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组成和分布形态。
进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了解和分析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于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主要贸易商品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鞋帽和日用品,家具和灯具等。
这些商品以其良好的质量和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原材料和矿产品,机电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等。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因此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主要是与能源和基础工业相关的产品。
二、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主要是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
中国与东盟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亚洲国家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此外,中国与欧洲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三、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增长和变化。
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逐渐转变。
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从简单的原材料和低端产品转向了机电设备和高端技术产品。
四、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中国的出口总额在不断增加,从几十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千亿甚至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总额也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化。
五、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地区分布上有明显特点。
中国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外贸环境良好。
总的来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贸易伙伴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和优化升级。
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
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现状、变迁原因以及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如纺织品、矿产等。
然而,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中国逐渐向高技术制造业和电子产品出口转型。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之一。
具体来看,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等。
其中,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型。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电子类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柱。
贸易壁垒: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壁垒措施,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和技术。
中国政府为了打破这些壁垒,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以提高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
知识产权保护:在过去,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施了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政府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向高技术领域转型,提高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
例如,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
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中国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成绩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姓名学号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
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也面临着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需求增加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的分析,揭示我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问题,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了解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和进口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探讨主要出口国家和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和产品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因素,评估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中的地位和挑战,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战略性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和机遇,促进我国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2. 正文2.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在过去几年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电子信息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
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在逐渐增加出口规模。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然而,贸易结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过度依赖一些传统产品和产业,而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仍然相对较多。
因此,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
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国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进展相对较慢。
这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模式,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另外,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进口了大量的资源产品,比如石油、铁矿石等,这反映出我国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这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不够多样化,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进口仍然相对较多。
这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
首先,应该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其次,应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新兴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此外,我国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宽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产品结构。
一方面,可以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强资源和市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合作,引进更多的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总之,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表明,我国的贸易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多样化。
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形势,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是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度进行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1.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由加工贸易为主导,以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为主要出口商品。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额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出口额占比最大,达到29.2%;纺织品出口额为12.3%;服装出口额为6.6%;机械设备出口额为9.6%;交通运输设备出口额为7.9%。
2.进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主要以资源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额达到 2.1万亿美元,其中原油、天然气、铜、铁矿石等资源产品为主要进口商品,占比较大;高技术产品如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和汽车等也占有一定比重。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首先,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度较高,如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
这些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其次,对资源消耗型产品的出口较多,这对于国内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此外,由于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不足,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中国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相对较合理。
首先,对资源产品的进口符合国内产业需求,有助于增加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对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有助于国内企业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此外,通过进口高品质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拓展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吸引更多优质产品的进口,提高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
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
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首先,从技术领域来看,中国技术贸易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
其中,信息技术是中国技术贸易的主导领域之一、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全球有着重要地位,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量居全球首位。
此外,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等也是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内容。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中国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开始涌向国际市场。
其次,从主要贸易产品来看,中国技术贸易的进出口产品主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化工产品等。
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电子产品是中国技术贸易的两大主导产品。
中国的手机、电视以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和仪器仪表也是中国技术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
中国在这些领域具备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品牌优势。
最后,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中国技术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
中国的技术贸易主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展开,其中美国、欧盟、日本是中国的重要技术贸易伙伴。
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合作、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亚洲、非洲等地的技术贸易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在技术领域、主要贸易产品和主要贸易伙伴等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技术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随着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技术贸易有望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加强与各国的技术合作,推动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也是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和合理度进行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生产中心,其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由工业制成品、资源产品和农产品组成。
1.工业制成品: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和家居用品等。
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的制造业有着丰富的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因此能够生产出大量的工业制成品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2.资源产品:中国的资源产品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等。
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会出口到其他国家。
然而,中国资源产品的进口量也很大,主要是能源产品和金属矿石的进口。
3.农产品:中国的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产品在中国的进出口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中国对于一些农产品的进口也很大,比如大豆、棉花和木材等。
1.外需和内需的平衡: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应该能够平衡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外部市场的需求。
只有同时满足国内和外部需求,才能使得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商品结构合理。
对于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产品,应该尽量保持自主研发和生产,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2.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应该反映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应该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支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进口关键技术和高端设备等,改变传统制造业的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问题。
3.优化贸易伙伴: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应该优化贸易伙伴。
中国应该加强与创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开展更加平衡的贸易,降低对个别国家的依赖。
通过多元化贸易伙伴,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和外部经济风险。
4.环境友好: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应该更加环境友好。
中国应该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国内和外部市场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
浅析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我国国际技术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实现科技创新、拓展国际市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状况一、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出口技术合同额为1448亿美元,进口技术合同额为309亿美元。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技术贸易逆差状态,同时,在技术服务领域出口和进口双向增长,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
二、技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国际技术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持续增加。
据统计,2019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近三成,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计算机等。
同时,我国在技术服务领域出口增速明显,增幅高于进口。
三、技术贸易实现互利共赢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结构逐步调整,已从简单的单向技术转移局面转变为多元化的、双向互利的局面。
当前,我国与美、欧等国家和经济体在技术方面的合作日益增多,同时我国借助产业园区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先进载体,尤其是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
对策研究一、拓展出口渠道,增加技术服务出口我国技术服务出口潜力大,但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我们应该拓展出口渠道,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
此外,通过建设贸易平台,加强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广产品,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转移我国技术转让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能力不足和技术转移成本偏高。
我们应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拓宽技术转移渠道,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同时,可以通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高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技术转移效果。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素质,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之一,其外贸业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的进出口总体情况以及商品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自开放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14.93万亿元人民币。
与2001年相比,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3倍以上。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外贸政策的和全球化的推动。
其次,中国的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的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例如电子产品、纺织品、家具等。
而进口商品则主要是石油、钢铁、汽车等资源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这种商品结构的调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中国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型,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等。
其中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尤为频繁,双方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彼此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增加。
但是,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抬头。
这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导致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中国的竞争力。
此外,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波动也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推动国内的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新的出口竞争优势。
同时,积极寻求多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扩大市场开放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多样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并且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各国贸易伙伴的合作,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外贸结构与优势分析
中国外贸结构与优势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外贸结构也不断调整和优化,取得了诸多成果。
一、中国外贸结构中国外贸结构主要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部分,其中出口占外贸总量的大部分。
1.出口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上,如服装、鞋子、玩具、电子产品、家具、塑料制品等。
这类产品的出口量较高,但利润空间较低。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也开始向高端产品输送转型。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产品逐渐从传统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机械、电子、建材、汽车、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转移。
2.进口中国的进口分为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两种。
(1)商品进口中国的商品进口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矿产、农产品、食品、木材、纸浆、绿色食品、医药制品和高科技产品等方面。
进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增多,满足了我国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服务进口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也有相应进展,服务进口也在逐渐增加。
多国企业在中国开展服务贸易,涉及教育、医疗、旅游、文化、金融等方面,这些服务产品的供给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中国外贸优势1.劳动力成本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这使得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其他国家更具有竞争力。
2.产业链完整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较为完整,拥有强大的产业配套基础,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连锁的工业支持和配套的物流服务,这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优势的重要原因。
3.地理位置优越华北、东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是我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中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距离近、交通通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我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
4.政府支持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支持和保护,如降低关税、加大出口退税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进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还体现在出口商品的种类和质量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讨论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首先是进出口规模的扩大。
中国自开放以来,通过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采取一系列开放政策,取得了惊人的外贸进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
据统计,1978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进出口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了4.7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这种规模的扩大使中国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其次是出口商品的种类的增加。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鞋类、玩具等。
然而,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许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如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汽车等。
这种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第三是出口商品质量的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中国的一些品牌如华为、小米等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些高质量的产品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赖进口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原材料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中,依赖进口资源的特点非常明显。
中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的石油、铁矿石、大豆等资源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2.国内外需的结合。
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既受国内需求的影响,也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根据国内的需求来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
3.地区性特点。
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在地区上也存在一定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外贸的主要集聚地,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接近海港和国际市场,具有优越的交通和物流条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分析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1.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9%。
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产品、新能源产品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类。
在这些品类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额最高,占比超过40%。
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持续增长势头,显示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我国长期以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与此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一些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施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和贸易障碍。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需要我国加大力度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状况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
这些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较高。
通过进口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可以快速获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中国的外贸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影响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进行分析。
一、贸易模式发生变化中国外贸在过去主要以中低端产品的批量出口为主,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中国外贸正在由传统的批量出口向质量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转变。
中国正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
同时,中国企业逐渐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贸易伙伴和市场结构调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欧盟等传统大国仍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对华贸易增速趋缓。
相反,中国的贸易伙伴正在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转移。
中国与这些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增长迅猛,呈现出互利共赢的局面。
此外,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中国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贸易方式逐渐多样化中国外贸方式也在逐渐多样化。
传统的加工贸易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但中国正在加强对外投资和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同时,跨境电商也在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出口渠道和市场机会。
这些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外贸结构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综合竞争力。
四、贸易结构优化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外贸逐渐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增加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另一方面,中国外贸在产品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绿色、环保产品和服务贸易转变。
此外,中国外贸结构还在不断优化,向服务贸易比重增加,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这些优化使得中国外贸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
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性分析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夯实了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产品结构是进出口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主要行业、产品种类和出口国家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从主要行业来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涉及多个领域,其中以机电产品和传统产业为主。
机电产品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机械、电子等各类产品。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这些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也相应增长。
同时,传统产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也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些产业在我国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是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对于就业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从产品种类来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覆盖了众多的品类。
除了机电产品和传统产业外,化工产品、农产品、能源等也是我国进出口的重要类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新能源等。
这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于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多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不断扩大了我国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力。
再次,从出口国家来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
亚洲地区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伙伴,其中以东盟、日本和韩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增加。
同时,欧洲和美洲也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相对集中的地区,尤其是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较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机电产品和传统产业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导行业,而化工产品、农产品、能源等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有利于我国提升产业水平和技术创新。
同时,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对象。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合理度分析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以下是对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其合理度的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1.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以机械和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机械和电子产品是中国的出口主力军,包括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
纺织品和服装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玩具、家具、鞋类等。
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矿产品等。
这些商品主要出口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进口商品结构现状: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主要以机械和电子产品、资源和能源产品、农产品为主。
中国大量进口机械和电子产品,主要是由于国内对高端设备的需求超过了国内生产能力,这部分产品主要来自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
资源和能源产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矿产等,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国内资源的不足导致的。
农产品主要是粮食、肉类、水果等,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农产品供给不足和对品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引起的。
1.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出口商品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机械和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低附加值产品,对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另一方面,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不平衡和不稳固的问题,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依赖度过高,面临国际市场风险增大的压力。
2.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分析: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相对较合理。
一方面,中国大量进口机械和电子产品,满足了国内高端设备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进口资源和能源产品满足了国内的能源需求,保障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农产品的进口也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品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三、促进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建议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首先,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进口总额为2.5万亿美元,出口总额为2.5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
这显示了中国贸易的活跃度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其次,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商品结构上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是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占比较高。
机电产品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其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和零部件等。
这些产品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出口的主力军。
其次是服装和纺织品的进出口比重较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其服装和纺织品的出口规模巨大。
再次,化工产品也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化工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化工产品的进出口规模也较大。
最后是农产品的进出口比重较小。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其农产品的进出口比重并不高。
这可能与中国国内农业的自给自足水平较高有关。
与此同时,中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进行限制和制裁。
这给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速面临一定压力。
再次是生产成本的上升。
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使得中国在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减弱。
综上所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机电产品、服装和纺织品、化工产品为主,农产品的进出口比重较小。
中方应加大贸易促进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在面临保护主义压力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浅谈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的变化
浅谈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的变化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的变化进行浅谈。
技术贸易进出口的定义技术贸易进出口指的是基于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的跨国贸易。
在技术贸易中,技术成果的转移和应用是核心,包括技术性质的产品、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技术资本等。
技术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技术贸易进出口规模扩大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2000年至2019年,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81.5亿美元增长到341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技术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受益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具备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国外采购和合作伙伴。
同时,我国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我国技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贸易内容的多样化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逐渐多样化。
除传统的技术产品贸易外,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技术资本的贸易也逐渐成为技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技术许可贸易是技术贸易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技术许可,我国的技术成果得以转化为商品或服务,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技术许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通过技术许可形式获得我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共赢发展。
其次,技术服务贸易也成为技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技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在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和机构的技术服务合作。
出口贸易结构统计分析
出口贸易结构统计分析摘要:本文运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四大特点和相应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
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
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
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
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
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
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
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
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
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
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技术贸易进出口结构分析摘要:本文简要的阐述了金融危机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对于国际、国内贸易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从国际贸易总量分析,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比例开始上升;我国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关键词:技术贸易、中国进出口、结构分析、分析、一、国际技术贸易概况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它由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这两方面组成。
简言之,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国际间的以纯技术的使用权为主要交易标的物的商业行为。
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有:各种工业产权,如专利、商标;各种专有技术或技术诀窍;提供T程设计,工厂的设备安装、操作和使用;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机器、设备和原料的交易的等。
总之,技术贸易即包括技术知识的买卖、也包括与技术转让密切相关的机器设备等货物的买卖。
现代意义的技术贸易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逐步替代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这为科学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并出现了以许可合同形式的技术贸易。
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各国技术发展加快和技术发明数量的增多,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以鼓励发明创造为宗旨的保护发明者权利的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的诞生。
是围际技术贸易产生的重要前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国际间经济竞争实际上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
因此。
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贸易的重要对象,国际技术贸易额不断增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技术贸易额每年约为30亿美元。
70年代中期增至100多亿美元,80年代中期增至500多亿美元,1990年已达1000多亿美元,1995年达到2500亿美元。
1965年至1995年,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率为15.82%,大大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6.3%的增长率。
2002年国际技术贸易额已达近万亿美元。
二、当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概况1、国际技术贸易迅猛发展。
6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发展飞快,其贸易额平均每年翻一番以上,远高于一般商品贸易的发展速度。
据联合国统计,1965年国际技术贸易额约为25亿美元,1975年达到110亿美元,1985年猛增到500亿美元,以后随着大国之间紧张关系的缓解,军事领域高科技竞争转为经济领域高科技竞争,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更快,到1999年技术贸易额已达到5400亿美元。
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主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发展和技术寿命周期的缩短,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科研成果形成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因此,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国际分工和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广泛吸收别国先进技术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2、国际技术贸易水平日趋高级化。
从国际技术贸易的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技术贸易水平日趋高级化,国际技术交流和转让越来越集中在高中层次技术上。
在高中层次的国际技术贸易方面,以专利、商标、专门知识、技术诀窍、咨询服务等为买卖对象的软件贸易大量增加,而以成套设备、器材和成套工程为买卖对象硬件贸易相对减少。
以计算机软件为例,美国软件出口额1980年仅为7亿美元,1990年达1500亿美元以上。
3、国际技术贸易的贸易对象主要是信息技术。
当今发展最快的是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在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的产值与信息行业有关。
目前,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由于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有关信息产业的交易额已急剧增加,从而直接推动了技术贸易的进程。
目前,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议》于1997年7月开始生效以后,全球信息产业贸易已超过了农业、汽车或纺织品中任何一种商品的贸易量。
《世界贸易组织信息技术协议》规定:在2000年前要将世界主要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关税削减为零关税。
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的竞争将愈趋激烈,信息技术贸易的发展还会加快。
4、合作与竞争成为技术贸易的新格局。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空前激烈,而竞争的实质则主要体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各国技术创新的实力较量。
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技术对竞争的重要性,并不取决于技术的科学价值或在产品中的显著程度,在所有能够改变竞争规则的因素中,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
随着各国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改变了其纯技术输入国的状况,使技术贸易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竞争更加激烈。
在高新技术的技术贸易领域,跨国公司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纷纷谋求建立战略联盟,利用战略联盟,跨国公司不仅可以直接从对方获取先进技术,而且可以为自己以后的技术创新分散风险和减少巨额投资。
美国IBM、日本东芝及德国西门子于1992年成立的战略联盟,就是通过实现共同开发半导体芯片来分散风险和费用的。
5、信息化和自由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技术贸易环境涉及范围很广,然而无论从哪方面看,进入90年代,技术贸易环境都有明显的改善。
大批新技术、新发明、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信息设施、信息网络等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们获取国外技术的观念和手段,使技术贸易的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在国外进行技术投资持比以往更加开放的政策。
一些与技术贸易有关的国际性、区域性协议的签署和生效都为技术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
另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技术贸易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加快了技术贸易的发展。
三、我国技术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急功近利的引进行为(1)“重硬件,轻软件”。
集中表现在我们在技术引进时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
从总体来说,以设备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高达80%,而以技术为主合同金额仅占20%。
这样,引进仅仅是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
往往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引进的新技术就会变成旧技术,引进的新设备又变成旧设备,于是不得不重新引进,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2)“重引资,轻技术”。
主要是利益与“绩”驱动的结果。
为了追求本地区的政绩而不惜一切代价,盲目引资。
甚至有些地区只重视引进的数量而不重视引进的质量,导致盲目引进甚至重复引进。
2.对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规则缺乏了解和深入分析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致使近些年高新技术类无形资产流失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许多人对国际技术贸易的非凡性、复杂性和程序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技术贸易中束手无策,屡屡吃亏。
此外,在签订技术贸易合同时,只重视有关技术价格确定、技术资料交付、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考核与验收、技术服务与咨询、保密责任等所谓“软条款”的内容,极大地损害了我方的利益。
(1)科研与生产相脱节我国在技术引进中只重视对技术、设备等的引进,而忽视了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所引进技术的改进、研发与创新。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尚有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开发活动。
而且,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开发人员投入不合理,导致科研机构与企业生产相脱节,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2)技术引进与输出的层次较低,技术的科技含量不高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高新技术的贸易额逐步增大.但这些技术还远跟不上国际高新技术的发展。
与世界高精尖技术相比,我国的所谓高新技术科技含量并不高,技术贸易的层次相对较低。
(3)调控乏力与政策不配套由于没有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放在主导地位,国家对技术引进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规划,特别是未能在技术引进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明确而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和计划,导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消化吸收创新都处于无计划状态,国家宏观调控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逐渐增多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是农产品。
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都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
国外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从单一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扩张到纺织品、食品、玩具、机电产品以及高技术产品。
四、在国际技术贸易方面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修订和发布利用外商投资,以及鼓励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和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出口的导向政策,为对外合理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内迸一步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技术出口提供坚实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政府加强技术贸易领域的立法和监督作用。
1.关于利用外商投资的新政策。
实践表明吸引外资已是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首先,随着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成为wto正式成员以后,为了履行我国加入WTO所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国的利用外资政策必须与世贸组织的相应国际规则相衔接。
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吸引外资,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专门人才,为促进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经国务院2002年3月4日批准,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2年3月11日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关于鼓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为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已于2000年7月11日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于2001年1月4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软件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明确要求:①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要规范和加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
鼓励软件著作权登记,并依据国家法律对已经登记的软件予以重点保护。
②为了保护中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在其计算机系统中不得使用未经授权许可的软件产品。
③加大打击走私和盗版软件的力度,严厉查处组织制作、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活动。
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和国家税务总局要定期开展联合打击盗版软件的专项斗争。
3.加强政府立法和监督。
鉴于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和我国不少知名品牌被国外抢先注册的情形,我国应该加强技术贸易领域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