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检测氟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LiFePO4)中的总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氟含量对电池品质的影响,为磷酸铁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氟元素。
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安全。
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步骤:1. 样品经燃烧炉单元燃烧,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气态氟化物;2. 气态氟化物被气体吸收单元吸收,转化为离子形式;3. 离子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单元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获得氟含量的定量结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磷酸铁锂样品(HJP22303-3H,006-2)- 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2. 实验仪器:- 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 燃烧炉单元- 气体吸收单元- 离子色谱分析单元四、实验方法1. 样品前处理:将磷酸铁锂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制备成待测溶液。
2. 仪器准备:开启盛瀚SH-CIC-3200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设置测试条件,包括柱温、流速、检测波长等。
3. 标准溶液配制:根据仪器说明书,配制不同浓度的燃烧离子色谱标准溶液。
4. 样品分析:将待测溶液注入在线燃烧离子色谱系统,进行燃烧、吸收和分离分析。
5. 数据处理:记录色谱图,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色谱图:通过分析标准溶液的色谱图,确定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样品分析提供参考。
2. 样品色谱图:分析样品的色谱图,观察氟化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氟化物。
3. 数据计算:根据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样品中总氟含量的浓度为X m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结论本实验采用在线燃烧离子色谱法对磷酸铁锂中的总氟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磷酸铁锂中总氟含量的测定。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掌握冕宁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
方法按全省地氟病监测方案要求,选择孙水乡孙水村和果胜村为监测点,饮水氟测定和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氟斑牙采用Deans法分度诊断,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和X线摄片检查。
结果水氟均值孙水和果胜分别为 2.94mg/l、1.81mg/l,8~12岁氟斑牙检出率为92.36%,16岁以上人群临床氟骨症检出率56.05%,氟骨症X线检出率40%。
结论冕宁县孙水、果胜两村为饮水型氟中毒重病区,需彻底改换水源,才能控制地氟病的流行。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病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地方病,因长期饮用高氟所致。
冕宁县有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乡5个,病区村10个,2002年冕宁县实施降氟改水和人畜解困改水,目前已改水6个村,还有4个村没有改水。
为了掌握冕宁县地氟病病情现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按照中央转支项目《四川省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于2008年对冕宁县的孙水乡孙水村和果胜村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按方案要求,选择一个已改水村(孙水村)和未改水村(果胜村)进行监测。
1.2对象成人和8~12周岁儿童。
1.3监测内容1.3.1氟斑牙检查以Deans法观察8~12岁儿童。
1.3.2尿氟8~12岁儿童各年龄组随机抽检6人检测,共30名1.3.3水氟检测已改水村按2份源头水3份末梢水;未改水村按东西南北中各采集1份,共5个水样。
1.3.4成人氟骨症调查两村对16岁以上成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并随机抽取100人进行X线拍片检查,X片送华西四院统一阅片。
1.4检测方法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WS/T106-1999)和《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1996)检测饮水中氟化物和儿童尿中氟化物含量。
2 结果2.1冕宁县人畜饮水改建工程概况冕宁县孙水村曾经于1998、2002和2007年3次实施人畜饮水改建工程,2002年找到低氟水源实施人畜饮水改建工程之后,正常供水不到2个月后因无人管理无经费运行而损坏,2007年由冕宁县水电局提供管材村民自筹部分资金自发改水,水源由村民自己选择,改水形式多数是将水位较高的山沟水或山泉水引流到农户家里成为自来水,水质未经任何处理,也未送相关部门检测。
2021年青海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1年青海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2021年青海省饮茶型地氟病监测结果分析引言:地氟病是一种以牙齿表面脱矿、牙釉质发生异常和牙列发育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
青海省是中国地氟病高发地区,而青海人民长期以来饮茶的习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2021年青海省饮茶型地氟病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此种疾病。
方法:本次监测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青海省的不同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以茶叶为主要来源的水样进行采集,每个地区共采集100余个水样进行分析。
使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氟含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方法测定茶叶中的氟含量。
同时,从调查对象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
结果与讨论:经过对所采集到的水样和茶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青海省的许多地区水中氟含量普遍偏高,茶叶中的氟含量也较高。
这与青海地区富含氟的地质特点密切相关。
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饮茶对口腔健康的影响较为明显。
与不饮茶的人群相比,饮茶者普遍存在牙齿表面脱矿的情况。
而且,这种情况在饮茶年限较长的人群中更为突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青海省茶叶中的氟含量较高,饮茶是青海人民长期暴露于氟的主要途径之一。
2. 饮茶型地氟病在青海省普遍存在,其发生与茶叶中氟含量的高低相关。
3. 茶叶中的氟含量与水中的氟含量密切相关,地质特点是青海地区地氟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饮茶者普遍存在牙齿脱矿的情况,与饮茶年限较长的人群更为明显。
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地氟病的发生与茶叶中的氟含量密切相关,饮茶是青海省地氟病的主要途径。
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地氟病的发生,我们建议:1. 加强茶叶产区的水质监测,减少茶叶中的氟含量,控制地氟病的发生。
2. 提高公众的饮茶意识,合理控制饮茶频率,避免过量饮茶造成健康问题。
3. 加强对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地氟病的发生。
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一)
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一)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广。
除上海市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现有病区县1296个,占全国总县数的46.8%,有病区村(屯)148168个。
在饮水型病区完成改水降氟的村(屯)占病区改水任务的46.02%。
在燃煤污染型病区完成改灶任务的占病区户数的19.19%1]。
为了观察和评价防治效果,1991年开始在全国设24个重点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但国家尚未制定出规范化的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法标准,仅依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中“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规定进行。
通过5年全国重点监测工作实践,试图选择出客观、灵敏、简便、适合大面积病区监测的方法,易于实施的指标。
现综述如下。
1环境氟含量指标1.1饮水氟含量是反映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源和环境氟的唯一客观指标,一些资料报道病情与饮水含氟量呈直线相关关系2~5]。
全国5年监测汇总资料6],表明改水后饮水含氟量稳定在1.0mg/L以下的病区,儿童尿氟水平、氟斑牙患病率、成人骨X线阳性改变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因此,饮水含氟量不仅是划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客观指标,也是病区控制、评价防制效果的客观指标,是理想的监测指标。
1.2空气氟含量是评价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因和采取防制措施后降氟效果的客观指标。
只要炉灶质量合格,使用方法正确,空气氟含量就能明显下降,如蹇曾山等人报道7],分别于改灶前后采集106份空气样品,测空气氟浓度,较改灶前平均下降85.80%,最高下降95.34%。
陈兴源等报道8],改灶前测空气氟浓度最高值为0.2147mg/m3,改灶18个月后下降至0.0031mg/m3。
因此,空气氟含量是评价室内空气氟污染程度和改灶降氟效果的理想监测指标。
1.3总摄氟量也叫人均日摄氟量,是机体通过各种摄氟途径每日摄入氟量的总和,是反映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人群机体摄氟总体水平的客观指标,总摄氟量与生物效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很多资料报道,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率与摄氟量呈剂量反映关系9~12]。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2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12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
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15.2%;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42.4%。
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021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根据《2021年XX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工作要求,县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一)监测范围全县所有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1.监测村的基本情况。
包括乡(镇)、村名、病区村常住户数、常住人口数、历史(改水之前)水氟含量等;2.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
如果监测村已经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3.氟斑牙病情监测。
检查全村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率不低于XX%。
(三)病例诊断及样品检测方法1.氟斑牙诊断。
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进行检查和判定。
2.水样采集与保存。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
3.水氟检测。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执行,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进行水氟含量超标与否的评价。
二、监测结果(一)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全县共有病区村XX个,分布于XX镇、XX镇、XX镇,常住居民XX户,共有XX人。
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工程改水率XX%,工程正常运转率XX%。
历史监测水氟含量为(1.1-2.3)mg/L,最近一次监测水氟合格率XX%。
2021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各自然村所在行政村采一份末梢水。
(二)氟斑牙病情监测结果本年度在全县XX个病区村共检查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XX人,其中氟斑牙患者XX人,氟斑牙患病率XX%。
三、主要结论(一)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饮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8-12周岁当地出生并居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XX%,各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30%,所有病区村达到控制标准。
根据以上结论我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控制标准。
(二)氟斑牙患者主要集中在XX村和XX村XXXX年X月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从XXXX年下半年开始,氟斑牙患病率与当地常住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年限有关。
饮水型氟中毒培训小结
饮水型氟中毒培训小结标题: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培训小结在饮用水中含有过量氟化物的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次培训围绕饮水型氟中毒的预防与治疗进行,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明确了饮水型氟中毒的定义和危害。
饮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超过安全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主要包括牙齿和骨骼病变。
我们强调了氟的积累效应,提醒大家要保持长期饮水安全,杜绝过量摄入。
其次,我们介绍了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措施。
从源头控制、技术处理、监测监控等方面,我们详细解读了相关政策法规和操作规范。
特别是针对饮水源地的建设和管理,我们强调了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治疗方面,我们强调了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体检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氟中毒的早期症状,可以有效降低后续治疗的难度和费用。
同时,我们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供参会人员参考和学习。
本次培训还邀请了专业医生和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识和实践指导。
通过培训,大家对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应对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本次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会人员对此次培训内容表示满意,并纷纷表示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保护居民的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饮水型氟中毒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注意事项:本文仅为虚拟AI助手生成的示例文本,不可用于实际应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饮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含有过高浓度的氟化物,而引发的一种慢性中毒疾病。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这一问题,制定一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监测方案供参考:1. 监测站选址选择监测站时应根据地理位置及水源分布情况,确保能够代表该地区不同水源的水质情况。
监测站点要尽量避开潜在的污染源,并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饮水情况。
2. 监测参数主要监测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同时还应监测其他水质指标如pH值、总溶解固体、硬度等,以便深入了解水质情况。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环境调查,包括水源的地质构造、流域范围、降雨情况等。
3.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选择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监测,重点监测站可选择每月或季度进行更为频繁的监测。
当发现超标情况时,需立即进行补充监测以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4. 监测方法氟化物浓度可以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其他水质指标的监测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采样与测定。
5. 监测数据分析与汇报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与汇总,制作监测报告。
报告要详细描述监测站点的位置、监测结果、超标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等。
同时,要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便进一步控制和治理地方性氟中毒问题。
6. 监测结果宣传与教育监测结果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宣传,并加强水质安全的教育。
向居民普及相关知识,指导他们正确饮水,提高大众对于地方性氟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以上是一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它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套规范、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指导原则,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撰写,关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相关内容有以下几点:7. 预警机制建立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饮茶型氟中毒成人氟骨症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饮茶型氟中毒成人氟骨症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区16岁以上人群氟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探索饮茶型氟中毒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所调查的地区饮茶型氟中毒患病率为45.7% ,调查的3个州中,阿坝州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藏族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牧民的患病率也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并且随着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高而降低。
影响氟中毒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藏族、羌族、回族、牧民、日饮茶水量,其OR值依次为1.757、12.770、5.918、3.229、1.162和1.201,保护因素主要有食用蔬菜、水果、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经直线相关分析,日饮茶水量与氟斑牙和氟骨症的严重程度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0.159。
结论饮茶型氟中毒在四川省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氟中毒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民族、职业、日饮茶水量。
饮茶型地氟病是流行于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一种氟病新类型,其流行特点表现为“成人氟骨症重,儿童氟斑牙”,氟骨症成为饮茶型氟中毒主要临床表现。
对饮茶型氟骨症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探讨其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该型地氟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对全省有可能存在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开展了基线调查,查明甘孜州18个县、阿坝州11个县、凉山州1个县30个县存在饮砖茶习惯,对以上地区16岁以上人群开展了饮茶型氟中毒氟骨症的流行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四川省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16岁以上人群。
1.2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每个调查县分为牧区、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及城镇4层,每层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共抽取4个乡镇。
如果所调查县不具有上述4层,则在保证抽取1个城镇的基础上,根据每层乡镇数占该县总乡镇数的比例,在比例较大的层中抽取2个乡镇,比例较小的层中抽取1个乡镇。
西藏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西藏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西藏昌都市五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集监测点所有的饮用水进行氟含量检测,随机抽取8-12岁儿童572名检查氟斑牙(用Dean氏法)患病情况。
结果共检测水样120份,水氟含量范围在0.02~3.1mg/L。
8-12岁人群中氟斑牙检出率在47.8%~81.9%之间;氟斑牙指数在0.65~1.34之间;氟斑牙检出率为68.7%,氟斑牙指数为1.08,属于中度流行。
结论超过国家饮用水氟含量卫生标准的(1.0~1.2mg/L)的有芒康县曲孜卡乡、木许乡、如美镇。
调查发现芒康县儿童氟斑牙指数相对较高,氟斑牙流行情况与生活饮用水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除芒康县外各监测点饮用水水氟含量未超标,但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饮水型;氟中毒;监测;西藏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因长期接触环境中高氟引起的地球化学性疾病,轻者可引起氟斑牙,重者可导致氟骨症,是一种必须长期有效预防控制的地方性疾病【1】。
为了解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水氟含量分布情况以及人群氟中毒病情现状,为指导改水降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对昌都市5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36个村进行了水氟监测,同时对其中4个县21个村(中心小学)的572名8—12周岁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点的选择以昌都市五个病区县所有病区村数为基数,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与指标1.2.1 饮水氟检测:在每个调查点随机采集居民饮用水样品进行水氟检测,水样的数量根据水源情况确定。
1.2.2 氟斑牙检查:在每个调查点,对所有在校的8~l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
1.2.3 判定标准和检验方法:水氟测定采用PI5100-F安莱立思氟离子计。
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诊断方法。
病区判定及划分标准按国标(GB 17018—1997)进行。
水氟测定实验报告
水氟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饮用水样品中氟化物含量,了解氟在水中的存在与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准确测定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有助于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本实验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通过测量氟离子浓度来确定水中氟化物含量。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用于测定特定离子浓度的静电电极,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度与电位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饮用水样品,置于容量瓶中。
2. 加入适量的TISAB(总离子强度调整溶液),用于调整水样中的离子强度。
3. 用标定盐溶液配制一系列含氟标准溶液。
4. 将含氟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加入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待电极稳定后,记录电极电位。
5. 利用标准曲线确定不同电位对应的氟离子浓度。
6. 根据电极测定值和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氟化物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不同氟离子浓度对应的电位值如下:氟离子浓度(mg/L)电位(mV):-: ::0.5 2001.0 3002.0 4003.0 5004.0 600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了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标准曲线](曲线图链接)利用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电位值,推算出样品中的氟离子浓度。
进一步计算得到样品中氟化物含量如下:样品编号氟离子浓度(mg/L)氟化物含量(mg/L):-: :-: :-:1 250 0.1252 350 0.1753 400 0.200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成功测定了饮用水样品中的氟化物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样品1、样品2、样品3中的氟化物含量分别为0.125 mg/L、0.175 mg/L、0.200 mg/L。
实验数据表明,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要求。
实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和操作条件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在今后的实验中进行以下改进:1. 增加样本数量,提高统计的可靠性。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及监测方法》
④地热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主要是地壳环境中的地热和温泉水含氟量几乎也 都很高。在我国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区呈散在的分布。 辽宁兴城、熊岳、锦县等,河北的怀来和遵化县, 山东的临沂,内蒙的宁城、敖汉旗,陕西的临潼,新 疆的温泉地区,湖北的英山,广东的丰顺,福建的龙 溪,西藏的左贡县等。 病区主要是分布在温泉的周围一带。
.
2.影响氟中毒发病的主要因素 (1)摄氟量:摄氟量高,发病率高,病情严 重。 (2)营养条件:蛋白质、钙和维生素(VC、 VB1、VB2、VD等)有抗氟保护机体的作用。 (3)饮水中的化学成分及硬度 饮水中的钙和镁可降低人体对氟的吸收,促进 氟从体内排泄,减少氟对机体的危害。饮水硬度高, 患病率降低。饮水的碱度增强可使氟的活性增强, 有利于氟的吸收和增加氟的毒性。
地方性氟中毒
《流行病学及监测方法》
.
–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在特定 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通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 中,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 过量的氟而导致全身性慢性蓄积性中毒。
主要对于牙齿、骨骼的损伤。也就是我们在说 的氟斑牙、氟骨症。
.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
氟斑牙
牙釉质形成期摄入 高氟引起的.
表现为牙釉质白垩、 着色或缺损改变.
一旦形成,残留终 生。
.
氟斑牙
.
氟骨症
腰腿及全身 关节麻木、 疼痛
关节变形、 弯腰驼背
发生功能障 碍,乃至瘫 痪
.
氟骨症
.
氟 骨 症
.
氟骨症
.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分布 1.世界的分布概况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概述饮水型氟中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一些地区的公共健康问题。
高氟水源的饮用可能会导致氟中毒,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制定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细化内容。
监测目标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预警氟中毒风险,为公众的健康提供保障。
具体目标包括: 1. 检测水源中的氟含量,确保水源安全; 2. 监测居民使用的家庭自来水中的氟含量,防止家庭内氟中毒风险; 3. 建立监测指标和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提供数据统计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监测方法为了实现饮水型氟中毒的监测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水源监测对供水系统的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供水水源。
监测方法包括: - 采样:每季度或每半年从水源中采集水样; - 氟含量测定:使用标准化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等设备进行实验室测定; - 数据记录:将监测到的氟含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2. 家庭自来水监测监测家庭自来水中的氟含量,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监测方法包括: - 抽样:从家庭自来水龙头等出水口抽取水样;- 氟含量测定:使用便携式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等设备进行现场测定; - 数据记录:将监测到的氟含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3. 监测指标和标准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应该建立监测指标和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具体步骤包括: - 监测目标:明确监测的对象和范围,如氟含量、饮用水源等; - 指标制定:制定氟含量的监测指标,设定安全、警戒和限制值; - 标准制定:制定氟含量标准,参考国家标准或相关健康组织的建议;- 数据分析:将监测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数据是否合格。
数据处理与应用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方案的数据处理与应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数据管理将监测到的氟含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包括: - 数据存储:将数据进行电子化存储,建立数据库或使用数据管理软件; -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饮水型氟中毒1
一、什么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临床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二、认识氟和砷氟的原子量为18.998,为元素周期表中第9号元素,属第2周期第Ⅶ类主族卤元素。
氟是所有元素中负电性最强的一个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氟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能够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其他卤族元素,常温下很容易和许多金属元素化合,在高温下几乎能与所有元素发生作用。
绝大多数的无机氟化物都能溶于水且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因此,氟的化学地理迁移能力极强,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水、空气和动物体内。
饮水中的氟主要以氟离子形式存在,极易被人体吸收。
含氟矿石三、饮水中的氟为什么会超标氟在自然界中均分布广泛。
高氟水既可以来自浅层地下水,也可以来自深层地下水。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造成氟离子富集,容易形成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在我国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
而深层高氟地下水受古代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以散在形式分布。
此外,局部高氟水的形成还可见于富氟岩石、矿床对流经水的污染。
在以上高氟(砷)地区打井取水,则会出现饮用水氟(砷)超标问题。
四、饮水中氟含量标准是什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大型集中式供水氟含量不超过1.0mg/L;小型集中式供水(日供水在1000m³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和分散式供水氟含量不超过1.2mg/L。
五、我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在哪些地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除上海市、海南省和贵州省外,其他各省(区)均有病区存在,有病区村73000多个,病区村人口约6100万。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或高砷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吉林、青海、甘肃、湖北、安徽、江苏、云南、陕西12个省(区),有病区村2500多个,涉及人口183万。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与分析目的:准确了解忻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的改水降氟工程的防治效果。
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浓度。
结果:从三个点的监测结果来看,改水后氟斑牙患病率与未改水前相比有很大差异,定襄县为氟病中度流行区,代县为非流行区,忻府区为流行边缘区。
结论:氟元素与口腔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适量氟有肯定的防龋作用,而氟中毒引起以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口腔损害。
标签:氟中毒;饮水型;监测结果为准确了解我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流行现状和改水降氟工程的防治效果,根据《山西省氟中毒病监测方案》的监测指标,笔者于2007年5月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监测。
着重选取定襄、代县、忻府区三个点, 其中定襄为未改水后的氟病区,代县、忻府区为改水后的氟病区。
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设置在定襄县选择4个未改水降氟的饮水型氟病区(村),在代县、忻府区选择4个已实施改水降氟的病区(村),共8个村作为监测点。
1.2 内容及指标1.2.1 居民饮水检测:每个监测点按不同方位及井型抽取10份居民饮水水样,共78份样本。
1.2.2 8~12岁儿童即时尿样50份,每个年龄组抽样10份,共400份。
1.2.3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计算各监测点氟斑牙患病率和氟斑牙指数。
1.3 监测方法1.3.1 水氟、尿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浓度,每个样品分别检验2次。
1.3.2 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Dean分度方法进行诊断和计算。
2 结果2.1 居民饮水含氟量定襄县未改水的马城村、留念村、南社村、咀子村居民饮水含氟浓度均值为3.35 mg/L,范围值为1.2~4.8 mg/L。
代县、忻府区已改水的新高村、刘圪洞村、阳阁村、高城村饮水含氟浓度均值为0.97 mg/L,范围值为0.4~1.8 mg/L。
已改水村居民饮水含氟量明显低于未改水村的水氟浓度。
见表1。
2.2 8~12岁儿童尿样含氟量4个未改水村测定尿样式192份,含氟均值为4.03 mg/L,范围值为0.64~9.20 mg/L,已改水的4个村测定尿样205份,含氟均值为0.91 mg/L,范围为0.32~3.10 mg/L。
饮水型氟中毒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2岁 小 学 生 为 调 查对 象 .两 地 总 摄 氟 件 ,通 过 改善 病 区 儿 童 的 钙 营 养 来 减 轻
张 明访等 [ 3 3 和向全永 等E 4 ] 在 江 苏 泗 量 和 饮 水 氟 含 量 相 同 、 同属 于 饮 水 型 氟 和 预 防氟 斑 牙 . 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途 径 。 i s r a t t l 3 ] 对 印 度 2个 氟 中 毒 村 调 查 结 果 洪 县 地 方 性 氟 中毒 重 病 区 瓦庙 村 以及 非 中毒 历 史 病 区 ,采 用 三 日膳 食 调 查 法 和 M 病 区 新 淮 村 对 8~ l 3岁 的 小 学 生 进 行 双 份 饭 菜 法 分 析 两 地 小 学 生 营养 摄 入 状 显 示 , 村 民 膳 食 中蛋 白质 缺 乏 占 2 8 . 6 %, 了 总摄 氟 量 及 其 与儿 童 龋 齿 间 的剂 量 反 况 。 结果显示 。 经 济 富 裕 小 淀 乡 小 学 生 营 热 量 不 足 占 4 2 . 7 % 。维 生 素 D 缺 乏 达 8 . 9 %, 因而 出现 骨 软 化 和 骨 畸 形 等 佝 偻 应 关 系 的调 查 , 结果显示 , 病 区村 儿 童 日 养状况好 , 且 当 地 小 学 生 蛋 白质 、 钙、 维 8
类 生命 活 动 必需 的微 量元 素 之 一 。 人 体 斑 牙 组 明 显 高 于对 照 组 ( P均 <0 . O 1 ) 。
每 日需 氟 量 约 为 1 . O一 1 . 5 mg , 每 日摄 入 1 . 2 膳食 营养与饮水型氟 中毒 : 营 养 水 低 钙 除 了 增 加 氟 的 吸 收 和 骨 氟 的 蓄 积 小 剂 量 氟 化 物 ,可 促 进 牙 齿 和 骨 骼 的正 平 的 高低 , 特 别 是 蛋 白质 、 钙、 维 生 素 的 外 ,其 低 钙 本 身 即 可造 成成 骨 与 破 骨 均
饮茶型地氟病监测方案、信息管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室检测。
1.外部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 作砖茶氟、水氟检测质控样品,向承担监测任务 的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 构发放,并组织考核。考核工作于每年5月份前完 成。经外部质量控制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 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 有关部门,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 有效性。
表1 饮用砖茶情况调查表
县(市、区)名 县(市、区)代码 县人口数 乡(镇)名
乡(镇)代码
村代码 自然村 户籍户数 户籍人口数 常住户数 常住人口数
行政村名
行政
东
西
南
北
中
水氟测定结果(mg/L)
编号
户主姓名
家庭人口数
常住人口数
3、录入监测村 名时统一名称。 多余的村名请自
行删除。
氟斑牙、氟骨症病情监测 注意:年龄 儿童:8~12岁 成人:25周岁 以上(不包括 25周岁)
注意: 儿童:8~12岁 成人:25周岁 以上(不包括
25周岁)
氟斑牙、氟骨症病情监测
氟氟斑斑牙牙、、氟氟骨症症病病情情监监测测
氟氟斑斑牙牙、、氟氟骨骨症症病病情情监监测测
4.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监测工作;负责 监测数据的收集、录入、分析、报送。
(三)乡(镇)医疗机构。
乡(镇)、村级卫生院配合县级疾病 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开展监 测工作。
五、报告与反馈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9 月30日前完成本年度监测数据的上报工作。
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标准
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标准
饮水型氟中毒是一种地区性地方性疾病,主要由于长期饮用的水中氟含量过高导致。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控制标准:
1. 饮用水中的氟含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每天允许摄入的氟量为0.05-0.07毫克/升。
如果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引起氟中毒。
2. 土壤中的氟含量:土壤中的氟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土壤中的氟含量不应该超过1.5毫克/千克。
如果土壤中的氟含量过高,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也可能导致氟中毒。
3. 食物中的氟含量:食物中的氟含量也会影响人体氟的摄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食物中的氟含量不应该超过2.5毫克/千克。
如果食物中的氟含量过高,也可能导致氟中毒。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控制标准,具体的控制措施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来制定。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水源,使用除氟设备,改变饮食习惯等方式来降低人体对氟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2T14:21:38.9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3期作者:尼玛仓决格桑宗吉马仁力嘎松龚弘强郭敏[导读] 超过国家饮用水氟含量卫生标准的(1.0~1.2mg/L)的有芒康县曲孜卡乡、木许乡、如美镇。
西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所西藏拉萨 850030 摘要:目的了解西藏昌都市五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集监测点所有的饮用水进行氟含量检测,随机抽取8-12岁儿童572名检查氟斑牙(用Dean氏法)患病情况。
结果共检测水样120份,水氟含量范围在0.02~3.1mg/L。
8-12岁人群中氟斑牙检出率在47.8%~81.9%之间;氟斑牙指数在0.65~1.34之间;氟斑牙检出率为68.7%,氟斑牙指数为1.08,属于中度流行。
结论超过国家饮用水氟含量卫生标准的(1.0~1.2mg/L)的有芒康县曲孜卡乡、木许乡、如美镇。
调查发现芒康县儿童氟斑牙指数相对较高,氟斑牙流行情况与生活饮用水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除芒康县外各监测点饮用水水氟含量未超标,但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饮水型;氟中毒;监测;西藏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因长期接触环境中高氟引起的地球化学性疾病,轻者可引起氟斑牙,重者可导致氟骨症,是一种必须长期有效预防控制的地方性疾病【1】。
为了解昌都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水氟含量分布情况以及人群氟中毒病情现状,为指导改水降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对昌都市5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36个村进行了水氟监测,同时对其中4个县21个村(中心小学)的572名8—12周岁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的选择以昌都市五个病区县所有病区村数为基数,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与指标 1.2.1 饮水氟检测:在每个调查点随机采集居民饮用水样品进行水氟检测,水样的数量根据水源情况确定。
1.2.2 氟斑牙检查:在每个调查点,对所有在校的8~l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
1.2.3 判定标准和检验方法:水氟测定采用PI5100-F安莱立思氟离子计。
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诊断方法。
病区判定及划分标准按国标(GB 17018—1997)进行。
2 结果
2.1 饮水氟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五个县所有病区村,对象为全部的饮用水,包括河水、自来水、井水和泉水等进行检测,共检测水样120份,水氟含量范围在0.02-3.1 mg/L 之间,超过国家饮用水氟含量卫生标准的(1.0~1.2mg/L)的主要集中在芒康县。
详见表1。
3 讨论:
饮水氟是反映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氟源和环境氟的唯一客观指标,一些资料报道病情与饮水含氟量呈直线相关【1】。
西藏饮水型氟中毒的历史病区分布在3个地(市)7个县,本次调查昌都市五个病区县的所有病区村,检测水样120份,除芒康县曲孜卡乡、木许乡、如美镇超标外,全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2】。
这主要归功于历年来国家在此实施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和卫生部门深入的健康教育与卫生知识宣传,居民不再饮用高氟水,尤其是高氟的温泉水,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旅游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利用【3】。
儿童氟斑牙检出率68.7%,指数1.08。
芒康县儿童氟斑牙指数1.12,氟斑牙流行情况与生活饮用水浓度成正相关关系,采取的防治措施是否有效是地氟病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7】,通过病情监测可以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氟斑牙是氟中毒较早的体征和反应病情的重要指标〔4-5〕。
在调查中发现水源水氟含量低,但氟斑牙病人检出率高。
如左贡县水氟均达到国家标准,但当地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高达81.9%。
初步分析西藏是饮砖茶型的人群分布多的病区,茶氟含量高,可能是氟斑牙的流行强度高的原因,说明病区群众受地方性氟中毒危害比较严重,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已迫在眉睫。
本次监测结果表明,改水降氟使氟斑牙的检出率降低至控制水平,严重程度也降低。
因此,有效的改水降氟使病情得到控制。
在今后的地氟病防治工作中,首先应继续推广集中联片改水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改水井的运行机制,严格按照“先重后轻”的改水原则进行改水.最大限度发挥改水降氟效果[6]。
此外,因疏于管理,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导致供水系统不能正常供水;工程受季节限制,时有无法正常供水情况发生,个别已改水工程不能正常使用,饮水现状仍存在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防止高氟水再次侵害当地居民。
建议对改水井要定时监测,加强管理措施,观察病情和水氟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改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把国家改水降氟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应健全基层防治队伍,保证防治队伍的稳定,而且要提高基层防治队伍的素质.加强对防治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治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的作用。
再次要加强宣教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总之,只有领导重视、加大投入、群众参与、部门协调、齐抓共管,才能搞好降氟改水工作。
从根本上防治地氟病,使更多的病区群众早日摆脱饮水型氟中毒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姚培杰西安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J] 地方病学杂志2005.24(1).67—69.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氟化物(mg/L)。
[3]郭敏,龚弘强,旦增桑布,等.谢通门、八宿2县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报告[J].地方病通报,2008,24(4):30.
[4]孙玉富,于光前,赵新华.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选择[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1):2-4.
[5]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组.2005年和2006年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报告[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2):175-180.
[6]李军,王正辉,程晓天等。
山西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病区县病情现状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5(25):541-543.
[7]何凤珍,郭敏,旦增桑布,尼玛仓决等。
2009年西藏自治区饮水型氟中毒病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2(30):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