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汇报
本文共有7151.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2019-2019年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汇报尊敬的州中草药调研组:根据州政府明传电文件精神,现就***县2019-2019年中草药发展规划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概况***县位于黔西南东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5°24′—105°56′,北纬25°7′—25°44′,辖13个乡(镇)156个行政村,1638个村民组,总人口36.9万。
其中:农业人口32.6万,布依、苗等少数民族约占49%,全县在册耕地面积30.5万亩,其中:稻田10.3万亩,旱地20.2万亩。
地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形成多级台面和不同的小气候区域,十分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和生产各种中药材产品供应市场,以中部海拔900-1200米区域包括珉谷镇大碑、岩鱼,龙场镇对门山、定塘;小屯纳秧、头猫,者相镇打村、这艾,北盘江镇象鼻岭、金井,挽澜乡勇跃、坡齐,平街乡廖家屯、云盘等片区的59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0%,地势较为平缓,土层深厚,田地连片,灌溉条件较好。
气温较高,雨热同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该区域以卡斯特地貌为主,在石旮旯间种植金银花,有裸岩可攀爬,不占空地,稍加管护,长势茂盛,收入可观;以东南部海拔800米以下的区域包括白层、鲁容、沙坪、鲁贡四个乡镇及珉谷镇**、者相镇坝岗、田湾、北盘江镇顶坛、岜浩、连环乡巧岩、落怀,平街乡下岩,小花江等片区的68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8.7%,这里山高坡陡,河谷深切,田少坡地多,冬春干旱严重,田坝地坝处于沟谷区,面积不足1.5万亩,但热量极其丰富,全年基本无霜,该区域分东北卡斯特地貌区和东南泥页岩地貌区,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前者生产花椒后者生产生姜且品质优良;西部海拔1200米以上区域包括挽澜板光、纳坎;龙场三河、坡柳;小屯木桑、集贤以及长田乡大部份,共31个村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26%,该区域沟谷纵横、槽谷多,平地少、气候温凉、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发展板兰根、薏仁米等中草药。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一、规划概要为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环境现状(一)发展基础1、中药材资源现状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全县共有药源动植物273科1363种,其中植物类196科,1303种,动物类41科56种,药源矿物4种。
省重点普查的270种中药材中,金寨县产有220种,珍稀药材20种。
主产茯苓、天麻、灵芝、杜仲、金银花、绞股蓝、桔梗、板兰根、野菊花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26000多吨,其中天麻5000多吨、灵芝1000多吨、茯苓2100多吨、西洋参100吨、葛根1000吨、银杏叶1000吨、野菊花1000吨、桑叶800吨、断血流500吨、问荆500吨,其它药材约8000吨以上。
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6个茯苓基地县之一。
产品远销江、浙、上海、广州、香港等地。
2、中药材种植县委、县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
至2011年底金寨县发展中药材达13万亩。
其中,茯苓5000亩、生姜8000亩、天麻10000亩、灵芝2000亩、西洋参2000亩、香茶菜2000亩、桔梗2000亩、菊花2000亩、板蓝根1000亩、石斛30亩。
全县仅天麻、灵芝、茯苓、西洋参四项实现产值4亿元,其中种植和加工产值分别为2亿元。
成为全国灵芝生产第一县、安徽天麻生产第一县、华东地区连片种植西洋参规模最大基地县,境内的沙河乡被誉为“中国灵芝第一乡”。
随着天麻野生改家种,西洋参、灵芝等引种成功,中药材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3、中药材种植基地(1)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天麻基地2000余亩,拥有510余户合作农户.(2)沙河乡灵芝种植基地,全乡灵芝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产业的核心。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质量和效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一、产业定位中药材产业是指以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和研发应用为核心,涉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中药制药企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体系的建设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定位,使中药材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中药材行业顺利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1.提高中药材质量:通过改进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2.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加强中药材科研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商业价值;3.建立中药材市场体系:完善中药材市场的组织结构和监督机制,提高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任务:1.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2.培育中药制药企业:支持中药制药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中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3.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建立规范、公平、透明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提高中药材的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4.加强中药材科研创新:加大对中药材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药材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5.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完善中药材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检测。
三、政策支持为了顺利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包括:1.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科研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2.减免税收政策:对中药材种植和中药制药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负担;3.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对中药材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给予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4.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中药材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县域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 平方公里。
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 多种,如木瓜、黄姜、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葛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
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姜、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
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确定了“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
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 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 万亩,年产原料药4.5 万吨。
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结构调整,产业发展。
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但白河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
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安徽亳州、河南信阳、广西玉林及本省西安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
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师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师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师宗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生长,种植效益和市场前景较好,已成为部分地方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2008年9月25日,市委专题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思路及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师宗药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品种为重点,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工企业为龙头,着力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思想,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我县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争到2020年,全县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万亩,布局上高良、五龙、龙庆三个低热河谷乡,品种主要以薏苡仁、杜仲、三七、板蓝根等为主,其他乡镇种植半夏、重楼、当归、草乌、黄岑等温凉种类;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同时积极引进龙头制药企业2—3家。
力争使我县药材产业的发展成为曲靖市重要的生产基地县(具体目标任务见附表)。
二、工作重心及规划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药材种植产业从引种、试验、示范和规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此,加大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以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种植,培育和扶持中药材种植大户,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专业营销组织,拓展营销市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广普及中药材种植技术,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种植水平,势在必行。
1、扶持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关系,结合我县实际,营造有利益中药材生长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再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以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一、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管理中药材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开采、乱伐乱种等原因,部分中药材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
为了保护中药材资源,需要加强中药材资源的登记、评估和分类,建立中药材资源的数据库,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应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鼓励和支持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提高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好坏,影响着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
因此,需要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三、强化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是提高中药材疗效和使用效果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技术水平,需要加大对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对中药材加工和炮制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中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质量和效率。
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发展是提高中药材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培育、中药材新药研发等方式,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鼓励和支持中药材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中药与现代药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创新,拓宽中药材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五、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药材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文化价值,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为了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广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中药材的国际市场开拓,推动中药材的出口和国际合作项目。
某县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某县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1. 引言中药材是我国独有的资源,并且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中医药的认可,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某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中药材种植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某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中药材的产业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某县中药材产业现状2.1 中药材种植某县目前已经具备了多种中药材种植条件,包括气候、土地、水源、人力等方面。
目前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
种植覆盖面积达到了2000亩,年产值20亿元。
但是存在产业化水平不高、品质参差不齐、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2.2 中药材加工某县中药材加工步骤相对简单,主要通过简单的烘干、晾晒等传统工艺方式对中药材进行加工。
目前加工企业比较零散,加工产值低,生产经营缺乏规范化,并且产品缺乏品牌和知名度。
2.3 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产业化和品牌化不足,某县的中药材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目前某县的中药材市场主要是地区性的市场,缺乏与全国市场的对接。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质量、品种、科技含量、生产管理,做精做强树品牌,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
3.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3.1 建立专业中药材种植示范点在某县选定。
由于该区域的气候、土壤等因素有利于中药材的种植,因此通过建立专业中药材种植示范点,可以为其他合格的中药材种植大户提供指导和帮助。
该示范点应该要有配套专业的技术人员,从选种、育种、种植、采收到贮存,所有的步骤都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2 加强种植技术研发工作将某县的种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中药材种植高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这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工作,推广生产标准化、绿色农业,强化生产管理,提高中药材的品质。
建立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推动中药材加工业升级某县应该加强对中药材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引进适当的先进技术,做到加工工艺的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为了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标准体系、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一、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中药材种植企业提供财税政策的优惠。
通过制定专门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对于中药材种植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导向,提供贷款、减免税费等方面的扶持措施,鼓励农民和企业家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
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
中药材种植应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三、标准体系制定并完善中药材的种植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中药材种植的全程管理体系,确保种植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
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禁止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溯源体系,提高中药材的可追溯性,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四、市场培育积极拓展国内外中药材市场,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中药材的研发和推广,开发中药材的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鼓励中药材企业与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材的深度加工和创新研发。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进中药材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总结: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市场培育。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XXXXXXXXXXXXXXXX文件XXXX〔20XX〕XX号签发人:王某某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了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对陇药产业发展做出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XXXX[20XX]XX号)精神,全力推进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中药材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现制定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药材产业是能耗低、污染少、带动广、潜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朝阳产业。
我县是中药材资源大县,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天麻、猪苓、五味子、淫羊霍、鱼腥草、柴胡、贯叶连翘、杜仲等大宗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原生态特征十分明显。
特别是以天麻为主的真菌中药材在全省独树一帜。
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培育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拓中药材应用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分布于广阔的农业生物生态和工业领域,横跨种植、林业、环境、植物、微生物、生态等生物系统。
产品包括道地药材、生药、饮片、临床用药、食品、保健、化妆等众多品种,成为被大量使用的重大疾病防治、医院临床用药和健康保健品。
发展中药产业对推动我县科学技术发展,强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带动农业、林业、环保、科技产业,药物、食品、生物保键品等先进制造工业和生态保护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保护中药植物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全县传统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已查明中药材资源蕴藏量576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中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等众多种类,野生中药材生长分布于县内整个区域。
所产中药材质量和生产量历史以来位居全国前列,其药效功能闻名于世、享有盛誉,其中:天麻等约100余种名贵生药在省内外均有大宗销售。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最新版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方案
一、加强中药材产业的规划
1.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划体系,清晰的确定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规划内容的落实情况。
2.研究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行业的特点和趋势,明确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制定中药材行业发展的科学规划。
3.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完善中药材的采集、贮存及转化加工的流程,保护其质量,降低中药材的成本,提高中药材的价值,改善中药材产业的产品结构。
二、加强中药材产业的法律监管
1.健全中药材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推行有关中药材行业管理的法规,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以维护市场的规范秩序。
2.加强中药材产业的环境保护,制定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强化中药材的原材料环境资料的采集和评价库,为企业的产品环境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3.按照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鉴定检测体系,严格实施药典检测,加强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严格监管,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前言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
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到2025年,使XX县中药材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年产值达到X亿元。
2.任务:a)加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高中药材产量;b)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加工,并建立药材品质追溯系统;c)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和监管,确保产品质量;d)发展中药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e)培育中药材品牌,扩大市场占有。
三、重点措施1.支持政策a)制定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吸引农民参与中药材种植;b)加强对中药材企业的信贷支持,提供贷款和担保;c)加强科技研发,支持中药材创新发展。
2.中药材种植a)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b)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c)完善中药材种植供应链,提高种苗和种植技术的供给能力。
3.标准化建设a)制定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标准规范,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流程;b)建立中药材品质追溯系统,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c)加强中药材产地的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
4.质量控制与监管a)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管;b)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提升产品质量;c)加强对假冒伪劣中药材的打击力度,保障中药材市场的秩序稳定。
5.深加工与附加值提升a)鼓励中药材企业进行深加工,开发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市场化产品;b)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c)培育中药材产品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6.市场拓展与品牌推广a)加强中药材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b)完善中药材电商平台,推广中药材网上销售;c)加大中药材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方案实施的组织协调。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药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部门之一、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的认可度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一、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1.加强中药材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鼓励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中药材的绿色生产和有机种植。
3.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模式,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并确保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二、中药材市场开拓规划1.鼓励中药材的国际化推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中药材的出口市场。
2.加强中药材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扩大中药材在国内市场的应用范围,鼓励中药材与西药的结合,满足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和追求健康的愿望。
三、中药材产业链升级规划1.鼓励中药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动中药材产业链的升级和增值。
2.加强中药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促进中药材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3.加强中药材的研发和创新,开拓中药材的新用途和新市场。
1.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财税优惠,鼓励中药材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推动中药材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对中药材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建设。
3.促进中药材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中药材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五、人才培养规划1.加强中药材相关专业的培养,提高中药材的人才供给。
2.鼓励中药材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3.推动中药药材相关人才的流动和共享,促进中药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六、政策支持规划1.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贷款和融资渠道。
3.加大对中药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对于推动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XX县作为中药材产业的重要基地,应该制定发展规划,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并且加强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中药材种植业发展1.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投入资金,建立示范基地,培训农民,推广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2.扩大种植面积:了解市场需求,不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在粮食种植中适度减少,增加中药材种植。
3.引进新品种: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品种,进行试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二、中药材加工和深加工业发展1.建立中药材加工基地:投入资金,建设现代化中药材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业:加大对中药材深加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等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3.培育中药饮品品牌:利用当地中药资源,发展中药饮品品牌,推广中药养生文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1.区域优势发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确定中药材种植的主导品种,打造区域特色。
2.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促进产销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打造中药材产业链: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建立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监管1.建立中药材品质评价标准:制定本地中药材品质评价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监控,提高中药材的产地品质。
2.加强中药材安全监管:建立中药材安全检测机构,加强对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
3.推广绿色种植: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障中药材的环境安全和健康品质。
总结: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应该从种植业发展、加工业发展、产业布局以及质量和安全监管等方面入手,整合资源,提高中药材的产业化水平,推动中药材产业的绿色发展。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绛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征求意见稿)中药材是我县的一项传统的种植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县中药材种植业得以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连年上升,从而使药材种植成为我县部分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我县虽然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传统的栽培技术,长期的发展历史。
巨大的优势与发展空间,但种植技术落后,规模面积不大,主要品种不突出,深加工跟不上,市场销售网络不健全等制约因素,终使这一符合我县县情的产业未能形成全县的支柱产业。
为此,根据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五大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推广种植新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突出自己的名牌和特色搞好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信息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中药材现代化,不仅是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我县中药材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县的基本概况我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东北角,中条山西北部。
全县1 4个乡镇、2 1 2个行政村,730个自然村,2 7万人口。
国土面积993.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70.61平方公里,占6 7. 5%;丘陵178.83平方公里,占18%;平川144.06平方公里,占14.5%。
耕地面积44.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7.4万亩。
地处东径1110 21' 49"一-1110 54' 19"。
北纬35°20' 19"一-350 39' 28"。
最高海拔2047米,最低海拔481米,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19.8千卡/cd,日照时数为2264.9小时,年平均气温12°C,最低气温为-20. 5°C,最高气温为35. 3°C,全年无霜期为180-210天,年平均降水633.3mm阳nm 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五个土属,四十九个土种,其中褐土类面积最大达到148万亩,占97.3%。
自治县中药材发展实施方案
自治县中药材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助推作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充分发挥x中药材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改善为根本,以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致富工程的有效途径,是我县发展山地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产区为依托,以标准化种植为抓手,扩大以黄精、金丝黄菊、青蒿、白术、苦参、牡丹、缬草、续断、五倍子、党参等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升x地道药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动中药材产品销售和精深加工。
以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为目标,着力培育优势中药材品种。
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依托x等乡镇的中药材基地,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我县中药材产业。
(二)发展目标。
x年计划种植20800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重点扶植培育2—3家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中药材种植土地5000亩以上,培育发展各类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8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经营企业4家),产业发展区域带动农户12300余户46000余人,带动贫困户1800余户5900余人,中药材种植、加工、运销产业链实现收入1.5亿元以上。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一)建立中药材重点种植基地。
合理利用气候、区位优势,优化种植结构,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积极争取与省内外大中型中药饮品生产企业联合,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种植生产模式。
遂昌县中药材产业三年规划
遂昌县中药材产业三年规划中药材是我县山区传统产业,其中结香(遂昌花、三桠皮)、菊米是全国主产区,结香(遂昌花)产量占全国的85%,拥有市场定价权。
1999年,我县获“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
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对开发我县中药材资源,增加我县欠发达山区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发展主题,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强县富民,全力争创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
一、发展现状和优势1、有较大种植规模。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我县中药材生产发展迅速。
全县栽培面积达到46430亩(含结香192903亩),一产产值11634万元(含结香),其中2012年新种植4191亩(其中结香3267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乡镇有13个,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9000多户,约近30000农业人口从事中药材产业,全县有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9家。
其中结香、菊米是全国主产区,结香面积19290亩,以高坪乡和应村乡为主,当地农民基本能掌握结香的市场定价权。
草本药材中栽培面积最大的为栝楼11600亩,菊米6600亩,近年来,金银花发展较快,为997亩,三叶青、铁皮石斛、西红花等高效药材正逐步发展。
2、中药材资源丰富。
中药材产业在遂昌县具有较长的历史,是遂昌县具优势的山区特色产业之一。
根据2006年中药材资源调查,我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野生药材繁多,蕴藏量大,1986年普查,我县共搜集到药用动、植物标本139科、833种、1935份,目前这份珍贵的中草药标本保存在县档案馆,是浙江省内所有档案馆馆藏唯一一套中草药标本,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有厚朴等。
3、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我县生态环境优越,素有“钱瓯之源、江南绿海”之誉;拥有全国首个以县域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遂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82.3%,全县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为9100个每立方厘米,高出世界清新空气标准6倍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13位,绝大部分水源达到一类水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XX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是XX市热河黄芩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根据《XX市委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状况(一)现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落实,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
XX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并且由野生逐步转为仿野生人工种植。
2012年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
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枸杞、白芍、五味子等20余种,其中黄芩2.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6%,成为我县主打品种。
全县年产中药材0.3万吨,总产值0.6亿元,纯收入0.45亿元。
我县中药材种植以林(果)药间作、林果树下种植为主,多为露地直播,亩平均种植成本800-1000元,亩平均产值5000元,亩纯收入4000元,一般按3年生产周期计算,亩年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
全县中药材发展大部分以农民自主种植经营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生产大户规模种植,这种模式优点是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经营管理,技术到位率高,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缺点是如果经营管理水平差,容易亏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全县已成立三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均为县级示范社。
目前中药材产业化程度较低,仅有XX金仓中药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一家中药企业,现正在申请GMP认证,尚未正式投入生产。
在市场销售方面,我县先后与亳州市北源药材公司、安国市药材公司、XX颈复康药业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中药材产后销售得到了保证。
经调查,我县80%中药材销向安国等中药材批发市场。
(二)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
XX县境内东、南、北三面环抱XX市,距市区35公里,西南邻京津秦,东北接辽宁、内蒙古,交通便利,随着XX 市“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2、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94.6%,属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两热同季和局部气候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
空气质量好,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非常适宜优质中药材特别是热河黄芩的生长。
3、林下土地资源丰富,政府重视。
XX县退耕还林面积累计达到26.4万亩,发展林(果)药间作和林下经济,土地资源充足。
县委县政府对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一直非常重视。
4、生产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
几年来,XX县不断加大中药材发展力度,中药材发展面积逐年加大,品种不断增加,品种结构日趋合理、完善,农民收入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户参与率逐渐上升。
5、服务体系全,技术有保证。
XX县先后与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大学、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XX医学院中药研究所、XX旅游职业学院燕山药材研究所、XX颈复康药业集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常年聘请XX旅游职业学院李世教授作为技术顾问。
农牧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4人,技术力量雄厚。
6、随着加入WTO,中医药已被134个成员国家接受,在世界124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全球性“中药热”正在升温,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天然药物、保健品、食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等愈加受到欢迎。
国家目前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中药饮品和提取物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药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县中药材产业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中药材龙头企业规模小,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不明显;资源混杂,种植规范化程度低,加工技术粗糙,药材质量不稳定;受规模、市场等因素影响,农民种植效益偏低,政府扶持力度小,无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缺乏有效引导等。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实施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机遇,按照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抓住道地特色品种,优化布局结构,全面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创建优质品牌,建立药材营销网络,提高中药材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全县中药材发展进程,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主导产业。
经过三年的发展,使中药材产业成为XX县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以中药材产业科技园区、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为主打造XX县林下经济发展亮点工程。
(二)发展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县总体发展目标:在全县3.5万亩的基础上,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发展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黄芩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
计划2013年末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4 万亩,2014年达到4.5万亩,2015年达到5万亩,总产量达到1.08万吨,产值达到2.16亿元,纯收入达到1.68亿元。
(三)谋划建设建设五个千亩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一百个百亩以上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三十条五百亩以上中药材种植经济沟,建设二千亩中药材繁种基地;建设一处占地百亩的中药材科技示范场;引导成立十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组织;培养一批中药材经济人队伍;引进、培树2家以上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注册本地中药材商标2个。
(四)阶段目标1、2013年2013年全县新增中药材0.5万亩,全部为林下种植,品种以黄芩、五味子、枸杞为主。
2013年末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万亩。
全县新增中药材900吨,新增产值1350万元,农民新增纯收入850万元。
2、2014年到2014年末,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达到8100吨,产值达到7650万元。
3、2015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9000吨,产值8500万元,全面完成规划期内各项重点工程和基地建设。
三、产业布局(一)种子种苗基地按照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实施良种工程,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道地药材,在我县李营、三沟、金沟屯、计杖子、三家等5个乡镇建立原种生产基地。
全县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2000亩。
(二)科技示范基地针对中药材种类多,有的品种种植难度大的特点,建设一个标准化、现代化的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集科技研究、生产示范和优良品种选育于一体,建设规模100亩。
建设地点拟在上谷乡果药间作示范区内。
(三)生产基地将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向优势乡镇区域相对集中,实行规模连片种植,形成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药材种植区和种植带。
主推生产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稳定、知名度高的大宗道地药材品种,以黄芩、桔梗、五味子、枸杞、白芍等品种为主。
根据中药材生长特性和环境要求,在产业布局上以八家、李营、孟家院、金沟屯、计杖子、三沟、三家、邓上等乡镇为重点,以大营子、满杖子、五道河、东窑、头沟等乡镇为辅助,涵盖全县23个乡镇。
全县重点抓好5个千亩标准示范园1、XX创响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黄芩示范园该园位于XX县李营镇常裕沟村,优越的自然立地资源为黄芩等中药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目前黄芩示范园发展规模达到1000亩,园区主推XX市黄芩标准化栽培技术,以XX旅游职业学院、市经作站、县农牧局为技术依托。
2013年合作社计划扩种黄芩、桔梗400亩,示范园总面积达到1400亩。
合作社前期自筹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山整地、栽植果树、黄芩购种及田间管理投入、水利配套建设等。
2、XX蕴黎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枸杞示范园该园位于XX县金沟屯乡,枸杞示范园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90万元,由XX蕴黎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承建。
基地采取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模式等发展措施,实行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全方位培训,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
产品质量管理严格执行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全面实施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强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园区主推枸杞标准化栽培技术。
3、三沟白芍示范园规划面积1200亩,位于三沟镇三沟、东庄等村,2013年达到800亩,2014年新增400亩,总面积达到1200亩。
4、金沟屯黄芩示范园规划面积1000亩,位于金沟屯乡三榆树村,2013年达到500亩,2014年新增500亩,总面积达到1000亩。
5、三家黄芩示范园规划面积1000亩,位于三家乡三家村,2013年达到600亩,2014年新增400亩,总面积达到1000亩。
(四)加工企业重点抓好XX金仓药业公司扩改升级,早日达产达效。
(五)交易市场在县城建设一个占地20亩的中等药材交易市场,以中药材为主,兼顾蔬菜等其它农副产品。
四、建设重点(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XX县春季干旱少雨,影响春季正常播种,需要新建机井和维修旧井保证水利供应。
计划新建机井200眼,维修旧井200眼,田间路建设50000 ㎡,建设地点为项目规划区所有乡镇,建设年限2013年-2014年。
2、配套设施设备建设。
新建晾晒场46000㎡,仓库5000㎡,购置药材干燥、切片等设备46台(套),植保机械100台(套),建设地点:各项目乡镇,建设年限,2014-2015年。
(二)科技创新工程1、科技示范场。
建设中药材科技示范场,规模100亩,其中品种及种植资源保护区20亩,生产示范展示区30亩,原种生产区20亩和科技研究区30亩,建设地点: 上谷乡果药间作示范园区,建设年限2013-2015年。
2、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①组建中药材专家队伍,依托国内中药科研、教学单位特别是XX市内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XX县中药材专家组。
②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坚持政府行政推动和市场调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农业区域站建立县、乡、村三级高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③强化科技培训。
采取印发科技资料、举办培训班、参观观摩等形式,通过资料、广播、电话、网络等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收到良好培训效果。
④推广标准化中药材种植技术。
推广XX地方标准的高产栽培技术,重点应用配方施肥、适时采收加工、合理用药和杀虫灯、诱虫色板等绿色生态栽培系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可控、安全。
建设年限:2013-2015年。
(三)产业合作组织培育工程1、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统一把药农组织起来,开展中药材产、加、销,全县组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个。
2、中药材产业协会。
成立XX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发挥协会作用。
3、龙头企业。
把企业和种植农户利用订单合同形式联系起来,促成比较稳定的交易关系和合作关系。
4、中药材规模经营大户。
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创新土地流转规模,加快土地集中,鼓励经营大户进行规模生产。