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90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3. PCM编码器
(1)方法一:
(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
(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
(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解码器输出信号端(TP506)和编码器输入信号端口(TP501),观测信号时以TP501做同步。定性的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
5. PCM频率响应测量:将测试信号电平固定在2Vp-p,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的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信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实验结果见彩印图片
实验三、基带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内容:
1.α=0升余弦滤波成形信号观察
(1)准备工作:将数字调制解调模块中的KG01选择在下端测试数据位置,KG02设置成3级m序状态,数据时钟选择开关置于1-2状态,KG04置于α=0升余弦滤波状态。
KP01置于1-2状态。
(2)以发送时钟做同步,观察发送信号的波形。观察多零点抖动与眼皮厚度。
(3)用KG02输入不同的测试数据,观察TPi03的信号要从信号。总结信号特征并解释原因。
2.α=1,α=0.4,α=0.4开根号升余弦滤波的眼图观察
(1)准备工作:除KG04外,其余同步骤1.KG04设置成α=1,α=0.4,α=0.4开根号升余弦滤波状态。
(2)以发送时钟做同步,观察发送信号的波形。观察多零点抖动与眼皮厚度,记录TPM02,TPM03波形。
(3)用KG02输入不同的测试数据,观察TPi03的信号。记录TPM02,TPM03波形,总结信号的特征并解释原因。
眼图的观察方法:用一个示波器跨越在抽样判决器的输入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水平周期使其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
3.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连接好导线。
4.然后调节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观察波形。
5.观察过以后,调节频道和斜率等等各种不同的细节,然后调节示波器的噪声。最终能得出来以下的眼图结果。
(1)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定时误差灵敏度是眼图斜边的斜率。斜率越大,对于定时误差越敏感。
(3)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抽样时刻上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畸变程度。
(4)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判决门限。
(5)抽样时刻时,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若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判。(6)图中倾斜阴影带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了接收波形零点位置的变化范围,即过零点畸变,它对于利用信号零交点的平均位置来提取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四AMI/HDB3和CMI码型变换实验
实验步骤:
1. AMI 码编码规则验证
(1)首先将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单/双极性码输出选择开关设置KD02 设置在2_3 位置(右端)、AMI/HDB3 编码开关KD03 设置在AMI 位置(右端),使该模块工作在AMI 码方式。
(2)将CMI编码模块内的M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 产生7位周期m序列,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 和AMI 输出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 波形及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 波形,观测时用TPD01 同步。分析观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关系是否满足AMI 编码关系,画下一个M 序列周期的测试波形。
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双极性编码数据TPD05(上) 7位周期序列TPD01(下)与AMI输出的单极性编码数据TPD08(上)
(3)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从TPD01测试点移去,使输入数据端口悬空产生全1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4)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拨除,将示波器探头接入TPD01测试点上,使输入数据端口不悬空产生全0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记录测试结果。
2. AMI 码译码和时延测量
(1)将输入数据选择跳线开关KD01 设置在M 位置(右端);将CMI 编码模块内的M 序列类型选择跳线开关KX02产生15 位周期m 序列;将锁相环模块内输入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P02 设置在HDB3 位置(左端)。
(2)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输入数据TPD01 和AMI 译码输出数据TPD07 波形,观测时用TPD01 同步。观测AMI 译码输出数据是否满正确,画下测试波形。问:AMI编码和译码的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