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条件有三种:SSS(边-边-边)、SAS(边-角-边)、ASA(角-边-角)。

下面介绍几个经典的全等三角形例题:例题一: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AC=DF,∠C=∠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即满足ASA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二: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BC=EF,AC=D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所有对应边都相等,即满足SSS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三:已知△AB C和△DEF,已知∠A=∠D,∠C=∠F,BC=EF,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对应角相等,BC=EF,但没有给出第三边的长度。

无法判断是否满足SSS或SAS条件,因此无法断定△ABC≌△DEF。

例题四:已知△ABC和△DEF,已知AB=DE,BC=EF,∠B=∠E,是否可以断定△ABC≌△DEF?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给出反例。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已知△ABC和△DEF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即满足SAS条件。

因此,可以断定△ABC≌△DEF。

因为已知条件满足△ABC和△DEF的全等条件。

例题五:已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BC和DEF,若∠A=60°,AC=6,DF=9,求BC和EF的长度。

解析:由于△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EF。

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

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BC DEF(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AB DEAC DF BC EF=⎧⎪=⎨⎪=⎩,∴△ABC ≌△DEF (SSS )。

例1. 如图所示,AB =CD ,AC =DB 。

求证:△ABC ≌△DCB 。

A BCD分析:由已知可得AB =CD ,AC =DB ,又因为BC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以根据SSS 可得出△ABC ≌△DCB 。

证明:在△ABC 和△DCB 中,∵⎩⎨⎧AB =CD AC =DB BC =CB,∴△ABC ≌△DCB (SSS )评析:证明格式:①点明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②列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注意写在前面的三角形,条件也放在前面),用大括号括起来;③条件按照“SSS ”顺序排序;④得出结论,并把判断的依据注在后面。

“ASA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 C F∠=∠⎧⎪=⎨⎪∠=∠⎩, ∴△ABC ≌△DEF (ASA )。

例2. 如图所示,AB ∥CD ,AF ∥DE ,BE =CF ,求证:AB =CD 。

ABEFCD分析:要证明AB =CD ,由于AB 、CD 分别是△ABF 和△DCE 的边,可尝试证明△ABF ≌△DCE ,由已知易证:∠B =∠C ,∠AFB =∠DEC ,下面只需证明有一边对应相等即可。

事实上,由BE =CF 可证得BF =CE ,由ASA 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AB ∥CD ,∴∠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F ∥DE ,∴∠AFC =∠DEB (同上) ∴∠AFB =∠CED (等角的补角相等)又∵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在△ABF 和△DCE 中,()()()B C BF CE AFB CED ∠=∠⎧⎪=⎨⎪∠=∠⎩已证已证已证∴△ABF ≌△DCE (ASA )∴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角边”或“AAS ”。

三角形全等例题+练习(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例题+练习(常用方法)

B
DE C
7
典型例题 5.翻折法 若题设中含有垂线、角的平分线等条件的,可以试用轴对称性质,沿轴翻转图形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 5.如图(8)已知:在△ABC 中,∠A=45º, AD⊥BC,若 BD=3,DC=2, 求:△ABC 的面积.
A
E
F
B DC
G
针对练习 1:如图2所示,已知 ABC 中, AC BC , ACB 90 , BD 平分 ABC , 求证: AB BC CD 。

0
60

C

400
,P,Q
分别在
BC,CA
上,并且
AP
、BQ 分别是 BAC ,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A
B Q
P
C
截长补短 4、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C>BA,AD=CD,BD 平分 ABC , 求证: A C 1800
A D
B
C
截长补短 5、如图在△ABC 中,AB>AC,∠1=∠2,P 为 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
∠MBN 60 ,∠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DC (或它们的延长线)于
E,F . 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如图 1),易证 AE CF EF . 当∠MBN 绕 B 点旋转到 AE CF 时,在图 2 和图 3 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 AE,CF , EF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 猜想,不需证明.
A
B
EM
A
B
EM
A B
CF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4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40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的长.解:延长AD 到E,使AD=DE∵D 是BC 中点∴BD=DC在△ACD 和△BDE 中AD=DE∠BDE=∠ADCBD=DC∴△ACD ≌△BDE∴AC=BE=2∵在△ABE 中AB-BE <AE <AB+BE∵AB=4即4-2<2AD <4+21<AD <3∴AD=22. 已知:BC=ED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 2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BF=EF,∠CBF=∠DEF连接BE在三角形BEF 中,BF=EF∴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AD B C3.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EFD =CGDDE =DC∠FDE =∠GDC (对顶角)∴△EFD ≌△CGDEF =CG∠CGD =∠EFD又,EF ∥AB∴,∠EFD =∠1∠1=∠2∴∠CGD =∠2∴△AGC 为等腰三角形,AC =CG又 EF =CG∴EF =AC4.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AD 平分∠BAC∴∠EAD =∠CAD∵AE =AC ,AD =AD∴△AED ≌△ACD (SAS )∴∠E =∠C∵AC =AB+BD∴AE =AB+BD∵AE =AB+BE∴BD =BE∴∠BDE =∠EB ACDF21 E A∵∠ABC=∠E+∠BDE∴∠ABC=2∠E∴∠ABC=2∠C5.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上取F,使EF=EB,连接CF∵CE⊥AB∴∠CEB=∠CEF=90°∵EB=EF,CE=CE,∴△CEB≌△CEF(SAS)∴∠B=∠CFE∵∠B+∠D=180°,∠CFE+∠CFA=180°∴∠D=∠CFA∵AC平分∠BAD∴∠DAC=∠FAC∵AC=AC∴△ADC≌△AFC(SAS)∴AD=AF∴AE=AF+FE=AD+BE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 上。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含例题)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含例题)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SSS)(1)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___”或“SSS”.(2)这个基本事实告诉我们:当三角形的三边确定后,其形状、大小也随之确定.这也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角边(SAS)(1)基本事实: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__________”.(2)此方法包含“边”和“角”两种元素,必须是两边夹一角才行,而不是两边及一边对角分别相等,一定要注意元素的“对应”关系.【注意】(1)此方法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应用时,可以从图形上直接观察到三个对应元素必须符合“两边夹角”,即“SAS”,不要误认为有两边一角就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书写时也要按照“边→角→边”的顺序排列条件,必须牢记“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边角(ASA)(1)基本事实: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__________”.(2)用“ASA”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以及这两个角的夹边分别相等,证明时要加强对夹边的认识.4.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角角边(AAS)(1)基本事实: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__________”.(2)这一结论很容易由“ASA”推得,将这一结论与“ASA”结合起来,即可得出:两个三角形如果具备两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就可判定其全等.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HL)(1)基本事实: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________”.(2)“HL ”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所独有的,对于一般三角形不成立. 【归纳】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常用的思路方法如下: HL SAS SSS AAS SAS ASA AAS ASA AAS ⎧⎧⎪⎪⎨⎪⎪⎪⎩⎪⎪⎧⎪⎪⎪⎧⎪⎨⎨⎪⎨⎪⎪⎪⎪⎪⎩⎩⎪⎪⎧⎪⎨⎪⎩⎪⎩一直角边一斜边—已知两边找夹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角的对边—K 知识参考答案:1.(1)边边边2.(1)SAS 3.(1)ASA4.(1)AAS5.(1)HLK —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K —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K —易错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用边边边(SSS )证明三角形全等明确要证明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左边三角形的三边与“≌”右边三角形的三边的前后顺序要保持一致.【例1】如图,ABC △中,AB AC =,EB EC =,则由“SSS ”可判定A .ABD △≌ACD △B .ABE △≌ACE △△D.以上答案都不对C.BDE△≌CDE【答案】B二、用边角边(SAS)证明三角形全等此方法包含“边”和“角”两种元素,必须是两边夹一角才行,而不是两边及一边对角分别相等,一定要注意元素的“对应”关系.【例2】如图,AB=AC,添加下列条件,能用SAS判断△ABE≌△ACD的是A.∠B=∠C B.∠AEB=∠ADC C.AE=AD D.BE=DC【答案】C【解析】∵AB=AC(已知),∠A=∠A(公共角),∴只需要AE=AD,∴△ABE≌△ACD,故选C.三、用角边角、角角边(ASA、AAS)证明三角形全等1.不能说“有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因为:假设这条边是两角的夹边,则根据角边角可知正确;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一边是两角的夹边,而与另一个三角形相等的边是其中一等角的对边,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例3】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可以证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得出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SS B.SASC.SAA D.ASA【答案】D【解析】∵BF⊥AB,DE⊥BD,∴∠ABC=∠BDE.又∵CD=BC,∠ACB=∠DCE,∴△EDC≌△ABC(ASA).故选D.【例4】如图,已知点B、C、F、E在同一直线上,∠A=∠D,BF=EC,AB∥DE,若∠1=80°,求∠BFD 的度数.四、用斜边、直角边(HL)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1.当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若不适合应用“HL”,也可考虑用“SAS”“ASA”或“AAS”来证明.2.在用一般方法证明时,因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具备一对直角相等的条件,故只需找另外两个条件即可,在实际证明中可根据条件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例5】如图,BE=CF,AE⊥BC,DF⊥BC,要根据“HL”证明Rt△ABE≌△Rt△DCF,则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AE=DF B.∠A=∠D C.∠B=∠C D.AB=DC【答案】D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可以从求证的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逐步寻求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要注意对图形本身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对顶角、公共角、公共边等.【例6】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则∠D的度数为A.50°B.30°C.80°D.100°【答案】B【解析】∵OA=OC,OD=OB,∠AOD=∠COB,∴△AOD≌△COB(SAS),∴∠D=∠B=30°.故选B.【例7】如图,已知∠CAB=∠DBA,∠CBD=∠DAC.求证:BC=AD.【解析】∵∠CAB=∠DBA,∠CBD=∠DAC,∴∠DAB=∠CBA.在△ADB与△BCA中,CAB DBA AB ABDAB CBA ∠=∠⎧⎪=⎨⎪∠=∠⎩,∴△ADB≌△BCA(ASA),∴BC=AD.。

初二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例题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4、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5、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6、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7、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9、已知:AB=CD ,∠A=∠D ,求证:∠B=∠C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0、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AC-AB11、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F A E D C B PD A CB C D B AD B C B A C D F 2 1E ABC D E F 21 AD B CA B C D A12、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13、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14、.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求证:∠OAB =∠OBA15、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 .16.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ED ≌△EBC .(2)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7.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18、如图:DF=CE ,AD=BC ,∠D=∠C 。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111749AD 是整数,求AD解:延长AD 到E,使AD=DE∵D 是BC 中点∴BD=DCAD=DE∠BDE=∠ADCBD=DC∴△ACD ≌△BDE∴AC=BE=2∵在△ABE 中AB-BE <AE <AB+BE∵AB=4即4-2<2AD <4+21<AD <3∴AD=2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

连接AP,BP∵DP=DC,DA=DB∴ACBP 为平行四边形又∠ACB=90∴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AB=CP=1/2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AD BC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BF=EF,∠CBF=∠DEF连接BE在三角形BEF 中,BF=EF∴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EFD =CGDDE =DC∠FDE =∠GDC (对顶角)∴△EFD ≌△CGDEF =CGBACDF21 E∠CGD=∠EFD又,EF∥AB∴,∠EFD=∠1∠1=∠2∴∠CGD=∠2∴△AGC为等腰三角形,AC=CG又EF=CG∴EF=AC5.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A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AC,连接DE∵AD平分∠BAC∴∠EAD=∠CAD∵AE=AC,AD=AD∴△AED≌△ACD (SAS)∴∠E=∠C∵AC=AB+BD∴AE=AB+BD∵AE=AB+BE∴BD=BE∴∠BDE=∠E∵∠ABC=∠E+∠BDE∴∠ABC=2∠E∴∠ABC=2∠C6.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CE ⊥AB∴∠CEB =∠CEF =90°∵EB =EF ,CE =CE ,∴△CEB ≌△CEF∴∠B =∠CFE∵∠B +∠D =180°,∠CFE +∠CFA =180°∴∠D =∠CFA∵AC 平分∠BAD∴∠DAC =∠FAC∵AC =AC∴△ADC ≌△AFC (SAS )∴AD =AF∴AE =AF +FE =AD +BE7.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解:延长AD 到E,使AD=DE∵D 是BC 中点∴BD=DC在△ACD 和△BDE 中AD=DE∠BDE=∠ADCAD BCBD=DC∴△ACD ≌△BDE∴AC=BE=2∵在△ABE 中AB-BE <AE <AB+BE∵AB=4即4-2<2AD <4+21<AD <3∴AD=28.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CD AB9.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证明:连接BF 和EF 。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培优(38题)(方法)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培优(38题)(方法)

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经典38题)(方法)1.(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在△ABC中,∠B=2∠C,AD⊥BC于D,求证:CD=BD+AB.2.(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G.求证:EG=FG。

3.(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已知AC=BD,AD⊥AC,BC⊥BD,求证:AD=BC.4.图,∠B=∠E,∠C=∠D,BC=DE,M为CD中点,求证:AM⊥CD.5.(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等腰Rt△EOF中,∠EOF=90°,连结AE、BF。

求证:(1)AE=BF;(2)AE⊥BF。

6.(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在△ABC中,AB=AC,E在线段AC上,D在AB的延长线,连D E交BC于F,过点E作EG⊥BC于G.(1)若∠A=50°,∠D=30°,求∠GEF的度数;(2)若BD=CE,求证:FG=BF+CG.7.(方法:火眼金睛找条件)如图所示,∠BAC=∠DAE=90°,M是BE的中点,AB=AC,AD=AE,求证:(1)CD=2AM,(2)AM⊥CD.8.(方法:火眼金睛找条件)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 △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9.(方法:火眼金睛找条件)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为BC的中点,过点E 作EF∥AD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G=CF.FDE CBA(2)10.(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AB=AE,∠ABC=∠AED,BC=ED,点F 是CD 的中点, 求证:AF ⊥CD.11.(方法:巧做辅助线)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MAN=45°. 求证:MB+ND=MN .12.(方法:巧做辅助线)已知:如图,ABCD 是正方形,∠FAD=∠FAE .求证:BE+DF=AE .13.(方法:火眼金睛找条件)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边BC 的中点,F 为DC 的中点,BF 与AE 有何关系?请解释你的结论。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本文讲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边角边和角边角。

边角边指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SAS”。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例如,在图中的△ABC和△ABD中,虽然有一个角和两边相等,但是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但是在例1中,如果AC=AD,且∠CAB=∠DAB,则可以证明△ACB≌△ADB。

在例2中,如果AD∥BC,且∠ABC=∠DCB,AB=DC,AE=DF,则可以证明BF=CE。

角边角是指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ASA”。

例如,在例2中,如果AD平分∠BAC,且∠ABD=∠ACD,则可以直接判定△ABD≌△ACD。

在例3中,如果在Rt△ABC中,BC=2cm,CD⊥AB,且EC=BC,EF=5cm,则可以求出AE的长度。

除了边角边和角边角外,还有三种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在例5中,如果在△ABC和△DEF中,AB=DE,BC=EF,且有一个角相等,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6中,如果AB∥DE,AB=DE,BF=CE,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7和例8中,分别是通过角平分线和垂线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总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于解决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DC,∠ABC=∠DCB。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CB=∠DCB。

又因为AB=DC,所以BC=AC。

因此,根据SSS(边边边)相等可知,△ABC≌△DCB。

同时,∠ACB=∠DCB,AC=BC=DC。

2.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D和ABF中,已知AD=AE,∠1=∠2,BD=CE。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又因为AD=CE,所以BD=BE。

因此,根据SAS(边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同时,∠ABD=∠BCE,AD=CE=BE。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1、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2、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3、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BC .4.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 求证:∠OAB =∠OBA 5.(5分)如图,已知AD ∥BC ,∠PAB 的平分线与∠CBA 的平分线相交于E ,CE 的连线交AP 于D .求证:AD +BC =AB .6.(6分)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1)求证:MB =MD ,ME =MF(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ED ≌△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8.(7分)如图,△ABC 中,∠BAC =90度,AB =AC ,BD 是∠ABC 的平分线,BD 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 点的直线于E ,直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求证:BD =2CE . 25、如图:DF=CE ,AD=BC ,∠D=∠C 。

求证:△AED ≌△BFC 。

证明:∵DF=CE ,∴DF-EF=CE-EF ,即DE=CF ,在△AED 和△BFC 中,∵ AD=BC , ∠D=∠C ,DE=CF∴△AED ≌△BFC (SAS )26、(10分)如图: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4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4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40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解:延长AD 到E,使AD=DE∵D 是BC 中点∴BD=DC在△ACD 和△BDE 中AD=DE∠BDE=∠ADCBD=DC∴△ACD ≌△BDE∴AC=BE=2∵在△ABE 中AB-BE <AE <AB+BE∵AB=4即4-2<2AD <4+21<AD <3∴AD=2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

连接AP,BP∵DP=DC,DA=DB∴ACBP 为平行四边形又∠ACB=90∴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AB=CP=1/2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AD BC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BF=EF,∠CBF=∠DEF连接BE在三角形BEF 中,BF=EF∴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EFD =CGDDE =DC∠FDE =∠GDC (对顶角)∴△EFD ≌△CGDEF =CGB ACDF21 E∠CGD=∠EFD又,EF∥AB∴,∠EFD=∠1∠1=∠2∴∠CGD=∠2∴△AGC为等腰三角形,AC=CG又EF=CG∴EF=AC5.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A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AC,连接DE∵AD平分∠BAC∴∠EAD=∠CAD∵AE=AC,AD=AD∴△AED≌△ACD (SAS)∴∠E=∠C∵AC=AB+BD∴AE=AB+BD∵AE=AB+BE∴BD=BE∴∠BDE=∠E∵∠ABC=∠E+∠BDE∴∠ABC=2∠E∴∠ABC=2∠C6.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CE ⊥AB∴∠CEB =∠CEF =90°∵EB =EF ,CE =CE ,∴△CEB ≌△CEF∴∠B =∠CFE∵∠B +∠D =180°,∠CFE +∠CFA =180°∴∠D =∠CFA∵AC 平分∠BAD∴∠DAC =∠FAC∵AC =AC∴△ADC ≌△AFC (SAS )∴AD =AF∴AE =AF +FE =AD +BE7. 如图,已知AB =DC ,AC =DB ,BE =CE ,求证:AE =DE.∵AB=DC,AC=DB ,BC=BC∴△ABC ≌△DCB ,∴∠ABC=∠DCB又∵BE=CE ,AB=DC∴△ABE ≌△DCE∴AE=DEA B E CD8.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含答案)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精选1.在四边形ABCD中,AD=BC,BE=DF,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证明:△ADE≌△CBF;若AC与BD相交于点O,证明:AO=CO。

2.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

证明:AC∥DE;若BF=13,EC=5,求BC的长。

3.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AD=AE。

证明:BE=CD。

4.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

证明:△AOD≌△BOC;AD∥BC。

5.点C是AE的中点,∠A=∠ECD,AB=CD。

证明:∠B=∠D。

6.已知△ABC和△DAE,D是AC上一点,AD=AB,DE∥AB,DE=AC。

证明:AE=BC。

7.在△ABE和△DEF中,AB∥CD,E是CD上一点,BE交AD于点F,EF=BF。

证明:AF=DF。

8.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

证明:AB∥DE。

9.在△ABC中,点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

证明:AE=CE。

10.点A、C、D、B四点共线,且AC=BD,∠A=∠B,∠ADE=∠BCF。

证明:DE=CF。

11.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

证明:AE=FB。

12.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证明:BD=CE;∠M=∠N。

13.在△ABC中,BE⊥AC,CD⊥AB,垂足分别为E,D,BE=CD。

证明:AB=AC。

14.在△ABC和△CED中,AB∥CD,AB=CE,AC=CD。

证明:∠B=∠E。

15.在△ABC中,AD平分∠BAC,且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

证明:AB=AC;若AD=2,∠DAC=30°,求AC的长。

16.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和直角三角形DBF,且它们相似,∠D=28°,求∠GBF的度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教学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种)1 边角边(重点)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原因:如图:在∆ABC和∆ABD中,∠A=∠A,AB=AB,BC=BD,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例1 如图,AC=AD,∠CAB=∠DAB,求证:∆ACB≌∆ADB.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CB,AB=DC,AE=DF求证:BF=CE.例3.(1)如图①,根据“SAS”,如果BD=CE, = ,那么即可判定△BDC≌△CEB;(2) 如图②,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例4.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理由是;△ABE≌,理由是.例5.如图,在△ABC和△DEF中,如果AB=DE,BC=EF,只要找出∠ =∠或∥,就可得到△ABC≌△DEF.例6.如图,已知AB∥DE,AB=DE,BF=CE,求证:△ABC≌△DEF.例7.如图,点B在线段AD上,BC∥DE,AB=ED,BC=DB.求证:∠A=∠E例8.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D.2.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例1.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例2.如图,已知AD平分∠BAC,且∠ABD=∠ACD,则由“AAS”可直接判定△≌△.例3.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那么AE= cm.例4.如图,AD∥BC,∠ABC的角平分线BP与∠BAD的角平分线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例5.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例6.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 (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 (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 你添加的条件是:;(2) 证明:例7.如图,A在DE上,F在AB上,且BC=DC,∠1=∠2=∠3,则DE的长等于 ( ) A.DC B.BCC.AB D.AE+AC【基础训练】1.如图,已知AB=DC,∠ABC=∠DCB,则有△ABC≌_______,理由是_______;且有∠ACB=_______,AC=_______.2.如图,已知AD=AE,∠1=∠2,BD=CE,则有△ABD≌_______,理由是_______;△ABF≌_______,理由是_______.3.如图,在△ABC和△BAD中,因为AB=BA,∠ABC=∠BAD,_______=_______,根据“SAS”可以得到△ABC≌△BAD.4.如图,要用“SAS”证△ABC≌△ADE,若AB=AD,AC=AE,则还需条件( ).A.∠B=∠D B∠C=∠EC.∠1=∠2 D.∠3=∠45.如图,OA=OB,OC=OD,∠O=50°,∠D=35°,则∠AEC等于( ).A.60°B.50°C.45°D.30°6.如图,如果AE=CF,AD∥BC,AD=CB,那么△ADF和ACB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O,∠CAB=∠DBA,AC=BD.求证:(1)∠C=∠D;(2)△AOC≌△BOD.8.如图,△AC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交DC于F,BD分别交CE、AE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和BD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DBC=∠DCB.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A BC DEF角角边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例1、如图,在△ABC 中,∠ABC =45°,H 是高AD 和高BE 的交点,试说明BH =AC .例2、如图,∠ACB=90°,AC=BC ,BE ⊥CE ,AD ⊥CE 于D ,AD=2.5cm ,DE=1.7cm . 求BE 的长.例3、如图, 在△ABC 中, AC ⊥BC, CE ⊥AB 于E, AF 平分∠CAB 交CE 于点F, 过F 作FD ∥BC 交AB 于点D. 求证:AC =AD.例4、如图, 在ABC中, ∠A=90°, BD平分B, DE⊥BC于E, 且BE=EC,(1)求∠ABC与∠C的度数;(2)求证:BC=2AB.边边边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B,AD=CD.你能说明∠C=∠A吗? 试一试.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DC,E为AC上的一动点(不与A重合),在E移动过程中.BE和DE是否相等? 若相等,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例3.如图,AB=CD ,AE=CF ,BO=DO ,EO=FO .求证:OC=OA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8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一、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1。

例1:如图,在△ABC中,AB = AC,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D≌△ACD。

解析:1. 在△ABD和△ACD中:- 已知AB = AC(题目中给出的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 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BD = CD(中线的定义)。

- AD = AD(公共边)。

2. 根据SSS(边边边)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D≌△ACD。

二、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2。

例2:已知:如图,AB = AD,∠B = ∠D,∠1=∠2,求证:△ABC≌△ADE。

解析:1. 因为∠1 = ∠2,所以∠1+∠DAC = ∠2+∠DAC,即∠BAC = ∠DAE。

2. 在△ABC和△ADE中:- 已知AB = AD。

- ∠B = ∠D。

- 且∠BAC = ∠DAE(已证)。

3. 根据ASA(角边角)全等判定定理,可得△ABC≌△ADE。

三、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3。

例3:如图,在△ABC中,∠C = 90°,AC = 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AB = 6cm,求△DEB的周长。

解析:1. 因为AD平分∠CAB,∠C = 90°,DE⊥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D = DE。

2. 在Rt△ACD和Rt△AED中:- AD = AD(公共边)。

- CD = DE(已证角平分线性质)。

- 根据HL(斜边直角边)定理,可得Rt△ACD≌Rt△AED。

- 所以AC = AE。

3. 因为AC = BC,AB = 6cm,设AC = BC=x,根据勾股定理AC^2+BC^2=AB^2,即x^2+x^2=6^2,2x^2=36,x^2=18,x = 3√(2)。

4. 又因为AE = AC = 3\sqrt{2}\),所以BE=AB - AE = 6 - 3\sqrt{2}\)。

5. 而△DEB的周长为DE+DB+BE,因为CD = DE,BC = BD + CD,所以△DEB的周长为BC+BE = 3\sqrt{2}+6 - 3\sqrt{2}=6cm。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的长. 解:延长AD 到E,使AD=DE∵D 是BC 中点, ∴BD=DC在△ACD 和△BDE 中∵AD=DE,∠BDE=∠ADC,BD=DC ∴△ACD ≌△BDE ∴AC=BE=2∵在△AB 中,AB-BE <AE <AB+BE又∵AB=4,即4-2<2AD <4+2,则 1<AD <3∴AD=2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AB=2CD. 证明: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

连接AP,BP∵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B=CP=1/2AB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BF=EF,∠CBF=∠DEF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ABC=∠AED , ∴ ∠ABE=∠AEB , ∴ AB=AE.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4、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证明: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可得,∠EFD =CGD∵DE =DC ,∠FDE =∠GDC ∴△EFD ≌△CGD∴EF =CG ,∠CGD =∠EFD∵EF ∥AB ,∴∠EFD =∠1∵∠1=∠2,∴∠CGD =∠2 ∴△AGC 为等腰三角形,即AC =CG又 EF =CG ∴EF =AC.A D BCB A CD F2 1 E5、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证明:延长AB取点E,使AE=AC,连接DE∵AD平分∠BAC,∴∠EAD=∠CAD∵AE=AC,AD=AD∴△AED≌△ACD ∴∠E=∠C∵AC=AB+BD,∴AE=AB+BD∵AE=AB+BE,∴BD=BE∴∠BDE=∠E∵∠ABC=∠E+∠BDE∴∠ABC=2∠E,∴∠ABC=2∠C5、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证明:在AE上取F,使EF=EB,连接CF∵CE⊥AB ,∴∠CEB=∠CEF=90°∵EB=EF,CE=CE,∴△CEB≌△CEF∴∠B=∠CFE∵∠B+∠D=180°,∠CFE+∠CFA=180°∴∠D=∠CFA∵AC平分∠BAD ,∴∠DAC=∠FAC∵AC=AC ,∴△ADC≌△AFC(SAS)∴AD=AF ,∴AE=AF+FE=AD+BE.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例1:如图,在△AFD和A EBC中,点A, E, F, 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 AD= CB (2) AE= CF; (3) DF= BE (4) AD// BC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1) 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 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 (2) (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

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已知:如图,在△AFD和△EBC中,点A, E, F, C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求证:AD// BC证明:•/ AE= CF••• AE+ EF= CF+ EF••• AF= CE在厶AFD和△CEB中,AD CB•AF CEDF BE•△AFD^A EBC( SSS•-Z A=Z C•AD// BC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查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本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例2:已知:如图,0P是AOC和BOD的平分线,OA OC, OB OD。

求证:(0AB2A OCD (2) AB CD。

思路分析:1)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 2中的对应关系。

2) 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证明:(1):0P 是 AOC 和 BOD 的平分线,•••/ AOP=Z COP / BOP=Z DOP •••/ AOP-Z BOP=Z COP- / DOP •••/ AOB=/ COD在厶 OABm OCD 中,OA OC AOB COD OB OD• △ OAB^A OCD ( SAS (2)由(1)知厶 OAB^A OCD • AB= CD解题后的思考:在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 2,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

AB// CD AB = CD 求证:AD// BC AD= BC思路分析:1) 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 2的应用。

2) 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 要先将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准备好。

即如何由已知条件证明出两边和一角相等,以及如何用上AB// CD 这个条件。

解答过程: 连接BD•/ AB // CD•••/ 1=/ 2在厶 ADB^ CBD 中,例3:已知:如图,AB CDABD CDBBD DB•••△ADB^A CBD( SAS••• AD= BC, / ADB=Z CBD•AD// BC综上:AD// BC, AD= BC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中证明三角形全等用到了公共边,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从题目中发现这些重要的隐含条件。

例4: (1)在图1中,△ABC和△DEF满足AB= DE AC= DF,Z A=Z D,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2)在图2中,△ABC和△ABD满足AB= AB, AC= AD, / B=Z B,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全等三角形判定2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

2)解题思路:在图1中,△ABC和厶DEF满足AB= DE AC= DF, / A=Z D,即两个三角形满足SAS的条件,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图2中,△ ABC^D^ ABD满足AB= AB, AC= AD, / E3=Z B,这两个三角形虽然也有两边和一角相等,但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不相同,所以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解答过程:(1)全等;(2)不全等。

解题后的思考: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要根据所给的边与角的位置进行判断:(1)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即“SAS'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当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即“SSA'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在证明题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判定2的掌握情况,即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注意两边和一角相等的另外一种情形,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另外,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或公共角等。

知识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3例5:如图,BE X AE, CF丄AE, ME= M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要证明AM是△ ABC的中线,就要证明BM= CM要证明线段相等,就要证明与BM CM有关的三角形全等,即△BEM^A CFM 然后从已知条件中找出能够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解题思路:结合已知条件和对顶角相等可由ASA来判定△ BEN^A CFM从而得出BM= CM进而得到AM>A ABC的中线。

解答过程:•/ BE X AE, CF丄AE•••/ BEM=Z CFM= 90°在厶BME^ CMF中,BME CMFME MFBEM=CFM•△BME^A CMF(ASA)•BM=CM•AM>^ ABC的中线。

解题后的思考:要证明人皿是厶ABC的中线,需要证明M是BC的中点,因此,转化为证明BM= CM结合已知条件,应考虑证明与这两条相等线段有关的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结合题目中已有的条件和能够求出的相等关系,选择正确的判定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知识点四:全等三角形判定4例6:已知:BC= EF, BC// EF, / A=Z D,Z ABF=Z DEC 求证:AF= DCF E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要证明AF= DC就要先证明△ABF^A DEC而已知中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Z D,Z ABF=Z DEC但还缺少一组边,如何找到这组边呢?根据BC= EF, BC// EF,想到连接BE,从而证明厶BFE^A ECB进一步得到BF= EC再利用A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解题思路:要证明线段相等,我们可以考虑先证明三角形全等,△ ABF和厶DEC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要使它们全等,只要证得BF= EC即可。

于是连接BE证厶BFE^A ECB即可证得BF= ECo解答过程:连接BE•/ BC// EF• / FEB=Z CBE在厶BFE和厶ECB中,EF BCFEB CBEBE=EB•••△BFE^A ECB( SAS••• BF= CE在厶ABF和厶DEC中,A DABF DECBF=EC•△ABF^A DEC(AAS•AF= DC解题后的思考: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种重要方法,解答时要结合图形, 分析已知条件与求证的结论,寻找沟通二者的桥梁。

例7:在厶ABC中,/ ACB= 90°AC 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 MN于D , BE MN 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a的位置时,求证:①ADC也CEB •,②DE AD 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b的位置时,求证:DE AD 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c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思路分析:1) 题意分析: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或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差,就要想这条线段与两条线段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两条线段AD BE与CE、DC之间有何关系。

这就需要我们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从而实现等线段的转化。

2) 解题思路:(1) AD MN 于D , BE MN 于E ,又ACB 90,在Rt ADC与Rt CEB中,直角对应相等,斜边对应相等。

又DAC与BCE同为ACD的余角,自然也是相等的,所以可得到ADC也CEB。

进一步可推出DE AD BE。

(2)第(3)问中,与(1)的证明思路类似,先证明ADC也CEB ,再来证明DE、AD、BE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过程:(1)①ADC ACB 90 ,CAD ACD 90。

BCE ACD 90。

CAD BCE 。

AC BC ,ADC 也CEB。

②ADC 也CEB,CE AD,CD BE。

DE CE CD AD BE。

(2) ADC CEB ACB 90 ,ACD CBE。

又•••AC BC ,ACD也CBE。

CE AD,CD BE。

DE CE CD AD BE 。

图b(3)当MN旋转到图c的位置时,AD、DE、BE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 BE-AD (或AABE— DE BE AD DE 等)。

ADC CEB ACB 90 ,ACD CBE。

又•••AC BC ,ACD也CBE。

AD CE, CD BE。

DE CD CE BE AD。

解题后的思考:在运动变换问题中,不管运动变换前后的图形、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解题的基本思路不变,一般情况下,运动前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是为解答运动后的相关问题作铺垫。

小结:本题组主要考查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以及在运动变换问题中如何准确地运用三角形全等实现等线段的转C 2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 2 90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1 C BEC 180 ,BEC 90BE AC解题后的思考:(1)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除了可运用前面的几个条件外,还可利用“斜边和直角边”去证明;(2)证明两直线垂直可直接证明两直线夹角等于 90 °也可证明夹角所在三角形中的另两个角互余。

小结:本组题主要考查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在解题时 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换。

知识点五:全等三角形判定 例8已知:如图AD 为FD CD 。

求证:BE5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 AC 。

AC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若能证明 1证明 ACD 也要证BE 垂直于AC ,需证 90,就可得BFD ,便可知 BEC 90,由题意可知 1 2 90 ,BE 垂直于 AC ,这就要证 C 2。

这可由已知条件 C 2。

再由 / 1+ / 2=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