4+2H2O 硫酸铜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时颜色会变浅。 CuSO4+Fe=FeSO4+Cu 2Cu+H2O2+4HCl=2CuCl2+2H2O
实验过程及现象: 将硫酸铜晶体放入大试管内加热,可观察到: 1.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硫酸铜白色粉末; 1.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硫酸铜白色粉末; 2.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2.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这次试验中,试管口略要向下,主要是因 为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给试管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无水硫酸铜与硫酸铜晶体
无水硫酸铜(CuSO4)的是白色固体, 无水硫酸铜(CuSO4)的是白色固体,一 旦吸收了水分, 旦吸收了水分,就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也可以蒸发硫酸铜晶体中 CuSO4·5H2O),也可以蒸发硫酸铜晶体中 的水来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的水来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此变化为化 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加热 ====CuSO4+5H2O CuSO4+5H2O======CuSO4· CuSO4+5H2O======CuSO4·5H2O
实验九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2Cu2+ +4I- =2CuI↓ + I2 I2 +2S2O32- = 2I- + S4O62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 为终点。
CuI沉淀表面强烈吸附I2导致分析结果偏低, 为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 Na2S2O3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SCN,使CuI沉 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
六、注意事项
1. 在胆矾试样溶解加入过量KI后,应把碘量瓶 的瓶塞盖好,并及时进行滴定,在滴定时应避 免剧烈摇动碘量瓶,以防止生成的I2挥发造成 负误差。
2. KSCN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可能直接 还原Cu2+,使结果偏低。 3. 大量I3-存在时,淀粉易发生聚合并强烈吸附 I2,生成不易解吸的蓝色复合物,造成较大的 滴定误差,所以淀粉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这与直接碘量法是不同的。
四、实验步骤
1. 准确称取CuSO4·5H2O试样0.5~0.7 g三份, 分别置于碘量瓶中,加5mL 1 mol / L H2SO4 溶液和100 mL水使其溶解后,加入10 mL饱 和NaF溶液及1 g KI 固体,摇匀。
2. 立即用0.1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析出的I2 当滴定溶液由棕红色变为土黄色,再变为浅 黄色时,表明已接近终点
反应式 CuI + SCN- = CuSCN↓ + I-
CuSCN吸附I2的倾向较小,因而可以提高测 定结果的准确度。
Hale Waihona Puke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
碱式滴定管;碘量瓶;量筒;分析天平等。
2.试剂
硫酸溶液(1 mol/L);KSCN溶液(10%);KI (固体); NaF(饱和);1%的淀粉溶液;Na2S2O3溶液 (0.1mol/L;使用前准确标定好);胆矾样品。
胆矾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滴定分析操作中的掩蔽技术。
3. 提高对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可以通过间接碘量法进行测定。
该方法基于铜离子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然后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单质,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铜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2CuSO4 + 4KI + 2H2O → 2CuI↓ + 4KHSO4 + I2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移液管、滤纸、漏斗、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2. 试剂:胆矾样品、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淀粉指示剂、硫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胆矾样品在110℃下烘干至恒重,准确称取0.1g胆矾样品于锥形瓶中。
2. 配制溶液:称取0.1g碘化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加入2mL硫酸,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线,配制成0.1mol/L碘化钾溶液。
3. 滴定: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入2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褪去,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
4. 计算结果: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和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胆矾中铜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胆矾样品的质量:0.1g2. 碘化钾溶液的浓度:0.1mol/L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0.1mol/L4. 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V1 m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胆矾中铜含量的公式如下:铜含量(%)= (V1 × C × 63.55) / (0.1 × 160) × 100%其中,V1为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63.55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160为胆矾的分子量。
大学化学实验-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
或者在测定之前将它们分离出去。
在间接碘量法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 控制溶液的酸度。滴定必须在中性或 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2) 防止I2的挥发和空气中的O2氧化I- 。
(3) 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 因为淀粉宜吸附I3- 而生成蓝色物质,使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
Na质2S2不O稳3·5定H。2O固体易风化,含杂质。溶液性
!新煮沸并冷却的去离子水,
a. 水中CO2的作用 除CO2、 O2、杀菌
S2O32-+CO2+H2O = HSO3-+HCO3-+S
b. 细菌的作用 !加入Na2CO3, 抑菌
S2O32-细菌 SO32-+S
c. 空气中O2的作用 !棕色试剂瓶、避光存放
在弱酸溶液中,Cu2+与过量的KI作用,生成CuI
白色沉淀,同时析出I2,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 液滴定. 反应式如下:
2Cu 2 4I
2CuI I2
I2 + 2S2O32- = 2I- + S4O62-
化学计量关系: 2 Cu2+ ~ 1 I2 ~ 2 S2O32-
1 Cu2+ ~~ 1 S2O32-
本实验采用间接碘量法 测定胆矾中铜含量
直接碘量法也称碘滴定法,是利用I2作氧化剂进行滴 定的方法。其半反应为:
I2 + 2e = 2I-, Eθ=0.545V
还原性物质I 2标准 滴 定溶 液 I使淀粉指示剂出现蓝色(终点)
由标准电极电位值可见,I2是较弱的氧化剂。因此, I2只能直接滴定较强的还原剂,如S2-、SO32-、Sn2+、 S2O32-等。 碘溶液的配制:由于固体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容易 挥发,通常将I2溶解在KI溶液中,此时I2以I3-配离子 形式存在,但为方便起见,I3-写成I2。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六胆矾中铜的测定(碘量法)实验六胆矾中铜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目的1. 熟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滴定分析操作中的掩蔽技术。
二、实验原理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2+与过量I-发生如下反应:2Cu2+ + I- ? 2CuI↓+ I2 I2 + I- ? I3-生成的I2 用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由此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I2 + 2S2O32- =2I- + S4O62-由于CuI 沉淀强烈吸附I3-,致使分析结果偏低,为了减少CuI 沉淀对I3-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 被Na2S2O3 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SCN,使CuI(Ksp= 5.06 ×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Ksp= 4.8 ×10-15) CuI + SCN- =CuSCN↓+ ICuSCN对I3-的吸附较小,因而可提高测定结果的难确度。
KSCN 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SCN-可能直接还原Cu2+而使结果偏低:6 Cu2+ + 7SCN-+ 4H2O =6CuSCN↓+ SO42- + HCN + 7H+为了防止Cu2+的水解及满足碘量法的要求,反应必须在微酸性介质中进行(pH=3~4)。
控制溶液的酸度常用H2SO4 或HAc,而不用HCl,因Cu2+易与Cl-生成CuCl42-配离子不利于测定。
若试样中含有Fe3+,对测定有干扰,因发生反应:2Fe3+ + 2I- =2 Fe2+ + I2使结果偏高,可加入NaF 或NH4F,将Fe3+掩蔽为FeF63-。
三、仪器与试剂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量杯、分析天平。
0.1 mol·L-1 Na2S2O3 溶液;0.1000 mol·L-11/6K2Cr2O7 标准溶液;1 mol·L-1 H2SO4 溶液;0.5%淀粉溶液;5%和20%KI 溶液;2mol·L-1 HCl 溶液;5%KSCN 溶液;饱和NaF 溶液。
胆矾中铜的测定
胆矾中铜的测定胆矾是一种含有较高铜含量的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磷酸氢铜硬的物质。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需要精确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
而间接碘量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适用于分析胆矾中铜含量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胆矾中铜的测定,采用的方法为间接碘量法。
一、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间接碘量法。
所谓间接碘量法,是指先测量一定量的碘溶液消耗量,再将所要测定的物质与碘溶液反应后,再测量剩余的碘消耗量,由两次测定的差值计算出所要测定的物质的含量。
当物质(胆矾)中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物质时,可以利用碘量的变化来确定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二、实验步骤1、样品的制备首先需要将胆矾样品研磨成较为细小的颗粒,取约1克左右的胆矾样品,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然后用玻璃棒不断研磨,直至颜色变浅,水清为止。
将洗净的胆矾样品置于烘箱中加热至80℃,持续半小时以上,直至完全干燥。
然后将样品的干燥重量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分析的样品重量。
2、反应液的制备在一个锥形瓶中,将0.03M的硫酸铜溶液10 mL,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1 mL,浓度为0.025M的碘酸钠溶液2 mL,混合均匀。
3、溶液反应将胆矾样品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加入9 mL的反应液,迅速摇匀后立即静置。
反应完成后,用滤纸将沉淀过滤出来。
4、滴定将滤液移至滴定瓶中,加入准确测量的0.01M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用常规滴定法滴定至棕黄色为止,记下所加入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作为计算胆矾样品中铜含量的数据。
三、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要控制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胆矾样品的研磨要充分,以保证反应物的充分反应。
3、滴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慢慢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以避免误差的产生,同时注意记录所加入的溶液体积。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0.01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和样品重量,进而计算出胆矾样品中铜含量的百分比。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胆矾样品中铜含量的大小,为后续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胆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胆矾的提取方法及过程;2. 掌握胆矾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3. 分析胆矾的成分及含量;4. 探讨胆矾在工业、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胆矾,又称硫酸铜五水合物,化学式为CuSO4·5H2O。
它是硫酸铜与水形成的结晶水合物,呈蓝色。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硫酸铜溶液的蒸发结晶来提取胆矾。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天平、酒精灯、蒸馏水、滴定管、锥形瓶等。
2. 试剂: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胆矾: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待水分蒸发至一定程度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得到胆矾固体。
2. 性质观察:观察胆矾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度等。
3. 化学性质实验:(1)溶解度实验:将少量胆矾加入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2)颜色反应实验:将少量胆矾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3)沉淀反应实验:将少量胆矾加入稀硫酸中,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4. 成分分析:使用滴定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结果:通过蒸发结晶,成功提取出胆矾固体。
2. 性质观察结果:(1)胆矾为蓝色结晶,呈针状;(2)胆矾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可形成蓝色溶液;(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4)胆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 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滴定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为98.5%。
六、结论1. 成功提取出胆矾固体,并通过实验观察了胆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通过成分分析,得知胆矾中铜的含量较高,为98.5%。
3. 胆矾在工业、农业及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作为杀菌剂、除藻剂、颜料等。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硫酸铜等试剂的接触和吸入。
2. 调整实验条件,如溶液浓度、加热温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胆矾中铜的含量测定实验用品
〖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量筒。
(2)药品:Na2S2O3·5H2O,KbrO3(A.R.),KI,KSCN,NaF,H2SO4以及淀粉。
(3)材料:CuSO4·5H2O(S)〖实验原理〗胆矾(CuSO4·5H2O)是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
胆矾中铜的含量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在微酸性介质中,Cu2+与I-作用,生成CuI沉淀,并析出I2,其反应为:Cu2+ + 4I------2CuI↓+ I2I2+ I- ----I3-Cu2+与I-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为使Cu2+之间的反应趋于完全,需加入过量的KI,但由于生成的CuI沉淀强烈地吸附I3-,又会使结果偏低。
欲减少CuI沉淀对I3-的吸附,当用Na2S2O3滴定I2接近终点时,可加入K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其反应式为:CuI +SCN- =====CuSCN↓ + I-CuSCN对I3-的吸附较困难,使Cu2+与I-之间的反应趋于完全。
Cu2+与I-作用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所耗用的体积及试样的质量,可计算出试样中铜的含量。
Cu2+与I作用时,溶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3----4之间。
酸度过低,Cu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全,结果偏低;酸度过高,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I2,使结果偏高。
控制溶液酸度常采用稀H2SO4或HAc,而不用HC1,因为Cu2+易与C1-生成配离子。
若Fe+3存在时,可发生下列反应:2 Fe3++ 2 I-======2 Fe2+ +I2而使测定结果偏高。
为消除Fe3+的干扰,可加入NaF或NH4F,使形成稳定的FeF63+。
〖操作步骤〗1、0.1摩尔每升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参见有关章节2、矾中铜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胆矾试样0。
5克-----0。
胆矾中硫酸铜的测定方法
精选课件
二、测定方法(4、注意事项)
3、注意各试剂的加入顺序。 4、注意各试剂的加入时机。 5、注意各反应体系的酸度。 6、标定与试样测定均需进行
平行实验
精选课件
三、记录和结果计算
公式:CuSO4·5H2O(%)=(CV) Na2S2O3×M
精选课件
3、胆矾的制备
硫酸铜溶液减压(加快水分蒸发 ,可省去)蒸发,在晶体大量析 出时过滤(过滤前一定要冷却至 常温,且不能蒸干,防止胆矾失 水),用滤纸吸干水分或自然干 燥即可。
精选课件
3、胆矾的制备(拓展)
1、制取小晶体 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 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防止硫酸铜 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继续加热到80— 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 的烧杯里,加盖静置。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 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
3、实验内容
取胆矾样品约0.5g,准确称定, 置碘量瓶中,加蒸馏水50ml,溶 解后加HAc 4ml,KI2g,用 0.1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平行测定 三份。
精选课件
二、测定方法
4、注意事项
1.无论在标定Na2S2O3溶液或是在测定铜盐的含量时 ,都需要适当的酸度才能保证反应定量完成,酸度过大 或过小都将引起副反应,此反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 进行为宜。
2 Cu2+ + 4 I- = Cu2I2 + I2 (乳白色)
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反应: I2 + 2 S2O32- = 2I- + S4O62-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淀粉溶液在有I-离子存在时, 能与I2分子形成蓝色可溶性复合物,使溶液呈蓝色, 到达终点时,溶液中的I2全部与Na2S2O3作用,蓝 色消失。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了解胆矾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胆矾的性质及应用2. 间接碘量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二章:胆矾的性质及应用2.1 胆矾的性质1. 介绍胆矾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2. 讲解胆矾的颜色、溶解性和稳定性等物理性质2.2 胆矾的应用1. 分析胆矾在化工、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 探讨胆矾的环保意义和价值第三章: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的含量3.1 间接碘量法的原理1. 讲解碘量法的基本原理2. 介绍间接碘量法在测定胆矾中铜含量中的应用3.2 间接碘量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2. 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3. 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讲解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2. 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初步分析4.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教授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2. 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介绍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5.2 实验报告评价1. 分析学生实验报告的常见问题2.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第六章:实验操作安全与环保6.1 安全知识1. 介绍实验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2. 强调实验室安全规则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6.2 环保意识1. 讲解实验过程中如何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章:实验技巧与问题解决7.1 实验技巧1. 讲解和演示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技巧。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7.2 问题解决1.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要点。
2.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3.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
4.掌握以碘量法测定铜的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在以H2SO4为介质的酸性溶液中(pH=3~4)Cu2+与过量的I -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uI沉淀并定量析出I2:2Cu2+ + 4I -=2CuI↓ + I2 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
I2 + 2S2O32-= 2I - + S4O62-由于CuI沉淀表面吸附I2故分析结果偏低,为了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Na2S2O3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CN 或KSCN,使CuI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
CuI + SCN- = CuSCN↓ + I -CuSCN吸附I2的倾向较小,因而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根据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消耗的体积及试样的重量, 计算试样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Na2S2O3溶液的标定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5.00ml 于碘量瓶中,加入5ml 6mol/L HCl 溶液,加入1g KI 固体,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 。
加100ml 水,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c(Na 2S 2O 3)=0.1mol/L]滴定。
近终点时加2ml 淀粉指示液(5g/L),继续滴定至溶淀由蓝色变为亮绿色。
平行标定三次。
2、铜的测定:称取试样0.5~0.6g ,加入3ml 1mol/L H 2SO 4溶液及30ml 水溶解,加入1g KI 固体,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c(Na 2S 2O 3)=0.1mol/L]滴定至浅黄色,再加入3ml 淀粉指示液(5g/L),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5ml 10%KSCN 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实验说明1.铜盐中铜含量也可以用碘量法,此时不但干扰少,试样只需用水溶解即可。
胆矾中铜的测定
11
化学学院
Thanks!
Experiment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12
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棕色转为浅黄色,加入1.5
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
终点。记下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Na2S2O3溶液的准确浓度,
Experiment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10
化学学院
2、 胆矾中铜的测定
7
化学学院
(2) KIO3标准溶液
用小烧杯直接、准确称量0.25-0.3 g KIO31份,
完全溶解后转入50 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混匀。
Experiment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化学学院
(3) 胆矾溶液
用小烧杯直接、准确称量准确称取试样约1.8~
化学学院
实验七:碘量法测 定胆矾中铜的含量
郑成斌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电话:1388-202-4757
E-mail:abinscu@; abinscu@
Experiment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化学学院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Na2S2O3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用移液管移取胆矾溶液 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
入10 mL KI溶液,摇匀。用Na2S2O3溶液标定溶液至淡
黄色,然后加入1.5 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溶液呈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然后加入2 mL淀粉作指示剂,继续滴至 浅蓝色。
4. 再加10%KSCN 10mL,摇匀后,溶液的 蓝色加深,再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至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记录下消耗的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V(mL)。
5.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出胆矾试样中Cu的 含量。
五、结果与分析
记录数据于表中,并计算出胆矾样品中Cu的含量。
反应式
2Cu2+ +4I- =2CuI↓ + I2 I2 +2S2O32- = 2I- + S4O62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 为终点。
CuI沉淀表面强烈吸附I2导致分析结果偏低, 为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可在大部分I2被 Na2S2O3溶液滴定后,再加入KSCN,使CuI沉 淀转化为更难溶的CuSCN沉淀。
反应式 CuI + SCN- = CuSCN↓ + I-
CuSCN吸附I2的倾向较小,因而可以提高测 定结果的准确度。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碱式滴定管;பைடு நூலகம்量瓶;量筒;分析天平等。
2.试剂
硫酸溶液(1 mol/L);KSCN溶液(10%);KI (固体); NaF(饱和);1%的淀粉溶液;Na2S2O3溶液 (0.1mol/L;使用前准确标定好);胆矾样品。
六、注意事项
1. 在胆矾试样溶解加入过量KI后,应把碘量瓶 的瓶塞盖好,并及时进行滴定,在滴定时应避 免剧烈摇动碘量瓶,以防止生成的I2挥发造成 负误差。
2. KSCN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可能直接 还原Cu2+,使结果偏低。 3. 大量I3-存在时,淀粉易发生聚合并强烈吸附 I2,生成不易解吸的蓝色复合物,造成较大的 滴定误差,所以淀粉只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这与直接碘量法是不同的。
四、实验步骤
1. 准确称取CuSO4·5H2O试样0.5~0.7 g三份, 分别置于碘量瓶中,加5mL 1 mol / L H2SO4 溶液和100 mL水使其溶解后,加入10 mL饱 和NaF溶液及1 g KI 固体,摇匀。
2. 立即用0.1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析出的I2 当滴定溶液由棕红色变为土黄色,再变为浅 黄色时,表明已接近终点
胆矾中Cu含量的测定 (间接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碘量法:利用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来进行滴 定分析的方法。分为直接碘量法(I2滴定法)和间接 碘量法(滴定I2法)。
以淀粉作为专属指示剂
在以HAc或H2SO4为介质的微酸性溶液中(pH =3~4), Cu2+与过量的I-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uI 沉淀并定量析出I2,生成的I2用Na2S2O3标准溶 液滴定可间接求得铜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