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与模拟题类编:专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设置了()A.御史大夫监察百官B.节度使控制地方军权C.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D.三省六部削弱相权2.(2分)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C.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3.(2分)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大宪章》的颁布B.查理二世复辟C.《权利法案》的颁布D.“光荣革命”4.(2分)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丧心病狂的侵略军开始了屠城,这是天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屠城,天津人民曾将“7.14”这一天作为天津的祭日。

屠城的“侵略军”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日本军队D.八国联军5.(2分)我国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青年节②建军节③国庆节④劳动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2分)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7.(2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8.(2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A.1945年B.1951年C.1967年D.1993年9.(2分)如图形象地描绘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A.经济贸易自由化 B.政治民主化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10.(2分)如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1.(2分)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海外贸易12.(2分)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人类文明之路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③殖民掠夺之路④欧洲发展之路。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的普及的编年史:
A、完全性
B、详细性
C、神话性
D、人物性
答案:B
解析:《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详细性十分明显的编年史,作者以《春秋》为基础,通过附加传说及传闻,形成了自郭璞所著起,比《国语》《传》更为宏大完整的编年史著作。

2.清朝初年,为迎接俄国贡品,在北京成立了专门机构,派出()来
接待
A、军队
B、外交官
C、使节
D、特使
答案:D
解析:清朝初年,为迎接俄国贡品,在北京成立了专门机构,派出特
使来接待。

其中最为著名的特使便是胡宗宪,他曾亲自前往俄罗斯交涉,且签署了“春盆协定”,春盆协定签定后,清朝政府也接受了俄罗
斯贡品,以此结束了清朝与俄国的长达一百余年的僵持状态。

二、判断题
1.宋朝称霸中国,国势实现最广大的辉煌。

答案:正确
解析:宋朝紧贴外部经济文化发展和变化,国势发展到鼎盛,实现了最广大的辉煌。

在其实施的制度和政策下,宋朝资本市场得以发达,民俗学大行其道,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技能有了飞跃的发展,流传了一系列的文学经典,从而开创了安静及繁荣的宋朝文化时期。

2.民国政府推行了抗战斗争,实现了中国抗日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

答案:正确
解析:民国政府积极投入抗战,在中国社会各界激起斗志,改变旧时的局面,建立了新的国家,实现了中国抗日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

民国政府还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推行西学东渐的现代化,并搞建设了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各项事业,使中华民族实现新的历史经历。

高中高考历史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高中高考历史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2018年高考史及答案〈新全国n卷)考24 .司迁著《史》,文献关于黄帝的述容不一甚至荒,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性。

司迁游各地,常常遇到人黄帝的事迹。

有于此,他从文献中“其言尤雅者”,成黄帝的事----- 迹列于本之首。

一撰述程表明A.《史》关于黄帝的准确可信B.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史真C.史文献当与口相印D.最完整的史文本的史最真25.唐制定土地法,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弱化B.流民重C. 土地兼并和D.自耕小衰退26.明朝有人描述在大庾岭所:“盖北南者,悉皆金帛之物;南北者,悉皆粗重之。

南者月无百,北者日有数千。

”表明当OiwiNrh8YOA.岭南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途易盛27.清代有学者:“古有儒、、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土大夫、、工、商,无不之,以至儿童、女不字者,亦皆而如之,是其教之儒、、道而更广也。

”表明OiwiNrh8YOA.小成一种新的宗教播体B.小的起冲了封建等念C.市民大推世俗文化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念28.”的敦盗御,的关公,黄的典白的曹操,黑的叫。

”京中人物的OiwiNrh8YOA.真再了客史B.固化了大众的史知C.正确断了史人物D.提升了史人物的价29. 1877年,清政府采英公使郭嵩的建,在新加坡立事。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神、大阪及南洋聚居的商埠立了事。

反映了清政府OiwiNrh8YOA.力脱不平等条的束B.外交上开始出制度性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D.国地位得到提高30.抗日争期,省政府曾布《省减租施法》,在村推行以“减租”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表明当国民党中央OiwiNrh8YOA.放弃了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B.阻止地方政府行土地政策的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D.无意改村的生关系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公共必修,恩格斯所著《在从猿到人程中的作用》成指定教科,文化部了以“从猿到人”等宣主的大型科学知展会。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解析版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解析版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1. ( 2分) (2018·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

从材料“圆”“直线”等名词可以看出,墨家对自然科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反映了墨家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A项诸子百家的其他派别思想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完整”科学体系的内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旨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认识能力,难度中等。

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是显学,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力量的壮大。

儒家思想因为主张仁爱,在春前战国时期与时代不符,得不到重视。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其它各家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2. ( 2分) (2018·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状态并未结束,虽然藩镇掌握财政大权,很多并不上供,但是名义上官员要接受中央任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藩镇只是赋税不上供,不能说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项明显与历史史实不符,故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唐代藩镇割据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大。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 高中历史选修1-2学生版

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 高中历史选修1-2学生版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5高中历史选修1-2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0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7)中华民族(14分)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0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

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分)考点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01.(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考点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0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考点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01.(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0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4.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5.(题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7.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Ⅱ)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Ⅱ)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历史1.A【解析】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

故选A。

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

2.B【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

答案选B。

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错;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 错;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错。

3.C【解析】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4.D【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对。

陆王心学提倡“心即理也”,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昆曲关系不大,A错;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逻辑错误;昆曲是“官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错。

5.D【解析】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D正确。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

答案:B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B.儒学的思辩化C.佛教的传入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

根据“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

答案:A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 项错误;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C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 1400 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

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泉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己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4分)1923年底,孙中山认:“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届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邦国”指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其中的表白体现出()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3、发过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丁占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

”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理解最全面的是()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C.公民人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4、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此,美国推行()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5、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已被突破, D 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 ABC项错误。
1985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
【答案】 D
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 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
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答案】 A
22.1941 年 6 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 说几句好话” ’。这反映出丘吉尔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
因此 D 项不正确,选 B 项。
而且杜
【答案】 B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 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 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 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
【答案】 A
18.1931 年初, 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码,这一成功
1932 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3。

16-18高考历史真题选修(1-2) Word版含解析分类汇编

16-18高考历史真题选修(1-2) Word版含解析分类汇编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2018年高考01.(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

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

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

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

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

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

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自由;自由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

(2)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或“荣誉与税捐相适应”);将公民权利与城邦利益向结合;采取中庸之道;确立法律的权威。

(3)作用: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的信息归纳回答。

专题15 高中历史选修(1-2)-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含解析

专题15 高中历史选修(1-2)-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含解析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0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材料二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内容,举一例说明。

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必须注意的策略是什么?【答案】(1)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

思想:重农抑商(2)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举例:财产等级制等影响: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3)先进的理念;协调或兼顾各阶层利益,处理好国家富强、民众裕乐的关系。

【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以概括出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由‚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可以概括出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不难概括出重农抑商的政策。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可以概括出梭伦改革的理念是中庸。

第二问只需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说明中庸的积极作用。

如实行财产等级制,既照顾了贵族的利益又兼顾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权力,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变法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01.(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

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

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

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

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

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

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自由;自由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有财产制合法化;开放公民权利;实行财产等级制。

(2)特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或“荣誉与税捐相适应”);将公民权利与城邦利益向结合;采取中庸之道;确立法律的权威。

(3)作用: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2)依据材料“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分析回答。

(3)依据材料从稳定了雅典公民集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缓和雅典公民内部矛盾,维护城邦整体利益,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思考回答。

02.(江苏省苏锡常镇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希腊有些城邦,贵族委托一个德高望重的公民负责改革法律,以消除最明显的不公正现象。

雅典的梭伦就是其中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出身贵族,所以他有资格当选首席执政,但他不是那些作威作福的贵族显族。

他的家境中平,早年曾兼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并且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七贤”之一。

他同情平民,又曾在雅典与邻邦麦加拉的战斗中勇立战功,率众攻克应属雅典的萨拉米岛,因此他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梭伦:“我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而毫不剥削也不增加他们的权利。

对于那些具有实力,并且利用自己的财富施展实力的人,我也注意不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失。

”“对于民众如果不过分放纵,也不粗暴地对待他们,他们对首领也会极其顺从。

”——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欧洲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从梭伦的出身和经历分析,雅典贵族为什么委托梭伦“负责改革法律”?(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是如何给下层平民“足够的好处”但又“不过分放纵”的?(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答案】(1) 出身贵族,与商旅为伍,饱有学识,同情平民,勇立战功。

(2)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成立陪审法庭: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财产等级制规定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

(3) 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

(3)依据所学从阶级性原则,一分为二原则思考回答。

0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各有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校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

校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他把国家(注:指稚典城邦)笠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斌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

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

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校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材料二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

……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于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

……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极。

……商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答案】(1)原则: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维护城邦利益;实行法治;责任适度,倡导公正;注重人道主义。

(2)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3)价值取向:梭伦改革中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视城邦与公民为一体;商鞍变法中国家控制民众,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

【解析】【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据材料一中“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得出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他把国家(雅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得出维护城邦利益;他的法律“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得出实行法治;“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得出强调责任适度,倡导公正;“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得出注重人道主义。

(3)两次改革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综合两则材料看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

考点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01.(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李悝(前455——前395年)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后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

政治上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

经济上正式废除了中国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

第三是实行法治,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第四就是改革军事制度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悝变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悝变法的影响【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特点:改革较全面、彻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注重法治,以法律形式推进(2)影响:打击了旧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强了魏国实力,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传播了法家观念,增强了法家影响力;推动了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开启了战国变法的先河,推动了后来商鞅等人的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李悝变法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李悝变法的特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结合材料中的“奖励有功国家的人”“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和“实行法治,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等信息,从改革较全面彻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注重法治以法律形式推进等方面来回答。

(2)李悝变法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魏国的实力、社会转型以及其后的变法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来回答。

02.(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

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

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

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

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

【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

(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

(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

(3)因素: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由材料看,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根据其变法的内容和当时所处的时代形势可得出,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

点睛:选修部分题目的答题依据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材料”,另一个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而且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者越来越钟情于后者,这是因为这既可以考查到考生准确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考查调动所学相关史实和相关技巧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