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统编版】《兰亭集序》-高考文言文学习重要知识点详解详析

(4)我国古代四种主要的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再如《廉颇蔺相如列 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_皇__帝__年__号__纪__年__法__。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 中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元年”等。 ③_干__支__纪__年__法___。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近代还常 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等。
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令人愉快的 啊。(得分点:品类、所以、信,定语后置句)
(第4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 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 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④引( 导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⑤次( 旁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虽( 即使)
(第2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抬头观望广阔无穷的宇宙,低头细察众多的自 然界的万物,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足以
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
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
日
。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
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文化常识及翻译

《兰亭集序》文化常识及翻译一、文化常识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是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十二年。
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
“癸丑”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六十年一循环。
故有“六十一甲子”的说法。
“十二地支”还与十二生肖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还与12个时辰对应,每个时辰两个小时。
如:子时(23点至次日1点)、丑时(1点至3点)……2.“暮春..之初”——“暮春”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叫“季春”。
古代用孟、仲、季表示月份的次序。
“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禊”是一种风俗祭祀。
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引以为流觞曲水....”——“流觞曲水”指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文白对译 永和九年,岁在 癸 丑 ,暮 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农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之兰亭, 修 禊事也。
阴的兰亭,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
⎣⎢⎡ 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
癸丑: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
会于会稽ku ài j ī山阴之兰亭:会集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
介词结构后置。
禊:一种风俗祭祀。
群贤 毕至 , 少 长 咸 集。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
⎣⎢⎡⎦⎥⎤贤、少、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整理1(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
(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例:所之既倦。
(2)代词,例:以之兴怀。
(3)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1)例:若合一契(2)例:其致一也(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三、词类活用少长咸集:映带左右:齐彭殇为妄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四、通假虽趣舍万殊亦由今之视昔或悟言一室之内五、古今异义【其次】古义:今义:【斯文】古义:这篇文章。
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引以为流觞曲水引以为流觞曲水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当其欣于所遇虽无管弦之盛【本课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一、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
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正襟危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侣鱼虾而友麋鹿(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2、歌: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5、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7、而: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耳得之而为声8、之: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9、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方其破荆州(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徘徊于斗牛之间3、何为其然也4、而今安在哉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又何羡乎7、凌万顷之茫然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兰亭集序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杂文砍一常ㄋ裕汗乓澹褐赣美矗唤褚澹罕硪蚬叵盗剩�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兰亭集序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兰亭集序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 (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兰亭集序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中语⽂兰亭集序知识点《兰亭集序》⼜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位军政⾼官,在⼭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稿。
下⾯⼩编给⼤家分享⼀些⾼中语⽂兰亭集序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中语⽂兰亭集序知识⼀、通假字1.悟⾔⼀室之内(“悟”通“晤”,会⾯)2.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3.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指曲⽔。
次,旁边。
【今义】①第⼆;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古义】这些⽂章【今义】⽂雅,⼜指⽂化或⽂⼈。
3.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②胸前。
4.俯仰⼀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5.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1.群贤毕⾄(形容词作名词,贤才)2.不知⽼之将⾄(形容词作名词)3.所以游⽬骋怀(动词的使动⽤法,使…纵展;使…奔驰)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法,使……兴起)5.固知⼀死⽣为虚诞(数词意动,把……看作⼀样)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意动,把…看作相等)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8.死⽣亦⼤矣(形容词作名词,⼤事)9.⼀觞⼀咏(名词作动词,喝酒)10.⾜以极视听之娱(动词活⽤为名词⽿⽬)四、⼀词多义1.【修】①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②茂林修⽵(形容词,⾼)③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2.【⼀】①其致⼀也(统⼀,⼀致)②悟⾔⼀室之内(数词)③固知⼀死⽣为虚诞(把…看作⼀样)④⼀边……⼀边……。
例:⼀觞⼀咏3.【次】①列坐其次(旁边⽔边)②⼜间令吴⼴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③凡⽤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等 )④余船以次俱进(次序)⑤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下⼀等)⑥陈胜、吴⼴次当⾏(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4.【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也(情致)②假舆马者,⾮利⾜也,⽽致千⾥(达到)③家贫,⽆从致书以观(得到)④此⼈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5.【修】①此地有崇⼭峻岭,茂林修⽵(⾼)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③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修(学习,进步)④是故事修⽽谤兴,德⾼⽽毁来(办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⑥修守战之具(整治)6.【期】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及,注定)②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③会天⼤⾬,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④期(jī)年之后(周、满)⑤君与家君期⽇中(约定)五、⽂⾔虚词1.【为】①引以为流觞曲⽔(动词,作为,当作)②已为陈迹(动词,成为)2.【之】①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②不知⽼之将⾄(助词,⽤在主谓间,取消句⼦独⽴性)③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④每览昔⼈兴感之由(结构助词,的)⑤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中的事)⑥暮春之初(⾳节助词,衬⾜四个⾳节)⑦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⑧夫⼈之相与(助词,⽤在主谓间,取消句⼦独⽴性)⑨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3.【虽】①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②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①会于会稽⼭阴之兰亭(“在”,连词)②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③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①引以为流觞曲⽔(意为“把”,介词)②亦⾜以畅叙幽情(意为“⽤来”,介词)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所】①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②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③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7.【所以】①所以兴怀,其致⼀也(表原因)②所以游⽬骋怀,⾜以极视听之娱(表⽅法,以此⽤来……的)六、特殊句式【判断句】死⽣亦⼤矣。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兰亭集序,书法家王羲之著。
它批判了庄周的“生死”虚无主义和“气蓬尚”,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查阅!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
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高一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一、基本常识1、关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1.翻译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
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
”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
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2.重点字词一、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文论,作于公元353年。
以下是《兰亭
集序》的完整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兰亭集序》翻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青琐、白日依山尽。
回也不见妾,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馀香在,宜作绵绵思追恨!
行吟己觉、苦恨年年望穷秋,怅寥廓、此日此时雪深坑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亭集序》知识点:
1. 《兰亭集序》是一篇赞美文章,以描写王羲之的诗文聚会为主线,表达了对流逝时
光和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感叹之情。
描写了离别时的别离伤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这篇文章以寒蝉、长亭、饮酒、兰舟等景象以及行吟己觉、怅寥廓、黄河、杨柳等
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3.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凄切、留恋、泪眼、暮青琐等,使整个文章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4.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其书法成就极高。
《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5. 《兰亭集序》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对后世文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文论写作中。
希望以上的翻译和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 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一词多义
01
02
修禊事也(动词,做,举行) 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2.修
俯仰一世(数词) 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做一样) 其致一也(一样,相同)
1.一
一词多义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仍然) 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犹
惠风和畅(舒适、舒畅) 亦足以畅叙幽情(尽情地、充分地)
耐得寂寞 拥得繁华
好像这样久了,倒是会忘记开始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平静地流淌。都说人是慢慢成长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就像是突然间沉淀一般,突然不会谈恋爱了或者说不想谈恋爱了,一个人生活单一却也不会觉得无聊,即便很多时候还是会迷茫却也不会觉得烦躁了。 去年的今天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 身边的牛人倒是不少,像是神抵一样的存在,我也只是羡慕想着反正自己也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学长跟我聊起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有看不进去书的时候也有写论文写到想撞墙的时候,我们都忘了他们是用怎么样的一个代价才换取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生。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虚词
之
添加标题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助词,的)
添加标题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标志)
添加标题
悟(通晤)言于一室之内 (助词,无意义)
添加标题
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添加标题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高一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兰亭序》江南水乡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三界的感慨。
下面是为我们整理的关于高一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希望对您略有帮助!六年级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原文兰亭集序 / 兰亭序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惟独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其味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大的体重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心性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聊起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第一篇: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兰亭集序》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朝代)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都)..2、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引).3、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心深藏的感情)..4、所以游目骋怀(开畅胸怀)..5、信可乐也(实在).6、夫人之相与(交好).7、俯仰一世(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8、放浪形骸之外(放纵无拘束)..9、向之所欣(过去,从前).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11、趣舍万殊(不同).12、不能喻之于怀(明白).1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14、故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记下)..(二)一词多义1、修(1)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指寿命长)(3)乃重修岳阳楼(修建)(4)修守战之具(整治)2、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3)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4、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1、列坐其次(其次,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品类,古义: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怀里抱着。
)4、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5、夫人之相与(夫人,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人”,人们。
《兰亭集序》知识点

《兰亭集序》知识点《兰亭集序》知识点上学的时候,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文人墨客的楷模。
在这篇文言文中,王羲之通过描绘一个庄重而美丽的景象,来表达他对友情、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以下是《兰亭集序》的文言知识点的归纳:1.修辞手法:《兰亭集序》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文辞的华丽度,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
2.辞章格调:《兰亭集序》以辞章格调为主,通过字句的安排和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感。
辞章格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流畅。
3.寓言与象征:《兰亭集序》利用了一些寓言和象征手法,如兰亭和鹊桥的描绘,寓意着友谊和交往的重要性。
王羲之通过描绘这些图景,告诉读者友谊的可贵以及交往的必要。
4.文化典故:《兰亭集序》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典故,如《列仙传》中的故事、古代文人墨客的事迹等。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意境,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致敬。
5.社会风气:《兰亭集序》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反映了文人墨客的状况。
文章中对宴会、饮酒和游戏等方面的描写,体现了当时社交活动的一种风尚。
6.思想文化:《兰亭集序》中的文言文还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文化观点。
他强调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认为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和追求,才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
7.诗词鉴赏:《兰亭集序》中插入了一首《行路难》的诗词,这首诗词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诗词的点评和解读,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和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是一篇具有丰富文言知识点的经典文章。
通过对修辞手法、辞章格调、寓言与象征、文化典故、社会风气、思想文化和诗词鉴赏等方面的归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言文的魅力。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 畅叙幽情。
•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一边喝 酒,一边作诗,也足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 的感情。
•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 众多的物类,用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 6、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 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翻译: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而停 止(不前),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 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 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
• 翻译:但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结果却未 能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 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翻译:大概我们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 游览的人尚且还不到其十分之一,然而看看 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翻译: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 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以 至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 虽然他们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 各不相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 兴,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不知 衰老即将要到来。
•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 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了。
• 8、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
•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 翻译:江水总是像那样不停地流逝,但它 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 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兰亭集序》注释及文言句式

导语:《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注释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
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
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
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于+宾语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c)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ⅰ【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虚词运用】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 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以之兴怀
代词 回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4、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音节助词 衬足四个音节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 省介词“于”: ① 映带(于)左右 ② 悟言(于)一室之内
5、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6、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 的人,长,年长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若合一契(一起)
⑵其致一也(一样)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