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共61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PPT课件(38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PPT课件(38张)
三民主义能否切中 要害,指导革命运动, 解决所有问题?
三、艰难前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艰难前行: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2、12溥仪退位
三、艰难前行:三民主义的实践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时间:1912年
B.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 全体,国民在政治 上一律平等···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 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 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 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 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 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一、时代呼唤:三民主义的提出
一、时代呼唤:三民主义的提出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 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 济方法。
——胡适
一、时代呼唤: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2)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 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一、时代呼唤:三民主义的提出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
辛亥革命永远是民族复兴伟大 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 周年大会”发言
实践在即,理论先行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 形成和发展
一、时代呼唤: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理论设计:三民主义的内涵 三、艰难前行:三民主义的实践 四、与时俱进:三民主义的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毛泽东
5、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民革
新三民主义
交集:反帝反封建
补集: 工作时间、人民权力、土地纲领、 革命前途等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相同: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 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政治基础)
1、民主革命阶段:有八小时
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
不同: 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次历史巨变
三位伟人 三个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醒
新中国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毛泽东思想 站
邓小平理论 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 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 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
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为民族革命贡献毕生精力 的高贵品质。
核心
补充和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
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
评 价
的土地革命纲领。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
代和阶级局限性)
二 、 实 践 三 民 主
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 的封建统治。这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义 维护民主共 的 和的斗争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人教历史必修3)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人教历史必修3)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根本原因是 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5、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 6、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7、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8、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事件是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 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 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 东、邓小平。”——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主要是因为它( )

A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手段 B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 C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D直接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A、没有反映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要求 C、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D、没有提出自己的土地革命纲领
3、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新”在有明确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反帝要求
新思想
联俄
民族主 义
民权主 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新”在强调普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建立国民的政府 遍平等的民权;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国民一律平等 一切自由及权利。
①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 ②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 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 ③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 ④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爱国精神。(根因)
(05广东9) 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 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 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优质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优质精品课件

课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要求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时代的呼唤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时代的内涵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时代的辉煌与遗憾 ——三民主义的实践及评价
四.时代的碰撞 ——新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纲领
【合作探究】
探究: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这进样步看性来①,:我把们满并洲不贵是族恨和满满洲洲人人,民是区恨分害开汉来人的满洲人……如 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 不局死限,性一①日:不满能汉坐对视立的(!狭”隘民族主义)
——1906年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2: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
孙中山题著《《民民族权主主义义》》《《民民生权主义主》义》《民生主义》
【自主学习】
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夺政权 (前提)
建政权 (核心)
固政权 (补充)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材料1: “民族含革命义的:缘用故革,命是手不段甘,心推满翻洲清人王灭朝我的们封的建国统,治
(2)实质: 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
(3)意义:
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 世界潮流的明锐观察。
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前提
民权主义
核心
民生主义
补充发展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共6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共61张PPT)
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 和发展 课件 (共61张PPT)
三民主义 第16课
毛泽东思想 第17课
邓小平理论 第18课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 和发展 课件 (共61张PPT)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死入生,失败之 数不可偻指……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共61张PPT)
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
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抛弃单纯反满复仇—,—1906明年确12地月意2日识在到日反本封第建二专次制公是开革演命讲
区别满人与满洲政府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 和发展 课件 (共61张PPT)
中国亡于满洲已二百六十余年,我国民而有爱国心
者,必当扑灭满洲已恢复祖国;倘反为满洲尽力,是甘事
仇仇而与祖国为敌也。”“汉人不起义则已,苟其起义,
必非满人所能敌,亦至明矣。 把汉人与满人对立—,—带19有06反年满9、月排《满中的国情同绪盟会革命方略》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油画) 孙中山之后书写的同盟会政纲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 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 和发展 课件 (共61张PPT)
2、 三民主义的提出: 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共61张PPT)

优秀课件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文化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共21张PPT)

优秀课件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三 文化史)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共21张PPT)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纲领。
同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 盟 性质: 产阶级革命政党 会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 意义:
(统一政党、明确纲领)
机关刊物: 《民报》
思考: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积极性 和局限性?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 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 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 举等项权利。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 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 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 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评 价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 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三 民 主 义 的 实 践
活 动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结 果
失 败
孙中山第二次伟大转变Fra bibliotek材料1: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 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 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2: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 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表达了资产阶级 革命
的利益和要求,反
映了中国人民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主权 利的愿望。
政治 革命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社会 民生 革命 主义
用革命手段 推翻清朝封建 统治。
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 国。
解决以土地为 中心的财富重 新分配问题, 平均地权。
15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
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 什么新的变化?
10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三三民民主主义义的形成
1、背景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
机不断加剧,各种救国 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方案的失败。(政治)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2、1895年领导了广州起义
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经济)
3、1905年在东京组建同盟会
③20世纪初民主革命 思想的传播(思想)
④孙中山的个人努力
1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2、内容(重点)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12
材料一 今者由平 民革命,以建国民 政府,凡为国民皆 平等以有参政权。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
局民所共享。
没有彻底废除封建 土地所有制
限性这两原 弱则性因材料:和说资妥明协产了阶性什级么的?软
16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4、实践
辛亥革命 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时约法
推翻孙清中政山府为封实建现统三治民,但 主没义有有改哪变些中具国体社的会实性践质 活动?结果如何?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必修3课件:第16课_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必修3课件:第16课_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2.提出 (1)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上,将该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 指导思想。 3.内涵 (1)民族主义: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 治。 (2)民权主义: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 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问题 2 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 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 革命的实际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 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 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中的作用。 2.学习要点 (1)三民主义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发展。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高中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高中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摘自《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主要的政治 主张。(4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说明在认 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8分)
32.【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2分)
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 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6分)
(2)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分)
3.民生主义:
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福,……然而试看 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 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二: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 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 者,天下共击之。
(二)提出的过程
1.1905年创立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同盟会成立
2.《民报·发刊词》: 民族、民权、民生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时代局限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
(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没有广泛群众基础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对封建体制 的冲击
2.对社会生产 力的推动
3.对风俗习惯 的革故鼎新
4.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5.捍卫民主共 和的斗争: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①政治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朽黑暗 各种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②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④孙中山个人因素: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开始早期革
命活动, 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 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
——《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 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 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中出生入死,失败 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盖历 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者 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迥 明,且其阴毒凶狠,凡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顾 虑之意)。
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 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 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这是孙中山在1912年元 旦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宣读的誓词。 “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 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 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又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 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 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 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 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 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
内容: 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 性质宪法
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 义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律形式否定专制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等
——孙中山《三民主义为造成新世界之工具》
2、 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有 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油画) 孙中山之后书写的同盟会政纲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括 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1)成立团体:1894年 兴中兴会中(标会志,主其张早:期“革驱命除活鞑动虏开,始)
2)发动起义:1895年 广州恢起复义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图)为流首亡批海会外员:宣丰誓富入民会主的革命中思国想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4地)1点90—5—年檀在香东山京李组昌建住同宅盟会
我 才 知 道 ,原 来我们 的宇宙 还有那 么多有 趣的现 象。 文 章 中 除 了 提到许 多有趣 的宇宙 知识外 ,还提到 我们人 类要勇 于探索 宇宙。是啊,一 切 发 展 都 是 从探索 中开始 的,我们 人类在 千百年 来探索 我们的 地球,积累了丰富的知 识 和 经 验 。 如今我 们的目 光已经 转到了 宇宙。 就我们 中国而 言,早已 经开始 了对太 空 的 探 索 ,并 取得了 娇人的 成绩。 比如在 XX年6月 我国 的神舟 九号载 人飞船 搭载着 三 个 航 天 员 升空,并 与天宫 一号成 功对接 。这是 继俄罗 斯、美 国之后 ,世界上第三个
(1)背景: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2)斗争: ①1913年,宋教仁被刺,发动“二次革命” ②1915-1916年反袁复辟,开展护国运动 ③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掀起讨逆运动 ④1917-1918年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 ⑤1920-1922年,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
在(三3民)主结义局指:虽导取下得的一资些产成阶果级,一但系没列有民改主变革中命国活半动殖的民最地 半终(封结4建局)社有失会何败的相原性同因质点:客,?观没其上有原:建因中立是外真什反正么动的?势民力主联共合和破制坏度;。主观 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由国民共享;后又提出“土地国有”, 用赎买来实现。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不彻底。
4. 三民主义的评价
思考:三民主义是什么性质的纲领?怎样评价?
性 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进步性: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权利 和发展经济的愿望 ③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推动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 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 民所共享。”
“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者,天下其击之。” “兄弟所认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 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那地将来 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 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死入生,失败之 数不可偻指……
三民主义包括: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1905-1924年孙中山领导中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走资产阶级道路的革命 理论。辛亥革命(1911)、二次革命(1913)护国运 动(1915-1916)护法运动(1917-1918)都是孙为建 立和实现真正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斗争,三民主义是 这些革命运动的理论基础。 新三民主义:1924年孙在中共和苏共的帮助下, 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 是在新时期与中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 民革命运动的新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
等以有参政权。
主权在民 民族平等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 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 曰民族之统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选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 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 愿 主、 权诉在讼民、--考-否试定、封选建举社及会被“选君举权等神权授利”;理人论民。有纳税、服 兵 从役法律等角义度务彻。底否定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有 能 力 将 航 天员送 上太空 的国家 ,这标志 着中国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
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 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中国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旅居日本时曾 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出生于广东香山县贫苦农民家庭, 12岁时到檀香山读书,后在香港学 医。1894年,向李鸿章上书失败, 认识到只有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 是中国唯一出路。
3.三民主义的内容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前提) 民族革命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但不 盲目排满;有反帝意愿,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核心)
政治革命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社会革命
1.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结束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律形式否定专制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宇 宙 的 边 疆 的读书 笔记大 全 宇 宙 的 边 疆 的读书 笔记读 了《宇 宙的边 疆》这 篇科普 文章后 ,我意识 到宇宙 的广阔 无 垠 ,人 类 与 人类的 居住的 地球不 过是苍 茫宇宙 中的一 叶扁舟 。除此 之外,我还知道 了 一 些 关 于 星系和 恒星的 奥秘。 如:一些 旋涡星 系是由 恒星、 气体和 尘埃组成的巨 大 火 轮 ,两 个 卫星通 过引力 将一些 小的星 系束缚 在一起 形成大 的星系 。再如 :有些 星 球 脆 弱 得 像肥皂 泡,却又 大得能 容下1万 个太 阳;有些 小如一 座城池 ,却比铅的密度 大 100万 亿 倍 。 还有 发蓝光 的星是 年轻的 恒星,发 黄光 的星是 中年的 恒星,发 红光的 星 就 是 已 经 垂垂老 矣的恒 星等等 。这些 都是我 以前从 未了解 过的,读 了这篇文章后,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 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 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 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抛弃单纯反满复仇—,—1906明年确12地月意2日识在到日反本封第建二专次制公是开革演命讲 区别满人与满洲政府 的关键。洞悉历史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