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脂肪组织分布
体脂分布的类型
人体的体脂分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1. 皮下脂肪:皮下脂肪是指存储在皮肤下方的脂肪,通常分布在臀部、大腿、臀部和上臂等部位。
皮下脂肪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能够起到保暖、减震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皮下脂肪过多可能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疾病。
2. 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指存储在腹腔内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肝脏、胰腺和肠道周围等部位。
内脏脂肪过多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除了这两种主要类型的脂肪分布,还有一些次要的脂肪分布类型,如:
1. 肌肉脂肪:肌肉脂肪是指存储在肌肉内部的脂肪,通常分布在臀部、大腿和上臂等部位。
肌肉脂肪过多可能会导致肌肉松弛和形态改变。
2.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是指存储脂肪的细胞,通常分为两种: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是人体脂肪存储的主要细胞,前脂肪细胞则是脂肪细胞发育的前体细胞。
不同类型的体脂分布和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分布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形态。
因此,了解体脂分布的类型和脂肪细胞的分布对于预防和治疗肥胖和代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脂肪小知识
人体脂肪小知识福州生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目录一、人体脂类的分类及脂肪在人体内的作用二、肥胖与消瘦的原因三、传统肥胖的标准四、快速准确安全的脂肪测量及判定五、外表苗条就是健康? 科学家:警惕“外瘦内胖”人体脂类的分类及脂肪在人体内的作用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上皮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
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变动。
正常人体按照体重计算,所含的脂类占14%~19%,胖人约占34%,过胖的人可高达60%,绝大部分是以甘油三脂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内。
脂肪组织含脂肪细胞,多分布于腹腔、皮下和肌纤维间,这一部分脂肪常被称为储脂。
因其可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的影响而增减,故又称之为可变脂。
一般储脂在正常体温下多为液态或半液态,皮下脂肪因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故熔点低而流动度大,在较冷的体表温度下仍能保持液态,从而进行各种代谢变化。
机体深处储脂的熔点较高,常处于半固体状态,有利于保护内脏器官,防止体温散失。
类脂包括固醇类和磷脂,是组织结构的组成成分,约占总脂的5%。
类脂比较稳定,受营养和机体活动的影响不大。
类脂的组成因组织不同而有所差异。
脂肪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体所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供给热能脂肪是体内贮存能量的仓库。
体内营养过多时,过剩的糖、蛋白质等可以转变成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一般可达几千克或几十千克,越是胖的人脂肪贮存量越多。
构成人体组织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在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含量最多。
一些胆固醇则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供给必需的脂肪酸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靠食物脂肪提供的。
它主要用于磷脂的合成,是所有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皮肤微血管正常的通透性,以及对精子的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等方面的作用等,都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功能。
增加食欲没有脂肪或脂肪少的食物不好吃,脂肪性食物可增加风味,还可促进一些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分布
脂肪细胞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总结词
脂肪细胞与肿瘤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脂肪细胞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 移和耐药性。
详细描述
脂肪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 殖、侵袭和转移。此外,脂肪细胞还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肿瘤 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肿瘤细胞也能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脂肪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结词
脂肪细胞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脂肪细胞的异常分布和功能改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详细描述
脂肪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脂肪因子、炎症因子等,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脂肪细胞 的异常分布,如腹型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 脂肪细胞还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等途径,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利用脂肪细胞可以模拟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实验模型。
针对脂肪细胞的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的展望
靶向治疗
针对脂肪细胞中的特定基因或蛋 白,开发靶向药物以调节脂肪细 胞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肥 胖等疾病的目的。
药物研发
基于脂肪细胞的研究成果,开发 新型药物以调节脂肪代谢、减少 脂肪堆积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
脂肪还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冲击和损伤 。
参与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
脂肪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激素和 生长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这些 物质对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 重要作用。
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可以 调节食欲、代谢和能量平衡等生理过 程。
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
脂肪细胞可以作为免疫细胞的“巢穴”,参与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激活,对免疫系统 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的脂肪分布及各种体型特征
人体的脂肪分布及各种体型特征
人体的脂肪分布和体型特征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遗传、生活方式和荷尔蒙等因素。
1. 脂肪分布:
人体的脂肪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分布在皮肤下方,主要存在于臀部、大腿、腹部和上臂等部位。
内脏脂肪则分布在腹腔内,包围着内脏器官,如肝脏、胰腺和肾脏等。
内脏脂肪对健康的影响更大,因为它与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2. 体型特征:
人的体型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体型特征:- 苹果型体型:这种体型特征表现为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和上身,腰围较大。
苹果型体型与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 梨型体型:这种体型特征表现为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腰围较小。
梨型体型相对较健康,与慢性疾病的风险较低。
- 矩形体型:这种体型特征表现为脂肪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腰部曲线。
- V型体型:这种体型特征表现为上身较粗壮,肩宽胸阔,脂肪主要集中在上背部和腹部。
- 倒三角体型:这种体型特征表现为上身较窄,腰部较细,臀部和大腿较宽。
需要注意的是,体型特征并不仅仅取决于脂肪分布,还受到肌肉量、骨骼结构和姿势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个人的饮食习惯、运动水平和代谢率等因素也会对脂肪分布和体型特征产生影响。
生物化学第八章 脂代谢讲课文档
需从植物中摄取
Why?
第十二页,共119页。
不饱和脂酸的分类:
单不饱和脂酸
多不饱和脂酸:含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不
饱和脂酸
不饱和脂酸的自身合成:
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酶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酶 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十三页,共119页。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 标示脂酸的碳原子数即碳链长度和双
(
Δ9,12,15)
花生四烯酸(20:4,ω6,9,12,15)
(
Δ5,8,11,14)
人体内有Δ4,Δ5,Δ8及Δ9去饱和酶
第十五页,共119页。
人体内有Δ4,Δ5,Δ8及Δ9去饱和酶
软脂酸 Δ9去饱和酶软油酸(不依赖食物摄入) 硬脂酸 Δ9去饱和酶 油酸(不依赖食物摄入)
自身不能合成
亚油酸(18:2, Δ9,12 ) 亚麻酸(18:3, Δ9,12,15)
H 反△ 2-烯酰CoA水化酶 H2O
OH RCH2 CH CH2 CO~SCoA
L(+)β-羟脂酰CoA
第二十七页,共119页。
(3) 再脱氢
OH RCH2 CH CH2 CO~SCoA
L(+)β-羟脂酰CoA
L(+)β-羟脂酰CoA脱氢酶
NAD+
2.5ATP
(4) 硫解
O
NADH+H+
H2O
呼吸链
乙酰CoA
CO2
苹果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合酶
H2O
柠檬酸 CoA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第四十一页,共119页。
3. 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
(1) 丙二酰CoA的合成
人体的脂肪分布及各种体型特征
人体的脂肪分布及各种体型特征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基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
一般来说,人体的脂肪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皮下和内脏周围。
女性的脂肪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臀部及腿部,正常时呈现圆润之美。
而男性则相对较多脂肪集中在腹部,尤其是中心区域,因此男性的啤酒肚主要是由于脂肪堆积在腹部造成的。
肥胖的程度不在于脂肪细胞的数量,而在于每一个脂肪细胞内脂肪液滴的大小。
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也增大,而其中脂肪液滴占的比例更大。
肥胖者的脂肪细胞可能比正常人的大50倍。
人体肌肉主要
分布在四肢和躯干,肌肉类型包括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其中,平滑肌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血管和膀胱等内脏器官,心肌则分布在心脏,骨骼肌分布在头、颈、四肢等部位。
人体内的脂肪分布和体型特征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评估,如BMI(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等。
BMI是通过一个人的体重(千克)除以其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的,是评估肥胖程度的一种常用指标。
腰臀比则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也是评估肥胖程度的一种常用指标。
总的来说,人体的脂肪分布及体型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人的身体形态和脂肪分布都有所不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对于维护健康的体态和体型非常重要。
人体解剖脂肪pdf
人体解剖脂肪pdf人体解剖脂肪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主题,涉及生物学、医学和解剖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人体解剖脂肪的详细探讨,包括其定义、类型、功能以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角色。
一、定义与类型脂肪,也被称为脂质,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化合物。
在人体解剖学中,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内脏周围以及骨骼内部。
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的不同,脂肪可分为三类: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1.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肉类、奶制品等。
饱和脂肪的分子结构紧密,性质稳定,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不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如橄榄油、坚果等。
不饱和脂肪的分子结构相对松散,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反式脂肪:是人工合成的脂肪,常见于加工食品如炸薯条、饼干等。
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二、功能与作用1.能量储存: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
当摄入的能量超过日常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保护内脏:脂肪在人体内脏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垫层,有助于减轻外部冲击对内脏的伤害。
3.维持体温:脂肪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有助于维持人体恒定的体温。
4.协助营养吸收: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需要脂肪的协助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三、脂肪与健康1.适量脂肪的重要性:适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还有助于细胞生长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此外,脂肪还能帮助人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对视力、皮肤和骨骼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2.3.脂肪过多与过少的影响:然而,当体内脂肪过多或过少时,都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脂肪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相反,脂肪过少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以及生育能力受损等问题。
4.四、脂肪与疾病1.心血管疾病:过量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棕色脂肪PPT精选课件
血管
基因
功能
受凉等刺 激
W 1个大的 很少
无
储存能量
无
A
分泌许多细胞
T
因子
B 多个小 多 A的
T
有
通过UCP等产 增多
热耗能
8
2012 班廷奖
2012 班廷奖授与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细胞生物学&医学教授 Bruce Spiegelman博士,表彰他在脂肪调控方 面的系列研究
9
2012 班廷奖
Spiegelman博士谈到: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 程度上忽视了成人中也存在大量棕色脂肪组织沉 积,目前的研究是试图了解棕色脂肪在能量代谢 中作用并寻求增加棕色脂肪组织的方法。
10
浅棕色脂肪组织 (Beige fat cell)
2008年,Spiegelman博士研究小组发现,体内存在第3类脂肪组织类型,即浅 棕色脂肪,其表现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双重属性。 Spiegelman博士认为,浅棕色脂肪可改善动物代谢健康,在人类,脂肪“棕色 化”与运动相关。
15
Irisin
Fndc5能够裂解释放出具有112个氨基酸的多肽,该研究 小组将其命名为新发现的激素——Irisin,取名自希腊彩 虹女神Iris。 Irisin在人类和小鼠中100%同源 在组织培养中,Irisin增加了300%的细胞呼吸。对于肥胖 人群,运动训练4周后循环中Irisin增加40%~60%。 Spiegelman博士指出,Irisin可致白色脂肪“棕色变”反 应,可优先作用于beige细胞,减少代谢性疾病发生。 irisin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糖水平改善。 Irisin可作用在其他组织,如脑、肝、心脏、骨骼肌等,从16
脂肪组织与脂肪细胞
2. 根据体质指数来衡量
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偏瘦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肥胖度 <10%
±10%之内 10%~20% 20%~30% 30%~50%
• 这种认识错在哪里 ????
误区三: 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 运动中机体供能的方式可分两类: • ①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这类运
动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约l~3分钟)。800米以下的 全力跑、短距离冲刺都属于无氧供能的运动;
②有氧供能,即运动时能量主要来自糖元、脂肪的有氧氧 化。由于运动中供氧充分,糖元或脂肪可以完全分解, 释放大量能量,因而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这类运动如 5000米以上的跑步,1500米以上的游泳、慢跑、散步、 迪斯科、交谊舞、自行车、太极拳等都属于这类运动。
• 成年女子的脂肪一般位于乳房、腰部和臀部,从而 形成一个“梨”形。
• 这种脂肪分布位置的差别源自性激素(雌激素和睾 丸激素)的作用。
脂 肪
男性人体脂肪分布图:
绿色为体表脂肪 黄色为体内脂肪 红色为肌肉
人体两种脂肪细胞
• 脂肪组织由脂肪细胞组成。 • 脂肪细胞是一种独特的细胞。可以将脂肪细胞看作是
• 一个人“瘦”并不意味着体内脂肪少。 • 部分看上去“身材不错”的人可能不如 “看上去较
胖”的人健康。 • 可能在“瘦子”体内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或者胰
脏)附近积存了大量脂肪,这些脂肪是肉眼所不能发 现的。同那些积存在人皮肤下面的脂肪相比,上述所 谓的“隐形脂肪”反而更危险。
第3章基本组织211ppt课件
2019/12/27
2019/12/27
骨细胞与骨板结构模式图
2019/12/27
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
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由大量针状 或片状的骨小粱连接而
成的多孔网架结构
骨密质---外环骨板、 内环骨板、骨单位和间 骨板
2019/12/27
长骨骨干立体结构模式图
长骨横切片
2019/12/27
一、骨骼肌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形态:细长圆柱状,有横纹 的多核细胞. 肌浆内有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排列 的周期性横纹,相邻肌原纤维的 明、暗带又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肌 纤维上也呈明暗交替的横纹。
2019/12/27
骨骼肌大多数借肌腱附着在骨骼上
2019/12/27
2019/12/27
2019/12/27
肌原纤维 T小管 T小管 三联体 肌浆网
胶原原纤维
2019/12/27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图
3.肌浆网
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的滑 面内质网又称纵小管
靠近横小管两侧的纵小 管末端横向扩大称为终池
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合 称为三联体
肌浆网具有调节肌浆中 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2019/12/27
骨骼肌纵切面
骨骼肌纵切面
2019/12/27
骨骼肌横切面
2019/12/27
骨骼肌纵切示横纹
周期性横纹和肌节的构成
2019/12/27
I带
A带 H带
肌 节
Z线
M线
肌节
相邻两条Z线之 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称肌节.
每个肌节由1/2I 带(明带)+A带 (暗带)+1/2I 带组成,长22.5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毕成
改变老鼠大脑中控制食欲区域的某些细胞的蛋白表达 后,发现老鼠体内的部分白色脂肪转化成了棕色脂肪,
天天吃高热量食物的老鼠也能保持苗条身材了
2018/9/3
《Nature Cell Biology》一项研究(2012)
在人体皮肤下植入棕色脂肪的干细胞组织也可以
甘 油 三 酯
冷刺激
脱 氧 葡 萄 糖
甘 油 三 酯
2018/9/3
2018/9/3
2018/9/3
腹部皮下脂肪 颈部皮下脂肪 内脏皮下脂肪
2018/9/3
。
新研究方向
减少白色脂肪含量,增加棕色脂肪含量对
肥胖和糖尿病如何?
这无疑给糖尿病与肥胖的人群带来了希望
2018/9/3
研究进展
2018/9/3
2018/9/3
米色
棕色脂肪到底有何神奇作用 ------让事实说话
2018/9/3
班廷奖——ADA的最高科学奖 项
2012ADA班廷奖授予了哈佛医学院的细胞生物学教授斯皮 格曼博士Bruce M. Spiegelman。 首个提出胰岛素抵抗的核心是炎症(以TNF-α 为代表)这一概 念的科学家。 以“转录控制脂肪形成——代谢性疾病的新一代治疗”为 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Spiegelman 博士在报告中叙述了一种新发现的糖代谢关键 调节激素——虹神素(Irisin)和第3 类型脂肪——米色脂 肪组织的脂肪细胞。
白色脂肪棕色化在机体代谢调控中的 作用及其潜在临床意义
段晓萌 2017.10.19
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主要由大量 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聚集成团的脂肪细 胞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
对脂肪的认识
以往脂肪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
1999年之前脂肪组织看作只是被动的燃料贮存库或组织器官间的充填料
1999之后脂肪组织有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作用
现今脂肪组织的认识赋予了新概念和临床意义 脂肪组织多面性
,功能十分活跃
2018/9/3
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富有很多产热的线粒体,线粒体燃烧脂肪和葡萄糖,产生热量
研究证明,棕色脂肪在寒冷时能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也消耗脂肪 人体棕色脂肪含量在人的生长发育中是不断变化的,婴儿期所占比例最高
2018/9/3
2018/9/3
2018/9/3
2018/9/3
棕色脂肪活化和白色脂肪棕色化 环境因素:冷刺激
运动锻炼
饮食因素
多种因子刺激
摄食中枢抑制 干细胞移植
2018/9/3
YOU
THANK
使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
患者体重减轻,降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
等顽疾的发病率
2018/9/3
未来的出路:白色脂肪“棕色变”
以激活棕色脂肪或者诱导更多的白色脂肪发生
“棕色变”,是实现肥胖和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2018/9/3
哪些手段棕色脂肪活化和白色脂/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