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三教案

合集下载

3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3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3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此篇承接(《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理解?如何战胜自我?)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认识道之四相:常、无名、朴、小,就有了极深的入道工夫,道力增长,无坚不摧。

常、无名、朴、小都是道的入口,修学人根性不同,道的入口不同。

世人的根性无量,修行入道的法门无量。

此章为四种根性宣说入道之要妙。

修道士从有名之现实地,入无名之究竟地。

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之本体如如不动,然任运化现,故显有名。

但名不离常。

修道士心中之世界,就是道任运化现的即常即名,即名即常,常名等持之世界,再归于无知无欲、见素抱朴的寂灭境界。

入究竟地,返回于有名之现象界,深知世人心中之现实地只因常道之动而显现,如幻如化。

反者道之动,从无名入有名是初返,从有名入无名是再返。

初返生始觉,再返生妙觉。

有了对心性足够深入的悟解,老子再宣说明、强、富、志、久、寿修心六要义。

没有前期修心的成果,此章不可解,或者成为格言。

把古代圣人的修心秘要当做格言是最大的忌讳。

古代智者留下很多修心秘要,但切不可把修心秘要当做格言看。

格言是世人口上赞赏,并不践行的东西。

会背诵一大堆格言的人很多,但真正践行者无几,这是文化的可悲处。

王阳明看到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流弊,就是知而不行,智者的教戒成为美妙的口号,所以提出知行合一。

儒家的实修实证工夫历来不足,流弊极大。

这是世风日下的根源所在。

世人以智为尚,尚贤就是尚智,有智者称为贤,无智者称谓愚。

这是世人的心智,但不是圣人的心智。

世人修智,圣人修明。

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世人修力,圣人修柔(守柔之强)。

世人修富,圣人修知足。

世人以逆旅为家,圣人以究竟地为所。

世人以呼吸为寿,圣人以不生灭为寿。

最后一句经文,老子显然否定把肉体长生作为修道的目的,甚至否定肉体长生不死的可能性,修道的成就主要是心灵世界的。

《老子》第三十三章解读

《老子》第三十三章解读

《老子》第三十三章解读——关于《老子》第三十三章的解读(中)■张剑伟赖亦斐应该承认,《老子》文本中的很多词汇在流传中会出现与原意不符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有些正面的变成了负面的(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以及“无中生有”等),有些负面的变成了正面的(如“知人者智”、“强行者有志”等),有些本属错字误字但却作为正确的文字流传开来(如“大器晚成”,帛书本为“大器免成”,根据老子的总体思想以及诸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习惯用法,“大器免成”应为《老子》原文)。

但作为《老子》注释者和解读者,最基本和最要紧的应是首先搞清楚“老子到底说了什么”。

“自知者明”。

句谓:“自知”才能明道。

“明”,大多数注家理解为“聪明”、“明智”,事实上,这里的“明”应是“知常曰明”、“见小曰明”、“复归其明”之明,是修道之人通过“日损”而达到的心灵的澄澈和明净,可以看作是知“道”的一种状态。

王弼注为“越智之上也”,可谓接近老子原意。

“自知”问题,亦即老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普遍感兴趣的“认识你自己”的问题。

“认识你自己”作为一句德尔斐神谕箴言,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按照周国平先生的说法,其基本意思有三层: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第二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第三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第一层意思与老子所强调的“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等思想相一致。

第二层意思与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等观点相吻合。

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道德圣人和思想家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使他们对他人和世界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案一、导入: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立人处事的精髓。

今天我们继续第三十三章。

二、屏幕出示:【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说明】选自第三十三章三、指导读1、请同学们自由读2、谁来勇敢的站起来读。

指名读。

3、老师读,范读幷标出重读和休止符。

4、自己读5、指名读6、男女分角色读。

7、全齐站起来读。

四、大家读读入情境,结合屏幕的内容,说说您读懂了什么?(出示译文)能理解、理解别人叫做智慧,能理解、理解自己才算聪明。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体死亡而精神思想永存人间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五、背诵1、自由背,2、填空背。

3、开火车背。

4、齐背。

六、有很多名人饱读史书,深受经典的熏陶,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人生哲理。

名言拓展:1、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够征服自己。

——罗曼罗兰2、只要你能够自信,别人也就会信你。

——歌德3、有志者,事竟成。

——郭沫若七、小结老子的文章言简义丰,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希望我们大家读千古美文,做翩翩少年。

八、摘录。

知人者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

知人者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
第 2 4卷第 6期
21年 1 01 2月
濮 阳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u a fP y n ct n la dT c nc lC l g o r l u a gVo ai a n e h ia ol e n o o e
Vo . 4 N . 12 o 6
De . Ol c2 l
行 出函谷关时 , 应关令尹喜之请 , 遗五千文 , 即为《 道
德经》 又称《 , 老子》 《 、道德五千文》 《 等。道德经》 集中
体现了老子的思想精髓 , 虽然字数极少 , 但其内容博
大 精深 , 处 闪烁着 老子 在政 治 、 处 哲学 、 事 、 世 等 军 处 此章 可分 为 两个层 次来 看 : 第一层 是 讲 “ 人 ” 知 、
矣 , 用于 己, 物无 改矣 。” 力 则
必亡” “ 、 莫之能守” 怎么办呢? 老子运用抽象思维 , 逻 辑地推出 “ 知足者富” “ 与 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 四十 (
六章 ) 通 。 里是说 ,知足 ” 可 以不 失 , 相 这 “ 则 不失 则 可 以保 存 已有 的财 富 , 以说 “ 足者 富 ” 自春秋 以 所 知 。
王 弼注 符合 老子本 意 。知 人 ” 智 ” 乃是春 秋 “ 日“ ,
来, 有些剥削者互相争田争财以至损伤生命 , 也有些
本是“ 金玉 满堂 ” 的贵族 而破产 贫 困 , 老子 的 “ 知足 者
后期的常用语。 论语》 “ 《 :樊迟 问智 , 日:知人 ’ ” 子 ‘ 。 老子肯定也知人 , 但他更强调的是“ 知” “ 自 , 自知” 才
己的弱点才算是强者 。 知道满足的人富有, 坚持不懈 关于《 道德经》 的成书背景, 史记 》 据《 所载 , 乃是

道德经三十三原文译文和注释

道德经三十三原文译文和注释

道德经三十三原文译文和注释尽己章第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于外,知别人的长短与善恶,知显态世界事物的外象,此谓之“智”。

能知于内,知道自己的短处与不足,明白显隐两态世界宏观与微观事物的本质,谓之“明”。

“智”字的结构,是由上“知”与下“日”组成,知在外,日在内;其意就是既要知外,又能明内;知外是为了明内,明内则可以达外。

世人之所以不能明道,正是因为不能内明。

心地昏昧不明,眼睛只向外看,只去知人,不去自知;将心思机智全用于外,只察别人的黑白长短。

追名竞利,与人争是斗非;处世接物,用以巧智之心。

这等外智的小聪明,皆是本性不明的后天智巧心,而绝非先天道性的大智慧。

先天智慧与后天智识,是一对阴阳,共存于人体性命中。

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承。

外露一分机智,内心即增添一分不纯;外用十分聪智,内必有十分凿丧。

所以先辈教人,都是要求精神不可炫露,机智不可外用。

应当抱朴还淳,少私寡欲,大智若愚,涵养道德。

行之日久,本性自明,心德自悟,真知真智,自然显现。

非但可以知人知己;天地万物,古今中外,何所不知。

这就是“自知者明”的真义。

修道人若能虚静守笃,常返观内照,则性光具足,内道场坚固,自会内外照彻,古今自无障碍,宇宙自无间隔。

在不见中可以无所不见,在不知中自有妙知,在真静泰定中,犹如明月当空,毫发可鉴,此即自性之慧明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

首先当知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何来到人世间?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怎样珍惜生命,使之健康长寿?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大课题。

修身之道,不外乎性命二字。

人要尽性了命,首先必须存心养性,以性领命,性命双修,方可保命全角。

只要修之不辍,遏欲存理,时时省察,止欲生悔,待到私欲尽净,天理流行,洞见本来面目,了了常明,即是圆明妙觉。

这种自明,唯有自己心知肚明,别人无法知晓。

修习“自知者明”的功夫,必先炼己。

炼己有两个方面,一是除物欲,物欲不除,天真难现;二是炼气质,阴质不化,命体难固。

《道德经》第38章教案

《道德经》第38章教案

《道德经》第38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读、背诵第38章。

2、理解老子“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诵读与感悟中理解“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并就此提出了“上德”与“下德”的观点,那么老子在这里到底想要阐述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二、新课讲解(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8章(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内容解读如果把道德水平分为上下等,那么没有道德学说时往往有上等的社会道德环境,而整日把道德挂在嘴边,形式上不离开道德,是为下德,其德可见,其功可称,故无法体现真正的道德;上等之德是无为的,因为它与道保持一致,自然无为,上德还是无条件的,不为名利的,下等之德是有心而为的,是有条件的,看得出人为痕迹的,功利的。

仁爱至上是有为的,但是无条件的;义气至上是有为的,也是有条件的;礼仪至上是人为的,没有人响应时就强行“推销”礼教制度。

因此,社会失去道才去关心德,失去德才关心仁,失去仁才关心义,失去义才关心礼,礼是什么呢,是忠厚,诚信缺失的产物,是荒废根本,关注细支末节的表现,往往成为祸乱之元凶。

前述下德而下的伦理,是浮于道之外的虚华表象,是愚昧的起点。

因此,大丈夫选择敦朴而不是浅薄,选择忠厚诚信,而不是浮华,因此,舍弃浅薄,取其厚实。

三、学生思考、讨论:四、拓展引申、小结: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因此,对“上德”与“下德”等等的理解应当指社会环境而言,非指“上德之人”或“下德之人”;上德之所以有德,是因为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称之“无以为”;下德之所以无德者,因为德出“有心”,而又矜功恃为,故称之“有以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教学设计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教学设计

第七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学目标:1、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含义;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人际交往的一些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大量典故让学生明白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一、导入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往,首要的问题就是识人,了解人如同看书识字,读懂来了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相处,然而,人心难测,即便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识人上也载过跟头,任用了自以为是的马谡,记过统一中原的宏大志向付之东流。

那么怎样去认识一个人,究竟有什么秘诀,可以用来解读人的心思,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尊为智者的老总,她的识人之道又是什么的?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第三十三章,结合译文理解原文内容。

2、指名读,教师订正读音。

3、齐读。

4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章讲了什么内容。

5、讨论,这一章的哪些句子,你感悟比较深,结合历史典故或者生活实际谈一谈。

6、学生汇报。

7、教师总结。

三、深入探究(一)、运用历史典故讲解“知人者智”。

老子说“知人者智,”就是说能够认识别人,这是一种智慧,既然是智,就有一个智商的问题,你把认识作为一种智慧,那就有一个智商,既然有智商,那就有一个智商高,智商中,智商低的问题。

我们现在来看看,认识别人,智商高的人会怎样?1、举出箕子发现商纣王用象牙筷的例子。

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一个亡国之君,商纣王,(出示商纣王图片),商纣王下面有一个非常贤能的大臣,叫箕子(出示箕子图片),这个人,认识人的能力太强了,智商太高了,是一个典型。

箕子有一次在边上看,商纣王今天吃饭,怎么用了一双象牙的筷子呢?心里咯噔一下,糟糕了。

他开始用上一双象牙的筷子,这是一个细节。

但是他从这个细节上面,看到了一连串的变化。

将要发生的变化,商王朝快要灭亡了?提问:大家想一想,箕子为何能从商纣王用一双象牙筷子就能看到商王朝将要灭亡的结果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想,他是从一个细节上,一个筷子上,能够看到透视这个人,这个智慧,是何等的高?果然不出所料,没有多久,商朝就灭亡,这是政治家的眼光。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三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三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上一章是讲怎么修身治国。

这一章就是要告诉你该怎么自知、自强,怎么立志。

王弼注说:“知人者,智而已矣。

未若自知者,越智之上也。

”知人不过是有智慧而已,不如自知,因为自知超乎智之上。

我们都知道,知人善用非常重要,历史上能创业立功的人,汉高祖也好,唐太宗也好,都很会用人。

任何一个王朝的衰败多半是由于不会用人引起的。

诸葛亮《出师表》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我们能够知人善用,让不同的人才做不同的事情。

假设一个人又贤又能,那当然很好,如果一个人只贤不能,或者是只能不贤,那就得因材施用了。

有的君主是只用贤而不用能,而曹操是不用贤而只用能。

有人批评曹操,曹操问:“我是什么样的人?”人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是奸雄也。

”意思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可以做一个辅佐明君的大臣,在乱世的时候就能变成奸雄。

曹操正是处于乱世,而预见汉朝末代的这几个帝王又懦弱又糊涂,要选贤举能才能够阻止天下混乱的恶性发展。

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子上,同时赏罚要清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不能只赏不罚,也不能只罚不赏,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智。

国家的盛衰兴亡跟用人有很大关系。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文臣治理国家,保住了江山,但是到了他末年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明太祖也是一样,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很会用人,但慢慢地他的继承人养在妇人跟宦官手里头,完全不知民间疾苦,也不知道要好好地研究治国之道。

当用人只是找谄媚的人,找Yesman,那么一定会衰败的。

所以知人善用的帝王很了不起,他的智慧只是用在外头。

“知人”不是太难,尤其是当你阅人无数的时候,大概看人的相貌就可以把人分出来,从别人的一举一动中差不多也可以看出来。

但是自知相当困难,必须去掉所有的私心欲念,各种自以为是的、傲慢的、嫉妒的想法,把这一些欲念全都排除干净之后,再来深深地克制自己,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归根复命”,然后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引领万物归道的步骤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引领万物归道的步骤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者明,引领万物归道的步骤经典语录以往人们注重为学,通过学习知识来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虽然知识渊博,聪明睿智,但是实际上反而离“道”越来越远,成了夸夸其谈的所谓“智者”。

现在我们明确了“道”的名称,知道了“道”的究竟,就要由“为学”转向“明道”,从而处道抱一,观复知常,内心清净明了。

这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承启】承接上一章,在本章,老子论述当圣人“知止”以后,带领天下人归于大道的基本步骤,从而回应上一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章是高级阶段的总结,也是玄级阶段的引言。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体察他人德行才能的是睿智之人;能体察自己德行才能的是明道之人。

能战胜他人的强壮有力;能主宰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荣守辱,常德充足的,真正富有。

勤而行之,坚持不懈的,有志于道。

归于大道,坚守根本的,事业长久。

与道合一,虽死犹在的,生命长久。

【解析】本章论述圣人用“朴”引领天下万物自宾的六大步骤。

介绍如下:第一步:明道。

以往人们注重为学,通过学习知识来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虽然知识渊博,聪明睿智,但是实际上反而离“道”越来越远,成了夸夸其谈的所谓“智者”。

现在我们明确了“道”的名称,知道了“道”的究竟,就要由“为学”转向“明道”,从而处道抱一,观复知常,内心清净明了。

这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二步:修道。

以往人们注重学习生存竞争的本领,博取功名和社会地位,向往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强者,但这不是真正的强者。

当明道之后,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内在修炼,不断地战胜自己,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三步:超脱。

当体道悟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能超脱世俗名利,看淡财富地位,内心淡泊宁静,清心寡欲,从而感到满足。

这就是“知足者富”。

第四步:勤行。

《道德经》第39章教案

《道德经》第39章教案

《道德经》第39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读、背诵第39章。

2、理解老子“道”的辩证观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认识老子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老子宇宙观,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

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二、新课讲解(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9章(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师生共同翻译: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三)评析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

‘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

【要点解读】《老子》三十三章解读-完整版课件

【要点解读】《老子》三十三章解读-完整版课件

再见
老子见解
文意拓展
相关事例
曾国藩不仅知人,且深知自己。他坚持写了三十多年的日记,在 其日记中,他坦然记载了自己的弱点,好名、好利、好色,对自己轻薄 无耻的言行进行了无情的批露,痛骂自己“禽兽”,不是“人”……他 的书房名“求阙斋”,别人求圆满,他却求不足。自知不足,所以反躬 自省,勇于改过。
文意拓展
文意疏通
《老子》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 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 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 • 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 •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 • 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文意理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一般见解
明——智人 强——战胜别人 富健,坚持 寿——活得久
明——自知 强——自胜者 富——知足 有志——强行者 久——不失其所者 寿——正常死亡,善终者
相关事例
西楚霸王项羽曾经打得刘邦怀疑人生,但垓下一战,大败亏输,把 积攒的筹码全败光了。乌江自刎之前,还仰天长叹,“此天亡我也,非 战之罪。”
刘邦成功之后,不无得意的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二知己者明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二知己者明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二知己者明知人知物知环境确实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和需要,也是生命力的一种冲动、一种展示、一种实现。

任何个体生命个体人和人的大大小小的群体,无不冲动着展示着实现着,创造着新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人也改变着自己提升着自己。

就个体人而言,投入这一切外在的劳动创造和奋斗中、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有多少人是不自觉地被动的,应该说随波逐流的是大多数。

因为种种原因和限制,人最难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

知道自己有头脑可以学习思考、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自己在人生在人群中可以达到什么地位、什么境界、什么状态,更不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什么道路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这样就将自己生来就有的独一无二的伟大神圣的劳动创造能力掩没了、浪费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自己生来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的巨大生命创造力并能够善加运用,除了先天智力和身体缺陷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铸造成对社会具有特别奉献的优秀人才,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来。

这样人只好在人生实践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师傅和榜样,从他们的作为中,发现自己看见自己改造自己,与他们共鸣、竞争,在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勉励中,发现自己实现自己超越旧我,登上领奖台了,作品出来了,登上山顶了,才醒悟了,原来自己竟然也可以创造奇迹。

早知如此,自己的成就也许更大。

才知道自己这一生浪费太多了。

孔子是一个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智者,到老年才发现自己没有早多年学习研究周易。

才知道相见恨晚,发出了感叹。

那是与他的心灵相通的学问,那是他一旦研究就可以登峰造极的学问,那是他最有兴趣的学问,那才是与他有经天纬地志向相匹配的学问,可惜他接触晚了。

不过总算接触了,也写出了文言辞那样的周易传文。

我比孔子幸运,三十多岁就接触到周易了,立刻认真钻研,也写出了周易是怎样一本书,写出了周蝗哲学大厦,周易与中医。

《老子(二)》第三十三、三十四章教学设计

《老子(二)》第三十三、三十四章教学设计

《老子(二)》第三十三、三十四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老子(二)》第三十三、三十四章教学目标:1、扫除诵读障碍,指导诵读积累;2、培养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3、初步了解老子的“自知”、“自胜”重要性以及“道”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意,指导诵读积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第三十三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

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

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

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

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

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第三十四章说明“道”的作用,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书中再次谈到“道”的问题。

他认为,“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

这些观点,老子在前面某些章节中已经做过论述。

这个章是继续阐发三十二章的道理,讲“道”能够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统治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

此章内容从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谈作为“圣”、“侯王”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趣味练读1、范读2、初读文段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3、检查初读情况4、编节奏读(课件出示:《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师带读两遍5、生自由练读,读出趣味性,鼓励自己编节奏读6、检查:指名读,即时鼓励读得有趣的同学7、四人小组练读三、赛读1、小组赛读,其余小组听,学习、提意见2、大组赛读3、齐读四、我能背1、指导学生找出文段的结构特点:并列句式,易于记忆2、自己练习背诵3、指名背诵、小组背、全班背五、拓展、小结附:文意理解原文:《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感悟及体会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感悟及体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第三十三章是其中之一,并以其深邃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我通过学习和思考,对这一章节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往往更容易观察并了解别人,而对自己却了解得较少。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倾向于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他们的品质和性格。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反思和了解。

我们应该认识到,要想真正了解他人,首先必须了解自己。

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灵的拷问,我们才能逐渐增进对自己内心的洞察和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控制和自律的重要性。

道德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首先战胜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很容易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甚至迷失自我。

只有通过意志力的锻炼和内在的修养,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律,在逆境中展现出真正的力量和韧性。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追求无限的物质财富和外在的荣誉地位。

现代社会很容易让人陷入攀比和追求无尽欲望的境地,但这种追逐是无止境的,最终只会让人们感到疲惫和空虚。

只有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财富的价值。

最后,“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的极致常常在于其不完美之处。

当我们追求完美时,往往会感到束缚和痛苦。

然而,一旦我们能够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事物的不足之处,我们就能够真正发现其价值和用途。

正如道德经所言,大成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包容。

通过学习和思考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这些原则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满足,以及对事物的宽容和包容。

借助这些指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活出有意义的生活,并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或曰①:绝②圣弃③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④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⑤不足文⑥矣!吾今有所属⑦:见素抱朴⑧,少私寡欲⑨,无尤⑩。

译文或许有人说:弃绝圣明、抛弃知识,人民有百倍的利益;弃绝仁、抛弃义,人民恢复孝慈;弃绝技术、抛弃利益,盗贼就没有了。

前文这三者已是不值得文饰了!我现在有所嘱咐:发现本质,抱道守法,减少私欲,杜绝肆欲妄为,有功德而无罪。

注释①或曰:某人说,有人说,有的人说,或许有人说,也许有人说。

或曰,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②绝:(1)会意。

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

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

(2)断绝。

③弃:(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

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

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这是古代曾经存在的一种习俗。

小篆写法大同小异。

本义:扔掉;抛弃。

)④巧:技巧,机巧,技术。

⑤以为:犹已为,已是。

以,通"已"。

⑥文:文饰。

文饰:读音:wénshì基本解释(1)文辞上的修饰(2)掩饰;文过饰非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

——《南史·孔范传》文饰之词详细解释(1)亦作“文饬”,彩饰。

《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

不文饰也不裼。

”《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饬”汉高诱注:“不文饬也。

”《太平御览》卷二七九引作“饰”。

(2)引申谓打扮。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女性总是爱文饰,图表面的堂皇。

”(3)文辞修饰。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

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周公口语,辞句质朴,大加文饰。

《道德经》讲义(第31讲)

《道德经》讲义(第31讲)

《道德经》讲义(第31讲)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80至81章的主要内容;道学研究观点赏析:“老子管理之道的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

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章【原文】小国寡民①。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②。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③。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④。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⑤。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①小、寡:在此都是动词。

②什伯之器:指十倍、百倍人工之器。

③重死:看重生命。

远(yuàn):离开、避免。

徙:迁移、移居。

隐指转变、改变。

④甲兵:武器。

陈:陈列、使用。

⑤结绳:远古以结绳记事。

这一句所隐含的意思是:虽有文字,无所用之。

⑥甘、美、安、乐:在此都用作动词。

【译文】小国寡民(未来是“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人们再也不用百十人共享一个器皿),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人民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用舍近求远)。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家家虽然有舟有车但大多都是摆设);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能看见盔甲兵器却无陈列之处)。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人民从结绳的启示中获得更高智慧)。

甘其食(品尝着甘甜的佳肴),美其服(欣赏着美丽的服装),安其居(享受于安居的生活),乐其俗(陶醉于快乐的民俗)。

邻邦相望(邻里之间相互观望),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声相互闻听),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的做法使得那些需要多人使用的机具派不上用场;使得百姓把死看得很重的躲避远行,就是有车船也没有地方可去,就是有盔甲兵器也没有地方列阵;使得人民又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以那样的食物为甘,以那样的服装为美,以那样的生活为乐,以那样的居所为安,邻国之间互相都能看得见,连鸡鸣犬吠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但各国人民之间直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辩德”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辩德”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辩德”《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辩德”【原文】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译】能够认识和知道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把握和知道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能够降服和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控制和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

能够知止知足就是富有,能够身体力行就是志气。

不迷失方向和不丧失根基的人可以长久,有为者立功立德立言于世,身虽毁而精神却永垂不朽,这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仁人、志士、大德,才是真正的长寿。

【札记】人生于世,要有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

什么是明智,什么是强力,什么是志气,什么是长久,什么是真长寿,能够分辨出来者,就可以称为有德。

有道才有德,有德就有信义智仁礼,有了信义智仁礼才能返德复道。

修行就是一种内向性的运用意识的养生技术。

怎样内向性的运用意识养生呢?共分为六步:一、要有自知之明。

聪明其内,糊涂其外;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每日省悟,是否违道失德,有无利欲熏心,不可邪思妄为,要言行举止不离好。

二、要有自胜之强。

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心猿意马,用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降伏杂念,坚定道心,凝神入静,精勤修行。

三、要知止知足,满足物质生活的现状,追求精神生活的富有。

要体道返朴,恬淡寡欲,安贫乐道。

看淡红尘世情,珍重脱俗道心。

不怕贫困亏损其身,只要康乐圆满其心,道心显现凡念退,性光闪耀不同俗,修行者,乐在其中。

四、既要有志气,又要自强不息。

艰难险阻志更坚,百折不挠(náo)要强行,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圆金丹誓不休,无限风光在险峰,真人前程似锦绣。

五、不失道德,不忘根本,有源有流,源远流长。

天上天下,唯道独尊;地上地下,唯德最贵。

唯有修道行德,建根本,复我本来见天真,这才是久居之地,应止之所。

六、死而不亡,正气长存;肉身虽死,精神永存。

修行者一旦功圆果满,就会由九真达全真。

全真者,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与天地合一,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质虽化,性体永存。

道经第二十九至三十七章教案

道经第二十九至三十七章教案

《道经》第29、32、34、37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流利的朗读《道德经》选段,感知文章,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文章,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道德经》中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用物极必反的事例引入)二、教师采用多媒体展示《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原文。

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

3、重点字词的理解(1)、取:为、治理。

(2)、为:指有为,靠强力去做。

(3)、不得己:达不到、得不到。

(4)、天下神器:天下,指天下人。

神器,神圣的物。

(5)、执:掌握、执掌。

(6)、无为:顺应自然而不强制。

(7)、或载或隳:载,安稳。

隳,危险。

4、请学生翻译,教师给予指导。

[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

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纺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

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

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5、教师导读想要改变世界,你必须有所行动。

世界不是哪一个人能主宰的;你只能改变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

你的欲望太多,你就会失败在自己的行动之前。

让大家跟你一起行动,你必须走在大家的身后。

做自己能做的事吧!这样你才能不怨不悔。

三、反复朗读、感悟《道德经》第三十二、三十四章。

四、自学《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五、拓展延伸讨论:1、历史上有哪些帝皇违背人民的意愿,用强力统治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师归纳:秦始皇治国,徵敛无度,赋稅奇重,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严刑峻法,民怨鼎沸,钳制思想,焚书坑儒。

结果在秦二世时引起了陈胜吴广的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2、从秦始皇治国及秦朝的灭亡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归纳:这个历史教训提醒世人处事待人接物,要像圣人那样,不爱不取不有,不分别不执著,才能不生不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簧乡中心小学《道德经》大讲堂教案设计
撰写人:王晓
章节:第三十三章
一、教学内容分析:善于了解别人的那是聪明,能够认识自己的才算明知.善于战胜别人的是有威力,能够战胜自己的才算刚强.不丧失根基的就能长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背诵三十三章。

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思维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诵读
1、学生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三十三章(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读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读。

3、根据总结的方法,挑选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法一起来实践朗读,在朗读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断句。

(二)翻译,译文讲解。

教师重点解释第三十三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六、板书设计:
了解别人
聪明才智刚强
认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