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二)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四年春季,卫国国君桓公之弟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州吁不能安定卫国百姓,于是臣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曰:“王觐为可。”由此可知
A.卫国政局长期动荡
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分封秩序仍然存在
D.礼乐制度已经崩溃
2.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朝廷所需要的刺绣物品,“皆委之闾巷市井妇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这一措施
A.促使宋代改变了抑商政策
B.有助于宋代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说明宋代普遍使用丝织品
D.表明宋代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
3.宋代之前,士庶不通婚,社会等级壁垒森严;入宋之后,士庶之间的界线已被突破,“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种变化
A.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B.抑制门阀士族地主势力
C.有利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选拔出大量实用型人才
4.下图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粮秣兑换券》,图片中有“蒋中正印、周恩来印、中华民国十五年印”等内容,从图片可以推理出的正确信息是
A.武汉南京已被北伐军队攻占
B.黄埔军校粮秣实行统筹供应
C.上海已出现职业化军事学校
D.国共共同掌握政府经济命脉
5.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年就已成书,因得不到总理衙门的首肯印行,一直未能出版。该书的遭遇主要反映了
A.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不作为
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C.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6.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
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
计表》中关于第1军的部分内容(选
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磐石游云队时期以上总计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
十余名。
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以上总计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
共约百九十余名,共合二百一十
二(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C.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7.在罗马法中,由家父作为掌权者,妻子、子女及其他家属、奴隶的人格等都被置于家父的支配权之下:在财产关系上,家族或家庭财产由家父完全掌控。这些与中国古代法礼所强调的“三纲五常”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表明古罗马和古代中国
A.男性家长绝对权威凸显
B.政治特征体现了“家国一体”
C.农耕经济始终占据主导
D.资源权力分配受制于生产力
8.观察下面《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主要得益于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9.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据此可以得出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
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的冲突
10.某学者评价美国宪法:“1787年制宪会议所制定的崇高根本法仍然是美国的宪法,但它有名无实。宪法的形式是一个经过精心调整的、理想的平衡政体,但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随着行政首脑的活跃,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而成为替代靠群众会议来治理国家的万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
A.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
C.行政权逐渐超越了立法权
D.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的保障
11. 1928年发表的小说《雨》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讲述大早时节,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一边撒尿一边唱歌:“大水冲来了,人们
快跑啊!”被人收养后,有一天天气突变,小男孩却失踪了,在寻找男孩过程中,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滂沱大雨。该部小说体现的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
12.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第13~14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作答;第15~17为选考题,每个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2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
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