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完整资料(终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
一、概念解释
1.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
..的科学。
冯特在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括人格和心理过程(情、知、意)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事一个交叉学科。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实验法: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4. 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 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是师生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4、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师爱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6.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这一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的信念。
8.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督以及调节的能力。
9.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
10.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能够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1. 学习:人与动物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及其行为潜能的变化。
12.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3.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
14. 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5.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网络结构为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16. 学习动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某一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7. 强化:指学习行为引起的结果对行为习得产生的积极作用。(行为主义的观点)
顿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8.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迁移分类: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19. 定势:先于某一心理活动并指向这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20.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命题或命题网格,图
式。
21.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条件加结果。
22. 知识学习的三阶段:同化、保持、提取。
23.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
记忆根据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境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24. 遗忘:过去经历的事物不能够再认、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5.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6.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7. 痕迹衰退说:材料的消失。
28. 干扰说:材料的相互影响。
29. 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0.技能分类
操作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征:客观性、外显型、展开性
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先快后慢、高原现象
心智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特征:观念性、内潜行、减缩性
32. 原型:具有同类事物典型特征的例子。
33. 学习策略(梅耶):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
动,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计划性。
34.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三要素:给定、障碍、目标
35. 问题解决:根据给定障碍达到目标的过程。
36. 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其基
本特征是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分类:集中式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复合思维)和发散
思维(求异思维)
37.人格: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差异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38.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形式: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和自我调控(意);
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观念: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被动--主动无意识--有意识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39.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
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40.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
特征和倾向。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分三个阶段:
前道德(基于行为结果)、
他律道德(基于他人或权威的标准)、
自律道德(基于自己内心的标准)
态度和品德改变的三阶段:醒悟阶段、改变阶段、巩固与稳定阶段
41. 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
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2. 社会惰化(社会阻抑):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
的下降。
43. 从众: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或改变原有观点,使自己与群体保持
一致的现象。
服从具有强制性。
44.教学设计: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45. 最近发展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将要达到的知识水平之前的区
间。(维果斯基)
46. 教学模式: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
学活动结构。
47.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生学习而呈现的引导性材料。
48.教师的使命: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创造者。
49.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
50.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51.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52.测量: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质的数量化描述。
53.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
解释。
54.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验长度、测验难度、被测对象、实测过程
二、选择题
1. 基础心理学的过程分为情、知、意三个方面。
2.心理学理论流派:
(1)学派名: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认为心理是由
元素构成的
(2)学派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观点:心理学主张研
究心理的功能、作用
(3)学派名: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巴甫洛夫;观点:
心理学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学派名: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苛勒;基本
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学派名: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即三个原则):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
遵循理想或道德原则。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6)学派名: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属于认知学派;基本观
点:认为心理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7)、学派名: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基本观点:强调存在、价
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有价值的,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3.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被斯金纳分为经典性条件反
射(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也叫应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代表人物为桑
代克,斯金纳,也叫工具性)
4.认为学习不是通过视物而是通过顿悟完成的这一观点属于格式塔的苛勒
5.大猩猩搬箱子取香蕉证明了苛勒的顿悟观点
6.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
加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